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他汀类降血脂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作者:张锋

    目的:分析他汀类降血脂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6月100例急性脑梗塞并高血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则采取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变化,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他汀类药物在急性脑梗塞并高血脂均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且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疗效及降血脂效果要高于阿托伐他汀.

  • 降血脂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及合理用药分析

    作者:孙建芳

    高血脂作为循环系统疾病、心脏疾病、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高血脂通常会涉及到胆固醇偏高、TG偏高、复合偏高型3种.对于降血脂的评价标准,临床中多采用血浆中TC、TG、LDL-C,而降血脂药物通常可以有效降低血浆中一项或多项指标,如TC、TG、LDL-C,以作用机理的差异为依据可以将降血脂药物分成多种类型,如促LDL分解剂、复合调节剂、TC吸收剂/TC合成抑制剂、促TG水解剂等.临床中,降血脂药物属于常用药物之一,可以使血浆中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降低,对胆固醇转化有促进作用,同时对细胞膜上LDL受体表达也有促进作用,可以使脂蛋白代谢酶激活,甘油三酯发生水解,进而实现降低血脂的目的 .降血脂药物包括很多种类,而如何选择有效且安全的药物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该文对他汀类降血脂药物、贝特类降血脂药物、选择性TC吸收抑制剂类降血脂药物的降脂机制、临床应用以及合理用药指导进行分析.这3类降血脂药物的临床效果已经得到证实,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需要以患者病情、代谢功能、合并症等为依据进行正确选择,确保配伍合理,以达到良好的降血脂效果.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基质金属蛋白酶-1影响的研究

    作者:肖方亮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变化及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随机、单盲分为对照纽和2个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测定治疗前后MMP-1的变化.结果辛伐他汀20mg/d组治疗后3.7、14dMMP-1水平分较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40mg/d组治疗后3、7、14dMMP-1较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40mg/d组治疗后7、14dMMP-1水平较辛伐他汀20mg/d组明显降低.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MMP-1水平,血清MMP-1降低程度与辛伐他汀剂量有关.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给予较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有利于稳定斑块.

  • 黑牛肝菌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王一心;杨桂芝;狄勇;苏永刚

    近年来,寻找高效低毒的降血脂药物,特别是天然药物正日益受到重视.我们利用产自云南的野生黑牛肝菌(boletus aereous)进行了降血脂作用及抗氧化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 修复瑜伽对减少全身肥胖有效

    作者:丁香园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可预防或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展。有氧运动在减少全身和局部脂肪方面有效,但对肥胖和久坐的成年人可能不可行。为评估温和的体力活动,如修复瑜伽和牵伸对脂肪分布的影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Maria G Araneta教授等进行一项研究发现,修复瑜伽对全身肥胖者腰围的持续减少有效,但对内脏脂肪面积降低无效。该研究中,在伴有代谢综合征(IDF标准)的超重成年人(21~65岁)中进行48周随机试验,比较修复瑜伽与主动牵伸。受试者缺乏运动(锻炼<150min/周),而且未使用降血糖药物、烟酸、贝特类降血脂药物和激素。受试者接受90min团体课程,并鼓励回家练习。测量体质量和腰围,通过CT测量内脏和皮下脂肪。结果表明,在平均年龄55岁的171例随机受试者中,平均体质量指数(BMI)为34kg/m2。瑜伽组6和12个月后,全身肥胖体质量和皮下脂肪显著减少,然而,在牵伸组,仅在第6个月有体质量减轻。在6和12月后,瑜伽组比牵伸组皮下脂肪显著减少,但两组的内脏脂肪均无变化。该研究发现,修复瑜伽对全身肥胖和腰围的降低及持续减少有效,但对内脏脂肪面积无效。

  •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和临床评价

    作者:王焕杰

    2型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尽管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多数学者认为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其原发病因,故消除或减轻胰岛素抵抗对于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80年代初,一些学者在研究降血脂药物时发现,某些具有噻唑烷二酮(thiazolidinedione, TZD)结构的化合物能明显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这些化合物在胰岛素抵抗时具有抗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故被视为胰岛素增敏剂(insulin-sensitizing agent)[1].早进行临床开发研究的为曲格列酮(Thiozolidiones, TZDs),随后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吡格列酮(Pioglitazone)也先后问世.该类药物自进入临床以来,由于它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作用,因而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重视.本文就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和临床疗效进行综述评价.

