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临床血液学杂志

临床血液学

临床血液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Hematology 림상혈액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北京大学医学院血研所
  • 影响因子: 1.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2806
  • 国内刊号: 42-128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8-16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血液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宋善俊 陆道培 胡丽华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45例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王伟良;裴雷;惠玉荣;邢宝利;许晓冬;郑天林;顾惜春

    目的:研究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对45例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CLPD)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征象、细胞形态学、免疫学标记等进行分析.结果:45例CLPD患者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5例,幼淋细胞白血病8例,带有绒毛样淋巴细胞原发性淋巴瘤及毛细胞白血病各1例.35例CLL均为B细胞,其中CD5和CD19均阳性,而CD10均阴性,临床首发表现以血淋巴细胞增高为多见.8例PLL,6例为B细胞型,骨髓中以幼淋细胞为主,免疫表现CD5均阴性,CD19均阳性.结论:依据临床征象、细胞形态学和免疫表型分析,可诊断CLPD的各个类型.

  • 成人朗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作者:吴颖;陈捷

    目的:探讨我国成人朗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分型、分级及治疗情况.方法:对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成人LCH 9例和1995~2005年国内文献中报告的成人LCH 286例作一综合分析.结果:成人LCH 295例,男207例,女88例,男女之比为2.4∶1,年龄18~75岁,平均35.0岁.骨为多受侵犯(81.4%),其次为淋巴结、肺和皮肤.按传统分型,骨嗜酸肉芽肿(EGB)多见(75.9%),其次为单一器官型(13.9%).按国际组织细胞协会分型,绝大多数为单系统型(96.3%),其中单系统单部位型63.4%,单系统多部位型32.9%.结论:成人LCH发病隐袭,常为慢性病程,多为侵犯骨骼的单系统疾病.原发性肺受累是成人LCH的又一特征,成人LCH总体预后良好.

  • 罗格列酮抑制HL-6O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作用

    作者:戴文香;曹建国;庄英帜;周亭芳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对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和诱导分化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罗格列酮处理HL-60细胞24~72 h,MTT观察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瑞特-姬姆萨染色法及硝基蓝四氮(NBT)还原比色法测定细胞分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免疫组化检测PPAR-γ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罗格列酮处理细胞后,HL-60细胞增殖明显受抑,抑制率高达77%,抑制作用呈现时间、剂量和效应依赖性;细胞周期分析,罗格列酮能诱导HL-60细胞G1期阻滞;同时罗格列酮能促进HL-60细胞分化.免疫组化发现,HL-60细胞表达PPAR-γ,罗格列酮作用HL-60细胞后,发生核转位现象.结论:罗格列酮能抑制HL-60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分化和细胞周期G1期阻滞,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γ有关.

  • 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脐血造血祖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作者:刘文君;金润铭;付晓冬;郭渠莲;刘斌;邓正华;袁亚杰;张迎春

    目的: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脐血造血祖细胞(CFU-Gm、CFU-E、BFU-E、CFU-Mix及CFU-Mk)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半固体培养技术,培养、观察HCMV-AD169株对脐血CFU-Gm、CFU-E、BFU-E、CFU-Mix及CFU-Mk集落数、抑制率、集落峰值时间和集落维持时间;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集落细胞内HCMV-DNA.结果:①HCMV-AD169株的不同感染滴度[103、104及105空斑形成单位(PFU)/ml]均能明显抑制CFU-Gm、CFU-E、BFU-E、CFU-Mix及CFU-Mk集落的形成,集落数随病毒感染滴度的增高而明显减少;②与对照组比较集落的抑制率分别是a.105PFU感染组依次为40.9%、47.9%、53.3%、55.2%、42.1%(均P<0.01);b.104PFU感染组32.7%、30.2%、36.1%、35.1%、29.7%(均P<0.01);c.103PFU感染组8.0%、6.9%、8.2%、20.3%、14.5%(CFU-Gm、CFU-E、BFU-E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均P<0.01),显示抑制程度与病毒感染滴度呈剂量依赖关系;③集落维持时间感染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④PCR检测感染组发现CFU-Gm、CFU-E、CFU-Mix及CFU-Mk集落细胞内均有HCMV-AD169DNA存在.结论:HCMV-AD169能直接感染CFU-Gm、CFU-E、BFU-E、CFU-Mix及CFU-Mk造血祖细胞,并抑制造血祖细胞的增殖,此可能与HCMV感染患儿出现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贫血等造血功能紊乱有关.

