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and Lung Health 국제결핵병여폐부질병잡지(중문판)
- 主管单位: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2020.01);国际结核病与肺部疾病杂志(中文版);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1059/R
- 国内刊号: 薛爱华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以及肺部疾病诊断、鉴别诊断、预防控制、基础研究、健康教育范畴学术论文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以广大从事结核病防治与基础研究、肺部疾病临床诊疗、基础研究、健康教育的医学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
1-3个月
1.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逻辑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讲座一般不超过5000字,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简报等短文不超过2000字。正文与图表尽量避免重复。
2. 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最好不使用副标题。一般不使用缩略语。
3. 作者及单位(本稿约中规定的中英文作者及单位署名相关要求与格式适用于发排稿):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变更。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1)、(3)条均需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志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函件。作者单位应该署至科室,邮政编码、单位所在城市名、单位全称以角注形式置于文题页左下方(具体格式详见《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编排规范》)。
4. 摘要:凡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4部分(“方法”与“结果”部分应给出文中的主要数据)。不分段,采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所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和国名。当前三位作者不属于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第一作者工作单位左上角加“*”。
例如:YIN Jian-jun*, CHEN Liang, XU Zhuo-wei, QIAN Ming, JIANG Li, ZHONG Qiu. *Department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nti-tuberculosis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630,China
5. 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所列的词。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有:(1)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2)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3)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号隔开。
6. 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采用商品名。
7. 伦理与知情同意:科研论文中,当报告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地区性、或国家性)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
8. 图表: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如果出现均值±标准差,一定要写明样本量。间断性资料采用条形图,连续性资料采用线图。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包括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含箭头)]。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像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图与表均应该以文内先后出现次序排列并编序号。
9. 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27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可参照200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第3版。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如:ng•kg-1•天-1应该改为n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该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该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也不可以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min-1的形式。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体积的符号应为斜体“V”。
10. 数字: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4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1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13,090.476,5”应写成“13 090.4765”;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1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要写成5%~95%;50.2±0.6%要写成50.2%±0.6%或(50.2±0.6)%;75.4±18.2 mg/L要写成(75.4±18.2) mg/L。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而不写成4×3×5 cm3。
11. 统计学符号:按GB/T 3358-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的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_(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_;(4)t检验用英文小写t ;(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
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
12. 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再在其后的括号内注明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13. 参考文献: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确需引用个人通信时,可将通信者姓名和通信时间写在括号内插入正文相应处。不得引用未公开发表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第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出前3名,后加“,等”或者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如:西文加“,et al”;日文加“,他”)。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参考文献为期刊者均须著录起止页。电子文献要标注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标志并置于方括号内,如: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联机网络[OL]。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核对无误,按文内引用先后顺序排列于文后。举例:
[1] 彭卫生,王英年,肖成志.新编结核病学.北京:中医药出版社,1994:85-93.
[2] 石瑞如,张建源,刘新,等.链霉素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gidB基因突变研究.中国防痨杂志,2008,30(3):197-199.
[3] Datta M,Radhamani MP,Selvaraj R,et al.Critical assessment of smear 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after chemotherapy under the district tuberculosis programme.Tuber Lung Dis,1993,74(3):180-186.
[4] 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lnc. Historg of OCLC[EB/OL].[2000-01-08]. http://www.oclc.org/abord/history/default.htm.
14. 基金项目: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作者单位”之上,如:基金项目:×××基金(编号)。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影响因子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发文量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是统计源吗?
期刊不是统计源刊物,其主办单位为中国防痨协会,是国家级期刊。
-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影响因子多少?
万方上期刊的影响因子为 1.54。
-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属于几类?
该期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是一本普刊。
-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官网是什么?
