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肠胃结核误诊5例报告

    作者:尹修才;李新成

    我院普外科自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肠胃结核病人5例,术前均误诊,现总结报道如下.

  • 胃体结核超声表现1例

    作者:曾林胜;黄开洪;李婉青

    患者男,23岁.因上腹部反复疼痛3年余来诊.既往身体健康,否认结核病史.超声检查所见:口服胃超声显像液后,胃及球部显示清楚,胃体上段小弯侧局部胃壁层次不清,可见宽约5.4cm局部增厚区,隆起形成梭形稍低回声肿块,表面不光整,并见一约1.0 cm×2.0 cm不规则凹陷,表面被覆高回声斑.CDFI:肿块内部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图1).腹主动脉旁近胃壁增厚处及第一肝门部见多个大小不等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楚,大者约2.0 cm×1.9 cm.CDFI:结节内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图1).超声提示:胃体部肿物伴表面糜烂、周围淋巴结肿大(考虑胃癌?胃结核?).

  • 胃肠道多发结核1例

    作者:刘立玺;雷坚;向德雨;文萍;文剑波

    胃肠结核是人体各器官结核病中非常罕见的疾病.胃、结肠、阑尾同时存在结核更少见.该男性患者63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及黑便曾被误诊为胃溃疡、胃癌,给予埃索美拉唑镁治疗后胃溃疡一直未愈合,剖腹探查及手术标本证实为胃、结肠、阑尾多发结核,经过抗结核治疗半年后,患者无腹痛及黑便,体质量增加15kg.

  • 胃结核合并幽门梗阻误诊为胃癌三例

    作者:袁永胜;锡文庆

    例1 女,55岁.上腹部疼痛不适,食欲减退1年,恶心、呕吐半个月.10年前患肺结核治愈.无结核病接触史及家族史.查体:消瘦体型.浅表淋巴结无肿大.上腹部轻压痛,右上腹有包块扪及.血沉20 mm/h,白细胞3.7×109 /L,中性粒细胞0.72,淋巴细胞0.28.CT示十二指肠周围胰头后淋巴结肿大.

  • 胃结核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例

    作者:杨舟

    1 病例报告 例1 男性,24岁.因反复腹痛1年,加重伴哎血、黑便4h入院.查体:体温37.4摄氏度,血压13/6KPa,贫血貌.中上腹压痛,无反跳痛.

  • 胃结核误诊为贲门癌1例

    作者:孔明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9岁.间断性进食发噎1个月,以进食第1口或进食硬质食物时明显,偶有反酸、嗳气,无恶心、呕吐,无午后低热,无盗汗.在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示:贲门可见一近半周的隆起,表面溃疡,底部发红.活检病理报告示:(贲门)黏膜组织慢性炎,未见明显异型.CT示:胃贲门区可见软组织密度影突向胃腔内,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腹主动脉旁及胰腺后方可见略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考虑为胃贲门恶性肿瘤;腹主动脉旁及胰腺后改变考虑为增大的淋巴结.PT-CT示:贲门区软组织影,腹膜后多发增大淋巴结,葡萄糖代谢异常,符合贲门癌伴多发淋巴结转移.发病以来体重减轻约5 kg.查体:腹平软,上腹正中有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扪及肿物.

    关键词: 胃结核 贲门癌 误诊
  • 十二指肠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刘志民

    在我国,胃肠道结核近年来仍然为重要的临床问题之一.原发性十二指肠结核临床上甚少见[1],国内外多数为个案报道,鲜见大宗病例.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常导致误诊甚至误治.1 病因消化道结核大多数继发于肺结核,原发于胃肠道的结核临床少见.在胃肠道结核中,常见的部位是回盲部,其他依次为回肠、空肠、乙状结肠、胃、食管[2],十二指肠结核的发生率占2.5%[1],居第六位[2].其感染途径为:(1)结核菌通过血液或淋巴液循环至十二指肠壁的黏膜下层或肌层,产生结核病灶,病变进一步发展侵及黏膜和浆膜层;(2)邻近脏器和组织的结核病灶直接与十二指肠壁穿通,先破坏十二指肠壁浆膜层,继而侵及肌层、黏膜层,如胃结核侵及到十二指肠球部或十二指肠周围的淋巴结结核压迫、侵及[3];(3)与其他胃肠道结核一样,摄食或吞咽的痰液内混有结核杆菌,停留于十二指肠,侵及黏膜、黏膜下层造成感染;(4)胆管系统可能是另一个感染途径,如肝结核.