  • 老年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疗效分析

    作者:熊蓓;陈燕

    目的:探讨老年恶性淋巴瘤(ML)的临床特点、治疗及国际预后指数(IPI)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3年间59例首程治疗的老年ML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7例接受治疗,大部分单纯采用联合化疗的方法,部分采用局部放疗加化疗或手术后加化疗的方法.结果:59例ML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9%(46/59),41.1%(23/56),9.4%(5/53),而治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1%(30/37),45.9%(17/37),13.5%(5/37),其中存活5年以上者均为达完全缓解(CR)者.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根据IPI分组,低危组、低中危组、中高危组、高危组中位生存期(MST)分别为88个月、60个月、52个月、6个月,其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之间的CR率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为病理类型和IPI.结论:IPI是判断老年ML预后的重要指标,老年ML仍应考虑积极的综合治疗.

  • 母供子非去T细胞性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作者:周玲;何广胜;吴德沛;孙爱宁;金正明;仇惠英;唐晓文;傅铮铮;苗瞄;马骁;韩悦;王秀丽;陈苏宁;王荧;薛胜利;赵晔;吴小津

    目的:对18例恶性血液病进行母供子非去T细胞性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探讨其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 3例,AML-M4 1例,AML-M5b 2例),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伴骨髓纤维化1例),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非霍奇金淋巴瘤(Ⅳ期B组)1例,以母亲为供者进行非去T细胞性单倍体Allo-HSCT.供者动员方案:G-CSF 300μg/12 h×5 d后采集造血干细胞.输注D 34+细胞(3.58~8.90)×106/kg.预处理方案为:MeCCNC 250 mg·m-2·d-1×1 d,Ara-C 4 g·m-2·d-1×2 d,Bu 4 mg·kg-1·d-1×3 d,CTX 1. 8 g·m-2·d-1×2 d.ALL患者以全身放疗(TBI)代替Bu.以CsA、MMF、MTX和ALG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预处理.移植后发生急性GVHD 16例、慢性GVHD10例,出血性膀胱炎1例.全部患者在移植后10~20 d获造血重建.18例患者中12例存活.结论:非去T细胞性单倍体Allo-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提示在以后的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优先选择母亲供体,对降低GVHD的严重程度、提高移植成功率是有帮助的.

  • 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后无病生存分析

    作者:韩洁英;陈芳源;王婷;黄洪晖;韩晓凤;沈莉菁;欧阳仁荣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缓解后巩固治疗的无病生存(DFS)影响.方法:以阿糖胞苷3 g,静滴2~3 h,q 12 h,连续应用6个剂量为1疗程,共用5疗程.结果:中位完全缓解期为13.5(3~167)个月,中位DFS为17.5(3~167)个月,中位总生存为22.5(7~169)个月.3年和5年的DFS率分别为54%和42%.3年和5年OS率分别为68%和49%.结论:HDAra-C用于AML的缓解后巩固治疗,可望缩短化疗时间,提高无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且患者能耐受治疗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社区感染和院内感染间的差异

    作者:冯嗣青;张荣艳;陈国安;伍世礼;杨赣萍;黄瑞滨;高琳;李菲;陈艳;黄先豹;刘茂发;肖承京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社区感染和院内感染的特点,了解2类感染间的差异,以期对2类感染在抗生素的选择上有所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我院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社区感染和院内感染情况.结果:MM患者47例,发生感染20例,占42.55%,其中院内感染16例(80%),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ESBLs(+)1例、肠球菌1例、白色念珠菌1例、光滑念珠菌1例;中段尿培养大肠埃希氏菌ESBLs(+)1例、类星形念珠菌1例;血培养肺炎链球菌1例;社区感染4例(20%);肺结核并铜绿假单胞菌ESBLs(-)1例、铜绿假单胞菌ESBLs(-)1例、白色念珠菌1例.结论:我院近5年MM患者的感染以院内感染为主,细菌与真菌约各占一半,细菌以ESBLs阳性为主;社区感染中细菌、真菌、结核均可出现,细菌感染ESBLs为阴性.

