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FS-LASIK联合胶原交联术后的早期临床观察

    作者:李福生;陶冶;尹鸿芝;周跃华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联合胶原交联术后的早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07/2017-08我院接受飞秒辅助LASIK联合胶原交联术近视患者30例60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3mo检查裸眼视力.应用角膜地形图(TMS)测量陡峭K值(Ks)、平坦K值(Kf)、角膜规则指数(SRI)、角膜非对称指数(SAI).眼反应分析仪(ocular response analyzer,ORA)检测角膜补偿眼压(corneal compens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IOPcc)、模拟Goldmann眼压(Goldmann correlated IOP value,IOPg)、角膜阻力因子(corneal resistance factor,CRF)、角膜滞后量(corneal hysteresis,CH).伽利略眼前节分析值包括前后表面屈光度和角膜厚度分布.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仪器进行内皮计数检查,比较手术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术后1d 26眼(43%)、1mo 55眼(92%)、3mo 50眼(83%)裸眼视力保持0.8以上.术后1mo与术前比较,IOPcc、IOPg、CRF、CH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mo与1mo比较,IOPcc、IOPg、CRF、CH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角膜地形图参数:术后1 mo与术前比较,Ks、Kf显著下降(P<0.01),SRI、SAI显著上升(P<0.01);术后3mo与1mo比较,Ks有显著升高(P<0.05),Kf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SRI、SAI有显著下降(P<0.05).伽利略眼前节分析中:模拟角膜曲率计陡峭K值(Sim Ks)、模拟角膜曲率计平坦K值(Sim Kf)在3mo较1mo有0.94D和0.95D的增长.另外,前后表面Kf值3mo较1mo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K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中心点、厚度薄点,术后3 mo与1mo角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内皮计数检查:术前(3059.95±247.87/mm2)与术后1mo(3052.87±267.71/m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9,P>0.05).结论:屈光角膜手术联合胶原交联术对于度数高和角膜薄、角膜厚度分布不均、地形图异常(除外圆锥角膜)的患者治疗安全有效.

  • SMILE和ICL矫正中低度近视术后角膜前后表面和总角膜高阶像差的变化

    作者:李康寯;张凌子;宋小翠;李雅心

    目的:对比分析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和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矫正中、低度近视术后角膜前表面、后表面和总角膜高阶像差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11/2018-02在西安爱尔眼科医院屈光中心行SMILE手术及ICL手术矫正中、低度近视患者各35例70眼.术前及术后1、3、6 mo应用基于Ray Tracing技术的Scheimpflug成相评估6 mm直径的角膜前表面、后表面和总角膜高阶像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不同时间点角膜彗差、球差和总高阶像差均方根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3、6 mo SMILE组和ICL组患者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术前两组患者各项角膜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SMILE组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CL组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角膜后表面高阶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患者彗差、球差和总高阶像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SMILE手术,ICL术矫正中、低度近视在短期内引入的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更小.

  •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

    作者:聂新钢;黄琰霞;何颖颖;董波丽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成人或大龄青少年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3/2016-03在我院治疗的成人或大龄青少年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26例26眼,均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观察患者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屈光度及立体视功能情况.结果:患者随访结束时屈光度的等效球镜和双眼间屈光参差分别为1.47±0.51D和1.15±0.22D,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患者随访结束时看远和看近UCVA及BCVA分别为0.26±0.13和0.23±0.09、0.42±0.09和0.31±0.16,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患者随访结束时立体视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立体视功能<100"眼数比例为23%.结论:成人或大龄青少年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 不同角膜屈光手术对基底膜下神经的影响

    作者:杨颖;左晶;张传伟;李凯;王育良

    目的:观察角膜屈光不同术式后基底膜下神经恢复情况。
      方法: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术后1 mo 的 LASEK 12眼、LASIK 12眼、FLEx 12眼、SMILE 12眼,并对部分其它术后时段进行了对比观察。
      结果:术后1 mo SMILE组基底膜下神经均未见明显破坏,走行规律,完整,切口处被切断神经对合良好;LASEK, LASIK和FLEx基底膜下神经仍现不同程度损害,其它时段眼显示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形成交通支。
      结论:SMILE手术对基底膜下神经影响小,相对于其他几种角膜屈光手术,在术后神经恢复方面可能有一定优势。

