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州医药杂志

广州医药

广州医药杂志

Guangzhou Medical Journal 광주의약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广州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0-8535
  • 国内刊号: 44-119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州医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黄达德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河源市无偿献血者人群结构特征与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黄璐;聂湘辉;刘丽华

    目的 了解河源市无偿献血者的人群结构特征及其与血液检测结果的关系,为完善该地区安全血源招募和献血者筛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该市15184例首次无偿献血者登记表及检测结果,统计分析无偿献血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分布情况及其血液检测结果不合格率.结果 该地区无偿献血者以男性(78.91%)、年龄以35岁以下(63.44%)、在职职员(34.08%)、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39.59%)为主体;献血模式以个人自愿(53.58%)和团体自愿(38.41%)为主.该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总体不合格率为4.29%,其中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献血模式的无偿献血者组间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9.079、38.103、61.042、41.191、44.079,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献血模式为血液检测结果不合格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应根据无偿献血者人群结构特点有效开展献血知识宣传教育,认真做好献血前筛查.

  • 小剂量丙泊酚抑制无痛人工流产术孕者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中伟;黎妙芬;杨艳婷;陈惠贞

    目的 观察对应手术时点小剂量丙泊酚抑制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孕者应激反应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门诊自愿在全麻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早孕妇女8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前臂头静脉组(A组)、下肢踝前大隐静脉组(B组).两组早孕者分别在抬臀铺入无菌臀巾时(T1)、置入窥器即刻(T2)、钳夹宫颈即刻(T3)时点,推注不同剂量丙泊酚,观察记录麻醉效果相关指标.结果 A组追加丙泊酚次数与B组相比少(P<0.01),A组丙泊酚用量与B组相比减少(P<0.01),A组术毕到唤醒睁眼的时间与B组相比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应手术操作时点经上肢头静脉小剂量推注丙泊酚能较好的抑制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孕者应激反应,且苏醒快,并发症少.

  • 经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邓信昌;梁晓;王楚;蔡康;吴茂聪

    目的 研究经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110例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抽签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55例,研究组采取经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Prolo评分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及手术时间差异.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92.73%,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Prolo功能、症状、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滑移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卧床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确切,短期效果与传统术式相似,但可加快患者功能恢复,降低手术过强应激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盆腹腔棘球蚴病1例分析

    作者:张爱笠;魏林珍;王海琳

    包虫病即棘球蚴病是全世界范围内分布的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其成虫寄生于肉食性动物,如狐狸、家犬、狼等的小肠上段,它们是棘球蚴病的主要传播者;在中国,本病主要在以畜牧业为主的西部地区,如宁夏、新疆、青海、甘肃等地,沿海等地较少见.盆腹腔棘球蚴病较为少见,盆腔包虫约占包虫病的0.5%左右,很容易被忽视而误诊.本例患者身处疫区,有密切家犬接触史.

    关键词: 棘球蚴 包虫 包块 盆腔
  • 以多浆膜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右室心梗1例报道

    作者:陈永康;景盼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52岁,因"胸闷,气促伴双下肢浮肿半月余"至昆医附一院心内科就诊.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促症状,伴腹胀、双下肢浮肿.至当地市医院就诊,行血常规示:WBC: 13.12×109/L,中性粒细胞;71.4%.胸部CT检查示:双肺炎变;双侧胸腔中到大量积液.腹部B超示:腹腔中等量积液.超声心动图示:中等量心包积液.

  • DPP-4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嫚;赵伟

    目的 探讨DPP-4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近3年收治的糖尿病病人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DPP-4抑制剂控制血糖,经3个月治疗,比较治疗后血糖指标、胰岛功能指标及低血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FPG、2hPG、HbA1c水平均有降低,治疗组治疗后血糖检测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胰岛功能监测显示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服糖后2小时胰岛素浓度升高优于对照组,胰高血糖素水平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均有变化,组间比较P>0.05,有临床意义.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低血糖、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DPP-4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可显著提高降糖效果,改善胰岛功能,并且无低血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 超声定位在重度水肿患儿颈内静脉置管的应用

