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온주의학원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7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9400
  • 国内刊号: 33-138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2-117
  • 曾用名: 温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5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瞿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儿童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卡托普利治疗前后心室功能的变化

    作者:褚茂平;吴蓉洲;项如莲;陈其;陆文文;张园海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治疗儿童急性病毒性心肌炎(VMC)前后心室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VMC组(n=60)治疗前和对照组(n=30)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将VMC组随机分成卡托普利治疗组(n=30)和常规治疗组(n=30),检测两组治疗后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①急性VMC患儿心室收缩舒张功能明显减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卡托普利治疗组收缩舒张功能明显改善(P<0.01),常规治疗组收缩功能好转(P<0.01),而舒张功能未见好转(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结论: ①急性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存在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减退。②运用卡托普利治疗儿童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彩超测定心脏瓣膜置换术前后左室壁应力的临床价值

    作者:雷文营;孙秀英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前后室壁应力的变化及其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Grossman左室壁应力公式计算收缩期大径线左室壁应力(EdσM)、收缩末期径线左室壁应力(EsσM);应用M型图像测量和Teichholz方法计算左室收缩功能:左室短轴缩短率(FS)和左室射血分数(EF)。结果:置换术前后对照EdσM、EsσM、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有不同程度减少和缩小;心功能不全时,EdσM、EsσM显著增加。结论:EdσM、EsσM指标可为临床术前适应证选择和术后恢复状况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不同术后镇痛方法对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系统的影响

    作者:余微萍;徐旭仲;温怀凯;寿红艳

    目的:观察不同术后镇痛方法对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36例ASAⅠ~Ⅱ级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持续硬膜外输注镇痛(CEA)组、持续静脉输注镇痛(CIA)组和哌替啶肌注镇痛(MA)组,每组12例。分别于麻醉前(T0)、术毕使用镇痛药前(T1)、术后4小时(T2)和术后第一天晨7时(T3)采静脉血测定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浓度。结果: 与T0比较,肾素水平CEA组、CIA组在T3升高,MA组在T2显著降低(P<0.01);血管紧张素ⅡCEA组在T2、T3和MA组在T3均显著降低(P<0.01);醛固酮CEA组在T3显著降低(P<0.01),MA组在T2升高(P<0.01),而T3时降低(P<0.01)。组间比较,CEA组、MA组在T2和T3时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在T3时醛固酮浓度显著低于CIA组(P小于0.05或 0.01)。结论:CIA患者R-A-A系统较稳定,CEA患者R-A-A系统被抑制。

  • 霉菌性上消化道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郑君杰;陈欢欢;许大波;王文星;夏宣平

    目的:提高对霉菌性上消化道炎的临床表现和内镜特点的认识。方法:对41例霉菌性上消化道炎的临床表现、诱因及相关疾病、内镜学表现和涂片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霉菌性上消化道炎41例中,食管炎28例,胃炎4例,十二指肠炎9例,内镜主要表现是散在糜烂及白斑,目前常用的抗霉菌类药疗效较好。结论:霉菌性上消化道炎有多种上消化道症状,但无特征性。内镜是诊断的重要手段,确诊要靠细胞刷涂片找霉菌。

  • 血清 cTnI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其;褚茂平;吴蓉洲;陆文文;张园海

    目的:评价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化学发光测定法检测心肌炎患儿急性组(n=46)、迁延组(n=24)和对照组(n=20)血清 cTnI、CKMB浓度。结果:①急性组 cTnI浓度明显增高,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迁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急性组 cTnI阳性率为73.91%(34/46),明显高于CKMB的43.48% (20/46),χ2检验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 2例重症心肌炎,血清 cTnI浓度明显增高,分别为 13.22μg/L和 9.83μg/L,1例死亡,另 1例存活。结论:cTnI对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心肌损伤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可能对预后判断有帮助,值得临床推广。

