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纤维连接蛋白对支气管上皮细胞抗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张长青;秦晓群;管茶香;向阳;孙秀泓

    目的和方法: 为验证整合素分子激活对支气管上皮细胞(BEC)的抗氧化性保护作用,本实验用臭氧(O3)攻击培养的兔BEC,测定细胞的3H释放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反映细胞损伤程度;观察纤维连接蛋白(Fn)及人工合成的精-甘-天冬氨酸片段(RGD肽)的保护效应.结果:①臭氧攻击使BEC的3H释放率增高,Fn处理可减少臭氧所致的3H释放,钙调素抑制剂W7能抑制Fn的这一作用,RGD处理也可减轻臭氧所致的3H释放;②臭氧攻击后细胞上清液中LDH释放增多,Fn或RGD处理均能降低LDH释放,W7阻断Fn的这一效应;③臭氧作用后明显提高细胞内MDA含量,Fn或RGD可降低MDA含量;④臭氧攻击使细胞内GSH含量下降,Fn或RGD可增加BEC内GSH的含量;⑤Fn可增强BEC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但可被W7阻断,RGD则显示有剂量依赖性促进作用.结论:Fn及其特异识别片段与BEC的整合素分子结合后,可减轻臭氧对BEC细胞的损伤,其机理与经钙调素途径上调BEC抗氧化能力有关.

  • 三叶肽对胃黏膜适应性细胞保护的调节作用

    作者:聂时南;孙海晨;吴学豪;钱晓明

    目的探讨三叶肽(ITF)对胃黏膜适应性细胞保护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重复水浸束缚应激(WRS)法制作模型,动态监测模型动物的胃黏膜血流量(GMBF),观察黏膜损伤指数(UI)及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乳癌相关肽(PS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IT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及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结果单次WRS后造成胃黏膜广泛损伤;重复应激后胃黏膜产生适应性,GMBF上升,损伤逐渐减轻;经4次应激后,UI降低到单次应激的22.0%,并且胃腺区细胞增殖.单次应激后,PS2基因表达减弱,而iNOS、ITF、TGF-α及COX-2基因表达均增强;重复应激后,PS2、ITF、TGF-α表达逐渐增强,而iNOS及COX-2基因表达逐渐减弱;正常时iNOS、ITF及COX-2几乎无表达,PS2、ITF、TGF-α主要在胃腺颈部表达;应激后PS2、ITF、TGF-α不但在胃腺颈部黏膜增殖带表达增强,在胃腺基底部亦有表达,iNOS及COX-2在溃疡及其边缘存在.结论胃黏膜适应性细胞保护伴有细胞增殖,PS2、ITF、TGF-α表达逐渐增强,iNOS及COX-2表达逐渐减弱,表明三叶肽在这一现象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 利多卡因对谷氨酸致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韩爱龙;王迪芬;梅治;刘兴敏;刘鲜林;吴承龙

    脑缺血、缺氧时大量兴奋性氨基酸(EAA)尤其是谷氨酸(Glu)爆发性释放,EAA过度激活,使某些受体在正常生理刺激下引起第二信使效应放大,突触后神经元过度兴奋、溃变、坏死.这就是所谓的兴奋性毒性[1].目前Giu的兴奋性毒性作用于缺血性脑损害的研究多.脑缺血时突触前Glu释放增加.再摄取减少,导致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过度兴奋,Ca2+大量内流.产生离子依赖性兴奋性毒性.我们前期的研究和文献报道显示,临床上常用药物纳洛酮、神经生长因子、异丙酚和依达拉奉等对神经细胞均有保护作用[2-4];而利多卡因在

  • 莨菪类药治疗冠心病的的药理学基础

    作者:杨国栋

    莨菪类药(以东莨菪碱、山莨菪碱、阿托品为主)治疗冠心病及其并发症,有人疑虑会"加快心率"、"增加氧耗",对增加心肌血供认识不足.我们积40年的莨菪类药研究经验,特别是近20多年全国性的协作研究的成果[1],发现了莨菪类药的多项非抗M受体作用,如改善微循环、细胞保护和抗再灌注损伤等.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的研究证明莨菪类药可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血黏度,有抗心律失常、增强左心室功能、治疗实验性心肌梗死(心梗)等心血管的药理学作用.随后临床上较广泛的应用,显示了它在冠心病治疗中的魅力和"回采"的价值.然而,对于药物和器械如此丰富和进步的今天,作为冠心病治疗主流的介入、溶栓和基因治疗的快速发展,仅寄希望某一种药能解决冠心病的众多问题实属困难.我们多年的研究结果会给临床的用药提供一种明智的选择.

