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Journal of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우강민족의학원학보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右江民族医学院
  • 主办单位: 右江民族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1-5817
  • 国内刊号: 45-108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右江学族医学院学报;右江民族医学学报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西
  • 主编: 廖品琥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重度营养不良并发皮肤严重感染的护理体会

    作者:卢惠珍;唐吉荣

    重度营养不良并发皮肤严重感染,可形成恶性循环,使营养不良加重,并发败血症,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必须认真做好皮肤护理,才能使皮肤尽快痊愈。我科收治重度营养不良并发皮肤严重感染20例,经予自制混合AD1号(维生素A加D1瓶加双料喉风散1支加庆大霉素针剂8万U混合液)外涂等方法治疗和护理,均收到满意的效果。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997年1月~1998年11月,我科收治的重度营养不良并发皮肤严重感染20例,年龄2个月~1岁8个月,其中男9例,女11例。20例均在入院前皮肤出现全身化脓性感染,以臀部、大腿及小腿更为严重,经过治疗护理。18例皮肤治愈,时间为7~14天,2例好转后自动出院,治愈率90%,有效率100%。2 护理体会2.1 细菌性感染的护理 先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外洗皮肤患处,每日2次,臀部每日4次。然后涂上我科自制混合AD1号。臀部由于大小便的刺激,影响皮肤愈合,必须认真细致地做好臀部护理,保持局部皮肤干燥。勤巡视检查,随时更换污湿尿布,并予松兜,如室温条件许可,使臀部暴露于空气中。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棉织品做尿布。尿布洗净后,高压消毒或在日光下暴晒干燥后再使用。每次大便后用温水冲洗臀部,冲洗时避免用毛巾揉擦,禁用肥皂,洗净后用浴巾吸干,即涂上自制混合AD1号。混合液使用时应摇匀。配置后使用时间不宜超过24h。涂药时使棉枝在皮肤上轻轻滚动,不可上下涂刷。如皮肤表面有渗液时,予鹅颈灯烤20~30min,每日2~3次,以加速渗出液的吸收。烤时注意灯的距离、温度,避免灼伤。

  • 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留置导管引流术的护理

    作者:黄秀练

    为探索避免多次心包穿刺给患者带来的危险和痛苦,我科自1999年3月开始用益心达单腔静脉导管为7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行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留置导管引流术,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  经临床X线及超声确诊大量心包积液7例,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大67岁,小36岁,平均51岁;结核性心包积液4例,恶性间皮瘤并心包积液1例,纵隔肿瘤并心包积液1例,特发性心包积液1例。留管时间长21天,短3天,引流量多为4300ml,少650ml,1例因肿瘤晚期全身衰竭死亡,2例大量心包积液控制后转胸外科手术,4例经积极病因治疗康复出院,随访无复发。2 术前护理2.1 心理护理 耐心细致地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目的、意义及操作过程、手术安全性、术中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使患者有良好的心理准备,消除恐惧和焦虑心理,以佳状态配合治疗。2.2 患者准备 全面了解病史,护送病人行心脏超声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掌握适应证,明确其积液量,确定佳穿刺部位;作好普鲁卡因、青霉素皮试;清洁皮肤,防止因备皮不慎损伤局部皮肤;患者取半卧位,持续低流量吸氧,嘱患者在术中避免咳嗽。

  • 自制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

    作者:韦惠云

    贲门失弛缓症为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顽固,病程长,药物治疗难以奏效,我院自1998年5月以来应用自制气囊扩张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1998年5月至今,我院共收治贲门失弛缓症患者13例,其中男5例,女3例,用自制气囊扩张治疗,年龄22~58岁,平均39.6岁。扩张治疗前服硝酸甘油、心痛定等治疗半年以上无好转。食管钡餐透视有食管中下段扩张3~6cm,于贲门部钡剂受阻变尖呈鸟嘴样。内镜下见食管下段有大量食糜潴留。扩张前症状有:下咽困难、食物返流、消瘦、胸痛。1.2 结果 本组8例共扩张18次,7例扩张2次后无吞咽困难及胸痛,1例4次扩张后进食无梗阻感。所有病例已随访7个月以上,无复发者7例,1例于术后4个月时症状复发再次扩张仍有效。治疗2次后X线食管吞钡通过贲门无受阻。均未出现因扩张术导致的并发症。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道管理

    作者:闭芬艳

    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我科于1995~1998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7例,由于我们注意做好呼吸道的管理,有效地防止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现总结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  1995~1998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7例,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3~65岁,平均37岁;气管切开8例,气管插管10例;治愈19例,好转出院2例,植物样人1例,死亡4例,无一例发生肺部感染。2 典型病例  韦某,女,35岁。以急性重型脑干损伤并小肠穿孔于1996年3月13日入院。查体:T36℃,P96/min,R42/min,BP12.64/8.0kPa,深昏迷,入院后立即送手术室行小肠穿孔修补术。术后痰液粘稠难以吸出,予行气管切开术。及时吸痰。每6h给予雾化吸入α糜蛋白酶1次,每4h更换内套管1次,进行清洗煮沸消毒。持续吸氧。术后第1天体温39℃,予物理降温。3月16日肠鸣音恢复给予鼻饲,3月23日开始行高压氧治疗。4月25日试行气管套管堵管,堵管2天后患者呼吸平稳拔除气管套管。昏迷65天后患者神志逐渐清醒。经多次痰培养及肺部胸片检查均未发生肺部感染,于8月25日痊愈出院,住院164天。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护理
  • 重症监护室病人心理动态变化及护理

    作者:高明

    分析SICU病人的心理动态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指出做好SICU病人的心理护理对护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键词: SICU 医学心理学 护理
  • 临床护士在合理使用抗生素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钟习芳

    由于缺乏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系统化管理,临床滥用抗生素现象相当普遍,导致人体内菌群失调、细菌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愈来愈受到临床和医疗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笔者就临床护士在合理使用抗生素中应注意的问题谈几点认识。1 把好输液配药关1.1 选择适宜的溶媒 目前,抗生素类药物多采用注射方法给药,静脉输注是常采用的方法,大多数抗生素必须在溶解后使用。抗生素性质多不稳定,都有适宜的pH范围。中国药典规定:(灭菌)注射用水pH为5.0~7.0,复方氯化钠注射液pH为4.5~7.5,5%(或10%)葡萄糖注射液pH为3.2~5.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pH为3.5~5.5,0.9%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pH为4.5~7.0[1]。溶液的pH值与抗生素适宜pH值越近,抗生素的稳定性越好,故临床护士应注意选择适宜的溶媒输注抗生素。1.1.1 青霉素类 青霉素G在pH6~6.5的水溶液中稳定,如果pH<5或>8时极易分解。氨苄青霉素稳定的pH为4.5~7.0,故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均宜选择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溶液做溶媒。羧苄青霉素在生理盐水和5%葡萄糖溶液中12h含量均在90%以上,因此生理盐水和5%葡萄糖注射液可溶解此药静滴[2]。

  • 微泵注射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护理体会

    作者:姚燕秋;黄彩云

    急性左心衰竭系临床急危重症之一。治疗措施正确、及时直接影响预后。我科自1997年6月开始使用微泵注射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取得很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11例,其中男69例,女42例,年龄16~82岁。风湿性心脏病42例,冠心病36例,心肌病28例,高血压病25例。引起急性左心衰竭的诱因为:感染、劳累、情绪激动、饮食过饱、便秘(排便用力过度)、输液速度过快等。出现急性左心衰竭者取半卧位,立即予高流量吸氧,并使用微泵注射硝普钠,在用药前、中、后密切观察病人血压、心率、心律、神志等变化,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焦虑、恐惧情绪。2 药物作用机理  硝普钠(又名:亚硝酰铁氰化钠),系能选择性直接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血管平滑肌,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对正常的心输出量变化不大,对衰竭心脏的心输出量可以增加,减少血流回心。急性左心衰竭时,病人左心室充盈压增加,使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突然升高,大量浆液由毛细血管渗至肺间质和肺泡内,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硝普钠可以使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管扩张,左室充盈压下降,减少室壁张力,降低前、后负荷,使体循环血管阻力,肺循环血管阻力和肺毛细血管楔压降低,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和每搏指数增加,但不增加心肌耗氧量。