以下是查询到的期刊网址:http://www.jtblh.cn。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
严格保密协议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
售后服务保障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
企业信誉保障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
以肾自截为主要表现的肾结核二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总结肾自截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点,以提高肾自截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对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2017年9月11日和2017年12月4日各收治的1例(共2例)肾自截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治疗及转归等情况进行分析.并以2000-2018年为检索时间,以“肾结核”、“肾自截”为检索词,从PubMed、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检索到10篇文献,入组患者12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程时间、病变部位、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并发症、诊断方法、治疗及转归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曾有尿频、尿急、尿痛、腰部疼痛症状,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学(尿液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芯片法、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肾脏CT均表现为左肾体积缩小,完全钙化,静脉肾盂造影均为左肾盂肾盏及输尿管未显影.临床诊断为肾自截.2例患者均接受左肾切除,术后大体病理表现为肾组织切面灰黄囊性,囊内为灰黄灰白坏死灶、肾组织内可见淡黄色豆渣样油腻物.术后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帕司烟肼或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疗程1年,分别于出院6、9个月时,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通过文献复习与筛选,共获得12例肾自截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上笔者报告的2例患者,共计14例.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34~77岁;双侧肾结核3例,单侧肾结核11例(左肾6例,右肾5例);12例病变肾脏缩小伴钙化,2例病变肾脏增大,呈类圆形囊状,周边呈厚壁环状钙化;2例并发高血压病,1例并发精囊结核及膀胱结核,2例并发附睾结核,1例并发腹膜后淋巴结结核,1例并发右侧自发性肾瘘,3例并发对侧输尿管结石伴急性肾功能衰竭.6例患者手术切除病变肾脏,5例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3例治疗方案不详.14例患者经治疗,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均消失.结论 肾自截临床症状较为严重,并发症较多,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尽早切除病变肾脏为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
囊腔型肺癌与空洞型肺结核的CT鉴别诊断研究
目的 回顾性分析囊腔型肺癌与空洞型肺结核的CT表现特点,提高两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并经手术和(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23例囊腔型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选取同期大连市结核病医院收治的经痰细菌学检查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的31例空洞型肺结核患者作为结核组.收集患者的CT检查资料,对两组研究对象CT征象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肺癌组(60.9%,14/23)和结核组(61.3%,19/31)患者病灶均以右肺好发;肺癌组病灶直径平均为(17.19±11.02) mm,明显小于结核组的(27.13±10.4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P=0.014).肺癌组囊腔平均壁厚为(1.91±0.73) mm,明显小于结核组的(2.69±0.4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P<0.05).肺癌组囊腔内见壁结节者占47.8%(11/23),高于结核组空洞内见壁结节者(19.4%,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9,P<0.05).肺癌组囊腔内见血管分支影者占43.5%(10/23),而结核组患者空洞内均未见血管分支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1,P<0.01).肺癌组囊腔边缘可见分叶征者5例(21.7%),见毛刺征者13例(56.5%);结核组空洞边缘可见分叶征者6例(19.4%),见毛刺征者16例(51.6%),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61,P>0.05).肺癌组出现胸膜凹陷征者12例(52.2%),结核组出现23例(74.2%)并发不同程度邻近胸膜增厚,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4,P<0.05).结论 囊腔型肺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典型者可在临床上藉此做出该类肺癌的提示性诊断,并有助于与空洞型肺结核进行鉴别.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诊断HIV感染并发结核病患者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HIV感染并发结核病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湖南省胸科医院临床确诊的HIV感染并发结核病患者95例,HIV感染并发非结核性肺疾病患者19例.分析采用GeneXpert MTWRIF检测技术(简称“GeneXpert”)、BACTEC MGIT 960检测技术(简称“MGIT 960”)及ELISA法检测全血标本诊断结核病的阳性检出率;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分析3种检测技术诊断HIV感染并发结核病患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GeneXpert、MGIT 960法及ELISA 3种检测技术对95例HIV感染并发结核病患者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2.11%(40/95),47.37%(45/95),67.37%(64/95).ELISA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GeneXpert和MGIT 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031,P=0.000).19例HIV并发非结核性肺疾病患者中GeneXpert检测阳性者0例;MGIT 960检测阳性者0例;ELISA检测阳性者3例.以临床诊断为标准,GeneXpert检测的敏感度为42.11%(40/95),特异度为100.00%(19/19),阳性预测值为100.00%(40/40),阴性预测值为25.68%(19/74);MGIT960法检测的敏感度为47.37%(45/95),特异度为100.00%(19/19),阳性预测值为100.00%(45/45),阴性预测值为27.54%(19/69);ELISA法检测的敏感度为73.56%(64/87),特异度为84.21%(16/19),阳性预测值为95.52%(64/67),阴性预测值为41.03%(16/39).结论 ELISA方法有着较高的敏感度且检测快速便捷,适用于临床上对HIV感染并发结核病患者进行辅助诊断.
