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磁共振成像杂志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자공진성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8034
  • 国内刊号: 11-590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磁共振成像》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戴建平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针刺大钟、太溪组穴脑激活区功能MRI研究

    作者:张帆;李晓陵;吴迪;张贺;李崖雪;张秦宏;孙忠人

    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MRI技术(blood oxygen level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观察同时针刺右侧足少阴肾经大钟、太溪组穴引起的脑部激活信号改变情况,探讨针刺大钟、太溪组穴脑激活区与单独针刺上述两个穴位产生的脑激活区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及针刺穴位引起的脑特异性反应。材料与方法使用3.0 T双源双梯度MR扫描仪采集14名健康志愿者针刺右侧大钟、太溪组穴时Bold信号数据,使用spm12(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软件包对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针刺大钟、太溪组穴引起的正激活脑区包括:左侧额叶、中央前回(Ba44)、额下回,右侧岛叶(Ba13)、额叶、小脑前叶、丘脑、小脑后叶、顶叶(Ba22)、中央后回(Ba4);负激活脑区包括:左侧中脑,右侧边缘叶,海马回(Ba17)。结论针刺大钟、太溪穴组穴引起的激活脑区与已往单独针刺上述两个穴位比较不是简单的叠加效应,而是存在特异性激活脑区;针刺大钟、太溪组穴引起的脑激活区可能与其产生的临床疗效相关;针刺大钟、太溪组穴可引起大脑相对特异性反应。

  • 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表现

    作者:戴世鹏;庞军;戴景儒

    目的:总结分析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MR血管壁成像表现特点。材料与方法27例经临床证实的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例,对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表现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影像征象包括血管迂曲扩张、内膜征、双腔征、壁内血肿、长段不规则或丝线样狭窄、鼠尾状闭塞。结论对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基底动脉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能够清晰显示血管迂曲扩张、内膜征、双腔征、壁内血肿、长段不规则或丝线样狭窄、鼠尾状闭塞异常,是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一种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

  • 腹部手术后并发Wernicke脑病的MRI诊断

    作者:秦冬雪;沙琳;伍建林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并发Wernicke脑病患者的临床及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搜集4例腹部术后并发Wernicke脑病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中2例表现为嗜睡,1例表现为神志淡漠,1例表现为精神萎靡、言语及运动减少。MRI上4例均可见内侧丘脑、第三脑室旁及导水管周围、对称分布的斑片状稍长T1、长T2异常信号,FLAIR序列均呈高信号,DWI (b=1000 s/mm2)上部分病灶呈稍高信号或高信号,1例行增强扫描,病灶未见明显强化。结论 Wernicke脑病MRI具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病史将有助于该病的提示性诊断。

  • 超声与MRI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诊断分析

    作者:张旭辉;陈晓荣;张珊珊

    目的:探讨超声与MRI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并分析相关预后情况。材料与方法对28例超声提示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或可疑异常的孕妇进行超声与MRI检查,对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提示后颅窝异常20例,其中小脑延髓池增宽16例,Dandy-walker畸形2例、小脑发育不良2例;颅内囊性占位4例,小头畸形3例,透明隔腔异常1例。MRI提示胎儿神经系统正常4例,MRI提示后颅窝异常19例,其中小脑延髓池增宽15例,Dandy-walker畸形2例、小脑发育不良2例;颅内囊性占位3例,小头畸形2例。通过调查与随访对比,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78.6%,MRI诊断的符合率为100.0%,MRI诊断的符合率明显高于超声诊断(P<0.05)。28例胎儿出生正常19例,引产7例,胎死2例。结论相对于超声,MRI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有更好的诊断符合率,有利于进行预后判断,两者联合使用是临床医生确定诊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 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序列相位图技术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烨;刘爱连;田士峰;宋清伟;卢绪论;陈丽华

    目的:探讨MR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序列相位图(phase图)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能力。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盆腔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囊性病变患者68例(80个病灶),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LAVA和ESWAN序列。A组:卵巢内膜异位囊肿(42个);B组:卵巢输卵管积脓、积水(14个);C组:其他卵巢囊性病变(24个)。观察病灶phase图中囊壁有无外高内低信号环及有无出血性瘤内磁敏感信号强度(ITSS)。选择卡方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三组间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计算联合诊断效能,使用ROC曲线及Wilcoxon检验比较诊断效能。结果 A组囊壁见外高内低信号环、出血性ITSS者多于B组和C组(P<0.001),B组和C组间无差异(P=0.319、P=0.240)。囊壁见外高内低信号环、出血性ITSS联合使用时,诊断效能高(AUC为0.960)。结论 ESWAN序列phase图中病灶壁见外高内低信号环及出血性ITSS联合使用时,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效能佳。