  • 重症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作者:封志英;陈彩片

    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普外科常见急腹症,起病急,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进展迅速,易引起全身脏器功能损害,病死率高。近年来,由于对本病认识加深,治疗方法的改进和护理质量的提高,疗效已有明显的提高,但是仍然有20%左右的病人无法挽救[1]。我科从1996~1999年共收治此类病人50例,重视并做好系统的护理,有效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治愈率,现报道如下:1 重视预见性病情观察1.1 ARDS的观察 ARDS是SAP早出现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很高[2]。本组50例中发生ARDS 8例,占16%,故警惕并早期发现和治疗ARDS是救治SAP患者的重要一环。1.1.1 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及伴随症状,对呼吸频率增加(30/min以上),呼吸困难者,考虑可能为ARDS早期症状,即给予半卧位,尽早吸氧,氧流量为3~5L/min。1.1.2 采用血气分析对SAP并发肺部损害及ARDS进行动态观察和监测,每天测血气分析一次,危重病人根据病情需要随时检测,PaO2<8kPa,PCO2<4kPa时,应加大1倍氧流量,30min后仍未改善,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

    关键词: 胰腺炎 急腹症 护理
  • 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心理特征及护理

    作者:蔡洁

    对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已为临床护理所重视。我们发现老年食管癌患者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能否准确判断病人的心理问题,做好心理护理,对老年病人的手术和康复起着重要影响。我院于1997年10月~2000年1月为21例老年食管癌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护理人员对病人在围手术期存在的心理问题加强了心理健康指导,使病人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和治疗,为术后恢复起了积极的作用。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我院1997年10月~2000年1月共施行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60~79岁。平均住院天数29天。对患者按ZUNG自我评定焦虑量表(SAS)问卷调查,出现不同程度焦虑有21例,占100%,其中轻度焦虑7例,中度9例,重度5例;恐惧的有18例,占86%;过分谨慎的有15例,占71.4%;抑郁的13例,占61.9%;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的5例,占23.8%。患者主要的心理问题依次排序为焦虑、恐惧、过分谨慎、抑郁、情绪不稳定易冲动。

  • 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期间的健康教育

    作者:李世芩

    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日趋年轻化。肝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大多数有症状者到医院检查确诊时已属中、晚期,这对病员、家属身心造成极大的创伤,使他们产生严重的精神障碍和恐惧心理,很难接受相应的治疗。我科从1997年2月~1999年11月,收治58例患肝癌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为病员的治疗、康复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58例中男41例,女17例,年龄27~66岁,平均48岁。全部病例经CT扫描或肝穿刺进行病理检查确诊为肝癌。2 健康教育前的评估  评估是有效实施病员教育的关键。我们通过自制问卷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文化程度、学习特点、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社会背景等,以确定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3 健康教育内容3.1 熟悉病房的环境 病员入院时,护士热情接待,向病员介绍病区环境、饮食情况、物资保管、医院规章制度、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护士长,检查病员的个人卫生状况,做到三短五洁。3.2 对疾病及治疗的认识 患者缺乏相应的和必要的疾病知识是一个普遍现象。由于对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病情采取了保密方式,影响了对有关检查和治疗护理的配合,对于一些知道病情的患者,认为癌症无法治愈而消极对待。所以我们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客观地介绍一些有关的疾病知识和治疗的方法及疗效,告知他们采用适宜的治疗方法,是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并使患者认识到介入治疗是目前不宜手术治疗的肝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消除恐惧、疑虑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 小儿急性重症胰腺炎1例护理体会

    作者:赖彩兰

    急性胰腺炎小儿极少见,发病率仅为0.9%[1]。我院于1998年11月27日收治1例,经过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疗效显著,无任何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病例介绍  患儿,男9岁。因发热、腹痛、呕吐1天腹泻半天,在乡下诊所用抗生素及激素治疗效果不佳,且持续高热、腹痛加剧于1998年4月27日下午4∶30急诊入院治疗。体检:T38.5℃,脉搏测不到,呼吸深大,42/min,血压为零。神志模糊不清,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被动体位,全身皮肤花斑,肢端冷,紫绀。眼结膜充血,双侧瞳孔约5mm,等圆等大,对光反射存在。颈软,肺部无罗音,HR180/min,律齐、无杂音。腹稍隆起,腹壁稍紧张,左上腹压痛明显,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消失。急查血清淀粉酶为709.1U,尿淀粉酶1434U,WBC12×109/L,N0.85,B超提示:胰腺增大、腹腔积液。临床诊断:①急性重症胰腺炎;②感染性休克。入院后立即给氧、禁食、胃肠减压、扩充血容量给予升压药、抗休克、纠正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及大剂量抗生素抗炎,自胃管注入西咪替丁抑制胰液分泌等综合治疗措施。住院17天,无任何并发症痊愈出院。

    关键词: 儿童 胰腺炎 护理
  • 13例重复异位妊娠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雯馨

    异位妊娠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异位妊娠的逐渐增加,重复(再次)异位妊娠也相应增多,文献报道[1]占宫外孕总数4.07%。现将我院从1996年1月~1998年12月收治的重复异位妊娠13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3例病例均为在我科住院治疗的病人,年龄小18岁,大30岁,均为两次重复异位妊娠,发生再次妊娠间隔时间短2个月,长26个月,有人流史7例,盆腔炎病史9例,于两次宫外孕之间足月妊娠分娩1例,有9例在首次异位妊娠时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2例行保留输卵管手术,有5例在首次妊娠时未婚。1.2 结果 13例均为输卵管妊娠(均经B超、HCG测定、手术诊断),5例保守治疗中3例成功,2例失败改手术治疗,余8例发生急腹症急诊入院手术治疗,10例重复异位妊娠手术治疗中,8例为对侧输卵管妊娠,2例为同侧输卵管妊娠(其中1例为上次保守性手术患者,另1例为两次保守治疗患者)。10例手术者盆腔存在不同程度粘连,输卵管不同程度的增粗变型、弯曲。有7例行两侧输卵管切除术。

  • 急性心肌梗塞的院前急救护理

    作者:覃小慧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威胁中老年患者生命的急症之一,其早期病死率高[1]。因此,一旦确诊,应及早进行抢救,以保护濒死心肌,缩小梗死范围,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但在院前抢救过程中往往受到人力、抢救器材和药物的限制,因此,克服困难,给患者予以及时准确的现场救护及安全的途中监护转移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现就我院1998年20例AMI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20例患者中,男16例,女4例,年龄大80岁,小30岁,平均48.9岁。20例患者中有12例并发室性早搏,2例并发心源性休克,1例并发心力衰竭。20例患者经过现场急救,有19例安全地送入专科病房治疗,有1例因合并严重的心力衰竭抢救无效死亡。2 急救护理2.1 现场急救2.1.1 吸氧 采用鼻塞或面罩给氧,氧流量3~4L/min,浓度为40%左右[2]。由于吸氧能迅速改善心肌缺氧,所以首要措施应是让患者得到充足的氧气。但是,院前急救往往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氧源缺少。因此,我们在救护车中配备了小氧箱,其充满氧气后压力可达15kg/cm2,这不但让患者能连续安全地得到充足的氧气,而且携带方便。大多数患者得到补充氧分后,胸痛能有所减轻。2.1.2 尽早使用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具有直接扩张冠状动脉,解除动脉痉挛,增加侧支循环血流,降低左心室前负荷的作用。在本组20例患者中均使用了硝酸甘油,方法为:①在建立静脉通路前,立即舌下含服0.3~0.6mg,5min后不缓解,可再同量含服1次;②建立静脉通路后,用硝酸甘油20mg加入到5%葡萄糖中缓慢静脉滴注,但遇心动过速或血压下降,应停用此药,并加快输液速度。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急救 护理
  • 88例儿童眼球穿通伤的护理

    作者:何旗群

    对88例儿童眼球穿通伤的护理总结,认为:①治疗与护理此类患儿应及时正确,从而降低眼内炎甚至致盲的发生。②此类患儿心理负担重,做好心理护理,配合手术治疗与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③加强出院指导,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减少意外发生。

