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磁共振成像杂志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자공진성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8034
  • 国内刊号: 11-590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磁共振成像》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戴建平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磁共振序列在颅神经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春星;符益纲;周笑;周仪

    目的通过3D-SPACE序列、3D-CISS序列、3D-VIBE序列及3D-TOF序列对神经、血管及其空间关系的显示能力,从中选择优异的序列组合来展现神经与血管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或舌咽神经痛的患者进行MR常规及上述4种血管神经成像技术进行扫描,查看它们在MPR或MIP重建中神经、血管的成像特点。结果与3D-CISS序列相比,3D-SPACE序列能更加敏感地显示责任血管,更好地体现神经与血管的关系;与3D-VIBE序列相比,3D-TOF序列能更清晰地显示整体的血管走形。结论3D-SPACE序列能更好的显示神经走向及判断神经与血管的关系,3D-TOF序列能在MIP重建中显示整体的血管并判断血管来源,两者结合能更好地展现MR在血管神经成像的优势。

    关键词: 颅神经 磁共振成像
  • 扩散加权成像对非手术喉癌和下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的疗效评价

    作者:李依霞;崔园园;崔豹;马露;陈思;杨娜;张爱莲;蔡剑鸣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常规MRI检查评价非手术喉癌下咽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喉癌下咽癌患者(仅接受放化疗,未行手术治疗)共25例,全部病例均于患病局部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常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分析患者MRI特点、测量肿瘤大横截面积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包括平均ADC值、低和高ADC值);治疗后(放化疗结束后1个月内)再次行MRI检查,测残留肿瘤面积及ADC值,并计算肿瘤缓解率。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肿瘤ADC值与肿瘤缓解率相关性;分析治疗后完全缓解患者(CR组)与非完全缓解患者(非CR组)治疗前、后ADC值及变化的差异。结果25例喉癌下咽癌患者治疗前肿瘤面积4.81(0.83~14.12) cm2,治疗后肿瘤面积2.42(0~7.92) cm2,肿瘤缓解率为74.8%(6.0%~100%),其中有11(11/25,44.0%)例患者治疗后肿瘤消失。治疗前肿瘤平均ADC值及高ADC值与治疗后肿瘤缓解率呈负相关(r=–0.922、–0.691,P<0.05),治疗后平均ADC值与缓解率呈正相关(r=0.678,P<0.05);非CR组治疗前肿瘤平均、高ADC值高于CR组,CR组治疗后平均ADC值及治疗前后平均ADC值的变化高于非C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治疗前肿瘤ADC值以及治疗前后肿瘤ADC值的变化对评价非手术喉癌下咽癌放化疗后早期缓解率有一定意义。

  • 磁共振平均相对脑血容量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损伤诊断准确性的Meta分析

    作者:洪顺明;张雨;卢昊;王鹏飞;黎文汉;张春智

    目的评价磁共振平均相对脑血容量(rCBVmean)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损伤的诊断准确性。材料与方法系统性检索2000年1月至2015年8月Pubmed、Embase和CBM数据库中发表的有关磁共振rCBVmean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的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应用Stata13.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包括378例患者,合并敏感性(SEN)、特异性(SPE)、阳性似然比(PLR)、阴性似然比(NLR)和诊断优势比(DOR)分别为0.87(95% CI:0.80~0.91),0.89(95% CI:0.81~0.94),7.6(95% CI:4.3~13.4),0.15(95%CI:0.10~0.23)和50(95%CI:22~117)。综合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SROC)下面积为0.93(95%CI:0.91~0.95)。结论磁共振rCBVmean在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中具有高的诊断准确性。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磁共振成像表现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韩丹;袁雁雯;张洁;徐岩;靳二虎;贺文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MRI表现及其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50例PBC患者(观察组)和44例因其他疾病所致肝硬化患者(对照组)的肝脏MRI表现及临床、病理资料。PBC的严重程度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分为Ⅰ~Ⅳ期。分析并比较以上两组患者的MRI表现有无差别,探讨不同病理分期PBC的MRI征象异同。结果 PBC常见的MRI表现主要包括T2WI肝实质信号强度不均匀、门静脉周围长T2信号、门静脉周围晕征、肝内胆管数目减少及管径狭小、花边样肝纤维化、节段性肝萎缩或肥大、腹腔淋巴结增大、腹水及脾大。比较PBC与其他原因肝硬化的MRI征象发现,两组间门静脉周围晕征(χ2=6.887, P<0.05)、肝内胆管减少及管径狭小(χ2=5.537, P<0.05)和淋巴结增大(χ2=22.297, P<0.05)的显示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在病理分期不同的PBC患者中,Ⅱ期与Ⅲ期之间门静脉周围晕征(P<0.05)和肝内胆管减少及管径狭小(P<0.05)的显示率有显著性差异,而淋巴结增大(P>0.05)的显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BC的MRI表现与病理分期具有相关性,MRI检查有助于评估PBC病变的严重程度。