  • 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多脏器功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作者:李亚平;张向峰;刘双

    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降血脂药物,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结果证实,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但是除降血脂外,还具有抗炎、改善内皮细胞功能、调节细胞免疫、增加NO的生物活性及减少血管炎症的氧化应激反应等作用[1],近年来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对脓毒血症有影响,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炎症细胞的黏附,降低脓毒血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2].本研究旨在观察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治疗和转归的影响,并观察其对M()DS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以探讨其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MODS的可能作用机制.

  • 老年人乳腺癌术后皮肤转移治疗成功一例

    作者:

    患者女性,74岁.因左侧乳腺癌术后7年余,皮肤转移癌治疗18个月,于2004年8月21日入院复查.既往患者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一直服用降压药及间断服用降血脂药物至今,血压稳定在120~130/70~88 mm Hg.入院时,总胆固醇6.03 mmo1/L,甘油三酯2.52 mmol/L.

  • 我国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临床控制状况变化趋势2000年与2004-2006年达标率比较

    作者:赵连成;梁立荣;陈祚;田秀芝;武阳丰

    目的 了解近年来我国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临床控制达标率的变化趋势.方法 于2000年和2006年进行两次全国临床血脂控制状况调查,分别调查2136例和539例接受调脂治疗的高胆固醇患者.患者均来自我国大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接受调脂治疗≥2个月(同一药物同一剂量).依据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评价患者调脂治疗的达标情况.结果 第1次和第2次所调查的患者基本特征相似,平均年龄分别为60.9岁和60.0岁,男性分别占47.2%和49.3%,两次调查患者均以混合型高胆固醇血症为主(62.5%对66.8%),调脂治疗以使用他汀类药物为主.第2次调查达标率明显高于第1次,总达标率分别为39.9%和26.5%(P<0.01).其中,单纯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达标率分别为40.2%和28.8%,混合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分别为39.7%和25.0%,有冠心病危险因素但无动脉硬化疾病患者分别为45.9%和31.7%,动脉硬化疾病患者分别为26.7%和16.6%,使用他汀类药物患者分别为42.2%和30.1%,控制饮食者分别为38.5%和28.3%.结论 近5年来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治疗的达标率显著提高,但仍不理想.进一步提高达标率尚需多方努力.

  • 常用降血脂药物的药理及选用分析

    作者:郭衍梅

    目的:探讨常用降血脂药物的药理及选用。方法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结合降血脂药物的分类、药理作用、安全性及毒副作用全面阐述,为临床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结果选用降血脂药物应根据高脂血症(HLP)的分型、安全性和毒副作用、有效性选用降血脂药物。结论合理选用降血脂药物可明显减少缺血性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和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

  • 研究药学干预方式指导降血脂药物合理应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段霞;马丽翠

    目的 分析在降血脂药物的合理运用中实施药学干预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降血脂药物治疗的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1月-2016年12月,病例数为48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0例.对照组在用药过程中不开展药学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则是接受药学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药物用法不合理、用量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合理以及药物重复使用方面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在患者接受降血脂药物治疗过程中,使用药学干预措施有利于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提升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9抑制剂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作者:丁滢;周代占;陈旭;任海燕

    脑血管病目前已跃升为国民死亡原因之首,其中卒中是单病种致残率高的疾病[1]。根据国内外研究,卒中可防可控;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子,6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0%的缺血性卒中都是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长期升高所致[2]。目前临床上他汀类药物仍是降低LDL-C的主力军,但是即便给予推荐的大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治疗,仍有60%~70%的患者的LDL-C未达到理想水平[3]。另外,部分患者对高剂量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或因不良反应(如肌痛和横纹肌溶解等)难以足量服用。因此研发可供这部分患者选择的新型降血脂药物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9( 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是目前发现的降脂新靶点,因而PCSK9抑制剂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继他汀药物之后对抗LDL-C 的新治疗模式。因此,我们对新降脂靶点PCSK9及目前PCSK9抑制剂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 降血脂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海勇;王林

    以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过高或伴有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低为特征的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冠心病、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因而开发有效的降血脂药物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课题.本文从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体内合成及促进胆固醇与甘油三酯的体内代谢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近年来化学合成和天然来源的降血脂药物.