  • CPM防止髌骨粉碎性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的护理

    作者:祁方遒

    自1997~1999年,我科在使用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基础上,术后加用下肢功能康复器(CPM),有效地防止了膝关节僵直。现将护理体会浅谈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7例,其中男33例,女14例;年龄15~72岁,全部为闭合性髌骨粉碎性骨折,均为新鲜骨折,采用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手术治疗。1.2 锻炼方法 术后嘱患者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功能锻炼,每小时5min。术后第1天开始使用CPM进行患肢被动活动。根据伤口疼痛的程度,来选择适合的运动速度和关节活动范围,开始速度宜慢,膝关节屈曲20~30°,根据适应情况逐渐调节运动速度,每次活动1h,每天2次。膝关节屈曲幅度以每天增加5~10°为宜,活动时病人也可通过“鼠标”器自行控制。每天被动活动停止后,可适当进行主动屈伸膝关节活动。活动时,应循序渐进,切忌暴力屈伸膝关节,一般以疼痛程度能忍受为宜。14天后膝关节屈曲达100~110°左右即可不再使用CPM,进行患肢膝关节的主动活动。1.3 结果 本组47例,观察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情况。测量标准:病人仰卧,以股骨外髁为量角器放置中心,股骨大粗隆为近端,外踝为远端。正常值:膝关节伸直为0°,屈为150°。本组病例7天时,38例屈膝达60~80°,9例屈膝>80°;14天时,41例屈膝达100~100°,6例屈膝>110°;21天时,均屈膝110°以上,且伤口愈合良好。术后4周X线片示骨折线模糊,骨折端无移位。

    关键词: 髌骨 骨折 护理
  • 破伤风病人静脉高营养的护理

    作者:韩琳;马月叶

    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特异性感染,病死率高。我院于1995年2月~1999年11月共收治破伤风病人58例,除给予镇静冬眠药物和破伤风抗毒素外,应用静脉高营养治疗,其病死率明显降低,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58例,其中男46例,女12例,年龄大77岁,小10天;有角弓反张15例,抽搐持续时间30s~5min,间隔时间20min~1h 30例。平均抽搐9.6天;气管切开5例,自动出院3例,无1例死亡,。2 静脉高营养液的成分  基本配方为7%凡命500~1000ml,20%英脱利匹特500~1000ml,10%葡萄糖1000ml,10%氯化钾30ml,10%葡萄糖酸钙20ml,10%氯化钠50ml,维他利匹特10ml,水乐维他10ml及安达美10ml,具体应用时,医生根据病人高代谢程度给予不同的调整。

  • 榄香烯乳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作者:潘琴;朱建云

    榄香烯乳是纯中药广谱抗癌新药,无明显心、肝、肾功能损害,不发生骨髓抑制,由于药物疗效显著,临床广泛应用,对应用抗癌药物(DDP、ADM、IL-2等)灌注治疗无明显疗效者,我们采用榄香烯乳灌注治疗恶性胸水43例,疗效显著。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6年5月~1998年2月,以榄香烯乳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水43例,其中男30例,女13例,年龄42~78岁,胸水量均以X线胸片判断,肋膈角消失,阴影在第4前肋水平以上为大量胸水,第4前肋以下为中等量胸水,全身状况以卡氏记分为判断标准,糖类抗原为放免法。1.2 方法 43例均在床边作胸腔穿刺,护士配合医生抽放胸水,然后根据医嘱,从引流管注入榄香烯乳300~400mg加2%利多卡因10~20ml,术后以无菌纱布覆盖,并嘱病人变换体位,以期灌注药物在胸腔内广泛分布,如疗效不明显,1周后重复进行1次,术后详细记录患者的情况,经常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3 疗效判断标准 治疗评定标准,治疗后1个月按Millar标准评定,CR临床症状改善,胸水不再增多,胸膜增厚,PR胸水吸收50%左右,NC经2次抽液灌注后胸水仍不能控制。

    关键词: 胸腔积液 护理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作者:罗斌

    近年来,细菌耐药性问题已成为全球医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细菌耐药性的发展从医院内菌株(如肠杆菌科、金黄色葡萄球菌)到医院外菌株(如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淋球菌),其耐药性从对单种药物耐药发展至多重耐药,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ESBL菌株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1]。病原菌产生耐药的3种主要机制为:产生灭活酶、靶位改变和对膜通透性变化。其中由β-内酰胺酶(ESBL)介导的耐药性发展迅速,几乎每一种新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于临床后即有新的水解该抗生素的ESBL产生[2]。  ESBL的基本概念:由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基因(TEM-1、TEM-2、SHV-1)突变而来。主要由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氏菌产生的。在体外试验中,可使三代头孢菌素及氨曲南抑菌环缩小,但加入酶抑制剂克拉维酸后可使抑菌环扩大的菌株。在临床上为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碳青霉烯类、头霉烯类药物敏感的一类酶[2,3]。

  •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进展

    作者:韩敏

    脑梗死的治疗还没有一种常规方法被证明能有效减轻由于急性脑缺血所致的脑损伤而引起的继发性神经功能障碍。随着缺血半暗带的发现以及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取得成功的经验,为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展示了光明的前景。现将目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些进展作一综述。1 溶栓治疗时机  随着脑梗死相关病理生理学新的认识、新型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及超早期治疗理论和诊断措施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迅速消除血栓早期重建脑血流,才能纠正缺血的脑组织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及代谢紊乱,挽救濒死的脑组织,缩小梗死面积,改善预后。因此,必须尽早采取积极的溶栓治疗才能达到治疗目的。一般认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佳时间窗应在发病后6h以内,采用治疗时间窗为6h以内的理由是:①Astup根据动物实验研究首次提出了“缺血半暗带”的概念,清楚的表明“时间就是大脑”,超过6h只留有很小的半暗带;②迄今为止许多临床试验均证明收治晚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③新近研究表明卒中患者在发病后3~6h内收入院治疗是做得到的;④心肌梗死6h内静脉内溶栓疗法的成功促使对急性卒中作出类似的治疗方案。近的动物试验进一步证实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确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脑梗死的体积,降低病死率,安全时间窗为3~6h[1~4]。然而由于脑梗死的病理生理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实际上治疗时间窗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个体化的、动态的多因素的过程,许多情况下都会改变时间窗,把时间窗定在6h以内难以适应治疗的要求。Baron[5]对6h内的治疗效果不超出这个时限者更好这一看法亦提出质疑,认为卒中治疗不应固定在6h的“治疗时间窗”内,有些卒中可适当超出,且不会增加危险性。因此6h的“治疗时间窗”也绝不是僵化的,有些病人卒中超过6h,如果侧支循环良好仍可考虑延迟性溶栓。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陈廷波

    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发病率国外报告为5%~14%,国内为0.9%~36%[1],临床患者若不予适当治疗,肾小球滤过率(GFR)以每年10~14ml/min的速度下降[2],常在5~10年间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现就目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DN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ACEI对肾脏保护作用的机理  ACEI可抑制ATⅠ向ATⅡ转化,使ATⅡ产生减少,还可使激肽水平升高,致肾血管扩张,可使过高的GFR降至正常,并能减少尿蛋白的排泄和抑制尿中细胞因子及抑制肾脏肥大,从而延缓肾硬化的发生。  体外给予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中和抗体能明显抑制肾组织TGFβ1的mRNA表达并减轻细胞外基质进行性积聚,进而缓解肾脏肥大程度[3]。而ACEI阻断RAS可抑制肾组织TGFβ,而TGFβ在DN的发病机理中起关键性作用,认为此为ACEI治疗DN的机理之一[4]。  ACEI引起肾脏前列腺素升高,并且是以扩管性的PGE2为主,TX2/PGE2比例显著下降,通过扩管性前列腺素,相对减弱TXB2和ATⅡ对肾小球的作用,改善肾小球微循环,从而改善肾小球基底膜滤过特性,使尿蛋白排泄减少[5]。

  • 几种特定蛋白检验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农乐根

    特定蛋白质包括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α1-酸性糖蛋白、α-抗胰蛋白酶、转铁蛋白、C-反应蛋白、纤维结合蛋白、纤维蛋白原、铜蓝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IV型胶原等20多种。这些蛋白质的检测对肝脏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糖尿病等的诊断均有重要意义,对某些相关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就几种特定蛋白质的临床应用前景作综述如下,以供参考。1 α1-微球蛋白(α1-M)  α1-微球蛋白属糖蛋白,健康人α1-M的参考值范围:血清10-30mg/L,尿<6.0mg/L。血清α1-M值升高主要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所致,可见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性肾病、狼疮性肾病、间质性肾炎,急或慢性肾功能衰竭,IgA型多发性骨髓瘤及肝癌等。尿α1-M值升高,多见于肾小球、肾小管发生病变时;与判断肾功能的另外一两项指标β2-M和肌酐(Cr)呈密切相关。肌酐清除率在100ml/min以下时,α1-M升高,在80ml/min以下时,β2-M开始升高,可见α1-M比β2-M敏感,而且患恶性肿瘤时不升高。因此,α1-M在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肾功能方面更具有临床价值[1]。同时,尿α1-M水平不受酸碱度的影响,pH值在4.0~10.0范围变化时,其值几乎无变化,因此α1-M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可靠性。

