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Academic Journal of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이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0.7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8-879X
  • 国内刊号: 31-100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37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吴孟超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小儿肝移植无肝期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作者:朱益贫;杨立群;俞卫锋

    目的:研究小儿肝移植无肝期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5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及无肝期开始时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丙泊酚浓度,对比两者之间的药代动力学差异.结果:丙泊酚的药-时曲线符合开放性三室模型,具有分布广,清除率高等特性.结论:无肝期与诱导期丙泊酚代谢无明显差异,推测该药可能存在明显的肝外代谢.

  • 褪黑素对中晚期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协同和保护作用

    作者:晏建军;沈锋;王葵;吴孟超

    目的:观察褪黑素(Mel)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及肝功能保护作用.方法:140例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组,TACE组70例;TACE+Mel组70例,在每次TACE治疗前7 d起开始口服Mel 20 mg/d,连续21 d.结果:TACE组和TACE+Mel组患者无完全缓解者,部分缓解率(WHO标准)分别为12.9%和22.9%(P<0.05),获2期切除者分别为4.3%及12.9%(P<0.01);0.5年、1年及3年生存率TACE组分别为80.0%、54.3%和11.4%,TACE+Mel组分别为100%、68.6%及21.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Mel对TACE引起的肝功能损害有明显保护和治疗作用,可降低TACE后腹水的发生率.同时,Mel可增强TACE后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及提高CD4/CD8比值,提高外周血IL-2含量、降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表达(P<0.01). 结论:Mel对TACE有协同抗肿瘤和肝功能保护作用,可防治TACE术后肝功能的损害,增强患者自身免疫保护,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增加2期手术机会.

  • 1-(1H -1,2,4-三唑基)-2-(2′,4′-二氟苯基)-3-含硫侧链-2-丙醇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

    作者:孙青

    目的:研究不同含硫侧链的引入对三唑醇类化合物抗真菌活性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了15个含硫侧链取代三唑醇类化合物,其中13个为新化合物;选择了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结果:目标化合物对所选菌株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2对白色念珠菌的MIC80值为2 μg/ml,与氟康唑的活性相当;化合物7和10对白色念珠菌的MIC80值为0.5和0.25 μg/ml,分别为氟康唑活性的4倍和8倍.结论:适当的脂水分配系数对该类化合物体外抑菌活性的影响可能大于立体化学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三唑类 抗真菌药
  • 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CV免疫组化和电镜研究

    作者:陈佩兰;范公忍;李琳;田惠英;陈良标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丙型肝炎病毒抗原(HCVAg)表达和HCV颗粒感染状况及意义.方法:采用抗HCV核心区及NS3区单克隆抗体,对35例慢性丙肝患者PBMCs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和电镜观察.结果:慢性丙肝患者PBMCs的HCVAg阳性率为82.9%(29/35),其中82.8%(24/29)的病例电镜下发现了病毒颗粒,占全组病例的68.6%(24/35).同时发现部分细胞超微结构呈现一系列凋亡性改变.结论:HCV可感染PBMCs并在其中复制,这可能是导致患者HCV持续感染的原因之一.

  • 正常人甲状旁腺的高频超声断层影像50例

    作者:章建全;黄宝砖;梅长林

    目的:加强对甲状旁腺高频超声解剖特征及检查方法的认识,以利于甲状旁腺疾病的超声诊断和超声介入治疗.方法: 随机选择50例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测值正常的志愿者、年龄18~45岁,平均27岁.采用仪器为MEDISON SA-6000C数字化彩超,探头频率10 MHz.超声探头由甲状腺上极自上而下横切扫查至锁骨上方,辨认和检测甲状旁腺的位置、形态、大小、数目及内部回声.结果: 50例受检者经超声共检出甲状旁腺140枚,平均每例检出2.8枚.其中检出4枚者8例(16%);检出3枚者33例(66%);检出2枚者7例(14%);仅检出1枚者2例(4%).上甲状旁腺的总检出数78枚(55.7%),其中右上腺体42枚、左上腺体36枚;下甲状旁腺总检出数62枚(44.3%),其中右下腺体33枚、左下腺体29枚.结论:(1)高频超声可以检出正常甲状旁腺;(2)检出3枚腺体者占多数,且上腺体的检出率高于下腺体,纵隔内腺体是超声检查盲区;(3)甲状旁腺体积小、呈圆或椭圆形、内部回声低以及特殊的解剖位置是超声检查的主要线索.

    关键词: 甲状旁腺 超声检查
  • 曲美他嗪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作者:赵艳芳;秦永文;李建国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 TMZ)对心肌缺血缺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0只昆明种雄性小白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稀释的TMZ 5 mg/kg、10 mg/kg及等量生理盐水,连续7 d,第6天起,按20 mg/(kg*d)腹腔内注射异丙肾上腺素,连续2 d,造成小鼠心肌坏死模型,制作光镜及电镜标本,观察心肌超微结构、血清心肌酶谱及心肌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两个治疗组心肌超微结构损害明显减轻,血清CK及LDH显著减低(P<0.05),心肌MDA显著降低(P<0.01),SOD显著增高(P<0.01).结论:TMZ能显著减轻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心肌损害,对心肌缺血缺氧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TMZ能减少氧自由基产生等作用有关.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心肌缺血
  • 晨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峻;何晓文;卢建;靳小青;马小兵;孙民;王庆蓉;钮燕

    目的:评价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改良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银染方法检测了73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TCC)患者(肿瘤组)、20例非恶性肿瘤泌尿系统其他疾病患者(对照组)和21例正常人(正常组)的晨尿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同时做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所有手术切除或活检的肿瘤标本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肿瘤组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为80.8%(59/73),明显高于尿脱落细胞学的20.5%(15/73);对照组中有3例尿脱落细胞端粒酶阳性;正常组尿脱落细胞均无端粒酶活性.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发现T2~T4期端粒酶阳性率明显高于Tis ~T1期.结论: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测定有望成为一种灵敏、特异的肿瘤标记物应用于临床.

