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Forskolin上调MN9D细胞Nurr1的表达及Nurr1过表达对酪氨酸羟化酶的影响

    作者:赵咏梅;张海燕;刘扬;赵春礼;苏玉金;李俊发;徐群渊

    目的寻找能激活MN9D细胞内源性孤儿核受体(Nurrl)表达的信号分子,研究Nurrl表达增高对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的影响,探讨激活Nurrl表达的信号机制.方法用蛋白激酶A激动剂Forskolin或蛋白激酶C激动剂PMA作用于MN9D细胞,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N9D细胞内源性Nurrl表达的变化,以及Nurrl表达增加对TH表达的影响.利用PKA信号转导通路的特异性抑制剂H89探讨激活Nurrl表达的信号机制.结果1.从加入Forskolin 1h起,直至6 h,MN9D细胞Nurrl表达比未加Forskolin组明显增加(P<0.05);Forskolin主要增加MN9D细胞核内Nurrl含量,而细胞浆内Nurrl含量变化不明显;Forskolin作用后MN9D细胞TH表达无明显变化.2.用蛋白激酶A的特异性抑制剂H89预处理后,Forskolin仍具有增加Nurrl表达的作用.结论Forskolin可增加MN9D细胞内源性Nurrl表达及核转位,单纯Nurrl表达及核转位增加不影响MN9D细胞TH的表达,TH表达的激活可能还需要其他特殊的细胞(或神经元)环境或共激活因子的共同作用.Forskolin增加MN9D细胞内源性Nurrl表达及核转位的作用不是主要通过激活PKA信号转导通路完成的.

  • 胶质细胞引导神经元建立突触

    作者:

    早在1997年,Barres等就报道过胶质细胞可以促进突触间的联系。与胶质细胞共同生长的神经元突触的活跃程度是独自生长的神经元的10倍。他们推测,胶质细胞在某种程度上放大了神经元发出的信号或者提高了神经元接受信号的敏感度。后来,Barres实验室又选定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为实验对象,这些神经元细胞在体外可以不依赖胶质细胞而存活。结果表明,这些神经元生长在胶质细胞周围,即使没有接触到胶质细胞,对多种刺激的反应程度也比那些独自生长的神经元要强出7倍。研究组还发现了几种与突触建立相关的蛋白质,同样,前者聚集蛋白质的数量亦是后者的7倍。此外,在显微镜下其实两种神经元突触的大小、形状和包含神经递质的囊泡的数量都是一样的,但在胶质细胞存在的情况下突触的数量却是7倍之多。胶质细胞不仅引导神经元建立突触,同时也帮助神经元维持它们已经建立的突触,一旦脱离了胶质细胞,神经元在几天之内就会使突触脱落。神经元在发育的极早期就会向脑的适当部位发出树突和轴突,但是只到许多天以后,星形胶质细胞也发育成熟的同时,神经元相互之间联系的突触才会大量形成。一旦揭示了星形胶质细胞启动突触建立的信号机制,将有助于解释神经元保存记忆的原因,现在的事实证明,胶质细胞参与了这个过程。 (Science,2001,291:569~570a)(姚小皓李学军)

  • 有丝分裂纺锤体检验点基因在肿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别黎;张博;赵刚

    细胞分裂周期是一个受到严格调控、保守有序的过程.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微管从两极发出分别和姐妹染色单体动粒相连,牵引将两套姐妹染色单体分别进入子代细胞,这一过程被高度保守的信号机制所调控,这些起关键作用的调控基因称为有丝分裂纺锤体检验点基因(the mitotic spindle assembly checkpoint,SAC).研究发现SAC基因和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队SAC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特点,SAC基因与肿瘤的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所致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胞内信号研究

