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州医药杂志

广州医药

广州医药杂志

Guangzhou Medical Journal 광주의약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广州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0-8535
  • 国内刊号: 44-119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州医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黄达德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8例

    作者:江照明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CBP)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ICU中明确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38例,其中2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18例为对照组,行常规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72小时后血清生化指标及动脉血气分析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72小时后,在各种血清生化指标及动脉血气分析变化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病情.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价值

    作者:谢浩勋;杨思达;罗慧;宁书尧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新生儿科2009年2月-10月诊断为HIE行BAEP检查的143例年龄3天~6个月婴幼儿临床资料进行统计.结果 143例HIE患儿BAEP检查统计:正常23例,可疑异常27例,轻度异常51例,中度异常23例,重度异常19例.异常(可疑、轻、中、重)120例,异常率为83.9%.结论 HIE患儿BAEP检查,异常率较高.BAEP具有简单易行、无创伤、客观、敏感等特点,应作为在判断HIE患儿听觉传导通路诊断及康复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的、客观的辅助检查措施.

  • 乳晕旁弧形小切口治疗206例乳腺良性肿瘤

    作者:邓修平;杨宝和

    目的 探讨乳晕旁弧形小切口对于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6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应乳晕旁弧形小切口切除肿瘤.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通过乳晕旁弧形小切口手术切除乳腺良性肿瘤,疗效可靠,美容效果好,患者满意.结论 经乳晕旁弧形小切口行乳房肿块切除术不仅能切除良性肿瘤,对乳腺破坏小,切口隐匿、无明显手术瘢痕,达到了患者美观的要求,在乳腺良性肿瘤的切除术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状况分析

    作者:赵俊;陈敏;明凯华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2型糖尿病(DM2)患者免疫功能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4例老年COPD合并DM2住院患者为研究组、老年单纯COPD组35例,老年健康组30例为对照.检测患者外周血IgA、IgG、CD3+、CD4+、CD8+及CD4+/CD8+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COPD并DM2组IgA、IgG、CD4+水平均低于老年单纯COPD组和老年健康组,CD8+水平高于老年单纯COPD组和老年健康组,CD4+/CD8+倒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3+水平在各组之间无差异.结论 老年COPD并DM2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给予增强免疫治疗对提高临床疗效可能有意义.

  • 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并面听神经功能保护

    作者:黄斌;潘国斌;彭建民;成庆辉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并面听神经功能保护的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2005年20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入路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均使用显微外科技术保留面听神经功能.结果 听神经瘤手术全切除19例(95%),次全切除1例;面神经解剖保留17例(85%),手术后4个月面神经功能保留16例(80%);耳蜗神经解剖保留17例(85%),手术后4周有效听力保留10例(占术前存在有效听力患者的50%),有效听力丧失但可测听力保留10例;无1例死亡.结论 枕下乙状窦后经内听道入路的听神经显微手术,能够取得较好的肿瘤全切除率和面听神经功能保留率,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 放化联合治疗208例鼻咽癌近期疗效分析

    作者:刘国龙;朱国栋;翁成荫;伍勇;毛海波;甘庆权;陈红文

    目的 回顾性分析鼻咽癌治疗临床效果,探讨进一步提高鼻咽癌治疗疗效的途径.方法 对2005-2008年在我科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的208例鼻咽癌患者进行随访,所有患者均接受6MV-X线、9~12MeV电子线照射,剂量范围64~80 Gy.其中149例患者配合化疗,化疗方案均采用5-FU+DDP,化疗周期2~6周期.结果 全组患者1年、3年总生存率(OS)及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90.8%、87.7%和79.3%、62.1%.Ⅲ、Ⅳ期患者中同步放化疗组的2年生存率为87.2%,明显高于单纯根治性放疗组的76.9%(P<0.05).急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61.2%,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1%.结论 鼻咽癌放射治疗的疗效确切,临床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同步放化疗能明显提高晚期鼻咽癌患者的2年生存率.

  • 24例肌肉钝性分离经腰部入路输尿管原位切开取石术

    作者:李利峰;张海滨

    回顾分析肌肉钝性分离经腰部入路输尿管原位切开取石术在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24例,观察术后患者同侧下腹部腹壁运动感觉情况及术后中远期手术部位尿路通畅情况,结果显示全部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10~20 ml,术后全部甲级愈合.结果 表明该术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较传统术式有明显优势.

