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实验与检验医学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Experimental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실험여검험의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西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4-1129
  • 国内刊号: 36-129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4-94
  • 曾用名: 江西医学检验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验与检验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西
  • 主编: 李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激活剂对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差异性研究

    作者:闫朝春;安仲武;秦继宝

    目的:探讨不同激活剂作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试剂时对APTT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用鞣花酸和白陶土两种激活剂分别在LG-PABER-1型血凝分析仪和Sysmex CA-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进行APTT检测,并在血浆中分别加入肝素钠和乏因子血浆进行APTT检测。运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⑴在LG血凝仪上运用鞣花酸和白陶土作为不同激活剂,对37例临床标本进行APTT测定结果显示:白陶土作为激活剂测得的结果高于鞣花酸测得的结果(P<0.05)。⑵同一批号的鞣花酸作为激活剂在Sysmex血凝仪和LG血凝仪上分别对40例临床标本进行APTT测定,结果显示:LG血凝仪上测得的结果高于Sysmex血凝仪测得的结果(P<0.05)。⑶鞣花酸和白陶土作为不同激活剂对含有不同浓度肝素钠的血浆35例进行APTT测定结果显示:随着肝素钠浓度的增加,两种激活剂的APTT结果明显延长,与未加肝素钠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鞣花酸组变化比白陶土组变化更明显。⑷运用鞣花酸和白陶土作为不同激活剂,对加入不同乏凝血因子的血浆后的血浆33例进行APTT测定显示:随着血浆中加入乏因子血浆的比例增多,两种激活剂的APTT结果延长也明显,与未加乏因子血浆的血浆的APTT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白陶土组变化比鞣花酸组更明显。结论不同激活剂APTT检测结果存在差异,且对肝素或乏因子血浆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同一激活剂在不同仪器上APTT检测结果存在差异。建议不同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范围。

  • 肥胖儿童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血脂的相关分析

    作者:林祥泉;张莹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血清尿酸(UA)与胰岛素抵抗、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655例肥胖儿童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655例健康非肥胖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儿童血清UA、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再按照血清UA水平将观察组分为高UA血症组(HUA组)和正常UA血症组(NUA组)。结果观察组血清UA、FPG、FINS、TC、TG、LDL-C,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UA组血清FPG、FINS、TG,HOMA-IR显著高于N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A组与NUA组血清TC、HDL-C、LDL-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肥胖儿童血清UA与FINS、TC、TG、LDL-C,HOMA-IR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血清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肥胖儿童高UA血症与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中有核红细胞与乳酸脱氢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玉花;林金蕊;何则忻;丘金浪

    目的:探讨有核红细胞(Nucleated red blood cell,NRBC)及与乳酸脱氢酶(LDH)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检测3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和30例健康正常新生儿对照组中的有核红细胞(NRBC)和乳酸脱氢酶(LDH)。结果轻、中、重度HIE外周血中的NRBC和LDH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79±1.02)和(571.56±193.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轻、中、重度HIE中NRBC和LDH随着缺氧的程度呈进行性升高。结论 NRBC、LDH可作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辅助诊断指标。

  • 水陆二仙丹通过增加精液中PMNE抑制剂含量抑制精子氧化损伤的发生

    作者:何碧英

    目的:评价水陆二仙丹对男性不育患者精子氧化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将80例不育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服用抗氧化剂,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服用水陆二仙丹水煎剂,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疗程为3个月。同时收集20例健康捐精者的精液作为正常对照组。对精子基本参数(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及正常精子形态)的变化及精液中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及α1抗胰蛋白酶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①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及正常精子形态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精子基本参数(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及正常精子形态)均显著改善(P<0.0001),且治疗组改善精子基本参数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1)。②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NE及MDA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α1抗胰蛋白酶和SOD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NE和MDA的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001),而α1抗胰蛋白酶及SOD的水平则显著升高(P<0.0001),且治疗后治疗组α1抗胰蛋白酶水平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1),MDA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1)。相关性的分析结果显示,MDA水平与NE的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9863,P=0.0003),MDA水平与α1抗胰蛋白酶呈显著负相关(r=-0.9670,P=0.0016)。结论水陆二仙丹可能通过增加精液中NE抑制剂(α1抗胰蛋白酶)含量抑制精子氧化损伤的发生。

  • SOX-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黄金长;王志;彭海英;戴素娟;张功亮;郭广秀

    目的:观察SOX-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外科结直肠癌手术标本10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SOX-2蛋白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SOX-2在正常肠粘膜中不表达或低表达,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并且SOX-2的表达水平跟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及淋巴结转移均正相关(P<0.05)。结论SOX-2可作为结直肠癌的诊断以及判断其侵袭能力的生物学指标。

  • 血细胞参数RPR和MPV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分析

    作者:张建国;李治锋

    目的:探讨血细胞参数RPR和MPV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患者126例,对照人群114例,收集这些研究对象的血小板参数和RDW数据,根据公式RPR=RDW(%)/PLT(109/L),计算所有对象的RPR。结果 LEDVT患者组和对照组人群的PLT、MPV、RDW、PDW、RPR结果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PR、RDW、MPV对LEDVT患者的诊断价值大小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表示为0.865、0.699、0.630;当RPR的截点为0.051时,灵敏度为0.937,特异度为0.561,阳性预测值为0.70,阴性预测值为0.89;当RPR的截点为0.069时,灵敏度为0.50,特异度为0.982,阳性预测值为0.96,阴性预测值为0.67,均高于MPV的结果。RPR与MPV以及PDW的相关性很小。结论 RPR和MPV对于LEDVT均具有预测价值,但参数RPR的价值更高。