  • 3.0TMRI对附件囊实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彭晓澜;陈婷婷;尚祥;陈秋雁;吴富淋;魏鼎泰

    目的:分析3.0 T MRI对附件囊实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囊性成熟型畸胎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囊腺瘤、交界性囊腺瘤及卵巢癌等常见附件病变误诊的原因。材料与方法搜集12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盆腔附件区囊实性病变,对MRI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造成误诊的原因。结果良性病变84例,交界性病变25例,恶性病变16例。MRI定性准确104例(83.2%),21例误诊(16.8%)。16例恶性病变中13例的MRI分期与病理分期相符,3例MRI分期较病理分期偏轻。良性、交界性及恶性病变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325×10-3 mm/s、1.081×10-3 mm/s、0.928×10-3mm/s,两两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附件良性和恶性(特别是交界性)囊实性病变在MRI表现上有一定的重叠,但总体来说3.0 T MRI对附件囊实性占位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部分病变在MRI上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对误诊病例的分析和总结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MRI电影对月经过多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蠕动的研究

    作者:屈亚林;吕富荣;肖智博;吕发金;谢惠;李佳;赵飞飞

    目的:应用MR电影成像技术(cine MRI)探讨月经过多子宫肌瘤患者排卵期子宫蠕动情况及肌瘤位置对子宫蠕动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采用1.5 T MRI仪对30名健康志愿者及30例月经过多子宫肌瘤患者于排卵期行盆腔T1轴面、T2-抑脂轴面、T2矢状面及子宫cine MR扫描。比较健康志愿者与月经过多肌瘤患者子宫正常蠕动存在率及蠕动频率,分析肌瘤位置与蠕动形式的关系。结果月经过多子宫肌瘤患者排卵期子宫正常蠕动存在率及蠕动频率较健康志愿者显著降低,两者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黏膜下肌瘤患者主要表现为无蠕动,肌壁间肌瘤患者蠕动形式多样。结论月经过多子宫肌瘤患者排卵期子宫正常蠕动显著减少,不利于排卵期精子快速进入输卵管;Cine MRI有助于月经过多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蠕动的评价,为临床提供子宫蠕动的功能信息。

  • 《磁共振成像》杂志社关于实施质量评审员制度的通知

    作者:

  • 《磁共振成像》杂志社关于组建通讯员队伍的通知

    作者:

    各有关大学、研究所、医院、协会、学会,相关企业:
      为更快更广地传播磁共振成像新技术、新成果,更好地弘扬医德医风和先进的医院科室文化,为我国医学磁共振事业发展提供知识积累和文化传承,我社决定组建《磁共振成像》杂志社通讯员队伍,由磁共振成像编辑部管理。通讯员新闻稿经编辑部审核通过,将在磁共振成像官网(www.cjmri.cn)、磁共振成像门户网站(www.chinesemri.com)、磁共振成像传媒公众号(cjmri-media)、磁共振成像编辑部新浪微博(http://weibo.com/cjmri2010)、磁共振成像杂志社新浪微博(http://weibo.com/cjmri)及时刊发,并将精选部分新闻稿在《磁共振成像》杂志刊发;重大新闻将由编辑部推送各大新闻报纸及其网站。

  • 关于开通磁共振成像编辑部办公手机微信号的公告

    作者:

  • 关于向《磁共振成像》杂志推荐审稿专家的通知

    作者:

    尊敬的各位专家:
      同行评议制度和杂志社三审定稿制是保障我刊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制度。自创刊以来,我刊近500位审稿专家(包括编委)为杂志评审稿件提供了详尽的审稿意见,受到了作者的衷心感谢,为杂志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自2015年1月变更为月刊以来收稿量大幅增加,每位审稿专家的工作量都在上升,为减轻专家们的审稿压力,进一步提高本刊审稿质量,推进期刊国际化进程,培养中青年骨干,根据戴建平主编指导意见,本刊拟遴选一批中青年审稿专家,欢迎符合条件的专家加入审稿队伍。

  • 弥散频谱成像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智勇;刘小征;范明霞;徐冬溶

    研究表明人类大脑中的很多区域内存在着多方向的纤维束,这类区域的体素内水分子的平均弥散并不符合高斯分布。因此,基于单方向纤维束模型的弥散张量成像在揭示组织微观结构中存在先天缺陷。弥散频谱成像使用多b值多方向的扫描序列,采集水分子在整个q空间的弥散信息,通过一个具有高角分辨率的概率密度函数来描述水分子的弥散运动,能够可靠地观测单体素内多方向的纤维束,并据此进行纤维束追踪重建出真实而复杂的组织结构。作者全面介绍了近年来弥散频谱成像在基本原理、方法学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推动国内弥散成像技术在科研和临床上的发展提供帮助。

