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16版 WHO 膀胱肿瘤新分类解读

    作者:黄文斌;程亮

    自2004年WHO出版了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以后,至今已超过10年[1]。在这期间一些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和病理医师及泌尿外科医师的共同努力,对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新版WHO《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已于2016年2月份出版,新分类仍然将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分为肾脏肿瘤、泌尿道肿瘤、前列腺肿瘤、睾丸和睾丸旁肿瘤及阴茎肿瘤5个部分[2-3]。本文主要对2016版膀胱肿瘤新分类进行解读。

  • 超声对阴茎可触及结节的诊断价值初探

    作者:方毅;王学梅;董鲜普

    目的 探讨超声对阴茎可触及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超声检查并且术后病理证实的阴茎可触及结节患者33例.结果 33例阴茎可触及结节的患者中,鳞状细胞癌为低回声为主的病变;血管瘤为混合回声,典型者内呈网状,边界较清晰;神经鞘瘤边界清晰,包膜完整;淋巴管瘤呈多房样的囊性回声;肌瘤为多发的低回声结节;硬结病、炎性结节等非肿瘤性结节的声像图为不均匀的低回声,无明显占位效应,脂肪坏死可含有液性组织无回声.结论 超声可以对可触及结节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帮助,结合病史可以帮助鉴别结节的性质.

    关键词: 阴茎肿瘤 超声 诊断
  • 建立预测阴茎鳞状细胞癌区域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列线图

    作者:朱耀;张世林;叶定伟;姚旭东;戴波;张海梁;沈益君

    目的 根据阴茎癌原发灶的病理指标,建立预测阴茎鳞状细胞癌区域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列线图. 方法 收集1990-2005年73例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资料,患者均接受阴茎肿瘤切除和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免疫组化法检测分子指标(p53、Ki-67、E-cadherin和MMP-9)的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列线图.预测淋巴结转移的变量包括年龄、分期、分级、蛋白表达水平(p53、Ki-67、E-cadherin和MMP-9)和脉管侵犯.其中年龄为连续变量,分期、分级、蛋白表达水平和脉管侵犯为分类变量. 结果 肿瘤分级、p53表达水平和脉管侵犯是预测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回归系数分别为3.97、2.12和2.37,OR值分别为52.99、8.33和10.70.用于预测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列线图显示出良好的一致系数(0.92)和良好的校准. 结论 基于阴茎鳞状细胞癌原发灶的病理特征,构建预测区域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列线图,不仅有助于个体化的判断肿瘤转移的风险,并且有助于与患者的交流和治疗选择.

  • 阴茎鳞状细胞癌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子

    作者:载波;叶定伟;姚旭东;张海梁;沈益君;朱耀;朱一平;孔蕴毅

    目的探讨阴茎鳞癌原发灶组织病理学特点对患者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分析72例阴茎鳞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58例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9例行一侧或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按WHO 2004年阴茎癌分型分级标准及AJCC 2002年TNM分期标准重新分型分级分期,并记录原发灶浸润深度、脉管中有无癌栓、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数目、部位等指标.结果8例原发灶为疣状癌者均未发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5例基底样鳞癌者均发生淋巴结转移,9例疣性鳞癌中3例(30.0%)、50例经典型鳞癌者中15例(33.3%)发生淋巴结转移,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40例原发灶为Ta及T1者中6例(15.0%)发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32例T2及T3者中17例(53.1%)发生淋巴结转移,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4例G1、31例G2、17例G3患者中分别发生淋巴结转移5例(20.8%)、10例(32.3%)、8例(47.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有转移者其原发灶浸润深度平均9.3 mm,无转移者为2.7m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阴茎鳞癌原发灶的病理分型、分期和浸润深度与区域性淋巴结转移之间关系密切.综合运用这些指标可以预测淋巴结的转移状况以指导临床治疗.

