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期刊为您保价护航
-
您好,我们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期刊推荐
2、咨询绿色通道
3、医生论文咨询
-
现在咨询——先见刊后付款
请输入您想要咨询的问题......
1-3个月
1. 文体设计: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导向性、实用性,论点明确,数据准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练,用字规范,层次清楚,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文稿附图表量不限。论著性文章5 000字以内,综述、讲座、论坛可视情况而定,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等一般不超过2 000字。视频讲座和手术录像时长在25~40 min,同时附必要的文字和语言解说。
2. 视频稿件要求: 格式不限,要求图像清晰稳定,基本内容包括病例一般资料、部分检查结果、诊断、术式、手术步骤(作同期声字幕)、手术情况、术后病理诊断等;有条件请配上解说,须采用普通话,要求准确、清晰;为避免侵权,请勿添加背景音乐。
3. 音频文件要求: 音质好、无杂音,可采用WAV、MID、MP3、RAM 等格式,采集质量不低于11. 25 kHz、16 bits、Mono。
4. 内文序号: 正文按“前言、资料(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的顺序书写(不加序号),本刊按以下各级小标题按照:一、/(一)/1. /(1)的顺序逐级标明。
5. 文题:力求简明、醒目、突出文章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尽量不用缩略语。
6. 作者及通讯作者署名: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稿件投出后不应再做更改。来稿应注明所有作者单位。作者单位按照邮政编码、所在省市县、单位全称、具体科室的内容标明。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证明信。论文所完成研究的项目负责人应当标记为通讯作者,并注明Email地址。
7. 摘要:论著性文章需附5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部分,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所有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姓在前,首字母大写;名在后,首字母大写,名字间不加连字符“-”;名字不缩写;姓与名之间空一格,用斜体,如Li Xiaoming;双姓间加“-”,如:Zheng-Li Shufang(郑李淑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其后加列国名。全部作者及单位均应列出,于作者姓名右上角加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单位名称左上角加相应的序号。
8. 论著类文稿需分别在中、英文摘要后标引2~5个中、英文关键词。请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无相应词,处理办法有:(1)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2)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3)必要时,可采用自由词并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关键词之间用“;”隔开,每个英文关键词首字母大写。
9.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 《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 《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1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 (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英文尚无统一译名者,可自译并在第1次引用时用括号注出原文名。
10. 图表:图表随文排。每幅图(表)应冠有中文图(表)题,说明性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使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力求结构简洁,数据单位明确,横、纵标目间应有逻辑上的主谓语关系,主语一般在表的左侧,谓语一般在表的右侧;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应提供JPG格式电子图片,分辨率不低于150 dpi,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医学影像检查图应删去患者个人信息。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需标注的地方用能辨别于图片色的符号标示清晰。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标尺。
11. 缩略语:使用时于正文首次出现处先列出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逗号“,”分开。部分常用的缩略语可直接使用不标注中文,请看“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
12. 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采用相乘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本刊统一采用ng/(kg•min)的形式。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血压仍以mmHg为计量单位。
13. 数字: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公历世纪、年代、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采用国际通用的三位分节法,节与节之间空1/4个汉字空,如:“86, 889”应写成“86 889。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表示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应写为:6%~9%,不能写成6~9%。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6 cm×8 cm×9 cm,不应写成6×8×9 cm3。
14. 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一律用斜体排印。常用:(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大写SE ;(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²;(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μ;(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²值、q值等)。
15. 参考文献:主要引用近3~5年内的新文献。按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3名全部列出,名字间用“,”分隔,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l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举例:
[1] Halpern SD, Ubel PA, Caplan AL, et al. Solid-organ transplantation in HIV infected patients[J]. N Engl J Med, 2002, 347(4):
284-287.
[2] 陈敏华, 吴薇, 杨薇, 等. 超声造影对肝癌射频消融筛选适应证的应用价值[J]. 中华医学杂志, 2005, 85(49): 3491-3494.
[3]陈登原.国史旧闻[M] .北京:中华书局,2000.