  • 乳腺癌手术前后血清CA15-3和CEA水平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朱高层;张金业;孙亚军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CA15-3和CEA水平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外科和南通市肿瘤医院肿瘤科共计267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所有患者术前一周、术后1月血清中CA15-3和CEA水平,并分析CA15-3和CEA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267例乳腺癌患者术前一周血清中CA15-3和CEA水平分别为35.6±11.41U/ml和8.9±3.4ng/ml,术后1月分别为20.1±9.23U/ml和4.1±1.7ng/m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Ⅲ和Ⅳ期癌症患者的CA15-3和CEA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Ⅰ和Ⅱ期,肿瘤有多处转移的CA15-3和CE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1处转移的,术后复发患者的CA15-3和CEA阳性表达率高于没有复发患者,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不同手术类型患者术后CA15-3和CEA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中CA15-3和CEA水平与癌症TNM分期、转移、术后复发具有相关性,便于及时诊断术后癌症转移复发。

    关键词: 乳腺癌 血清CA15-3 CEA
  • 急性白血病合并DIC时联合检测CRP及D-D的临床价值探讨

    作者:余喜然;汤俊峰;郑水娥;朱虹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合并DIC时联合检测CRP及D-D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从2013年3月至2016年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AL病患72例,其中合并DIC病患36例为观察组,单纯AL病患36例为对照组。两组病患均进行静脉血CRP及D-D含量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CRP和D-D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RP含量≥100mg/L病患的D-D水平以及DIC发生率均显著高于CPR含量在10~100mg/L的病患;采用CRP、D-D检测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准确度对比无显著差异,但采用CRP联合D-D检测得到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准确度均显著高于CRP、D-D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联合检测CRP及D-D能有效预测AL病患DIC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 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变化趋势

    作者:漆坚

    目的:了解2013年至2015年多重耐药菌(MDROs)的分布及变化趋势,为临床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应用WHONET5.6软件,对2013年至2015年主要MDROs分布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至2015年共分离出病原菌2232株,其中多重耐药菌株(MDROs)896株,占全部病原菌的40.1%;主要MDROs构成比依次为ESBL-ECO(30.1%)、CRAB(20.0%)、MRSCNS(13.2%)、ESBL-KPN(10.5%)、MDRPA(7.9%)、MRSA(4.7%);896株多重耐药菌主要分布在重症医学科、老年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临床分离出主要多重耐药菌株多的标本为痰(42.3%),依次是中段尿(19.6%)、血液(19.2%)、分泌物(10.7%);ESBL-ECO三年检出率相对稳定;2015年ESBL-KPN检出率(37.0%),明显低于2013年(52.8%)、2014年(56.7%);2015年MRSCNS检出率(78.0%),明显低于2014年(96.6%)、2013年(83.0%);2015年MDRPA 检出率(14.1%)低于2013年(26.4%)、2014年(33.7%);2015 CRAB 年检出率(68.7%),低于2013年(77.4%)、2014年(83.7%);MRSA2015年检出率(37.5%),较2013年(31.2%)、2014年(27.0%)有所增加;特殊耐药菌株CRKPN检出率三年保持稳定(4.0%、4.5%、4.1%),2015年CRPA检出率(12.5%)显著低于2014年(28.9%),2015年CRECO检出率(2.5%)高于2013年(0%)、2014年(0.8%)。结论多重耐药菌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我院CRAB检出率较高, MRSA、CRECO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与控制。

  •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作者:梁金明;陈聪;欧志莲;陈康荣;梁惠明;唐家玉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定性与定量方法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和合理选择。方法收集9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分别用胶体金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方法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对阳性标本再用中和确认试验进行验证和PCR方法检测HBV-DNA。结果920例标本中胶体金法检出阳性96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出阳性104例,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出阳性112例,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方法与胶体金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8);中和确认试验确认112例标本均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12例标本HBV-DNA阳性78例。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日常检测方法应由准确性高的定量方法替代目前常用的定性方法。

  • 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CTL表位变异分析

    作者:邹淑慧;肖九长;张丽琴;唐金凤;刘奕红

    目的:初步调查乙型肝炎病毒(HBV)特异性CTL表位的序列特点,同时探讨乙型肝炎重症化和慢性化的可能机理。方法本研究采用PCR扩增法获取HBV全基因并测序,参考国外文献报道的17个热点HBV特异性CTL表位氨基酸序列,分析其与本文获得的CTL表位氨基酸序列的差别。对患者各个表位变异的差异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获得46份HBV全基因组序列,急性乙型肝炎(AHB)1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1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13例。其中40份属于B基因型,6份属于C基因型。对17个表位进行分析发现,B基因型中变异较大的表位有S183-191,S382-390,C18-27,X36-44, X52-60和X115-123;C基因型中有P816-824,C18-27,X36-44,X52-60和X115-123。P816-824表位在CHB和CSHB组的变异率为27.8%和46.2%,显著高于AHB组(0%,P<0.01);C23-31表位在CHB组的变异率为22.2%,显著高于AHB和CSHB组(0%,0%,P<0.05)。结论了解HBV CTL表位序列特点,分析其与文献报道的CTL表位的差异情况,对防治乙型肝炎的重症化和慢性化具有指导意义。