  • 严重呼吸衰竭抢救中有创机械通气应用时机的探讨

    作者:霍刚;宋志芳;王鸣和;杨钢;张大良;刘盛欣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各种严重呼吸衰竭的佳时机.方法:分析14例常规药物与氧疗无效而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的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转归分为痊愈与病死两组,每组各7例,分别比较年龄、入住RICU时的一般情况、机械通气治疗时临床指标,结合呼吸衰竭确诊至机械通气治疗间隔时间,综合评价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时机与转归之间关系.结果:痊愈组年龄显著轻于病死组(P<0.05),分别为(56.57±11.87)岁、(78.71±10.75)岁; 呼吸衰竭确诊至应用机械通气治疗间隔时间痊愈组显著短于病死组(P<0.05),分别为(15.14±11.38) h、(71.57±48.34) h;此外,痊愈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显著短于病死组(P<0.05),分别为(0.29±8.96) d、(31.5±14.41) d;VAP与MODS发生率两组分别为14.3%、71.4%和28.6%、85.7%.结论:虽然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但获得有效机械通气治疗的时机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对经积极内科保守治疗无法缓解的呼吸衰竭患者,应不失时机地应用机械通气治疗.

  •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大鼠一些脏器内皮素-1和内皮素A受体基因表达的变化

    作者:张希洲;陈学云;戴建新;孙树汉;陈德昌;杨兴易;景炳文

    目的:探讨实验动物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时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和内皮素A受体(ETAR)基因在肺、肾和小肠粘膜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各脏器功能受损情况.方法:2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通过持续静脉泵注大肠杆菌内毒素(LPS)复制大鼠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模型;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为内参照基因,分别检测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组肺、肾脏和小肠粘膜组织ET-1和ETAR基因表达情况,同时检测其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尿素氮(BUN)、肌酐(Cr)和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组大鼠脏器组织ET-1和ETAR基因表达产物较正常组和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0.01);脓毒性休克组大鼠血清ALT、BUN和Cr较正常组、对照组和脓毒症组均显著上升(P<0.01),脓毒症组上述指标也较正常组明显上升(P<0.01);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早期动脉血气分析为低氧和呼吸性碱中毒,脓毒性休克组后期出现明显的低氧血症和CO2潴留.结论:ET-1和ETAR参与了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病理生理过程,且很可能是参与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启动的因子之一.

  • 雷公藤红素对HMC-1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鲍一笑;张璐定;李莉;韩连书;孔宪涛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诱导人肥大细胞系HMC-1细胞凋亡的基因调节机制.方法:雷公藤红素(0.5 μmol/L)与HMC-1细胞共育不同时间(4、8或12 h)后,用RT-PCR、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2家族、c-myc、白细胞介素1β转换酶(ICE)基因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它们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结果:HMC-1细胞本已存在Bcl-2、Bax、C-myc蛋白表达;雷公藤红素作用后,Bcl-2蛋白表达受到抑制,Bax、C-myc蛋白表达增加.HMC-1细胞能自发表达 bcl-2、bax、 bcl-XL和ICE的mRNA,在雷公藤红素作用下,bcl-2、bax、bcl-XL的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以bcl-2下降为明显),而ICE mRNA 3次检测2次上升,1次下降.结论:雷公藤红素诱导HMC-1细胞凋亡可能与其上调促凋亡基因和下调抑凋亡基因的表达有关.

  • 上海市社区散居老年人95例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调查

    作者:冯颖;陈霞飞;蔡东联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现状、影响因素及营养在生活质量综合评价中的意义,为开展以社区为中心的营养健康促进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华老年医学学会推荐的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内容和评价标准建议,随机调查95例散居老人的生活质量,所得结果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同时从膳食调查、营养相关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三方面进行营养状况的综合评定.结果:被调查老年人综合生活质量良、中、差的比例分别为37.89%、61.05%和1.05%,显著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依次为健康状况、营养状况、生活满意度、心理卫生、家庭和睦、社会交往、体能和经济收入;该组老人营养素摄入总体情况较好,热能、蛋白质摄入充足,脂肪、钠盐摄入偏高,超重、肥胖者比例较大(26.3%和40.0%),营养相关疾病患病率较高,与该社区为上海市经济收入、居住条件、文化层次等均处中上水平有关,调查结果可反映同类生活水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结论:老年人营养状况是影响其综合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应从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平衡营养和合理膳食等方面入手,改善营养状况,从而促进综合生活质量的提高.

