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从“药食同源”到药食两用

    作者:郗效

    说到药食两用,还得从"药食同源"说起."药食同源"是说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在神农时代,药与食是不分的,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在唐代,有一位医家杨上善在其《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也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

  •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作者:游远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 神农探索中药宝藏的先驱

    作者:甄雪燕;梁永宣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个典故为<淮南子·修务训>中所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 养神是养生之本

    作者:贾洪斐

    相诸葛亮有句名言:"夫治国犹于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举贤能安邦兴国,养神可益寿延年.诸葛亮把治身与治国、养神与举贤相提并论,足见养神之重要.祖国医学认为,养生重在养神,养神可益寿延年.神为一身之主宰,统率五脏六腑.神是人体生命活力和精神活动的总称,对身心健康关系重大.((淮南子·原道训>谓:"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内经>日:"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足见养神之重要.我国医家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许多精辟的论述.

  • 中药“五味”理论溯源——味的起源

    作者:张卫;张瑞贤

    春秋以前,虽有"结绳记事"以及殷商以后的甲骨文,但文字在这一阶段还只是处于初步形成和发展阶段,留给后世可供研究参考的文字性资料很有限.现有的这一时期的出土文物文献中并无"味"的记载.当时人们是否已经认识到了"味"的概念、涵义?只能通过一些线索去推测.《淮南子·修务训》中记载:"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蠬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1].这段文字记载了上古神农教民播种五谷、防治疾病的故事.

  • 中医药之祖炎帝与黄帝

    作者:九歌

    我们都自称为炎黄子孙,视炎帝与黄帝为我们的祖先,实际上我们中国人都有中医学的文化基因,因为炎帝与黄帝也一直被奉为中医药之祖。
      炎帝神农氏尝百草的神话故事流传久远,且至今不衰,《史记?补三皇本记》曰:“神农氏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尝百草,始有医药。”《淮南子》则说:“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这个传说至少说明两个问题,其一,远古先民在生存的实践活动中积累了对医药的经验与知识;其二,用“一日而遇七十毒”展现出先民们不畏艰辛,为探求真理而不怕牺牲的精神。神农氏作为创造者的化身不单是农耕之祖,更为历代医家奉为医药之祖。

  • 必须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

    作者:徐德生;刘力

    随着中药应用的日益普及和扩大,以及中医药正在走向世界,重视和研究中药的不良反应,已经是医药工作者面临的严峻课题。 1 正确看待中药的不良反应 中医药学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学科,是一座伟大的宝库,为华夏民族的繁衍和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这并不能说中医药无一弊。目前,尚有不少人对中药的认识似乎还有一个误区,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应该说,中药与西药相比,不良反应没有那么严重和直接,但是其不良反应确实是存在。《淮南子》曰:“神家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周礼·天官冢宰》云:“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东汉·郑玄》注:“毒药,药之辛苦者,药之物恒多毒”。表明在周代以前有“以毒为药”的传统。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药物的两重性,即“毒”与“药”不可分。“毒”正是药物治疗作用的体现。现存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载药 365种,其中有很多“有毒”的记载。特别是其中的下品,有“有毒,不可久服”之说。当然,这种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是比较肤浅的、粗线条的。

  • 疫病含义与范围考

    作者:张志斌

    什么是疫病?这是在做疫病古文献研究之前就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弄清疫病的含义与范围,才能在文献调研中不背离主题.在一些先秦的著作中如<礼记><淮南子><吕氏春秋>等等,均提到"疫"字,但没有明确的定义.

  • 祛病延年的茯苓药膳

    作者:张琴

    茯苓是一种腐生真菌,野生茯苓多生长在松树根上,但也可家种.野生茯苓在我国秦岭以南各省林区均有分布,主产于皖、鄂、豫、滇等地.其中以云南所产质量佳,称为云苓.我国人民对茯苓这一药用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淮南子>中就有"千年之松,下有茯苓"的描述.<神农本草经>也早已把它列为上品药材,并曰:"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 秦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刘丽梅;陈琳;王瑞海;吴萍

    秦皮为常用中药,始载于《淮南子》,《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inus rhynchophyllaHance、白蜡树F.chinensis Roxb.、尖叶白蜡树F.szaboana Lingelsh.或宿柱白蜡树F.stylosa Lingelsh.的干燥枝皮或干皮.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收涩,明目的功能.用于热痢、泄泻,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现代药理实验表明,秦皮具有抗菌、消炎、镇静、镇痛、利尿、镇咳、祛痰和平喘等作用,另外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也有影响.我们从苦枥白蜡树树皮中分离到2个化合物,秦皮乙素(Ⅰ)和秦皮素(Ⅱ),秦皮素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并首次对秦皮素的13CNMR谱数据进行了归属.