  • 西门子BNⅡ全自动蛋白分析仪性能验证报告

    作者:于淼琛;朱鸿;王凤

    目的:对西门子BNⅡ全自动蛋白分析仪主要分析性能进行验证。方法根据实验室认可准则和美国CLIA’88性能验证文件,对西门子BNⅡ全自动蛋白分析仪上开展的8个常规项目进行精密度、正确度、临床可报告范围和生物参考区间验证。结果西门子BNⅡ全自动蛋白分析仪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和生物参考区间验证等均符合要求。结论西门子BNⅡ全自动蛋白分析仪检测性能完全满足预期的临床应用要求。

  • 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社区获得性肺炎和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唐晶;高强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社区获得性肺炎和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呼吸科明确诊断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85例,以及同期我院传染科明确诊断肺结核(PTB)患者52例,收集病人入院时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AP患者组血清中的PCT含量显著高于肺结核组(P<0.05);而CRP和WBC水平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结核痰涂片阳性组中的CRP和WBC水平显著高于痰涂片阴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PCT及CRP检测在社区获得性肺炎和肺结核患者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指导价值,临床医生可根据PCT和CRP水平,并结合病人临床症状、病史以及其他检查指标对两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VEGF、TNFα、CA125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朱美凤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糖类抗原125(CA125)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文中异位组好统一改为实验组),依据美国生育协会修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标准(r-AFS)临床分期分为A组(Ⅰ-Ⅱ期)和B组(Ⅲ-Ⅳ期),并选取体检中心健康人员30例作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VEGF、TNFα,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检测CA125,分析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VEGF、TNFα、CA125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中VEGF、TNFα、CA125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血清中VEGF、TNFα、CA125水平明显低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中VEGF、TNFα、CA125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有关,对该疾病具有协助作用,可作为评估该疾病发生及病情的辅助指标,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 3675份痰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作者:周秀萍;杨长顺

    目的:分析痰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药敏结果,为临床合理抗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采用珠海迪尔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菌株的鉴定及药物敏感实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结果3675份痰标本中共检出1397株常见病原菌,检出率为38.0%。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为63.1%,其中肺炎克雷伯菌20.4%、鲍曼不动杆菌18.2%,大肠埃希菌14.3%,铜绿假单胞菌10.2%。革兰阳性球菌检出率为28.8%,其中肺炎链球菌检出率为18.8%,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0.0%。真菌检出率为8.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3.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7.5%和33.3%,检出细菌大多具有高耐药及多重耐药性。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率较高,分离细菌大多具有高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

  • 浅析血浆FDP、FM、D-二聚体的含量在DIC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吉薇;沈连军

    目的:通过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单体(FM)和D-二聚体(D-D)的含量,分析与DIC诊断的相关性。方法检测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38例诊断为DIC患者和28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FDP、FM和D-D的含量。结果 DIC患者FDP、FM、D-D的含量分别为12.29±2.77mg/L、12.34±2.96ug/ml、7.11±1.23u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4.65±1.16mg/L、4.65±1.3ug/ml、0.35±0.09ug/ml(P<0.01),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检测FDP、FM、D-二聚体的含量有利于DIC的诊断并且了解患者凝血纤溶系统激活的状态。

  •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与细胞角蛋白19(CK19)联合检测对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

    作者:古杰超;冯秀兰;黄伟刚

    目的:探讨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与细胞角蛋白19(CK19)联合检测对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11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CIN组)、154名慢性宫颈炎患者(炎症组)和52名健康女性为对照组,收集外周血样本,检测SCCA、CK19的水平。结果宫颈癌组和CIN组外周血中SCCA和CK19,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癌组外周血SCCA和CK19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3.12%(38/88)、48.86%(43/88);CIN组外周血SCCA和CK19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1.43%(24/112)、27.68%(31/112),联合检测二者的表达可使敏感性提高至59.09%,联合检测2种标志物的敏感性明显高于检测单一标志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SCCA和CK19表达水平均可作为诊断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标志物,联合检测两项指标,可提高诊断敏感度。

  • 探讨肺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王颖颖;赵静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342例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中的CEA、CA125、CYFRA21-1、NSE、Pro-GRP、SCC的水平。结果⑴六种肿瘤标志物血清检测水平在肺癌组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⑵CEA和CA125在腺癌中明显高于小细胞癌和鳞癌(P<0.05);CYFRA21-1和SCC在鳞癌中高于小细胞癌和腺癌(P<0.05);NSE和Pro-GRP在小细胞癌中高于鳞癌和腺癌(P<0.05)。⑶六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小细胞肺癌以Pro-GRP+NSE灵敏度高,为67.2%;鳞癌以CYFRA21-1+SCC+CEA+CA125灵敏度高,为84%;腺癌以SCC+CEA+CA125和CYFRA21-1+SCC+CEA+CA125灵敏度高,分别为89.3%。结论小细胞肺癌优先选择Pro-GRP+NSE组合,鳞癌优先选择SCC+CYFRA21-1+CEA组合,腺癌优先选择CA125+CEA+SCC组合。

  • proBNP、hs-CRP和hs-cTnT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相关性分析

    作者:罗琳

    目的:探讨血清脑利钠肽前体(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40例,依据心脏超声显示冠脉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组(狭窄<50%,32例)、中度组(狭窄50%~75%,52例)和重度组(狭窄>75%,26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查血清proBNP、hs-CRP、BNP,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proBNP、hs-CRP、hs-cTnT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统计分析所有患者血清prohs-cTnT、hs-CRP、hs-cTnT水平。结果在血清proBNP、hs-CRP、hs-cTnT水平方面,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earson分析法结果显示,血清proBNP、hs-CRP、hs-cTnT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1=0.587,P<0.05;r4=0.637,P<0.05;r3=0.684,P<0.05)。结论血清proBNP、hs-CRP、hs-cTnT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存在密切的关系,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参考指标,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 女性亚甲亢人群血常规、血脂及血糖结果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继来;秦雪君;林青