  • 家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脂质过氧化的动态变化及川芎嗪干预的机制

    作者:徐正;王万铁;李东;林丽娜

    目的:观察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脂质过氧化的动态变化和川芎嗪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复制健康家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川芎嗪组(n=10)。连续观察缺血前、缺血25min、再灌注25min、60min及120min时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嘌呤氧化酶(XO)及谷丙转氨酶(ALT)活性的动态变化,并观察川芎嗪对不同时限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对照组的MDA、XO和ALT呈阶梯式的明显升高,SOD呈逐渐显著降低的变化;川芎嗪组的上述指标在再灌注的各时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脂质过氧化反应呈进行加重的变化;川芎嗪能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增强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从而起着良好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 Wistar大鼠早期切创创壁肌肉的透射电镜观察

    作者:李兴彪;董缪武;方周溪;丁继光;叶成夫

    目的:探讨早期切创创壁肌肉损伤病变及发展过程,为法医学鉴定早期损伤时间提供病理学基础。方法:用手术刀切开Wistar大鼠大腿肌肉,分别于即刻、1分钟、5分钟、15分钟、30分钟、45分钟及60分钟与死后不同时间作对照,在电镜下观察其形态改变。结果:即刻时透射电镜观察肌肉未见异常;损伤1分钟、5分钟和15分钟时透射电镜观察肌肉,线粒体水肿空泡化从无到有,肌原纤维小灶性坏死随时间推移逐渐加重,肌原纤维间隙增宽越来越明显。损伤30分钟、45分钟和60分钟时,线粒体水肿空泡化更加严重,嵴消失,肌原纤维缩短呈波浪状改变,坏死、断裂并浓缩成块状,肌丝排列紊乱。核异质多,不规则,核周出现空泡,染色质均质化,肌浆见大量不等空泡,肌纤维大量坏死。死后损伤超生反应及波浪状改变以15分钟时段为明显。结论:提示早期创壁肌肉损伤后不同时间各有其形态学特征,这为早期损伤时间推断的法医学鉴定提供了病理形态基础。

  • 孕妇风疹病毒IgG 、IgM检测及意义

    作者:杜季梅;郑飞云;谭映霞;张文辉;池美珠;帅茨霞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孕妇对风疹的免疫状态,探讨风疹病毒IgG、IgM检测对评估孕妇免疫状态及判断风疹宫内感染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对1471名产前检查孕妇检测风疹病毒特异性抗体IgG、IgM,电镜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法检查组织中病毒颗粒和病毒核酸。结果:76.07% (1119/1471)的孕妇具有免疫力, 7.41%(109/1471)的孕妇为原发感染,14.14%的孕妇为易感者,2.38%(35/1471)的孕妇IgG、IgM均呈阳性,其中1例引产胎儿心肌细胞和1例死胎的心肌、肝及脑细胞中均发现病毒颗粒。结论:同时检测孕妇风疹IgG和IgM可以正确判断孕妇的免疫状态,对IgM阳性孕妇应进行连续多次检测,IgM持续呈阳性三个月以上的孕妇可大致确定为宫内感染。

  • 性早熟儿童IGF-Ⅰ和IGFBP-3水平的观察

    作者:王秀娣;留佩宁;项如莲

    目的:通过对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生长激素(GH)及雌二醇(E2)的检测,观察性早熟儿童的生长发育轴系发育情况及与性激素的关系。方法:分别对42例真性性早熟、14例正常儿童用放射免疫及免疫放射法检测GH 、IGF-Ⅰ、IGFBP-3及E2水平。结果:真性性早熟组IGF-Ⅰ、IGFBP-3及E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GH水平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 (P>0.05)。将观察组IGF-Ⅰ、IGFBP-3、GH与E2值行相关分析,结果E2与 IGF-Ⅰ及IGFBP-3均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 P<0.01),E2与GH无相关关系 ( P>0.05) , IGF-Ⅰ与 IGFBP-3比较有显著的相关性( P<0.05)。结论:性早熟儿童生长激素介质IGF-Ⅰ、IGFBP-3水平显著升高,IGF-Ⅰ、IGFBP-3的升高与E2水平有密切的关系。

  • 血浆表达C-erbB-2基因产物P185neu在各类肺癌中的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秋莎;张洪勤;吴淑珍;杨雷

