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胶质细胞在颅脑外伤后胶质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尹义国;孙兆良;冯东福

    胶质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理变化,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外伤、脑缺血、炎症性脱髓鞘疾病、神经变性疾病、基因遗传病和病毒感染疾病,以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趋化、增殖、分化并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炎症因子、胶质蛋白成分为其主要病理变化特征,随时间变化,其细胞组分及间质成分也会发生结构变化,终形成胶质瘢痕[1]。颅脑外伤后胶质瘢痕形成,作为一种物理和化学屏障抑制损伤轴突修复再生[2],进而抑制神经功能恢复。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免疫活性和吞噬功能的胶质细胞。在颅脑外伤应激作用下,小胶质细胞早期迅速活化,分泌多种促炎因子、炎性趋化因子、NO、活性氧、蛋白酶类等多种细胞毒分子刺激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促进胶质瘢痕形成,同时又分泌多种抑炎因子、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神经修复,间接抑制胶质瘢痕形成[3]。因此,小胶质细胞在颅脑外伤后胶质瘢痕形成过程中起到双重作用,本文将对小胶质细胞在颅脑外伤后胶质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与热休克蛋白70表达上调的关系

    作者:高励

    业已证实,脑缺血性损伤可诱导热休克蛋白70(HSP 70)的表达上调.HSP70作为分子伴侣参与了细胞修复过程,在脑缺血损伤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 星形胶质细胞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作者:杨明坤;盛伟斌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发病率为(233~755)/百万,年发病率为(10.4~83)/百万[1],而我国也是SCI高发国家,SCI患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SCI后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分泌的神经抑制因子以及胶质瘢痕的形成均阻碍了脊髓神经功能的修复与重建.笔者就SCI后星形胶质细胞在胶质瘢痕形成及脊髓神经功能修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心脑舒通胶囊对蒙古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王金鑫;卢国彦;郭虹;柴丽娟;张玥;王少峡;胡利民

    目的 研究心脑舒通胶囊对蒙古沙鼠脑缺血再灌注(I/R)引发的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按照体重将沙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大小2个剂量(心脑疏通56,14 mg·kg-1)实验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结扎沙鼠双侧颈总动脉30 min、再灌注6d复制脑缺血模型.每天灌胃给药1次,持续给药7d.通过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的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海马CA1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存活率(100%)相比,模型组的存活率为66.7%,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假手术组神经细胞比例(100.0±16.72)%相比,模型组的神经细胞比例为(45.56±1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脑组织中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排列稀疏紊乱且GFAP表达明显增多.与模型组的存活率为66.7%相比,实验组的存活率为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的神经细胞数目为(45.56±16.72)%比较,高剂量实验组细胞的比例为(79.84±1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心脑疏通组能抑制GFAP表达.结论 心脑舒通胶囊能够提高缺血再灌注沙鼠的成活率,改善海马CA1区的神经细胞状态,并能抑制GFAP的表达.

  • 脑动脉微栓子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作者:宁敏;吴亦影;倪秀石

    目的 建立APP/PS1双转基因叠加脑梗死阈值下脑动脉微栓子的小鼠模型,进一步探讨脑梗死阈值下脑动脉微栓子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损伤叠加机制.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野生型小鼠对照组(n=12),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假手术组(n=12)和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叠加微栓子组(n=12),微栓子组经左侧颈内动脉注入25~50 μm大小的全血凝块微栓子100个/300 μL,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后3d和7d,HE染色观察有无梗死灶,TUNEL染色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GFAP免疫组化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结果 3组小鼠HE染色均未发现缺血梗死灶,脑梗死阈值下微栓子模型造模成功.凋亡细胞阳性率和GFAP表达阳性细胞数,对照组<假手术组<微栓子组,3组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在微栓子组,凋亡细胞和GFAP阳性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7d组较3d表达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脑梗死阈值下的微栓子,虽未导致脑梗死,但可以促进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胶质细胞的激活,诱发并加重AD的炎症反应进程,促进神经细胞凋亡.

  • 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

    作者:江伟

    疼痛是人类对伤害性感受的知觉,是一种与组织损伤相关的不痛快的感觉和情绪体现.正常情况下,这种与生俱来的保护性反射可以带来强烈的一过性的不快感,从而促使人体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 NMDA受体在匹罗卡品癫痫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中的作用

    作者:杨展能;姜靓婧;顾仕红;陈磊;黎虹薇;朱新建

    目的:探讨在匹罗卡品诱导的小鼠癫痫持续状态(SE)模型中,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在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32只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E组、SE后注射NMDA受体拮抗剂MK-801组和单纯注射MK-801组,每组8只.腹腔注射300 mg·kg-1匹罗卡品建立SE模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脑区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差异,同时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海马脑区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和转录因子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磷酸化水平.结果:SE组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出现显著活化现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E组小鼠海马GFAP免疫反应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SE后给予MK-801阻断NMDA受体则显著抑制了SE诱导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E组小鼠海马GFA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SE后给予MK-801阻断NMDA受体则显著抑制了SE诱导的海马GFAP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同时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SE组小鼠海马CREB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阻断NMDA受体则显著抑制了SE诱导的海马CREB蛋白磷酸化.结论:匹罗卡品癫痫小鼠持续状态7 d后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被显著活化,而这一活化过程依赖于NMDA受体的激活.同时,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过程伴随CREB的磷酸化,提示海马CREB磷酸化参与了NMDA受体介导的匹罗卡品癫痫小鼠星形胶质细胞活化过程.

