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导管关闭治疗

    作者:冯天行;王来栓

    动脉导管作为胎儿时期血液循环的一个重要结构,与卵圆孔一起沟通了体循环和肺循环.从新生儿第一次呼吸开始,肺开始真正的呼吸运动,血液循环的胎儿-新生儿过渡遂发生一系列改变,因而生理上不再依赖静脉导管、动脉导管和卵圆孔等路径.如果生后动脉导管持续开放并且管径较大,必定会造成血流动力学的异常改变.

  •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赵伟丽;芦军;于艳辉;崔其福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 transcranial Doppler,TCD)技术结合生理盐水发泡试验在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卵圆孔末闭(PFO)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51例55岁以下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TCD结合生理盐水发泡试验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结果 51例患者中,23例患者TCD检查栓子信号阳性,其中18例患者TTE检查发现PFO,而在28例TCD检查栓子信号阴性的患者中未发现PFO;TCD检查阳性患者中偏头痛发病率、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比例以及房间隔瘤比例较阴性者高(P<0.05).结论 TCD结合生理盐水发泡试验是筛查PFO的有效手段,可以作为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病因筛查的手段.

  • 伴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23例经皮封堵术治疗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邓燕玲;刘亢丁;吴秀娟;王娟;杨弋;高永生;邢英琦

    目的 评价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对伴有PFO的偏头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5月到201 1年1 1月因偏头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检查结果为阳性,并于本院心外科行经皮PFO封堵术的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一段时间后,复查患者发泡试验及经胸壁超声心动图以了解手术效果,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头痛影响测验(HIT)-6调查问卷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并了解术后并发症情况,对其进行疗效及安全性的评估.结果 2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在院及随访期间均无术后并发症.全部患者均接受了电话随访,时间48 ~ 542(247±145)d,HIT-6得分(分)与术前(61 ±8)相比,术后(51±9)头痛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明显改善(=4.80,P<0.05).其中6例先兆型偏头痛患者与术前(69±4)相比,术后(51 ±3)头痛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有明显改善(t =6.80,P<0.05);17例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与术前(60±8)相比,术后(52±10)头痛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有明显改善(t=3.77,P<0.05).8例术前行头CT或头MRI检查存在神经系统事件(如脑梗死灶、脑缺血灶等)患者与术前(58±10)相比,术后(49±7)其残疾影响程度有明显改善(=2.49,P<0.05).结论 对伴有PFO的严重偏头痛患者,给予PFO封堵术治疗可以减轻头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手术方法安全性高,效果良好.

  • 立体定向系统在卵圆孔穿刺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

    作者:顿志平;王成伟;于锐;魏胜程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手术计划软件系统在经卵圆孔穿刺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又神经痛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10月至2013年3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共112例,通过立体定向技术进行经卵圆孔穿刺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与传统立体定向框架安装方法不同,本研究采用反装框架,将CT扫描dicom数据输入立体定向手术计划系统后行模拟穿刺,终确定靶点坐标、经皮穿刺点坐标及穿刺路径.结果 利用上述方法完成112例卵圆孔穿刺,术前经过立体定向手术计划系统修正穿刺路径25次(修正率为22.3%),路径设定后卵圆孔穿刺一次成功率为100%.无颈内动脉损伤出血、复视、角膜炎等并发症.即刻有效率为100%,1年有效率95.5%,2年有效率为90.2%.结论 利用立体定向手术计划系统术前设定穿刺路径治疗三叉神经痛准确、安全、有效.

  • 神经导航下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徐淑军;陈腾;吴承远;周茂德

    我院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2月采用神经导航下经皮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PRTTG)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TN)16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男9例,女7例.年龄48~79岁,平均63.2岁.疼痛分布:左侧6例,右侧10例;第1、Ⅱ支1例,第Ⅱ支5例,第Ⅱ、Ⅲ支8例,第Ⅲ支2例.病程3-10年,平均5.3年.本组均为治疗后复发病例,此前除药物治疗外还包括:埋线疗法10例次,经皮穿刺眶上孔封闭6例次,眶下孔封闭14例次,卵圆孔封闭6例次,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8例次,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1例.平均每例接受的治疗为2.9次,其中1例病人5年接受10次治疗.本组病例均行MRI检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继发性TN.