  • DWI及DCE-MRI对卵巢肿瘤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施敏敏;戚婉

    卵巢肿瘤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肿瘤组织的良、恶性的准确定性对患者的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尤其关键。MRI是良好观察卵巢肿瘤并能协助定性诊断的有效检查方法。其中,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对比增强MRI (DCE-MRI)以其自身优势亦逐步应用于肿瘤的研究当中。作者就DWI及DCE-MRI在卵巢肿瘤的应用进展展开综述。

  • 心脏磁共振成像新技术进展与展望

    作者:程赛楠;赵世华

    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已经成为评估心功能的“金标准”。常规CMR扫描技术相对成熟,在疾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定量成像技术(T1 Mapping、T2 Mapping、Feature tracking、4D Flow、DTI)及非对比剂增强(whole heart MR coronary angiography、ASL)等CMR新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潜能巨大,有望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帮助。

  • 时空编码单扫描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及重建方法

    作者:张婷;蔡聪波;蔡淑惠;陈忠

    单扫描磁共振成像技术凭借其良好的时间分辨率,近年来在扩散成像、实时动态三维成像、功能成像等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众多单扫描磁共振成像方法中,回波平面成像(EPI)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它存在一些局限性,特别是在高场条件下,其对磁场不均匀及化学位移效应十分敏感。基于时空编码的单扫描磁共振成像新方法,其对不均匀磁场及化学位移伪影有很好的鲁棒性,并延续了EPI良好的时间分辨率。作者主要阐述时空编码单扫描成像方法的基本原理、特性,时空编码图像的超分辨重建方法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IVIM-DWI腹部应用及其进展

    作者:杨海静;梁宗辉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maging,IVIM)是指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上体素内信号衰减同时包括真性水分子弥散和毛细血管网中随机血流微循环灌注,更全面地分析组织扩散成像数据,揭示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改变。近年来,IVIM逐渐被应用于临床研究中,其在腹部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肝脏、胰腺及肾脏等部位。作者对IVIM在腹部中的应用及其进展进行综述。

  • 3.0TMR扩散张量成像在心肌梗死后微观结构重构中的监测价值

    作者:喻思思;殷亮;李淑豪;邹倩;俞瑶涵;熊发奎;龚良庚

    目的:运用3.0 T MR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心肌梗死后梗死区、边缘区及非梗死区的心肌重构进行动态监测,以发现心室重构的规律性和异质性。材料与方法选用50只成年雄性兔,分为正常组(5只),假手术组(5只)和实验组(40只),实验组根据心肌梗死术后1、2、4、8周及16周分为5个亚组(8只)。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室支,建立兔心肌梗死模型,术后死亡7只,实验组存活33只。将离体兔心脏标本进行3.0 T DTI扫描,测量梗死区、边缘区和非梗死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和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on coefifcient,MD)值,动态观察DTI指标的演变过程。结果(1)梗死区和边缘区的FA值在术后第1周时均显著下降,之后下降较缓慢,均在第4周时达低。之后梗死区FA基本稳定,而边缘区FA小幅度升高至8周时稳定。(2)在术后4周内,梗死区MD呈迅速明显上升趋势而边缘区MD渐进性轻度升高,两者均是在第4周时达高峰。之后梗死区MD基本稳定至8周,在第16周时有小幅度下降。边缘区MD在第8周时轻度下降,之后稳定。结论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是复杂且动态变化的过程,在心梗后第1周内,梗死区和边缘区组织重构为迅速且明显,在第4周时重构达高峰,即组织破坏为严重,心梗长达8周后重构基本稳定。DTI能够揭示心室不同区域重构的规律性,对指导临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 Siemens Skyra 3.0 T磁共振仪故障排除二例

    作者:刘旭红;张乾营;王伟

    西门子Skyra 3.0 T磁共振是新型超导型磁共振仪,其中包括射频、数据重建、梯度、冷水机等等诸多系统,各个系统的正常运作,才能确保设备的正常扫描。由于技师基础故障辨识度不够或者保养不当,由冷水机和射频系统故障导致磁共振被迫停机的事件时有发生。以二例Siemens Skyra 3.0 T新型磁共振故障为例,描述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浅谈维修方法,总结经验供同行参考。作为设备的操作者,提高设备保养程度,降低故障率,是一位MRI技师应该具备的技能。

  • IgG4相关性疾病影像诊断现状与进展

    作者:刘立恒;王振常;杨正汉;李文武;靳二虎

    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几乎可累及人体所有器官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但大多数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预后较好。由于对该病认识不足,临床上将其误诊为恶性肿瘤或感染性病变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延误治疗,更给患者带来沉重的身心负担。为了进一步了解并加深对该病的认识,作者介绍了IgG4相关性疾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回顾了近期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成像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