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使用超声刀的临床效果探讨

    作者:钟诚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子宫颈癌患者中,根据行淋巴结清扫术时使用器械的不同随机抽取使用超声刀组和单极电刀组各35例.超声刀组应用超声刀清扫盆腔淋巴结,单极电刀组应用高频电刀清扫盆腔淋巴结.比较两组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淋巴囊肿形成时间不同.结果:超声刀组与单极电刀组比较,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盆腔淋巴结切除数目增多,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淋巴囊肿形成率降低.结论: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使用超声刀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更完整的彻底切除淋巴结,缩短引流管拔出时间,降低淋巴囊肿形成率.

  • 规范化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朱再生;叶敏;施红旗;罗荣利;徐礼臻;周鹏飞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e-PLND)规范化技术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4年12月127例前列腺癌行前列腺根治+e-PLND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7~78岁,平均66.2岁。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平均13.1μg/L, Gleason评分平均6.8分。按前列腺癌危险因素分级:低危组49例、中危组46例、高危组32例;盆腔淋巴结按解剖部位分为5组9区:髂外、髂总、闭孔、髂内淋巴结组左右两侧分别为1个区,骶前淋巴结组为1个区。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经下腹正中切口行前列腺根治+e-PLND。比较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淋巴结转移率;比较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中,不同解剖部位淋巴结组的转移率。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每3个月复查PSA,观察生化复发情况。采用Kaplan-Meier非参数法,统计患者3、5、10年总生存率。结果本组127例,104例5组9区淋巴结均清扫,23例清扫闭孔、髂内、髂外、髂总淋巴结4组8区。共切除淋巴结2727枚,每例切除淋巴结13~41枚,平均21.5枚。127例中,共有26例(20.5%)发生56枚淋巴结转移,平均每例转移淋巴结2.2(1~9)枚。低危、中危、高危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0%(1/49)、23.9%(11/46)、43.8%(1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09, P<0.01)。26例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中,不同解剖部位组淋巴结的转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髂内组57.7%(15/26)、闭孔组50.0%(13/26)、髂外组30.8%(8/26)、骶前组11.5%(3/26)、髂总组3.8%(1/26)。术中、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0%(19/127),其中术中静脉损伤2例,术后淋巴瘘5例、淋巴囊肿1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均予相应对症处理后痊愈。术后无一例下肢淋巴水肿。术后根据UICC肿瘤TNM病理分期:pT1期13例,pT2期50例,pT3a期49例, pT3b期15例。术后117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2~123个月,平均42.7个月。发生生化复发27例(23.1%),其中因肿瘤复发远处转移死亡3例,其他原因死亡5例。本组3、5、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9%(56/63)、78.0%(32/41)、11/18。结论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规范化e-PLND能较彻底地清除转移淋巴结,较准确地定位易转移解剖区域,病理分期较准确,提升手术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

  • 恶性副节瘤一例

    作者:林勇;钟定荣

    患者男,31岁。腰周麻木疼痛,行走后加重3个月,于2014年3月21日收入院。磁共振检查肿物位于左侧腹膜后且与肾上腺无关,大小10.4 cm ×6.0 cm,肿物侵及S1、S2椎管内及椎旁;CT提示右肺多发胸膜下转移瘤结节;B超提示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大小2.9 cm ×2.0 cm;遂行左锁骨上淋巴结切除及腹膜后肿物穿刺活检。

  • 气管原发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一例

    作者:谢余澄;刘卫平;李甘地;李俸媛

    患者男, 12岁.因反复咳嗽1个月, 加重伴左胸及肩胛区疼痛, 呼吸困难4 d于2000年5月7日入院.胸部平片示左肺不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左主支气管距隆突1 cm处有新生物阻塞.术中见: 左肺不张,左侧胸腔内有少量淡黄色积液.切开左主支气管见一黄白色新生物完全阻塞管腔, 冷冻组织检查诊断为肉瘤.肺门处见一直径1.2 cm的淋巴结,行左侧全肺及肺门淋巴结切除.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指导腋窝淋巴结清扫

