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全飞秒激光技术”的新发展及其在SMILE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雁

    “全飞秒激光技术”是近年来眼科的新发展之一,并有拓展趋势,引起眼科领域的广泛关注.SMILE手术作为全飞秒激光技术的主要代表形式,使角膜屈光手术进入了“微创”、“无瓣化”时代,赋予了角膜屈光手术新的内涵.现就“全飞秒激光技术”的产生、涵义以及其代表术式SMILE的临床应用特点、潜在优势及其可能的发展方向予以评述.

  • 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计算和选择

    作者:孟(王乐);孟永安;郭永红

    目的 初步探讨角膜屈光手术后的白内障患者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手术的效果,并对三种计算IOL屈光度的不同方法的准确性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调查自1999年7月至2004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白内障手术并且曾行角膜屈光手术(radial keratotomy.RK、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 或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的9例患者(16眼),对其中可获得角膜屈光手术前的角膜曲率数值(K值)及手术前、后稳定屈光状态的2眼使用临床病史调查法(clinical history method.CHM)计算出当前实际K值.另外14眼因屈光手术前后的相关资料记录不完整,故分别使用校正角膜曲率数值法(sdjusted keratomtry method,AKM)和角膜地形图法(corneal topography method,CTM)计算出当前实际K值,各7眼.所有K值均代入SRK-T 公式测算出应值入IOL的屈光度,并通过比较白内障术后实际屈光状态和预期状态(-0.05D)之间的差别来评价这三种方法计算IOL屈光度的准确性.结果 16眼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使用CHM 计算角膜K值的2眼术后屈光状态和预期屈光状态差值均在±1.00D以内.使用AKM计算角膜K值的7眼中,4眼术后屈光状态和预期屈光状态值在±1.00D以内,3眼术后屈光状态和预期屈光状态差值在±2.00D以内.使用CTM计算角膜K值的7眼中,3眼术后屈光状态和预期屈光状态值在±1.00D以内.结论 对曾行角膜屈光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可安全施行超声乳化手术,只要选用适当方法均可较为准确地计算出IHM是提供角膜K值的佳方法:而对于那些相关资料不完整的患者,AKM和CTM是代替CHM计算角膜K值的有效方法.

  • 与角膜屈光手术有关的视光学理论和实践(第四讲)

    作者:吕帆

    第四部分双眼平衡等视觉功能评价和问题解决方法对于存在双眼视觉的人类,对物体的识别功能是由双眼共同承担的,故双眼平衡对于提供高级的视觉工作至关重要.角膜屈光术可纠正眼球的屈光不正,使之达到或接近正视,在这个过程中,但也可能由于改变了以往已经建立的视觉平衡,造成新的视觉失平衡,从而导致一系列视功能问题.本文将对如何检测双眼视觉平衡、角膜屈光术后出现的常见双眼视觉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发生的视功能问题作详细介绍.

  • 与角膜屈光手术有关的视光学理论和实践(第三讲)

    作者:吕帆

    第三部分角膜屈光术老视或老视前期者的特殊考虑目前,接受角膜屈光手术的人群范围正在逐渐扩大,一部分年龄在40岁以上的近视患者也开始认可并接受该手术.

  • 与角膜屈光手术有关的视光学理论和实践(第二讲)

    作者:吕帆

    第二部分角膜屈光术后的对比敏感度视力评价和眩光检测视力是角膜屈光手术效果重要的检测指标,也是患者主观感受深的评判标准.长期以来,临床医师使用视力表检测视力.由于这种方法过程简便,记录简单,因此通常也被作为检测视力矫正效果的终指标.但是,视觉功能包括多个方面,远非一张视力表能够表达.角膜屈光手术病人不同于传统的眼科病人,他们大多为年轻人,有非常好的矫正视力,因此对术后视力的期望值很高,对视知觉质和量方面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