  • 异丙酚联合奥湿克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疗效分析

    作者:刁勉灵

    目的 探讨异丙酚联合奥湿克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10月间50例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随机分A、B组,A组为单纯使用异丙酚组25例,B组为异丙酚联合奥湿克组25例.结果 两组麻醉镇痛优良率达到99%.结论 异丙酚联合奥湿克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镇痛效果好,阴道出血量少,不良反应少.

  • 早期羊膜移植治疗严重眼表烧伤16例

    作者:陈美霞;徐新生;杨秀豪;韦玮;林锦希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治疗严重眼表烧伤的疗效.方法 对16例(19眼)严重眼表烧伤早期施行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9眼中有6眼角膜留下瘢痕,有少量新生血管;3眼角膜瘢痕较厚,新生血管较多;无角膜穿孔.结论 羊膜移植是治疗早期严重眼表烧伤的有效疗法.

    关键词: 眼表烧伤 羊膜 移植
  • 2236例眼科住院患者眼病类型分析

    作者:穆剑;卢彦;王梅

    目的 分析我院眼科2004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患者各种眼病的构成比,进而了解并掌握眼科患者住院情况及眼科疾病的流行特征.方法 住院患者疾病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分类.对眼科住院各类疾病按性别、年龄和病种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5年内前5位疾病的病种依次是: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视网膜疾病、角膜疾病、眼外伤,共占我院眼科5年来所有住院患者的79.6%.结论 反映了我院眼科疾病的构成和分布特色,为今后眼科发展提供直观数据,可为眼科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资料.

  • 外切缝合加套扎术治疗环状嵌顿痔疗效观察

    作者:郭锡泉;曾兵

    目的 观察外切缝合加套扎术治疗环状嵌顿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1例环状嵌顿痔患者随机分为外切缝合加套扎术组(研究组)与外剥内扎术组(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疗程.结果 研究组治愈率为95.6%,对照组治愈率为72.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并发症及疗程方面,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外切缝合加套扎术治疗环状嵌顿痔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及缩短住院时间.

  • 儿科门诊用药咨询分析

    作者:黄兆耆

    目的 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与患者家属面对面答疑和电话询问的方式解答患者用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果 患者家属用药咨询面广,主要涉及药物联用的相互作用、药理作用和适应证以及药物不良反应;通过用药咨询工作,消除家属疑虑,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可发现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大限度地保障用药安全.结论 儿科开展用药咨询服务,对促进合理用药、安全用药,提高临床疗效具有积极的意义.

  • 布托啡诺用于妇科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涌;王正坤;叶玉萍;时文俊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用于妇科手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布托啡诺组)、B组(吗啡组)和C组(对照组),每组40例.镇痛药为:A组0.125%罗派卡因+0.005%布托啡诺,B组0.125%罗派卡因+0.0001%吗啡,C组0.125%罗派卡因,均采用负荷量+持续剂量给药模式.结果 镇痛效应:VAS评分A组、B组均取得满意效果,C组满意度明显低于A、B组(P <0.01);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布托啡诺用于妇科手术后硬膜外镇痛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

  • 早产儿气质类型分布特点分析

    作者:晏翠芳;杨思渊;麦坚凝;梁惠慈

    目的 研究早产儿的气质类型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修订的儿童气质测查问卷及一般情况问卷对314例早产儿进行气质测查.结果 314例早产儿中气质类型分布易养型60例(18.6%),中间型182例(56.3%)难养型81例(25.1%),性别、年龄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产儿气质类型分布与正常婴幼儿不同,具有独特的分布特点,对难养型儿童需通过特殊的教养方式适当干预.