    目的:探讨血浆中P185neu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四型肺癌的发生及其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研究者自己建立的酶联免疫杂交法,定量检测 62例肺癌患者血浆 P185neu的浓度。结果:肺癌转移组 P185neu的检测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及未转移组(P<0.05),未转移组高于对照组 (P<0.05)。鳞、腺癌转移组 P185neu显著高于未转移组 (P<0.05)。未转移组中肺泡癌 P185neu显著高于鳞癌(P<0.05)、腺癌(P<0.01),而转移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首次提出血浆 P185neu 蛋白过表达与肺癌转移密切相关,与肺癌的发生亦相关。 P185neu可能在肺泡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血浆P185neu蛋白有可能作为肿瘤标志物应用于临床。

  • 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郭敏;林晓华;吴艳琴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自愿,无产科、麻醉禁忌证的初产妇(镇痛组),在宫口开大3cm时,给予硬膜外麻醉,并与同期条件相似、未给予任何镇痛方法的70例初产妇进行对照(对照组)。分别观察镇痛组的镇痛效果和副作用以及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镇痛组镇痛效果明显,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 0.01)。产程缩短,剖宫产率下降,产后出血量减少(P<0.05),阴道助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副作用少,使产程缩短,剖宫产率降低,产后出血量减少,可在有一定条件的医疗单位应用。

  • 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

    作者:胡方方

    目的:观察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治疗组:服用铝碳酸镁每日4次,每次1克,连服7天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对照组:服用熊去氧胆酸(UDCA)200mg,每日3次,西沙比利5mg,每日3次,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治愈率达71.8%(61/85),好转率达95.3%(81/85);对照组治愈率达16.5%(14/85),好转率达57.6% (P<0.01)。结论:铝碳酸镁不但能迅速改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症状,而且其治愈率、好转率均较高。

  • 胬肉根部切除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作者:马笑琴

    目的:探索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 20例 20只复发性翼状胬肉,采用直达眶缘的胬肉根部切除术,对胬肉表面之球结膜完整者加作胬肉头部结膜下埋藏术;对胬肉表面之球结膜缺损较大者加作球结膜移植术。结果:经1~3年的观察,19例未见再复发,一例因系首次采用该术式,未能达到根部胬肉的彻底切除因而再次复发。结论:胬肉根部切除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之一,手术方法简便。

  • 主肺动脉瘤性栓塞

    作者:叶进燕;陈威华;林锡芳;王丹

    目的:总结主肺动脉瘤性栓塞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以获早期诊断。方法:回顾 1998年11月以来我院 2例主肺动脉瘤性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医学文献。结果:主肺动脉瘤性栓塞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气促、晕厥和血痰,UCG、MRI及肺血管造影显示主肺动脉内和(或)右室流出道占位病变,有时可见团块随心脏收缩往返运动。本文2例均获手术证实,肿瘤瘤蒂均位于右室流出道,1例为梭形细胞肉瘤,另1例为粘液瘤。术后随访:梭形细胞肉瘤患者于术后1年余复发,至今仍存活。粘液瘤患者健在。结论:主肺动脉瘤性栓塞可来自肺动脉干血管,也可来自右室流出道,多为肉瘤,也可为良性肿瘤。凡临床上怀疑本病,应尽早采用UCG,加强CT扫描或高速CT扫描、MRI和肺血管造影等技术,可获较早诊断。主肺动脉瘤栓应以外科治疗为主。

  • 普通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失败的原因及其处理

    作者:赵友明;洪汝康;王振文;徐华梓;池永龙

    目的:探讨普通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方法:收集我院自1987年9月至1998年4月间收治的普通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失败的病例 23例,对其行再次处理,其中保守治疗3例,手术治疗20例,并随访观察。结果:23 例患者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术中操作失误及术后管理欠妥,经再次治疗并随访2~13年(平均5.5年),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2个月,愈合率达100%。结论: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术中仔细操作 ,术后妥善管理 ,对失败病例首先要分析失败的原因 ,然后采取强有效的方法来处理 ,促进骨折的愈合。

  • Super-Bond粘接剂加金属舌面板固定松动牙

    作者:李海霞;谢洪生

    目的:评价Super-Bond粘接剂加金属舌面板固定松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Super-Bond粘接剂加金属舌面板对牙周病所致的下颌前牙松动进行粘接固定。结果:28例患者随访时间短3个月,长18个月。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2.86%。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无需牙体制备、不破坏牙体组织及粘接固定效果良好等优点。