    目的:研究亚甲亢状态下血常规及血脂各项参数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预防提供一定的数据资料。方法选择2015.9-2016.6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甲状腺功能异常者40例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比较两组人群的血常规及血脂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亚甲亢组Hb显著降低,RDW增高,RBC计数、HCT、MCV、MCH、PLT、WBC无显著差异,血脂各项指标(TG、CHOL、HDL-C、LDL-C、APOA1、APOB、)及空腹GLU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亚甲亢人群的血常规中Hb及RDW均存在异常,应引起临床密切关注。

    关键词: 亚甲亢 血常规 血脂
  • 156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补体C1q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丽;丁耀东;万雅妮;王丽赟;王田;陈娟娟;谭立明;黄会金

    目的:探讨补体C1q检测对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56例AID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其补体C1q、核酸荧光染色技术(DIFF通道)和激光流式分析技术(WBC/BASO通道)双方法检测白细胞总数(WBC)、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及改良魏氏法检测血沉(ESR),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补体C1q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平均水平下降[(171.58±37.22 vs 192.08±27.85)mg/L,P<0.05],补体C1q在其他AID升高,其中类风湿关节炎(RA)与对照组相比[(230.17±65.29 vs 192.08±27.85)mg/L,P<0.05];WBC水平在AID中有所升高,但敏感性不强;CRP、ESR在AID中均明显升高(P<0.05),补体C1q、CRP和ESR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3(P<0.01),呈中度相关;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SLE、RA、其他结缔组织疾病患者补体C1q不在正常范围内的总阳性率分别为44.23%、60.00%、73.33%、51.72%,其低值阳性率分别为9.62%、53.33%、16.67%、13.79%,其高值阳性率分别为34.62%、6.67%、56.67%、37.93%。结论补体C1q水平的变化及CRP、ESR的升高对AID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补体C1q、CRP及ESR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提示补体C1q是一个炎症反应指标,联合检测对临床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黄欣;何祖光

    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环境中广泛存在,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随着广谱抗菌药物使用,侵入性操作的开展,该菌已成为多耐药式泛耐药菌[1]。为了解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现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临床分离的菌株报告如下。

  • 血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测定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

    作者:龚梨林

    目的:探讨血降钙素原(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测定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细菌感染新生患儿70例作为感染组,同期选取健康新生儿30例作为健康组,所有新生儿均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PCT、hs-CRP,分析所有新生儿血清PCT、hs-CRP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单独PCT、hs-CRP及二者联合测定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效能。结果感染组新生患儿血清PCT、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 曲线结果显示,在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方面,以 PCT>0.5ng/ml、hs-CRP>8mg/L为临界值,PCT、hs-CRP联合测定>单独PCT测定>单独hs-CRP测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hs-CRP水平变化与新生儿细菌感染疾病的发生有关,二者联合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具有更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可作为可靠的诊断手段之一,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廖一群;江丽霞

    目的:了解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规范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留置导尿管患者2750例进行尿液细菌培养,从中分离出815例病原菌,并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留置导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检出614株(75.3%),革兰阳性球菌165株(20.3%),真菌36株(4.4%)。排前四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36株(41.2%),肺炎克雷伯菌137株(16.8%),肠球菌属68株(8.3%),葡萄球菌属56株(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6株)(6.9%),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占43.7%和36.5%,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检出率占60.7%,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检出率占1.5%。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通过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对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果糖胺水平的变化

    作者:王齐;李全双;陈晨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果糖胺水平的变化,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对果糖胺的影响。方法从2013年至2014年门诊和住院患者中收集83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血清和EDTA抗凝血标本为实验组,从健康体检人群中收集60例体检健康人的血清和EDTA抗凝血标本为正常对照组。应用西门子流水线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血清果糖胺(GSP)、空腹血糖(FPG)、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含量;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使用雅培化学发光仪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数据结果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GSP(142.5±38.7)μmol/dl,正常对照组GSP(177.2±17.4)μmol/dl,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GSP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6,P<0.05);83例甲亢患者中有38例GSP低于参考值下限,低GSP的发生率为45.78%。相关分析显示,GSP与FT3、FT4、PFG、HBA1C、TP、ALB的相关系数r 分别是-0.695,-0.651,0.575,0.377,0.348,0.203,P值分别是0.000,0.000,0.003,0.023,0.095,0.342。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GSP水平显著降低,FT3和FT4是GSP的负向影响因素,在使用GSP监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的血糖水平时,应重视此影响。

  • 糖化血红蛋白、24h尿微量白蛋白和内生肌酐清除率联合测定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的剑;陈慧芳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h尿微量白蛋白(24h-uALB)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联合测定在2型糖尿病(DM)早期肾损害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正常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2组对象分别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和尿肌酐的测定,并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将观察组分为三组,A组(HbA1c<7.0%),B组(7%≤HbA1c≤10%),C组(HbA1c>10.0%)。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HbA1c和24h-uALB水平较高,而Ccr水平较低。24h-uALB和Ccr水平A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与B组C组有显著差异,对照组与B组C组有显著差异,B组与C组有显著差异,并成负相关。结论糖化血红蛋白、24h尿微量白蛋白和内生肌酐清除率联合测定对2型糖尿病肾损害的早期诊断、辅助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 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诊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作用