  • 阴茎鳞状细胞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卢可士;陈明坤;周芳坚;韩辉;刘卓炜;李永红;尧凯;刘建业;秦自科

    目的 探讨阴茎鳞状细胞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筛选淋巴结转移的高危患者.方法 回顾性分析81例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年龄27~81岁,中位年龄49岁.病程<1年者46例(56.8%),≥1年者35例(43.2%).行单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6例,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75例.按2002年TNM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并记录患者年龄、有无包皮过长/包茎史、肿瘤部位、大小、数目、形状、分级、腹股沟淋巴结体格检查情况和淋巴结大小等指标.结果 81例患者中经病理证实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pN+42例(51.9%),无淋巴结转移者pN0 39例(48.1%).G1、G2、G3患者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32.0%(16/50)、78.3%(18/23)和100.0%(8/8),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根据腹股沟淋巴结体格检查结果,cN+和cN0患者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63.5%(40/63)和11.1%(2/1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8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127个月,中位时间40个月.腹股沟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1.4%与92.3%(P=0.005),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9.0%与91.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股沟淋巴结体格检查结果和肿瘤分级是腹股沟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较低,对淋巴结转移高危患者,应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 阴茎转移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郭清奎;梁朝朝;刘明;叶元平;王克孝;李昊

    目的 提高对阴茎转移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认识. 方法报告1例阴茎转移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资料,结合文献讨论其发病机理、临床特征及诊疗措施.患者,男,60岁,膀胱顶壁肿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11个月余,病理报告为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Ⅲ级,侵及深肌层,分期G3T3,发现阴茎海绵体硬结逐渐增大6个月余入院.结果 阴茎海绵体硬结细针穿刺活检示纤维组织中散在异型细胞及异型细胞巢,考虑为低分化癌,行阴茎全切术.术后病理报告示海绵体间质纤维中有成团的癌组织,符合膀胱移行细胞癌转移至阴茎,切缘未见癌组织,另送检耻骨前淋巴组织未见肿瘤细胞浸润.术后12 d拔除导尿管.术后4周耻骨上区和双侧腹股沟区予60Co γ射线3000 cGy放射治疗,定期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和膀胱镜检查.现患者蹲式小便、排尿正常,随访16个月肿瘤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阴茎海绵体硬结细针穿刺活检是诊断阴茎转移癌安全、有效的方法.盆腔内存在丰富、低压力、无静脉瓣的静脉丛及淋巴循环,当回流通路阻塞或压力升高时会发生逆流导致肿瘤细胞扩散或微转移,可能是阴茎转移性膀胱癌的发病机理.术后综合治疗措施可以预防肿瘤复发、提高治疗效果.

  • 阴茎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生存分析

    作者:胡佩胜;陈晓鹏;李学松;杨新宇;龚侃;宋毅;何志嵩;周利群;郭应禄

    目的 分析阴茎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对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 - 2010年就诊的93例阴茎癌患者资料.计算阴茎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布,以及不同病理类型阴茎癌的术后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计算生存率,并采用log-rank 检验进行生存比较. 结果 93例患者年龄23 ~ 82岁,中位年龄为51岁.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常见,为87例(93.5%).61例获随访,随访2~89个月,平均28个月.3例疣状癌分别随访12、19、67个月,均无复发生存.55例侵袭性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中11例死于阴茎癌肿瘤转移,术后生存时间为2~24个月,平均10个月,2年生存率为75.7%(95%CI为63.O%~88.4%).12例淋巴结转移者6例死亡,43例淋巴结阴性患者5例死亡,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结论 阴茎癌以鳞状细胞癌为常见,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明显较差.疣状癌发病率较低,很少出现淋巴结转移,预后良好.