-
对CT值≤-560HU的肺部纯磨玻璃样结节中浸润性肺腺癌的研究
目的 探讨CT值≤-560 HU的肺部纯磨玻璃样结节(pure ground glass nodule,pGGN)中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浸润性判定的薄层CT表现特征.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1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并术前均有薄层CT扫描、且CT值≤-560 HU的pG GN患者144例,分为IA组8例和非IA组136例(包括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润性腺癌).在薄层CT图像上测量所有pGGN的长径.结果 在CT值≤-560 HU的肺部pGGN中,IA组长径平均为(2.00±0.71) cm,明显大于非IA组[(0.92±0.43)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95,P=0.003).ROC曲线分析,AUC=0.94,佳截断值为1.10 cm时,敏感度为100.00%.结论 CT值≤-560HU的肺部pGGN病灶的长径是预测IA浸润性的佳指标,截断值为1.10 cm.
-
多色探针熔解曲线法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多色探针熔解曲线法(multicolor melting curve analysis,MMCA)在MTB耐药性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35例浓集抗酸杆菌检测阳性和(或)MTB分子检测阳性患者的晨痰,同时用MMCA和分枝杆菌液体培养及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进行耐药性检测,采用Kappa检验比较两方法的一致性.两方法有差别的标本用基因测序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MMCA和比例法药敏试验检测利福平(RFP)、异烟肼(INH)、乙胺丁醇(EMB)、左氧氟沙星(Lfx)、莫西沙星(Mfx)及耐多药结核(MDR-TB)的符合率分别为94.04(221/235)、90.64% (213/235)、80.00% (188/235)、94.89% (223/235)、77.87% (183/235)、89.36%(210/235);RFP、INH、Lfx及MDR-TB两方法比较Kappa值分别为0.88、0.81、0.88、0.77,具有极好的一致性;以上不一致的标本经基因测序技术验证,痰液及培养分离株两种标本类型的MMCA与测序结果总符合率分别为89.80%(132/147)、98.64%(145/147).结论 采用MMCA法直接、快速检测临床患者痰液MTB耐药情况,与金标准比例法药敏试验及参考方法基因测序技术一致性好,且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在结核病诊断及耐药结核病快速筛查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
不同检测指标对早期筛查结核性胸膜炎粘连的价值
目的 分析不同检测指标对早期筛查结核性胸膜炎粘连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病程超过1个月,但未进行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的13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按胸膜粘连情况分为无粘连组(32例)和粘连组(102例).对首次引流的胸腔积液和外周血进行常规生化检测[包括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LDH)、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C反应蛋白(CPR)、血红细胞沉降率(ESR)、酶联免疫斑点检测(ELISPOT),以及CT扫描下测量胸腔积液厚度和胸膜厚度,并对CT测量结果进行分级评分.采用SPSS 17.0分析各项指标与结核性胸膜炎后期胸膜粘连的相关性,并采用Graphpad软件对有意义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膜粘连组中胸腔积液中MONO%[(68.36±30.72)%]、CRP[(51.21±34.95) mg/L]、ESR[(52.37±28.44) mm/1 h]、CT胸膜粘连评分[(6.76±6.03)分]、胸腔积液厚度[(33.50±16.65) mm]、胸膜厚度[(4.70±3.70) mm]、PBMC-ELISPOT-E6[(59.87±48.94) SFCs/孔]、PBMC-ELISPOT-peptide[(72.37±72.40) SFCs/孔]、PFMC-ELISPOT-E6 [(244.20±28.70)SFCs/孔]、PFMC-ELISPOT-peptide[(242.00±134.20) SFCs/孔]与无粘连组[分别为(83.37±12.63)%、(58.36±47.66) mg/L、(54.36±29.92) mm/1 h、(5.07±5.47)分、(28.85±21.30) mm、(3.60±3.00) mm、(60.71±64.52) SFCs/孔、(44.80±52.39) SFCs/孔、(203.10±174.70) SFCs/孔、(203.10±174.70) SFCs/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882,P=0.067;t=0.520,P=0.604;t=0.511,P=0.826;t=0.943,P=0.352;t=2.352,P=0.022;t=0.584,P=0.571;t=0.400,P=0.691;t=1.310,P=0.197;t=0.914,P=0.373;t=0.720,P=0.372];仅ADA[(78.49±24.42) U/L]、LDH[(613.40±172.20) U/L]水平均高于无粘连组[分别为(49.64±18.98) U/L,(348.80±131.40) U/L](t=24.981、22.590,P值均<0.001).对ADA、LDH值进行ROC曲线分析,两者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胸膜粘连时曲线下面积(95%CI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4(0.76~0.93)、0.89(0.82~0.96),81.30%和81.82%、84.35和73.68%.结论 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中的ADA、LDH数值水平在无粘连组和粘连组中均有明显差异,可作为预测结核性胸膜炎后期是否发生粘连的重要指标.
