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成人脑白质性别差异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的初步研究

    作者:耿莹茜;孙祎繁;沈东挥;邹松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技术测量脑白质的平均峰度值,探讨正常成人男女脑白质的差异性,从而进一步了解正常成人脑白质变化规律.方法:将95名正常成人志愿者按男女分成三组:青年组(n=36),中年组(n=33)及老年组(n=26),分别进行弥散峰度及常规序列扫描,并进行原始数据处理,测量不同部位脑白质区平均峰度值.结果:(1)同一年龄间组不同部位男女的MK值存在差异;(2)不同年龄组间男女MK值存在差异;(3)男女白质MK值与年龄存在相关性.结论:正常成人男女脑白质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DKI技术可以发现其差异性,为临床提供较有利的参考信息.

  • 弥散峰度成像与直肠癌临床病理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程鑫涛;崔艳芬;杨晓棠

    目的 探讨弥散峰度成像(DKI)定量参数和表观扩散系数(ADC)与直肠癌临床病理预后因素之间的潜在关系,为临床预测评估直肠癌的恶性程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6年11月—2017年4月山西省肿瘤医院122例术前行MRI检查的直肠腺癌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女48例(39.3%)、男74例(60.7%),年龄42~81岁.利用相关软件测得平均表观扩散系数(MD)、平均峰度(MK)和ADC值,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ROC曲线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直肠癌高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与低MD值(r=-0.367、-0.240)和低ADC值(r=-0.391、-0.254)相关,不同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同样,不同组织病理学分级的MD值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负相关(r=-0.210,P<0.05);随着组织病理学分级的升高、淋巴结受累、瘤周血管浸润(LVI)或神经侵犯及环周切缘(CRM)受侵,MK值相应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呈正相关(r=0.478、0.206、0.237、0.228,P值均<0.05).MD、MK和ADC值均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P值均<0.01)性;ROC曲线显示MK值较其他参数在诊断淋巴结转移与否的曲线下面积高为0.784(95%CI 0.703~0.865),当其阈值取0.984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5.9%和88.7%.结论直肠癌DKI定量参数值和ADC值,尤其MK值,与其重要的临床病理预后因素均有明显相关性,对于预测直肠癌患者预后有一定意义.

  • 核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在脑中风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所世腾;朱善宝;陈亚珠;李跃华;张素

    目的 研究弥散峰度成像(DKI)对脑组织灰质和白质的描述以及在脑中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2例正常人以及15例脑中风患者(包含9例脑梗死,急性、亚急性和陈旧性各占3例)的脑部核磁共振图像作为试验数据.针对每例数据各个像素位置,分别对9个不同弥散梯度场下各个信号强度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弥散系数(D值)和弥散峰度(K值),进而做出ADC图和DKI图.观察比较分析各例在ADC图和DKI图的表现.结果 DKI成像具有更多的纹理细节,包含更丰富的组织特征.急性、亚急性脑梗死病灶在DKI图呈现高信号,陈旧性脑梗死病灶在DKI图呈现低信号,平均峰度相对值(rMK)分别为2.193±0.166,1.789±0.162,0.564±0.069.结论 DKI对脑组织尤其是灰质以及一些脑中风病灶的描述相对于ADC图包含更多的组织信息.脑梗死病灶的rMK值具有特征性演变规律.

  • DKI联合ALFF在全面特发性癫痫患者基底核-丘脑-皮层环路中的应用

    作者:吕贵文;范国光;金蓉;刘国浩

    目的 采用弥散峰度成像(DKI)及低频振幅(ALFF)技术观察全面特发性癫痫(IGE)患者白质纤维柬以及脑功能异常的脑区.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IGE患者(病例组,n=24)及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n=24).DKI数据分析采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TBSS)方法,将相关参数值与患者病程行相关性分析;ALFF分析采用静息态脑功能数据辅助处理(DPARSF)及SPM方法.结果 病例组右侧内囊前肢、左侧外囊、胼胝体膝部各向异性(FA)值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均<0.05);两组平均弥散(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KI分析发现病例组双侧前辐射冠、上辐射冠、内囊前肢、内囊后肢以及胼胝体(膝部、体部)平均峰度(MK)值显著减低(P<0.05).FA值和MK值与病程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FF显著升高区域为双侧额叶、双侧壳核、右侧丘脑以及左侧尾状核;ALFF显著减低区域为右侧颞叶、双侧楔前叶以及双侧枕叶.结论 DKI联合ALFF可为进一步揭示IGE的发病机制提供影像学依据.