[4] 曾宪九.抗菌术与无菌术[M]//黄家驷,吴阶平. 外科学(上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11.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发文量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该期刊是由中华医学会举办的,以下是期刊的官网:http://chinaliversurg.cma-cmc.com.cn。
2019年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为0.942,综合影响因子为0.870。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目的探讨微波固化技术减少腹腔镜肝细胞癌(肝癌)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腹腔镜肝癌肝切除的35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术中是否应用微波固化,将患者分为微波固化辅助腹腔镜肝癌切除组(微波组)和单纯行腹腔镜肝癌切除组(腔镜组).其中微波组12例,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57±7)岁.腔镜组23例,男18例,女5例;年龄(51±12)岁.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微波组术中出血量90(50,200)ml,明显少于腔镜组的200(100,500)ml(Z=-2.520,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微波组和腔镜组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6.7%、69.6%,2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0.1%、87.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75,0.082;P>0.05).结论微波固化能有效减少腹腔镜肝癌肝切除术中出血,提高手术安全性,是一种有效的辅助切肝手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胰腺切除联合脾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1例腹腔镜全胰腺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因体检发现全胰腺多发囊性占位1周入院.入院诊断:胰腺导管内粘液性乳头状瘤.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规定.采用五孔法行腹腔镜全胰腺切除联合脾切除术,胰腺呈多发囊性改变,胰尾组织与脾静脉粘连紧密,离断胰颈后分别行胰体尾联合脾切除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行肝总管-空肠端侧吻合术和胃-空肠吻合术.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8.5 h,术中出血250 ml.术后使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补充胰酶制剂促进消化.术后除出现一过性胃排空延迟外,无其他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病理学检查示浆液性微囊腺瘤,术后住院时间28 d.出院后继续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口服胰酶制剂促进消化,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血糖基本控制平稳,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对于全胰性病变,腹腔镜全胰腺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术后应加强血糖控制,补充胰酶制剂.
目的探讨等待手术时间影响因素及其对BCLC-B期肝细胞癌(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7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118例BCLC-B期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03例,女15例;平均年龄(53±2)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采用分段多项式Cox回归分析确定等待时间分组界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待手术时间影响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等待时间对预后的影响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患者等待时间1~61 d,中位时间12 d.等待时间佳界值为14 d,按此界值将患者分为等待时间≤14 d和>14 d两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是患者等待手术时间的保护因素(HR=0.86,95%CI:0.76~0.99;P<0.05),而肝硬化是患者等待手术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HR=2.46,95%CI:1.10~5.47;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等待时间与患者无复发生存期无明显关系(HR=0.72,95%CI:0.39~1.31;P>0.05);等待时间与患者总体生存期亦无明显关系(HR=0.59,95%CI:0.25~1.38;P>0.05).结论我国BCLC-B期肝癌患者的手术等待时间较短,肿瘤直径和肝硬化是手术等待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但等待时间并不影响患者的生存预后.