  • 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肝损害

    作者:邓华;雷招宝

    他汀类药物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降脂药物.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SILI)无特殊临床特征,与其他药物所致肝损害类似.SILI以肝细胞型多见,胆汁淤积型不常见,混合型少见.SILI的发生机制可能与药物本身的毒性、继发性效应及免疫机制等有关.高剂量、联合用药、肝病史等是SILI的危险因素.应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发生轻度肝损害者可减小药物剂量继续使用;发生中度肝损害者应在减量的同时使用保肝药物;发生严重肝损害者则需停药并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临床医师处方他汀类药物要注意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加强用药期间的实验室监测,尽量避免联合用药,并应嘱咐患者加强营养、注意休息.肝病患者慎用他汀类药物.大部分患者的SILI是可逆的.

  • 杭州地区18家医院2000~2002年降血脂药物临床使用频度分析

    作者:王临润;李盈;冯胜民;蔡捷

    目的:综合杭州地区18家医院2000~2002年降血脂类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DDDs分析法对降血脂药物的购药金额进行补充分析.结果:统计显示他汀类药物销售金额在3年间所占比率分别为43.56%,53.60%,57.4%,呈逐年增长趋势.辛伐他汀销售份额高居首位,阿托伐他汀增加迅速.在DDDs排序中:辛伐他汀、非诺贝特微粒片3年中稳居前2位.血脂康、脂必妥是目前国内类似于他汀类药物的中药制剂,呈逐年增长趋势,具良好的发展前景.结论:日治疗费用较低的药物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频度.

  • 调血脂药物处方浅析

    作者:宋晋

    调脂治疗根本的目的 是预防、延缓冠心病、脑中风等疾病的发生.通过对调节血脂药物的分类、作用以及临 床应用介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他汀类和贝特类降脂药临床联合应用研究

    作者:刘治军;王滟;杨莉萍

    三羟基三甲基辅酶A(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简称他汀类)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调血脂药物之一,也是曾经被认为很安全的一类药物,直到2001年西立伐他汀事件发生后,医生和患者开始更加关注这类药物的安全性.我国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降脂药物主要是他汀类与贝丁酸类(简称贝特类).他汀类主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贝特类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降低甘油三酯(TG)作用优于他汀类.由于FDA收到的31例与使用西立伐他汀导致严重横纹肌溶解而死亡的报告中有12例合用吉非贝齐,因此临床对他汀类和贝特类联合用药的安全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检索MEDLINE,并参考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国家心肺和血液研究所(ACC/AHA/NHLBI)临床建议[1],以及新的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NCEP)成人治疗组Ⅲ(Adult Treatment PanelⅢguidelines,ATPⅢ)指导原则[2],对他汀和贝特类降血脂药物的联合用药情况进行了综述.

  • 2003年~2004年我院降脂药应用及药物经济学分析

    作者:葛春立

    目的:了解我院降血脂药物状况与发展趋势.方法:对2003年~2004年度消耗的降血脂药物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2004年两年间我院降血脂药的用药频度增长61.7%,销售金额上升7.25%,平均日费用下降9.07%.结论:合理选择疗效好、价格低的降血脂药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 我院降血脂药物应用趋势及经济学评价

    作者:王佩;李玉珍;张韬

    目的:了解我院降血脂药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DDDs分析方法和药物经济学方法,分析降脂药物的用药频度,销售金额,日用药金额等.结果:1999年~2000年我院降脂药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呈上升趋势,向着高效、长效和低毒方向发展.结论:我院降脂药的应用基本合理,疗效确切且价廉的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占优势.

  • 他汀类降血脂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作者:黄枝优;赵秀川

    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系人体脂质代谢失调所致.其与许多疾病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有关.血清胆固醇过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他汀类药是当今研究为成功的降血脂药物,它们的应用使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防治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现就近年来国内外他汀类降血脂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16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