  • 选择性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1860例临床研究

    作者:吴承远;孟凡刚;王宏伟;刘玉光;徐淑军;孙召花

    目的对1860例采用选择性射频热凝治疗的三叉神经痛病例进行分析,并探讨X线、三维CT及导航卵圆孔定位在难治性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治疗中的应用及技巧.方法对单纯第I支、第Ⅱ支和第Ⅲ支疼痛者分别进行眶上孔、眶下孔或侧入路卵圆孔射频热凝治疗.对第Ⅱ支合并第Ⅲ支疼痛者应用改良的Hartel前人路卵圆孔穿刺法进行温控射频热凝靶点毁损.同时对42例定位困难的三叉神经痛病人,在射频热凝治疗术中应用X线、三维CT或导航进行卵圆孔定位或在术中验证靶点.结果 术后即刻疗效:优良1465例,良好326例,无疗效69例,总有效率96.3%.8个月~2年远期随访1052例,1年内复发117例,2年内复发261例,1年复发率为11.1%,2年复发率为24.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温控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可靠,X线、三维CT及导航卵圆孔定位弥补了徒手穿刺的缺陷,提高了卵圆孔穿刺的成功率和精确性,可供临床推广应用.

  • 耳鼻咽喉科医师应该关注的领域--颅底

    作者:杨伟炎

    颅底由额骨眶板、筛骨、蝶骨、颞骨和枕骨构成.内面分成前、中、后颅窝,分别上承大脑、中脑和小脑,有筛孔、视神经孔、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枕骨大孔、颈内静脉孔、舌下神经孔和内耳门等孔道和裂隙,容脑干及神经血管穿过;下为眼眶、鼻腔、鼻窦、鼻咽与耳部之顶壁及颈部骨骼、肌肉与其他软组织.颅底手术涉及到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颌面外科和整形外科等,这些学科自然整合在一起,构建成一门新的学科,称为颅底外科.

  • 新生儿Galen静脉畸形合并动脉导管、卵圆孔未闭1例

    作者:辛本柱;佟丹;刘彦红;艾达尔艾力·斯拉依丁;刘学;黄如宪

    患者,女,双卵双胞胎之小,8 d,主因"呼吸困难2 d"入院.Apgar评分1 min7分,5 min8分.其母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孕期应用胰岛素治疗.专科检查:呼吸急促,65次/min,心率145次/min,心音亢进,心前区可闻及4/6级连续性机械样杂音.实验室检查:肌酸激酶650 U/L,肌酸激酶同工酶629.3 U/L;肌钙蛋白0.156 ng/ml,肌红蛋白49.1 ng/ml.脑彩:考虑大脑大静脉瘤样扩张.心彩: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磁共振静脉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大脑大静脉、直窦、窦汇、颈内静脉见明显扩张流空信号影,其中大脑大静脉、直窦及窦汇交通形似哑铃状,大脑中、后动脉走行区见多发迂曲血管团异常显影,汇入扩张大脑大静脉.本例患儿因心衰死亡.

  • 肺动脉高压合并矛盾性栓塞临床分析

    作者:王丽;张瑞军

    目的 探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合并矛盾性栓塞(paradoxical embolism,PDE)的诊断思路.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1年1月-2012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院住院并诊断PAH患者418例,根据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或)右心导管检查分为PAH不合并PDE组(350例)和PAH合并PDE组(68例),对比分析两组一般资料、病死率及医患矛盾投诉的差异,并计算PAH合并PDE患者首发表现的百分比.结果 PAH合并PDE组自身免疫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及肺栓塞病例高于不合并PDE组(P<0.05);PAH合并PDE组死亡病例高于不合并PDE组,且合并PDE组以脑卒中为首发表现的病例多,占51.5%.结论 肺动脉高压合并矛盾性栓塞易被临床忽视或缺少预见性,因其病死率较高且容易造成医患矛盾,应及早处理,对于合并不明原因的体循环动脉栓塞时应考虑到矛盾性栓塞可能.