  • 胃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杨维良

    原发性消化道结核近年来发生率有所下降,尤其胃结核更为少见[1,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1962-1982年收治胃结核29例,1983-1995年为8例,1996-2000年为1例.可见胃结核近年来在临床上罕见.1 病因及分型胃结核约60%以上继发于肺结核.也可继发于腹腔内脏结核,如胰、脾结核的结核病变直接穿通侵及胃壁引起胃结核.胃结核还可继发于颈淋巴结结核、腹腔淋巴结结核、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骨与关节结核病等.感染途径:(1)结核菌通过血液或淋巴液循环而至胃壁的黏膜下层或肌层,产生结核病灶,病变进一步发展则破坏黏膜和浆膜层;(2)邻近脏器结核病灶的直接穿通侵及胃壁,先破坏胃的浆膜层,进一步破坏肌层、黏膜下、黏膜层;(3)完整的胃黏膜具有抵抗结核菌侵入的能力,特别是酸性环境更不易发生胃结核.如胃腔内呈碱性环境,结核菌可经胃黏膜直接侵入胃壁.如有胃溃疡或胃癌病灶存在时结核菌更易侵入黏膜、黏膜下、肌层乃至浆膜,形成结核病灶.

  • 胃结核1例报道

    作者:高宁;赵景峰;王世文

    胃结核是人体各器官结核病中罕见的.其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常被误诊为其他胃疾病.除非有病理证实,否则诊断实属困难.

  • 肾移植术后特异性感染误诊

    作者:余英豪

    【例1】女,48岁。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于1994年2月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术后恢复尚可,尿量正常,多次复查肌酐、尿素氮均正常。出院后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治疗。1996年12月中旬起病人出现反复发热、咳嗽,但无痰中带血,无明显消瘦。12月31日X线胸片检查示左下肺后基底段5.0 cm×4.5 cm团块状高密度影,边缘毛糙,密度较均匀,左心膈角处可见斑片状影,考虑周围型肺癌或肺炎性假瘤收入院。查体:体温37.3℃,一般情况尚可,无泌尿外科情况,予积极抗感染治疗。1997年1月11日再次行胸部X线摄片检查,显示左下肺肿块较前略有缩小,密度均匀,边缘尚清,提示炎性肿物,但不排除实性肿瘤。1997年1月21日行左下肺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左下肺背段,直径约4.0 cm,肺门数个淋巴结大,质软,行左下肺叶切除。术后病理报告为肺卡氏囊虫病。术后第5天起患者出现间歇高热伴剧烈头痛,体温高达39.5℃,10天后切口仍未能完全愈合。考虑脑隐球菌感染。2月1日行腰穿,脑脊液常规镜检找到隐球菌,经复查肺病理切片,证实为肺隐球菌病,PAS染色阳性。予氟康唑、伊曲康唑静脉滴注治疗1周,疗效不佳,后改为二性霉素B、氟康唑鞘内注射。3天后病人出现双下肢麻木及感觉消失,脑脊液常规仍见大量隐球菌,病情进一步恶化,自动出院。出院后2周死亡。 【例2】男,36岁。肾移植术后2个月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于1996年7月入院。患者同年5月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恢复良好,并采用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入院当日患者排便时发现黑色稀便、量多伴头晕出冷汗,无腹痛、恶心呕吐及里急后重。查体:脉搏120/min,血压112.5/75.0 mmHg,贫血貌,剑突下偏左处轻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3 g/L,大便隐血(4+)。胃镜检查发现胃大弯侧不规则隆起肿物,直径4 cm,活检病理报告为胃粘膜慢性炎症,临床拟诊胃癌(BⅡ)。经控制出血,数日后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术中见胃前壁体窦交界处大弯侧一4 cm×3 cm大小溃疡,边缘隆起。取胃壁、胃大弯溃疡底部及幽门上下组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胃结核。予抗结核治疗1个月出院。 本文2例误诊原因主要是对肾移植术后特异性病原菌感染认识不足。肾移植病人因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发生感染的机会较多,但引起特异性感染相对较少。例1由于病理科医师误诊而误治,应吸取教训。例2发生胃结核更为罕见。原因是:①胃壁淋巴样组织相对稀少;②胃酸的杀菌作用强;③胃的蠕动功能使结核菌不易在胃内停留。该例可能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使免疫屏障更趋薄弱,给结核菌的侵入提供了条件。由于胃镜活检时未能检出结核病变,导致不必要的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 通过对2例误诊病例的复习,我们认为有必要不断加深对肾移植术后特异性感染的认识,在肾移植术后胃肠道溃疡的鉴别中,应把结核性溃疡列入鉴别之列。

