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个性化护理在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马月磊;刘丽娅;郭秀瑾;李向品;刘超敏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将24例大泡性角膜病变行PTK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术后疼痛度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两例角膜接触镜丢失,两组均无术后并发症.结论 PTK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个性化护理增强了患者术中配合意识及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临床护理路径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俊华;孙则红;冯雪艳;范玉香;张冬梅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LASEK)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行LASEK 108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就诊时间2010年1-12月)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就诊时间2009年1-12月)实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依从性、患者的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依从性好的54例,对照组为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1.45,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6%,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6.29%;对照组分别为62.9%,74.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0.57,14.60;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现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时发现并发症,减少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 准分子激光手术后角膜Q值的变化

    作者:王静;徐艳丽;贡雅洁

    目的 观察准分子激光手术矫正中低度近视术后角膜Q值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中低度近视患者100例100只眼,分为两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组,患者50例50只眼;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组,患者50例50只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角膜Q值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年,裸眼视力均≥1.0;安全性指数均>1.0;有效性指数均接近1.0.两组患者术后Q值均从负值变为正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能够有效、安全地矫正中低度近视,效果稳定可靠.术后角膜前表面Q值变为正值,角膜形态呈扁椭球面.

  •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兔角膜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作者:曹利群;王传富;刘援;姜涛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量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术后兔角膜上皮的愈合过程.方法 21只兔按左眼拟矫正屈光度-15.0 D、右眼拟矫正屈光度-5.0 D行PRK.术后1 d、3 d,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取角膜行光镜、电镜观察.结果 -5.0 D组术后1个月内、-15.0 D组术后3个月内见切削区角膜上皮细胞水肿、排列紊乱,新生基底膜内半桥粒也较稀疏;两组术后第2周始切削区角膜上皮细胞层次明显增多,术后第6个月仍未恢复正常,-15.0 D组尤为明显.结论 PRK术后角膜上皮持续性过度增生,角膜上皮结构和形态恢复正常-5.0 D组需要约1个月,-15.0 D组需要>3个月.

  •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一年疗效分析

    作者:赫天耕;史秀茹;王力军;吴世英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方法:对近视度数在-1.50~-16.00 D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130例211眼采用扫描式准分子激光进行治疗.患眼按术前屈光度分为3组: 低中度组:-1.50~ -6.00 D,75眼;高度组:-6.25~-9.00D,84眼;超高度组:-9.25~-16.00 D,52眼.术后随访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压与角膜地形图.结果:术后1年,低中度、高度、超高度近视3组裸眼视力在0.5以上者分别为 97.3%、84.5%、53.8%,在1.0以上者分别为93.3%、64.3%、34.6%,屈光度在±0.50 D以内者分别为88.0%、64.3%、25.0%,在±1.00 D以内者分别为 94.7%、81.0%、28.2%.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屈光回退和激素性高眼压是主要的术后并发症,而且矫正的度数越高,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术后角膜地形图主要为均匀圆形者占60.2%,钥匙孔或半圆形占12.3%,规则领结形占23.7%,不规则形占3.8%.结论: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低、中、高度近视散光效果较好,对于超高度近视的治疗有效性、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差.

  • 准分子激光二次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残余近视

    作者:沈政伟;马群;黄震;李丽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二次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术后残余近视的疗效.方法对因PRK术后残余近视而进行再次激光治疗的42例(58眼)病人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二次PRK术后随访时间为6~24(14±5)个月.结果 58眼二次PRK术前残余近视度为-5.55D±2.67D(-0.75~-14.00D),术后为-0.15D±0.94D(+0.75~-2.75D),其中44眼(75.9%)后屈光度稳定在预矫正度的±1.00D以内;二次PRK术后裸眼视力为0.71±0.33,其中54眼(93.1%)裸眼视力≥0.6,3眼(5.2%)佳矫正视力损失≥1行;二次PRK术前角膜雾浊均为0级,术后42眼为0级,15眼为0.5级,1眼为1.0级.结论二次PRK治疗残余近视具有较好的安全性、预测性和屈光稳定性.