  • cGMP对大鼠心肌细胞葡萄糖摄取的抑制作用

    作者:殷仁富;陈金明;汤晔华;吴宗贵;仇韶华;王咏梅;武瑞美

    目的:观察大鼠心脏两种负荷状况时环化鸟苷一磷酸(cGMP)对心肌细胞摄取葡萄糖的影响.方法:应用cGMP类似物8-BrcGMP、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NAME和NO供体SNAP灌注Wistar大鼠心脏,并用放免法测定组织内cGMP浓度.根据2-3H标记率计算葡萄糖摄取量.结果:低负荷状况时8-BrcGMP使冠脉血流增加,细胞内糖原浓度升高.高负荷状况时8-BrcGMP使心排出量减少,心肌细胞对葡萄糖摄取减少和使糖原浓度降低.L-NAME降低心肌细胞cGMP浓度,并刺激葡萄糖摄取,而SNAP作用则相反.结论:心肌细胞内cGMP浓度升高,可抑制葡萄糖摄取;而NOS抑制剂L-NAME则能降低cGMP浓度,使心肌细胞葡萄糖摄取增加,糖原分解减少,使缺血心肌功能受到保护.

  • 钙调蛋白基因缺陷HIS3酵母菌株的构建和鉴定

    作者:陈孙孝;廖万清;温海;姚志荣;邓安梅;仲人前

    目的:构建白念珠菌钙调蛋白基因(CMD1)缺陷HIS3酵母菌株,为进一步探讨钙调蛋白基因突变对真菌生长周期及致病性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首先将含cmd1::TRP1置换序列的质粒Ⅰ转化二倍体酵母菌株YPH501(his3trp1ura1),经Southern印迹法筛选出含TRP1序列的菌株.其次, 将含CMD1序列的质粒Ⅱ转化以上TRP1阳性菌株,进行减数分裂后选择得到TRP1阳性酵母菌株单倍体.后,将含trp1::HIS3置换序列质粒Ⅲ转化上述TRP1阳性单倍体菌株,用不含His培养基培养得到钙调蛋白基因缺陷HIS3酵母菌株. 结果:经Southern印迹法证实cmd1::TRP1基因置换克隆;减数分裂后选择得到了TRP1阳性酵母菌株单倍体;质粒Ⅲ转化单倍体后经不含His培养基培养得到CMD1缺陷HIS3菌株,接种于不含Trp培养基上未见有菌落生长,说明质粒Ⅲ转化单倍体后已将his3TRP1置换成HIS3trp1.结论:成功构建了钙调蛋白基因缺陷HIS3酵母菌株,基因型为cmd1trp1HIS3.

  • 原发性肝癌术后并发胆囊炎、胆囊结石成因分析

    作者:汤朝晖;宗明;吴孟超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并发胆囊炎、胆囊结石的成因.方法:对4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并发胆囊炎、胆囊结石者86例(20.75%).400例中合并乙型肝炎(乙肝)及肝炎后肝硬化、伴有腹水及术中行肝门阻断的患者,术后胆囊炎、胆囊结石的发生率均较不伴乙肝及肝炎后肝硬化、无腹水及术中未行肝门阻断的患者明显增加;而术后胆囊炎、胆囊结石的发生率在有无输血以及肝门阻断时间长短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并发胆囊炎、胆囊结石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术前存在易患因素、机械因素、胆囊血液灌注不足等.其结果是导致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胆汁淤滞、胆汁成分改变而引起胆囊炎、胆囊结石.

  • 小鼠Ⅲ度烫伤创面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的变化

    作者:何建;霍正禄;杨瑞和;陈德昌

    目的:探讨烫伤后机体及创面区域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20%Ⅲ度烫伤模型,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烫伤组、假烫组,每组内根据取材时间不同分为4个亚组.于烫伤后第1、3、5、10天,分别取静脉血、腹部正常皮肤、肌肉、脾、肾、肝、肺、脑、创面区域组织或假烫组小鼠相应背部皮肤,用ELISA法检测M-CSF水平.结果:M-CSF的表达在烫伤组、假烫组小鼠脑组织中均未测出,而其余组织中均可测出,但两组动物各组织M-CSF水平无显著差别;小鼠烫伤创面区域的M-CSF水平在伤后逐步升高,于伤后第5、10天明显高于假烫组[分别为(2.26±0.21) vs (0.92±0.10)及(4.96±0.36) vs (0.88±0.13) pg/mg 组织,P<0.05].结论:20%Ⅲ度烫伤后机体各组织M-CSF水平的变化主要局限在创面局部.创面区域M-CSF水平升高,可能与创面局部的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有关.

  • 重组THANK诱导表达和变性、复性及纯化

    作者:吴东;沈锋;娄永华;彭敏;焦炳华;吴孟超

    目的:获得较纯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THANK蛋白.方法:THANK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菌体超声破碎后,以洗涤剂反复洗涤包涵体.包涵体经8 mol/L尿素变性溶解后,再用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层析初步纯化,对重组蛋白浓度、氧化还原剂等复性参数进行优化和选择, 将蛋白稀释复性.复性后组分经Q Sa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再次纯化,后以Sep hadex G-25脱盐.结果:得到了纯度>97%、具有一定生物学活性的THANK蛋白.结论:THANK蛋白变性、复性及纯化方法的建立,为THANK活性蛋白的制备提供了依据.