    作者:胡利清;周玉球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诊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作用。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60例诊断为感染性肺炎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其中病毒性感染亚组(VI亚组)32例、细菌性感染亚组(BI亚组)70例和其他亚组(OI亚组)(未能明确感染性质)58例,并从同期正常新生儿中随机抽取16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静脉血检测WBC、CRP和PCT,统计分析这些指标单独、双联和三联检测诊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价值。结果以WBC>20×109/L或CRP>10mg/L或PCT>0.5ng/ml 作为感染诊断的阳性值,观察组WBC、CRP和PCT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44.4%、51.9%和92.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分别为<0.05、<0.02、<0.001),且以VI、OI和BI的顺序递增。虽然单项检验指标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在观察组各亚组略有不同,但从整体来讲,PCT好、CRP次之,WBC居三。而在二联的联合检验中,又以CRP+PCT(P<0.005)好,WBC+PCT(P<0.02)第二,WBC+CRP(P<0.02)居三;WBC+CRP+PCT (三联)检测在观察组、VI亚组、BI亚组和OI亚组的敏感度量分别为93.1%、81.3%、100%和94.8%(P均<0.001),特异度分别为93.6%、84.2%、100%和95.1%(P均<0.001)。结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时,WBC、CRP和PCT三个检验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并对细菌性感染有鉴别诊断的价值,采用三联检测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二联次之并以CRP+PCT较好、单项居末且以PCT为佳。

  • 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欧蒙印迹法检测抗双链DNA抗体的比较

    作者:张小莲;王乃群;罗立

    目的:比较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欧蒙印迹法检测抗双链抗体的阳性率及特点。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欧蒙印迹法对240例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抗dsDNA抗体的检测(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0例,非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60例)。结果经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LE中抗dsDNA抗体阳性为28例,阳性率为35.00%(28/80),非SLE中抗dsDNA抗体阳性为1例,阳性率为0.625%(1/160);经欧蒙印迹法法检测,SLE中抗dsDNA抗体阳性为41例,阳性率为51.25%(41/80),非SLE中抗dsDNA抗体阳性为2例,阳性率为1.25%(2/160)。两种方法检出的阳性率在SLE组做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SLE患者的诊断中,欧蒙印迹法抗dsDNA阳性的敏感性高于间接免疫荧光法抗dsDNA阳性。

  • 775株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作者:刘沙沙;侯伟伟;李冬

    目的:探讨上海市同济医院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临床标本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WHONET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年上海同济医院共检出非发酵菌775株,占临床分离菌株的22.1%(775/3507)。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50.7%,鲍曼不动杆菌占36.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7.5%。常见非发酵菌主要源自于呼吸道痰标本(481株),其次为尿液(136株)和咽拭子(42株)。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替坦耐药均很高,耐药率接近于100%。且多重耐药性较常见。结论非发酵菌在临床中越来越常见,耐药性愈加严重,所以控制和预防非发酵菌的感染成为当务之急。

  • POCT凝血分析仪电化学法检测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志华;罗娜;王长奇;程利;耿娜;陈燕萍

    目的:评价POCT qLabs凝血仪电化学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准确性及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应用SYSMEX CA8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和POCT qLabs凝血仪分别检测30例患者的PT、INR、APTT。比较两种类型凝血仪检测PT、INR、APTT的相关性及偏倚。评价POCT qLabs凝血仪电化学法检测PT、INR、APTT的性能。结果 POCT qLabs凝血仪与SYSMEX CA8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患者的PT(R2=0.998,P>0.05)、INR(R2=0.997,P>0.05)、APTT(R2=0.9342,P>0.05)存在良好的相关性。两种方法检测患者的PT、INR结果比对均合格,APTT比对不合格。POCT qLabs凝血仪的精密度CV值小于SYSMEX CA8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结论 POCT qLabs凝血仪电化学法检测PT、INR,符合临床实验室的质量要求,可以替代全自动凝血仪缩短样本周转时间(TAT)。检测APTT结果有差异,需要确定自己的参考范围来进行临床判读。

  • 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郭卉;董瑶佳;吴冰

    目的:观察抗核抗体(ANA)与抗核抗体谱(ANAs)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自身抗体。结果在SLE组中,ANA阳性率为94.2%,抗nRNP/Sm抗体阳性率为41.7%,抗Sm抗体阳性率为35.0%,抗SSA抗体阳性率为76.7%,抗SSB抗体阳性率为26.7%,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22.5%,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率为32.5%,抗组蛋白抗体阳性率为17.5%,抗核糖P蛋白抗体阳性率为33.3%;SLE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各项结果相比较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有助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

  • 糖尿病肾病早期髓过氧化物酶与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的相关性研究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聪;梁金明;陈康荣;陈亚珍;邱瑾

    目的: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选择69例糖尿病肾病(DN)和57例糖尿病初期未发生微血管病变的住院糖尿病病人(DM)为观察组,53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观察组及正常对照组的MPO、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胱抑素C(CysC)的含量,然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DN组血清MPO与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均呈正相关(r=0.478;0.367),有统计学意义(P<0.01);DM组MPO与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相关性低(r=0.171,0.134),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MPO与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相关性低(r=0.127,0.129),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O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机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除尿微量白蛋白外的另一个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的诊断指标。MPO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糖尿病并发微血管病变的预防和治疗,减少微血管病变的发病率,提高DM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