  • LASIK术后屈光回退和欠矫的再次手术43例的护理

    作者:马岩梅

    目的:回顾总结2007-05/2008-05期间LASIK术后屈光回退和欠矫患者再次手术的护理体会,探索二次LASIK手术的护理要求.方法:通过患者术后满意度,视力水平,术后恢复期自觉症状与本护理单元对再次LASIK术后患者心理护理、手术护理、回访指导进行相关性研究,总结护理过程特征.结果:再次手术后患者裸眼视力改善,患者满意度上升.结论:通过对再次手术患者全面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术中配合水平,改善术后视力,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后的干眼症

    作者:林晨;翁景宁

    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指由于泪液质和量或动力学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疾病.患者常感觉眼部干涩、异物感、烧灼感及眼疲劳等,Schirmer试验、BUT试验检查异常.

  •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感染性角膜炎

    作者:李雅;李建平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感染性角膜炎是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可对视力造成严重损害.完善的术前筛查及准备工作、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术后合理用药及定期随访、一旦感染发生能及时正确地处理可有效预防或控制感染,大限度地减轻并发症对视力的损害.

  •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切削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王诗园;戴锦晖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切削技术不断发展,安全性更高是其相对于基质深层切削大的优势.从以PRK为代表的传统表层切削发展到现今以LASEK和Epi-LASIK为主的改进的表层切削,两阶段主要区别在于上皮瓣的去留.而改进的表层切削中上皮瓣的制作方式也各有不同.上皮瓣对切削损伤后角膜的保护及调节作用正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切削技术的演变和特点及对上皮瓣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切削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王诗园;戴锦晖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切削技术不断发展,安全性更高是其相对于基质深层切削大的优势.从以PRK为代表的传统表层切削发展到现今以LASEK和Epi-LASIK为主的改进的表层切削,两阶段主要区别在于上皮瓣的去留.而改进的表层切削中上皮瓣的制作方式也各有不同.上皮瓣对切削损伤后角膜的保护及调节作用正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切削技术的演变和特点及对上皮瓣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 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在角膜浅层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段嘉欢;郭秀瑾

    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hototherapeutic keratectomy,PTK)利用准分子激光切除病变组织,切削表面规则而光滑,且不损伤周围健康组织,具有精确度高、安全性好、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小等诸多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角膜变性、角膜营养不良、大泡性角膜病变、复发性糜烂等角膜浅层病变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视力,缓解症状,可延迟或部分替代角膜移植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严格掌握PTK的适应证,了解其局限性,针对不同病变特点采取相应手术技巧,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是获得满意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 LASEK和Epi-LASIK研究进展

    作者:顾丽琼;廉井财

    随着准分子激光矫正屈光不正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和机械法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的优势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它们的基本原理、手术操作过程、临床应用等方面的进展予以综述.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手术源性高阶像差的研究进展

    作者:侯杰;王雁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在矫正屈光不正的同时,部分患者产生了眩光、光晕等一系列的光学并发症,引起术后视觉质量下降.研究证实与手术引起高阶像差的增加密不可分.了解手术源性高阶像差产生的原因,可以有效地指导临床设计出更合理的手术方案,降低术后高阶像差的增加,提高波前像差引导手术的准确性.本文就LASIK手术中角膜瓣制作、激光切削以及手术操作等因素对高阶像差的影响及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波阵面像差技术在屈光手术中研究与应用进展

    作者:杨璐;张丰菊

    目前波阵面像差技术在眼科临床中的发展迅速,已成为评价屈光性手术前后服屈光状态的重要方法,尤其是用以指导个体化切削手术,提高术后眼视觉质量,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本文就波阵面像差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手术中研究与应用方面的进展做一阐述.

  • Epi-LASIK手术后角膜伤口愈合反应及相关机制

    作者:于金玲;王雁

    Epi-LASIK是目前受关注的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切削术.近年的研究发现,术后角膜愈合反应是在神经体液调节下,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是影响术后早期炎症刺激和远期疗效的关键因素.上皮瓣在愈合过程中的作用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Epi-LASIK术后角膜伤口愈合反应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愈合特点进行综述.

  • 经角膜上皮的激光角膜切削术矫正SMILE术后屈光回退的效果

    作者:林青鸿;郑林;王骞

    目的 评价经角膜上皮的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矫正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屈光回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SMILE手术403例(799只眼)中出现屈光回退的9只眼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均以T-PRK进行二次矫正(增效手术),于术后1周、1、3及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视力、屈光度和并发症.结果 T-PRK术后1周裸眼视力均达到1.0,且术后仅1只眼出现0.5级haze,无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 T-PRK矫正SMILE术后屈光回退安全有效.

