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诱导大鼠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模型研究

    作者:王润生;于彬科;张玉磊;张存丽;王红艳;吕沛霖

    目的 观察维替泊芬联合689 nm激光光动力疗法诱导建立大鼠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模型(rat model of the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rAION)的眼底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的变化.方法 4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光动力组30只、单纯激光组5只、单纯光敏剂组5只、空白对照组5只.均以大鼠左眼为实验眼.光动力组,分为3个小组,从大鼠尾静脉注入维替泊芬1 mg/kg,在前置镜下用800 mW/cm~2能量的689nm激光分别持续照射大鼠视盘中上2/3区域83、118和236s,每个时间段各照射10只.单纯激光组仅用689nm激光采用相同激光参数持续照射大鼠视盘118s;单纯光敏剂组从大鼠尾静脉注入维替泊芬(剂量同上),此两组术后均避强光5d.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通过眼底镜及荧光眼底血管造影观察眼底视神经乳头损伤情况.结果 光动力118s小组造模后第1~6天眼底见视盘上半水肿,236s小组造模后30min左右眼底见视盘上半水肿伴视网膜出血,83s小组眼底视盘未出现明显异常改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表现:光动力118s小组造模后30min可见到大鼠视盘上半部早期弱荧光,中后期视盘强荧光,造模≥14 d视盘上部始终低荧光.236s小组有视网膜血管阻塞.光动力83s小组、单纯光敏剂组、单纯激光组、空白对照组均未出现眼底及FFA典型改变.结论 维替泊芬联合689 nm激光光动力疗法诱导的rAION与人AION相同的眼底和FFA表现.

  • 光动力学疗法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合并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学国

    背景与目的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引起北美50岁以上人口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它明显降低了这些人的生活质量.在未来的25年50岁以上人口将是目前的两倍.预防和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是我们急需研究的课题.老年性黄斑变性引起视力丧失是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结果.过去使用光凝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但光凝会损害正常组织.黄斑下的脉络膜新生血管不能使用光凝治疗.近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应用于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本研究目的是评价利用维替泊芬光动力学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合并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疗效.

  • 维替泊芬光动力治疗病理性近视中央凹旁脉络膜新生血管:长期随访研究结果

    作者:范思均

    背景与目的病理性近视所致的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58%位于中央凹下,32%位于中央凹旁.CNV常发生于30~49岁的成年人且预后不良常可导致严重的视力减退.以前的研究表明,激光光凝中央凹旁CNV可以保持视力稳定,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e therapy,PDT)治疗病理性近视(PM)继发的中央凹下CNV可以减少视力下降,估计也有提高视力的可能性.而中央凹旁和中央凹无血管区附近的CNV未曾进行过试验.本文目的旨在评估维替泊芬PDT治疗病理性近视继发的中央凹旁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疗效.

  • 应用光敏剂维速达尔(Visudyne)进行光动力治疗

    作者:诺华公司

    维速达尔(Visudyne,注射用维替泊芬)(图1)是诺华公司研制的一种来源于卟啉的第二代光敏药物.应用维速达尔的光动力疗法是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CNV)的重要进展之一.该产品于1999年12月16日首先在瑞士获得上市许可,2000年4月13日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2005年在中国上市.目前维速达尔已在140多个国家临床应用.

  • 维速达尔在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

    维速达尔 (维替泊芬)是诺华公司研制的一种来源于卟啉的第二代光敏药物.应用维速达尔的光动力疗法是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一个重要进展.该产品于1999年12月16日首先在瑞士获得上市许可,2000年4月13日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2005年在中国上市.

  • 光动力疗法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

    作者:黄超;夏信昌;吴昌龙;范传峰;王玉

    目的 评价半剂量维替泊芬(Verteporfin)光动力疗法对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2例(65只眼)经半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的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病历资料.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佳矫正视力(BCV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资料.结果 平均随访(35.83 ±14.12)个月,末次随访时BCVA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91,P=0.000).末次随访时视网膜中心凹厚度(CFT)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93,P=0.000).患者年龄与末次随访BCVA无显著相关性(r=0.019,P=0.883).患者病程与末次随访BCVA显著相关(r=0.395,P=0.001).患者基线视网膜中心凹厚度未发现与末次随访时BCVA有相关关系(r=0.055,P=0.665).患者基线BCVA与末次随访BCVA显著相关(r=0.442,P=0.000).患者末次随访视网膜中心凹厚度与末次随访时BCVA显著相关(r=0.364,P =0.003).在随访中有6只眼复发,平均治疗次数为(1.11±0.36)次.随访过程中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 半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长期效果良好.