  • 进行性心力衰竭的门诊治疗进展

    作者:邱建平

    进行性心力衰竭病死率高,其门诊治疗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不少专家对其病理、生理及治疗作了进一步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现综述如下。1 进行性心衰的定义  进行性心衰是一组以年病死率50%~75%,2年病死率大于90%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通常有LVEF很低的严重充血,肺高压,左室充盈压显著升高或(和)对药物无反应的低心输出量。包括收缩功能正常的进行性心衰。其病理生理为:心衰时心室功能下降导致活动时心输出量减少,终导致休息时心输出量也减少。降低的心脏活动激活了神经内分泌系统引起全身和肺血管收缩,增加了后负荷,从而使心脏活动进一步降低。进行性心衰病人心脏的形状从椭圆形变成球形,心室的这种几何改变导致乳头肌排列紊乱和二尖瓣关闭不全[1]。另外,左室舒张末压升高可以引起冠心病和原发性心肌病病人心内膜下缺血。在慢性心衰状态下,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可以不受血液动力学影响而独立存在,可能与压力感受器功能异常有关。其活性甚至在无症状左心衰竭病人也可以升高,但进行性心衰病人更高。过高的神经内分泌活性理论上可以引起心动过速,从而导致冠脉供血减少,耗氧量增加,心肌坏死或(和)凋亡,β-肾上腺素能受体下调,左室肥厚和内皮细胞功能障碍[2]。这些改变降低了恶性心律失常的阈值。除了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内分泌异常外,有心肌梗死、心肌缺血或内皮功能障碍的冠心病可以独立地加重心力衰竭。

  • 血液病脾切除治疗近况

    作者:韦俊兴

    自1887年Spencer首先采用脾切除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后,脾切除治疗血液病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随着血液病学和脾脏病理生理学方面的进展,血液病的脾切除治疗范围逐渐扩大,手术指征选择及围手术期处理亦愈来愈受医学界的重视。现将脾切除治疗血液病的近况简要综述如下。1 手术指征与疗效1.1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C) 本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红细胞缺陷性疾病,其红细胞膜结构异常,红细胞呈球形,可塑性很大,极易被脾内的微管道阻留,而难以通过脾索与静脉窦间的狭窄间隙,终被脾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吞噬,导致临床上的溶血性贫血和黄疸,这样脾脏成为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所以HSC是脾切除首选的血液病并有国内外学者公认的显著疗效,有效率100%[1],凡确诊HSC临床有贫血症状者都应切脾治疗[2]。

  • 小儿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

    作者:潘剑秋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是指多种因素引起的胃和十二指肠粘膜下层的局限性损害。近的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和胃液的自我消化作用是PU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包括新生儿,但以青壮年发病为多。近年来随着小儿纤维胃镜技术的开展和普及,小儿病例报告增多,并逐渐引起儿科医生的重视,目前强调对五种症状的患儿及早检查,以求及早确诊,而药物治疗主要为抑制胃酸、应用粘膜保护剂及抗HP治疗。现就目前对小儿PU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1 病因和发病机理  PU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完全明了,多数认为PU的发生是胃和十二指肠内的侵袭因子 与粘膜防御失去平衡的结果。1. 1 胃液的消化作用—平衡失调学说 研究发现溃疡的形成是胃壁和十二指肠肠壁组织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的结果,这种自我消化过程是溃疡形成的直接原因。当粘膜屏障功能受损害时,分泌到胃腔内的H+ 逆向弥散到胃粘膜,过高的酸使粘膜受损,从而导致溃疡,即所谓“无酸无溃疡”学说。1.2 HP感染 研究证实,HP与PU的关系密切,HP感染是PU的首要致病因素,HP在溃疡病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小儿十二指肠溃疡HP检出率为52.5%~62.95%,胃溃疡HP检出率为23.2%[1];国外则有学者报道[2]至少90%的十二指肠溃疡病和70%的胃溃疡病与HP感染有关,因此有人提出“无HP感染无溃疡”。HP的致病机制有两种不同学说:一是胃泌素相关假说,即HP感染引起胃泌素释放增加,导致胃十二指肠受损形成溃疡;二是屋顶漏[leakingroof]假说[3],把胃十二指肠比作屋顶,胃酸比作雨,HP破坏胃十二指肠的粘膜屏障(造成屋顶漏),胃酸(下雨)就会造成溃疡形成(房子里积水)。

  • 门脉高压并食管胃底静脉出血的治疗

    作者:甘雨

    门脉高压严重的并发症是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EGVB),首次出血的病死率高达50%,存活者再出血率达80%,而再次出血者的病死率更高[1]。EGVB的治疗历来是临床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近年随着对门脉高压发生机制、门脉血流动力学等多方面的深入研究以及治疗手段的技术改进,涌现出较多的有效治疗新措施。现复习有关文献,就EGVB的治疗作一综述。1 非手术治疗1.1 药物治疗 EGVB常首先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常用的药物主要分为血管收缩剂和血管扩张剂两大类。1.1.1 血管收缩剂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如下几种:①垂体后叶素(Pituitrium)。是一种有着较长使用历史的药物,由于其具有较确切的止血效果,至今仍为临床所常用。垂体后叶素是从牛、羊、猪的垂体后叶提取制成,主要作用是收缩微小动脉,收缩内脏血管,可减少门静脉血流量50%,降低门脉压力30%~60%,止血有效率达70%[2]。但垂叶后叶素收缩血管作用缺乏选择性,同时收缩冠状动脉等是其缺点。②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是由垂体分泌的赖氨酸后叶素和精氨酸后叶素两种激素加工而成(必压生),可收缩内脏血管床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减少内脏血流;收缩肝动脉使肝动脉的血流量减少,肝窦内压降低,导致门脉压下降。临床研究表明,其能减少门静脉血流量35%~50%,止血有效率为64%~90%[3]。③三甘氨酰基赖氨酸加压素(Telipressin)。为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血管加压素,疗效与VP相仿,但副作用较小。④生长抑素。可直接作用于内脏血管平滑肌,收缩血管,减少门脉血流量。另一方面还可抑制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和血管活性肽等体液因素的扩张血管增加血流作用。与VP治疗EGVB相比,两者疗效相近,但生长抑素副作用少,亦无全身性血压影响。⑤善得定。是人工合成的、属生长抑素的拟似物,作用机理与生长抑素相似,是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药物。临床报告善得定的止血有效率在80%左右[4]。

  • 鸡蛋膜治疗表浅创面的效果观察

    作者:黄桂清

    表浅创伤(伤及表皮未至真皮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外科急诊之一。鸡蛋膜是一种高度胶原化的纤维结缔组织,它占位性强,抗原性弱,是一种良好的天然生物性敷料,且材料易得。本组178例为1995年5月~1997年10月到医院外科门诊就诊处置的表浅创面,均为伤后2天内就诊。其中男105例,女73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5例,其中男55例,女40例;对照组83例,其中男50例,女33例。两组平均年龄、入院时间、临床表现,以及接受鸡蛋膜治疗前的情况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治愈标准为:痂皮脱落,皮肤光洁如初。治疗组第4天治愈率为100%,对照组为65.5%。1 材料与方法1.1 鸡蛋膜的制备 将新鲜鸡蛋用清水洗净后,用75%酒精涂擦外壳,然后敲碎鸡蛋,倾倒出蛋清及蛋黄。操作者用0.5%碘伏消毒双手后,用手剥离鸡蛋膜并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后,浸泡75%酒精中30min,然后置入无菌生理盐水100ml加庆大霉素16万U的药液中备用。1.2 方法 治疗组于治疗时,先用3%双氧水及生理盐水依次冲洗创面,然后用75%酒精消毒周围皮肤,后用0.1%洗必泰消毒创面,烧伤患者创面上的水泡用无菌剪刀剪去。将鸡蛋膜贴敷于创面,需用多块蛋膜时,互相之间稍重叠,膜的边缘略大于创面,膜下勿留空气,鸡蛋膜数分钟后即与创面贴附紧密,此后无须换药。局部保持干燥,直至鸡蛋膜边缘逐渐卷起脱落,创面愈合。对照组用上述方法消毒清洗创面后,按常规换药法,敷上庆大霉素湿纱块,然后覆盖纱布,予以包扎,此后隔日换药1次,直至痊愈。