  • 中医药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回顾与展望

    作者:胡森;高飞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创伤及感染后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西医学对MODS发生机制的认识已有了长足进步,阐明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与MODS的关系,认为MODS是过度SIRS或过度CARS所致,而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只是MODS的终末阶段.其中速发型MODS是创伤、休克、感染、炎症等打击引起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过度的SIRS直接损伤的结果,发病与否与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机体易感性有关.迟发型MODS主要是过度的抗炎反应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障碍引起的间接损伤,与继发感染、"二次打击”以及机体代偿能力丧失有关.因此,对速发MODS的防治策略主要集中在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抗炎+细胞保护方面;而对迟发MODS的防治,则以减轻或遏制第一次打击+抗感染+调节免疫+器官支持和修复为主[1].

  • ERK1/2通路介导硫化氢在入骨髓间质干细胞对抗顺铂诱导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郭海华;黄纲;李敬春;冯鉴强;雍碧城

    目的 探讨硫化氢在人骨髓间质干细胞(human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MSCs)对抗顺铂诱导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0、5、10、20、40、60、80 mg/L顺铂分别作用HMMSCs 24 h;20 mg/L顺铂分别作用0、6、12、24、36、48 h;在20 mg/L顺铂作用24 h前分别用0、0.4、0.6、0.8、1.0 mmol/L的NaHS预处理30 min; 0.6 mmol/L的NaHS预处理30 min前用ERK1/2通路抑制剂U0126处理30 min或用激动剂人上皮生长因子共同预处理30 min.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率、磷酸化ERK 1/2(p-ERK1/2)和总ERK1/2(t-ERK1/2)的表达.结果 5、10、20、40、60、80 mg/L顺铂作用后细胞存活率分别降至71.72%±2.72%、59.41%±5.44%、50.37%±4.55%、38.97%±2.92%、30.11%±4.64%、21.71%±5.35%,与0mg/L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 mg/L顺铂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存活率分别降至70.30%±6.20%、61.63%±2.70%、51.29%±3.13%、38.72%±3.66%、27.57%±2.32%,与0h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浓度NaHS预处理可使细胞存活率升高至65.99%±2.67%、72.93%±5.44%、75.10%±4.71%、76.56%±5.25%,与顺铂处理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6 mmol/L的NaHS预处理使细胞凋亡率从35.29%±2.77%下降至18.62%±0.97%;20 mg/L顺铂作用24 h使p-ERK1/2表达下调,NaHS预处理可抑制顺铂对p-ERK1/2表达的抑制作用.应用U0126或人上皮生长因子分别抑制或促进了NaHS的保护作用及上调p-ERK1/2表达的作用.结论 硫化氢预处理能通过激活HMMSCs的ERK1/2通路对抗顺铂诱导的细胞损伤.

  • 牛磺酸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丽娟;王勇

    牛磺酸具有广泛的生理药理作用,能调节机体的糖代谢和脂代谢,具有细胞保护、抗心律失常、抗高血压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力衰竭、改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视觉信号传导等作用.体内缺乏牛磺酸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补充牛磺酸对这些疾病将起到积极的防治作用.

  • 血必净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常文秀;高红梅;曹书华

    目的:探讨中药血必净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MODS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及中西药组,每组20例.西药组患者给予西医综合治疗;中西药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中药血必净治疗.观察2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结果:中西药组患者血浆TM、vWF及ET水平较西药组明显降低,APACHEⅢ评分下降.结论:中药血必净对MODS患者的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改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 盐酸氯丙嗪在急性重型大鼠脑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战波;王力军;孟凡军;李红旗;程钢;赵宇;康建锋;臧永强

    目的:观察盐酸氯丙嗪在大鼠急性脑损伤中对脑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Feeney自由落体脑损伤法制备大鼠急性颅脑损伤模型50只,将改良神经功能损害评分(MNSS)为13~18分的30只重型颅脑损伤大鼠列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盐酸氯丙嗪组、胞磷胆碱组和生理盐水组,观察神经功能并进行评分,测定并记录脑含水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盐酸氯丙嗪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盐酸氯丙嗪组的脑含水量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盐酸氯丙嗪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减轻脑水肿,有明确的脑保护作用.

