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1 铅对肾上腺皮质细胞线粒体的氧化损伤

    作者:杨杏芬;庄志雄;魏青;凌莉;范瑞泉

    目的研究铅对肾上腺皮质细胞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为了解其肾上腺皮质毒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原代分离培养豚鼠肾上腺皮质细胞,以0、6.25、12.5、25、50、100 μmol/L醋酸铅(PbAc)处理细胞,观察PbAc诱导肾上腺皮质细胞活性氧(ROS)产生和线粒体损伤作用.ROS检测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线粒体膜电位(MMP)和细胞存活状态采用Rh123和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ATP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 PbAc染毒后肾上腺皮质细胞ROS形成水平随剂量增加而增加,具有剂量-效应关系[^y=4.16+10.21×1g(x+1),P<0.01,R2=0.641];线粒体膜电位呈剂量依赖性降低,Rh123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在6.25~100μmol/L各剂量组依次为1.01、0.94、0.96、0.95和0.91,与对照组(1.3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染毒后细胞死亡率轻度增加,与对照组(1.02%)比较,50μmol/L和100 μmol/L剂量组分别为3.16%和3.40%,差异有显著性(P<0.05);ATP水平降低与PbAc剂量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y=212 965.7-51 592.5×1g(x+1),P<0.01,R2=0.568],剂量和时间对ATP水平的影响呈协同抑制作用(P<0.01).结论线粒体氧化应激介导肾上腺皮质细胞毒性可能是PbAc毒作用机制之一,线粒体损伤是铅致肾上腺皮质毒作用的早期细胞和分子事件.

  • WT1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在不同细胞株中的转录活性研究

    作者:胡绍燕;陈子兴;赵晔;岑建农;谷敏;傅铮铮;何军;顾伟英

    本研究探讨WT1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在不同细胞株中的转录活性,为开展基于WT1基因调控的白血病基因治疗奠定基础.以EGFP做报告基因,构建含有WT1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的重组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和电穿孔技术将重组质粒转染13个细胞株,包括WT1基因高表达的白血病细胞株(K562、NB4、THP-1、SHI-1),WT1基因低表达的白血病细胞株(U937和Jurkat);非造血细胞株中WT1基因高表达的MCF-7、T47D、293株细胞和WT1基因低表达的ECV304、SMMC7721、HT-29、SHG44细胞株;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基因细胞稳定表达EGFP的平均荧光强度.以平均荧光强度代表启动子和(或)增强子的转录活性.结果表明: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含有WT1基因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EWP,以及含有WT1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的表达载体pEWPA.就启动子的转录活性而言,在非白血病细胞株中,ECV304细胞EGFP的平均荧光强度高,是空载体(pEGFP-1)的16.54±2.45倍,明显高于白血病细胞株(p<0.05);MCF-7和SHG44细胞次之,分别为9.46±1.10和7.29±0.73倍,HT-29细胞表达低,仅为0.99±0.02倍.在人类血病细胞株中,K562细胞EGFP的平均荧光强度高,是空载体pEGFP-1的2.93±0.27倍,明显高于Jurkat和SHI-1细胞株(p<0.05).后二者分别为0.74±0.03和0.84±0.09倍.pEWPA可以使HT-29、SHI-1和K562细胞中WT1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增强,分别增强到4.81、3.06和1.01倍.结论:WT1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与细胞内在WT1基因的表达水平不相关,增强子增强部分细胞株中WT1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但不具有造血组织特异性.

  • 流式细胞术检测抗生素低抑菌浓度

    作者:马筱玲;李庆;翟志敏

    目的建立一种流式细胞术(FCM)快速检测抗生素低抑菌浓度(MIC)的方法,与常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其应用价值. 方法取20株肠杆菌科细菌,用碘化丙啶(PI)染色,分别检测阴性对照管和MIC浓度抗生素作用管的平均荧光强度(MFI),计算两者比值,据此,设定流式细胞药敏试验(FCST)检测MIC的判断值,根据设定的判断值对28株临床分离细菌同时进行常规药敏和FCST双盲测定. 结果 20株肠杆菌科细菌测得的MFI比值为2.07,CV为0.31;将MFI大于阴性对照细菌2倍(增加100%)的低药物浓度定义为该菌的MIC,28株临床菌株FCST所测得的MIC与常规药敏试验相比r=0.92,(P<0.001),回归方程为:Y=1.4X-0.48. 结论 FCST与常规药敏试验结果有显著相关性,并且具有快速、稳定、准确、便于自动化等优点,有着较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 microRNA-10a对脓毒症小鼠脾脏CD4+CD25+Treg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隆望;邱俏檬;连洁;李海啸;洪广亮;卢中秋;赵光举