  • 光动力学疗法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作者:潘秀红;郭哲锋;许艳

    目的 探讨维替泊芬联合光动力学疗法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exudative chorioretinopathy,CEC)的疗效.方法 CEC患者42例42只眼,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测量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渗漏病灶直径,行维替泊芬联合光动力学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复查,观察黄斑中心凹厚度、CNV病灶渗漏及佳矫正视力的变化.结果 1.黄斑中心凹厚度:治疗前(446±67.2) μm,治疗后3个月(297±21.3)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小者25只眼(59.5%).2.CNV:治疗前CNV渗漏病灶直径(960±41.7) μm,治疗后3个月(540±25.7)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NV完全闭合28只眼(66.7%),部分闭合9只眼(21.4%),复发5只眼(11.9%).3.视力:治疗前佳矫正视力4.21±0.11(标准对数视力表),治疗后3个月时为4.74±0.17,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时视力疗效:视力提高28只眼(66.7%),稳定9只眼(21.4%),下降5只眼(11.9%).结论 维替泊芬联合PDT治疗CEC具有较好的疗效,但该治疗方法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半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复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 临床观察

    作者:毕燃;白赫南;朱丹

    目的 探讨半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复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第二医院眼科确诊为复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8例(10只眼).全部患者均采用维替泊芬光动力进行治疗,按照1999年北美和欧洲发表的多中心光动力疗法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药剂使用标准确定患者药剂用量.给予患者常规光动力治疗标准剂量的一半,即根据患者体表面积,静脉注射维替泊芬3 mg/m2,注药结束15 min后,采用光照能量为50 J/cm2、功率密度为600 mW/cm2及体激光波长为689 nm的激光裂隙灯照射83 s.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点的佳矫正视力(BCVA)及黄斑部视网膜厚度(CMT)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患者的BCVA为0.2~0.5,平均为0.34±0.12,治疗3个月后,经复查,患者的BCVA为0.4~1.2,平均为0.78±0.24,患者视力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8,P<0.05).治疗3个月后,全部患者均接受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检查结果显示,8例(10只眼)患者中,9只患眼完全治愈,即中心凹处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占全部患者的90%.1只患眼未完全治愈,占全部患者的10%,患者再次接受治疗后痊愈.治疗后6个月时再次进行复查,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8例(10只眼)患者完全治愈.患者治疗前的CMT为(349±91)μm,治疗后1个月时为(192±60)μm,治疗后3个月时为(184±64)μm,治疗后6个月时为(177±56)μm.经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患者各时间点的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22,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结果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4.45,4.83;P<0.05).且治疗后患者的CMT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全部患者于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接受随访.至后一次随访,中心凹处视网膜下液及CMT均未发现复发情况,也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 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使用半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治疗复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脉络膜微循环,缩短患者的病程时间,治疗效果显著.

  • YAP1在人肺腺癌细胞厄洛替尼耐药中的作用

    作者:王江;王旭东;赵凤仪;韩静;孙华科;孙建国;陈正堂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1(YAP1)基因在肺腺癌耐厄洛替尼(ER)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在PC-9细胞与耐ER PC-9细胞( PC-9/ER)中,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检测YAP1 mRNA表达;Western印迹与间接免疫荧光分别检测YAP1蛋白表达与定位。以 YAP1抑制剂维替泊芬( VP)作用PC-9/ER细胞后,比较处理前后YAP1 mRNA和蛋白表达改变、Yap1下游AKT、p-AKT分子表达变化、Cell Counting Kit 8( CCK-8)法计算PC-9/ER耐药指数改变。结果 PC-9/ER耐药指数为99.80±25.81;与PC-9细胞相比较,YAP1 mRNA和YAP1蛋白在PC-9/ER中表达增高;VP抑制效率为(50.96±5.86)%,同时下调了下游AKT、p-AKT蛋白的表达;PC-9/ER细胞的ER半数抑制浓度(IC50)由(11.10±2.72)降低为(1.47±0.32)μmol/L(P=0.024),耐药指数降为原来的1/8。结论 YAP1介导耐ER肺腺癌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YAP1可能成为肺癌治疗的靶标。