  • 间隙连接蛋白43在HSV-tk-GCV系统旁观者效应中的作用

    作者:王驹;蔡如珏;朱诚;卢亦成

    目的:研究细胞间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Cx43)与基因治疗中旁观者效应的关系.方法:将不同Cx43表达水平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转染tk基因,tk+/tk-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经更昔洛韦(GCV)作用后,用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混合细胞体系生长抑制率.将上述混合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腹腔给GCV 15 mg/kg,每日2次,3周后处死,观察皮下CHO细胞结节的大小.结果:体外实验证实tk+/tk-混合细胞经GCV作用后生长受抑制的程度与Cx43表达水平有关,Cx43表达水平高的混合细胞在含有5% tk+细胞时就表现出旁观者效应,而Cx43表达水平低的混合细胞在含有20%tk+细胞时才表现出明显的旁观者效应.实验发现Cx43表达水平高的混合细胞动物皮下种植后经过GCV作用,细胞结节的体积明显小于Cx43表达水平低的混合细胞结节体积.结论:在HSV-tk-GCV系统基因治疗过程中旁观者效应的效率和间隙连接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 Stat 3蛋白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韩一平

    目的:分析Stat 3蛋白的表达与肺癌临床分型、分期及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关系,探讨Stat 3蛋白在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42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组织中Stat 3蛋白、P53蛋白和PCNA的表达.结果:肺癌组织中Stat 3蛋白的阳性率为81.0%;Stat 3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T、N分期和临床分期无关,而与肺癌组织类型相关,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Stat 3蛋白与P53蛋白及PC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Stat 3蛋白在肺癌组织中有异常表达,它可能参与肺癌细胞中p53基因的调节,促进肺癌细胞增殖,此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抑制Stat 3蛋白通路有望成为一条治疗肺癌的新途径.

  • 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作者:许硕贵;张春才;苏佳灿;刘晓华;吴亦农

    目的:分析镍钛聚髌器这一髌骨骨折内固定器的设计合理性及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促进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基础.方法:利用ANSYS软件对聚髌器进行分析,建模后进行网格划分,有限元单元采用20节点、八面体的三维砖块单元,六个定义自由度,共划分了10 483个单元,节点数为17 959.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划分为8 775个单元,节点数15 847.根据聚髌器的五个聚合方向,对髌骨模型施加载荷.结果:镍钛聚髌器内表面受拉力,外表面受压力,其大值分别为195.8 MPa和-18 MPa,远小于其极限应力,同时亦远小于其疲劳极限.聚髌器的记忆加压聚合力为134 N.整个髌骨表面受力比较均匀,约为0.8 Mpa.髌骨各节点应力计算表明,所受应力主要为正应力.结论:本器设计合理,重复使用性好.固定后允许患者早期活动(术后),持续正应力的存在有利于骨折端的稳定并促进骨愈合.

  • 重组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优化

    作者:杨旭;袁鹏群

    目的:优化重组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rhuMCP-1)在大肠杆菌DE3中的表达,生产rhuMCP-1.方法:应用NBS 15 L T.DR发酵罐,研究了诱导时不同的pH值、温度、搅拌速率、通气量和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浓度对表达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设计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正交试验表明溶氧条件对rhuMCP-1表达水平的影响较显著,其中搅拌速率和通气量为大的影响因素,搅拌速率为300 r/min和通气量10 L/min时,表达水平高,重组蛋白的含量可达40%以上.结论:本实验为该工程菌的中试提供了佳的表达诱导条件,对大规模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猪皮肤芥子气损伤

    作者:吕挺;吴建华;朱明学;廖万清

    目的:研究基因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FGF)作为外源性生长因子对皮肤芥子气染毒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以芥子气(0.5 mg/cm2)染毒断乳小猪背部皮肤为实验模型,染毒创面经连续1周外用rbFGF后观察创面外观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并取创面活检标本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DNA周期变化以评价细胞增殖活力.结果:用药后芥子气染毒创面红斑糜烂期出现时间、程度和范围无明显改变,但创面结痂出现时间较早[治疗组为(8.25±0.96) d,对照组为(9.75±1.71) d,P<0.05],愈合时间也明显缩短[治疗组为(14±0.82) d,对照组为(20±0.82) d, P<0.01];组织病理学变化显示治疗组细胞及纤维增生活跃;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S+G2+M期百分比显著增高[治疗组染毒后3 d和5 d分别为(12.49±0.76)%和(14.46±1.61)%,对照组则分别为(9.92±1.14)%和(10.43±0.70)%, P<0.01].结论:rbFGF对猪皮肤芥子气染毒创面的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中国人群Ⅱ和Ⅲ型HCV高变区1序列变异规律的比较研究

    作者:赵军;程云;王伟忠;陈菊梅;刘茂昌;何江英;马洪滨

    目的:比较中国人群Ⅱ和Ⅲ型丙型肝炎病毒(HCV)包膜蛋白E2高变区1(HVR1)序列变异特点,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巢式PCR技术从55例中国人Ⅱ型、38例中国人Ⅲ型HCV 感染患者血清中扩增HCV部分包膜区基因片段[核苷酸(nt)1 449~1 586(HCV-J)或nt 1 460~1 582(HCV-J6)],纯化后直接采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进行序列分析.结果:中国人群Ⅱ、Ⅲ型HCV HVR1均位于氨基酸(aa)384~408位,内有5个相同的保守位点:385位Thr,389、390、406位Gly, 403位Phe.此外,在Ⅱ型HVR1中401位Ser 也相当保守.Ⅱ、Ⅲ型间变异特点相似,但部分位点的变异程度、氨基酸出现的种类与频率及高变区两端保守区序列仍有差异.结论:对HVR1序列变异规律及其生物学意义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了解HCV的致病机制及疫苗的研制.