    作者:孙艳香;廖玉华;魏宇淼;张海燕;王敏;朱峰

    目的 在妊高征和恶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检测到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 RAb)的存在,同时有研究表明该自身抗体有类似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的激动样作用.本文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该自身抗体是否也具有类似Ang Ⅱ的激动样效应及胞内信号机制. 方法 大鼠主动脉细胞培养及鉴定.同时将收集的20例高血压病人血清经硫酸铵沉淀粗提、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ELISA检测其滴度后以1∶40刺激细胞,并设立不同的处理组用BrdU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将AT1RAb刺激后的细胞裂解提取总蛋白,经Western印迹方法分析胞内JAK-STAT信号分子激活及表达状况. 结果 在0~24 h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实验中,AT1RAb组12 h时间段增值明显,其450 nm处吸光度值(0.236±0.012)显著高于AG490+AT1RAb组(0.175±0.009),氯沙坦+AT1RA组(0.119±0.006)和空白对照组(0.127±0.006,P<0.01).Western印迹显示AT1RAb组中磷酸化的JAK2、STAT1和STAT3分别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强,同时,其表达可被AT1R阻滞剂氯沙坦和JAK2特异性拮抗剂AG490明显抑制. 结论 高血压病人血清中AT1RAb确有类似血管紧张素Ⅱ致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激动样效应,并且在该效应中伴有JAK-STAT信号通路的活化.

  • 缺血后适应对老年大鼠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与P-Akt的关系

    作者:王波

    目的:随着我国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各种心脏病逐年发病率升高。更加随着心外科手术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普及,心肌保护及其关键,因此再灌注损伤成为研究的热点,因为其可抵消心脏手术、急诊PCI给患者带来的益处。如何预防及治疗再灌注损伤成为心脏科医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探讨缺血后适应对老年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信号机制。

  • 溶血磷脂酸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凋亡研究

    作者:王宪云;范雪松;蔡琳;王芳;杨晋静;丛祥凤;陈曦

    目的: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新策略,移植后细胞存活率低下是限制其疗效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针对移植干细胞所面临的氧化应激心肌微环境,利用过氧化氢(H2O2)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凋亡的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探讨一种内源性生物活性分子-溶血磷脂酸(LPA)对氧化应激诱导的BMSC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信号机制。

  •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在心肌肥厚和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彭龙云;马虹

    近年来,丝裂素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以及钙调节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等心肌肥厚正性调节信号机制得到深入的研究,与此同等重要的是研究心肌肥厚的负性调节信号机制.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 GSK-3β)是重要的心肌肥厚负性调节信号分子[1-4],同时对心肌细胞凋亡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 理解超重与肥胖是怎样形成的(5)

    作者:吕江昊

    调节体重的生理机制现在还不完全明了.然而,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一定范围(如肠内、脂肪组织和脑组织内,也许还有其他组织)内的信号机制,可以感知膳食营养的流量、分布和代谢或储存.

  • 脂联素:一种治疗心血管损伤的新靶点

    作者:刘慧荣;王雅静;王晓樑;马新亮

    缺血性心脏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其分子机制不明.脂联素(adiponectin,APN),作为一个脂肪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调节代谢、保护血管与心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的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并且与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呈负相关,提示低脂联素血症可能是糖尿病患者缺血性心脏病发生与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同时,我们及其他学者在近的研究中还发现脂联素基因敲除小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明显增加,提示低脂联素血症可能促进了糖尿病患者缺血性心脏病的心肌细胞死亡.因此,阐明APN对心肌细胞保护的信号机制将成为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预防及治疗的新靶点.

  • 银杏内酯B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高晋生;李囿松

    银杏内酯(ginkgolides)是从中药银杏中提取的一种内酯类化合物,包括银杏内酯A、B,C、J.K、L和M.是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抑制剂,其中银杏内酯B是作用强的一种.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银杏内酯B具有许多药理作用,如抗炎、抗氧化、血管保护、神经保护、抗过敏等作用.

