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研究概况

    作者:党卫;王云

    对近年来中西医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文献进行了综述,提示非手术治疗对多数患者减轻症状仍为有效的方法,外科手术治疗时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减压、融合、内固定要因人而异.本文对腰椎管狭窄症的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客观分析.

  • 中药联合针刺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研究

    作者:黄正;冯辉;张子峰;张建坡;戴号;高峰;魏礼成;孙松涛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针刺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9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又分为中药观察组、针刺观察组和联合观察组.对照组予消炎止痛和营养神经药物治疗,中药组使用中药辨证施治,针刺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优于单一治疗,单纯气虚血瘀型针刺效果好,伴有阴虚或阳虚者使用中药优于针刺.结论:中药和针刺治疗可以明显缓解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的症状,联合治疗优于单一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 腰椎板减压术后对脊柱稳定影响的临床分析

    作者:高苏宁;陈长玉;邹晓波;韩晓光;许竟斌

    1988年2月至1994年5月,作者采用椎板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48例,对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随访时间3年2月.4例原有滑脱范围增加,5例发生滑脱,但术后症状均有改善,手术效果同无滑脱组相比无明显差别.因此认为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做充分后路减压的同时应尽量保留外侧半小关节,常规植骨融合意义不大.

  • 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两种融入方式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林磊;李般若;王青平;李锋涛;吴伟;冉明全;邱龙顺

    目的 对比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经两种融入方式的单节段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经后方入路椎体间孔融合术(PLIF),观察组患者给予切除上下关节突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TLIF).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手术前与手术后的VAS评分、ODI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LIF与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均具有显著疗效,其中TLIF的围手术情况良好,且术后并发症低,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黄韧带肥厚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东升

    黄韧带肥厚在退变性椎管狭窄症的重要病理因素已被大多数学者公认,但对于黄韧带肥厚的致病方式尚存有争议.笔者对2001年以来64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术后患者的完整病历资料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付强;于洋;杨文荣;谢平;孙明洁;王昕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0例,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技术行病变处“椎管扩大成形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神经根松解术”,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3个月、6个月时采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JOA评估治疗分数,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体征变化.结果:根据MacNab疗效评定的标准,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差,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优秀、良好、一般、差率依次为60.0% (24/40例),35% (14/40例),5.0% (2/40例),0.0% (0/40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时点VAS及JOA评分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同组治疗后3、6个月时VAS评分,JOA总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

  •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的新方法——XSTOP植入术

    作者:肖礼祖;张德仁;代娟丽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骨性增生或纤维组织增生肥厚,导致椎管或神经根管的矢状径狭窄,从而引起神经根、马尾神经及血管受压而出现临床症状的疾病.

  • 椎板成形神经根管扩大松解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分析

    作者:范金鹏;刘永强;于海泉;王朝君;李一鹏

    目的 回顾性分析椎板成形神经根管扩大松解术及腰椎全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对145例行手术治疗的DLSS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2例行腰椎全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内固定组),63例行保留上下部分椎板的椎板成形神经根管扩大松解术(非内固定组).结果 平均术后随访5.1年;非内固定组优良率77.78%,内固定组优良率75.61%,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板成形神经根管扩大松解术治疗腰椎稳定的DLSS可获得良好的疗效,采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并不一定能提高临床疗效,保留上下部分椎板的椎板成形神经根管扩大松解术既给予了彻底减压,又维护了脊柱的稳定性,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椎管减压棘突间Coflex置入术治疗L4/5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5年随访结果

    作者:梁昌详;昌耘冰;沈梓维;詹世强;曾时兴;尹东;郑晓青

    目的:分析椎管减压棘突间Coflex置入术治疗L4/5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5年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4月~2009年5月行手术治疗且随访不少于5年的L4/5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03例.其中50例采用黄韧带切除减压、棘突间Coflex置入术(Coflex组),53例采用椎板减压、椎间融合固定术(融合组),手术节段均为L4/5.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年及术后5年时的JOA评分、ODI及VAS评分;测量术前、术后2年及术后5年时的手术相邻节段(L3/4及L5/S1)椎间隙高度及椎间活动度;采用UCLA评分评价相邻节段退变情况;记录并发症情况.通过统计学分析,评价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Coflex组随访时间为5.43±0.21年,融合组随访时间为5.52±0.28年.术后2年及5年随访时JOA评分、ODI及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flex组术后2年及5年上下相邻节段椎间高度和活动度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融合组术后2年、5年的上位椎间活动度及术后5年下位椎间活动度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术后2年及5年上下位椎间活动度均大于Cofle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术后5年上位节段椎间高度小于术前,与Coflex组术后5年椎间高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flex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融合组为9.4%;Coflex组再手术率为8%、融合组为5.6%,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融合组手术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为13.2%,Coflex组为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减压、棘突间Coflex置入术治疗L4/5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术后5年的临床疗效与传统腰椎融合术相似,且能有效避免融合手术所致的手术相邻节段椎间活动度过大问题,但对延缓相邻节段退变的作用有待更长期的观察.