    作者:刘瑾琨;于志强;伍建春;佟建蒙;王先明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状态的预测价值,为指导乳腺癌患者是否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5~2008年本院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36例患者,采用术前2 h注射99M锝-右旋糖苷(99M Tc-dx)1 ml于肿瘤周围腺体内和术中1%亚甲蓝2 ml(总剂量)四点法注射于肿瘤覆盖皮肤之皮内,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随后行包括ALND的不同方式的根除术.所有前哨淋巴结(SLN)术中冷冻病理检查为单切片HE染色,所有SLN和非SLN均再行多层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病理学检查.结果 根据术中切片病理和术后腋窝淋巴结病理,SLN检出成功率为94.4%(34/36);SLN预测ALN转移的准确性为94.1%(32/34),灵敏度为85.7%(12/14),特异性为100%(20/20),假阴性率为14.3%(2/14),总的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12/12)和90.9%(20/22).与单切片HE染色相比,多层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使灵敏度提高至92.9%(13/14),假阴性率降低至7.14%(1/14).结论 亚甲蓝法和放射性示踪法联合应用能准确检测出SLN,SLN能反映腋窝淋巴结的状态.术中多层切片HE染色可降低前哨淋巴结假阴性率.

  • T1肺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

    作者:丛德刚;胡永校;赵惠儒;殷洪年;张林;李进东

    目的探讨T1肺癌淋巴结转移频度、分布范围及特点,为淋巴结清除术提供依据.方法按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对215例T1肺癌施行了手术及广泛肺内、叶间、纵隔淋巴结清除术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清除淋巴结1 674组.N1转移率11%,N2转移率6%.肿瘤大直径≤1.5 cm㎝和1.6~3.0 cm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和8%.肿瘤大直径≤1.5 cm的鳞癌N1、N2均无转移.N2转移在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分别为5%、23%和3/9,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N2转移鳞癌为某一组淋巴结转移的为3/4,腺癌≥3组转移占40%,跳跃式转移占N2转移的41%.N2阳性上叶肺癌下纵隔转移占14%,N2阳性下叶肺癌上纵隔转移占60%.结论瘤体增大,淋巴结转移频度增加,腺癌比鳞癌转移活跃,小细胞癌活跃,肺癌可跨区域纵隔转移.除肿瘤大直径≤1.5 cm的鳞癌不进行淋巴结清除亦有可能达到根治外,其余类型T1肺癌均应广泛清除肺内及纵隔淋巴结.

  •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热点问题浅析

    作者:王捷;朱玥;殷子

    胰腺是具有强大的内外分泌功能的器官,其位置在后腹膜处,周围血管分布复杂,使得胰腺手术较其他外科手术更为复杂,风险更高,术中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胰头癌是一种常见的胰腺恶性肿瘤,大多数患者临床确诊时已发展为中晚期.尽管每年每10 万人口中只有4~6 人罹患胰腺癌,但其病死率极高.一般来说,患者出现胰腺癌症状(如上腹不适、隐痛、黄疸等)后,平均寿命约9 个月,5 年生存率低于2%.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是治疗胰头癌的经典术式,切除范围包括胰头(含钩突)、远端胃、十二指肠、上端空肠、胆囊和胆总管下段及区域淋巴结切除,切除后将胰、胆总管和胃分别与空肠重新吻合.Whipple 手术被认为是难度极大的普外科手术之一.

  • 对前列腺癌患者采用局限淋巴结切除是一个适当的分期方法吗?

    作者:

  • 阴茎鳞状细胞癌淋巴结清扫术后复发类型及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朱耀;周晓燕;姚旭东;戴波;张海梁;叶定伟

    目的 评估阴茎癌原发灶切除术及标准淋巴结清扫术后复发类型和影响预后的可能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 -2005年73例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资料.阴茎部分切除62例,阴茎全切11例.73例均接受区域淋巴结清扫.随访时间16 ~183个月,平均32个月.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p53和Ki-67的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患者复发类型、病理特征及预后. 结果 患者术后肿瘤复发20例(27.4%),复发时间为术后6 ~ 17个月,平均11个月,其中3例在末次随访时仍存活.复发患者的肿瘤特异性生存时间为16 ~83个月,平均26个月.远处及多处复发为高级别肿瘤的常见复发类型(P =0.017).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外累及和p53蛋白表达水平与3年无病生存率降低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病理分级(P =0.025)和淋巴结状态(P =0.024)是无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病理分级和淋巴结状态是阴茎癌无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高级别肿瘤易发生远处及多处复发.