    目的 探讨脓毒症小鼠CD4+CD25+Treg(regulatory cell)细胞中microRNA-10a(miR-10a)表达规律及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清洁级雄性Balb/c小鼠建立稳定的小鼠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模型,分别于术后1、3、5、7d处死小鼠,无菌留取脾脏,免疫磁珠法分选CD4+T细胞与CD4+CD25+T细胞(CD4+CD25+Treg).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Treg胞内叉头蛋白翼状螺旋转录因子P3(Forkhead/winged helix transcription factorp3,Foxp3),CCK-8法检测脾效应T淋巴细胞增殖,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Treg中miR-10a的基因表达水平.小鼠尾静脉注射慢病毒下调miR-10a,观察小鼠免疫功能.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组样本比较采用独立样本f检验,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Dunnett-t检验.结果 正常组小鼠CD4+CD25+Treg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为(7.34±1.2)%,造模后脓毒症小鼠脾脏CD4+CD25+Treg比例1、3、5、7d明显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小鼠Foxp3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也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Real-time PCR检测CD4+CD25+Treg中miR-10a的表达.结果发现假手术组小鼠与正常组小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小鼠Treg中miR-10a表达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脓毒症鼠尾静脉注射携带miR-10a抑制序列的慢病毒后,CD4+CD25+Treg/CD4+T比例明显升高(P<0.05),且Foxp3的平均荧光强度也明显增强(P<0.05),CD4+T细胞的增殖能力相应减弱(P<0.05).结论 在脓毒症致病过程Treg中miR-10a表达上调,抑制miR-10a水平能够显著提高Treg的比例和促进免疫抑制功能.鉴于CD4+CD25+Treg在脓毒症免疫功能紊乱中的重要作用,miR-10a可能是脓毒症免疫调理治疗的有效靶点.

  • 整合素连接激酶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邓伟明;廖泽涛;黄志祥;李天旺

    目的:对比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健康志愿者(HV)和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表达情况,探讨 ILK 在 AS 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外周血样本分别采集自 AS 患者、HV 及 RA 患者各30例,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 PBMCs 的 ILK 蛋白平均荧光强度(MFI),同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 PCR)检测 PBMCs 中 ILK 在 mRNA 表达水平,比较各实验组中 ILK 在蛋白质水平和转录水平的表达差异。结果 AS 组 CD3+ T 淋巴细胞及 CD14+单核细胞中 ILK MFI 水平均明显高于 HV 组及 RA 组( P ﹤0.05),而HV 与 RA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RT - PCR 检测 PBMCs 中 TLN mRNA 在 AS 患者的相对表达量同样高于HV 组和 RA 组(1.82±0.30,0.23±0.04,0.26±0.04,P ﹤0.05),而 HV 与 RA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AS 患者 PBMCs 中 ILK 水平明显高于 HV 及 RA 患者,提示 ILK 可能在 AS 发病及炎症活动过程中起发挥作用。

  • 流式细胞术用于眼部镰刀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的初步探讨

    作者:胡楠;徐凯;丁润生;程争平;吴玉宇;张俊芳

    目的 探讨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眼部常见真菌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可行性.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药敏试验(Flow Cytometry Susceptibility Testing,FCST)和标准药敏试验(肉汤稀释法M38-A)法检测1株标准镰刀菌和23株临床镰刀菌对两性霉素B(AMB)的敏感性.FCST法以碘化丙啶(PI)为染料,真菌与各浓度药物孵育3h后检洲各管平均荧光强度(MFI),低抑菌浓度(MIC)定义为相于生长对照管MFI增加50%时的低药物浓度.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有8株真菌的MIC完全相同,12株相差1个倍比稀释度,2株相差2个倍比稀释度,在1个稀释度范围内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为83.3%,2个稀释度范围的一致性为91.6%.两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5685).结论 FCST法检测眼部镰刀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所得结果与标准法所得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且FCST法具有快速、敏感、准确的优势,是临床检测丝状菌药物敏感性较具发展潜力的一种新方法.