  • 逆几何形特殊设计RGPCL矫正角膜屈光手术后的屈光不正

    作者:谢培英;杨丽娜;王丹;迟蕙

    目的 探讨后表面逆几何形特殊设计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GDRGPCL,近似角膜塑型镜没计)矫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和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术后屈光不正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有针对性地选择角膜屈光手术后视力不良,残留明显屈光不正的29例患者(51眼)配戴RGDRGPCL,观察其配适状态、矫正视力、患者满意度、角膜形态变化、波前像差改变以及眼表健康状况.术后50眼球镜度-1.00~-18.75 D,散光度0.75~4.50 D.裸眼视力3.0~4.8;1眼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义受外伤致术后无晶状体眼,+8.00 D/+6.00 D×10°,视力3.0.所有病例戴框架镜矫正视力不满意,或存在屈光参差.同时选择30只配戴角膜塑型镜的中低度近视眼作为对照组.采用Tomey Ⅳ角膜地形图,显示角膜表面30个投照环,计算每6环的平均曲率,共5区,将角膜屈光手术后和角膜塑型术后两组角膜地形图中各区的平均曲率进行比较.评价戴镜3个月后的适配状态、患者满意度以及视力和波前像差的变化.对所得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屈光手术后与近视眼配戴角膜塑型镜后,角膜地形图中各区参数相近[(39.24±2.09)D vs (39.27±1.23)D,(39.24±2.46)D vs(39.88±1.19)D,(40.34±2.48)D vs (41.39±1.43)D,(41.23±2.43)D vs (41.21±1.45)D,(41.02±2.36)D vs(40.50±0.79)D,两组之间各区参数的差异均尤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RGDRGPCL后,35眼视力可达5.0或更高.配适状态基本良好,患者自觉清晰、舒适的满意度均较高,部分显示波前像差明显降低.戴镜期间末出现明显角、结膜并发症,部分长期戴镜后可出现角膜规则塑型效果.结论 针对角膜屈光手术后视力低下,角膜中央区平坦而旁周边区陡峭的显著形变,而且利用普通框架眼镜和球面或非球面设计的RGPCL矫正困难的病例,配戴设计适宜的RGDRGPCL进行视力再矫正是一个合理、良好的选择.

  • 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优势与相关并发症

    作者:陈跃国

    角膜屈光手术领域中引入飞秒激光,制作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角膜瓣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尽管购买设备及耗材的费用较昂贵,也有越来越多的屈光手术医生使用飞秒激光替代传统的机械式显微角膜板层切开刀来制作LASIK角膜瓣.

  •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和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高森;吴福奎

    自Trokel等[1]首次报道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治疗近视以来,该技术在治疗近视上已被证明具有较高的可预测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近年来在PRK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角膜屈光手术.

  • 后巩膜加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病理性近视疗效观察

    作者:王斌;吕颂谊

    病理性近视也称进行性近视[1],是以眼轴进行性增长、屈光度不断加深、眼后段扩张和视网膜脉络膜组织进行性损害引起视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眼病[2],是我国常见眼病之一,患病率约为0.95%[3]。该病发生较早(5~10岁即可发生),且进展很快,20岁以后继续发展,近视度数较高,可达-15.00D以上,常伴有不同程度眼底改变,视力不易矫正,又称为变性近视[4]。此类患者往往因为屈光度数太高而无法接受完全矫正镜片,行角膜屈光手术存在眼轴继续变长导致的屈光回退或角膜厚度太薄无法完全矫正而无法得到较满意的视力矫正。近年来,我院对高度病理性近视患者实施后巩膜加固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术后随访观察3年,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角膜感染诊断与治疗回顾

    作者:李韵秋;李静;王梦雅;李从心;李素霞;史伟云;王婷

    目的:回顾性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早期角膜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策略及视力转归。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因准分子激光术后早期角膜感染患者7例(8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病史、共焦显微镜或角膜病灶组织刮片等检查明确其感染类型,对症采用局部及全身药物治疗,对药物不能控制的感染采取手术治疗,并观察视力转归情况。结果患者8只眼全部诊断为细菌性角膜溃疡,其中8只眼病灶组织刮片检查为阳性,5只眼细菌培养阳性。4只眼(50.0%)经抗菌药物治疗达到溃疡愈合,4只眼(50.0%)行板层性角膜移植术治愈。治愈病例至溃疡愈合时,8只眼视力均较治疗前提高。结论感染性角膜炎是准分子激光术后早期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尽早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是控制感染、保存视力的关键。

  • 眼球旋转和瞳孔中心移位对角膜屈光手术的影响

    作者:牛晓霞

    目的 测量观察角膜屈光手术术中发生眼球旋转和瞳孔中心移位的程度和方位.方法 检查70例(140只眼)的近视和近视散光的患者的眼球旋转和瞳孔中心移位的程度和方位.在术前,坐位时,用Technolas Zy-wave相差仪进行每只眼虹膜识别.用Technolas 217Z激光机进行测量眼球的旋转度.结果 全部140只眼中128只眼成功进行虹膜识别,成功率91.4%.对于双眼成功定位(54例)的眼球旋转度数的统计结果发现:平均旋转偏移是2.59°4±1.91°(右眼2.67°±2°;左眼2.51°±1.98°).双眼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按移位的绝对值计算,X轴移位平均为(0.23±0.19)mm,Y轴移位平均为(0.11±0.27)mm.双眼均成功识别54例:右眼瞳孔中心移位平均(0.33±0.17)mm,左眼瞳孔中心移位平均(0.16±0.21)mm.双眼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使用虹膜识别技术可减少眼球旋转和瞳孔中心移位,对改善屈光手术的效果是很有帮助的.