目的探讨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手术切除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手术切除的48例肿块型ICC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33例,女15例;年龄29~73岁,中位年龄53岁.肿瘤位于肝右叶37例,肝左叶11例;肿瘤平均直径(6.8±2.6)cm;所有患者均行R0切除.将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纳入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随访期间死亡28例,存活20例,生存时间3~8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7%、50.9%、14.8%.单因素分析显示,HBsAg、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脉管受侵是肿块型ICC患者手术切除预后的影响因素(χ2=4.097,6.415,11.069,9.117;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肿块型ICC患者手术切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3.306,95%CI:1.184~9.233;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肿块型ICC患者手术切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HCCA)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解放军福州总医院行手术切除的52例HCCA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34~80岁,中位年龄63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观察患者生存、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生存分析及预后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随访期间45例患者死于复发、转移,1例死于上消化道出血.52例患者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21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2%、30.8%、11.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肿瘤根治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是HCCA手术切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χ2=3.902,8.820,8.926,4.245,6.071;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R0切除、淋巴结阴性、TNM分期Ⅰ~Ⅱ期、肿瘤高分化为HCCA手术切除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HR=0.364,0.379,0.546,0.498;95%CI:0.178~0.743,0.190~0.756,0.303~0.984,0.263~0.942;P<0.05).结论HCCA患者预后差,根治性切除、规范淋巴结清扫和肿瘤恶性程度为影响外科手术疗效的关键因素.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肝囊型包虫病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15例儿童肝囊型包虫病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3~12岁,中位年龄8岁.单发包虫囊肿9例,多发囊肿6例.采用腹腔镜下内囊摘除及外囊剥除,穿刺抽液后用10%氯化钠液浸泡囊壁.观察患者围手术期及预后情况.结果15例儿童肝囊型包虫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行外囊剥除6例,外囊剥除联合内囊摘除9例.手术时间中位数75(55~140)min,术中出血量6(5~15)ml.术后2例患者出现胆漏,保守治疗后治愈.术后住院时间9(5~12)d.术后口服阿苯达唑预防复发.术后随访2~9个月,未见肝脏及盆腹腔包虫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肝囊型包虫病是安全、可行的,手术视野清楚、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住院时间短,对学龄期儿童的上学读书影响不大,家属容易接受.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非接触式热消融治疗邻近腹壁肝包膜下肝细胞癌(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30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龄28~72岁,中位年龄56岁.病灶大径10~40 mm,中位大径20 mm.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消融,经正常肝组织从肿瘤深面而不直接穿刺肿瘤消融,对于有供瘤动脉的病灶先行消融阻断.观察完全消融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射频消融19例,微波消融11例,共31个病灶.仅1例1个边缘病灶残留,完全消融率为97%(30/31).术中采用人工腹腔积液12例,人工胸腔积液1例,人工胸、腹腔积液3例,无辅助手段14例.无发生术中及术后穿刺部位活动性出血,无发生术后并发症.随访过程中17例出现肝内复发,未发现肝周及腹腔肿瘤种植.结论对于邻近腹壁肝包膜下肝癌,超声引导下经皮热消融经正常肝组织穿刺,行非接触式消融,并采用人工辅助手段,可以实现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
目的探讨斯钙素2(STC 2)在肝细胞癌(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Oncomine数据库中有关STC 2的相关信息,对资料进行二次分析,并研究STC 2在肝癌中的作用.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间STC 2表达比较采用t检验.STC 2表达与肝癌患者生存预后关系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结果Oncomine数据库总共收集415项不同类型的研究,STC 2表达增高24项,表达降低5项.其中有8项研究涉及STC 2在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STC 2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两项研究发现STC 2与肝癌患者总体生存无相关性(χ2=3.233,1.787;P>0.05),且与患者肿瘤复发率也不存在相关性(χ2=3.195,1.514;P>0.05).结论基于Oncomine数据库分析发现STC 2在肝癌组织高表达,但其与肝癌预后无明确相关性.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激活增强子结合蛋白4(TFAP 4)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标本来源于2007年12月至2014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116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HCC患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103例,女13例;年龄22~75岁,中位年龄44岁.免疫组化法检测HCC组织TFAP 4的表达量,TFAP 4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TFAP 4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TFAP 4高表达者54例,低表达者62例,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P>0.05).TFAP 4高表达患者的无瘤生存和总体生存均更差(χ2=11.030,4.269;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HBsAg阳性是影响HCC患者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4.722,95%CI:1.469~19.446,P<0.05),而TFAP 4高表达是影响HCC患者无瘤生存和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2.437,2.598;95%CI:1.352~4.394,1.036~6.515;P<0.05).结论TFAP 4高表达是影响HCC患者无瘤生存和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TFAP 4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TFAP 4可作为判断HCC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可复性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9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改良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30只.3组分别建立改良型大鼠可复性梗阻性黄疸模型、传统可复性黄疸模型和假手术;术后7 d解除胆管梗阻.3组围手术期肝功能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解除梗阻后改良组死于胆漏2只,对照组9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P<0.05).改良组与对照组从术后至再通7 d的TB、ALT、ALP水平和肝脏组织学改变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改良组再通后3 d的TB、ALT、ALP分别为(4.3±1.5)μmol/L、(25±8)U/L、(130±14)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5±3.6)μmol/L、(49±8)U/L、(170±14)U/L(LSD-t=-23.09,-10.36,-9.67;P<0.05),且改良组表现出轻度淤胆、胆管上皮正常、管壁稍有增生,而对照组中度淤胆、胆管内见狭窄.结论改良可复性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对胆管损伤较传统模型轻微,更好地模拟了临床梗阻性黄疸再通后恢复胆肠循环的生理过程,是一种安全、简便、经济的动物模型.