  • ICU院内获得性肺炎65例分析

    作者:王丹;叶进燕

    目的:分析ICU气管切开及插管患者的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病情况及治疗转归、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对我院65例气管插管或切开的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并做药敏试验。结果:院内获得性肺炎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中占 55%,好转48例(占73.9%),死亡11例(占16.9%),65例共培养出111株致病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大多数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差。结论: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病率高,呼吸机辅助、昏迷程度深、留置鼻饲管及使用多种抗生素均为其危险因素,高年龄原发病重、肺部原有基础病变以及长时间使用呼吸机的患者预后差。

  • 脊柱结核的MRI诊断价值

    作者:蔡志胜;虞志康;周忠洁

    目的:探讨 MRI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 45例脊柱结核的椎体附件、椎间盘、脓肿、脊髓的形态及其MR信号改变。结果:①椎体破坏,呈长T1长T2信号。②大部分有椎间盘破坏,椎间隙变窄,呈长T1长T2信号。③椎旁脓肿范围较广,呈长T1长T2混杂信号。④很少有附件破坏。结论:MRI对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确定病变范围及鉴别诊断,具有确切的价值。

  • 儿童恶性肿瘤613例统计分析

    作者:章佳珠;阮积晨;李原;沈树红;王海侬

    目的:了解本院住院病例中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概况。方法及结果:对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十年间本院收治的613例儿童恶性肿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恶性肿瘤占全院同期住院病人的1%(613/61246),其中白血病占所有恶性肿瘤的67.2%(412例),实体瘤占32.79%(201例)。其中男441例(占71.94%),女172例(占28.06%)。结论:近十年来儿童恶性肿瘤以白血病居首位,且有增多趋势。各种肿瘤在同一年龄组都各有其特点。

  • 儿童慢性荨麻疹变应原检测146例分析

    作者:高宇;李迎春;陈晓冰

    目的:了解和分析儿童慢性荨麻疹的可能常见致敏因素。方法:变应原浸液(吸入组变应原17种,食入组变应原12种)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和结论:总阳性率达76.7%。其中,吸入组变应原3~4岁者以屋尘、尘螨皮试阳性率为高;5~14岁者以屋尘、真菌、花粉及烟皮试阳性率为高。食入组变应原3~4岁者以鸡蛋、牛奶皮试阳性率为高;5~14岁者以海鱼、海虾皮试阳性率为高。

  •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治与尿蛋白检测

    作者:陈雷;潘景业

    目的: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诊治水平,减少误漏诊。临床资料:5例多发性骨髓瘤初诊时,对试纸法尿蛋白的检查不敏感,分别被误诊为转移性肿瘤、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胸椎结核及胸椎骨折等,经结合双缩脲法尿蛋白定量及骨髓检查后确诊。结论:试纸法与双缩脲法相结合检测尿蛋白能减少多发性骨髓瘤的漏诊。

  • 肩锁关节脱位72例治疗体会

    作者:汤骏;洪汝康;王振文

    目的:探讨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方法的选择。临床资料:选择72例肩锁关节脱位病人,根据分型,20例TossyⅠ型予以保守治疗,优良率达95%;52例 TossyⅡ型、Ⅲ型予以手术治疗,优良率达86.5%。结论:TossyⅠ型采取保守治疗,TossyⅡ型、Ⅲ型采取手术治疗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钢丝张力带固定是首选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 肩锁关节 脱位 治疗
  • 胃肠道出血的DSA诊断14例分析

    作者:余昶;周为中;胡文豪;范良好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胃肠道出血的诊断价值。临床资料:对14例胃肠道出血患者进行DSA检查,结果显示:14例中拟诊血管畸形6例,肠道肿瘤4例,另有4例DSA无异常发现。结论:对于胃肠道出血,DSA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血清CA125在诊断卵巢癌转移中的价值