    关键词: 早产儿 气质
  • 奥沙利铂氟脲嘧啶和亚叶酸钙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

    作者:郭立兵;宋维舒

    目的 研究奥沙利铂(L-OHP)、5-氟脲嘧啶(5-FU)和亚叶酸钙(CF)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L-OHP 100 mg/m2)静脉滴注2 h,CF 500 mg/m2静脉滴注2 h,5-FU 400 mg/m2静脉注射,5-FU 3 mg/m2持续静脉滴注48 h,每2周1次.结果 65例晚期胃癌患者中,16例获完全缓解(24.6%),25例获部分缓解(38.5%),10例治疗后获稳定,14例病情进展.总缓解率63.1%.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静脉炎,其次是神经毒性,包括对冷刺激敏感、握力下降,多数患者耐受良好.结论 L-OHP、5-FU和CF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疗效显著,且毒副反应轻微,可作为晚期胃癌治疗的首选方案.

  • 二次中风患者的全人护理

    作者:李媛媛;吕春梅;陈美容

    本文通过笔者在香港进修期间对一位二次中风患者护理的个案介绍,诠释全人护理理念.希望透过该个案,认识全人护理的重要性,以期促进护理质素的改进.

  • 150例肺炎患儿应用思密达防治阿奇霉素胃肠道副反应疗效及护理

    作者:周军;赵斯静

    目的 观察150例支原体肺炎儿童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出现的不同程度呕吐及腹痛胃肠道副反应,给予思密达口服的疗效及护理特点.方法 分别于静脉滴注时及静脉滴注前30分钟给予口服思密达.结果 按配对资料符号和检验:Z=-6.2340,-6.0927,P=0.0000的统计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前后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临床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中和静脉滴注阿奇霉素30分钟前口服思密达,患儿的胃肠道反应症状明显减少,抑制作用明显.两种方法效果对比,后者优于前者.结论 思密达有减轻阿奇霉素产生的胃肠道反应的治疗效果.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前半小时口服思密达效果较佳.注意加强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正确指导患儿服药及家长喂药的时间是治疗效果的关键.

  • 老年患者胃造瘘术后并发症护理分析

    作者:林桂定

    目的 总结老年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管道并发症的护理特点.方法 对30例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后并发症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以腹泻、造瘘口感染和肉芽生长并发症为主.结论 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留置两种不同气管切开切口感染率的对比分析

    作者:黄秀华;梁天英;苏佩洁;吴润娇

    目的 对比研究带囊可冲洗气管切开套管与带囊不可冲洗气管切开套管在气管切开切口感染率.方法 抽取在我院ICU治疗需行气管切开的危重病人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病人留置带囊可冲洗气管切开套管,行气管切开切口常规护理并定时囊上抽吸分泌物及囊上冲洗.对照组病人留置带囊不可冲洗气管切开套管,行气管切开切口常规护理.结果 两组病人中对照组有5例发生切口感染,实验组30例应用可冲洗气管切开套管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囊可冲洗气管切开套管可降低气管切开病人的切口感染率.

  • 云克治疗恶性肿瘤转移性骨痛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作者:傅先竹;葛轶群;马丽颖

    目的 观察云克治疗转移性骨痛的疗效,总结使用云克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使用云克治疗恶性肿瘤伴骨转移患者的病例资料,随访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疼痛发作频率,各赋予量化值并获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后6个月内,疼痛程度缓解的患者占71.79%(56/78);63例疼痛发作次数减少,减少率80.77%(63/78).治疗前患者疼痛评分(7.4±3.0)分,治疗后(5.2±3.5)分,降低明显(P<0.001).结论 云克治疗恶性肿瘤转移性骨痛效果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可增加患者依从性,减轻患者痛苦.

  •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陈秋玲;胡惠兰;黄海璋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DLSS)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32例DLSS患者于椎板减压结合椎弓根内固定及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资料.结果 32例患者均完成6个月以上门诊随访,术后跛行消失者27例,下肢肌力恢复正常者23例.11例肌萎缩患者中10例明显改善,28例合并下肢感觉障碍者,7例完全恢复,16例部分恢复.结论 根据DLSS患者特质和疾病特点,规范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相关并发症与加快康复.

