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期刊为您保价护航
-
您好,我们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期刊推荐
2、咨询绿色通道
3、医生论文咨询
-
现在咨询——先见刊后付款
请输入您想要咨询的问题......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中华医史杂志
1947年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唯一的医史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200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设有特载、述评、专家笔谈、医史论著、文献研究、论坛与争鸣、史述、人物、短篇论述、研究生园地、讲座、史料钩沉、医药史话、书刊评介等栏目。所载学术论文大部分为首次报道,反映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1980年开始被美国Medline网络数据库收录。
1-3个月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新颖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并需符合以下要求:
1 文题
文章标题应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力求简明、醒目,一般以不超过20个汉字为宜。
2 署名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不宜作为作者署名。其他对该研究做出贡献者,可于文后列“志谢”予以说明。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姓名及单位,应标注原文。
3 摘要
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用精炼的语言直接表述文章的主要观点,不得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对文章进行介绍。中文摘要字数一般为250~400字,英文摘要字数一般以300~400个英语实词为宜。
4 关键词
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 Index Medicus 中《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MeSH)内所列的词和《中医药主题词表》。如无相应的词,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或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
5 医学名词
文中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暂未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英汉医学词汇》为准。
6 图表
一般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每幅图表须准确标注图表名称。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7 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执行GB3100~3102-1990《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版)。
8 数字
文中数字须按GB/T 15835-2011《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使用。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古代帝王年号用汉字,如“康熙十七年(1678)”。
9 参考文献
文中所有关于原文和观点的引述,均需按GB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参考文献,依照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并在文后依次排列成参考文献表。在同处引用多条文献时,文献序号置于同1个方括号内,连续序号用“×-×”形式书写,非连续序号之间用逗号分隔。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外著录文献页码。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作者为1~3名者,依次全部列出作者姓名,作者在3名以上者,只列前3名,之后加“,等”字。中文期刊用全名,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 Index Medicus 中的格式为准。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认真核对原文,务求无误。近现代非正式出版物、内部刊物、个人通迅资料等不作文献引用,可于引文后加“( )”著明。
中华医史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医史杂志发文量
中华医史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官网是什么:http://zhyszz.yiigle.com/
根据投过稿的作者反应,杂志审稿周期在2个月左右,接受率也比较高,具体的投稿格式可以进入杂志官网是什么(http://zhyszz.yiigle.com/)参考。
版面费大概在几百元左右,如果有彩图的话,会额外收取一定的费用。
杂志是国家级普刊,作者反应稿件的审稿速度很快,和编辑部沟通很顺利,大家如果有专业对口的文章可以投稿。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度通过关闭妓院,建立专业队伍和发动群众等手段基本消灭了性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消灭性病运动过程中一度出现了青霉素疗法、苏联的砷铋混合疗法与中医药疗法3种疗法共存的局面.疗法之争背后的依据,除了疗效,还有政治正确.国家权力对医学实践的深入影响,医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受到了限制,医学知识与医生在强大的社会改造运动中成为政治任务的工具和执行者.
积雪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汉唐时期本草形态描述过于简单,导致药用基原不明.宋代至民国积雪草基原明确,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 (Nakai) Kupr..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以“金钱草”之名替代“积雪草”进行收载,民国时期沿用“金钱草”之名,但基原仍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G.longituba (Nakai) Kupr..近代积雪草基原变成伞形科植物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L.) Urb.,金钱草基原变成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而历代本草所用积雪草和金钱草基原活血丹G.longituba (Nakai) Kupr.则变成中药“连钱草”.唇形科植物活血丹G.longituba (Nakai) Kupr.基原明确,药用历史悠久,符合历代本草对积雪草的记述.
太医院是“掌医之政令,率其属以供医事”的中央医疗行政管理机构,也是培养人才的医学教育机构.在太医院供职的太医因与外界隔绝,故史料少有记载.经考查《爵秩全览》《大清捂绅全书》《太医院志》及清宫医药档案等资料,可勾勒出清代后一任太医院院使张仲元的生平,包括他从基层的医士到高管理者院使的升迁过程,为慈禧、光绪等皇族的诊疗情况,以及他的医学主张和对太医院管理的改革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张仲元的个案研究,可以管窥太医群体的工作生活情况.
老官山汉墓出土针方简有论有方,论述针刺诊断、治疗的规范,以及针具和数种定式刺法的标准;所载40首针方是基于理论和经验总结的预设方,而不是临证实际使用的经验方.方中28个有专有名称和固定位置的刺灸处皆为脉输,脉输的命名主要采用“部位名+三阴三阳脉名”命名法;方中针刺部位,不论是脉输,还是随病所而刺,多标明刺数,充分体现出扁鹊针灸“守数精明”“守数据治”的鲜明特征.
创刊于1880年的《西医新报》是中国早的西医期刊,在中国近代期刊史及西医传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国内已无任何《西医新报》的原始资料.从当时一些报刊的转载和评论来看,其办刊宗旨是向华人传播西医学知识,其编辑方针为“述西医优于中医”,所传播的西医知识也基于此方针.《西医新报》还首次报道了在伦敦举行的千人国际医学学术会议.《西医新报》的创办,将西医学在中国的传播推向更深、更新层面,其编辑方针和编辑策略对晚清民国时期西医期刊的编辑出版影响巨大.