-
交叉引物扩增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交叉引物扩增技术(crossing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在结核病防治中的应用.方法 采集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五常市结核病防治所门诊初诊的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按照《WS288-2008肺结核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终纳入267例肺结核患者,64例非结核性肺疾病患者.分别进行痰涂片、痰培养和CPA检测,分析CPA的检测效能.结果 331例患者中痰涂片检测阳性66例,阴性265例;痰培养阳性136例,阴性195例;CPA检测阳性137例,阴性194例.以痰培养检查结果为标准,CPA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94%(186/188)、92.31% (132/143).以临床诊断为标准,痰涂片检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3.97%(64/267)、96.88% (62/64),痰培养检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8.69% (130/267)、90.63% (58/64),CPA检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1.31%(137/267)、96.88% (62/64).结论 CPA是一种新型的结核恒温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稳定,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以明显提高结核病病原学的阳性检出率,适合在县(区)级结核病实验室应用.
-
慢性巨大结核性脓胸的手术治疗方式探讨
目的 探讨慢性巨大结核性脓胸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收集2015-2017年沈阳市胸科医院行手术切除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结核性脓胸、且术前X线胸部摄影(简称“胸片”)显示脓腔占据患侧胸腔50%以上者36例,包括20例巨大包裹性脓胸、16例全脓胸.分析胸膜纤维板剥脱术、胸膜肺切除术、胸廓成形术3种术式对不同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36例患者均完整切除病变部位.26例患者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包括20例巨大包裹性脓胸、6例全脓胸,其中10例巨大包裹性脓胸患者行肺脏层胸膜纤维板剥除后,肺膨胀欠佳,遗留较小残腔,保留了壁层胸膜纤维板;术后经闭式引流2~8周左右,并配合负压吸引,肺膨胀良好,残腔消失,痊愈出院.7例全脓胸并发毁损肺患者行胸膜肺切除术,其中2例因肺完全不能膨胀,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十全肺切除术;5例因并发单个肺叶内结核病变较重,但健侧肺脏层胸膜破损不重且膨胀良好,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十肺叶切除术;术后均给予1~3 d机械通气及6~9个月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临床治愈.3例全脓胸患者行胸廓成形术,其中1例并发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直接行胸廓成形术;另2例因肺内结核病灶相对稳定,剥除肺脏层胸膜纤维板、保留壁层纤维板后肺仍膨胀不良,遗留有较大残腔,直接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十局限性胸廓成形术;术后切口加压包扎,3周后痊愈出院.26例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患者中发生内出血1例,7例胸膜肺切除患者中发生急性呼吸衰竭1例,3例胸廓成形术患者中发生切口愈合不良1例.结论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是结核性脓胸的首选治疗方式,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基础上,3种术式对于不同患者治疗均安全有效.
-
2011-2017年天津市监狱服刑人员肺结核患者发现方式与发病率分析
目的 分析天津市监狱系统服刑人员肺结核患者发现情况和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2011-2017年天津市结核病登记管理系统中1280例监狱服刑人员肺结核患者登记数据,分析肺结核患者发现方式、发病率及其变化趋势.结果 1280例肺结核患者中,通过入监体检、肺结核普查和因症就诊3种发现方式分别确诊366例(28.6%)、540例(42.2%)和374例(29.2%).入监体检方式发现患者构成比由2011年的15.2%(30/197)上升至2017年的62.5%(135/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22,P<0.01);普查方式发现患者构成比由2011年的35.5%(70/197)下降至2017年的26.4%(57/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3,P<0.01);因症就诊方式发现患者构成比由2011年的49.3%(97/197)下降至2017年的11.1%(24/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12,P<0.01).天津市监狱服刑人员涂阳肺结核发病率由2011年的44.0/10万(9/20 450)下降至2017年的9.8/10万(2/20 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0,P=0.010).结论 采用主动(入监体检、普查)与被动(因症就诊)相结合的发现方式,天津市服刑人员肺结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其中主动发现方式相比传统被动发现方式对监狱服刑人员肺结核疫情控制具有更重要作用.