  •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血管瘤型脑膜瘤的磁共振成像征象对比分析

    作者:陈荣;彭德昌;胡祖力;李海军;张静坤;肖香佐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HPC)与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I特征性表现的异同。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6例HPC和24例血管瘤型脑膜瘤的术前MRI平扫及增强的影像学资料。采用χ2检验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二者的MRI表现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PC与血管瘤型脑膜瘤比较,肿瘤的长径(t=2.066,P=0.046)、分叶征(χ2=7.111, P=0.008)、T1WI信号(χ2=17.220,P<0.001)、T2WI信号(χ2=22.247,P<0.001)、DWI等低信号(χ2=4.310,P=0.038)、囊变坏死(χ2=7.111,P=0.008)、瘤周水肿程度(χ2=9.864,P=0.014)、血管流空影(χ2=8.087,P=0.004)、与硬脑膜窄基底相连(χ2=15.973,P<0.001)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尾征(χ2=0.150, P=0.698)、瘤内出血(χ2=2.338,P=0.126)、中线结构移位(t=-1.656,P=0.106)等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C与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I表现存在差异,对比分析二者的影像学征象有助于两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年轻患者腰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与椎间盘膨出及突出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郑作锋;李优伟;张东坡;毛磊

    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观察30岁以下腰痛患者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Pfirrmann分级特征以及相关的其他改变,并评价Pfirrmann分级与椎间盘膨出及突出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30岁以下因腰痛行腰椎MRI检查的患者,其中男50例,女33例,平均年龄25岁。由2名影像科医师对MR图像进行分析,观察L1~S1椎间盘信号、椎间盘形态、纤维环撕裂、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突出、椎体终板及许莫氏结节的改变。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采用Pfirrmann分级。观察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多元相关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椎间盘共415个,其中Pfirrmann分级Ⅰ~Ⅱ级退变322个(77.6%),Ⅲ级退变56个(13.5%),Ⅳ级退变33个(7.9%),Ⅴ级退变4个(1.0%);103个椎间盘出现膨出或突出;椎间盘膨出以L4~5椎间盘多(42.2%),且多合并Ⅲ级退变(51.1%);椎间盘突出以L5~S1椎间盘多(51.7%),且多合并Ⅳ级退变(46.6%);17例患者出现椎间盘后方高信号区(HIZ),且均位于L4~5、L5~S1椎间盘水平;3例患者出现终板退变。多元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firrmannⅢ级退变与椎间盘膨出有明显相关性(r=0.972;P=0.006),与椎间盘突出无明显相关性(r=0.639;P=0.245);PfirrmannⅣ级退变与椎间盘突出(r=0.999,P=0.000)及HIZ (r=0.919,P=0.028)有明显相关性,与椎间盘膨出无明显相关性(r=0.769,P=0.128)。HIZ与椎间盘膨出(r=0.919, P=0.027)及突出(r=0.935,P=0.020)均有相关性。结论腰椎MRI成像能够清晰显示年轻患者椎间盘早期退行性改变的不同病理阶段;Pfirrmann Ⅲ退变与PfirrmannⅣ级退变分别与椎间盘膨出和椎间盘突出有相关性;年轻患者应及早发现椎间盘早期退变,以对临床评价提供更有价值信息。

  •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纤维扩散张量成像测量方法研究

    作者:苟辉亮;黎胜强;覃颖;丁辉;邓生华;卢俊风;安娜;杨倩

    目的探讨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纤维测量方法研究和意义。材料与方法对10~50岁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研究组)和50名健康人群(对照组)扩散张量成像脑白质纤维形态和量的分析。结果(1)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年龄和性别无显著统计学意义;(2)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各部位对应左右差值分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研究组双侧颞上回、双侧外囊中部及双侧海马钩回左右FA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值越大,越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扩散张量成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测量FA值时,取连续相邻两个层面清晰部位进行对称性测量,发现脑白质某部位扩散张量成像FA值异常,进行左右FA值(胼胝体除外)比较分析时,用左减右FA差值的方法进一步分析脑白质细微结构变化具有临床意义,可用于临床分析。