  • 低剂量反应停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银霞;杨云;刘捷;马肖容;张王刚

    目的:探讨低剂量反应停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21例,反应停剂量为≤100 mg/d,根据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脾脏大小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来评定疗效,并观察骨髓病理检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21例患者中有18例完成了6个月的疗程,2/4患者白细胞从>15×109/L[(15.4~31.2)×109/L]降至<15×109/L;对于贫血的改善,CR 2例(2/18,11.1%),PR 5例(5/18,27.8%),MR 4例(4/18,22.2%);6/10例患者血小板从<100×109/L[(30~90)×109/L]升至正常;18例脾大的患者中,有1例CR,2例PR,2例脾脏缩小≥25%,3例脾脏缩小<25%,有效率为44.4%.5例治疗有效者复查骨髓活检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反应停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疲乏、便秘及淡漠.结论:反应停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新方法.

  • 抗凋亡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作者:高冲;陈宝安;孙耘玉;金宝翠;吴兰兰;丁家华;高雪芝

    目的:探讨抗凋亡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及疗效和骨髓细胞凋亡、TNF-α的关系.方法:采用形态学方法检测骨髓细胞凋亡;ELISA方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培养后上清液中TNF-α浓度.用己酮可可碱、环丙沙星和地塞米松(PCD)联合治疗MDS.结果:抗凋亡治疗MDS有效率48.15%(13/27),1例难治性贫血(RA)完全缓解(3.7%),3例RA(11.1%)血液学三系明显进步.3例PCD联合治疗持续10~54个月的RA,疗效维持10~36个月.抗凋亡治疗有效的患者治疗前TNF-α浓度和骨髓细胞凋亡指数较无效患者高,但这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的患者治疗后的TNF-α和骨髓凋亡细胞指数较治疗前下降.结论:抗凋亡治疗适用于BMMC上清液TNF-α浓度和骨髓凋亡细胞指数较高的MDS患者,尤其适用于低危MDS患者.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淋巴肉瘤白血病1例

    作者:余涛;朱晓宣;赵有芳;李从荣;张家新;罗昭珍;敖华;陈涛;杨红;李坚;吴发明;胡俊斌;邹萍

    我院于2005年3月为1例淋巴肉瘤白血病儿童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获得成功,报告如下.患者,男,10岁.因头昏、乏力、消瘦6个月,发现颈部包块1个月伴发热6 d于2003年11月入院.

  • 皮下髓细胞肉瘤1例

    作者:陈震章;张启国;欧阳建;孙雪梅;范洵楠

    患者,男,62岁.因右小腿肿块1年6个月入院.1年6个月前发现右小腿处一包块,初起时无红肿热痛,后逐渐增大.于2004年3月又发现左臀部一包块,无疼痛,质软.2004年7月24日在当地医院行右小腿腓肠肌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块呈灰白色,质脆,大小约2 cm×3 cm,病理示恶性淋巴瘤.

    关键词: 髓细胞肉瘤 白血病
  • IgD型多发性骨髓瘤1例报告

    作者:舒文秀;刘凌波

    IgD型多发性骨髓瘤(IgD-MM)是一种少见类型的骨髓瘤,现将我院诊断的1例IgD-MM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43岁.因面色苍白、头昏、乏力、伴午后低热20余天,多关节疼痛1周,于2005年3月30日收入院.体检:消瘦,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和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肩关节、髋关节压痛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5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诊断
  • 胃癌术后Evan综合征伴巨幼细胞性贫血1例

    作者:林武强;陈文华;杨俊华

    患者,男,45岁.因进行性面色苍白、头晕乏力15 d于2005年7月27日入院.8年前因左上腹疼痛、消瘦2个月,住院经胃镜检查确诊"胃癌"行手术治疗,此后化疗6疗程(具体诊治不详),症状好转.