  • 内皮间质转化的信号机制

    作者:彭敏恋;戴爱国;蒋永亮;刘蕾;李城

    内皮间质转化是上皮间质转化的一种,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细胞转化类型,和上皮间质转化一样也参与体内各种病理生理过程.已经证实,在转化过程中内皮细胞首先发生细胞与细胞脱联系过程,失去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D31和VE-钙粘蛋白,获得间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α-SMA和FSP1,由原来的鹅卵石样结构转变为细长梭形结构,同时其迁移力和侵袭力明显增强.早期研究显示内皮间质转化在胚胎期心内膜的发育中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近些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内皮间质转化也参与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心、肺、肾等重要器官纤维化、特发性门脉高压、动脉粥样硬化、肺动脉高压以及肿瘤等.转化生长因子-β、Notch信号、Wnt信号以及MicroRNAs等参与对内皮间质转化的调节,然而,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通过探索内皮间质转化过程中重要信号通路及各因子的作用机制,可能为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指导意见.

  • 肿瘤抑素研究进展

    作者:王强;张明;周东梅;刘欣宇;顾园竹;阮莹;郝雪微;祁冬冬

    肿瘤生长分化需要新的血管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和氧气的需要,这个过程称为血管再生,因此学者提出干扰血管生成就可以抑制肿瘤生长.肿瘤抑素(α3(IV)NC1)是一种来源于IV型胶原α3链蛋白水解的C-末端非胶原(NC1)结构,它具有潜在的抗血管生成作用而引起关注,α3(IV)NC1能抑制肿瘤扩散,促进内皮细胞凋亡和抑制不同的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有望成为未来治疗癌症的药物.这篇综述调查研究了IV型胶原和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的α3(IV)NC1的发现,以及它的信号传导机制.

  • 胆管的发育:临床肝病学家的基础理论

    作者:曹中伟;陆伦根

    胆管发育紊乱会诱发许多胆管病.其特征是胆管结构中遗留有胎儿期的胆管结构.由于肝脏修复会利用胚胎期表达的许多自分泌和旁分泌信号机制,因此胆管的发育过程也与获得性肝病相关.一、肝脏发育中胆管形态学的发生腹前肠内胚层的囊状肝憩室衍生的肝芽,发育为肝脏.腹前肠内胚层发育出两个突起性结构,头支形成肝内胆管,尾支产生肝外胆管.

  • 非编码RNA通过调控NOTCH信号通路影响CSCs

    作者:郭静;王会敏;李平;李艳利

    恶性肿瘤称为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癌症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高转移性”和“多细胞分化”等能力,对抗癌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靶向癌症干细胞的治疗更加有效.NOTCH信号通路是一条进化上保守的信号通路,可以调节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干细胞的新陈代谢,对癌症干细胞的生长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综述了非编码RNA和NOTCH通路对于癌症干细胞的调控关系,可以为癌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EGFR信号机制及其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祁鹏飞;刘小敏;马中良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类受体酪氨酸激酶,在细胞的生长、迁移和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以EGFR为靶向是非小细胞肺癌具希望的治疗手段之一,目前已有3代EGFR抑制剂得到研发和临床应用.microRNA作为一类能够靶向调节基因表达的非编码RNA,有很好的潜力成为EGFR相关肿瘤的诊断标志和靶向药物.文章就EGFR的信号机制和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毛囊发育和循环生长的信号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梦洁;林蕾;高晶

    近年来,脱发现象趋于普遍性和年轻化.临床对脱发的分类主要有:瘢痕性和非瘢痕性脱发.目前对各类脱发产生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过去几十年来,对秃发的认识和理解主要集中在:瘢痕性脱发是毛囊上部干细胞以及腺体所在部位的炎症反应[1];非瘢痕性脱发则与激素的代谢和局部免疫反应有关.而新研究显示[2],在瘢痕性脱发和非瘢痕性脱发中毛囊干细胞对毛囊的分化和生长都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因为毛囊的形态发育和再生具有高度相似性,所以清楚的理解毛囊发育的信号机制将为创造一个利于毛囊和皮肤再生的局部微小环境.