  • 股骨多发囊性低毒性感染1例

    作者:莫继钦

    骨低毒性感染随着机体抵抗力的提高,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已日趋增多,而且表现多样,易造成误诊。我们发现1例股骨颈、粗隆间部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低毒性感染者,其临床X线表现特殊,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20岁。右髋疼痛3个月。体检:右大腿较左侧肌肉细小(周长:左>右3cm),肌张力降低,右髋关节屈伸受限伴疼痛,外展受限明显,右股骨头压痛,“4”字征(+)。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骨盆正位片示:右股骨粗隆间及股骨颈见一局限性囊状骨质破坏区,内有不规则骨嵴分成多房,大者约3cm×4.5cm,边缘锐利,外侧部分皮质变薄,囊周无明显骨硬化;股骨颈上缘与大粗隆交界处骨皮质中断,但无骨痂形成;病变区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胀(见图1)。手术所见:右股骨粗隆前外侧骨皮质破损,有少许暗红色液体流出,股骨颈、粗隆间见一2.0cm×4.5cm×3.5cm骨缺损区,内有一1.5cm×1.5cm骨岛与后壁相连,骨缺损区壁变硬,附以肉芽样组织。病理检查:右股骨颈,呈炎症性肉芽组织伴广泛纤维化(见图2)。诊断为右股骨颈粗隆间低毒性感染。

    关键词: 股骨 细菌感染 脓肿
  • 灌注法治愈1例难治性衣原体性尿道炎

    作者:谭承枢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25岁。1999年2月不洁性交后15天出现尿道口红,排尿不适而到个体医疗所诊治,诊断为尿道感染。静滴氧氟沙星注射液100ml,每日2次,并口服利福平0.15,每天3次,氯霉素片0.5,每天3次,连用10天。因病情未见好转而中断治疗,10天后来我院就诊。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尿道口淡红色,不肿,无分泌物。睾丸无肿大及触痛。肛门指检,前列腺无肿大。实验室检查:C-C快速衣原体抗原检测阳性。淋球菌、支原体、霉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均为阴性,前列腺液常规未见异常。诊断:衣原体性尿道炎。治疗:口服克拉霉素(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25,每天2次,连服20天,停药后第10天复查仍为阳性。又口服阿奇霉素(克罗地亚普利瓦大药厂生产),首次1g,顿服,以后每天2次,每次0.25,连服10天,停药后第10天复查依然是阳性。此时,笔者从滴眼药治疗沙眼的方法中获得启示,并征得了病人的同意,决定采用0.25%氯霉素和0.1%利福平眼药水灌注尿道,每次用5ml,3天1次,每次轮换一种眼药水,共灌注10次。方法如下:患者排尿后,仰卧,用常规法将小儿导尿管轻柔插入尿道,深达15cm,然后缓慢注入眼药水,注完后,操作者紧捏患者尿道口10min。完毕后,嘱患者2h内不要排尿。停止灌注后第10天,尿道拭子、晨尿沉渣及前列腺液衣原体快检均为阴性,以后每隔3个月复查1次,共计3次,均为阴性,随访至今未见复发。治疗过程中,未见有任何副作用。2 讨论  该患者注射、口服药品共计5种,疗程累计40天,其中阿奇霉素是新一代氮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沙眼衣原体的特效药[1]。然而,衣原体仍未被消灭,由此可见,该患者所感染的衣原体具有抗药性。灌注法是给药方式之一,具有直接作用于受感染部位而药物浓度不受影响的优点。口服氯霉素、利福平,经血液循环到达受感染的局部组织,药物浓度已不足以杀灭衣原体,而氯霉素眼药水和利福平眼药水直接作用于受感染的尿道,如果药物浓度足够大,就能杀灭衣原体,这是用氯霉素眼药水和利福平眼药水灌注而使衣原体转阴的解释。

  • 以多饮、多尿、昏迷为首发症状的散发性病毒性脑炎1例

    作者:雷权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38岁。因多饮、多尿6年,昏迷11h,抽搐7h于1999年12月24日入院,代诉于6年前,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出现多饮、多尿,每天饮水约4kg,小便白天约20次,夜晚约8次,总尿量约4、5kg。起病之初曾在当地卫生院诊治(具体不详),无好转。于入院前11h,在野外劳作时跌倒并昏迷,伴尿失禁,家人外出寻找发现并运回家中,用热水洗浴,烫伤了右大腿外侧部,送当地卫生院诊治(具体不详),无好转,在此过程中,距入院7h,出现四肢持续性抽搐。后转我院就诊,门诊拟“昏迷原因待查”收我科治疗。2 检查及诊断  体检:BP0kPa、深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迟钝。两肺及喉中可闻及大量痰鸣音。心率120/min,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右侧大腿外侧可见2处烫伤痕,各约7cm×10cm及4cm×5cm,基底色红,渗出不明显。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3.1×109/L,血红蛋白95g/L。尿糖阴性,血糖正常。血胆碱酯酶正常。头颅CT平扫无异常。

  •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硬膜内蛛网膜囊肿1例

    作者:赵乃昊;孟年文;黄国明;班锦东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硬膜内蛛网膜囊肿在临床中十分罕见,我们遇到1例L1~2椎间盘突出合并硬膜内蛛网膜囊肿者,兹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33岁,外事翻译。排球训练后站立休息时突然出现腰骶部持续性胀痛伴右侧臀部及右大腿前外侧放射痛,用力及弯腰时症状加重,卧位时疼痛不能缓解且常从睡眠中痛醒,症状进行性加重8天于1999年8月30日入院。既往身体健康,无腰腿痛史,无明显外伤史。检查:脊柱外观正常,L1、L2椎旁压痛及叩击痛,在大腿前内侧皮肤感觉减退,膝、踝反射正常。X线检查:侧位片L1、L2椎体呈前低后高之楔形改变,L2椎体前下缘片状密度增高。椎管造影:正位像L1~2水平见一上下长4cm的显影密度减低区,造影柱受压左移;侧位像见L1~2水平显影低密度区上下长约3cm,造影柱似有中断(见图1),右斜位片造影柱前缘受压深约0.4cm,并可见边缘清楚之密度减低区,上下长4cm。提示L1~2椎间盘突出,L1~2水平椎管内占位性病变。CT检查:L1椎体后缘片状高密度影,硬膜囊受压,诊断为L1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钙化。于1999年9月14日行椎管探查术。术中切除L1全椎板及L2右侧部分椎板后,见硬膜囊局部均匀膨胀呈半透明状,硬脊膜搏动消失,触之张力较高,似触气球感。打开硬膜,清亮正常脑脊液呈喷射状涌出。无脑脊液继续流出后,探查脊髓正常,前方硬脊膜膨隆,突入硬脊膜腔内。切开硬脊膜及后纵韧带,见突出物为椎间盘组织。切除椎间盘,关闭硬膜,数分钟后硬膜囊充盈,搏动恢复。术后症状体征消失。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硬膜内蛛网膜囊肿。

  • 普通透析器作床边透析治疗胰腺炎1例

    作者:莫崇志;韦吉伟

    多脏器功能衰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情危重,搬动困难。行床边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对基层医院,条件不成熟。为此,我院采用床边间歇性动静脉透析救治1例重症患者,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35岁。因酗酒后出现持续性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2天而于1999年8月16日入院。查体:T39℃,R20/min,P102/min,BP13/10kPa,腹胀、上腹部稍紧张,左上腹压痛明显,有反跳痛。入院后查血淀粉酶532V/L,尿淀粉酶3240V/L,腹水淀粉酶2220V/L;血尿素氮肌酐呈直线上升,8月17日血尿素氮15mmol/L,肌酐444mmol/L;18日尿素氮为19.2mmol/L,肌酐为665mmol/L;19日尿素氮24.2mmol/L,肌酐970mmol/L。入院诊断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酗酒,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胰性脑病。送入重病监护室抢救治疗,考虑患者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决定予以采用“单用血泵进行床边血液透析”。1.2 材料 血泵1台,透析器1付,腹透液8000~10000ml,穿刺针、管道1套,低分子肝素、消毒用品若干。