  • HLA-B27平均荧光强度与强直性脊柱炎其它指标相关性分析

    作者:马莉;张育;汪中强;顾健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病程,以侵犯中轴关节为主,为类风湿因子阴性的脊柱关节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16-30岁的青年.HLA-B27表达在机体所有有核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表面.HLA 与疾病相关性研究资料表明,AS与HLA-B27强相关.

  • 量子点荧光探针流式技术定量检测血清降钙素原的方法学及临床应用

    作者:胡晓璐;王浈;祝仲珍;王占科

    目的 将量子点探针与流式技术结合,建立定量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新方法并对检测性能及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 将羊抗PCT抗体与微球偶联制备诊断微球,与血清或标准品中的PCT结合,加入鼠抗PCT抗体,后加入生物素化的羊抗鼠IgG抗体和链霉亲和素化量子点,流式细胞仪检测平均荧光强度(MFI).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入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 77例老年创伤患者,通过本实验创建的定量检测PCT方法对77例老年创伤患者入院第1、3、5、7、10 d进行血清PCT检测,并记录当日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C-反应蛋白(CRP)等,比较PCT水平、APACHEⅡ评分及CRP水平,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自创法检测PCT的灵敏度为5.42 pg/ml、线性范围为45.42 pg/ml ~ 10 ng/ml,针对老年群体阳性下限值为0.56 ng/ml.采用自创法检测PCT水平预测老年创伤患者发生感染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24.5%,准确度为84.4%,PCT水平监测老年创伤病情和感染预测方面优于CRP且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好.结论 本实验创建的定量检测血清PCT的方法可作为临床检测血清PCT的方法,早期诊断及监测老年创伤患者合并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较高,适用于临床诊断.

  • 体外应用 MCMV与PMA/lonomycin联合诱导Th17细胞的研究

    作者:李旭芳;舒赛男;刘兴楼;刘玲玲;郭珊;王慧;李革;方峰

    探讨体外联合应用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和佛波酯(PMA)/离子霉素(Ionomycin)诱导Th17细胞产生.分别使用MCMV、PMA/Ionomycin或联合MCMV、PMA/Ionomycin体外刺激BALB/c小鼠脾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中CD4+IL-17+细胞的比例及平均荧光强度,同时应用ELISA技术检测培养液上清中IL-17蛋白浓度.结果显示:单独使用MCMV或PMA/Ionomycin均不能有效刺激Th1 7细胞增殖,CD4+IL-1 7+细胞比例较低;而联合应用MCMV和PMA/Ionomycin可以有效诱导脾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CD4+IL 17+细胞比例达到2.6%,且应用联合诱导方案后可见CD4+IL-17+细胞平均荧光强度(MFI)明显升高.此外,联合应用MCMV和PMA/Ionomycin刺激脾细胞后明显增加培养液上清中IL-17蛋白浓度.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以为进一步探讨Th17细胞在CMV感染免疫中的作用奠定实验基础.

  • 雌激素和异黄酮类药物对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槐卿;陈云爽;田卫

    为研究雌激素和异黄酮类药物对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利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处理健康人和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加用不同浓度的异黄酮(WZ1、WZ2)和雌激素(WZ3 、WZ4)进行干预,采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测定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1 10 ng/ml TNFα对健康人中性粒细胞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可使CD18表达上调10%,CD62L平均荧光强度下降15%,阳性细胞百分数下降30%.2 异黄酮类药物WZ1、WZ2对中性粒细胞表面的CD18和CD62L表达基本上没有影响.