  •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26例临床观察

    作者:谢新生;万鼎铭;孙慧;孙玲;刘林湘;王桂菊;姜中兴;陈绍倩;程远东;刘少君;邹典斌

    目的:观察allo-PBSCT对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G-CSF动员的同胞HLA相合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采用改良的Bu/Cy方案;GVHD的预防采用CsA联合MMF、MTX,部分患者加用ALG;PGEl联合复方丹参预防VOD.结果:输入CD34+细胞数5.988×106/kg受者体重,全部患者均成功植入,中性粒细恢复至0.5×109/L所需天数为11.68 d,血小板恢复至20×109/L所需时间为12.57 d,接受CD34+细胞数>5×l06/kg者与<5×106/kg者,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Ⅰ~ⅢaGVHD发生率为30.77%,cGVHD的发生率为69.23%,HC发生率11.54%,VOD发生率为0;总死亡率为15.38%,600 d DFS为58.96%.结论:allo-PBSCT能提供更快的造血功能恢复,aGVHD的发生率无增加,而cGVHD的发生率较高;allo-PB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较好的治疗手段.

  • bcr-abl融合基因在骨髓增殖性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贺韦东;郭成山;王玉珍;赵川莉;宋强;王鲁群;李丽珍

    目的:探讨bcr-abl融合基因在骨髓增殖性疾病(MPD)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筑巢式RT-PCR方法检测52例MPD患者bcr-abl融合基因的总RNA表达,其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5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17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10例.结果:在CML、ET和PV中的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00%、17.6%和10%.半定量法分析显示bcr-abl融合基因在CML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ET和PV约6倍和5倍.结论:bcr-abl融合基因在部分ET患者及PV患者存在表达,但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ML,对于该类患者的转归,需进一步研究及临床观察.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HLA-DR抗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余寿益;田华琴;郎江明;黄彪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HLA-DR抗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8例再障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HLA-DR抗原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再障患者治疗前CD4+、CD4+/CD8+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CD8+、HLA-DR+则明显升高;重型再障组与普通型再障组比较,CD8+、HLA-DR+明显升高,CD3+、CD4+、CD4+/CD8+无统计学意义.②再障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D4+、CD4+/CD8+明显升高,CD8+、HLA-DR+明显降低.③再障患者治疗有效者与无效者比较,CD4+、CD4+/CD8+明显升高,CD8+、HLA-DR+明显降低.结论:再障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调及T淋巴细胞的异常活化,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HLA-DR抗原有助于再障患者的病情监测、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

  •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郭树霞;孔静波;陈心涛;冯敏

    目的:探讨幼淋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报告幼淋细胞白血病1例治疗方案,并文献复习.结果:本例患者经CHOP方案治疗后达完全缓解,27个月后复发,再用CHOP方案治疗仍达完全缓解.结论:大多数文献提倡将CHOP作为治疗幼淋细胞白血病的首选方案.

  • 重组因子Ⅶa在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郑昌成;吴竞生

    1983年Hedner和Kisiel采用灭菌技术从人血浆中纯化出因子Ⅶa,之后将纯化的因子Ⅶa用于2例产生高滴度抗体的血友病A的治疗,出血症状很快控制.随后纯化的因子Ⅶa越来越多用于常规治疗无效且已产生抑制物的血友病的出血治疗,均产生很好的疗效.但此种方法提纯因子Ⅶa需要消耗大量血浆,过程烦琐,重组因子Ⅶa(rfⅦa)技术则很好解决了以上问题.

  • 细胞因子与同种输血不良反应

    作者:徐文皓;李晓

    细胞因子是多种细胞所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长分化、调节免疫功能、参与炎症发生和创伤愈合等小分子多肽的统称.

  • HL-6O细胞株经顺铂和电离辐射作用后细胞周期阻滞变化

    作者:汤屹;奚玲;周剑锋;刘文励;吴剑宏

    目的:观察HL-60细胞株经顺铂作用和60Co照射后其细胞周期阻滞的动态变化.方法:用60Co分别以6,10 Gy的吸收剂量照射HL-60肿瘤细胞株,并于照射后6、12、24及60 h测量其细胞周期变化,同样使用化疗药物顺铂分别以10 μmol/L,20 μmol/L浓度梯度作用HL-60细胞株,并于作用后4、8、12及24 h测量其细胞周期变化.结果:HL-60细胞株在受到小剂量外界作用后,如6 Gy60Co照射和10 μmol/L顺铂作用,表现有G2/M期崩溃现象,而在大剂量外界作用后,如10 Gy60Co照射和20 μmol/L顺铂作用,未表现G2/M期崩溃现象,而是表现持续的细胞周期阻滞现象.结论:在一定范围的外界剂量作用下,HL-60细胞株的细胞周期阻滞现象即自我保护机制呈剂量依赖性增强.小剂量外界刺激可导致其凋亡增加,而大剂量反而使其表现较强的细胞周期阻滞现象.