  • 急性肺动脉栓塞合并矛盾性栓塞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黄光;王俊芳;唐煜;王海亮

    Cohnheim于1877年首先提出了矛盾性栓塞(paraaloxical emboliam,PDE)的概念,PDE指体循环(systemic circulation)静脉系统或右心的栓子通过卵圆孔(patent,foramen ovaJe,PFO)等不同部位的动静脉交通到达左心,造成体循环动脉系统的栓塞.正常情况下左心房压力远高于右心房,因此PFO未闭不会造成心房间右向左的逆向分流,因此PFO未闭造成的脑梗死也比较少见<'[1,2]>.但急性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可以引起持续性右心压力增高,使右向左分流成为可能,为右心和静脉系统的栓子逆向进入体循环提供了动力.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定位中的应用

    作者:翟淼;朱瑞明;刘垒;于朝阳;林肖彬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MPR重建在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定位中的应用.方法 对28例三叉神经痛病人,在射频热凝治疗术中应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并进行MPR重建,对卵圆孔进行精确定位并调整穿刺针的方向和深度,然后行温控射频热凝治疗.结果穿刺针均位于卵圆孔内,治疗后疼痛即刻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多层螺旋CT MPR重建技术引导卵圆孔定位,提高了卵圆孔穿刺的成功率和精确性,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可供临床推广应用.

  • 薄层CT扫描定位选择性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作者:张勇;林军;王莺;张静

    目的:探讨薄层CT扫描定位选择性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9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Hartel前入路穿刺法,局麻下经皮穿刺卵圆孔薄层CT扫描定位三叉神经半月节,经电生理验证后结合患者病变三叉神经分支的电阻、患者病史年限和患者对疼痛及术后感觉减退症状的耐受程度选择个性化的毁损参数对靶点进行选择性温控射频热凝毁损治疗.结果:疗效优良241例(83.10%),良好38例(13.10%),无效11例(3.80%),总有效率为96.20%.290例随访3个月~5年,平均3年.30例(10.5%)复发.结论:薄层CT扫描定位选择性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简便,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尤其适用于高龄、不能耐受开颅手术及不愿意接受开颅手术的患者.

  • 胎儿卵圆孔早闭/血流受限4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田玉翠;刘妍;王红梅;赵友萍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提示胎儿卵圆孔早闭/血流受限(FO-C/R)患者佳终止妊娠时机及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表现及围生结局.结果 2例患者为孕中期发生胎儿FO-C/R,合并严重心内外畸形,均行致死性引产.其余2例患者分别于孕30周、34周发现胎儿卵圆孔血流受限(FO-R)(其中1例同时合并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羊水过多、胎儿水肿、胎儿贫血、胎儿低蛋白血症),卵圆孔直径分别为2.6 mm、2.1 mm,动态随访至孕33周、35周胎儿卵圆孔直径分别为1.3 mm、2.1 mm伴三尖瓣反流时以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新生儿出生后3个月内心内结构及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孕中期发生的胎儿FO-C/R伴严重心内外畸形者,胎儿预后差.孕中晚期发现的未合并严重心内外畸形的胎儿FO-R患者可在胎儿超声心动图动态监测下继续妊娠,待胎儿肺成熟后终止妊娠;新生儿出生后心内结构和功能可恢复正常.

  • 超声心动诊断右房粘液瘤1例

    作者:习云华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9岁.主因低热、不适、心悸、气短伴有双下肢水肿入院.人院后查体:神志清楚,语言流利,自动体位,体温36℃,心率102/~/min,呼吸20次/rain,血压110/70 him Hg.查体:颈静脉怒张.听诊:三尖瓣区闻及舒张期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超声心动示右心房、室扩大,左心内径正常,各室壁厚度正常,运动幅度正常.心尖四腔图及右心两腔图右房内探及异常团块样回声,其蒂附着于房间隔卵圆孔水平.团块回声较均匀,轮廓清晰,大小约51.6 mm×27.5 mm,随心动周期来回运动,舒张期脱入三尖瓣口,呈长椭圆形,收缩期返回右房内,呈圆形.