  • 精神疾病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的体会

    作者:钟秀珍;覃洁;陈丽欢

    在精神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给患者心理干预及适当的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注意时机的选择,不断调整心理护理措施,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促进术后康复.本文通过分析我院19例精神病手术患者的心理干预,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表明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 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对策

    作者:徐慧青;陈粤燕;曾瑞兰;谢小筠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治疗的临床护理特点,评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科成功施行介入封堵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59例护理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施行介入术均获得成功,无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安全康复.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安全、有效、并发症极少且成功率高,术前和术后的正确护理对患者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灶治疗现况

    作者:苏施雅;邵汛帆

    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灶是影响鼻咽癌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放疗技术的进展、化疗药物的不断更新、热疗设备的改进,救援性手术等治疗手段的综合,颈淋巴结转移灶的消退率、患者的生存率都较前有一定的提高.

  • 烧伤患者的疼痛护理进展

    作者:王雪莲

    烧伤创面疼痛是烧伤患者痛苦和常见的临床症状.随着现代生物医学模式的改变、整体护理的逐步完善,对烧伤患者疼痛的科学管理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并成为提高医疗护理水平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现就烧伤疼痛概念、机理、评估控制、护理作如下综述.

  • 支架置入术治疗肾动脉狭窄1例

    作者:范治国;柳茵;刘维军;李琳;严鹏仲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因头晕、头痛半年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测血压高达210/140 mmHg,并给予多种降压药口服(厄贝沙坦、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后,头晕、头痛略减轻,自测血压略有下降,波动于150~180/110~130 mmHg之间.

  • 中药灌肠Ⅰ方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蕴结型)疗效观察

    作者:李慧;张晓华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Ⅰ方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蕴结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型),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灌肠Ⅰ方灌肠治疗,对照组1采用甲硝唑注射液灌肠治疗,对照组2采用口服金刚藤胶囊治疗,三组分别治疗7天为1疗程,经期停用,共治疗3个疗程,对比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组间及组内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组近期临床痊愈率30%,显效率33.33%,有效率33.33%,近期临床痊愈率及显效率63.66%,总有效率96.66%.三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差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治疗后主要局部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治疗前后主要局部体重积分差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程1总有效率为46.67%,治疗组疗程2总有效率为53.33%,治疗组疗程3总有效率96.66%.结论 中药灌肠Ⅰ号方治疗(湿热蕴结型)慢性盆腔炎有良好疗效,且疗效与疗程呈正相关,疗程延长,疗效相应提高.

  • SD乳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的检测

    作者:倪锦;古妙宁;钟志勇;孙侠;饶子亮;赵士海

    目的 探讨SD乳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方法 SD乳鼠5只,断头处死,取脑组织,多聚甲醛/PBS溶液固定,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 HE)检测大脑皮层的凋亡的情况,使用TUNEL末端标记法(terminal-deoxynucle-otedyl tranaferase mediated nick end labeling, TUNEL)检测大脑皮层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测定大脑皮层组织Caspase-3抗体的表达.结果 大脑切片HE染色下,大脑皮层均可见少量神经细胞核固缩,计数视野面积0.2 mm2下的神经细胞核固缩数是32.2±5.1.TUNEL末端标记法检测大脑皮层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率是(6.1±0.7)%.免疫组化检测大脑皮层Caspase-3阳性细胞计数18.4±7.6,积分光密度(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是4618±2314,积分面积是16224±8152.结论 通过大脑皮层组织切片HE染色与TUNEL末端标记法检测、乳鼠大脑皮层 Caspase-3阳性细胞计数相结合,能明确地反映SD乳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情况.

  • 健肾方含药血清培养成骨细胞移植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研究

    作者:李保林;熊平;黄崇博;庾伟中;叶勇光

    目的 探讨中药健肾方含药血清培养成骨细胞移植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组织形态学的变化.方法 制备含药血清并进行成骨细胞培养,移植成骨细胞到骨折部位,用X线观察骨折部位骨痂生长情况,并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随着时间变化,X线检查示健肾方高剂量组骨痂呈致密,骨折线模糊;模型组骨痂较稀松,密度低.组织学观察示健肾方高剂量组毛细血管数量减少,大量骨组织形成有较多的成骨细胞和胶原纤维,是软骨骨痂形成期;福善美组胶原纤维较少,胶原排列比较混乱;模型组可见少量的软骨形成,排列混乱;空白大鼠血清合并成骨细胞治疗组毛细血管丰富,红细胞多,处于血性骨痂形成期;健肾方低剂量组毛细血管数量减少,骨组织形成量较少.结论 通过动态X线片检查和组织形态学观察,表明健肾方含药血清培养成骨细胞移植可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