  • PRK和Lasik术后近视回退再矫正手术

    作者:孙时英;王黎波;牛建军;石淼;李顺利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一种新的角膜屈光手术,具有预测性、精确性高、疗效稳定及并发症少等优点.由于其治疗机理,设备较前完善,可以治疗曾行过Lasik和PRK术后回退,我院收治9例(16只眼)取得良好效果.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前眼底三面镜检查及处理

    作者:韩晓霞;戈伟中;张矛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治疗近视的一种方法,因其术后有较好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并发症少,被认为是目前有发展前途的角膜屈光手术[1],但是LASIK手术后出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屡有报道.因此在行LASIK术前应详细检查周边视网膜,及时处理有潜在危险的眼底并发症,从而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我院眼科对LASIK术前所有患者常规三面镜检查眼底,对眼底检查结果做详细记录,对所有视网膜裂孔及严重变性区均予及时处理,结果报告如下.

  • 飞秒激光及其在LASIK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古学军;易敬林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因为设计合理,更符合人眼的角膜解剖生理特性,术后视力恢复快,稳定性好而成为角膜屈光手术的主流.一个高质量的角膜瓣是LASIK手术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 激光近视手术,做还是不做

    作者:崔晓静;魏帅

    什么是激光近视矫正手术近视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过凸,光线经过眼睛屈光系统调节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造成不能看清远方的目标;如果能改变角膜的曲率,就能有效解决眼睛近视问题.目前常采用的是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LASIK),该手术通过一种精密的微型角膜板层切割系统(简称角膜刀),将角膜表层组织制作出一个游离的带蒂角膜瓣,然后采用193纳米的氟化氩准分子激光,根据眼睛屈光度的不同,由计算机控制切削范围和深度,在角膜瓣背面进行精确切削,使角膜曲率变平,光线能够直接聚焦到视网膜上,视力变得清晰,后再将角膜瓣缝合到角膜上.

  • 正常角膜伴近视散光眼角膜各形态参数分布特征及与全眼屈光参数的关系

    作者:李勇;李晶;魏升升;万雅群;叶璐;李娟;刘建国

    目的 探讨正常角膜伴近视散光眼角膜各形态参数分布特征及与全眼屈光参数的关系.方法 收集102例(204眼)近视患者,分别应用非接触眼压计、检影仪、A超、角膜超声测厚仪、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进行眼压、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厚度、角膜前后表面形态参数等测量,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正常角膜伴近视散光眼角膜中央厚度(537.06±25.45)μm,角膜中央前表面高度(2.35±1.39)μm,中央后表面高度(3.60±2.73) μm,角膜Q值(8 mm范围)-0.30±0.10,角膜薄点距角膜顶点距离(0.59±0.19)mm,角膜薄点位置多位于角膜顶点颞下方,占91.67%.角膜薄点至周边厚度增长变化指数为1.04±0.13.角膜中央前后表面高度、角膜Q值、角膜薄点至周边厚度增长变化指数与等效球镜、眼压、眼轴长度无明显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 正常角膜伴近视散光眼角膜形态各项参数分布值各有特点,与全眼屈光参数无明显相关性.

  • 短期眼压波动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患者术后波前像差的影响

    作者:赵武校;林恩韦;刘洪婷;蓝方方;刘伟民;黄建忠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短期高眼压是否对患者的波前像差产生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10月在广西视光中心就诊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高眼压患者16例(31眼),男11例(21眼),女5例(10眼),年龄18 ~39岁,其中LASIK患者21眼、SBK患者2眼、WG-SBK患者8眼.使用VISX公司的WaveScan波前像差仪、Canon公司的TX-F非接触式眼压计分别检测患者高眼压状态下及随后的正常眼压条件下的波前像差、眼压.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前、后两次波前像差检测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31眼高眼压患者中30眼被纳入研究,眼压升高幅度为4.2~14.7 mmHg(1kPa =7.5 mmHg).统计结果显示:高眼压与正常眼压条件下,患者的残余散光分别为(-0.347±0.197)D、(- 0.354±0.200)D;散光轴分别为(89±52).、(78±52).;视模糊效果分别为(0.73±0.30)D、(0.67±0.20) D;总像差分别为(1.10±0.53) μm、(0.99±0.36) μm;总高阶像差分别为(0.52±0.22) μm、(0.50±0.22)μm;彗差分别为(0.27±0.19) μm、(0.28 ±0.21) μm;球差分别为(0.26 ±0.18) μm、(0.24±0.15) μm;三叶草像差分别为(0.17±0.13) μm、(0.17 ±0.14) μm;高阶像差百分比分别为(54.4±21.2)%、(55.3±19.2)%;术后高眼压与正常眼压条件下各种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结论 短期小幅度眼压波动未见对屈光手术患者术后的波前像差产生明显影响.