    作者:魏青;邓会英;梁燕;张遇乐

    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技术在重度水肿患儿颈内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重度水肿患儿23例,年龄1岁4个月~6岁,在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置管.结果 本组23例患者均置管成功,置管成功率为100%,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1.3%,无1例发生出血、血气胸、血肿、空气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定位重度水肿患儿颈内静脉置管,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检测不同孕期胎儿肢体畸形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付晴;钟智波;罗海琼;谢淦全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检测不同孕期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超声筛查的1352名孕15 ~34周的孕妇,运用二维及三维超声,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检测胎儿四肢,将产前诊断结果与引产或引产结果对照.结果 1352名孕妇胎儿畸形46例(3.40%,46/1352),总涉及肢体73处(近端肢体畸形65处,远端肢体畸形8处),其中四肢短小9例(骨发育不全2例,单纯四肢短小畸形5例,成骨发育不全2例),漏诊2例;足畸形16例34处,漏诊1例,残肢畸形15例;手畸形6例,漏诊1例.结论 孕中期二维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联合三维超声胎儿肢体畸形检出率高,对及早发现胎儿肢体畸形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模型的建立及体外药敏实验的研究

    作者:黄晓梅;赵子文;魏树全;赵祝香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模型,对其进行联合用药,观察疗效,以便为治疗泛耐株引起的感染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选择体外药敏实验中各药物组合同时有效的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建立小鼠肺炎模型,于感染后6小时给药,对照组腹腔注射0.5 mL生理盐水,治疗组分别用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环丙沙星以及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氨氯地平两组用药方案连续治疗三天后,根据肺组织匀浆细菌计数及病理结果评价疗效.结果 体内药敏试验显示用药组不管有无氨氯地平干预,对细菌的清除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用药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后肺炎模型,联合应用体外单药药敏试验耐药的抗菌药后对细菌仍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但加入氨氯地平干预未显示有明显的治疗效应.

  • 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文礼;蓝光军;邱清标

    目的 观察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急性加重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兴宁市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并Ⅱ型呼吸衰竭、需行机械通气的患者80例,随机进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组A和单一有创通气治疗组B,两组除了机械通气的方式不同之外,其他的常规治疗均相同,主要观察两组患者进行相关机械通气方式前后的呼吸、循环及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进行机械通气的总时间和住院时间及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例数.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血气、呼吸及循环内的各项生化指标改善程度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VAP的发生率,总的住院时间,进行机械通气的总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急性加重并呼吸衰竭综合治疗效果要好于采用单一有创通气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辅助内分泌治疗对乳腺癌患者血脂及肝功能水平的影响

    作者:黄迪;叶志东;黄宇;张强;龚振豪;赵俐;肖洪波;古维立

    目的 动态观察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5年后的血脂及肝功能水平的变化,探求辅助内分泌治疗与高脂血症及脂肪肝发病率的关系.方法 56例乳腺癌患者实行辅助内分泌治疗,术后随访5年动态抽血测定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及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等参数的变化,B超监测其肝脏变化.结果 经过2年内分泌治疗TG由(1.203±0.723) mmol/L上升至(1.701±1.271) mmol/L,5年内分泌治疗后TG降至(1.389 ±0.706) mmol/L.经过2年内分泌治疗LDL由(2.497±0.990) mmol/L上升至(2.950±0.984) mmol/L,5年内分泌治疗后LDL为(2.867±0.886) mmol/L.结论 辅助内分泌治疗2年会导致其TG和LDL的升高,5年随访仅发现LDL升高,辅助内分泌治疗会增加乳腺癌患者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女性盆底治疗仪配合中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疗效观察

    作者:石丽琼;杨宇;何燕;陈小兰

    目的 探讨盆底肌康复仪配合中药补中益气汤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疗效.方法 对30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的患者采用盆底肌康复仪同时配合中药补中益气汤协同治疗从而弥补单纯盆底康复治疗不足.结果 产后一年内的早期盆底肌力松弛治愈率达83.82%;SUI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控制效果及盆底肌力、持续时间优于POP组,P<0.01.结论 产后及时、早期干预盆底肌功能可有效防止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不良发展,同时配合经典方补中益气汤可益气、升阳举陷调理脏腑机能产生协同作用.