  • 益肾Ⅰ方对PCOS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及炎症细胞因子作用

    作者:刘广南;潘竞锵;邝少松;黄小琼;饶子亮

    目的 观察益肾Ⅰ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的促炎细胞因子和脂肪细胞因子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十一酸睾酮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建立PCOS大鼠模型,连续口服给予二甲双胍和益肾Ⅰ方25 g/(kg·d)、12.5 g/(kg·d)、6.25 g/(kg·d)3个剂量6周,观察大鼠体质量、空复血糖、口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OGTT-2hBG)、空腹胰岛素、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脂联素、抵抗素、睾酮等的含量,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 ISI)的变化.结果 PCOS大鼠空腹血糖、OGTT-2hBG、空腹胰岛素、高敏C反应蛋白、TNF-α、瘦素、抵抗素、睾酮水平,明显升高,而ISI和脂联素含量显著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二甲双胍和益肾Ⅰ方3个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PCOS大鼠的上述病理改变(P<0.01~0.05),但益肾Ⅰ方6.25 g/(kg·d)则对胰岛素含量和ISI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 二甲双胍及益肾Ⅰ方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PCOS大鼠高胰岛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和血糖代谢异常,以及下调促炎细胞因子和脂肪细胞因子表达.

  • 再发性腹痛患儿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检测78例分析

    作者:黎冬梅;叶家卫

    目的 评估儿童再发性腹痛疾病(RAP)诊治中应用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检测(HpSA)的价值.方法 收集符合再发性腹痛临床诊断标准的78例患儿接受13C2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查;2日内收集以上患儿的粪便标本,应用酶免疫反应原理进行HpSA试验;以13C-UBT作为诊断标准.结果 HpSA检测诊断Hp感染的敏感性86.49%、特异性90.24%、阳性预测值为91.43%、阴性预测值90.7%和准确性91.03%.结论 在儿童再发性腹痛疾病诊治中,HpSA检测是一种简便、非侵入性、快速、有效的检查方法,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 围绝经期抑郁症与孤啡肽及单胺类递质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钟华清;王春江;郑洪波

    目的 探讨孤啡肽(OFQ)以及单胺类递质与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8例围绝经期抑郁症妇女(研究组)和60名健康同龄妇女(对照组)静脉血中孤啡肽及单胺类递质含量.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血雌二醇(E2)、血清卵泡雌激素(FSH)、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孤啡肽(OFQ)含量和HAMD总分、KMI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OFQ与E2、5-HT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601及-0.593,P<0.05);研究组OFQ与FSH、NE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24及0.658,P<0.05);研究组OFQ与HAMD总分、KM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54及0.631,P<0.01).研究组5-HT、NE与E2、FSH、HAMD总分、KMI评分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OFQ水平的变化可能参与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并可能揭示病情的严重程度.

  • 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脂皮质醇的临床研究

    作者:沐楠;徐世超;常青;陈建平;刘学军;马崔

    目的 探讨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患者胰岛素抵抗、血清胰岛素、胆固醇、甘油三酯与皮质醇的变化.方法 对34例SAD患者和32例正常对照组血清胰岛素、空腹血糖、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与皮质醇进行测定,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并进行组间对比研究.其中SAD组根据痴呆临床评定量表(CDR)得分进一步分轻度、中度、重度痴呆组进行比较.结果 血清胰岛素、皮质醇浓度和胰岛素敏感指数各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轻度痴呆患者TC、TG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痴呆组(P<0.05),中度痴呆组TG和重度痴呆组TC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部分散发性AD患者的外周胰岛素抵抗可能无显著性改变,随痴呆程度的加重,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有降低趋势,提示中重度SAD痴呆患者特别需要加强营养支持.