  •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石卫峰;归成;李晓宇;刘皋林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导致失明主要原因,AMD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湿性AMD更可能对视力产生严重危害.湿性AMD的治疗在过去的10年发生了巨大变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玻璃体内注射的治疗方法已成为湿性AMD的标准治疗,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及激光治疗逐渐被取代.临床使用的VEGF抑制剂中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和贝伐珠单抗的疗效相似,贝伐珠单抗的治疗费用较低,康柏西普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药物,已被批准上市.该类药物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需要进一步观察.

  • 维替泊芬的药理和临床应用

    作者:车宁;封宇飞;傅得兴;张尧贞;孙春华

    通过文献检索综述了维替泊芬的药理作用、药动学及临床评价.维替泊芬是一种新型光敏剂,临床上用于治疗老年性黄斑(ARMD)等疾病,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注射部位反应、视觉障碍等.

  • 新型光敏剂——维替泊芬

    作者:唐彦;朱珠

    维替泊芬(verteporfin,商品名Visudyne)是由美国QLT光学治疗公司(QLT Phototherape utics,Inc.)和汽巴视力公司(CIBA Vision Corporation)联合开发的一种光敏剂,2000年 4月13日由美国FDA批准上市, 2000年7月28日欧盟也批准了Visudyne用于治疗老年性黄斑退化(AMD).维替泊芬的化学名为13-甲基反式-(±)-18-乙烯基-4,4a-二氢-3,4- 双(甲氧基羰基)-4a,8,14,19四甲基-23H,25H-苯并卟啉-9,13-二丙酯.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18.8小于第一代光敏感剂卟吩姆钠(porfimer sodium).其结构如下:

  • 光动力法治疗眼底相关疾病的护理

    作者:孟小妹

    二十一世纪,一项新技术传人国内,使得我们终于有一种方法能够突破黄斑中心凹的"禁区"--用维替泊芬行光动力疗法(PDT)治疗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包括老年性黄斑变性、病理性近视(PM)、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病变(CEC)及脉络膜血管瘤等.由于,该技术价格昂贵,药物性质特殊等因素,给围术期护理提出较高的要求.我院自2005年1月开展了PDT治疗,通过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给予科学系统的护理,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 Hippo-YAP信号通路为靶点的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宋娟(综述);叶小群(审校)

    Hippo通路是一个可调控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信号转导通路,YAP(Yes-associated protein)为其主要效应分子。YAP为一个候选致癌因子,Hippo-YAP通路的异常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以Hippo-YAP通路为靶点的治疗策略可能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一些可调控Hippo-YAP通路活性的药物/化合物如维替泊芬,可抑制肿瘤的发生或生长。本文主要对Hippo-YAP信号通路为靶点的肿瘤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三分之一常规剂量光敏剂维替泊芬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多中心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党维华;于沛涛;刘宁宁;王冠晶;吕玲

    目的:观察1/3常规剂量光敏剂维替泊芬联合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S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确诊的急性CSC患者90例(90眼),均接受1/3常规剂量维替泊芬静脉推注(2 mg/m2),静脉推注开始5 min后接受波长689 nm激光照射83 s。治疗后1周和1、3、6个月随访,比较治疗前后佳矫正视力( BCVA)、视网膜下积液面积、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CFT),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较治疗前BCVA提高,视网膜下积液面积减少, CFT变薄(P<0.05)。 BCVA、视网膜下积液面积、 CFT治疗前到治疗后1个月内明显好转,治疗后1个月到6个月基本稳定,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1/3常规剂量光敏剂维替泊芬联合PDT治疗急性CSC能停止或减少脉络膜血管渗漏,促进视网膜解剖复位,改善症状,提高和稳定视力,无明显不良反应。

  • 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致视力下降病人的护理

    作者:常欣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可导致视力重度下降,从而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可有效降低中度到重度视力丧失的危险,PDT治疗是将特异的光敏剂维替泊芬注入血管中,随血流到达眼底异常的新生血管,然后用一种特殊的非热能激光(冷激光)照射,从而破坏异常的新生血管,抑制各种新生血管的发展,从而保存视力的一种疗法.