  • 阴茎鳞状细胞癌淋巴结清扫术后复发类型及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朱耀;周晓燕;姚旭东;戴波;张海梁;叶定伟

    目的 评估阴茎癌原发灶切除术及标准淋巴结清扫术后复发类型和影响预后的可能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 -2005年73例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资料.阴茎部分切除62例,阴茎全切11例.73例均接受区域淋巴结清扫.随访时间16 ~183个月,平均32个月.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p53和Ki-67的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患者复发类型、病理特征及预后. 结果 患者术后肿瘤复发20例(27.4%),复发时间为术后6 ~ 17个月,平均11个月,其中3例在末次随访时仍存活.复发患者的肿瘤特异性生存时间为16 ~83个月,平均26个月.远处及多处复发为高级别肿瘤的常见复发类型(P =0.017).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外累及和p53蛋白表达水平与3年无病生存率降低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病理分级(P =0.025)和淋巴结状态(P =0.024)是无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病理分级和淋巴结状态是阴茎癌无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高级别肿瘤易发生远处及多处复发.

  • 阴茎癌切除同期行改良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邹子君;尧凯;周芳坚;李永红;秦自科;刘卓炜;韩辉

    目的 探讨同期行阴茎癌原发病灶切除和改良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10年6月55例同期行阴茎癌切除和改良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资料.患者年龄27~73岁,平均49岁.行同期改良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107侧,1侧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之前曾行大隐静脉抽出术,2侧行同期经典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结果 107侧改良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侧次(0.9%),下肢淋巴水肿18侧次(16.8%),皮瓣坏死6侧次(5.6%).每侧切除淋巴结3 ~23枚,平均11枚.3年总生存率为84%. 结论 阴茎癌切除同期行改良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可保证控瘤效果,不增加手术后并发症,是适合阴茎癌患者的治疗策略.

  • 预测淋巴结阳性阴茎癌手术后无病生存率列线图的建立

    作者:李健;朱耀;姚旭东;张世林;戴波;张海梁;沈益君;叶定伟

    目的 建立预测淋巴结阳性阴茎癌患者手术后无病生存率的列线图. 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淋巴结阳性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接受了阴茎肿瘤切除和区域淋巴结清扫术.N1期10例,N2期13例,N3期9例.术前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0~19.8μg/L,中位值为0.9μg/L.随访3~31个月,中位时间16.5个月.患者出现疾病复发13例.预后指标包括分期、分级和术前SCCAg水平.采用Cox回归模型建立列线图. 结果 血清SCCAg水平的风险比值为2.76(95% CI:1.40~5.44,P=0.0034),而N分期的风险比值为28.51 (95% CI:2.55~319.11,P=0.0066).列线图一致系数为0.862,经过白助法校正后为0.855;校正曲线显示模型的符合度良好.N分期和术前SCCAg水平是预测淋巴结阳性阴茎癌患者手术后无病一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基于分期和术前SCCAg水平,构建预测淋巴结阳性阴茎癌手术后无病生存率的列线图,有助于个体化判断肿瘤复发的风险及与患者交流和综合治疗选择.

  • 改良技术减少阴茎癌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皮瓣坏死的效果分析

    作者:韩辉;尧凯;邹子君;李永红;秦自科;刘卓炜;周芳坚

    目的 探讨改良技术减少阴茎癌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皮瓣坏死的方法与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10年6月63例阴茎癌126侧改良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患者资料,清扫范围按照经典的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方法,减少皮瓣坏死改良技术包括:S形切口,在膜性解剖标志引导下精确分离皮瓣层面. 结果 63例随访12~ 93个月,共发一并发症37侧次,其中轻度皮瓣坏死7侧次(5.6%),切口感染3侧次(2.4%),淋巴水肿19侧次(15.1%),血清肿2侧次(1.6%),淋巴囊肿5侧次(4.0%),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侧次(0.8%).未发生并发症106侧(84.1%),发生1次或2次轻度并发症20侧次(16.0%). 结论 改良根治腹股沟性淋巴结清扫术中采用S形切口和膜性解剖标志精确分离皮瓣层面技术,可减少术后皮瓣坏死发生率.