    作者:姜米佳;吴礼锋;邓通洋;陈孝祥;陈洪;邹跃玲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4~28周孕妇451例进行空腹血糖,75g葡萄糖糖耐量试验(OGTT)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根据ADA诊断标准将其分为正常组248例,GDM组203例。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统计学方法分析2组的空腹血糖,餐后1h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数据的差异性。再绘制诊断ROC曲线,分析HbAlc在GDM筛查诊断中的作用。结果正常组与GDM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HbAlc值绘制诊断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63,95%置信区间0.584~0.675,取糖化血红蛋白诊断切点为4.6%。结论 HbAlc≥4.6%不适合GDM早期诊断的标准,但HbAlc≥5.5%在GDM诊断的特异性上有一定的意义。

  • RBC相关参数在筛查孕妇地中海贫血中的应用评估

    作者:魏权

    目的:了解本地孕妇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地贫)的基因类型,了解RBC参数和血红蛋白电泳(以下简称Hb电泳),在筛查孕妇地中海贫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94例孕妇分为健康组、非地贫组和地贫组,对RBC参数:红细胞数(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宽度(RDW),进行组间比较;以地贫基因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对RBC、MCV、MCH、RDW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的结果以及Hb电泳结果进行灵敏度(Se)、特异性(SP)、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准确度(Ac)统计。结果本院接诊地贫孕妇以α-地贫为主(70.8%),主要是α-标准型(56.9%),且大部分是以东南亚缺失(αα/--SEA型)为主,未见αβ-复合型地贫。 Hb电泳检测的评估值分别为39.7%,41.7%,67.6%,18.4%,40.2%。以MCV、MCH、MCV+MCH和RBC筛查的灵敏度较高(均>90%);但RBC特异度低26.2%,准确度偏低82.8%,说明虽然灵敏度高,但容易出现误诊;总体上,各项评估指标以MCV+MCH (94.1%,76.2%,95.0%,72.7%,91.0%)联合筛查为优。结论 Hb电泳对本地孕妇地贫漏诊和误诊率较高,不宜用于筛查。 MCV+MCH的联合检测适于本地孕妇地贫的筛查,可以节约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可以降低漏检率。

    关键词: 地贫 RBC MCV 基因
  • 甲型流感患者感染初期血常规分析及临床意义

    作者:申学基;李成德;刘健;李海珠;吴小文;莫燕芳

    目的:了解甲型流感患者感染初期血常规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至今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感染初期的血常规指标。甲流感染组,其中H1N146例,H7N93例,H5N61例;细菌感染组36例;一般病毒感染组33例;30名健康体检者做对照组。分析各组血常规指标。结果甲流感染组淋巴细胞比例(LY%)明显下降(P<0.05),血小板(PLT)数目显著减少(P<0.05);细菌感染组白细胞数目(WBC)明显升高(P<0.05),血小板没显著变化;一般病毒感染组白细胞数目相对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升高。结论甲型流感患者初期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下降,血小板数目显著减少,可以与细菌感染组和一般病毒感染组相鉴别,有利于感染初期的鉴别诊断。

  • CD133在小儿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范小菊;刘志强;柯江维;谢淑佩;梁昌达;段荣

    目的:探讨CD133在急性白血病(AL)患儿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00例AL患儿白血病细胞膜上CD133的表达。结果⑴AL组患儿CD133的表达率为38.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⑵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CD133的表达率分别为40.0%和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LL和B-ALL的CD13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和3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ML各亚型间CD133阳性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⑶CD133表达阳性组的完全缓解(CR)率低于CD133表达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⑷对18例初治时CD133高表达经化疗后CR的AL患儿进行随访,2例CD133阳性AML经后续化疗后有1例转阴,1例持续表达,但2例分别在化疗15个月、12个月复发,且转阴患儿骨髓复发时CD133再次表达;16例CD133阳性ALL经后续化疗后均转阴,此后有5例分别在21个月、19个月、18个月、16个月、13个月骨髓复发,且复发时CD133再次表达。结论 AL患儿骨髓细胞CD133表达高于正常对照;检测CD133表达可能有助于AL各亚型的鉴别及疗效判断;CD133高表达可能是AL的一个不良预后因素,以CD133为监测微小残留病灶(MRD)的标记物对防治复发有一定的意义。

  • EB病毒感染与XRCC1-Arg399Gln基因多态性在鼻咽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

    作者:郭俊英;郑瑜宏;崔兆磊;辛小琴;李筱莉;陈燕

    目的:评估XRCCl-Arg399 Gln单核苷酸多态性在鼻咽癌发病中的风险,研究XRCCl-Arg399 Gln单核苷酸多态性与EB病毒感染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90名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和75名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病人作为对照,并按照性别和年龄1∶1配对,提取全血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再进行测序PCR反应,后分析得出XRCC1 Arg399Gln的基因型。结果 EB病毒感染能增加鼻咽癌发病风险,VCA-IgA、EA-IgA和Rta-IgG抗体三项阳性时可以增加鼻咽癌发病风险,但单项VCA-IgA阳性是鼻咽癌发病的强危险因素(OR=26.526,95%CI:11.190~62.884),单因素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与携带 XRCC-1 Arg399Gln 的 AA 基因型相比,携带 XRCC-1 Arg399Gln的GG基因型可增加鼻咽癌发病风险(OR=4.3,95%CI:1.184~15.618);XRCC-1 Arg399Gln的GA基因型与VCA-IgA存在交互作用(OR=20.755,95%CI:5.312~81.094)。结论 XRCC-1基因的Arg399Gln基因多态性能够增加患鼻咽癌的风险,且Arg399Gln的GA基因型与EB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交互作用。