  • 大段冷冻异体骨移植治疗骨肿瘤

    作者:纪方;蔡郑东;孙庆斌;陈舰;顾雄华;刘植珊

    目的:探讨冷冻大段同种异体骨和关节移植治疗骨肿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1~1999年间,应用冷冻保存大段同种异体骨关节治疗骨肿瘤切除后遗留大块骨缺损.随访资料完整的54例,其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18~71岁,平均42.5岁,异体半关节移植48例,骨段移植2例,异体骨+人工关节4例.异体骨移植长度12~25 cm.普通髓内钉固定16例,交锁髓内钉固定18例,螺丝钉固定15例,重建钢板固定2例,克氏针+螺丝钉固定3例.结果:5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4.5年(0.5~9年),异体骨愈合53例,不愈合1例.主要并发症:肿瘤局部复发4例,感染4例,骨折2例,关节面塌陷3例,关节强直2例.关节功能按Mankin标准评定,优21例,良18例,中8例,优良率87%.结论:冷冻大段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是修复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但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 甲状旁腺超声成像的应用解剖

    作者:章建全;纪荣明;梅长林

    目的:在开展甲状旁腺疾病的超声诊断及甲状旁腺增生的超声介入治疗前,认识和掌握甲状旁腺的解剖学特征.方法:在20具成人尸体上观测甲状旁腺的位置、数目,甲状旁腺与甲状腺的毗邻关系;测量甲状旁腺的大长度、宽度和厚度,并测量甲状旁腺距甲状腺后缘或上、下极之间的距离.结果:20例标本共解剖出65个甲状旁腺,平均每例3.25个;其中上、下甲状旁腺成对出现者7例(35%),成对的上甲状旁腺并单侧下甲状旁腺者4例(20%),成对的下甲状旁腺并单侧上甲状旁腺者1例(5%),只解剖到上甲状旁腺和下甲状旁腺的分别为4例(20%).结论:本研究所获得的相关结果,对应用超声检查甲状旁腺以及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甲状旁腺时设计安全有效的进针路径具有指导意义.

  • 家族遗传性结肠息肉病恶变过程中DNA变化

    作者:魏东;王元和;戴丽

    为研究家族遗传性大肠息肉病(FPC)恶变演变过程,本实验采用真彩色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对29例FPC患者,60例大肠癌和56例腺瘤性息肉标本的DNA含量(DI值)和倍体分布进行对比研究.

  • 鼻饲补水加静脉补液抢救糖尿病高渗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作者:吴坚;邹大进

    糖尿病高渗综合征为糖尿病(DM)的一种急性严重并发症,多见于老年DM和以往无DM病史者,其临床表现凶险.1996年以前我们采用单纯静脉补充低渗盐水、生理盐水治疗12例糖尿病高渗综合征患者,病死率达50%;1996年开始我们采用鼻饲补水加静脉补液抢救了14例,使死亡率降低到14.3%.现对照前后两组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 大结节样肾上腺增生的库欣综合征伴发肾结石一例报告

    作者:王丽琼;邹大进

    1 临床资料患儿,男,12岁,因体质量进行性增加伴血尿、腰痛反复发作3年入院.3年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侧腰痛,较剧烈,肉眼血尿,腹部B超发现右肾结石,肾积水,经肌注阿托品、静滴氨苄青霉素4 d,腰痛、肉眼血尿消失.此后发生进行性向心性肥胖,3年来体质量增加29 kg,伴食欲亢进,多毛,痤疮,明显乏力,血压高,但智力正常.此间反复血尿、腰痛,尿中排出黄褐色小结石,多次复查B超示双肾结石.查体:体质量58 kg,身高137 cm,BMI 31 kg/m2,血压135/95 mmHg(18/12.7 kPa).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多血质貌,项背部多毛,痤疮,水牛背,蛙状腹,腹部及大腿内侧紫纹明显,无阴毛,阴茎短小.实验室检查:血清钾、钠、氯、磷、肌酐、空腹血糖、甲状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及性激素均正常.血钙2.74 mmol/L(正常2.15~2.62 mmol/L),餐后2 h血糖13.0 mmol/L(正常≤11.1 mmol/L),皮质醇(8:00)807 nmol/L (正常280~690 nmol/L),(16:00) 1 477 nmol/L(正常140~280 nmol/L),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 首发症状为严重腹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一例报告