  • 白带涂片多功能染色技术(BTR法)在妇科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与评价

    作者:夏秀文;施国凤;罗红;马泽荣

    目的 探讨分析白带涂片多功能染色技术(BTR法)在妇科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00例有明显感染症状的妇科疾病患者取白带,采用BTR法、盐水法和巴氏染色法进行检测.结果 BTR法病原体阳性率:滴虫42%、霉菌36.7%、线索细胞17.3%、纤毛菌12%、淋球菌6.7%、球杆菌86%、核异质细胞6.3%和癌细胞2.7%,阴道清洁度95%;阳性率高于盐水法和巴氏染色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BTR法操作简单,耗时少,检出率高,成本低,优于盐水法和巴氏染色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TR法可在几分钟内检出滴虫性或霉菌性或细菌性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癌、卵巢癌等异常情况,可提高妇科疾病病原体的检出率,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适用于大型妇科普查和癌症筛查,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惠州市新生儿眼病筛查结果分析

    作者:宁静静;黄学林;杨璇

    目的 了解惠州市新生儿眼病的发病状况,探讨新生儿眼病筛查的临床模式.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3月950例(1900只眼)高危新生儿的眼病筛查资料.结果 950例(1900只眼)新生儿中,检查出新生儿眼病10种,共200例,检出率21.05%;其中家族性渗出性视网膜病变(FEVR)5例(0.526%)、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1例(0.105%)、先天性白内障1例(0.105%)、视网膜出血55例(5.789%)、生理性大视杯3例(0.316%)、新生儿鼻泪管阻塞5例(0.526%)、新生儿结膜炎100例(10.53%)、皮样脂肪瘤2例(0.211%)、新生儿泪囊黏液囊肿2例(0.211%)、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6例(2.737%).结论 新生儿眼病在临床中并不少见,而且部分眼病是可以早期筛查、早期治疗以避免盲的.

  • 子宫内膜微腺体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

    作者:杨静;史文利;刘国荣;杜洪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微腺体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首诊误诊为子宫颈微腺体增生的子宫内膜微腺体癌病例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的观察及总结,同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本例患者年龄61岁,因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1年就诊,B超提示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并行分段诊刮术,先后两次诊刮标本光镜下均见黏液性柱状上皮呈乳头状及网格状结构,细胞轻度异型,核分裂罕见,间质内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伴腺上皮内"微脓肿"形成;免疫组化示:上皮成分P16弥漫强(+),CEA小灶(+),Vimentin弥漫(+),ER约90%(+,中-强),PR约90%(+,弱),Ki-67约3%(+),间质细胞CD10(+)、CD34(-).结论 子宫内膜微腺体癌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子宫内膜黏液腺癌,其组织学形态与子宫颈良性病变微腺体增生十分相似,易于混淆,但通过免疫组化检查及详细地临床病史资料收集、分析,可以与其鉴别,从而做出正确地诊断.

  • 妊娠期糖尿病孕早中期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RBP4水平的研究

    作者:蒋艳敏;黄薇;吴娟;李敏清;何平

    目的 探讨GDM孕早、中期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RBP4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测定38例GDM及40例正常孕妇孕早、中期血清Chemerin、RBP4水平,分析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结果 GDM组孕妇孕早、中期血清Chemerin、RBP4水平及HOMA-IR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孕中期血清Chemerin、RBP4水平均较孕早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emerin、RBP4水平与IR成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孕妇孕早、中期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RBP4水平升高,Chemerin、RBP4水平的升高与IR有一定相关性.

  • SEMA3B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赵俊;何爽;郑云;陈敏;明凯华

    目的 构建抑癌基因SEMA3B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EMA3B,并检测其对肺癌A549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应用PCR扩增SEMA3B全长cDNA片段,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EMA3B.克隆PCR、双酶切法、基因测序验证过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将pcDNA3.1-SEMA3B真核表达载体和空载体pcDNA3.1分别转染入A549细胞中,应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SEMA3B mRNA、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结果 SEMA3B基因扩增片段与预测片段一致,克隆成功,且测序鉴定证实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转染pcDNA3.1-SEMA3B真核表达载体可上调SEMA3BmRNA、蛋白表达水平,且可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诱导凋细胞亡,细胞被阻滞在G1期,抑制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结论 成功构建了SEMA3B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抑癌基因SEMA3B在肺癌恶性生物学进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Bax抑制肽对新生大鼠肠组织的保护作用

    作者:崔伟伦;冯帼;刘素丽;谭洪辉;叶炳飞;张炼

    目的 观察Bax抑制因子(Bax-inhibiting peptides,BIP)对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1日龄新生大鼠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模型.BIP于建模前腹腔内注射,建模后分别检测各组肠组织病理,并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肠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bax下游凋亡蛋白细胞色素C、caspase 9和caspase 3含量.结果 与NEC组及Bax10μg组比较,bax50μg和100μg可减轻肠上皮损伤,减少肠细胞凋亡率,降低bax下游凋亡蛋白细胞色素C、caspase9和caspase3含量.结论 一定剂量的Bax抑制肽可通过降低活性Caspase-3及CytC蛋白释放,保护线粒体膜,抑制肠上皮细胞调亡,发挥对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 水解乳清蛋白对炎症性肠病大鼠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沈峰;王博文