  • TdT在儿童期B-ALL中的表达特点

    作者:徐翀;蒋黎敏;李莉;沈立松

    目的分析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在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的表达特点,并探讨TdT在B-ALL微小残留(MRD)检测中的意义.方法用TdT/CD10/CD34/CD19四色荧光抗体组合对初发时的白血病细胞进行检测,以3例正常骨髓标本作为对照,分析TdT在B ALL中的表达特点.同时,以能够使白血病细胞在TdT/CD10双参数点图上出现的位置完全不同于TdT+CD19+的正常骨髓细胞分布的位置,作为TdT/CD10/CD34/CD19组合有效并可用于MRD监测的标准.以该组合对病人诱导治疗结束后以及持续治疗过程中的骨髓标本进行监测.结果在70例B-ALL中,TdT阳性为63例(90.0%).其中, Common B-ALL中的TdT阳性例数比例,及TdT阳性表达率都显著高于其它各期;其它各期之间无显著差异.虽然大部分病例的TdT与CD34都呈现较高的阳性表达率,但TdT与CD34阳性表达率之间并无明显的相关性. Pro B-ALL、Pre B-ALL和Common B-ALL之间,平均TdT MFI无显著差异,但三者中除了前两者的平均TdT MFI都显著低于正常骨髓中的TdT+CD19+细胞外,Common B-ALL的平均TdT MFI与正常细胞无显著差异.所有B ALL总的平均TdT MFI显著低于正常细胞.应用TdT/CD10/CD34/CD19抗体组合可在65.7%的B ALL病例中进行MRD检测,其有效频率高于其它用于MRD检测的抗体组合.结论由于B-ALL的平均TdT MFI显著低于TdT+CD19+的正常骨髓单个核细胞,可以利用B-ALL的这一特点以TdT/CD10/CD34/CD19抗体组合进行MRD检测,且此抗体组合的有效频率在现有的MRD检测抗体组合中高.

  • 量子点流式微球技术定量检测血清胃癌相关抗原MG7的方法学建立及评价

    作者:胡晓璐;段荣;柯江维;王占科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量子点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胃癌相关抗原MG7的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将兔抗人MG7多克隆抗体与5 μm聚苯乙烯微球耦联,与MG7结合,加入鼠抗人MG7单克隆抗体,后加入生物素化羊抗鼠IgG和链霉亲合素化量子点,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量子点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t intensity,MFI).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线性范围、精密度、干扰实验、阳性临界值等指标进行初步评价,并检测19例胃癌、23例胃溃疡、25例浅表性胃炎、21例萎缩性胃炎/增生患者和25例体检健康者血清MG7水平.结果 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均一性好,2h为佳耦联时间,耦联率为67.43%.方法检测灵敏度为0.21 ng/mL,线性范围为0.39 ~ 100 ng/mL.体检健康者混合血清及胃癌组混合血清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43%和7.87%.低浓度胆固醇(6.50 mmol/L)、胆红素(0.15 mmol/L)和三酰甘油(18.00 mmol/L)对检测干扰较小.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922,佳临界值为15.00 ng/mL.胃癌组血清MG7浓度显著高于体检健康组、浅表性胃炎组、胃溃疡组、萎缩性胃炎/增生组(P均<0.01);萎缩性胃炎/增生组MG7浓度显著高于体检健康组、浅表性胃炎组、胃溃疡组(P均<0.01);胃溃疡组MG7浓度高于体检健康组(P<0.05);以15.00 ng/mL为临界值时,胃癌阳性检出率为73.68%.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量子点流式微球技术可用于血清胃癌相关抗原MG7的定量测定,其检测性能良好,检测结果与临床疾病发展规律相符合.

  • 白血病耐药细胞中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对P-糖蛋白药物泵出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杨杨;谢可鸣;李玉玲;穆会君;殷莹;张滨;谢平

    目的 探讨人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K562/A02中葡萄糖神经酰胺合酶(GCS)对P-糖蛋白(P-gP)泵出功能的影响,以便进一步研究GCS在白血病细胞耐药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RNA干扰技术分别靶向干扰K562/A02中的GCS和多药耐药基因1(MDR1),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小于扰RNA(siRNA)的干扰效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罗丹明123 (rh123)的滞留量,以rh123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反映P-gp蛋白的泵出功能.结果 GCSsiRNA和MDR1 siRNA对各自靶基因的抑制率分别是(68±5.72)%和(75.3±2.62)%;转染siRNA 48 h后,GCS干扰组MFI为255.75±76.1,MDR1干扰组MFI为357.25±41.57,分别是阴性干扰组的3.3倍和4.6倍.结论 特异性的沉默GCS基因可以降低P-gp的泵出功能,提示GCS可通过协同P-gp的药物泵出功能参与白血病细胞的耐药形成过程.