  • 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Ⅱ增强血肿瘤屏障通透性的信号机制

    作者:李振;刘啸白;刘云会;薛一雪;王萍;刘丽波

    目的探索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Ⅱ( endothelial monocyte activating polypeptide-Ⅱ, EMAP-Ⅱ)增强血肿瘤屏障( blood-tumor barrier, BTB)通透性的相关信号机制。方法采集出生3~5 d 的 Wistar 胎鼠的大脑皮质,应用酶消化法及葡聚糖离心法获得脑微血管段后,接种于培养皿中进行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BMECs)原代培养;将BMECs 与 C6脑胶质瘤细胞共培养,构建体外BTB模型;共培养后的BMEC被随机分成5组(每组6例):对照组、EMAP-Ⅱ组、H7+ EMAP-Ⅱ组、C3 ex-oenzyme+EMAP-Ⅱ组和C3 exoenzyme+ H7+EMAP-Ⅱ组。测定跨内皮阻抗值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流量评估各组 BTB 通透性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 BMECs上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 和 ZO-1的表达水平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oc-cludin 和 ZO-1在 BMECs上的分布与表达。 Western blot法检测 BMECs上肌球蛋白轻链( myosin light chain, MLC)和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 phosphomyosin light chain, pMLC)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 EMAP-Ⅱ组 BTB的通透性明显增高,BMECs上occludin 和 ZO-1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MLC 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EMAP-Ⅱ的上述作用受到蛋白激酶C ( protein kinase C, PKC)抑制剂 H7或(和) RhoA 抑制剂 C3 exoenzyme 预处理的明显抑制。结论信号分子PKC和RhoA在EMAP-Ⅱ增强BTB通透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号通路 PKC-pMLC 和 RhoA-pMLC参与调控该过程。

  • Forskolin激活MN9D细胞内源性Nurr1表达的信号机制研究

    作者:赵咏梅;张海燕;刘扬;李俊发;徐群渊

    目的利用具有未成熟多巴胺神经前体细胞特性的杂交瘤细胞系MN9D,探讨Forskolin激活Nurrl表达的分子信号机制.Nurr1是未知配体的核转录因子,对中脑多巴胺神经元的发育至关重要.方法①用Forskolin作用MN9D细胞1~6 h,提取细胞蛋白,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N9D细胞内源性Nurr1表达的变化,并利用磷酸化的ERK1/2(p-ERK1/2)抗体检测Forskolin作用后MN9D细胞内ERK信号转导通路是否被激活.②应用ERK信号转导通路的特异性抑制剂U0126预孵育MN9D细胞,再用Forskolin作用,检测MN9D细胞Nurr1表达的变化.结果①从Forskolin作用1h起,直至6 h,MN9D细胞核内Nurr1表达均比未加Forskolin作用组明显增加.同时,MN9D细胞内p-ERK1/2蛋白含量迅速增加,在1h起即达到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直至Forskolin作用6h.而Forskolin作用前后MN9D细胞内ERK1/2总蛋白的表达量基本保持不变.②用MEK1/2的特异性抑制剂U0126预处理,可有效抑制MN9D细胞内ERK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并明显阻断Forskolin引起的MN9D细胞内源性Nurr1表达增加.结论ERK信号通路在Forskolin引起的MN9D细胞内源性Nurr1表达及核转位增加中发挥重要作用.

  • 视网膜干细胞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作者:栾文斌

    干细胞是近年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干细胞研究领域的进步使治疗甚至是治愈某些以前无法治疗的疾病成为可能.视网膜干细胞是存在于视网膜的周边区域--睫状边缘带的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在体外,视网膜干细胞能分化成光感受器细胞、双极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等各种视网膜细胞类型.临床上,可以用移植视网膜干细胞的方法治疗一些致盲性眼病,如遗传性视网膜变性、老年性黄斑病变、原发或继发性视网膜变性疾病等,为此类眼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就视网膜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培养与鉴定,分化以及与分化过程有关的基因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G蛋白耦联受体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熊鹏;李国良;朱明闯;朱珉

    G蛋白耦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家族是真核生物中大且具多样性的膜蛋白家族,具有7个α螺旋跨膜结构域,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GPCR的失调与癌症相关,其可能作为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参与到肿瘤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中,且GPCR具有多样化的信号机制.本文简要总结了GPCR多样化的信号机制,多个GPCRs参与到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3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