  • 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脑损害评估的初步研究

    作者:田小雪;郭顺林;张艳利;雷军强;王少彧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技术对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中毒急性期脑组织损伤后微观结构变化的评估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26例CO中毒急性期患者及18名健康志愿者行磁共振常规轴位T1WI、T2WI、T2WI-tirm、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DKI序列扫描.分析DWI结果相关的临床影响因素,并将病例组依据DWI扫描图像中有无病灶检出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分别比较两病例组与对照组各部位参数值的组间差异,同时将均存在差异部位的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on coefficient,MD)值、平均峰度(mean kurtosis,MK)值与DWI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1)意识障碍持续时间较长、早期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得分减低是DWI扫描结果出现阳性的影响因素;(2)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MD值减低区位于双侧苍白球、半卵圆中心及侧脑室旁白质、胼胝体膝部;MK值升高区位于双侧苍白球、丘脑、半卵圆中心及侧脑室旁白质;其中阴、阳性两组患者苍白球同时存在MD值减低、MK值升高,丘脑同时存在MK值升高;此外,阳性组苍白球区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减低;(3)病例组MD值减低、MK值升高分别与DWI的ADC值减低相关性良好.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KI技术可以反映CO中毒急性期患者脑组织损伤后的微结构改变,有利于从微观水平更好地理解CO中毒急性期患者脑损害的特点.

  • 直肠癌弥散峰度成像与D2-40、CD31、S-100及肿瘤细胞增殖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莉莉;和健伟;黄刚;杜斌斌;赵雪梅;张文文;周星;马娅琼

    目的 探讨弥散峰度DKI参数(diffusion-kurtosis image,DKI)参数与直肠癌免疫组化D2-40、CD31及Ki-67之间的关系.能够在术前评估其表达程度,从而能够间接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等,为临床提供直肠癌术前恶性程度评估的依据.材料与方法 搜集2016年1月至9月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69例,所有病例经常规扫描加DKI,得到DKI与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参数:各向异性指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垂直扩散张量(radial diffusivity,D⊥)、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轴向扩散张量(axial diffusivity,D//),平均峰度(mean kurtosis,MK)、径向峰度(radial kurtosis,K⊥)、轴向峰度(axial kurtosis,K//).免疫组化D2-40、CD31、S-100及Ki-67由UltraView-DAB染色进行处理得到.D2-40、CD31根据表达分为阴性与阳性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各参数间的对比.用ROC曲线评判各参数对两组的诊断效度,分析各MK等值与Ki-67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结果 MK、K⊥在D2-40、CD31阳性组参数值高于阴性对照组,MD在阳性参数组低于阴性参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法得出Ki-67与D⊥、D//、MD之间呈负相关,而与MK、K⊥、K//之间呈正相关性.应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直肠癌D2-40、CD31表达阴性与阳性的诊断鉴别能力.结论 DKI成像可反映直肠癌组织的复杂程度,可在术前无创地评估免疫组化D2-40、CD31、S-100及Ki-67的表达水平,从而可间接反映肿瘤细胞增殖程度.

  • 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对急性脑梗死分类的初步研究

    作者:陈芳;杨永贵;刘欣;郭岗

    目的 根据弥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参数对急性脑梗死进行分类,初步探讨该分类在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选取46个急性脑梗死病灶,根据DKI参数MK、Ka及Kr的范围及信号差异将病灶分为Ⅰ类(MK、Ka及Kr均为高信号)、Ⅱ类(MK、Ka及Kr均为等低信号)、Ⅲ类(MK、Ka及Kr均为混杂信号)及Ⅳ类(MK、Ka及Kr范围或信号不一致).四类病灶DKI参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每类病灶选取1个典型病例分析其预后.结果 四类病灶的MK%、Ka%及Kr%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及病例分析,提示Ⅰ类病灶预后可能较差,Ⅱ类及Ⅲ类病灶预后可能较好.结论 从某种程度上,根据DKI参数对急性脑梗死分类在病灶的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基于非高斯分布模型的扩散加权成像在体部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王科;潘婷;周欣;吴光耀

    常规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超高b值时,单指数模型不再适用,细胞外间隙水分子的扩散偏离高斯分布,需要更复杂的模型来分析这种非高斯扩散。扩散峰度成像(DKI)能描述水分子的这种非高斯扩散行为,得到额外的参数Kapp, Kapp不仅能反映组织细胞界面数,还有反映组织细胞微观结构的异质性和不规则性的潜能。近年来DKI在脑外的研究渐多,尤其是在前列腺,研究显示DKI能提高肿瘤检测和准确分级。放射科医师对DKI模型及其参数的准确理解,有助于评估肿瘤环境、肿瘤分型以及治疗反应。作者旨在综述体部非高斯扩散模型DKI的基本原理、生物学相关性、技术要点及在体部中的临床应用。