-
天津市某公司流动人口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分析天津市某电子有限公司以流动人口为主的一起聚集性结核病疫情,探讨企事业单位流动人口结核病的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天津市某电子有限公司确诊的19例结核病患者的个案调查表,密切接触者筛查报告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对本次结核病疫情流行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19例临床确诊的结核病患者年龄为21~42岁,平均(29.68±7.29)岁;15例为外省来津务工人员,4例为天津户籍人员.8例分布在整机组装(LX)部门,7例分布在电子段组装(LVI)部门.疫情发生后,该公司与塘沽结核病防治所前后共组织了3次密切接触者筛查,共筛查LX和LVI部门和患者宿舍人员共计1796名,累计发现17例疑似患者,确诊10例(58.82%).根据疫情的三间分布,认为此次疫情为典型的混合传播,即首次聚集没有及时处置,导致续发病例继续传播,引发二代病例.结论 本次疫情以流动人口为主,呈现出一定的聚集性.强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责任意识,加强结核病核心知识宣传教育,健全结核病防治机构与辖区内大型用工企业传染病疫情沟通制度,是控制企事业单位流动人口结核病疫情的关键.
-
2011-2017年黑龙江省老年肺结核疫情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黑龙江省老年肺结核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2011-2017年《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现住址为黑龙江省的肺结核患者资料,共227 812例,其中,年龄≥65岁的肺结核患者38 177例.人口资料来源于黑龙江省统计局《黑龙江统计年鉴》.分析老年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黑龙江省老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从2011年的152.7/10万下降至2017年的122.4/10万,年递降率为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2.77,P<0.01).黑龙江省老年肺结核报告涂阳率从2011年的57.4/10万下降至2017年的26.1/10万,年递降率为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2.80,P<0.01).2011-2017年老年肺结核总报告发病率142.4/10万是全人群总报告发病率(87.0/10万)的1.6倍.2011-2017年第一季度为老年肺结核报告发病数多的季节,发病数占全年的30.7%(11 717/38 177).牡丹江市、鸡西市和双鸭山市老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高,分别为182.7/10万、180.0/10万和170.2/10万.老年肺结核以80~岁组发病率高,为175.8/10万.2011-2017年老年男性肺结核的总报告发病率为91.1/10万,老年女性报告发病率为51.2/10万,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8倍.结论 2011-2017年黑龙江省老年结核病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然比较严重,是黑龙江省结核病控制的重点人群.
-
磨玻璃样肺腺癌多维度CT征象特点对其浸润程度预测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多维度CT征象对以磨玻璃样结节(GGN)为特征的肺腺癌浸润程度或病理亚型进行预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病理证实230例肺磨玻璃样结节患者的CT扫描资料,其中12例患者胸部CT扫描显示肺部有2个磨玻璃样结节.按照2011版肺腺癌新分类标准,分为浸润前病变110个(浸润前病变组)、微浸润腺癌32个(微浸润腺癌组)及浸润性腺癌100个(浸润性腺癌组).分析CT征象包括其一般维度、边缘维度、内部维度及管腔维度(血管征象分型及支气管征象分型).结果 (1)一般维度征象,病灶形态为圆形或类圆形在浸润前病变组、微浸润腺癌组和浸润性腺癌组的发生率分别为59.1%(65/110)、68.8%(22/32)、55.0%(55/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04,P>0.05);3组GGN病灶直径中,浸润性病变组[(17.4±7.0)mm]>微浸润病变组[(11.0±5.1) mm]>浸润前病变组[(10.0±4.7)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8.312,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鉴别浸润前病变与浸润性腺癌病变(包括微浸润与浸润性病变组)的临界值为1.29 cm,诊断敏感度为70.0%,特异度为80.7%,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2.(2)边缘维度征象,分叶征在浸润前病变组、微浸润腺癌组和浸润性腺癌组的发生率分别为21.8%(24/110)、56.3%(18/32)、82.0%(8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304,P<0.05).(3)内部维度征象,浸润前病变组、微浸润腺癌组和浸润性腺癌组空泡征的发生率分别为10.9%(12/110)、18.8%(6/32)、55.0%(55/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620,P<0.05).(4)管腔维度征象,血管征象分型在浸润性腺癌以Ⅲ型(57.0%,57/100)、Ⅳ型(40.0%,40/100)多见,微浸润腺癌Ⅲ型(62.5%,20/32)多见,浸润前病变Ⅱ型(65.5%,72/110)多见;而支气管征象分型在浸润性腺癌以Ⅱ型(34.0%,34/100)、Ⅲ型(37.0%,37/100)多见,微浸润腺癌多见Ⅲ型(40.6%,13/32),浸润前病变多见Ⅳ型(50.9%,56/110),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1.749、134.268,P值均<0.05);将血管征象与支气管征象分型单独或联合进行浸润前病变与浸润性腺癌预测的准确率分别为86.4%(209/242)、82.2%(199/242)和89.3%(216/242).结论 通过多维度CT征象综合分析有助于对GGN为特征的肺腺癌浸润程度及病理亚型术前预测,尤其将血管征象及支气管征象分型同时出现且联合诊断时的鉴别效能高于各征象单独诊断,为临床术前预测GGN为特征的肺腺癌浸润程度提供了新的信息与方向.