  • 高度近视PRK后重度角膜上皮下浑浊5年随访

    作者:郑磊;张建华;仲明;桑延智

    目的了解高度近视PRK后重度角膜上皮下浑浊长期变化情况.对象与方法95年3月~8月在我院眼科激光中心行PRK手术的高度超高度近视患者中,有部分患眼发生了Ⅲ级角膜上皮下浑浊,对其中7例7眼随访5年.结果全部7眼在3月时角膜上皮下浑浊达到高峰,3~12月虽经局部滴用皮质类固醇,角膜浑浊也无改善,随访至3年时角膜上皮下浑浊开始出现变化,4年时全部7眼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无1眼保持在Ⅲ级,其中4眼降至Ⅱ级,角膜渐显透明,5年时4眼降至Ⅰ级.结论PRK术后重度角膜上皮下浑浊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轻的趋势.

  • 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后兔角膜上皮瓣结构及活性的研究

    作者:刘维锋;杜之渝;赵武校;黄正;刘德杰;陈颖

    目的 探讨角膜微型刀上皮瓣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后上皮瓣形态结构、活性的变化、周边上皮(上皮瓣切口缘与角膜缘之间的区域)增生情况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对29只新西兰白兔的双眼进行手术,28只眼行Epi-LASIK,24只眼行PRK,随机分为4组,在术后1、3、5、7 d取标本,6只未手术眼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透射电镜、光镜观察形态结构的变化;冰冻切片行酶组织化学检测上皮瓣细胞活性的变化;石蜡切片行凋亡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透射电镜发现KM5000D型上皮刀分离的上皮瓣基底膜完整,细胞之间结合紧密,术后上皮瓣与基质粘合牢固.1、3、5、7 d上皮瓣细胞三磷酸腺苷酶和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上皮瓣与周边上皮细胞酶活性比值)分别为79%、58%、69%、86%和79%、63%、77%、97%;各组Epi-LASIK眼周边上皮细胞活性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9,P>0.05).各组Epi-LASIK眼周边上皮增生与空白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0,P>0.05).Epi-LASIK和PRK组在术后1 d基质细胞凋亡数为(3.429±1.693)和(3.796±1.998)个/10 000 μ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P>0.05);而Epi-LASIK眼术后3、5、7 d基质细胞凋亡少于PRK,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KM5000D型上皮刀分离的上皮瓣结构完整,细胞结合紧密,能保持较高活性,无明显刺激周边角膜上皮增生,有助于抑制凋亡的发生.

  • 角膜瓣厚度对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手术角膜后表面前移的影响

    作者:ZHOU Hao;周行涛;褚仁远;DAI Jin-hai;瞿小妹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眼经过不同厚度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及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矫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前移).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等效球镜度数-6.00~-10.00 D的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手术患者151例(151只眼),其中行Epi-LASIK和LASEK手术的(上皮瓣组)46只眼,角膜瓣厚度为110(薄瓣组)和130μm(常规瓣组)的LASIK分别为64和41只眼.术前、术后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对角膜厚度、后表面的屈光度和前移进行测量.角膜后表面前移量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P<0.05为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参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检验.结果 术前中央角膜厚度和角膜切削深度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44,0.719;P>0.05),预计角膜基质床厚度上皮瓣组为(362±23)μm,薄瓣组为(320±25)μm,常规瓣组为(300±21)μm,两两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5.685,P<0.05).上皮瓣组角膜后表面屈光度数变化和前移为:(-0.12±0.14)D和(0.9±1.8)μm;薄瓣组为(-0.20±0.22)D和(1.3±1.6)μm;常规瓣组为(-0.21±0.18)D和(1.5±1.5)μm.角膜后表面屈光度数的改变与前移之间有显著相关性,薄瓣组和常规瓣组后表面前移与切削深度有显著相关性(r=0.265,0.311;P<0.05).结论 在留有足够角膜基质床厚度的情况下,上皮下切削与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前移量均微小;随着角膜瓣厚度的增加和切削深度的增加,角膜后表面前移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105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