  • 氟哌酸致儿童无尿1例

    作者:黄宏坤

    1 病例报告  患儿,女,11岁。因服用氟哌酸后无尿24h于1999年8月24日入院。1天前患儿因右下腹隐痛,解黄色烂便1次而口服氟哌酸0.2及654-2 10mg治疗,用药后腹痛止,未再解大便,但出现无尿,增加饮水后亦无尿意,不伴发热、多汗、呕吐、腹胀及腰痛。查体:BP13.3/8.0kPa,一般情况尚可,皮下无水肿,心肺正常,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神经系统正常。血常规正常,CO2-CP 22.3mmol/L,BUN 2.4mmol/L,Cr80mmol/L,血电解质正常,B超示膀胱无尿,双侧肾盂无分离。入院后予10%G*S500ml,静脉滴注,并给速尿20mg静注。2h后开始排尿,入院10h共排尿1200ml,尿常规正常。观察2日,患儿无异常表现,复查尿常规、肾功均正常,予出院。随访1年,患儿未再出现类似情况。

    关键词: 儿童 氟哌酸 无尿症
  • 氟乙酰胺中毒死亡1例——附尸解报告

    作者:梁建新;甘枚

    1997年1月20日收治误服氟乙酰胺毒鼠诱饵中毒小儿1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  男性儿童,2岁零4个月,误食毒鼠诱饵(生红薯粒)后约10min出现走路不稳,随后出现全身痉挛性抽搐,阵发性发作,发作时呈角弓反张状,口吐白沫,双眼球上翻凝视,伴大小便失禁。8h后送到本科急救,入院查体:T37℃,R32/min,P120/min,急性危重病容,昏迷状态,间断出现全身抽搐,口唇发绀,双眼瞳孔等圆等大,直径3mm,对光反射迟钝,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颈部抵抗,双肺散布较多的中小湿性罗音,HR120/min。四肢肌张力升高,双侧巴氏征阳性。实验室检查:WBC18.9×109/L,L0.31,N0.67,M0.02,血气分析:pH6.99,PaO211.2kPa,HCO-315.8mmol/L,BE13.2mmol/L,Na+128mmol/L,Cl-96mmol/L,K+4.53mmol/L,Ca2+2.1mmol/L,BUN 18.1mmol/L,T 312U/L,LDH 2513U/L,HBDH 2507U/L,CK 1962IU/L,CK-MB 192IU/L,ALP 215U/L,毒物分析:呕吐物及诱饵检出氟乙酰胺。  入院经镇静,行气管内插管以防止胃返流窒息,插胃管充分洗胃,应用特殊解毒剂乙酰胺,同时给予降颅压,纠正酸中毒,保护脑、心等重要脏器功能治疗。但病情进行性恶化,于起病后96h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 土霉素致急性溶血性贫血1例报告

    作者:莫碧芳;韦金吉;欧静

    土霉素是从龟裂链丝菌的培养液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抗生素,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感染等有一定作用,并能间接地抑制阿米巴原虫。临床常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二重感染,对骨、牙齿有影响以及肝肾毒性、过敏反应,极少见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的病例报道。现将我院收治1例因腹泻后自服土霉素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症报告如下:  患儿,男,14岁,中学生。因拉水样便3天而自买6片土霉素口服,每次2片,每天3次,第2天患儿出现疲倦乏力、嗜睡、恶心、呕吐、无寒战及发热。继而小便呈茶水样改变,面色及皮肤变黄,腹部隐痛而收入院。查体:T37℃,R24/min,BP12/8kPa,精神差,皮肤、面色黄染,无出血点,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肝右肋下1.5cm,质软边钝,压痛,脾左肋下1cm,Hb40g/L,WBC4.0×109/L,G-6-PD0U。间接胆红素中度增高,尿胆原阳性。经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输血900ml等综合治疗,Hb升至90g/L,患儿一般状况好转,住院8天出院。

  • 连续两次分娩先天性脑瘫新生儿1例

    作者:戴芙蓉;邵玉兰

    患者31岁,否认有烟酒、吸毒史及畸形家族史。1993年1月7日孕足月在外院头位顺产分娩一男婴,体重3400g。新生儿Apgar评分10分,新生儿期发现右侧肢体活动差,未引起注意,1个月后加重,CT检查发现顶骨与枕骨重叠,无骨缝,脑受压,现已7岁,不能站立及行走。第二胎孕足月于2000年6月8日在我院头位顺产一男婴,无出头及出肩困难,体重3900g,Apgar评分10分,出生后第2天,发现右侧肢体活动差,家属拒绝哺养患儿,7天后死亡,尸检发现顶骨与枕骨之间无骨缝,右侧枕骨重叠于顶骨之上1cm,左侧顶骨重叠于枕骨之上1cm,考虑脑受压所致肢体活动障碍。  讨论 脑瘫一词为1964年Zngan所提出,是由于脑的原因引起婴儿慢性非进行性的运动系统功能障碍,属于运动神经元。脑瘫的原因现已证实,异常妊娠、分娩、早产、感染均与婴儿脑瘫密切相关,严重的缺氧可致中央部分大脑白质的囊性缺氧尤为敏感,这也是为什么痉挛型脑瘫发生率高的原因,本例连续2次,分娩先天性脑瘫,在孕期及分娩期无以上异常情况,提示遗传因素可能起重要作用,我们推测本例先天性脑瘫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我国先天性脑瘫发病率高于发达国家,与我国缺乏孕期、围生期监护及新生儿抢救落后有关,因此应积极做好孕期、围生期、新生儿期的监护及治疗,预防或减少脑瘫发生。

  • 三甲医院科研管理工作探讨

    作者:杨春旭

    近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在以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能否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已经成为竞争的焦点,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党的十五大指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朱钅容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反复强调要“科教兴国”。就医院的情况而言,医院要发展,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强两方面的建设,一是硬件建设,二是软件建设。硬件建设包括医院的建筑、医疗设备。软件建设包括医疗技术水平、医院的服务、医院的现代化管理。硬件是医院发展的基础,而软件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医疗技术水平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的为重要的标志之一,而科研成果、学术论文水平以及教学水平又是医疗技术水平直接的表现和产出形式。因此,无论从国家的大政方针还是从本单位的生存和发展以及我院6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来看,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医学科研的研究力度,加快医学科研成果的转化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影响护生实习质量的自身因素和对策

    作者:何凤英

    护生的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及延续,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必由途径,是护生巩固知识、锻炼技能、开拓思维、积累经验的必经之路,是护生上岗前打基础,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实习质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护生在其中的作用是主要的。笔者将临床实践中影响护生实习质量的自身因素总结为六个方面,通过正确指导,护生能及时、认真地改正缺点,圆满完成实习任务。现介绍如下:1 影响护生实习质量的自身因素1.1 胆怯 护生从学校来到医院,均有新鲜和陌生的感觉,具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怕错过机会,故跃跃欲试,急于求成;二怕责任重大,故缩手缩脚,不敢大胆操作。刚实习时技术操作不熟练,成功率低,被某些患者责难,有些患者拒绝护生操作,护生感到紧张、害怕。1.2 耻于发问 有些护生对工作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一知半解或全然不知,却不愿意向老师请教,如此对待容易发生差错,也不利于自己的进步。1.3 专业知识不牢固 部分护生对老师的提问不知所措或回答不完整。1.4 忽视基础护理 护生在实习中往往把发药、摆药、书写护理表格、各种注射技术等做为主要实习任务,忽视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及饮食护理。

  • 加强管理 抓好医学继续教育

    作者:唐铭燕;李国芳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以往一次性学校教育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社会需要,医学继续教育已成为医学教育领域的核心。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开展医学继续教育。加强管理,更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方法和内容,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1 领导重视是搞好继续医学教育的根本  继续教育是学历教育的继续和延伸,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我院领导对此十分重视,成立了继续教育领导小组。院长挂帅,医务、护理、科教、人事等职能科室均参与,明确分工职责与任务,继续教育办公室设在科教科,各科室设有考核小组。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取得共识的同时,我院经常召开会议,讲述继续教育的措施、方法和意义,介绍国内外继续教育的动态与国外的差距。大大增加了竞争意识,使其感到有压力,有“危机感”,从而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营造学术氛围。到课率明显上升,科室学术空气日渐浓厚。医院逐渐走向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 顺应高教发展新形势 拓宽药理教学新路子

    作者:何胜;许小林;黄斌学;韦健全;赖术

    教与学历来是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步入信息时代的今天,由于科技进步带来的知识爆炸,高校的课程设置不断增加,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也不断更新与丰富,加之近年来双休日制的实施,使各学科教学时数不得不作相应压缩,下面表1反映了我院药理学教学时数的变化情况。