  • 阴茎癌改良pN2分期预后意义分析

    作者:李再尚;韩辉;邹子君;周芳坚;秦自科;刘卓炜;李永红;尧凯

    目的:将国际抗癌协会-美国肿瘤联合委员会(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UICC-AJCC)第7版阴茎癌病理N2(pN2)期分为pN2a期(单侧多发腹股沟淋巴结结内转移)和pN2b期(双侧腹股沟淋巴结结内转移),探讨阴茎癌改良pN2分期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2-12-01-2012-06-30收治的153例阴茎癌患者资料.将pN2期患者,按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侧数分为pN2a和pN2b两组,分析pN2a和pN2b期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预后关系.Kaplan-Meier法进行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isease specific surrival,DSS)分析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第7版pN分期和改良pN分期系统比较.采用x2值、AIC标准和c-index一致性系数比较预测预后准确度.结果:71例患者病理确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并纳入研究.清除淋巴结中位数为22(5~53)个,其中阳性淋巴结中位数3(1~16)个.pN1患者21例(29.6%),3年DSS为94.4%;pN2患者33例(46.5%),3年DSS为69.6%;pN3患者17例(23.9%),3年DSS为27.2%.按照改良的病理N2分期标准,pN2a期的3年DSS为84.7%(19例);pN2b期的3年DSS为50.1%(14例),两组之间的D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计入淋巴结转移侧数的阴茎癌改良病理N2分期系统在预测预后方面的准确性显著增加.结论:阴茎癌改良pN2分期较第7版阴茎癌pN2分期能更好地预测疾病特异生存率,但尚需外部资料验证以进一步明确其有效性.

  • 阴茎癌根治术淋巴结清除数目和密度对预后预测意义分析

    作者:李再尚;韩辉;邹子君;周芳坚;秦自科;刘卓炜;李永红;尧凯

    目的:探讨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后淋巴结数目及密度(lymph node density,LND)对阴茎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2-01-01-2012-12-31 146例接受改良根治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阴茎癌患者,对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46例阴茎癌患者随访3~1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淋巴结清除5~53枚,清除中位数22枚.以清除淋巴结数目16枚为界值,总体患者≥16枚5年疾病特异生存率(disease specific survival,DSS)为82.1%,与<16枚5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淋巴结阴性(pN0)患者≥16枚5年DSS为92.1%,与<16枚5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ROC曲线结果显示,LND在16%阈值时有预测预后价值,淋巴结阳性(pN+)患者LND< 16%和≥16%的5年DSS分别为80.6%和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数目(P=0.019)、T分期(P=0.012)和辅助治疗(P=0.009)是总体患者的预后因素,淋巴结数目(P=0.005)和T分期(P=0.036)是pN0患者预后因素,LND(P=0.001)是pN+患者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LND是预测淋巴结阳性患者预后的唯一独立因素,P=0.031.结论:淋巴结清除数目≥16枚能显著改善淋巴结阴性患者DSS,LND是预测淋巴结阳性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但尚需外部资料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

  • TGF-a,EGF-R与HPV在阴茎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西启;宫兆松;李晓东;刘淑皎;王剑波;姜元庆;徐廷香;王涛;刘彦仿

    目的为了探讨TGF-a,EGF-R和HPV 与阴茎癌发生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和原位PCR技术对78例阴茎癌组织进行检测。结果 HPVDNA阳性率为69.2%(54/78),其中HPV16阳性49例,HP V18阳性8例,HPV16和HPV18均阳性3例,TGF-a阳性率为74.4%(58/78),58例TGF-a阳性中有4 9例HPVDNA阳性。EGF-R阳性率为38.5%(30/78),其中93.7%TGF-a阳性(28/30)。结论阴茎癌的发生与HPV感染、TGF-a、EGF-R过表达有密切关系。