  • 腺苷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效果对比研究

    作者:周必强;叶世铎

    目的 探讨心肌腺苷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离体大白鼠工作心脏模型,比较腺苷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前、后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DEP)、左心室内压上升及下降大速率(±dp/dtmax) 、主动脉压(AP)、冠脉流量(CF)、心输出量(CO)、每搏心输出量(SV)和冠脉流出液乳酸脱氢酶(LDH),心肌三磷酸腺苷(ATP)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及自灌注停搏液至完全停搏的时间(AT).结果 3组大鼠AT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Control组与其他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大鼠停搏前、复跳后30min AP、LVSP、LVDEP、±dp/dtmax、SV、CF、Co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大鼠ATP、SOP、LPO、LDH间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腺苷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后产生相似的心肌保护作用,明显促进心肌缺血再灌后心肌功能的恢复,增进心脏的收缩功能、心肌ATP含量和SOD活性的恢复,减少LDH的漏出.腺苷预处理对心脏模拟体外循环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硫酸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艳荣;王振才;王廷瑞;张萍

    目的 探讨硫酸镁在脑梗死急性期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将88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入院第1d用国产尿激酶 100 万U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半小时滴完,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2次/d,连用1周,同时加用小剂量阿司匹林100mg口服,1次/d,另给予甘露醇,维生素C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硫酸镁2.0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15min静滴完成,而后8.0g加入0.9%氯化钠溶液500ml维持24h静滴,1次/d,疗程均为14d.分别于用药前、后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能起到脑保护作用.

  • 乳化氟碳保存液对大鼠供肺的保护作用

    作者:彭雪梅;席露;王华东;张清德;刘慧慧;帅兵

    目的 评价乳化氟碳保存液对大鼠供肺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350 ~ 4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12):UW液组(UW组)和乳化氟碳保存液组(FCE组).建立肺灌注模型后取下心肺,置于4℃UW液或乳化氟碳保存液中.于6h时取肺组织,采用WST法测定SOD活性,TBA法测定MDA含量,ELISA法测定MPO活性和IL-1β、IL-6、TNF-α的含量,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UW组比较,FCE组肺组织MPO活性降低(P<0.05);2组肺组织SOD活性及MDA、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化氟碳保存液可降低肺组织中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提示其在减轻供肺损伤方面较UW液更具优势.

  • 通心络胶囊的临床应用

    作者:付东平

    通心络胶囊含有人参、全蝎、水蛭、蜈蚣、土鳖虫、蝉蜕、冰片、赤芍.君药人参,使气旺血行,佐以虫类药(水蛭、蜈蚣、全蝎、土鳖虫、蝉蜕)搜络通瘀,配以赤芍活血散瘀,冰片芳香通窍,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解痉通络、邪去正复之效.人参皂甙增强细胞反应性和脂质去氧化[1]、增强心功能,水蛭提高血浆白蛋白、降血脂,减少纤维蛋白和血小板聚集率,土鳖虫降低红细胞压积率,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2].

  • 灭Hp胶囊三、四联疗法对Hp相关消化性溃疡疗效及胃粘膜保护作用的双盲对照研究

    作者:冯丽英;崔东来;张新暖;宫心鹏;李兰更;姚希贤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及胃粘膜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93例Hp阳性PU被随机分为4组.A组(新三联):兰索拉唑(达克普隆)+阿莫西林+克拉霉素;B组(灭Hp胶囊四联):新三联+灭Hp胶囊;C组(灭Hp胶囊三联):兰索拉唑+克拉霉素+灭Hp胶囊;D组(安慰剂):胃舒平.双盲双模拟用药.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复查胃镜,并检测胃粘膜磷脂、氨基己糖和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结果Hp根治率B、C组与A组分别为96.4%、92.0%和92.0%;溃疡愈合率分别为100.0%、92.0%和88.0%,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明显高于D组(分别0.0%,20.0%)(均P<0.05).B、C组胃粘膜磷脂、氨基己糖和血清EGF含量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A组仅氨基已糖较治疗前升高,D组磷脂、氨基己糖和EGF治疗后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灭Hp胶囊三、四联疗法具有高效的Hp根除、溃疡愈合及胃粘膜保护作用.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

    作者:冯志杰;于洪海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治疗的方向多集中于减少肝脏脂肪变性、阻止其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纤维化及肝硬化进展.目前多采用饮食、锻炼、保护肝细胞、降低转氨酶、抗氧化及改善机体代谢异常等综合方法治疗,但这些方法的确切疗效存在争议,一些新的药物或治疗方法只用于动物实验阶段,有待于临床上进一步验证.现就NAFLD的治疗做一叙述.