数字医学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信息社会发展进程中,融合医学、信息学、电子学、生物学、管理学、机械工程学、工程物理学等诸多学科的前沿新兴学科.目前数字医学在临床医学中较常应用的是医学图像三维重建 [1].数字医学三维成像技术可在非手术情况下给人一种立体的感性认识,被喻为非侵入性活体解剖.20世纪80年代将三维重建软件应用于CT,借助计算机对生物组织结构影像的连续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了CT三维成像并可进行测量 [2].
肝细胞癌(肝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病因.中国是肝癌大国,其新发患者占全球半数以上 [1].目前手术切除仍是肝癌的主要根治性手段,尤其对于肝脏功能良好、单发肿瘤、无大血管侵犯、且具有充足残肝体积的肝癌患者而言 [2-3].
随着三维技术的蓬勃发展,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亦日益广泛.医师尤其是外科医师的视角从原本CT、超声等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化展开.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可完整重建患者器官,精确定位病灶,明确血管毗邻关系,以其精确直观的优势实现了术前精准化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制定及术中更为精准的定位.肝胆胰外科解剖关系复杂多变,胆道及血管错综复杂,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让外科医师更加直观地观察肝脏内的血管分布及毗邻关系、了解相关的血管变异、计算肝脏切除量及剩余肝体积.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胆胰外科的应用前景广阔,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现代肝脏外科已经发展到了"无禁区"的高度,肝切除已不再受肿瘤大小和肿瘤部位的限制,这得益于影像学的准确定位、外科医师对肝脏解剖结构的熟练掌握和手术器械的不断更新 [1].然而,要想安全有效地完成肝切除术,为重要的关键点就是大限度减少术中出血并保护残肝功能.在肝切除术中手术医师必须合理选用一些肝外科技术,如肝周血流阻断、低中心静脉压控制、肝脏悬吊等 [2].以下就这些技术的合理化选用谈谈个人体会.
原发性肝癌(肝癌)是我国第4 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3 位肿瘤致死病因,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1].精准肝切除是理想的手术方式,而如何精确定位肿瘤,发现全部病灶是实现精准肝切除的前提[2].尽管现代影像学技术在不断更新进步,但任何单一模态影像均存在局限性,无法在术前和术中完全实现对肝脏肿瘤的精确诊断.
肝细胞癌(肝癌)高居我国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4位,病死率居第2位 [1].肝癌发展过程中易于侵犯门静脉形成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其发生率高达44.0%~62.2%,患者平均中位生存时间仅为2.7个月 [2].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
6月5号投的稿件,7月6号被收录,审稿专家提出了三个问题,都很中肯,经修改后被收录,还是很开心的。
10月份投的稿件,初审速度很快,之后送外审,小修后被收录,历时一个月的时间,第一次在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上投稿,感觉还是很顺利的,推荐大家投稿。
审稿速度很快,2月底投的稿件,3月底就被收录了,历时一个月的时间,送审了三个审稿专家,一个专家拒审,编辑根据其他两个专家的意见给出结论,很开心。
投稿到录用历时一个月的时间,个人觉的只要参照专家给出的修改意见修改,一般都能被收录,大家有文章可以投稿试试。
审稿速度很快,投稿后当天送外审,外审专家给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经修改后文章有了很大的提升,投稿到录用历时一个月的时间,效率很高。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4年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4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1.医学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已有论文-内部合作见刊
5.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客服正在输入...
因为师兄在期刊上投过稿件,所以就尝试了下,6月份投稿,7月份被收录,文章是经修改后录用的,效率很高,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