  • p53、p16和 Ki-67在阴茎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张海峰;李光

    目的:研究免疫组织化学指标 p53、p16和 Ki-67在阴茎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实施局部广泛切除术的33例阴茎癌患者的病理资料, EnVision/HRP 二步法检测 p53、p16及 Ki-67的表达。结果 p53蛋白在正常阴茎组织、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及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16.7%、38.5%、30.0%及66.7%。 p16蛋白在正常阴茎组织、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及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0.0%、50.0%、53.8%、70.0%及33.3%。 Ki-67蛋白在正常阴茎组织、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及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16.7%、61.5%、65.0%及75.0%。结论 p16和 Ki-67联合检测可能早期发现阴茎癌前病变及早期阴茎癌。 p53可能与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而 p16与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对淋巴结阳性阴茎癌预后评估的价值

    作者:朱耀;叶定伟;姚旭东;张世林;戴波;张海梁;沈益君

    目的 探讨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在淋巴结阳性阴茎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淋巴结转移阳性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区域淋巴结清扫手术.Kaplan-Meier法绘制无复发生存曲线并通过Log-rank检验加以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18例有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其3年无复发生存率(26.7%)显著低于单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患者(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P=0.001).经多因素生存分析,阳性淋巴结数目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均是独立的生存预后因素(均P<0.05).生存曲线比较显示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且阳性淋巴结数>2个的患者预后差.结论 在考虑了淋巴结阳性阴茎癌阳性淋巴结数目的 影响后,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仍是其重要预后指标.

  • CO2激光治疗阴茎癌五例

    作者:秦卫华;张俊娟

    目的 探讨早期阴茎癌CO2激光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CO2激光治疗的5例早期阴茎癌患者资料.结果 5例早期阴茎癌均采用CO2激光治疗,48 h复诊,伤口局部清洁无出血及感染,伤口无需处理,7~10d结痂脱落,术后无明显的勃起功能障碍及尿道狭窄,随诊1~2年后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采用CO2激光治疗早期阴茎癌费用低、痛苦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阴茎肿瘤 激光疗法
  • 阴茎部分切除术结合阴茎延长术治疗早期阴茎癌

    作者:李琦;胡敏霞

    目的:提高早期阴茎癌(T1N0M0)患者行阴茎部分切除术后的生命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早期阴茎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采用阴茎部分切除术结合阴茎延长术。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至5年,21例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术后均无尿道外口狭窄及切口感染,阴茎长度在牵伸状态下测量,术前7.6~11.7(8.3±1.8)cm,术后6.3~10.5(7.4±1.4)cm,均能站立排尿,11例能正常性生活,6例通过药物治疗及心理辅导后能完成性交。结论阴茎部分切除术结合阴茎延长术治疗早期阴茎癌既可达到治疗目的,又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 阴茎皮脂腺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庄炫;曾彦恺;杨宇峰;邢金春;丁毅

    报告1例阴茎皮脂腺癌( SC )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诊疗措施。确诊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彻底切除病灶及规范的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有助于避免肿瘤的局部复发及转移。

    关键词: 阴茎肿瘤
  • 人乳头瘤病毒与阴茎癌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翟建坡;王其艳;魏东;许克新;满立波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阴茎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对阴茎癌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0至2009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卫生计生委北京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诊断为阴茎癌的患者共2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PCR技术检测阴茎癌组织中HPV感染情况.对患者进行规律随访,将随访资料与临床病理参数、HPV DNA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计算疾病特异性生存率.结果 28例阴茎癌患者癌组织中有7例患者扩增出了HPV DNA,均为HPV-16型.患者随访6~150个月,中位随访60个月,28例患者中8例死于阴茎癌.患者年龄、病理分级、病理分期和淋巴结状况与HPV DNA无明显相关性(P=0.191、0.165、1.000、0.63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病理T分期(HR=11.0,P=0.035)和淋巴结状态(HR =5.5,P=0.023)与阴茎癌患者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显著相关,是其预后独立变量.HPV DNA阳性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虽高于HPV DNA阴性组患者(67%比5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1).结论 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是阴茎癌患者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HPV DNA阳性不会增加阴茎癌患者的病死率.

139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