  • 胃结核并胃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

    作者:姜青梅;刘德洁

    患者,男,83岁.突发性呕血2 h于2003年3月24日入院.患者走路摔倒后吐血,为鲜红色,有块状不明物吐出,伴头痛、头晕,伴咳嗽、咯痰,扶起后又呕吐2次,为鲜红色,共吐出1000ml.既往反复胃痛30余年,未曾做过检查,间断服"胃药"(具体不详)治疗,无肝炎、结核等急慢性传染病史.入院检查:体温36.5℃,脉搏110次/nin,呼吸22次/min,血压12.6/8 kPa.神志清,精神不振,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脏可闻及早搏3~4次/min,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干啰音.

  • 胃结核误诊为胃癌1例

    作者:陈晓东;郭长青;高冰

    目的:探讨胃结核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13年收治的1例以纳差、消瘦、发热、上腹胀痛为主要表现的胃结核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患者口服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后病灶缩小,全身症状改善。结论胃癌应与胃结核相鉴别。

    关键词: 胃结核 误诊 胃癌
  • 胃结核1例报告

    作者:王凤琼;王志明

    患者女性,16岁,学生.因反复上腹部疼痛伴反酸、嗳气、消瘦、乏力半年,再发加重3d,于1998年3月10日入院.患者自半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剑突下隐痛不适,以后症状逐渐加剧,伴反酸、嗳气.疼痛剧烈时出现呕吐,不思饮食.乏力、消瘦明显,起病到本次入院时体重下降约16 kg.近来出现盗汗,有时午后低热.无咳嗽、腹胀、腹泻、呕血、便血等症,曾多次到我院及省地医院就诊.1997年10月30日我院第1次胃镜报告:胃幽门口溃疡,并提示胃酸多.经给予抑酸、保护胃粘膜、抗幽门螺杆菌、对症等治疗,上腹部疼痛略有缓解,但稍有饮食不慎或无明显诱因,又多次发作.3d来上腹剑下疼痛再发,症状较前加重,恶心呕吐黄色粘液样物.大便2~3d 1次,量少.平素健康,否认家族史及结核病史.查体:体温36.7℃,脉搏82/min,呼吸20/min,血压12/8 kPa.患者神志清晰,慢性病容,极度消瘦,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未见异常;舟状腹,腹软,剑下压痛,肝脾未触及,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血常规白细胞8.3×109/L,淋巴细胞0.34,中性细胞0.66,血红蛋白100 g/L,血小板126×109/L;血沉25 mm/h,肝功、肾功正常,粪常规正常;胸片未见异常,腹部B超未见异常.结核抗体阳性,旧结核菌素试验(+++).再次胃镜检查疑诊胃幽门口溃疡,并于溃疡部位取3块胃粘膜活检,经抗酸染色找到结核杆菌.诊断:胃结核.经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1周后症状有改善,住院1个月症状明显减轻,食欲增加,出院后继续服抗结核药半年,治疗8个月复查胃镜示原"胃幽门口溃疡"病变消失,仅留有约0.5 cm×0.5 cm瘢痕,胃窦部轻度狭窄,随访2年无复发,体重增加约15 kg.