  • LASEK术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邸岩;张岩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ectomy,LASEK)术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的发病原因、诊断方法及药物联合治疗效果.方法对LASEK术后出现感染性角膜炎,疑为HSK的9例(15眼)患者进行分析.记录所有患者临床表现,采集泪液和角结膜拭子标本,应用病毒分离培养、免疫组化和多重PCR方法进一步明确诊断同时确定感染病毒的种类;之后采用局部加全身联合应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结果病毒分离培养结果显示15眼中6眼为HSV-1感染,9眼未分离出病毒;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0眼病毒感染阳性,其中9眼为HSV-1感染,1眼为VZV感染;多重PCR检测出13眼病毒感染阳性,其中12眼HSV-1感染,1眼VZV感染.因此,多重PCR方法比病毒分离培养和免疫组化方法敏感,病毒阳性检出率高.经抗病毒治疗后,8例(13眼)角膜恢复透明,1例(2眼)发生Ⅰ级和Ⅱ级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结论LASEK术后角膜病毒感染以 HSV-1常见,伴皮肤疱疹时VZV感染较多.激光切削角膜前弹力层和前基质层,发生疱疹病毒感染时病变形态不典型,应用多重PCR方法诊断,省时省力,阳性率高.联合应用抗病毒药物可加快病变愈合.

  • 两种不同角膜曲率修正方法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

    作者:郑科;朱思泉

    目的 探讨2种不同的角膜曲率(K值)修正方法,对高度近视角膜屈光术后的白内障患者在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时的IOL屈光度数计算的准确性进行比较.方法 自2005年11月至2008年1月,在我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及IOL植入手术并曾行角膜屈光术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13例(21眼),全部病例均可获得角膜屈光手术前的K值及手术前、后稳定的屈光度.使用临床病史调查法(clinical history method,CHM)及Shammas等得出的K值修正公式(简称S公式)分别对K值进行修正,从而得到K修正值,利用第3代IOL计算公式--sRK/T公式计算IOL的屈光度(预期屈光度值为-0.50 D左右),统一采用CHM所得的计算结果实行手术,同时将S公式推算所得的IOL屈光度与实际植入的IOL度数进行比较,从而推算出术后预期屈光度值.根据术后实际屈光度值与CHM、S公式的预期屈光度值相比较,以评价2种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21眼视力均明显提高,术后等效球镜度数:-1.00~-0.50 D者1眼,-0.50~0.00 D者4眼,0.00~+0.50 D者13眼,+0.50~+1.00 D者3眼.实际屈光度值与CHM所测屈光度值间的误差小,为-0.50~+1.50D,与S公式差值为+0.50~+3.00 D.结论 曾行角膜屈光手术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欲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计算IOL度数时,应以CHM为首选,若无法获取临床资料.则可酌情使用S公式.

  • 正视眼人群角膜不同范围的非球面性评价

    作者:沈媛;李伟力

    目的 初步探索正视眼人群角膜Q值的分布.方法 对来我院健康体检的正视眼192人(384眼)进行裸眼远视力、电脑验光、裂隙灯、直接检眼镜和角膜地形图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人群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R为(7.80±0.23)mm.Q10值为-0.083±0.098,Q15值为-0.119±0.097,Q20值为-0.149±0.104,Q25值为-0.200±0.107,Q30值为-0.262±0.104;角膜前表面Q值越近中央部越接近0,越靠近周边越向负值增加的方向变化.不同性别角膜不同范围平均Q值无明显差异性(P>0.05).Q25与Q30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45岁以上组的Q25和Q30值与其他年龄组相比偏大,差别有显著性(P<0.05).Q30与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呈负相关(r=-0.115,P<0.05).各范围Q值均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正视眼人群角膜前表面中央接近于球形,越到周边越趋于平坦.

205 条记录 7/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