  • NOD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功能变化研究

    作者:李卫鹏;申勇;胡永全;史桂英;王福庆

    目的:观察NOD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变化.方法:流式细胞仪分析NOD小鼠胰腺引流淋巴结(PLN)CD4+CD25+T细胞频率,CD4+CD25+T细胞中FoxP3+细胞的比例,CD4+CD25+FoxP3+ T细胞的FoxP3平均荧光强度(MFI);检测 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抑制功能.结果:在不同的年龄阶段,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未发生明显变化,而随时间的推移,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中FoxP3表达水平降低,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也下降.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抑制功能降低可能是NOD小鼠糖尿病发作的根本原因.

  • UF-100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尿液红细胞的临床应用

    作者:吴际贞;孟宪君

    UF-100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以下简称UF-100)是目前较先进的尿有形成分分析系统.该仪器对尿中有形成分直接进行荧光染色,利用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原理,以荧光、前向散射光和电阻抗的信号技术,识别和计数红细胞等,同时还提供红细胞形态信息(RBC-Info)和七项红细胞荧光参数:70%红细胞前向散射光(RBC-P70Fsc)、红细胞前向散射光分布宽度(RBC-Fsc-DW)、红细胞平均荧光强度(RBC-MFl)、红细胞平均前向散射光(RBC-MFsc)、红细胞荧光强度分布宽度标准差(RBC-FL-DW-SD)、未溶解红细胞数(Non-ClassifiedRBC#)、未溶解红细胞比率(Non-Classified RBC%),并将RBC-Info区分为非均一性(Microcytic)、均一性(Normocytic)、混合性(Non-classified),对泌尿系统的诊断、鉴别血尿来源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1].

  •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抗原的表达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建强;李世荣;马金栋;王云增;毛有彦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的表达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法对328例AS患者、1113例腰背腿疼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了HLA-B27抗原检测.结果AS患者、腰背腿疼患者和健康体检人员HLA-B27抗原阳性率分别为90.2%(296/328)、12.5%(139/1113)和7.5%(3/40);AS患者中男性患者阳性率95.9%,女性患者阳性率7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S与HLA-B27抗原有高度的疾病相关性,检测HLA-B27对AS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探讨CD33的量化水平跟核仁磷酸蛋白和FMS样酪氨酸激酶3基因突变的关系

    作者:刘默

    目的 在初诊的AML病例中通过平均荧光强度(MFI)和抗体结合能力(ABC)研究CD33的量化水平与NPM1和FLT3基因突变的存在或缺失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常规检查诊断出的64名AML患者,通过流式细胞仪对筛选出的AM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64名患者白细胞的CD33表达量集中在69%(范围12%-91%).存在NPM1突变的病例和不存在的相比,CD33的MFI和ABC值有显著的差异(P<0.05).其中28名NPM1突变的患者MFI中心值为436(范围16~1830),而36名不存在NPM1突变的患者的MFI中心值为215(范围32~986),差异显著(P<0.05).选择27个病例研究CD33的ABC值,结果显示,10个存在NPM1突变病例的ABC值集中在12 236(范围2 580~18 356),剩余17个没突变病例的ABC值集中在4 205(范围366~16 720)(P<0.05).此外,在存在NPM1突变的患者中白血病患者的CD33的MFI值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增高(P<0.05).相反,不存在NPM1突变的白血病患者与正常人的MFI值之间没有发现差异(P>0.5).通过对NPM1 +/FLT3+和NPM1+/FLT3-两个患者组的检测发现,两个组的CD33的MFI值(平均456.3 vs536.2,P>0.5)和ABC值(平均9243.6 vs.10150.2,P>0.5)无显著差异.结论 携带NPM1突变的AML患者显示出较高的CD33表达强度,这可为AML的一个更好的相关治疗方案提供思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丹参滴丸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全凤;王孝铭;徐长庆;朱世军;杨宝峰;艾静;高焕焕;赵雅君