    作者:吴坚;邹大进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9岁.因腹泻、消瘦、乏力8个月,加重2周入院.腹泻频繁,每日5~10次水样便,加重至每日20~30次;消瘦明显,8个月体质量下降20 kg.纳差,近2周自觉口渴,尿量减少.入院时查体:体温37.4℃,脉搏123次/min,血压19/11 kPa,身高170 cm,体质量41 kg.无突眼,甲状腺Ⅰ度肿大,质韧,无血管杂音.心率123次/min,律齐.双手平举震颤阳性,下肢不肿.实验室检查: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8.48 nmol/L,总甲状腺素(TT4)309 nmol/L,促甲状腺素(TSH)0.08 mIU/L,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24.4%,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21.1%(正常参考值分别为TT3 1.5~3.1 nmol/L,TT4 60~170nmol/L,TSH 2~10 mIU/L,TGAb<30%,TMAb<15%);甲状腺吸131碘率正常;血降钙素正常;空腹血糖4.0 mmol/L;血白细胞计数4.3×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2.4×109/L;大便常规及培养均为阴性;甲状腺99锝核素扫描示双侧甲状腺略大,浓聚碘能力稍加强,符合弥漫性甲状腺肿;胃镜、全消化道钡餐及上腹部CT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入院后曾用易蒙停、复方苯乙哌啶止泻无效,后予他巴唑15 mg 每日3次及心得安10 mg 每日3次对症治疗,同时予补液、能量合剂、脂肪乳剂及人血白蛋白支持疗法,20 d后腹泻止,大便1次/d,成形,体质量增加5 kg,且复查TT3 4.9 nmol/L,TT4 85 nmol/L,TSH 0.09 mIU/L,予以出院.出院后继前予他巴唑10 mg 每日3次及心得安5 mg 每日3次治疗.随访1年,患者体质量已恢复到65 kg,未再发生腹泻,甲状腺功能正常,他巴唑剂量为10 mg 每日1次.2 讨论 Graves病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且作用增强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老年甲亢患者一般症状不典型,本例以严重腹泻为首发症状,同时极度消瘦,较为罕见.经予抗甲状腺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症状明显改善,甲状腺功能趋向正常.本例提示,老年甲亢患者可以腹泻为首发症状,消瘦明显,呈恶病质;诊断时应排除消化道肿瘤、甲状腺髓样癌及血管活性肠肽瘤等;尚应注意排除是否同时合并糖尿病.

  •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合并医源性库欣综合征一例报告

    作者:曲伸;邹大进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4岁.因纳差、乏力、皮肤色素沉着12年,向心性肥胖7年于1997年11月11日入院.患者于1985年在工作时被铁器贯穿右腹部,累及肾脏并大量出血,抢救后脱险.自1986年起患者出现纳差、皮肤色素加深,伴全身无力、精神较萎,食欲减退,嗜盐,低血压等.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予氢化可的松(时间较短),强地松、地塞米松口服,其中地塞米松口服时间长(约12年),每日1.5 mg.患者皮肤色素沉着明显好转,但仍感乏力、嗜盐.7年前患者开始出现向心性肥胖,以腹部肥胖为主,皮肤菲薄,易出血,体质量增加20余公斤,反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既往史及家族史无异常.

  • 剖宫产术后早期妊娠胎盘绒毛植入二例报告

    作者:惠宁;崔英;顾清;刘玉环

    1 临床资料例1 38岁,孕3产1,停经68 d,阴道不规则少量出血40+ d.经妇检及B超检查提示子宫肌瘤合并早孕、先兆流产.患者11年前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8年曾人工流产一次,工具避孕.入院后查子宫增大如孕70 d,凹凸不平感,输液下行人工流产术,术前宫腔深12 cm,探针取出时出血较多,扩宫颈6-8号,放入8号吸管吸刮一圈取出时,即出现大量子宫出血,瞬间达1 000 ml.立即给予催产素40 U,阴道填塞纱布.出血稍有减少,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体略大于正常,未见明显肌瘤,子宫峡部膨隆6 cm×5 cm×5 cm,前壁菲薄,触之空虚感.考虑为子宫瘢痕破裂出血,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剖开子宫见胚胎着床于剖宫产瘢痕处,该处肌层已被绒毛组织破坏而全层横裂,裂口处为吸刮后的血块及机化的少量绒毛组织附着,仅剩浆膜层完整.镜下见破口处子宫壁全层出血,附着有绒毛及蜕膜组织,子宫肌层见滋养细胞嵌入,诊断为早孕,绒毛植入.术后7 d患者痊愈出院.

  • 复发性、交替性痛性眼肌麻痹一例报告

    作者:王美霞;郑惠民

    痛性眼肌麻痹又称Tolosa-Hunt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但有特殊表现的头痛类型,主要表现为眼眶区痛,并波及前额或颞部,复发性、交替性发作者更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6岁,江苏籍,既往体健.1993年5月初因劳累后出现咽痛,流清涕,无发热.1周后出现头痛,左眼球胀痛、充血,视物成双.当地医院先后行头颅CT、MRI及MRA均未见异常.后行双眼球后CT发现:左眼球后非特异性肉芽肿形成.当时查体发现左眼球完全固定于正中位,各向运动消失.确诊为"痛性眼肌麻痹”.经地塞米松15 mg静脉滴注,1次/d×15 d,然后渐减量至停药,共2个月,头痛、左眼球胀痛、视物成双完全消失.2000年3月初,劳累后突然出现右眼球胀痛伴头痛、视物双影,自服地塞米松疼痛可减轻.于2000年3月8日来我院求治收住.入院查体:BP 16/10 kPa,神清,双侧视神经乳头苍白,右眼上视、下视受限,右眼外展不能,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灵敏,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腱反射正常、病理征(-).辅助检查:头颅MRI及MRA各层面未见明显异常改变,仅右眼球后T2W见略高密度影.第1 h血沉 48 mm;血常规正常;腰穿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 140 mm H2O,椎管通畅,细胞总数42×106/L,白细胞 10×106/L,蛋白定量、葡萄糖、氯化物正常,免疫球蛋白IgG 170 mg/L(正常值10~50 mg/L);血糖正常,尿糖(-).诊断:痛性眼肌麻痹.予甲基强的松龙500 mg,静脉滴注(1次/d)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至治疗第3天,患者头痛、右眼球胀痛明显减轻,视物双影感亦减轻;第6天,头痛、右眼球胀痛、视物双影感基本消失.查体:右眼球上、下视完全,右眼外展仅露白1 mm.于3月15日自动出院.