  • 腹腔镜下经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

    作者:费慧;姚书忠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妇科恶性肿瘤重要的预后因素之一.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有不同的手术途径:开腹或腹腔镜下经腹膜内或经腹膜外.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是否优于开腹淋巴结切除已备受关注.腹腔镜手术视野清晰,局部组织辨认清楚,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快,能较快的开始术后放疗,且能更充分切除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子宫内膜癌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楠(综述);孟元光(审校)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以外科手术为主。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在过去10年的发展中技术日臻成熟,在妇科肿瘤微创手术领域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比传统腹腔镜手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主要优势有:改进的三维立体术野,机械腕提高了手术灵巧度,震颤过滤系统提高了操作精准度。这些技术上的改进可以帮助妇科肿瘤医生为病情更加复杂的患者完成高难手术,尤其对于子宫内膜癌合并重度肥胖者。本文总结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与开腹手术和传统腹腔镜手术进行对比,有关新型机器人手术系统、创新、适用人群和学习曲线方面的内容也有涉及。

  • 胃癌淋巴结清扫术所致淋巴漏的防治

    作者:俞耀军;郑志强;林胜璋;吴伟军;谢作楷;王继生;游涛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清扫术所致淋巴漏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4年3月间在我院行不同范围淋巴结清扫术胃癌患者74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行D3、D4术者淋巴漏的发生率(6.2%)远高于行D2术者(2.8%)(P<0.05).各组中用电刀烧灼者淋巴漏发生率均高于用丝线结扎者,分别为4.2%比1.6%、8.8%比3.0%.术后用奥曲肽治疗可缩短引流时间、减少引流量.结论行胃癌淋巴结清扫时,术中切断淋巴管网是发生淋巴漏的主要原因;避免随意扩大清扫范围和术中用丝线结扎淋巴管网可预防淋巴漏;奥曲肽是治疗淋巴漏的有效方法之一.

  • 腹腔镜辅助下低位直肠癌扩大根治术的经验体会

    作者:王旻;杨泽成;房学东;金洪勇;刘苹;季福建;安立学;张国锋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低位直肠癌扩大根治术的手术安全性、可行性和经验体会.方法 选择2010 年4 月至2010 年8 月手术治疗的Duke's B 期和Duke's C 期的22 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其中男12 例,女10 例,肿瘤距齿状线( 5±2 )cm,Dixon 式21 例,Miles 式1 例,22 例均未行保护性造口,外翻脱出肛门外切除吻合8 例,骶前及腹腔对口引流15 例,21 例Dixon 式患者均术后定期扩肛.结果 22 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切除手术,均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无中转开腹,无死亡病例,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平均手术时间为( 200±40 )min,平均总出血量( 150±30 )ml,无术后出血,吻合口瘘3 例,排尿障碍1 例(男性老年患者),无直肠阴道瘘的发生,成功关闭盆底腹膜3 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9±4 )d,平均检出肠系膜淋巴结20.2 枚,下腔静脉前及左右髂总淋巴结8.3 枚,左右闭孔及骶前淋巴结5.3 枚.结论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扩大根治术能够达到开腹手术的效果,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且疼痛轻,创伤小,恢复快,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PET在卵巢上皮性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秀丽;宋磊;游艳琴

    卵巢上皮性癌的转移包括腹腔种植、淋巴转移、血性转移,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重要转移途径,合理切除腹膜后淋巴结,对不同分期进行个体化治疗,有助于改变患者的预后.恶性肿瘤组织的葡萄糖氧化分解和无氧酵解高于正常组织,葡萄糖摄取率、利用率为正常组织20~30倍,提示恶性肿瘤的代谢变化早于肿瘤的体积变化;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的功能是直接探测组织的糖代谢活性,独特优点可早期预测肿瘤转移.借助PET检测淋巴结指导术中进行有目的的切除在其他肿瘤领域已得到证实,而在卵巢上皮性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中的应用未见报道.本文就PET在卵巢上皮性癌腹后淋巴结切除中是否有应用的可能进行初步探讨.