  • 肺结核病人血清中IL-22和IL-17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梁华;孙国宏;余艺萍;周爱明;杨军平

    目的:研究肺结核病人血清IL-22和IL-17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9例肺结核患者(TB)和44例健康志愿者(HD)外周血清IL-22和IL-17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了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并分析细胞因子之间及细胞因子与三项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TB组外周血清IL-22和IL-17的浓度分别为26.70±10.63pg/ml和128.02±6.96pg/ml,均显著高于HD组IL-22和IL-17的浓度(12.21±1.79pg/ml,109.07±3.02pg/ml,P<0.05);使用常规化疗药物治疗后TB病人血清IL-22和IL-17的浓度分别为15.12±1.08pg/ml和115.63±2.98pg/m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IL-22和IL-17的浓度水平(26.70±10.63pg/ml,128.02±6.96pg/ml,P<0.05);痰涂片TB菌检测阳性患者IL-22和IL-17的浓度分别为30.68±9.13pg/ml和131.67±4.96pg/ml,均显著高于痰涂片TB菌检测阴性患者的水平(19.89±2.54pg/ml,125.15±4.58pg/ml,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B患者外周血清IL-22的浓度和IL-17的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TB患者血清中IL-22和IL-17的浓度与ESR、CRP的水平均为正相关(P<0.05),与WBC的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痰涂片TB菌阳性患者血清IL-22的浓度和IL-17的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TB菌阳性患者血清IL-22和IL-17的浓度分别与WBC、ESR、CRP的水平均为正相关(P<0.05)。结论 IL-22和IL-17在机体的抗结核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江西地区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孔蕴源;吕小林;江梅;聂益军;张长林;万腊根

    目的:探讨江西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类型、突变率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石蜡包埋组织78例,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聚合酶链反应(ARMS-PCR)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EGFR基因18~21外显子突变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突变类型、突变发生率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在7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共有27例发生EGFR基因突变,总突变率为34.6%。其中,第18、19、20、21号外显子突变率分别2.6%(2/78),12.8%(10/78),3.9%(3/78),14.1%(11/78)。一例既有21号外显子突变,又有20号外显子突变,其中,19号外显子的突变均为第746~750密码子的碱基缺失,21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以L858R为主,且19号外显子的突变率与21号外显子的突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EGFR基因的突变率显著高于男性,不吸烟者显著高于吸烟者,腺癌患者显著高于鳞癌患者(P<0.05),而EGFR基因的突变率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江西地区的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以19、21号外显子为主,常见于女性、不吸烟、腺癌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 MICA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易感关联性研究

    作者:陈恩;邹学森;聂德魁;王春阳;吕赛平;陈慧;陈纯静;林琳

    目的:研究MICA等位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PCR-SSP和PCR-SBT方法对样本MICA等位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结直肠癌患者中检出7种MICA等位基因;和对照组相比较,结直肠癌患者组中MICA*010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更高,可能是结直肠癌的易感基因(30.0%vs 6.2%,OR=6.43,95%CI:3.51-11.76,Pc<0.05), MICA*008和MICA*045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更低,可能是保护基因(MICA*008:14%vs 25.4%,OR=0.48,95%CI:0.29-0.78, Pc<0.05;MICA*045:2%vs 12.9%,OR=0.14,95%CI:0.05-0.40,Pc<0.05)。结论 MICA等位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易感性间存在关联性。

  • 黔东南州三个县育龄人群地中海贫血筛查研究

    作者:李显航;付善书;黄革

    目的:调查黔东南州三个县育龄夫妇地中海贫血(地贫)类型与分布情况。方法对前来我院进行地贫筛查的育龄夫妇进行血常规检测与血红蛋白毛细管电泳检测,将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952例育龄人群地贫筛查阳性率为21.76%。筛查夫妇同为地贫阳性率为4.18%。不同地区筛查阳性率依次为从江县(24.97%),榕江县(21.13%),黎平县(17.83%)。结论黎从榕地区育龄人群地贫筛查阳性率较高,同广西地区筛查阳性率较为相似,采用血常规检测联合血红蛋白毛细管电泳检测进行地贫筛查,是较有效的地贫筛查手段。

  • 南昌地区孕早期妇女TORCH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杨小军;杨军平;黄晗;胡玲;彭国华

    目的:通过检测南昌地区孕早期妇女血清中TORCH,调查分析其阳性率,以了解本地区孕妇的感染状况,为优生优育提供科学的数据。方法调查对象为在我院妇科门诊进行孕早期筛查的妇女,共计4896例,TORCH抗体的测定采用胶体金法,分别检测血清中IgM及IgG抗体水平,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OX-IgM、RV-IgM、CMV-IgM、HSVⅡ-IgM的阳性率分别为0.04%、0.10%、0.49%、0.04%,其中CMV-IgM的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87,P<0.05)。TOX-IgG、RV-IgG、CMV-IgG、HSVⅡ-IgG的阳性率分别为1.78%、19.14%、4.11%、3.74%,RV-IgG的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9.719,P<0.05)。冬季TORCH-IgM的阳性率为1.85%,高于其它季节(χ2=34.714,P<0.05),除TOX-IgM 外,其余3种IgM抗体的阳性率在不同季节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孕妇TORCH-IgM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南昌地区孕早期妇女存在一定的TORCH感染率,TORCH感染是导致不良妊娠严重后果的危险因素之一,进行TORCH检测有利于预防先天性感染。