  • 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方法的选择

    作者:刘毅

    目的:探讨角膜屈光手术后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 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手术的临床效果,对不同IOL屈光度准确性进行比较。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160眼接受白内障手术并曾行角膜屈光手术的治疗近视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采用病史法对可获得角膜屈光手术前的角膜曲率数据K值进行计算,采用矫正角膜曲率数值法以及角膜地形图法对患者治疗前后资料记录不完整者K值,将K值代入公式,通过比较白内障术后实际屈光状态和预期屈光状态(-0.50D),比较三种计算方法IOL屈光度准确性。
      结果: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平均佳矫正视力为0.25±0.05,术后佳矫正视力提高0.80±0.05;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平均等效球镜值( spherical equivalent,SE)为-1.98±1.75,患者手术后SE为+0.85±3.38(P<0.05);48眼临床病史调查法( CHM)计算K值;73例采用校正角膜曲率数值法( AKM)计算K值;39例采用角膜地形图法( CTM)计算K值。
      结论:对具有角膜屈光手术史患者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史等选择合适的方法,能够准确地计算患者IOL,对于资料完整者采用CHM提供角膜K值;对于资料不完整者采用AKM和CHM计算K值。

  • 弱视治疗新进展

    作者:王竞;王春芳

    弱视是在视觉发育敏感期因双眼异常交互作用或形觉剥夺导致的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值的疾病,可导致多种视功能损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弱视治疗从传统屈光矫正加遮盖疗法演变出新的理念,即屈光矫正基础上进行遮盖疗法,辅助以视功能训练和药物疗法.且屈光矫正不再限于使用框架眼镜,还出现了角膜接触眼镜、角膜屈光手术和眼内屈光手术.遮盖疗法除了使用传统眼罩,还出现了Bangerter压抑膜、角膜接触镜、LED液晶眼镜等方法.视功能训练重在提高患者三级视功能、重新激发视觉皮质可塑性,在成人弱视治疗中尤为重要.而左旋多巴和胞磷胆碱等药物可以辅助于遮盖疗法以取得更佳疗效.我们应在众多方法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多样化组合、个性化疗法,为患者设计佳治疗方案.

  • 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的选择

    作者:陈丽静;王锐;张浩润;付梦军;赵静静

    角膜屈光手术后的患者发生白内障并行人工晶状体置换手术时,如果按常规计算公式选择人工晶状体的度数,往往会在术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屈光不正,主要来源于角膜屈光力的测算误差和计算公式的误差,以及眼轴长度测量和有效人工晶状体位置计算的准确性降低等方面的原因.因此,对于曾行角膜屈光手术的白内障患者, 术前应运用适当的方法估算角膜屈光力,并正确地选择合适的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从而减少晶状体置换术后引起的屈光误差.

  • 角膜屈光术后干眼症发病情况和病因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芷萌;夏丽坤

    随着角膜屈光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角膜屈光手术治疗近视的安全性、稳定性、有效性和可预测性已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广泛验证.机械刀制瓣的准分子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特制角膜上皮刀制瓣的准分子激光机械法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角膜原位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小切口飞秒激光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是目前治疗近视的主流手术方式.尤其是SMILE手术以其切口小、微创、术后干眼症状轻,已逐渐被广大中青年人所接受.而干眼症是角膜屈光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往往影响术后效果,因此受到患者和手术医生的广泛关注.通过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术前眼表的基本状态、术中术后药物的使用、手术方法的选择及操作、术后角膜损伤及恢复情况等均是影响干眼发病的重要因素.本文就角膜屈光术后干眼影响因素及发病情况作一综述.

  • 角膜TGF-β与屈光手术损伤愈合的关系

    作者:李婧;沈政伟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作为一种生长因子,在角膜纤维修复反应中发挥的生物学效应和作用机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TGF-β可通过Smad等信号传导通路调控修复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充分发挥角膜基质细胞促进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形成、诱导细胞移行的正效作用.我们就TGF-β的概况、分子结构、TGF-β受体、信号传导通路、眼前节的分布、在角膜上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愈合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 近视眼手术矫治的临床进展

    作者:刘维锋;石浔

    本文就矫治近视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晶状体性屈光手术及如何制定个性化屈光手术方案等临床进展作一综述.