    目的 水解乳清蛋白对炎症性肠病大鼠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建立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分别喂食添加了水解乳清蛋白及普通蛋白的饲料,喂养4周后处死大鼠,每周检测体重,血清ALB、TNF-α、IL-2、IL-6等.结果 二组间体重及血清白蛋白无区别(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TNF-α、IL-2及IL-6无区别(P>0.05),从第二周到第四周,实验组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水解乳清蛋白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少炎症性肠病大鼠动物模型的炎症因子的释放,并改善其营养状况.

  • 生物反馈对正常人群心脏功能影响的非线性研究

    作者:张波;傅贤;吴丽;刘红英;李又福;张伟劲;李现亮;高庆春

    目的 目前对于生物反馈发挥治疗作用的机理还未完全研究清楚,该实验借助近似熵(ApEn)这一新型的非线性研究方法,研究在生物反馈过程中心电的变化,从而希望发现生物反馈对心脏功能的潜在影响.方法 总数30人的健康正常受试者纳入研究,其中20人为生物反馈实验组,10人为正常对照组.该实验采用肌电生物反馈作为反馈方法,同时记录心电的变化.实验所得数据采用非线性动力学参数—近似熵(ApEn)进行研究.结果 实验组的平均心率在后两个生物反馈阶段高于对照组.随着实验进展,实验组的心率标准差逐渐缩小,而心率和心电ApEn明显增高.结论 该实验发现生物反馈能够影响心电生理系统,使得心脏系统变得更加健康,展现出更强的抗应激能力,从而揭示了生物反馈潜在的治疗机理.

  • 纵隔髓外造血瘤样增生疾病的临床探讨

    作者:梁登峰;张东升;陈敏东;陈曲海;徐子迅

    目的 探讨纵隔髓外造血(EMH)的临床特点,从而为其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总结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双侧后纵隔骨髓外造血组织多发瘤样增生,并对近10年来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的27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需行手术活检取得病理诊断,确诊髓外造血.结论 纵隔髓外造血瘤样增生是一种罕见特殊的良性病变,预后良好.但因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均缺乏特异性,当临床中遇到发生在后纵隔脊柱旁的占位性病变,同时患有贫血的患者应考虑EMH的可能性,给予经皮穿刺或者胸腔镜下活检来取得细胞学诊断,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 正常胎儿肺头比的超声测量

    作者:尚宁;颜春荣;俞钢;麦明琴;钟华

    目的 建立胎儿左、右肺面积及肺头比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 对501例正常单胎妊娠12 ~ 40周胎儿在标准四腔心切面应用手工描绘法分别描迹左肺、右肺面积,分别除以头围获得左、右肺头比.结果 获得正常妊娠胎儿左、右肺面积及肺头比各孕周参考值范围.胎儿左、右肺面积及肺头比均随孕周的增长而增大.结论 正常妊娠胎儿左、右肺面积及肺头比与孕周呈正相关.不同孕周LHR参考值的建立有利于临床评价膈疝及其他胸腔占位性疾病的预后.

    关键词: 胎儿 肺头比 超声
  • 联合缩宫素与间苯三酚在基层医院分娩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彩云;贺青蓉;叶焕巧

    目的 观察联合缩宫素与间苯三酚在基层医院分娩中疗效.方法 选用高明区人民医院2013年8月-2014年10月要求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孕妇进入临产时,观察组予双管输液,予缩宫素2.5U +5%葡萄糖注射液静滴,另一静脉通路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间苯三120 mg静滴;对照组仅予缩宫素2.5U+5%葡萄糖注射液静滴.比较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产后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率3%及新生儿窒息率3%均低于对照组21%,和13%;P <0.01;产后2小时出血量较对照组少(109.38±16.13) mL vs(185.00±30.71)mL,P<0.01.结论 临产孕妇联合间苯三酚与缩宫素,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量,推荐基层医院使用.