  • 利用新型扩散成像技术研究年老对大脑微观结构的影响

    作者:邵涵钰

    了解年老过程中大脑在细胞水平上发生的变化对于揭示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原因有重要意义。扩散MRI (diffusion MRI,dMRI)技术是目前惟一可以无创探查活体组织微观结构的方法。扩散张量成像(DTI,diffusion tensor imaging)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dMRI技术,但是由于某些固有缺陷,它不能充分刻画大脑组织的微观结构。作者介绍三种可以有效弥补DTI不足的新型扩散成像方法: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扩散的受阻受限合成模型(composite hindered and restricted model of diffusion,CHARMED)和神经突方向离散度与密度成像(neurite orientation dispersion and density imaging, NODDI)。联合使用DTI和这些新技术,研究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年老如何影响大脑的微观结构。

  • 弥散峰度成像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脑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作者:李文风;文宏伟;刘玥;彭芸;程华;李宏彬;邰隽

    目的 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脑微观结构的改变,探索OSAS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神经生理.方法 对19例OSAS患者、23例正常对照组使用美国GE Medical Systems Discovery MR750 3.0T 磁共振仪进行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diffusional kurtosis imaging,DKI)扫描,采用FSL软件对两组被试者进行基于纤维束空间统计学(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分析和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SAS患儿在右侧内囊前肢、右侧丘脑辐射、穹窿、胼胝体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下降,在左后放射冠、右上纵行纤维束、右侧外囊、右侧内囊前肢、胼胝体压部峰度部分各向异性(kurtosis fractional anisotropy,KFA)值下降.右侧内囊前肢、左顶叶的KFA值与低血样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2)呈正相关,胼胝体压部、右后放射冠、左侧中央后回、左前顶叶DKI参数值FA、KFA与血氧饱和度<90%所占比例、低通气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OSAS患者在多个脑区KFA值存在异常,且与缺氧存在关系,可能是OSAS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机制.

  • 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应用

    作者:王博(综述);刘鹏飞(审校)

    弥散峰度成像( DKI)是一种基于生物组织内水分子非高斯分布的新兴技术。 DKI描绘生物组织微观结构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得到与传统弥散磁共振相比互补和独立的信息。 DKI技术所得到的额外参数信息可以评估组织微环境的复杂性在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梗死、脑肿瘤、神经变性疾病等)的诊断,表现出很有意义的结果。该文对DKI的原理进行了介绍,并且聚焦于DKI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弥散峰度成像评价及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价值

    作者:胡飞翔;童彤;彭卫军

    目的:探讨弥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预测及评价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入组40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患者在放化疗前后各进行一次3.0T MRI检查.在新辅助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肿瘤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均值、校正弥散系数(corrected diffusion coefficient,D)均值(MD)及弥散峰度系数(excess diffusion kurtosis coefficient,K)均值(MK),并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后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pCR和非pCR组.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参数及其变化的差异,Kruskal-Wallis检验评估pCR与非pCR均值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法计算各参数预测新辅助治疗有效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计值、阴性预计值、准确率及截断值.结果:40例患者中(pCR,n=10;非pCR,n=30),MKpre和MKpost在pCR组中(0.72±0.10和0.56±0.06)显著低于非pCR组(0.87±0.11和0.67±0.08)(P<0.001).ADCpost和ADCratio在pCR组中(1.31±0.13和0.64±0.40)显著高于非pCR组(1.15±0.18和0.36±0.29)(P值分别为0.011和0.026).此外,两组间MDpost和MDratio也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2.51±0.34 vs.1.99±0.30,P=0.001;0.82±0.51 vs.0.37±0.34,P=0.003).然而,两组间ADCpre、MDpre和MKrati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99、0.510和0.589).AUC结果显示,相比其他参数,MKpost具有佳诊断效能(AUC为0.893,截断值为0.5905),且具有90%的较高准确率.结论:DKI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均展示出较好的预测及评价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潜力.DKI参数中,尤其是MKpost在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pCR与非pCR中显示出比DWI更高的特异度.治疗前的ADC和MD值并不可靠.