  • 胃结核并胃间质瘤病理临床分析

    作者:陈登荣;冯园终

    目的:讨论胃结核合并胃间质瘤临床误诊为胃癌的原因 ,提高病理临床诊断能力.方法:通过胃次全切术后标本进行病理切片和免疫组化诊断 ,对病历资料 ,临床表现 ,X线检查、CT 扫描、胃镜检查进行分析.结果:胃结核合并胃间质瘤.结论:胃结核罕见 ,在合并胃肠间质瘤时容易被误诊恶性肿瘤.

  • 胃结核1例报告

    作者:孙冰冰;段跃

    患者:女,32岁.阵发性上腹部及右上腹痛10d,恶心、反酸、不呕吐,食欲下降,消瘦,无便秘及腹泻.6个月前,曾有上腹痛反复发作史.体检:体温37°C,心肺(一).表浅淋巴结无肿大.上腹部及右上腹部有压痛,以上腹部为主.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X线检查:胸部后前位片及腹部平片均未见异常.胃肠道钡餐造影检查,胃粘膜粗糙、紊乱、胃体及胃底粘膜中断.胃底可见多个息肉样充盈缺,胃小弯显示僵硬,胃窦扩张软弱,胃窦大弯侧可见局限性充盈缺损.胃小弯蠕动消失,大弯侧蠕动消失.钡剂通过较快.X线诊断:胃癌?胃窦炎?胃镜活检病理诊断:胃窦部结核.手术所见:胃壁有粟粒样结节,呈程度不同的增厚,胃大网膜有多个肿大淋巴结,蚕豆大小,胆囊周围有轻度粘连.回肠大部有粟粒样结节,呈白色、质硬.肠管之间无明显粘连有少量腹水,因病变范围较大,病人体质较差,手术施行胃空肠吻合及空肠侧侧吻合.术后诊断:胃及小肠结核.

  • 应用胃镜并活检诊断胃结核病例分析

    作者:金霞;刘德龙

    由于胃镜的广泛应用,胃结核诊断率大为提高,使之胃手术前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本人在工作中多次协助医生做胃镜并活组织检查,多年来检出50余例,综合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 胃镜 活检 胃结核
  • 胃结核1例

    作者:张爽;杜井峰;袁禧先

    患者,女,37岁,因"腹胀、腹痛伴消化不良2周"入院.既往否认肝炎、结核和糖尿病史,无手术及输血史.查体:心肺功能正常,腹部饱满,腹软,肝脾不大,左上腹可触及包块,大小50mm×48mm,质韧,活动度不佳,伴有压痛,胃区及胆囊区压痛存在,无反跳痛,腹水征阴性,肠鸣音4次/分.门诊CT检查示,左上腹类圆形混杂密度影,边缘清晰,内可见高密度影,诊断腹腔占位,建议检查肠道.

    关键词: 胃结核 腹胀
  • 胃结核致上消化道出血一例

    作者:崔忠敏;郭晓钟;程广明

    患者男,52岁,因体检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肿大6个月,上腹隐痛不适、黑便3 d,呕血2 h于2004年5月17日入院.患者6个月前常规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并先后到多家医院诊治,多次复查B超,均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未行腹部CT扫描,偶有午后低热(体温不详)及轻度盗汗,无明显消瘦及食欲不振等.3 d前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疼痛无规律,解柏油样便,每日2~4次不等,每次100~150 g,入院当日16时左右呕血2次,呈咖啡色,混有少量血凝块,总量500~600 ml,伴心悸、头昏、乏力、出汗等.

  • 胃结核并上消化道大出血一例报告

    作者:陈卫星;李雄;苏卫华

    患者男,38岁,因呕血、黑便5 d入院.入院后诊断为"上消化道大出血,消化性溃疡可能性大;失血性贫血;失血性休克".患者否认结核病史及结核接触史,无低热,盗汗,干咳等结核全身中毒症状.

  • 胃结核诊治体会二例

    作者:余剑平;袁珂

    例1 患者女,39岁,因上腹胀、纳差、体重下降3个月、腹痛1个月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消瘦,贫血貌,腹部平坦,中上腹压痛,未扪及包块.胸部X光片无异常.胃镜检查胃体中部约1.0 cm×1.5 cm黏膜片状充血糜烂,活检病理报告慢性炎症,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十二指肠球部见一0.8 cm×0.9 cm大小溃疡,边缘充血,表面黄苔.

43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