    关键词: 眼肌麻痹 复发
  • 晶状体血管膜残留一例报告

    作者:蔡季平;魏锐利;陈蔚;朱莉

    1 临床资料患儿,男性,2个月,出生后几天即被家长发现左眼瞳孔区呈白色,曾在外院诊治,于1999年12月10日来我院就诊,以"左眼先天性白内障”收入院.患儿足月顺产,出生时体质量4.2 kg,Apgar评分10分,无吸氧史.出生后2 d未睁左眼,但饮食睡眠好,二便正常.否认外伤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患儿.患儿父母均为农民,非近亲结婚,母亲妊娠期间未患任何疾病,未服任何药物,也未接触有毒化学物品.查体:全身情况佳,发育正常,头面部无畸形.眼科检查:用手电筒光先后刺激左、右眼,患儿反应类似,说明左眼有光感.双眼外观对称,外眼正常,眼球位正,左、右眼大小无差异,无眼球突出,运动同步.左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KP(-),前房浅,周边前房深度=1/3CT(角膜厚度),Tyn(-);虹膜纹理清,鼻侧(6~12点)虹膜后粘连,部分萎缩,未见新生血管;瞳孔欠圆,3 mm,直、间接对光反应存在;鼻侧晶状体表面呈灰白色混浊,可见萎缩的血管残痕,与鼻侧之萎缩虹膜相连续,晶状体皮质及核均透明,后囊白色混浊,其表面可见数条血管,扩瞳后(5 mm)未见白色混浊之边界,混浊较均匀,从血管的形态及颜色无法区分动、静脉;玻璃体、眼底不能窥见.眼压未测.左眼B超未见眼球内占位及其他异常.于1999年12月15日在全麻和局麻下行左眼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术中见鼻侧之萎缩虹膜与晶状体粘连紧密,不易分离,晶状体核与皮质极易吸除,但后囊增厚明显,混浊严重且广泛,遂将视轴区直径约5 mm之混浊后囊膜予以剪除,剪除时未见出血,玻璃体未疝出,无脱失,可见眼底红光反射.肉眼见后囊膜约有1 mm厚.病理报告:左晶状体后囊膜慢性炎性肉芽组织伴异物巨细胞反应,为肉芽样组织,其间有较丰富

    关键词: 晶体疾病 先天性
  • 气管食管共壁的厚度与Blom-Singer发音管长度的关系

    作者:彭玉成;叶青;陆书昌;纪荣明;姜宗来

    晚期喉癌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丧失了发音功能,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为患者恢复语言功能极为重要.近10多年来Blom-Singer发音管[1]发音法疗效较好.全喉切除术后将气管口造瘘于颈部,无论是行Ⅰ期还是行Ⅱ期Blom-Singer发音管发音法,均需在气管造瘘口的后缘下0.5 cm处,即第一、第二气管环之间的水平,行气管后壁和食管前壁中间插入一个Blom-Singer发音管进行发音.故有必要对这一水平的气管后壁和食管前壁,即我们称之为共壁的厚度进行测量研究,计算这一水平气管食管共壁组织的收缩系数,更准确地为无喉患者选择Blom-Singer发音管.

  • 乙肝病毒adr型基因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

    作者:景洪标;余宏宇;戴益民;姚玉成

    目的:构建乙肝病毒adr型基因疫苗pCMVS2-S,观察其免疫小鼠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方法:将构建的乙肝病毒基因疫苗注射于C57BL/6小鼠胫骨前肌内,运用ELISA检测不同时间小鼠血清中抗HBs抗体.结果:注射基因疫苗1周后,血清中抗HBs抗体转阳,1个月后抗体达到高峰,并以高水平维持至少2个月.结论:基因疫苗pCMVS2-S能诱导C57BL/6小鼠产生较好的体液免疫应答.

  • 鼻内窥镜下电动吸割器行泪囊鼻腔造孔术20例

    作者:刘锋;周水淼;张速勤;李兆基;章如新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其治疗以往多在眼科行鼻外进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近年来,随着鼻眼相关外科的发展及鼻窦内窥镜技术的普及,鼻内进路行泪囊鼻腔造孔术(dacryocystorhinostomy,DCR)结合电动吸割器,手术操作方便,提高了术后治愈率.现总结如下.

  • 减肥新药西布曲明中间体的合成

    作者:刘建飞;姚建忠;王小燕;周有骏;娄武剑

    西布曲明(sibutramine)是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吸收的抑制剂,原用作抗抑郁治疗,因其具有提高饱满感(satiety)和加快代谢的双重作用,在临床试验中西布曲明盐酸盐单水合物具有明显的减肥作用.与其他减肥药不同的是西布曲明能维持疗效达1年之久,不反弹[1],因此于1998年作为减肥新药上市[2].

  • 骨髓组织制片和胶原与网状纤维复合染色的应用

    作者:张顺民;龚志锦;刘昀;林万和;朱明华

    在病理活检组织中,骨髓穿刺标本的制片和特殊染色要求较高.为适应临床诊断和研究工作的需要,我们对组织制片和染色方法进行改进,提高组织固定液的浓度,以加强对组织细胞的渗透能力;选用酸和醛脱钙液,以减少对骨髓的损害程度,控制组织脱水、透明和浸蜡时间,提高制片质量.为了更好地证明骨髓纤维化中含有两种纤维成分,我们改进了双重染色法,能够较好地同时显示胶原和网状纤维成分,其色彩鲜艳、对比清晰,现报告如下.