-
主动健康教育对江油市农村≥65岁老年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开展多形式主动健康教育对农村地区老年人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在2013-2014年结合四川省江油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年度体检项目工作开展2次基线调查时进行.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江油市的3个农村乡镇(重华镇、厚坝镇、二郎庙镇)为调查点,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开展结核病全乡镇多种方式的公众健康宣传教育,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面对面入户基线调查前、干预实施1年后,使用统一设计的历年结核病基线调查采用的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问卷对调查点≥65岁常住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询问调查,以了解干预前后的核心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结核病核心知识总知晓率干预后(54.66%,15 727/28 775)较干预前(10.31%,3053/29 640)提高了44.35%(x2 =13 168.16,P<0.001);全部知晓率干预后(14.56%,838/5755)较干预前(1.55%,92/5928)提高了13.01%(x2=674.53,P<0.001).男性结核病核心知识总知晓率干预前[12.14%,1766/(2909×5)]、干预后[56.95%,7987/(2805×5)]均高于女性[分别为8.53%,1287/(3019×5);52.47%,7740/(2950×5)](x2 =104.81,P<0.05;x2=58.06,P<0.05);干预前后男性提高了44.81%(x2=6375.64,P<0.001),女性提高了43.94%(x2=6829.73,P<0.001).结论 通过主动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农村地区≥65岁老年人对结核病核心知识的知晓率,促进和改善农村地区老年结核病主动发现的防治工作,是农村地区老年结核病患者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
14例儿童肾结核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肾结核的临床特征,为儿童肾结核的早期诊断提供思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简称“两医院”)住院治疗且终诊断为肾结核的14例患儿及其临床资料,对患儿的基本资料、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 14例肾结核患儿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9.5(9.3,12.7)岁,其中单纯肾结核3例,同时并发肺结核和其他部位的肺外结核者10例,肾结核并发肺结核者1例.自患儿出现症状至入两医院就诊的时间间隔为2.0(1.0,7.0)个月,就诊前14例患儿均于当地医院进行过诊治,5例于院外诊断为肺结核,2例诊断为肺外结核,2例诊断为肾结核,其余5例诊断为其他疾病.临床症状以低热为常见(11例);3例患儿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道刺激征表现,肉眼血尿3例,腰痛1例;2例患儿有肾区叩痛.尿液抗酸杆菌涂片检测阳性1例,胃液阳性2例、痰液阳性1例.尿常规检查显示,5例患儿尿液潜血阳性,5例患儿尿蛋白阳性.11例患儿行肾脏B超肾盂造影检查,提示存在肾实质、肾盂积液、输尿管扩张等改变.结论 儿童肾结核起病隐匿,常常并发其他部位结核,尿道刺激征表现不常见,难以早期诊断,往往造成病情的延误;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对于早期诊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36例老年肺结核误诊情况分析
为探讨老年肺结核的误诊原因,笔者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8年9月孝感市结核病防治所收住入院的36例≥60岁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由本所误诊,25例来本所住院之前由综合医院误诊.在36例老年肺结核中,4例结核瘤误诊为周围型肺癌,5例支气管结核误诊为支气管哮喘,4例支气管结核伴肺不张误诊为中央型肺癌,1例支气管结核伴肺不张误诊为炎性肺不张,2例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误诊为肺泡癌,5例干酪性肺炎误诊为大叶性肺炎,3例以间质改变为主的肺结核误诊为间质性肺炎,3例空洞内可见液平的肺结核误诊为肺脓肿,4例团块状肺部阴影伴厚壁不规则空洞性肺结核误诊为肺癌,5例顽固性结核性胸腔积液误诊为癌性胸腔积液.老年肺结核由于临床特征不典型,容易误诊,故临床医生应予以足够重视.