  • 磁共振成像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虹;郭玉林;李雪霜;陆通

    目的总结脊柱结核的MRI特征,提高MRI对脊柱结核的诊断准确率。材料与方法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120例脊柱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数字化摄影(DR)、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分别计算各自的诊断准确率,行卡方检验。结果120例脊柱结核,DR诊断准确72例(60%),MRI诊断准确112例(93.3%),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能够发现脊柱结核的早期征象,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诊断准确率高,对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 动态增强MRI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进展

    作者:高才良;乐暾;蔡福玲;曾文兵;邬山;管川江;杨染;汪明全

    乳腺疾病若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做出准确的诊断,就可同时减轻患者心理、生理上承受的痛苦。动态增强MR成像技术及MR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者就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帕金森病伴抑郁的MRI研究现状

    作者:祝英城;盛可;承欧梅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常以运动障碍起病,但是非运动症状的发生率也非常高,其中抑郁症状发生率高。抑郁症状的出现严重影响PD患者生活质量,也是加重运动障碍,认知损害,加速病情发展和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功能影像研究认为PD伴抑郁患者(PDD)的发病机制与多巴胺,5-羟色胺能神经元以及前额叶-边缘系统核团病变可能有关。

  • 静息态脑功能MRI在药物成瘾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谢磊;马晔;马树华;徐克;胡治国

    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脑部疾病,是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其相关脑神经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静息态功能MRI作为一种崭新的神经影像技术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其突出特点是分析方法多样,且在探讨大脑神经网络功能整合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成瘾的研究中。该文就静息脑态功能磁共振特别是其不同的分析方法在药物成瘾神经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T2 mapping动态定量监测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

    作者:谢光友;杨海涛;吕富荣;刘昌杰;杨明放;王荣品

    目的提高T2 mapping技术动态定量监测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认识。材料与方法18只新西兰大白兔,从脊柱侧后方手术入路暴露腰椎间盘,18 G穿刺针抽吸12只L2~3、L3~4、L4~5髓核,各约5 mg,正常L1~2、L5~6和另6只L2~5间椎间盘分别为组内和组间对照。术后第4、8、12周行MR矢状面T2WI和T2-mapping序列检查,取正中矢状面观察各椎间盘的信号,测量T2弛豫时间并与正常组比较。相应各时间点取2只L1~6间椎间盘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纤维环形态、髓核细胞及基质的变化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18 G穿刺针经脊柱旁路于横突根部可成功穿刺抽吸髓核。6只正常兔及12只实验兔组内对照椎间盘T2WI序列为均匀高信号,12只实验兔椎间盘随术后时间延长信号逐渐降低,第4周呈稍低信号,第8周明显降低,第12周完全呈低信号。正常对照组及术后第4、8、12周组T2弛豫时间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F=38.82,P<0.05),造模术后第8周T2弛豫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随时间进展,HE和Masson染色示椎间盘细胞和胶原逐渐减少,纤维环和髓核分界不清;第8周髓核基质退变纤维化,几乎被纤维组织取代;第12周椎间盘纤维软骨化,局部形成软骨。结论 T2 mapping技术可实时定量监测腰椎间盘的退变进程。

  • 利用新型扩散成像技术研究年老对大脑微观结构的影响

    作者:邵涵钰

    了解年老过程中大脑在细胞水平上发生的变化对于揭示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原因有重要意义。扩散MRI (diffusion MRI,dMRI)技术是目前惟一可以无创探查活体组织微观结构的方法。扩散张量成像(DTI,diffusion tensor imaging)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dMRI技术,但是由于某些固有缺陷,它不能充分刻画大脑组织的微观结构。作者介绍三种可以有效弥补DTI不足的新型扩散成像方法: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扩散的受阻受限合成模型(composite hindered and restricted model of diffusion,CHARMED)和神经突方向离散度与密度成像(neurite orientation dispersion and density imaging, NODDI)。联合使用DTI和这些新技术,研究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年老如何影响大脑的微观结构。

  •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MRI表现

    作者:陈对梅;汪青山;王峻

    目的分析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MRI表现,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对13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确诊为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中,12例为相邻2个椎体受累,主要累及腰椎,尤以腰4发病率高。MRI表现:椎体形态多无明显变化;2例椎体未见明显骨质破坏,仅表现为骨髓水肿改变;骨质破坏11例,破坏灶小而多发,多局限于椎体边缘,T1WI呈均匀或不均匀低信号,STIR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骨质破坏周围伴骨髓水肿及骨质硬化;椎体边缘明显骨质增生8例;12例椎间盘有炎性改变,椎间隙多无或轻度变窄;13例均有椎旁软组织肿胀,其中3例形成椎旁脓肿,2例形成硬膜外脓肿,脓肿范围较小,增强扫描脓肿壁厚而不规则强化。结论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磁共振成像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