  • 建立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作者:赖小惠;柯本学;许金惜

    本文描述了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建设背景,分析了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当前HIS建设的状况,该院HIS重心从经济管理转向临床管理,以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技术观念的更新,HIS系统的应用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现在的HIS系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已不适应当前医疗事业的发展.结合当前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提出建立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广州市部分星级宾馆酒店服务人员HBsAg HBeAg ALT调查分析

    作者:陈海光

    目的 了解我市中高档宾馆酒店服务人员HBV感染及乙肝防治状况,为更有效地做好宾馆酒店服务人员乙肝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6年7月-2008年10月我市部分三星级以上(含三星)宾馆酒店服务人员进行肝三项(HBsAg、HBeAg、ALT)调查,对每名被调查者的血液样本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HBeAg,进口全自动生化仪检测ALT.结果 在被调查的20间宾馆酒店16591人中,检出阳性者共339人,总体阳性率为2.40%.其中HBsAg阳性占1.88%;HBeAg阳性占0.13%;ALT>40U/L者占0.39%.不同等级档次宾馆酒店阳性检出率分别为:三星级3.62%,四星级2.05%,五星级2.35%.结论 近3年间20家宾馆酒店服务人员血检肝三项阳性率相对较低,在乙肝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中高档宾馆酒店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较良好的环境和卫生条件为开展员工传染病防治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每年坚持对员工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加大疫苗接种率,提高员工免疫水平等措施在乙肝防治中发挥了相应作用.对HBV感染者仍需进一步加强,追踪观察,乙肝患者应及时调离,接受治疗.

  • 盐酸环丙沙星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作者:李碧青;莫玉泉;黄锦雄;温预关

    目的 考察环丙沙星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并考察其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双周期、自身交叉设计,20名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盐酸环丙沙星片参比药或受试药2片,并采集24小时内动态血标本,用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环丙沙星的浓度,并采用DAS程序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并判定两药的生物等效性.结果 受试药和参比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2933.73±921.16)μg/L和(2922.87±960.39)μg/L,Tmax分别为(1.29±0.50)h和(1.34±0.44)h,T1/2分别为(4.89±1.49)h和(5.15±1.86)h,AUC0-24分别为(11208.84±4451.66)μg/(h·L)和(11053.83±4352.54)μg/(h·L),AUC0-∞分别为(11514.91±4424.94)μg/(h·L)、(11354.53±4302.65)μg/(h·L);两种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经对数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并计算90%置信区间,表明两种药物生物等效,受试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08±15.06)%.结论 盐酸环丙沙星片受试药与参比药具有人体生物等效性.

  • 循证医院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发展趋势

    作者:殷丽丽

    循证医学强调医疗决策的制定是将临床医生多年的临床经验、专业技能与当前所获得的可靠的临床研究证据以及病人的期望三者进行结合,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化,使医疗实践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医院作为医疗实践的主体,无疑也应强调科学、规范地实行医院管理,即循证医院管理.本文从循证理念的由来和发展、循证医院管理的概念和国内外循证医院管理的研究状况,结合当前医疗卫生服务实际,提出循证医院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建立和完善循证医院管理模式的建议.

  • 新鲜血浆溶血程度对凝血因子Ⅷ活性的影响

    作者:梁雪开

    目的 探讨溶血程度对Ⅷ因子活性的影响,确定新浆制备过程能否混入少量红细胞.方法 用2U新鲜血浆稀释1%浓度血红蛋白标准品,制备血红蛋白终浓度为0.1%、0.2%、0.3%、0.4%的新浆各50 ml,静置20分钟,用血凝仪检测稀释前后新浆内Ⅷ因子活性.结果 0~0.4%Hb区间Ⅷ因子活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轻微溶血不会影响Ⅷ因子活性,不需去除新浆内少量红细胞.但由于红细胞混入量难以确定,为保证新浆质量,建议新浆都要二次离心去除红细胞.

  • ABO血型初筛错误原因调查及预防对策

    作者:徐国胜;黄可君;游冉冉;曾四海;廖剑锋

    目的 对ABO血型初筛错误进行原因分析,以减少血型初筛错误率.方法 对初筛血型和实验室检测血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初筛错误血型分布差异明显,"AB"型错判为"A"型、"A"错判为"O"型、"B"错判为"O"型多;献血点分布差异明显,流动献血车和上单位采血错误率高.结论 应重视血型初筛工作,加强人员培训,减少血型初筛错误率,从而保证血液安全.

    关键词: 初筛 正定型 反定型
广州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