-
泌尿系统结核诊断研究进展
泌尿系统结核在肺外结核中排第二位,仅次于淋巴结结核,好发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损害患者.由于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和常规检查的准确性较低,其诊断很困难,而延迟诊断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泌尿系统功能.近年来其诊断研究有一定进展,尤其在病原学诊断方面.基于此,作者对泌尿系统结核的诊断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
利福平和异烟肼致皮肤过敏反应及脱敏疗法的研究进展
利福平及异烟肼作为治疗结核病的核心药物,可发生迟发性皮肤过敏反应,甚至出现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JS)、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DIHS)等全身性重度过敏反应,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识别致敏药物、启动脱敏疗法成为保证抗结核药物治疗安全有效进行的关键.作者就利福平及异烟肼致皮肤过敏反应的机制、常见临床表现、致敏药物检测及脱敏治疗方案进行文献综述与分析总结,以期为两种药物临床脱敏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
泌尿系统结核的影像诊断现状与进展
泌尿系统结核主要包括肾结核、输尿管结核及膀胱结核,且大多数继发于肺结核、肠结核或骨关节结核等其他部位结核,其中继发于肺结核常见.泌尿系统结核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技术包括:肾、输尿管、膀胱X线摄影(即X线腹部平片)(KUB)、静脉肾盂造影(IVP)、逆行肾盂造影、CT扫描、MRI等,可以从形态、结构及功能反映泌尿系统结核的特征.上述成像技术有各自的优点,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多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能够提高泌尿系统结核正确诊断率.
-
贯彻执行肺结核新诊断标准全面认识现代影像学的作用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是指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性病变.我国结核病分类的历史沿革先后经历了4个阶段.为了适应现代结核病防治的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7年11月9日新发布了《WS 196-2017结核病分类》[1]和《WS 288-2017肺结核诊断》[2],同时废止了《WS 196-2001结核病分类》和《WS 288-2008肺结核诊断标准》,并于2018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关键词: -
重视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的早期诊断
泌尿生殖系统结核(genitourinary tuberculosis,GUTB)虽然为临床中常见的肺外结核,但目前对其认识和早期诊断仍存在诸多难点与困惑.GUTB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和缺乏特异性常导致诊断的延误,缓慢而持续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会导致肾实质破坏,愈合的过程可导致肾功能丧失,威胁患者的生命.由于临床尿液和(或)活检组织检测获得病原学确诊困难,如何采用多种综合诊断手段及时进行GUTB的诊断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加强临床医生对GUTB早期诊断的重视,提高GUTB早期诊断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笔者结合国内外学者对GUTB的研究及临床实践,就GUTB的流行病学现状、危害及早期诊断阐述如下.
关键词: -
复发性多软骨炎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一例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科常见病,常见于多年吸烟的中老年男性,典型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肺部体征为呼吸相延长,双肺弥漫呼气相哮鸣音;肺功能示不可逆性气流阻塞.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是罕见疾病,典型的表现是累及鼻软骨、耳廓软骨,少数患者以累及气道为首发表现(约占14%),表现为类似COPD样的呼吸困难,临床上容易漏诊或误诊.现将1例复发性多软骨炎误诊为COPD的患者诊治过程报告如下,为临床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时参考.
关键词: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
2017 | 01 02 03 04 |
2016 | 01 02 03 04 |
2015 | 01 02 03 04 |
2014 | 01 02 03 04 |
2013 | 01 02 03 04 |
2012 | 01 02 03 |
2011 | 01 02 03 04 |
2010 | 01 02 03 04 |
2009 | 01 02 03 04 |
2008 | 01 02 03 04 |
2007 | 01 03 04 |
2006 | 01 02 03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0 | 01 |
-
未知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审稿很快,10天后返回审稿意见,提出的意见都很有针对性,针对专家指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修改,之后被收录,还是很开心的。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1个月内写了一篇综述性的文章,审稿很快,历经一次修改后被收录,前后历时一个月的时间,效率很高,整个投稿过程还是很顺利的,值得推荐。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1个月内9月20日在期刊上投了一篇综述,10月中旬被收录,历时一个月的时间,效率还是很高的,着急投稿的话可以试试。
9月3日投的稿件,17号外审返回,送审了两个专家,提出的意见都很有建设性,修改后于10月收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