  • 胶原酶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

    作者:夏紫仙;汪红慧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采用盘内注射、盘外注射、盘内外联合注射等多种方法.据文献报道[1],如果盘内注射的胶原酶渗漏并与硬脊膜接触,也不会造成损害,因为硬脊膜受到细胞层的保护,马尾神经也受到蛛网膜软脊膜的细胞保护,神经实质对胶原酶不敏感.因此,盘内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有效手段之一,它具有安全、创伤小、无毒副反应等优点.我科于1996年-1998年采用此法治疗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丹;李泽宇;张国华

    疏血通注射液由动物类中药水蛭和地龙提取而成,有效成分为水蛭素和蚓激酶,具有抗凝、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调节血脂、细胞保护等作用.

  • 肾脏疾病足细胞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刘文静;杜玄一

    足细胞在肾小球基底膜上的稳定附着和功能发挥依赖于一组足细胞相关蛋白来维持。根据其在足细胞的分布和功能不同,可将其分为裂孔膜蛋白、顶膜区蛋白、基底膜区蛋白和细胞骨架蛋白。裂孔膜蛋白包括 nephrin、podocin、CD2 AP等,其中nephrin是裂孔膜的关键组分;足细胞顶膜区表面覆盖富含带负电荷的蛋白多糖复合物,参与构成肾小球滤过膜的电荷屏障;基底膜区蛋白α3β1整合素是足细胞锚定在GBM上的关键蛋白;细胞骨架蛋白主要包括actin、抗actinin-4和synaptopod-in等,起桥梁作用分别连接基底膜的整合素和裂孔膜蛋白,对维持足细胞正常形态功能起重要作用[1]。以足细胞损伤为突出表现的肾小球疾病被称为足细胞病,足细胞损伤是微小病变性肾病(MCD)、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 DN)和狼疮肾炎的共同病理生理变化[2],尤其以MCD和FSGS为足细胞病的代表。其特征性改变包括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组、足突消失、裂孔膜断裂,正常的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受损,从而导致蛋白尿[3]。以往认为足细胞病的发病机制被认为与机体免疫异常有关,因此人们对其治疗主要是经验性应用免疫抑制剂,常常导致疗效不满意,甚至部分患者频繁复发、激素依赖和抵抗,终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因此,足细胞保护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随着对足细胞损伤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了解,我们了解到多种药物可以保护足细胞。

  • 急性肾衰竭的药物治疗(下)

    作者:陈孝文;刘华锋

    3.4 甘露醇(Mannitol) 甘露醇有渗透性利尿、增加RBF、消除氧自由基、刺激前列腺素(PGs)活性及细胞保护等作用.在预防体外循环手术所致的ARF方面,至目前为止,尚缺乏有力的证据说明甘露醇可用于防治围手术期ATN.在一组包含104例的腹主动脉瘤修复术病人,甘露醇可提高这组患者的尿量而且没有1例发生ARF,但该研究没有设立对照组.

  • 阿司匹林保护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损伤的作用途径

    作者:孟宪芳;施静;刘晓春;李玲俐;张静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脑水肿以及p53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阿司匹林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4/07在同济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完成.①分组:将健康SD大鼠72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12只、缺血再灌注组20只、阿司匹林20mg/kg组20只和40mg/kg组20只.缺血再灌注各组分别在缺血再灌注24 h和48 h处死动物,每个时间点10只,5只用于脑水含量测定,5只用于p53表达的测定.假手术组12只于对应时间段分别处死,每个时间点6只,3只用于脑水含量测定,3只用于p53表达的测定.②模型制备: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结扎各血管,不阻塞大脑中动脉.③给药:阿司匹林20 mg/kg组和40 mg/kg组分别于缺血30 min、24 h和48 h腹腔注射20 mg/kg,40 mg/kg阿司匹林.缺血再灌注组在相应时间点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采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水含量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脑皮质p53表达的变化.结果:72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缺血30min再灌注24 h后,全部大鼠均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缺血再灌注组、阿司匹林20 mg/kg组和40 mg/kg组的神经功能重度缺损率分别为85%,60%和30%.②缺血再灌注时,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脑水含量逐渐增加,到48 h达到高峰,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86.32±0.61)%,(77.65±0.30)%,P<0.05].而阿司匹林20mg/kg组与阿司匹林40 mg/kg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脑水含量逐渐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83.27±0.35)%,(78.57±0.13)%,(86.32±0.61)%,P<0.05].③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缺血再灌注48 h时,阿司匹林可明显降低大脑皮质p53阳性细胞数,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司匹林可能通过降低缺血再灌注时脑水肿程度和p53的表达而实现其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261 条记录 5/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