    目的:探讨丹参滴丸对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出生3~7 d的大白鼠乳鼠的心脏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来,剪碎,经胰蛋白酶消化分离成单个细胞,放入含15%小牛血清的1640培养液内培养36 h,将培养的细胞随机分成:Ⅰ正常对照组;Ⅱ缺氧10 min组;Ⅲ缺氧10 min加丹参滴丸组;Ⅳ缺氧10 min再给氧10 min加丹参滴丸组.缺氧时向培养瓶内通N2,流量为每分钟100个气泡(直径0.5 cm);给氧时向瓶内通O2(含5%CO2),加丹参滴丸组在通气前先加入丹参滴丸,终浓度为40 μg/mL.将实验后的细胞用0.25%的胰蛋白酶从培养瓶内消化下来,加入无血清无酚红的1640培养液清洗,离心后弃上清,用PBS清洗离心5 min,500 r/min,弃上清,加入含10 μmol的Fluo-3/AM染色,37℃恒温水浴锅内孵育1 h,经PBS清洗弃上清,放入无酚红无血清1640培养液内备用.胞内游离钙离子可与钙荧光探针Flio-3结合,产生一种荧光物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美国Meridian公司生产的Insight plus型),通过发射波长是488 nm的激光,激发细胞内游离钙产生荧光,通过纤维成像系统,可观察及测量出细胞内钙离子平均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Ⅰ组细胞内钙离子平均荧光强度为1005.75,Ⅱ组钙离子强度为1509.43,经t检验,P<0.05,二者有显著差异;Ⅲ组钙离子荧光强度有所减弱,为1217.78,与Ⅰ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Ⅳ组钙离子荧光强度为1567.91,与Ⅰ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参滴丸对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后所致钙超载有拮抗作用.

  • 中性粒细胞抑制人单个核细胞释放TNF-α及其机制的研究

    作者:李浩威;颜亮;潘剑波;杨皓庄;张穗梅;王彦平;付咏梅

    目的:探讨人中性粒细胞(PMNs)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释放TNF-α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初步机理.方法:采集健康供血者的新鲜外周静脉血,以葡聚糖沉淀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其PMNs和PBMCs,将PMNs与PBMCs按2∶1的数量比与脂多糖共同培育后,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培养上清的TNF-α浓度,并用流式细胞测定结合荧光标记脂多糖的单核细胞的百分率及单核细胞表面平均荧光强度.结果:PMNs在细菌脂多糖刺激下不释放TNF-α,PMNs可以抑制PBMCs释放TNF-α,其抑制作用具有细胞特异性;经多聚甲醛固定的PMNs仍具有上述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PMNs并不影响单核细胞与脂多糖结合.结论:PMNs可抑制人PBMCs释放TNF-α,其机理可能是PMNs干扰了脂多糖激活PBMCs的信号转导过程,抑制细菌脂多糖对其的活化,从而下调TNF-α的释放.

  • α-MSH对脂多糖部分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作者:陈波;胡巢凤;王彦平;陆大祥;颜亮;戚仁斌;张穗梅;付咏梅;李楚杰

    目的:旨在观察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elanocyte stimulating hormone, α-MSH)对LPS部分生物学活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α-MSH的抗炎作用及免疫调节功能.方法:应用比色法、倒置生物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测定在LPS作用下α-MSH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H2O2量、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及FITC-LPS与单核细胞的结合率及单核细胞表面平均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LPS可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H2O2,而α-MSH与LPS共同培养,则能明显抑制巨噬细胞释放H2O2(P<0.01);α-MSH及LPS本身均不影响中性粒细胞凋亡(P>0.05),但在LPS作用下,α-MSH可显著促进中性粒细胞凋亡(P<0.01);并且,α-MSH可降低FITC-LPS与单核细胞的结合率及单核细胞表面的平均荧光强度(P<0.05,P<0.01).结论:以上结果表明,α-MSH不仅能有效抑制LPS刺激巨噬细胞释放H2O2、促进LPS作用下的中性粒细胞发生凋亡;而且可干扰LPS与单核细胞的结合,发挥其有效的免疫调控作用,对控制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