  •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肿瘤坏死因子α在星形胶质细胸活化后的分泌特点研究

    作者:陈新华;谢明;武衡;齐果平;刘正

    目的 观察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两种不同作用因子的分泌特点,探讨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后的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活化组、抑制组.通过光学显微镜及免疫荧光化学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各组细胞同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 mRNA及GDNF mRNA、TNF mRNA表达变化;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不同时间点(6、24、48、72 h)GDNF、TNF的含量.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数据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活化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数量增多,胞体变大,突起变长增多,交织成网状,GFAP荧光增强;RT-PCR示GFAPmRNA、GDNF mRNA、TNF 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A法检测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后GDNF分泌量在活化后48 h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化后24 hTNF的含量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抑制剂Olomoucine干预后,与活化组相比,抑制组细胞胞体变小,数量减少,星形胶质细胞活化被抑制,GFAP mRNA表达下降,GDNFmRNA、TNF mMRA表达亦下降,与活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后GDNF、TNF表达均上调,但TNF表达高峰时间早于GDNF表达时间;Olomoucine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可使GDNF、TNF表达下调.表明星形胶质活化后TNF可能有促进GDNF分泌从而起到一定的神经功能恢复作用.

  • 小剂量雌激素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炎症的作用

    作者:唐海燕;李鑫;杜鹏;林豪杰;丁晶;马昱;范薇;汪昕

    雌激素在诸多急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其具体机制目前认为主要包括神经营养作用、抗凋亡作用和抗炎作用[1].在癫痫中研究多的是雌激素神经营养作用[2-3],对其抗炎作用研究甚少,而免疫炎症机制在癫痫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4-5].化学致痫剂、电刺激等多种癫痫模型中均可观察到痫性发作后快速诱导的炎症反应,主要包括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经典炎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IL-1β)、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表达增加,同时伴随下游炎症级联反应产生[6].炎症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癫痫发作病理生理进程,并可导致癫痫相关的海马病理性改变[4,6-7].

  • Ghrelin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

    作者:刘晶;陈曼;董瑞瑞;王璇;祝世功

    目的:探究ghrelin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修复过程中对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其功能网络联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离体脑片;采用氧糖剥夺/复氧复糖( OGD/R)模型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OGD/R损伤后给予ghrelin,连续观察7 d其对神经修复过程的作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细胞数量、形态及生长状态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PCR检测mRNA表达。结果:OGD/R损伤及正常条件下ghrelin均加快轴突修复。损伤后第1天, ghrelin促进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标志分子GFAP及nestin表达增加,第7天则减少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神经调节蛋白1(neuregulin-1)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增加。结论:Ghrelin能够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修复,并影响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神经生长因子表达;ghrelin促进神经修复的机制可能与综合调控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neuregulin-1及BDNF表达相关。

  • sEH基因敲除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和BDNF表达变化

    作者:苑琳;刘晶;董瑞瑞;祝锦杰;陶昶煜;祝世功

    目的:研究花生四稀酸代谢产物EET的水解酶( sEH)基因敲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BDNF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分别对sEH-/-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进行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2 h,再灌注24 h。用TTC染色,计算梗死体积。用TUNEL法对缺血皮层半影区凋亡细胞染色和计数。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DNF、GFAP、PPAR-γ等分子表达。使用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BDNF与GFAP、PPAR-γ与GFAP在半影区的共定位。结果:sEH-/-小鼠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野生型,其半影区的凋亡细胞数量也明显少于野生型。 sEH-/-小鼠半影区的星形胶质细胞显著激活,BDNF表达显著增多,并与活化星形胶质细胞共定位,sEH-/-小鼠半影区高表达PPAR-γ,并与GFAP共定位。阻断BDNF信号通路后,sEH-/-小鼠脑梗死体积和半影区凋亡细胞数量与野生型相近。结论:sEH-/-小鼠缺血皮层半影区星形胶质细胞显著激活,通过合成和表达BDNF,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花生四稀酸代谢产物EET调控神经血管单元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祝世功;苑琳;李林英;王来;孙长伟