  • 角膜屈光手术与青光眼

    作者:邹绚;段宣初;夏宁;王美萍;沈荐

    角膜屈光手术改变了角膜厚度及曲率,影响术后眼压(introcular pressure,IOP)的测量,但动态轮廓眼压计(dynamic contour tonometer ,DCT)不受此影响.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中一过性的IOP升高,增加了视神经损害的风险.同时,功能性滤过泡的存在,影响屈光手术的选择和效果,甚至可能成为手术的禁忌.术后患者使用激素点眼,还可能导致激素性青光眼,故应严密监测术后眼压,并且注意角膜瓣层间积液可能掩盖高眼压.对于已接受屈光手术的青光眼患者,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青光眼患者基本相同.本文就角膜屈光手术对眼压测量、青光眼相关特殊检查的影响、屈光手术并发症及其治疗、手术安全性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综述.

  • LASIK术中不完全瓣改作PRK

    作者:王卫群;白燕慧;张金嵩

    0 引言目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仍然是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一种主要方式,术中制作一个完全地、厚薄均匀的角膜瓣是术后获得良好视力的保证,微型(机械)板层刀制作角膜瓣术中带来相关的瓣并发症还不能完全避免.其中LASIK术中不完全角膜瓣处理方法有许多种,我们做了3例(3眼)术中直接改作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PRK),对其中经验和教训报告如下.

  • 角膜屈光手术患者明暗瞳孔下 Kappa 角的变化及分析

    作者:师蓉;董泽红;赵炜;陈雪婷;董丽蓉;冯洁;王雨生

    目的:观察角膜屈光手术患者明暗瞳孔下Kappa角的大小及明暗瞳孔时Kappa角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近视手术患者118例234眼,采用 Keratron Scout角膜地形图仪分别于室内照明及暗室情况下进行检查,记录明暗瞳孔直径大小、明暗瞳孔时Kappa角的大小。结果:左右眼明暗瞳孔直径大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明瞳时,左右眼Kappa角鼻上方分布较多;暗瞳时,左右眼Kappa 角颞上分布较多。明暗瞳孔下, Kappa角的水平及垂直偏移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不同明暗度下瞳孔大小的改变会影响Kappa角的大小,这种变化可能对依据Kappa角进行居中设计的角膜屈光手术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 角膜屈光手术中静态和动态眼球旋转的方向和程度变化分析

    作者:黄蓓;赵丹丹;赵广华;汪俊

    目的:角膜屈光手术中静态眼球旋转( static cyclotorsion component, SCC)和动态眼球旋转( dynamic cyclotorsion component, DCC)的方向和程度变化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行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130例260眼,根据手术方式分为飞秒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FS-LASIK)组和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T -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T-PRK)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参数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 SCC 成功率、SCC、DCC、眼球旋转方向的差异;以及 SCC、DCC 与患者术后的各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T-PRK 组术后的高阶像差和球差高于 FS-LASIK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PRK 组术中 SCC成功98眼,成功率为81.7%,FS-LASIK 组术后 SCC 成功82眼,成功率为58.6%,两组患者术中的 SCC 成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T - PRK 组术中 SCC 为(3.52o依2.17o),与 FS-LASIK 组(3.49o依2.26o)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T-PRK 组术中 DCC 为(2.86o依1.14o),高于 FS-LASIK 组(2.17o依1.09o),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眼球旋转方向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对象术中 SCC 与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等效球镜屈光度、高阶像差呈正相关(P<0.05);研究对象术中 DCC 与裸眼视力、高阶像差呈正相关(P<0.05)。
      结论:T-PRK 手术中 SCC 成功率高于 LASIK 手术,T-PRK手术中的 DCC 高于 LASIK 手术,准确的测量静态及动态眼球旋转可有效的对其进行补偿。

  • 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切除术治疗中高度近视散光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晶;皇甫晓瑾

    目的: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切除( femtosecond lenticule extraction,FLEx )术治疗中高度近视散光并与标准的LASIK术比较,探讨FLEx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方法:随机选取行角膜屈光手术的中高度近视散光(近视度数-3.00~-10.00D,散光度≤-6.00D)患者86例172眼,分为两组进行研究,86眼使用FLEx术( A组),86眼使用标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B组),随访6mo,记录术后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客观验光值、裂隙灯检查、术后有无并发症、角膜瓣厚度、眼压、角膜地形图。
      结果:术后6mo,两组佳矫正视力提高一行以上的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高于B组;两组残余屈光度数在±0.50D内所占比例(A组83.7%,B组53.4%)有统计学差异(P<0.05);裸眼视力在1.0及1.0以上的A组占100%,B组占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LEx术比传统的LASIK手术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可预测性和有效性。