  • 经皮椎板间入路内窥镜下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亮;曾建成;宋跃明;谢天航;修鹏;聂鸿飞;蒋虎山;陈康

    目的:评估经皮椎板间入路内窥镜下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经皮椎板间入路内窥镜下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126例,男82例,女44例;年龄46~83岁(65.8±12.4岁).L4-5节段狭窄73例,L5-S1节段狭窄53例.术前和术后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患者进行评估,改良MacNab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2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8~75min(61.4±1 1.4min),术中透视2~4次(2.4±0.3次),手术切口长约7mm,住院时间3~4d(3.2±0.2d).术中均未发生硬膜囊撕裂、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随访24~30个月(26.5±2.1个月),术前和术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的腰痛VAS评分分别为4.80±1.46分和3.21±0.75分、1.88±1.15分、1.81±1.05分、0.63±0.62分、0.25±0.15分、0.28±0.12分;腿痛VAS评分分别为7.88±0.81分和2.88±1.45分、2.13±1.02分、1.38±0.62分、0.88±0.62分、0.81±0.54分、0.82±0.23分;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的ODI分别为67.63±9.91和38.4±10.46、26.75±6.88、13.81±5.95、9.19±6.04、9.22±4.56.术后腰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个月时改良MacNab评价疗效优89例,良25例,可12例,优良率为90.5%.结论:经皮椎板间入路内窥镜下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创伤小,术中透视少,减压精准彻底,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好.

  • 棘突间撑开装置Wallis及其应用进展

    作者:易红蕾;李明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通常表现为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其病理基础是由于软组织及相关骨性结构在腰椎屈曲、后伸时发生异常运动导致动力性椎管狭窄.

  •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作者:徐宏光;王以朋;邱贵兴

    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系中老年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自从1954年Verbist[1]首次报道了LSS的典型临床表现以来,对其诊断和治疗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但对其手术治疗的选择、减压的范围及融合固定与否仍存有争议.随着我国老年化人口趋势的发展,LSS的发病会越来越多,为提高退变性LSS的手术疗效,现对近年的相关进展文献作一复习.

  • 椎间孔镜技术椎板间入路选择性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钟红发;曾丽梅;陈荣春;卢志军;钟鸣亮;刘宁;叶书熙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技术椎板间入路选择性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全椎板切除术治疗,实验组予以椎间孔镜技术椎板间入路选择性减压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6个月的JOA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予以椎间孔镜技术椎板间入路选择性减压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缓解疼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植骨融合术在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田地;赵伟;杨显声

    腰椎失稳性疾病一直困扰着医学工作者,其病因不明、种类繁多、治疗困难是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其中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群的健康,是慢性腰腿痛的病征之一,临床工作者对于如何治疗此疾病进行了大量研究,治疗大致分为保守和手术两种方法,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手法治疗、封闭治疗等,手术治疗DLSS大致包括三步:充分的椎管内减压、钉棒系统的固定和植骨融合术,其中植骨融合术是治疗DLSS基本、重要的原则.目前临床上植骨融合术方法众多,优缺点各有不同.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范智芳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黄韧带切除,椎管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穿刺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创伤小、康复速度快以及安全性高等优点,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经 Wiltse 入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疗效观察

    作者:夏鸿;赵林;王大峰;李建华;马俊;陆洪生

    目的探讨经 Wiltse 入路椎板部分切除、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不稳患者采用经 Wiltse入路椎板部分切除、椎管潜行扩大减压、经椎间孔神经根松解、椎间融合器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140.35±25.2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25.40±60.15)ml。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脑脊液漏、椎间隙感染、大出血病例。22例Ⅰ度滑脱患者完全恢复,11例不稳患者6个月后复查动力位 X 线片均恢复稳定性。VAS 评分:术前为(7.4±3.0)分,末次随访时为(1.5±2.1)分,较术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根据 JOA 评估标准,优24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3.9%。结论经 Wiltse 入路部分椎板切除、椎管、神经根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具有减压彻底,植骨融合满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在临床积极应用。

  • 改良全椎板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观察

    作者:包光辉;张智达;姜文明

    目的 观察改良全椎板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该院脊柱外科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全椎板切除减压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全椎板减压术,保留棘突、棘上及棘间韧带复合体.出院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及JOA腰背痛评分评价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6个月优良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7%),并发症发生率及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全椎板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优于传统全椎板切除减压术,可显著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减少并发症.

  •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腰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

    作者:赖征文;李敏;李平安;刘云彬

    目的:观察腰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对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单纯减压术,治疗组采取经腰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对比两组的近期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三个时间段的JO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腰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效果持久稳定,是一种良好的治疗选择.

  •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文修;张海勤;姚爱军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例9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1~4 h,术中出血量为230~1 350 mL,术后随访9~36个月,X线片复查显示没有椎弓根钉误置、断钉以及拔出等情况发生,大部分患者症状和体征均得到改善,其中单纯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手术有效率明显高于复杂性腰椎管狭窄手术,而并发症要低于复杂性腰椎管狭窄手术.结论 脊髓造影诊断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按照有效减压和限制破坏的原则,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采用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且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

  •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现代外科学概念

    作者:贾连顺;杨立利

    一、历史回顾早在19世纪初,法国解剖学家An-toine Portal通过尸体解剖观察到,脊柱畸形可产生一节或多节椎体相应的椎管狭窄,造成脊髓压迫症.

105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