  • 光动力疗法联合抗VEGF 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

    作者:崔露艳;马自勤;惠延年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联合抗VEGF(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体征和病史结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氰绿眼底血管造影(ICG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确诊的7 例(13 只眼)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应用PDT 联合抗VEGF 药物Avastin 玻璃体腔注射,每1 个月~1 个半月1 次,连续治疗3 次,随访3~24 个月,随访期间复查患者佳矫正视力,眼底病变大小与中心凹渗漏/出血吸收状态,行FFA、ICGA、OCT 检查.结果:PDT联合抗VEGF治疗后1 个月,患者佳矫正视力:5 只眼保持不变,3 只眼提高1 行,5 只眼提高2 行.FFA和ICGA检查显示5 只眼的渗漏停止,3 只眼渗漏减轻,5 只眼有轻微渗漏.治疗后随诊未见其他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结论:PDT联合抗VEGF能使PCV病灶渗漏停止或减轻,促进黄斑区出血、渗出及水肿的吸收,使患者视力稳定或改善,可作为治疗PCV 的首选方法之一.

  • 光动力治疗老年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连英;梁萍英

    光动力疗法(PDT)又称光敏疗法、光化学疗法,是目前眼科治疗的新进展,正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主要用于眼科肿瘤治疗,主要集中在眼部的黑色素瘤和视网膜母细胞瘤,而用于治疗眼科非肿瘤性疾病多见,主要有老年黄斑变性(AMD)、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特别是对老年AMD的治疗机制较为明确,疗效令人满意。老年AMD系眼底新生血管异常增生,虽为良性病变,但发病率高,对视力影响严重。 PDT的机制是经静脉给予光敏剂,然后使用能量极低的激光照射病变部位的新生血管,使其破坏,光敏剂受激光照射后,由基态跃升为激发态,当由激发态恢复至基态时,释放出大量能量,作用于分子氧,使其产生单氧,单氧与蛋白质、氨基酸及脂质膜等反应,产生过氧化物、羟基及其他自由基等直接作用于CNV,形成血栓,导致血管闭塞[1]。我科自2011年4月至2014年7月采用光敏剂注射用维替泊芬对20例(30眼)老年AMD CNV行PDT治疗,效果良好,现将临床观察效果及其护理报告如下。

  • 半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对黄斑区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浆液性)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王玉风

    目的:探讨半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对黄斑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90例黄斑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均接受半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记录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区视网膜厚度(CFT)、视力(矫正)变化情况,将所得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9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半量维替泊芬光动力治疗,治疗后CFT均较之前显著减少,矫正视力则较之前显著提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半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可使黄斑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获得理想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 小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急性中浆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邹玉凌;游志鹏

    目的 探讨1/3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远期疗效.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结合患者病史和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诊断为急性CSC患者52例52只眼;A组32例采用1/3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PDT)治疗,维替泊芬注入10 min后,在吲哚菁绿的引导下激光照射83 s;B组20例采用药物治疗(复方血栓通胶囊及维生素类).随访16~38个月,平均27.2个月,两组进行佳矫正视力、OCT、FFA和ICGA检查.结果 A组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佳矫正视力得到提高,视物变形症状消失;治疗后OCT、FFA、ICGA检查,在3个月时100%显效,随后至末次随访时未见复发病例及与PDT治疗相关的眼部及全身不良反应.B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仅20% (4/20)例患者佳矫正视力得到提高,视物变形症状消失,OCT、FFA、ICGA检查显效;70% (14/20)例以上患者佳矫正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症状、OCT、FFA及ICGA检查无效,并且2例患者出现复发.结论 1/3剂量维替白芬PDT治疗急性CSC具有良好地远期疗效,但该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有待于多中心大样本研究的进一步证实.

4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