    作者:谢作听;林向阳;陈晓东;林晓梅

    目的:探讨血清CA125测定在卵巢癌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分析21例卵巢良性肿瘤、18例未转移的卵巢癌和25例卵巢癌转移患者血清CA125水平。结果:卵巢癌转移组的血清CA125水平(x=847.1U/ml)明显高于未转移卵巢癌组(x=56.6U/ml)和卵巢良性肿瘤组(x=58.6U/ml),结果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均小于0.001)。结论:血清CA125水平可以作为评价卵巢癌有无转移的重要指标,其对卵巢癌的预后判断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 血清腺苷脱氨酶测定对伤寒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约微;江明风

    目的: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测定对伤寒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65份标本(正常组40例,伤寒组50例,恶性血液组8例,其他发热组67例)进行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测定。结果:50例伤寒病人血清ADA活性均高于正常组上限,灵敏度为100%,且明显高于其他发热组(P<0.01)。但与恶性血液病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清ADA活性测定虽可作为早期伤寒的辅助诊断,但也应注意与恶性血液病的鉴别,尤其是与恶组的鉴别。

  • 皮层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的观察

    作者:蔡海波;金友雨

    目的:研究脂蛋白(A)[LP(a)]与皮层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38例皮层脑梗死患者和46例正常对照组血清LP(a)水平。结果:皮层脑梗死患者血清LP(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LP(a)水平增高是皮层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 鬼臼噻吩甙、顺铂和阿霉素联合化疗初治小细胞肺癌

    作者:施肖红

    目的:探讨采用鬼臼噻吩甙(VM-26)、顺铂(DDP)和阿霉素(ADM)联合化疗方案初治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疗程第1~第3天VM-26 60mg / m2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第1~第5天DDP 20mg/d静脉滴注;第 1天ADM 40mg/d静注。四周重复一疗程。结果:18例中完全缓解率(CR)为22.2%,部分缓解率(PR)为55.6%,总有效率达77.8%。结论:VM-26联合 DDP、ADM初治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患者耐受性可,可以用于一线治疗。

  • 吗啡硬膜外超前镇痛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圣

    目的:评价硬膜外腔超前镇痛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胆囊切除病人 60例,随机分成二组,实验组:将吗啡2mg,氟哌利多2.5mg,切皮前硬膜外注入;对照组:术毕注入同类麻醉药。结果:①控制内脏牵拉反应有效率,实验组达93.33%,对照组达46.67% (P<0.01)。② MAP、HR用药前后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SpO2虽有变化 (P<0.05),但均数>95%,无临床意义。③术后镇痛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 VAS评分及副作用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结论:吗啡硬膜外超前镇痛能有效抑制胆囊切除术中牵拉反应的发生,延长术后镇痛时间,且可保持呼吸循环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 结肠癌伴发穿孔18例诊治分析

    作者:倪仲琳

    目的:探讨结肠癌的诊断与治疗特点。临床资料: 我院于1982~2000年间诊治18例结肠癌伴发穿孔患者,全部经手术探查,术前确诊者7例。其中肿瘤切除Ⅰ期吻合8例,Hartmann术5例,缝合穿孔或引流脓肿、近端结肠造瘘、Ⅱ期切除4例,缝合穿孔、姑息性造瘘1例。结论: 结肠癌伴发穿孔容易误诊。防止误诊和提高确诊率的关键在于详细地询问病史、全面地体格检查和主观上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手术治疗,首先按急性腹膜炎处理,腹腔污染严重者行腹腔冲洗引流、闭合穿孔和结肠造瘘术,有条件者可行Ⅱ期切除肿瘤。若情况许可则尽可能Ⅰ期切除肿瘤,以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结肠癌 穿孔 诊断
  •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多房性、包裹性、非恶性胸腔积液

    作者:陈身贤;鲍小欧;戴新建

    目的:评价胸腔内注入尿激酶(Intrapleural urokinase,IPUK)治疗多房性、包裹性、非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住院患者20例末次胸腔穿刺抽液量少于70ml,且经胸腔B超或胸腔CT证实为多隔性。胸腔内每次注入 5万IU尿激酶+30ml生理盐水,根据需要可连续多次应用。随访并进行疗效判断,观察其对出凝血机制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症状均获改善,治疗前末次胸腔抽液平均量(38±28)ml(2~70ml), IPUK治疗后第一次胸穿平均抽液量为(452±108)ml(100~1250ml),P<0.001。17例胸部CT明显改善, 3例无变化,有效率85%。副作用:发热 4例,胸痛 1例,出现淡血性胸水 9例。治疗期间对凝血机制无影响。结论: IPUK作为治疗多房性、包裹性、非恶性胸腔积液的辅助手段是安全、有效的,临床应用也很方便。