  • 压力性尿失禁的TVT术治疗

    作者:任吉忠;董贺玲;闵志廉;朱有华;齐隽;瞿创予

    压力性尿失禁为腹内压突然增高时(如咳嗽、打喷嚏、大笑或体力活动期间)尿液的非随意性排出,常给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带来一系列社会、精神、家庭、职业、体力和性生活方面的困扰,生活质量受到明显损害.本研究报告我院采用经阴道无张力尿道吊带(tension free vaginal tape, TVT)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情况.

    关键词: 尿失禁 压力性 TVT
  • CD15、CD44v6和nm23H1的mRN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谷化平;倪灿荣;马大烈;詹洲

    目的:探讨CD15、CD44v6、nm23H1的mRNA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90例大肠癌标本中CD15、CD44v6和nm23H1的mRNA表达,并结合53例5年以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0例大肠癌中CD15、CD44v6和nm23H1的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4%、68.9%和66.7%.CD15和CD44v6的mRNA高表达及nm23H1 mRNA低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均呈正相关.大肠癌中CD15 mRNA表达与CD44v6 mRNA表达呈正相关,与nm23H1 mRN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在大肠癌的侵袭转移中,CD15、CD44v6和nm23H1的mRNA表达可能具有正、负调节的协同作用.CD15 mRNA可作为预测大肠癌侵袭转移潜能、并客观评估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 大肠癌细胞表达的Fas配体具有功能性

    作者:王强;傅志仁;陈学云

    目的:探讨大肠癌细胞Fas配体(FasL)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以及氚释放细胞活性测定技术检测大肠癌细胞株中FasL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其功能.结果:所检测的6株大肠癌细胞(RPMI 4788、HCT-116、DLD-1、LoVo、WiDr和COLO 320DM)全部表达FasL mRNA和蛋白;DLD-1, LoVo 和 WiDr等部分大肠癌细胞具有Fas依赖的细胞毒活性.其中DLD-1 细胞活性具有量效关系,并且乙酸肉豆蔻佛波醇(PMA) 和离子霉素(ionomycine )刺激能显著增强DLD-1的细胞活性.结论:DLD-1、LoVo和WiDr等3株大肠癌细胞表达功能性Fas配体,并可能以此反击机体免疫系统,逃避免疫监督.

  • 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对大肠癌Fas配体表达的调控作用

    作者:王强;傅志仁;陈学云

    目的:探讨不同细胞因子对大肠癌细胞Fas配体(FasL)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了两种细胞因子(1×106 U/L TNF-α或IFN-γ)处理后大肠癌细胞FasL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所检测的6株大肠癌细胞全部表达FasL蛋白;TNF-α和IFN-γ处理DLD-1 细胞10 h,显著上调其FasL蛋白的表达水平;TNF-α和IFN-γ以及PMA+离子霉素(ionomycin)处理SW620 细胞10 h,也显著上调SW620细胞的FasL蛋白表达水平.TNF-α和PMA+离子霉素处理SW620细胞48 h进一步增加SW620的FasL蛋白表达,IFN-γ处理SM620则表达增加不明显.结论:TNF-α和IFN-γ等细胞因子具有上调某些大肠癌细胞FasL表达的作用.

  • 5-氟尿嘧啶对大肠癌Fas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

    作者:胡圣良;丁尔迅;王强;陈学云;傅志仁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对大肠癌细胞Fas蛋白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培养的9株细胞(6株为人大肠癌细胞)Fas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观察了5-Fu(260 mol/L)处理后大肠癌细胞Fas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在检测的6株人大肠癌细胞中,有5株肿瘤细胞表面表达Fas蛋白;用临床浓度的5-Fu处理后,HCT-116和WiDr的Fas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结论:5-Fu可上调肿瘤细胞Fas表达水平,由此可能增加其对Fas介导的机体免疫监视作用的敏感性.

  • 海洋药物研究展望与对策

    作者:易杨华;李玲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天然产物宝库.生长在海洋这一特殊环境中的海洋生物,在其生长和代谢过程中,产生并积累了大量具有特殊化学结构并具特殊生理活性和功能的物质,是开发新型海洋药物和功能食品的重要资源.目前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和发展方向.研究开发海洋天然产物(海洋药物、功能食品、生物材料等)对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国民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海洋药物 研究
  • 我校长海医院秦永文教授采用经导管封堵术治愈40 mm巨大房间隔缺损

    作者:

  • 我校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热烈聚会庆贺吴孟超院士肝胆春秋45载

    作者:

  • 我校易杨华教授课题组首次从海洋生物中发现新的抗癌化合物

    作者:

    关键词: 教授课题 海洋生物
  • 我校长海医院周晓平教授采用“一拖二”电刺激器治疗帕金森病获得成功

    作者:

  •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普通外科简介

    作者:

    关键词: 军医大学 长征 医院
  • 中科院院士吴孟超教授肝胆春秋45载庆典剪影

    作者:

    关键词: 中科院 院士 庆典
  • 我校长海医院景在平教授采用微创腔内隔绝术治愈多裂口主动脉夹层瘤

    作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