  • 浅谈医学院校潜在课程的建设

    作者:尹毅霞;黄华东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有计划地为引导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付出的综合性的一切努力。按照课程是否有明确的计划和目的,可将其分为显露课程(显形课程)和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早在1972年,布卢姆就在《教育学的无知》中指出:历史的课程研究专注于显性课程,而忽略了潜在课程。所谓潜在课程是指利用有关学校组织、校园文化、社会过程和师生相互作用等方面给学生以价值上,规范上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即借指学校中还存在着的,对学生有影响的,而我们又无法控制的教育因素,如校风、校貌、师生员工的文化素养、教师的衣着打扮等等。它们对于学生的态度与价值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持续的影响。  潜在课程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大主题之一。那么,潜在课程的建设意义何在 它对医学生教学质量又有何影响呢 其意义及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实际上这是对多年来教学改革工作上欠缺的一面作一次总结;第二,历来的课程研究专注于显性课程,而忽略了潜在课程,没有从整体上认识潜在课程的建设与显性课程及其他工作的相互联系,即没有充分认识素质教育,校风、校园文化建设等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以及潜在课程同样可以带动医学院校其他方面工作的建设;第三,通过潜在课程建设也为医学院校加强教学管理,为教学工作走上科学管理轨道打下基础,推动教学管理制度化;第四,抓潜在课程建设必然会促进广大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方针,开展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讨论,分析教学现状,并制定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因此,潜在课程的建设,以及善于挖掘潜在课程的教育潜能,对促进医学院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提高社会声誉均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浅谈青年教师如何通过反馈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黄俊杰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要为四个现代化培养合格的人才,就必须按照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学质量有多种途径,除了提高教师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外,还应通过对自己授课反馈进行总结提高,特别是青年老师,因为青年老师工作时间短,缺乏实践经验,更需要从反馈中获得信息进行总结提高。  反馈就是从外界施加条件促进事物发射其信息的传递和返回过程。因此,教学上要利用信息论原理,就必须建立教学双方的反馈联系。教师对学生采取的措施和学生对教师作出的反应,就构成了传递和返回的反馈联系。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出现与讲课质量、讲课效果相偏差,这就要求通过反馈,及时调整,纠正偏差。反馈的目的在于为教学提供可靠信息,以调节教学活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要使反馈起作用,必须做到反馈和分析及时,必须根据返回的信息和分析的结果及时地进行调节,使其与教学质量目标相一致。

  • 浅谈提高外科总论实习教学质量的体会

    作者:李霖

    外科总论内容是外科的基础,外科总论实习则是理论和临床有机结合的桥梁,通过学生的观察和亲自动手操作,使所学的内容由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不仅巩固了书本知识,而且使之融会贯通于临床实践中。由此可见,教学水平的差异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笔者就结合外科总论实习带教状况,谈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体会。1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外科总论实习是将书本知识演变至临床具体操作的一个过程,要使学生对外总实习课感兴趣及积极参与实习具体操作,首先要树立对待外总实习的正确学习态度。克服重理论,轻实践,“走马观花”现象,应反复重点阐明,在医学知识获取的道路上并不存在捷径,各种技能的熟练掌握及理论知识的进一步巩固,都是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和临床实践的多次反复来实现。为适应现代社会,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不应局限于理论学术上有所成就,更重要的是精通熟练临床医疗各项技能操作,这样才能胜任医生本职工作,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实习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医学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模型教学

    作者:覃杰

    目前,全国各高等医学院校都开设数学课,这说明数学在医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美的地步。在医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教师过多注重数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医学数学模型教学,这不能不说是教学上的一种失误。事实上,医学数学模型应是医学数学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遗憾的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对这一点并未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1 医学数学模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 教材方面的问题 目前,各高等医学院校所用数学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多元函数微积分学、微分方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模糊数学初步等,教学内容可谓比较丰富。应该说这些教材经过多次修订后,增加了不少与医学相关的实例,使教材与医学的联系更为密切,适用性更强。但是,教材中涉及的医学数学模型内容偏少,给出的医学数学模型实例更少,有的教材甚至对这一重要的教学内容只是三言两语地提了一提,实例一个都没有介绍,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医学数学教材的建设任重道远。1.2 教师方面的问题 不少教师在授课时往往过多地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定理的证明、公式的推导、解题的技巧,而对教材中本来就介绍得比较少的教学重点内容—医学数学模型未能充分讲解,有的教师甚至对这些内容避而不讲,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教师对医学数学模型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医学数学模型实例涉及到较多的医学知识,要讲清、讲透这些实例,真正让学生掌握医学数学建模的方法,对于数学“科班”出身的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 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与体会

    作者:吴荣敏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之一,要想教好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在世纪之交的今天,中国的教育已经进入素质教育年代,教育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育,而且要把提高人才素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应是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的统一体,而不是互相隔离,或者是互相对立,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人体解剖学的特点,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即: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两个基本而重要的问题:①医学生为什么要学人体解剖学?学了人体解剖学有什么用?②教师如何教好人体解剖学?要培养你的学生成为怎样的人?  第一个问题就是对于一个医学生来说,要想成为临床医学的高级人才,必须学习人体解剖学。学好人体解剖学才能学好其它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因为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基础的基础。一个没有人体解剖学知识的医生是一名好医生吗?病人能放心让他治病吗?因此,在上人体解剖学的第一节课时,要特别强调,医学生不仅要学习人体解剖学,而且必须学好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重要的必修课之一。

    关键词: 解剖学 教学 改革
  • 开展课堂讲授质量评价 促进教学规范化 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黄宏思;黄卫彤

    课堂授课,是高等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和重心,必须是提高课堂讲授质量。教学质量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虽然有临床见习、实习、实验课等多种环节,但作为智力能力的核心—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开发,仍然主要依靠于课堂知识的传授,进行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熏陶。为提高课堂讲授质量,促进教学规范化、科学化,提高教师授课质量和教学质量,我院从1999年起,开展了课堂讲授质量评价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1 评价的对象、方法、内容和结果1.1 评价对象 全院授课教师。1.2 评价方法 包括三个方面的评价:①学生评价:由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讲授质量进行评价。②专家评价:专家由学院聘请政治素质好、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级职称教师担任。每次安排2~3名专家听、评课。③同行评价:由教研室教师对本教研室的授课教师进行听课,并对该次课的授课效果进行评价。1.3 评价内容及评价结果的量化处理1.3.1 评价内容 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几个重要方面,参照文献做法[1],我们拟定了十一项评价内容。每项内容的评定等级分为A、B、C、D、E级五个档次。学生、专家、同行可根据授课教师各项评价内容的优劣给予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

  • 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误诊继发性贫血

    作者:扈剑飞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临床诊断较为困难,误诊率较高的一系列疾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临床上主要症状为贫血,可有感染和出血现象。少见肝脾肿大,一般无淋巴结肿大,血象显示全血细胞减少,或一、二系血细胞减少,伴以骨髓病态造血为其特点。现通过1例MDS误诊为继发性贫血的讨论,探查误诊原因,总结骨髓检查MDS的诊断要点,对提高MDS的诊断率有一定的价值。1 病历摘要  患者,男,41岁,农民。周身乏力、发冷、发热约7日,面色苍白5日于1999年3月入院。查体:T36.4℃、P98/min、R20/min、BP14/8kPa,神志清楚,精神差,慢性贫血貌,全身皮肤粘膜苍白,无光泽,无黄疸,无皮下出血点及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触及,颈软,无抵抗,两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脏听诊正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胸骨无压痛。外周血检查:WBC1.6×109/L,RBC3.26×1012/L,HGB68g/L,PLT153×109/L,W-SCR 0.625,W-LCR 0.375,网织红细胞5.5%,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2∶1。粒系增生活跃,原始粒细胞0.005,早幼粒0.015,中幼粒0.070,幼稚单核0.010,单核细胞0.030,淋巴细胞0.165,红系增生活跃,以中晚幼为主占0.31。晚幼红有成熟障碍的迹象,少量有巨幼样变,全片可见巨核细胞14个,血小板易见。铁染色,外铁++,内铁40%,未见到环形铁粒幼细胞,酸溶血试验阴性,开始溶血0.44%,完全溶血0.32%。糖水试验阴性,肝功能正常。诊断为继发性贫血。经抗贫血治疗效果欠佳,于1999年4月10日出院。6个月后的1999年11月,因发热,心悸加重,皮肤出血点散在再次来诊。做骨穿复查,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细胞、单核细胞极度增生,红系抑制,幼稚粒细胞和幼稚单核细胞占0.84,呈病理性畸形。诊断: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