  • 直肠癌Miles手术会阴创口一期缝合33例体会

    作者:颜育祥;季巧金

  • 泻痢停药疹十例临床分析

    作者:林霖霖;丁爱国

    泻痢停是由SMZ、TMP和颠茄流浸高组成的中西复合药,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新型止痢止泻抗炎药物。它对痢疾杆菌和其他肠道致病菌,既有良好抗菌效能,又可消除炎性腹泻所致的发热、腹痛和脓血便等症状。磺胺药物引起药疹已为人熟知,而有关中西复合药所致过敏反应却鲜为人知。我们曾收治10例泻痢停药疹病人,现报告如下。

  • 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与血清性激素水平

    作者:黄建芳;谢作钢

    精索静脉曲张是男性不育的常见病因,约占不育症的30%,但其确切的致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本病是否通过影响内分泌功能而导致不育,目前尚未有统一的意见[1,2]。本研究对20例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患者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和泌乳素(PRL)进行测定,以了解其内分泌情况,现报告如下。

  • 肝硬化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22例分析

    作者:朱海燕

    肝硬化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MOF),是肝硬化失代偿期严重的并发症,因其病情危重、病死率高而日益受到重视。我院于 1997年 5月至1999年10月间共收治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6例,其中并发MOF者22例(占25.6%),现就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 切除不良文眉纠正上睑皮肤松垂21例临床体会

    作者:王公望

    自1996年以来,我们对具有不良文眉同时伴有上睑皮肤松垂者施行切除不良文眉方法,来纠正上睑皮肤松垂共21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 聚丙乙烯网片在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作者:戴华卫

    成年人因其组织结构和病理生理特点,腹股沟疝术后易复发。1997年以来,我院采用聚丙乙烯网片无张力修补成年人腹股沟疝82例次,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2例,男80例,女2例,年龄43~85岁,平均64岁。其中单例74例,双侧6例。病史1个月至40年。斜疝67例,直疝11例,滑动疝4例。1次复发22例,2次复发11例,3次复发2例,余为初发者。

  • 妊娠期肾病综合征15例分析

    作者:陈健;王玉环

    妊高征有多种类型,妊娠肾病综合征(NSP)是妊高征的一种特殊类型。我们对15例 NSP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寻求更好的诊治方法。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自1993年1月到2000年9月间在本院分娩的5708例孕产妇,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符合妊娠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1]共15例,其中12例血胆固醇大于7.77mmol/L,另3例血胆固醇大于6.5mmol/L而小于7.77mmol/L。

  • 小儿肠造口的临床应用与体会

    作者:诸建明;鲍建华;陈君贤

    肠造口术(人工肛门)是治疗小儿先天性肠道畸形及急腹症的常用应急手段,可拯救生命并为下一步根治手术创造合适的时机。我院自1986年以来,共收治小儿肠造口术86例,现就小儿肠造口术的适应证、方式及造瘘部位总结如下。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氯霉素洗剂中氯霉素与水杨酸的含量

    作者:王增寿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氯霉素洗剂中氯霉素与水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固定相为ODS-C18柱,(4.6mm×10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2∶58),检测波长为278nm。结果:两种成分的方法回收率均在98%~101%之间,n=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结果理想。

  • 原位肝移植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一例

    作者:张启瑜;虞冠锋;廖毅;杨亦荣;郑少玲;韩清锡;陈永平;李骥;夏鹏;林向飞

    2001年3月16日,我院为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成功施行了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32岁。患乙型肝炎6年,反复发作腹胀、乏力1年。近半年因反复出现难治性腹水而住院3次,有肝性脑病发作史。2001年1月29日以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入院。实验室检查:周围血三系减少,血生化:白蛋白23g/L,谷丙转氨酶(ALT)58 U/L,谷氨酰转肽酶(G-GT)339 U/L,总胆红素1.9mg/dl,直接胆红素0.9mg/dl,空腹血糖135mmol/l。肝炎免疫: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V-DNA 1.6×106Copies/ml(荧光实时PCR定量法)。AFP 141ug/L。凝血酶原时间为23.3秒,INR 3.2。影像学检查:CT显示肝硬化、大量腹水。MRI显示门静脉扩张,门静脉、肝静脉及下腔静脉通畅,无血栓形成。