  • 呼吸康复治疗对农村地区COPD稳定期患者BODE评分系统的影响

    作者:陈淑娴;廖立斌;朱海平;何惠光;林汉生;万丽梅

    目的 分析呼吸康复治疗对农村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BODE评分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呼吸康复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OBE评分系统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BMI、FEV 1%、MMRC分级、6MWD分别为(22.4±1.1)kg/m2,(68.6±3.6)%,(1.3±0.2)级,(256.3±36.3)m,BODE指数评分降低至(3.4±1.0)分,ADL为(78.2±6.4)分,QOL为(67.8±2.6)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农村地区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呼吸康复治疗方案,患者BODE评分系统指标改善显著,值得推广.

  • 阴沟肠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作者:张弓;罗润齐;林红燕

    目的 了解近5年来阴沟肠杆菌在我院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的变迁情况.方法 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再用双纸片法检测超广普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 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共分离阴沟肠杆菌261株,其中2010年分离48株(18.4%)、2011年50株(19.2%)、2012年52株(19.9%)、2013年54株(20.7%)、2014年57株(21.2株%);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室(ICU)、呼吸内科、肝胆外科,分别占49.%(130株)、14.9%(39株)、11.9%(31株),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尿液及伤口分泌物,分别占52%、13.5%、12.8%,ESBLs菌株的检出率为29.9%(78株),产酶株的耐药性高于非产酶株,全部菌株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 阴沟肠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尿路和各种伤口感染,多发于ICU患者,并且呈逐年增多趋势,产ESBLs在阴沟肠杆菌中广为流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是减少产ESBLs株流行的重要措施.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出血的临床报告

    作者:王平和

    目的 回顾性分析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出血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胃出血提供经验及理论基础.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胃出血患者199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对其进行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和内镜下高频电凝治疗,总结对比其治疗效果,并对其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经治疗后,A组28例胃黏膜溃烂出血患者未再出血27例(96.43%),E组22例胃黏膜溃烂出血患者未再出血例数17例(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形成局部炎性肉芽肿及发生胃穿孔的百分比低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出血,止血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基层医院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病原学分析

    作者:江美嫦;陈文标;关健明;梁秋霞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ICU 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48 h的118例患者,分VAP组和非VAP组,分析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情况.结果 VAP组与非VAP组在紧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种类,糖皮质激素,PPI及镇静药物使用>7天,返流,MODS,ICU停留时间的项目,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紧急插管:52.2% vs 31.9%,P=0.029;机械通气时间:(9.8±3.5)vs(7.3±2.8)天,P =0.038;抗生素种类>2种:52.2% vs 26.4%,P=0.005;使用糖皮质激素:56.5% vs 27.0%,P=0.001;PPI使用>7天:65.2% vs 40.3%,P=0.008;镇静药物使用>7天:58.7% vs38.9%,P=0.035;返流:50% vs 29.2%,P=0.022;合并MODS: 47.8% vs 22.2%,P=0.004;ICU停留时间:(13.6±6.6) vs (10.2±5.3)天,P=0.023.使用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是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的OR值:2.481、1.234、1.075).基层医院ICU VAP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82.3%)为主.结论 使用激素、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是基层医院ICU VAP的独立危险因素;而VAP病原菌感染以G-菌为主,可经验使用G-菌敏感的抗生素.

  • 儿童支原体肺炎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及动态变化

    作者:梁少媛;汤少珊;陈广道

    目的 比较肺炎支原体肺炎(MPP)、非MPP患儿和健康儿童的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以探讨儿童MPP体液免疫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 分别检测52例MPP、55例非MPP患儿和33例健康儿童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并比较儿童MPP急性期和恢复早期体液免疫指标.结果 MPP组急性期血清IgM、C3、C4水平高于非MPP组急性期和健康儿童(P<0.05).儿童MPP恢复早期IgM水平高于急性期,C4水平低于急性期(P<0.05).结论 与非MPP和健康儿童比较,MPP患儿存在明显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从急性期到恢复早期,血清IgM逐渐升高,补体C4先升高后降低,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参与了儿童MPP的发病过程.

  • Snail调控乳腺癌细胞中MTDH表达机制的研究

    作者:方喜生;刘国龙;李宝秀;曹小飞;关明媚;刘霞

    目的 分析乳腺癌细胞中Snail与MTDH基因的作用,明确Snail是否通过结合于MTDH的启动子区域促进乳腺癌转移.方法 克隆、转染Snail基因至乳腺癌细胞,观察过表达Snail的乳腺癌细胞中MTDH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再使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Snail与MTDH基因的共作用.结果 转染Snail基因进入乳腺癌MDA-MB-435细胞后,转染组、空白组和对照组中MTDH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61 ±0.22、1.02 ±0.18、0.99±0.20,转染组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两组表达无差异(P>0.05);Westre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nail可促进MTDH蛋白的表达;免疫共沉淀显示,Snail与MTDH在细胞内存在相互结合作用.结论 Snail在乳腺癌细胞中可通过结合于MTDH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促进MTDHmRNA转录及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导致乳腺癌转移.