  • 飞秒激光与机械板层刀制瓣的LASlK术后干眼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付梦军;王锐;张浩润;赵静静

    目的:应用Oculus干眼分析仪观察飞秒激光与机械板层刀制瓣的LASIK术后干眼情况。方法:收集2014-01/04在潍坊眼科医院行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FS-LASIK)及机械板层刀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 )的患者60例120眼,年龄27.46±6.65岁。其中LASIK组28例56眼, FS-LASIK组32例64眼。应用Oculus干眼分析仪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 wk及术后1 mo时泪河高度、首次泪膜破裂时间、平均泪膜破裂时间随时间的变化。结果:Oculus 干眼分析仪检查术前泪河高度为0.25±0.10mm,首次泪膜破裂时间为6.70±3.86s,平均泪膜破裂时间为10.14±4.51 s。术后1 wk 泪河高度为0.19±0.04mm,首次泪膜破裂时间为4.87±1.71s,平均泪膜破裂时间为7.77±2.30s,两组患者术后1wk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泪河高度为0.19±0.18mm,平均泪膜破裂时间为8.72±2.54s,首次泪膜破裂时间为5.02±2.30s,两组患者术后1mo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mo与术后1 wk泪河高度及平均泪膜破裂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 mo首次泪膜破裂时间与术后1 wk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S-LASIK与LASIK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板层刀制瓣LASIK和FS-LASIK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干眼,泪液分泌量及泪膜的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加用人工泪液干眼症状有所改善。 Oculus干眼分析仪非侵入性的反映泪液量及泪膜稳定性,有利于LASIK术后干眼的快速诊断及严重程度的判断。

  • 改良PRK与LASEK矫正近视的手术方法对比研究

    作者:周建平;胡长青;胡莉群

    屈光不正是共同的,常见和常见的眼部疾病。将近半个世纪,角膜屈光手术的迅速发展,随着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是显而易见的,因为1983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史蒂芬trokel[1]医生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以来,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已广泛开展全世界,创造一个新阶段[2]治疗近视。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手术方式的改进,探索一种新的治疗近视非基质瓣的准分子激光上皮瓣切割操作的方法。

  • 中医治疗近视的研究分析

    作者:王西欧

    近视在我国已经成为困扰着许多人的一种屈光性眼病。目前的主要控制方法有光学屈光矫正如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以及角膜塑形镜;手术干预,如角膜屈光手术、屈光性人工晶体植入术,以及后巩膜加固术;药物干预有阿托品或托吡卡胺等[1]。由于近视的发生发展是一种多因素造成的复制过程,所以还需要更多的干预和治疗手段。近年来,中医眼科工作者们也在孜孜不倦的研究近视的防治手段。

  • 空勤人员角膜屈光手术疗效的研究

    作者:刘欢;申芙蓉;王益蓉;赵世清

    屈光不正影响视觉质量乃至生活质量,而对于空勤人员来说,优秀的视觉质量则更为重要。空勤人员对不同角膜屈光手术的选择会对其术后视觉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对各种角膜类型屈光手术进行评述,并展望了角膜屈光手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适合空勤人员工作生活需要的角膜屈光手术类型。

  •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并发症处理分析

    作者:刘黎明;努丽曼·依沙米丁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散光等屈光不正术中,术后并发症处理方法,总结经验,提高手术质量,获得更佳视觉效果.方法:对2159例4318眼行LASIK常规手术.采用德国视明公司生产的Esiris爱丽丝第八代小光斑高速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视力矫正系统联合法国MORIA旋转式自动角膜板层切削刀进行LASIK手术.术后常规应用泰利必妥眼液,氟美瞳眼液、泪然眼液2-4周.结果:2159例手术,其中角膜血管翳出血有56例,1例发生游离瓣,2例不完全瓣,2例角膜上皮内生,2例严重偏中央岛中心切削.术后并发症分早期及晚期,早期并发症多有过矫及欠矫,超过2D者362例,术后干眼症1月内182例,1月后103例,晚期并发症常见为屈光回退,大于2D者80例,2例DLK.结论:LASIK术因其手术安全、疗效好、并发症少、稳定、无痛等优点,仍然是角膜屈光手术主流.术前严格筛选病例、术中操作技术精湛,设备精良,术后严密观察,可将LASIK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205 条记录 10/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