  • 小剂量华法令治疗左下肢动脉栓塞并血栓形成一例

    作者:林苗

    患者,男,80 岁。有“心房颤动”病史20年,发现血压增高2月,未曾进一步诊治。于入院3天前晨起锻炼时,突感左下肢膝以下疼痛、麻木,行走时加剧且难以忍受,继之局部皮肤苍白、发凉,无晕厥、黑蒙。因在家中休息 3天症状未缓解而来我院就诊。体检:血压150/80mmHg,心率73次/分,律绝对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左膝以下皮温明显下降、肤色苍白和浅感觉减退,左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均未扪及,双侧巴氏征(-)。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多普勒超声示:左房扩大,心房内未见血栓;双侧颈总动脉斑块形成;左股浅动脉至动脉全段管腔不全闭塞。临床诊断:心房颤动并动脉栓塞、股浅动脉及动脉血栓形成。入院后予罂粟碱30mg每日肌注以镇痛及扩血管,入院第 6天始予华法令(可密定)2~3mg/d口服,左小腿疼痛逐渐缓解。至华法令治疗第 9天时,两侧足背皮温相似,左足背动脉可扪及较弱搏动,复查血管超声见左股浅动脉、动脉管腔再通。华法令治疗第17天,左下肢疼痛完全消失,皮温正常,足背动脉搏动明显,行走自如。华法令治疗前及治疗后 3天、 7天的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分别为0.84、1.34和2.95。患者无出血临床表现。

  • 肺毛霉菌病一例

    作者:蓝晨;陈晓萍

    患者,男,39岁,农民。因反复咯血10天伴低热,干咳1周,于2000年9月26日入院。咯血量多达500ml/d,曾在外院治疗,咯血量减少后转入我院。体检无异常体征。外院胸部x线示:右下肺团块状密度增高影。外院胸部CT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见一4.67cm×5.83cm×5.00cm大小、类圆形软组织样密度灶,密度较均匀,边缘呈高度分叶,并见短毛刺。纵隔内见许多小淋巴结,首先考虑肺癌。送痰液检查未见肿瘤细胞。行纤支镜检查未发现病变。入院诊断:右下叶肺癌?于2000年10月16日行“右下肺叶切除术”。术中见肿块10cm×8cm×8cm大小。作病理检查示:右下肺毛霉菌病;右支气管断端粘膜慢性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致血型抗原减弱一例

    作者:林甲进;朱碎永;张瑛

    白血病引起血型抗原减弱已有较多报道。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EB)引起血型抗原减弱报道较少。近我们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44岁,汉族。临床诊断MDS-RAEB,入院时检查血型为O型,并输注O型浓缩红细胞4单位,无不良反应。否认有输血史。4天后由于病情需要准备再输血800ml,交叉配血时发现正反定型不一致,遂进行如下血清学检查。正反定型结果见表1。

  • 葡萄状肾母细胞瘤一例

    作者:谢小志;王宗敏

    患儿,女,13个月。因尿红4天以血尿待查,于2000年12月15日收住入院。体检尿常规红细胞2~3个/高倍视野,白细胞2~3个/高倍视野。血AFP 3.96 ng/ml。B超示左肾集合系统分离30 mm,内见菜花状低回声肿块,向肾门处延续,范围约为54mm×20mm,考虑为左肾盂肿瘤,不排除血凝块的可能。腹部CT示左肾盂占位性病变,首先考虑乳头状瘤。于全麻插管下行左肾探查术,见肾盂及输尿管开口处被弥漫性菜花状肿块占据,左肾稍增大,约为8cm×6cm,考虑肿瘤侵犯范围广,行左肾及肿瘤切除术。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