  • 急性淋菌性腹膜炎误诊阑尾穿孔腹膜炎17例分析

    作者:莫锦良

    急性淋菌性腹膜炎与化脓性腹膜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基本相似,很难鉴别。我科3年来,收治17例急性淋菌性腹膜炎,均当作阑尾穿孔腹膜炎收入院,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年龄20~45岁,平均25岁。个体户3例,工人3例,饭店服务员5例,发廊工作人员5例,农民1例。体温38℃以下6例,39℃以上11例。以右下腹痛为著的11例。下腹部痛者6例。17例均有腹胀、恶心、有的有呕吐。腹部检查:下腹部压痛及反跳痛。麦氏点压痛者11例。实验室检查:WBC10~20×109/L有8例;(>20×109/L)有9例。中性>0.10者有5例;0.70~0.90者12例。尿常规蛋白(+~+++)6例,腹部B超示有6例腹腔明显积液。入院后6例曾作腹腔穿刺抽出脓液。作革兰氏染色检查为淋球菌阳性。

  •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萎缩性鼻炎48例临床观察

    作者:韦昌国

    萎缩性鼻炎(中医称为鼻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鼻腔疾病,该病缠绵难愈,极大的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1994~1998年以来,笔者运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本病48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8例中,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15例,女33例,年龄小17岁,大52岁,平均28岁,病程短半年,长8年,平均2年。1.2 诊断依据 症状:鼻干、鼻塞,嗅觉减退,鼻流脓涕,鼻腔内常有干痂,有时可见大块褐绿色痂皮。体征:鼻粘膜变薄,鼻甲缩小,鼻粘膜上常覆盖黄绿色痂皮。1.3 治疗方法 内服方:黄芪12g、白术10g、防风10g、苍耳子10g、辛荑花10g、白芷10g、皂角刺10g。加减:涕多色黄加冬瓜仁、车前子、土茯苓、鱼腥草、木通。鼻燥,肌膜萎缩甚者加首乌、沙参、天冬。顽固病例,长期治疗无效者加丹参、赤芍、桃仁、红花、水蛭。症状明显改善后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善后。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38例

    作者:刘雪梅;赵九平;杨顺昱

    近几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瓜萎复脉汤治疗心律失常,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76例患者均符合文献[1]诊断标准,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8例,其中男16例,女22例,年龄31~80岁,平均59.1岁;心律失常类型:房性早搏(房早)12例,室性早搏(室早)13例,窦性心动过缓(窦缓)5例,心房颤动(房颤)5例,传导阻滞(阻滞)3例;原发病:冠心病2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病毒性心肌炎1例,原因不明5例。对照组38例,其中:男17例,女21例,年龄33~80岁,平均58.6岁;心律失常类型:房性早搏13例,室性早搏12例,窦性心动过缓4例,心房颤动5例,传导阻滞4例;原发病:冠心病2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病毒性心肌炎2例,原因不明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一般情况和病程差异均无显著性。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90例效果观察

    作者:黄本才

    我科以中医辨证施治联合西药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90例,疗效较好,与单用卡托普利治疗的50例作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为门诊及住院病人,符合1978年WHO制定的高血压病诊断及分期标准[1]。治疗组90例中,男42例,女48例;年龄35~80岁,平均60.5岁;病程3~31年,平均14.5年;高血压Ⅰ期28例,Ⅱ期62例;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的81例,单以舒张压升高的9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36~79岁,平均59.8岁;病程3~30年,平均14.1年;高血压Ⅰ期16例,Ⅱ期34例;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的45例,单以收缩压升高的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均有可比性。

  •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作者:徐炫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眼底出血性疾病,严重影响视力。我科近4年来收治49例患者,其中2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9例87只眼,其中男38例68只眼,女11例19只眼。年龄18~41岁。初发者32例71只眼,复发者17例16只眼,病程短1周,长4年。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5例44只眼和西药组24例43只眼。1.2 治疗方法 西药组:针对病因,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口服大量维生素AD、C、K、P,止血剂、钙剂等降低血管脆性。结合全身情况采用抗结核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稳定后则以血管扩张剂及碘剂促进渗出及出血吸收。10天为1疗程,治疗6个疗程。中西医结合组:除用上述西药外,根据病情结合中医临床辨证,分为三个阶段施治。①肝经郁热型:为发病初期,视力急降,眼底静脉纡曲扩张,沿视网膜中央静脉有新鲜出血,或有视网膜前出血。包括复发的出血期。可伴有眼胀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尿黄便干,舌红苔黄。治以清肝泻火、凉血、止血。用生地、白芍、阿胶、仙鹤草、旱莲草、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草、百合加减。②气滞血瘀型:为出血停止期,眼底见暗紫色出血斑,未见有继续出血征兆。可伴有头痛、耳鸣、腰酸、口干、唇红颧赤、舌红。治以理气活血,化瘀软坚。用生地、白芍、阿胶、仙鹤草、旱莲草、香附、木香、蒲黄、丹参、田七、红花、昆布加减。③肝肾不足型:为病变后期,眼底出血开始吸收,见残留的血迹或机化组织,色素斑。可伴有头昏、眼痛、口干咽燥,腰酸膝软,舌淡红苔白。治以滋补肝肾。用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丹参加减。中药服法:每日服1剂,10天为1个疗程,共服3~6个疗程。1.3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眼底出血吸收,视力恢复至患病前水平;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好转,眼底出血基本吸收,视力提高2行以上;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好转,眼底出血无变化,视力无提高。

  • 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梁秋春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文献数量、品种激增,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也无需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全花在文献的采集和加工上。文献资源共享思想的产生就是源于图书馆在经费、空间等压力下无法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也无法完备收藏不断增加的文献的现状下,图书馆需要结合成一个共同体来走出这种困境,打破各个图书馆的馆藏界限,通过共享各个图书馆的馆藏来实现对读者的信息服务[1]。1 传统图书馆阶段的文献资源共享  新中国的文献资源共享,从1957年的“全国图书协调方案”就已开始[2]。该方案提出为了使图书馆藏书适当地集中和系统地积累,逐步达到丰富精专的地步,要在现有收藏基础较好的图书馆的基础上,成立若干全国性和地区性的中心图书馆,搞好全国图书馆的协调包括藏书协调工作。当时的设想是,以国家图书馆为全国图书情报事业的中心点,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馆办成国家图书馆的分馆。把各地市县馆和其他图书馆办成省一级馆的分馆。在这样一种结构中,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总书库,入藏所有能收集到的、应藏的图书情报资料及其他载体的信息资料。各分馆则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调整其藏书结构,改变其藏书方针。省一级分馆的收藏范围应广一些。其它分馆则收藏地方文献和部分专业文献。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浪费,为实现全国资源共享打下坚实基础。

  • 增强校报可读性的探讨

    作者:李志光

    可读性强是报刊赢得读者青睐的法宝。在新闻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闻媒介增多,知识、信息大爆炸,读者对刊物的选择性强,质量要求高,可读性问题更应该引起高校校报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目前的全国高校校报普遍存在着反映范围小,知识面窄;出版周期长,时效性差;内容陈旧,缺少新意等不足[1],如果不积极探索、改革,增强可读性,校报必然难以走出困境,失去读者,不能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改革校报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可读性,已经成为校报发展的永恒主题。1 改革会议报道“长、滥、旧、呆板”等弊病,追求“短、深、新、活”[2]  作为新闻报纸,高校校报总免不了有较多的会议报道。而有些会议报道不分轻重主次,长篇累牍,面面俱到,针对性差,写法老套,大大地浪费版面和读者的时间,削弱校报的可读性,因此,追求会议报道的“短、深、新、活”已刻不容缓。  短,就是压缩会议不必要内容的交代,尽量减少报道文章的篇数和字数。我们主张简洁,能短则短,但这并不意味着短就不重要。如果抓不住会议的主要实质性内容,而是详细罗列参会人员及一些无关宏旨的内容,那么即使文章写得再多、再长,也会令人生厌,反而降低其“含金量”。好的会议报道,应该用十分省简的文字来介绍会议的议程,而用更多的笔墨来报道会议讨论、决定的实质性的东西,让读者在尽可能少的文字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也只有短,才能让一张报纸在有限的版面内容纳更多的信息。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