    目的:研究花生四稀酸代谢产物EET对神经血管单元的调控作用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通过敲除EET的水解酶基因升高内源性EET或应用外源性EET,研究EET对局灶性脑缺血小鼠及氧糖剥夺( OGD)损伤的神经血管单元组成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结果:EET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元调亡;明显抑制OGD诱导的培养脑皮层神经元,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 EET促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 EET促进线粒体新生,稳定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抑制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神经元凋亡。机制研究表明,EET通过PI3K/AKT通路促进CREB磷酸化,抑制线粒体活性氧生成和膜电位下降。 p-STAT3和girdin介导EET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促进作用。 EET通过PPAR-γ/p-CREB信号通路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分泌BDNF。结论:EET通过不同的信号机制分别调控神经血管单元的组成细胞,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凋亡。

  • 两种不同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变化的比较研究

    作者:杨忠;李红丽;蔡文琴;孙榆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AST)活化的时空分布及形态学变化特征.方法本实验建立Wistar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30 min再灌注模型及脑皮质针刺伤模型,采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方法及图像分析技术对两种脑损伤后AST的反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①脑缺血1 d后可见AST活化,5 d即达高峰.脑皮质针刺伤后AST的活化开始于第5~7天,第14天达高峰.②两种脑损伤后不同部位反应性AST的形态有明显差异.结论本实验表明不同类型脑损伤后AST的反应不同,活化AST在形态上的差异可能与神经营养因子的运输,神经的修复与再生等功能相适应.

  • 阴道侧壁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作者:徐又先;陈柏秀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F)为少见的外阴及生殖道软组织肿瘤[1],来源于盆腔软组织间叶细胞,主要见于女性外阴和生殖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在术前常难以明确诊断,需病理学检查方能确诊.现将我院诊治的1例阴道侧壁AMF报道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44岁,因阴道不规则流液15天入院.妇科检查见左侧阴道壁1个约2 cm×2 cm大小肿物,表面见脓点和破口,边界清楚,囊性,质软.阴道镜检查阴道壁赘生物性质待查.考虑为阴道壁囊肿并感染,予抗感染处理后,左侧阴道壁肿物表面脓苔减少.8月1日于阴道壁赘生物取3块大小约0.5 cm×0.3 cm活组织送病理检查,经南京医科大学病理科专家会诊后诊断:阴道壁AMF,免疫组化检查:肌结蛋白(Desmin)、波形蛋白(Vimentin)(+),细胞分化因子34(CD34)、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S-100)(-).患者入院后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阴道壁肿物切除术,完整切除阴道壁肿物送病理检查.病理回报:阴道壁AMF,免疫组化检查:平滑肌肌动蛋白抗原(SMA)、HE染色及抗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HHF3)(+),CD34、CD31(+),增殖细胞相关核抗原(Ki-67)(-).患者术后4天出院,随诊3个月未复发.

  • 糖尿病模型大鼠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与凋亡的观察

    作者:张娜;孟令超;张竞文;常越;景丽;安俊峰;张建忠

    目的:探讨糖尿病高血糖状态对于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Ⅰ型糖尿病SD大鼠模型,分为糖尿病模型1、2、3、4周和5周组(DM1,DM2,DM3,DM4,DM5),同周龄SD大鼠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等技术,对比观察糖尿病大鼠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caspase-3和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DM1和DM2大鼠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的胞体增大,突起增粗;DM3和DM4大鼠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增粗、变长,其数量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DM5大鼠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僵硬,细胞数量有所减少,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M3,DM4,DM5大鼠海马区GFA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DM1,DM2(P <0.05).caspase-3/GFAP免疫组化双标结果显示:DM1和DM2大鼠海马区偶见caspase-3阳性标记的星形胶质细胞;而DM3,DM4,DM5大鼠海马区caspase-3/GFAP双标细胞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DM5双标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DM3和DM4(P <0.05).结论:糖尿病高血糖早期可激活星形胶质细胞,持续性糖尿病高血糖可诱导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抑制,并引起星形胶质细胞凋亡.

  • 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海马区caveolin-1的表达及其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关系

    作者:赵永林;宋锦宁;马旭东;张斌飞;张明;李丹东;庞宏刚;罗显华

    目的 研究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D后小窝蛋白1(caveolin-1)在大鼠脑海马区的表达,探讨caveolin-1的表达变化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关系.方法 运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中caveolin-1的表达,运用免疫组化检测海马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并通过免疫荧光共定位分析caveolin-1与GFAP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提示DAI后海马区caveolin-1的表达从1d开始显著降低,并持续降低至7 d(P<0.05);免疫组化结果提示DAI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GFAP的表达从1d后逐渐升高,3d后达峰,7d后稍降低,但仍高于正常(P<0.05);免疫荧光共定位提示DAI后caveolin-1与GFAP的共定位细胞数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结论 大鼠DAI后海马区caveolin-1的表达减少,GFAP的表达增加,星形胶质细胞内caveolin-1的表达变化可能是导致GFAP升高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机制之一.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