  • 弥散峰度成像评估鼻咽癌放疗后颞叶灰白质微观结构变化的研究

    作者:潘海宾;李跃华;杨亚旭;李晓兵;王丹

    目的:探讨弥散峰度成像(DKI)在检测鼻咽癌放疗后颞叶灰质与白质微观结构变化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0例鼻咽癌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根据放疗完成至DKI检查时间间隔将60例鼻咽癌患者分为三组,每组20人:A组(1周)、B组(6个月)和C组(12个月),所有鼻咽癌患者和对照组志愿者常规磁共振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由2名放射科专家在协商一致情况下手动勾画颞叶灰质和白质感兴趣区,计算感兴趣区MD、MK和F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放疗结束后1周颞叶灰质与白质的MK值增加,放疗结束后6个月和12个月时MK值降低.放疗结束后1周MD值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放疗后6个月和12个月时MD值接近正常.结论:DKI能够动态监测鼻咽癌放疗后不同时期颞叶灰白质微观结构变化,定量测量MD和MK有助于早期发现常规磁共振无法显示的隐匿性损伤,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提供更客观的影像学证据.

  • 弥散峰度成像在胶质瘤术前分级与Ki-67表达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贠瑞瑞;陈胜利

    近年来多种影像技术被研究应用于胶质瘤的等级评估,其均建立在组织内水分子呈高斯分布扩散理论基础上,而弥散峰度成像作为新兴磁共振成像技术是DWI和DTI技术的拓展,通过非高斯分布模型真实反映肿瘤及周边组织水分子真实扩散情况,在术前预判胶质瘤级别的作用更为突出,且与Ki-67等免疫组化指标有一定关联,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 阿尔茨海默病脑灰质核团微观结构的弥散峰度成像研究

    作者:胡瑞;徐霖;高冰冰;田诗云;陈文;苗延巍

    目的 应用弥散峰度成像(DKI)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灰质核团微观结构变化的状况.方法 搜集23例AD患者和24例健康对照者,行常规MRI序列及DKI扫描,手动测量尾状核头、壳核、苍白球、丘脑、红核、黑质、齿状核的DKI参数:弥散峰度(MK)、轴向峰度(Ka)、径向峰度(Kr)、平均弥散率(MD)、轴向弥散率(Da)、径向弥散率(Dr)及各向异性分数(FA)值.DKI参数诊断AD的能力采用ROC曲线分析,DKI各参数与MMSE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AD组与健康对照组(HC组)相比,尾状核头的MK值、黑质的MK、Ka及Kr值升高(P<0.05),丘脑的MK、Ka及Kr值、齿状核的Ka值减低(P<0.05);丘脑、尾状核头、壳核、红核、齿状核的MD值升高(P<0.05),丘脑、尾状核头、壳核、苍白球、齿状核的Da值升高(P<0.05),尾状核头、苍白球及齿状核的Dr值升高(P<0.05);苍白球、黑质的FA值减低(P<0.05),尾状核头、红核、齿状核的FA值升高(P<0.05).苍白球Dr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10)大.各部位的MD、Da及Dr值、黑质的Ka值以及尾状核头的FA值与MMSE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丘脑的MK、Ka值以及红核、黑质的FA值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AD患者灰质核团的微结构存在病理性变化,利用DKI可以定量评估灰质核团微结构变化的状况,灰质核团中苍白球的Dr值是鉴别AD与HC的佳指标.

  • 弥散峰度成像对高级别脑胶质瘤和单发脑转移瘤的鉴别价值研究

    作者:庞建鑫;徐凯;汪秀玲;李伟栋;张秀莉;刘一萍

    目的 探讨弥散峰度成像(DKI)对鉴别高级别脑胶质瘤和单发脑转移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33例脑肿瘤患者纳入研究,其中高级别胶质瘤18例,单发脑转移瘤15例,分别行常规磁共振平扫、DKI及常规增强扫描.经后处理分别得到DKI相关参量图,分别测量在肿瘤实性部分、瘤周水肿区域的各参数值.采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高级别脑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实质部分和瘤周水肿区域的各相对参数值平均弥散峰度(MK)、部分各向异性(FA)、平均扩散系数(MD),分析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肿瘤实质部分,高级别脑胶质瘤和单发脑转移瘤MK、FA、MD各相对参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29、0.645、0.84).在瘤周水肿区域,高级别胶质瘤和单发脑转移瘤MK、FA、MD各相对参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03、0.04).结论 (1)DKI各相对参数MK、FA、MD在肿瘤实质部分对鉴别高级别脑胶质瘤和单发脑转移瘤没有明显价值.(2) DKI各相对参数MK、FA、MD在瘤周水肿区域对高级别脑胶质瘤和单发脑转移瘤有鉴别诊断价值.