《究原方》是南宋医家张松撰写的一部临证集验方书,已佚.《覆载万安方》《宝庆本草折衷》《本草纲目》《普济方》等古籍文献中,引有124条该书原文.通过辑佚发现,《究原方》是目前发现早记载玉屏风散的书籍,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
针刺麻醉(简称针麻)是东西方医学结合的典范,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公认的首例手术者是尹惠珠.笔者在承担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医药基础学术名词术语规范研究”的过程中,对针刺麻醉、针刺镇痛等相关文献进行了深入整理研究,却发现首例针麻手术的操作者可能另有其人,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湮没而不被人知.
年希尧,字允恭,号偶斋主人,清代奉天广宁(今辽宁省北镇市)人氏.康熙十年[1](1671)生于仕宦门庭,隶属汉军镶黄旗[2].父年遐龄官至工部侍郎、湖广巡抚,弟年羹尧官拜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俱授一等公;妹为清世宗敦肃皇贵妃.年希尧仕途起自康熙朝笔帖式,后屡经升提,宦游南北,累官至安徽布政使;康熙五十九年(1720)因参革职;康熙六十一年(1722),圣祖崩后,旋即以布政使衔署广东巡抚,雍正元年(1723)实授;雍正三年(1725)七月,擢工部右侍郎,十一月因弟羹尧获罪夺官;次年复起用,晋为内务府总管,七月受命榷税淮安关,兼督景德镇御厂窑务;十二年(1734)加都察院左都御史衔;雍正十三年(1735),世宗崩后,遭劾削官;乾隆三年(1738)病卒[3],时年67岁.年希尧一生宦游四方,结交名士,博学多闻,涉猎广泛.他通音韵,明数理,擅书画,精视学,晓窑瓷,知医道,且著述丰富,成就斐然[4].
“十三五”中医药行业本科规划教材(也称“十版教材”)《中国医学史》[1]已于2016年出版使用.该书在“九版教材”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并将新发现和研究进展,如老官山汉墓出土发现、青蒿素提取获诺贝尔奖等写进教材,体现了系统性、传承性和创新性.但在使用中仍发现一些错误和有待商榷的地方,兹直陈拙见,敬与同道商榷.1.疏于审校①《新修本草》“全书载药844种,比《本草经集注》新增144种”[1]58中“144种”应是“114种”.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取《名医别录》等魏晋以来本草著作中药物365种与《神农本草经》原有药物相合得730种,使药物品种增加一倍.《新修本草》在此基础上增药114种,达844种.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古人类学的进展,中国境内多达1 000余处的旧石器地点发现了大量的古人类化石[1-3],为古人类学、古病理学、古生态学、医学史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科学资料.笔者拟对目前见于报告的中国直立人和早期智人的牙齿及颌骨化石材料作一梳理,以期为今后相关的口腔古病理学、口腔医学史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参考.
对青蒿素发现的医学史研究以获得国际奖项划分为2个阶段.获奖之前的研究着重于历史背景、发现者、发现时间、发现过程、方法论、关键难点,以及有关青蒿素的重要纷争及其原因.获奖之后的研究焦点有了明显的不同,除了更为翔实地研究发现过程之外,更多地是对青蒿素发现的意义、启迪、发现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科学家群体、屠呦呦获奖的优先权、屠呦呦传记等的研究,涉及到科技传播、科技发明权、科技地理学等多个视角.在今后对青蒿素发现历史的研究中,应注意科学方法论、求异思维、直觉思维、溯因推理,以及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获得诺奖所引发的思考等.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
2007 | 01 02 03 04 |
2006 | 01 02 03 04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
1998 | 01 02 03 04 |
杂志是医史类的综合性杂志,刚投中一篇综述,半个月就有了初审意见,给了小修,一个月后接受录用了,整体来说,感觉还挺公正的,碰到的编辑人也很好,非常有耐心,算是国内速度很快的了。
杂志很不错,审稿速度很快,审稿流程也很专业,对文章的理论有一定要求,有两个外审专家,大概2个半月就结束了,我针对修改意见认真回复了,提交稿件后处理差不多一周,还好结果很不错,终于被录用了。
我是2018年4月投稿,5月中旬询问进度。 5月23日回复修改意见,说有意向录用,好像是中医研究院的以为博士给的意见,隔天退修完成,速度挺快的。
文章已经在排版了,还没出刊,杂志是省级期刊,审稿速度很快,就是出刊速度有点慢,我着急发表,编辑很认真,排版之后回馈了小样做校对,期刊出刊,有审稿费,但是也很便宜的。
杂志审稿过程很给力,投稿20多天就有了审稿意见,退修的意见也不难,按审稿意见修改了两三天,投过去不到一周就接收了,整体来说杂志很不错!
杂志处理速度很快,20天左右,很好中,编辑说我文章篇幅有点短,需要增加内容,最大感受就是编辑态度很好,无论是邮件联系还是电话沟通态度都很好,这还是很少见的。
投了三篇文章,有一篇小修之后接收了,另一篇让我大修,但是只要按照审稿意见认真修改之后就收稿了,最后一篇还挺顺利的,要认真把问题跟审稿人解释清楚,就是杂志对文章的格式要求很高,所以投稿之前最好就把文章格式修改好。
我是投的和医史有关的文章,杂志很看重文章的选题,半个月之后就收到用稿通知了,11月投稿,12月就录用了,速度挺快的,很不错!
收到录用通知:经过审阅,稿件已经被杂志录用了,杂志挺好的,可能由于把导师挂了一作,所以审稿速度很快,一周之内送去外审,之后反馈评审意见,给的意见很中肯。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4年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4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1.医学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已有论文-内部合作见刊
5.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客服正在输入...
投稿半个月就收到编辑邮件了,告诉我初审通过了,然后送至外审,外审大概一个月左右,之后外审就通过了,录用后很快就见刊了,杂志很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