  • 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宁;冯凤芝;向阳

    子宫内膜癌好发于绝经前后的妇女,40岁以下者相对少见,只占所有病例的2.1%~14.4%[1,2].其治疗方法主要为子宫双附件切除,或同时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此种手术治疗尽管对早期肿瘤的治愈率高,但患者却丧失了生育能力.一般情况下,年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多为有不孕史的未孕妇女,渴望保留生育功能.现已有早期子宫内膜癌采用反复子宫内膜诊刮及激素(通常为孕激素)治疗成功且保留生育功能的报道[1-5].保守性治疗尽管可行,但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议,诸如恰当的治疗前评估,孕激素治疗的期限及剂量,完成生育后子宫切除的必要性等.因此,本文复习近年的国内外文献,就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治疗前评估、治疗方法及结局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切除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志启;夏伟;郝娟;梁斯晨;王建六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有逐渐升高的趋势。2002年,全球子宫内膜癌新发病例19.8万;2015年的统计显示,全球每年新发病例已增至31.9万[1]。美国2010年新发病例为43470例,而在2014年上升至54870例[2]。在我国,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子宫内膜癌主要的转移途径为经淋巴转移,传统的分期手术范围包括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但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对于淋巴结切除的价值提出了新的观点,为了解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切除的新进展,对近年文献进行综述。

  • 子宫内膜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相关问题

    作者:沈杨;王悦;王小元;李丽;Kenneth D.Hatch;Wenxin Zheng;孔北华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大多数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早期(Ⅰ期)得以诊断,Ⅰ期患者的总生存率为85%~91%;而晚期(Ⅱ~Ⅳ期)患者,尤其是有不良病理学特征者的预后堪忧,5年生存率仅为25%~30%[1-2]。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是早期子宫内膜癌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1,3],基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14年的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原则,分期手术除行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切除之外,还应包括系统性淋巴结切除(lymph node dissection,LND),即盆腔LND及腹主动脉旁LND[4]。

  • 关于《子宫内膜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相关问题》和《Ⅰ期低危型子宫内膜癌是否需要切除淋巴结?》的专家点评

    作者:魏丽惠;吴小华;刘继红;沈丹华

    编者语:2015年6月,沈杨等作者撰写了关于“子宫内膜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相关问题”一文投至本刊,该文通过全面分析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及淋巴结转移状态,推荐早期子宫内膜癌关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lymph node dissection,LND)的合理手术方式应为:对于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低危患者,无需施行腹主动脉旁LND;而对于LNM高危患者,应行腹主动脉旁LND,其目的在于全面分期并指导术后辅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反映了目前国内、外对于此问题的基本观点,但也有专家提出了不同意见,为此本刊邀请了温宏武教授就“Ⅰ期低危型子宫内膜癌是否需要切除淋巴结?”展开讨论,通过综述文献并加以分析,提出Ⅰ期低危型子宫内膜癌因LNM率低、切除淋巴结后对患者预后改善不明显,因而可以不切除淋巴结。针对上述两种观点,本刊邀请了国内著名教授进行点评。

  • 妇科肿瘤腹腔镜诊治存在的若干问题及争论

    作者:梁志清

    1 关于腹腔镜手术的彻底性和淋巴结切除效率问题的争论 妇科肿瘤腹腔镜手术能否彻底切除盆腔淋巴结,是目前颇具争议的问题.近年来多位学者对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切除的有效性和彻底性进行比较,并有学者在腹腔镜下进行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后,再开腹重新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发现,约100%腹膜后淋巴结能通过腹腔镜手术切除.再次行开腹手术,虽仍可清扫部分淋巴结,但均为无肿瘤转移的良性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作者:苗毅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包括探查、切除和消化道重建3个主要步骤.探查是决定可否切除的必要步骤;切除是将胰头部、十二指肠全部和胆总管下段及区域淋巴结切除;重建是将胰管、胆总管和胃分别与空肠吻合.涉及的血管主要有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肠系膜上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及其分支.

95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