  • 弥散峰度成像对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损害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海都;刘国瑞;郑文斌;孔令梅

    目的:采用弥散峰度成像(D KI)对2型糖尿病认知损害的评价价值.材料与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40例纳入糖尿病组,受教育程度、年龄相匹配的非糖尿病患者40例为病例对照组,均行DKI扫描、认知功能测评(MMSE评分),测量两组各感兴趣区DKI指标,观察有无明显差异.并对存在组间差异的DKI指标与MMSE评分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对比,糖尿病组:大部分感兴趣区MK、AK、RK值降低(P<0.05).右额叶、右海马、右半卵圆中心的FA值降低,AD值升高;右海马及胼胝体压部RD、MD值升高;部分感兴趣区MK、AK、RK及FA值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AD值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胼胝体压部及右海马MD值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结论:DKI既能提供传统的弥散指标,又能提供额外的峰度指标,可用于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脑部超微结构,为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评价提供客观指标.

  • 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在腮腺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作者:于金芬;王祥生;曹广亮;王光彬;李传亭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在鉴别腮腺肿瘤良性和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2例腮腺肿瘤患者,术前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弥散峰度成像(DKI)扫描,应用弥散峰度评估软件测定平均峰度(MK)值、各向异性(FA)值和平均扩散率(MD)值,应用ROC曲线分析获得MK值、FA值和MD值,鉴别腮腺肿瘤良性和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等诊断效能指标。结果:腮腺良性肿瘤的平均MK值明显低于恶性腮腺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34, P=0.003);腮腺良性肿瘤FA值低于恶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48,P=0.019);腮腺良性肿瘤MD值明显高于恶性肿瘤腮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7,P=0.047)。腮腺良性和恶性肿瘤MK值、FA值和MD值的诊断临界值分别是1.0528、0.2396和0.6472(×10-3mm2/s);MK值鉴别腮腺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效能优于MD值和FA值。结论:DKI相比传统弥散(DW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腮腺肿瘤良性和恶性鉴别方面有更好的特异度和敏感度。MK值可以显示腮腺肿瘤病理特性并提供定量信息,有助于肿瘤的鉴别诊断。

  • 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素娟;郭岳霖;吴仁华

    目的 初步探讨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DKI)技术在诊断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7例临床诊断为超急性-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MRI平扫检查和DKI检查,其中超急性脑梗死1例,急性脑梗死26例.分析27例脑梗死的DWI和DKI图像特点,并测量26例急性脑梗死病灶侧与对侧相应正常组织的MD、AD、RD、MK、AK、RK值,比较病灶侧与对侧正常组织各值的差异.结果 1例超急性脑梗死的MK图在脑梗死1h内能清楚显示脑梗死核心区域,MK图显示的异常信号区范围小于DWI图异常信号区;发病3个月随访发现MK和DWI异常信号重叠的区域呈FLAIR低信号;而MK和DWI不匹配的区域,在FLAIR图像呈稍高信号.26例急性脑梗死病灶侧的MD、AD、RD值均较对侧相应正常组织减低,病灶侧的MK、AK、RK值均较对侧相应正常组织增高,DKI参数(MK、AK、RK)的变化百分比明显比DTI参数(MD、AD、RD)的变化百分比大.结论 ①DKI能有效评估超急性脑梗死组织的预后,DKI和DWI异常信号重叠区域趋向于梗死,而DKI和DWI异常信号不匹配区域趋向于恢复;②DKI比DTI更敏感检测脑梗死灶的发生及其演变过程,有助于对超急性-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 弥散峰度成像对小儿急性肾炎的初步研究

    作者:韩青;丁凯;冯如;路旭东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DKI)在小儿急性肾炎(AGN)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名健康志愿者和30名AGN患儿进行DKI扫描,测量并计算受试者的皮质和髓质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各向异性值(FA)、平均峰度(kmean)和平均弥散率(dmean)均值,比较分析各组数据.结果:肾皮质的ADC值和dmean值高于肾髓质,肾皮质的kmean值低于肾髓质;皮质和髓质之间的FA值没有统计学差异;AGN组肾皮质ADC值,FA值和dmean值均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的kmean值没有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异.患儿组髓质间DKI各参数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DKI可反映肾脏的生理功能,对小儿AGN的初步评估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