  • MDM2反义寡核苷酸的化疗增敏作用研究

    作者:房明浩;汤屹;纪雪梅;刘文励

    目的:通过MDM2反义寡核苷酸(MDM2-AS)抑制白血病细胞系K562和HL-60中MDM2的表达,研究其化疗增敏作用.方法:细胞分为对照组、AS组、顺铂组和联合处理组,分别单独或联合MDM2-AS转染细胞,以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DM2的表达;以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细胞DNA损伤;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处理后各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经MDM2-AS转染后细胞的MDM2表达明显受抑制(P<0.05),而经过MDM2-AS与顺铂联合处理细胞,K562和HL60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与顺铂处理组相比亦明显增加(P <0.05).结论:以MDM2-AS反义封闭抑制MDM2的表达,可以增加白血病细胞的化疗敏感性,提示这一方法在白血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 CD40与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发病机制关系的初步研究

    作者:姚军霞;崔国慧;宋善俊

    目的:了解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骨髓、血液中B淋巴细胞协同刺激因子CD40的表达情况,从而进一步了解CITP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ITP患者的骨髓及末梢血的淋巴细胞协同刺激因子CD40的表达,并用ELISA方法检测血液中的PAIgG.结果:CITP组末梢血B淋巴细胞CD40表达率(13.81%±2.9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31%±1.2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TP组骨髓B淋巴细胞CD40表达率(23.65%±3.25%)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8.32%±2.34%),两者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CITP患者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CD40表达率与PAIgG水平两者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0.92,P<0.05).结论:CD40在CITP患者淋巴细胞的表达异常增高,可能是CITP发病的免疫学机制之一.

  • 大鼠胎血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能力的体外研究

    作者:鞠秀丽;黄志伟;侯怀水;时庆;段春红;沈柏均

    目的:比较大鼠胎血和骨髓中间充质干细胞(MSC)体外培养过程中的生长特性及体外诱导两者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异同.方法:采用标准Ficoll-hypague技术分离大鼠胎血和骨髓的单个核细胞(MNC),收获MSC传代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免疫表型.β-巯基乙醇、二甲基亚砜、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诱导MSC向神经元分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其特异性标志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2种MSC细胞形态、免疫表型无明显差异.定向诱导后,2种细胞均表达Nestin、NSE,但GFAP阴性.结论:大鼠胎血和骨髓MSC的细胞形态、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差别;两者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能力无显著差异.胎血应是MSC的又一来源.

  • 巨核细胞定量涂片法

    作者:邢宝利;李秀红;王伟良;刘辉;常乃柏

    目的:通过定量涂片法与传统法形态学巨核细胞计数的比较,寻找部分血液病形态学诊断的依据.方法:巨核细胞计数方法:取5μl新鲜骨髓均匀涂在7 cm2玻片(2.0 cm×3.5 cm或2.5 cm×3.0 cm),计数全片巨核细胞数,再换算成每升骨髓所占巨核细胞数.传统法形态学巨核细胞计数:取一滴新鲜骨髓均匀涂面积大约4.5 cm2玻片(1.5 cm×3.0 cm),同样计数全片巨核细胞数.结果:28例大致正常骨髓像做对照组,观察6例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再生障碍性贫血(AA)等不同血液病定量涂片法与传统法形态学巨核细胞计数对诊断的影响.在28例正常组中,定量法巨核细胞计数的正常值(80.0±47.6)×105/L;传统法相对值(43.6±24.4)个/片;而定量涂片法巨核细胞总数绝对值为1 029×105/L,较正常组(80.0±47.6)×105/L显著增高,说明骨髓处于过度增殖状态,而成为诊断骨髓增殖性疾病的有利证据;在巨核细胞减少组(2例MDS、1例AA)中,2种方法相对值也较一致,相对值及绝对值均明显减少,符合巨核细胞减少性疾病巨核细胞的变化.结论:定量涂片法计数巨核细胞较传统法更准确、可靠,值得推广.

临床血液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