  •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作者:孔祥永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PPHN )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升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使由“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动脉导管水平和(或)卵圆孔水平血液的右往左分流,临床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等症状。本病发生率约占活产新生儿的0.1%~0.2%,病死率高达10%~20%,临床多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是威胁新生儿生命的危重症之一[1]。

  • 新生儿右心房、右心室大原因待查

    作者:吴明昌

    病例1,患儿第1胎,于妊娠8个月时B超发现胎儿右心房、右心室大,未见其他心脏结构异常,胎儿无畸形,羊水量正常。母无妊娠并发症,足月顺产。新生儿出生体重3200g,无青紫,呼吸正常,心脏无杂音。生后当天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彩超)检查示右心房、右心室大,左心房、左心室内径及室间隔正常,主动脉及肺动脉位置、内径均正常,三尖瓣少量反流,动脉导管及卵圆孔开放,心彩超结果因右心房、右心室大,疑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

  • CT引导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作者:张力;华泽权;朱浩

    目的 观察三维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方法在三维CT引导下应用改良的Hartel法经前入路卵圆孔穿刺半月神经节,术中电刺激试验验证靶点,在局麻或全身麻醉下进行靶点射频温控毁损.结果 本组56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消失54例,2例患者疼痛减轻,仅需口服常规剂量药物即能控制疼痛,治愈率96.43%;54例术后出现面部麻木、2例术后患区窜跳痛、12例咀嚼力减弱、6例头痛眩晕,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可靠,效果显著,可减少穿刺过程因深度或方向掌握不当产生的并发症.

  • 关于下腔静脉瓣的超声分型

    作者:刘灿;李丽霞;唐丽玮;崔守斌;彭振翼

    静脉多有静脉瓣,其功能为防止血液倒流,作为人体大静脉的下腔静脉,在其右心房入口处常可见到半月状的下腔静脉瓣,此瓣有时不显著或缺如,但也偶见巨大瓣膜,下腔静脉瓣(Eustachian, valve)在下腔静脉入口处,为半月形瓣膜样结构,其前角与卵圆孔的首相连,在胎儿时期引导下腔静脉的血液经卵圆孔进入左心房.

  • 伴与不伴卵圆孔未闭的隐源性卒中的神经影像学特征分析

    作者:刘慧勤;刘琳;梅文丽;王聪;张杰文;黄月

    目的 探讨隐源性卒中患者与卵圆孔未闭(PFO)相关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确诊的PFO(+)及PFO(-)隐源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脑梗死的影像特征,多因素回归分析存在PFO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共收集到54例PFO(+)及50例PFO(-)隐源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与PFO(-)卒中组相比,PFO(+)卒中组偏头痛比例及RoPE评分较高(P=0.036与P=0.030),病灶以多血管分布区域的多发梗死灶多见(P=0.035),多分布于椎基底动脉系统(P=0.041),具体受累血管以大脑后动脉区域多见(P=0.006),多存在无症状性脑梗死(P=0.02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大脑后动脉支配区梗死(OR=4.292,95%CI 1.469~12.543,P=0.008)、无症状性脑梗死(OR=6.688,95%CI 1.277~35.029,P=0.024)、高RoPE评分(OR=1.393,95%CI 1.026~1.893,P=0.034)是预测存在PFO的独立因素.结论 PFO相关性卒中的影像学以多血管分布区域的多发梗死灶且后循环梗死占优势为特征,大脑后动脉支配区梗死、无症状性脑梗死、高RoPE评分是预测隐源性卒中患者存在PFO的独立因素.

  • 颅底卵圆孔三维立体定位仪的研制

    作者:袁长永;王鹏来;刘宗响

    目的:研制一种在三叉神经痛射频治疗中,辅助卵圆孔穿刺的定位装置.方法:定位仪由U型尺、顶杆、调节螺丝、角度转盘、穿刺尺等组成.旋转定位仪上的调节螺丝可以使顶杆左右移动,以此将定位仪固定于患者双侧颞骨关节结节表面的皮肤上.通过顶杆上的刻度换算出角度转盘的左右位置和需要旋转的角度.穿刺时利用角度转盘上的穿刺尺控制进针的方向和深度.结果:利用定位仪穿刺成功率为75%,远高于徒手穿刺40%的成功率.结论:该定位仪可以提供较好的辅助定位,增加了卵圆孔穿刺的成功率.

205 条记录 4/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