  • 从“精气学说”略论肾之精气阴阳

    作者:史丽萍;董娟;田艳萍

    肾之精气阴阳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之难点,各版各类教材说法不一,尚有含混不清之嫌。故本文就此试从古代“精气学说”谈起,对其内涵略作剖析,不妥之处敬请同道雅正。1 精与气的含义1.1 精气学说中的精与气 精气学说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它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影响较大,以管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了精气学说,于是精与气的概念便由此而生。《管子*内业》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即精属气的范畴,且为气中的精华部分,这是精的一个含义。同时,《管子*心术下》又说:“一气能变曰精。”说明气是能够运动变化的精,精与气乃同一种物质,这是精的另一含义。在此意义上可以说,精即气,气即精,是构成世界的本原物质。如《庄子*知北游》:“通天下一气耳。”王充在《论衡*言毒》中也指出:“万物之生,皆禀元气。”既然世界是由气构成的,那么作为世界万物之一的人,无疑也是由气构成的,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王充在《论衡*论死》中也云:“气之生人,尤水之为冰也,水凝为冰,气凝为人。”而《淮南子*精神训》说:“烦气为虫,精气为人。”此处之“精气”与“烦气”相对,精气无疑是指气之精华部分,与精的第一个含义相同,这也正是人从本质上有别于其它物类之处,成为万物之精灵。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谓:“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而“精气”一词,除此含义外,还指“气”和“精”,有《易传*系辞上》为证:“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总之,精气学说中的精即精气,含义有二,一是指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物质;二是专指气之精华部分,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 王乔食气导引术

    作者:梁浩

    王乔,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淮南子·齐俗训>说他曾为"柏人令,得道而仙".

    关键词: 四川省 淮南子
  • 蛇年话吃蛇

    作者:魏朝卿

    吃蛇古已有之.<山海经>记述巴蛇说:"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食蛇是古南越族遗风,汉刘安<淮南子>载:"越人得髯蛇以为上肴."闽、粤、桂等地汉以前有"吴越"或"南越"之称.故吃蛇始于南方是有根据的.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中认为:"深广及溪洞,不问鸟兽虫蛇,无不食之.""深广及溪洞"也指粤、桂等地.南朝梁任防<述异记>载:"汉元和元年(公元84年),大丽,一青龙堕于宫中,帝命烹之,赐群臣龙羹各一杯"."龙"即蛇,从那时起,南方食蛇传入了中原.

  • 《千金方》中传统导引和外来导引关系探源

    作者:张继

    人类长期反复摸索实践形成了古老的导引法.中国至周、秦已明确提及导引.从马王堆<导引图>中的单势导引,到华佗"五禽戏"、<淮南子>中的"凫浴"、"猿躝"、"鸱视"、"虎顾"等"六禽戏",已具备整套连贯术势,中国古代导引术进入套路发展阶段.

  • 心静如水的才女

    作者:鲁湾

    评语内心平静安宁需要智慧,更需要内心的修养,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有了崇高的人生境界,才会“不屑”去争。这不仅因为她能看淡去争的一切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更重要的是她有更美好的事物去追求。内心的安宁淡定,使她在人生危难时,能从容平安地度过。在自己的至爱亲人离开时,也能以沉稳和强大心态面对。甚至当自己走到人生边上时,也能坦然地说,“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她心静如水,坦然面对死亡,这是一种何等强大的精神力量。强大寓于平淡,无争却占有整个世界。刘安在《淮南子》里说:精气神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杨绛平淡而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她走过超过一个世纪的人生之路。

  • 养生的高境界:阴平阳秘

    作者:鲁湾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平阳秘"被中医称为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状态,也是养生的高境界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我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连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虚实、寒暑、男女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中国传统医学把生命现象也用阴阳来描述,正如《淮南子》中所说的"阴阳和合而生万物".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存在互相抑制、互相约束的错综复杂的动态联系.

  • 刘安养生之训

    作者:钟坤

    刘安,汉高祖刘邦之孙,西汉思想家、文学家.刘安对养生颇有研究,他在<淮南子>一书中写道:"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内变于性,外合于义,循理而动,不系于物者,正气也.重于滋味,淫于声色,发于喜怒,不顾后患者,邪气也."

  • 掩耳盗铃——成语里的养生话题之九

    作者:温长路

    成语掩耳盗铃,源出《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淮南子》中亦有类似记载,只是“盗钟”、“盗铃”说法不一.掩住自己的耳朵以防备别人听到声音,除了傻瓜没有人会这样作,分明是自欺欺人之举.但耳能听到声音,掩住耳朵可以阻止声音的传人,这倒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一典故中间接体现出的通过掩耳以达到使耳免受意外声响损害的措施是积极可行的.

  • 女娲补天——成语新释之二

    作者:温长路

    [成语探源]源出《列子·汤问》:"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之后,《淮南子·览冥训》、《补史记·三皇本纪》中也有相关的记载.由此典故演变来的成语也很多,如"娲皇补天"、"炼石补天"、"炼五色"、"断鳌足"、"补穹仪"、"娲炼"、"鳌柱"等,用以形容志向超群、功业伟著的人或物.李贺"女娲 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黄庭坚"学得屠龙常缩手,炼成五色化苍烟"、姚燮"天缺不得女娲补,海缺不得精卫填"、黄遵宪"只恨书空作唐字,独无炼石补天词"等诗句中,都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典故.

  • 桃文化与桃在医药上的应用

    作者:蒲昭和

    桃树,原产于于我国,后经"丝绸之路"引种到全球各地,是与苹果、梨并列的世界"三大果树"之一.古代尊桃树为"仙木",认为它可以驱邪制鬼.这早源于<淮南子>,书中有"羿死于桃"的传说.

3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