    关键词: Snail 乳腺癌 MTDH
  • 兰索拉唑肠溶片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焦虑糜烂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苏星烽;周运东;廖新林

    目的 对兰索拉唑肠溶片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焦虑糜烂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伴有焦虑情绪的糜烂性胃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肠溶片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并且对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腹痛、腹胀、反酸、嗳气以及黏膜糜烂各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有所改善,并且观察组患者同期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胃黏膜中PGE2和MDA含量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GE2均上升,而MDA则下降,并且观察组患者PGE2含量比对照组高,MDA则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情况均有所改善,并且观察组患者情绪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兰索拉唑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应用有助于改善糜烂性胃炎患者的病情,并且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连续护理在提高乳腺癌保乳患者生存质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张娇;李燕英

    目的 探讨连续护理在提高乳腺癌保乳患者生存质量中的应用效果,号召我院为病人提供持续性、连续性护理开展APN排班.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1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焦虑情况、抑郁情况、术后上肢水肿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周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焦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忧郁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上肢水肿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护理在提高乳腺癌保乳患者生存质量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焦虑抑郁情况、术后上肢水肿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甲状旁腺癌发病的分子学机制

    作者:冯哲;徐波

    甲状旁腺癌(Parathyroid Carcinoma,PTC)是临床上较罕见的内分泌性肿瘤,其病因尚未明确,可分为功能性PTC和非功能性PTC:前者伴甲状旁腺素(PTH)和血清Ca2升高,引起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PHPT);后者无PTH升高,一般不出现血清Ca2升高或PHPT.由于PTC除了病理学检查外,缺乏较特异的诊断指标,给术前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PTC转移、复发,又是临床治疗的巨大挑战.

  • 阿司匹林在房颤抗凝治疗中的弱化

    作者:从毅;金洪竹;高鸿慈;文齐

    目的 研讨阿司匹林广泛用于高危血栓、栓塞抗凝的预防治疗应用.方法 查阅参考文献,结合临床实践,新口服抗凝药疗效终点卒中和体循环栓塞方面为基准.结果 界於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所涵盖的风险和差异因素,后期华法林与新口服抗凝药可能取舍或并存.结论 在危险分层,卒中抗拴防凝治疗中,我国房颤患者不建议继续服用阿司匹林.

  • 博尔纳病毒与精神性疾病

    作者:雷以会;徐平

    1885年,在德国萨克森州博尔纳镇一大群战马中,突然爆发一种以精神、行为异常为特征的脑炎,造成大量马匹死亡,并将该病命名为博尔纳病(Borna Disease,BD).随后研究者们从病马脑组织中分离出致病病原体,即博尔纳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BDV).该病毒是一种具有包膜的非节段性嗜神经病毒,属于单分子负链RNA病毒目,博尔纳病毒科,博尔纳病毒属.但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以及典型病例的长期缺失,博尔纳病毒很长一段时间未受到科学界的关注.

  •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胸外科中的效果评价

    作者:曾瑞兰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促进心胸外科患者恢复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将478例患者按时段分为按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实施优质护理的实验组,观察患者住院天数、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早期离床活动时间、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早期离床活动时间、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缩短/降低,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护患纠纷和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风险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江少珊

    目的 分析风险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27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0.37%,对照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5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事故发生,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老年患者手部静脉输液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作者:葛晓青;王竹秀;李燕平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在手部静脉输液后用手握塑料输液瓶固定法的效果及患者手部的舒适度.方法 将160例次手部静脉输液患者随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静脉穿刺成功固定后再采用手握塑料输液瓶固定法固定手部,对照组在静脉穿刺成功固定后后再采用传统夹板固定法固定手部.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静脉输液中手握输液瓶固定的效果和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握塑料输液瓶固定法能减少针头移动或滑脱,减少老年患者在长时间输液时的疲劳感,增加舒适感,满意的固定效果有效地保证静脉输液顺利进行,减少重复穿刺,提高患者满意度.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何倩婷;龚艳霞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0月我院手术室普外科择期手术治疗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分别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康复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两组间各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29%,低于常规组20.00%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可缩短患者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广州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