  • 2013年江西省部分地区0~4岁儿童麻疹、风疹、乙脑、乙肝、脊灰抗体水平调查

    作者:徐菲;程慧健;熊英;赵红平;龚甜;施勇;李健雄

    目的:了解2013年江西省部分地区儿童麻疹、风疹、乙脑、乙肝、脊灰抗体水平。方法选择江西省2市4县,对前往医院就诊的非急性弛缓性麻痹的0~4岁儿童227例采集血清标本,使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麻疹、风疹、乙脑IgG抗体和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微量中和试验法检测脊灰中和抗体。结果各疾病抗体阳性率为麻疹72.25%,风疹63.00%,乙脑87.67%,抗-HBs78.92%,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3.83%、96.92%、89.87%,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123.77、1:79.74、1:50.28。结论0~4岁调查儿童脊灰和乙脑均形成较好免疫屏障;麻疹、风疹和乙肝抗体水平较低;0~7月龄儿童麻疹、风疹抗体水平随月龄增加迅速下降,风疹下降更快,乙脑则上升;1岁~4岁儿童抗-HBs水平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

  • 东区街辖区内6~36月婴幼儿贫血情况的调查分析

    作者:谢文锐

    目的:调查我中心辖区内6~36月婴幼儿贫血情况,为辖区内婴幼儿贫血的防治提供数据支持。对象: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广州市萝岗区东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门诊、儿保下乡中6~36月的1785名婴幼儿。方法结合公共卫生儿童保健专线任务,对儿保门诊、儿保下乡工作中的6~36月婴幼儿进行血常规检测,根据结果分析贫血情况。结果萝岗区东区街地区6~36月婴幼儿贫血患病率为26.05%,以轻度贫血为主;男童贫血患病率高于女童;其中,不同月龄分组中,12~17月龄组贫血患病率高(31.82%);不同户籍分组中,外省常住婴幼儿贫血患病率高(37.65%);城乡结合区组患病率高于城市小区组。结论广州市萝岗区东区街地区婴幼儿贫血患病率较高,以轻度贫血为主,其中外省户籍、居住在城乡结合区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较高,需加强对外省常住婴幼儿贫血筛查和早期干预。

    关键词: 婴幼儿 贫血 患病率
  • 新疆克州人民医院临检中心待检标本的质量分析

    作者:热西旦·沙吾提

    目的:探讨分析前待检标本的质量管理,分析原因降低待检标本不合格率。方法对2015年临检中心接受医院各科室送检标本数量、不合格标本的数量、拒收原因、不合格比例进行分析。结果2015年临检中心接受医院各科室标本326622份,不合格标本总数为457份(0.14%)。不合格标本中占比较高的是标本凝块123例,占26.91%;其次是标本量少20.35%、标本容器不符17.07%。结论采用对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培训、与护士长沟通等方法可以降低待检标本不合格率,提高分析前质量管理。

  • 实验室并管标本漏检的根因分析及整改

    作者:王志;黄良;林玲;熊鑫

    近期本院几个临床科室通过医务部质控科书面反应检验科几起不良事件,主要问题是标本漏检项目。经协同调查,发现此类漏检事件发生在并管项目上。实验室并管目的是为了减少真空条码管使用量,将同样条码管的项目合并到一根真空管的方法。达到减少患者抽血量和护士工作量的社会效应,但存在项目漏检风险。医学实验室的服务包括受理申请、患者准备、患者识别、样品采集、运送、保存,临床样品的处理和检验及结果的确认、解释、报告以及提出建议[1]。检验科并管项目主要是血常规和淋巴细胞芯片及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和尿常规。此次不良事件主要是CBC、细胞芯片、糖化血红蛋白三者并管项目多,3-7月共发生54起漏检。说明并管项目越多,漏检风险越大,现有流程存在一定系统性缺陷和漏洞,需找到并尽快解决。我们采用RCA方法发现直接原因并分析[2],然后制定整改措施并执行。之后对整改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

    关键词: 并管 漏检 原因分析
  • 轻度溶血对血清常规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及预防

    作者:汤卫菊

    目的:分析轻度溶血对常规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人工制造溶血标本,检测血生化,同时检测正常标本对照,对两者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轻度溶血标本中,LDH、K+的测定值升高有非常显著差异,TBIL、DBIL、AST的测定值升高有显著差异,TP、ALB、Cr、Cl-轻度升高,ALT、GGT、BUN、Na+轻度降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轻度溶血即对血生化产生影响,所以临床工作中应该注意预防溶血的发生。

  • Beckman Coulter LH750与Sysmex XS-1000i血液分析仪检验结果的可比性验证

    作者:罗欲承;陈燕;孙巧兰

    目的:评价Beckman Coulter LH750和Sysmex XS-1000i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参照《医疗机构内定量检验结果的可比性验证指南》选择与正常值、低值高值室内质控品水平接近的临床样本,对两种血液分析仪所测RBC、Hb、HCT、MCV、MCH、MCHC、WBC和PLT项目结果进行比对。结果以《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中规定的允许偏差作为可接受标准,两种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结论 Beckman Coulter LH750和Sysmex XS-1000i血液分析仪检测RBC、Hb、HCT、MCV、MCH、MCHC、WBC、PLT的结果具有可比性,可为临床提供一致可靠的检测结果。

  • 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曾风华(综述);王小中(审校)

    同型半胱氨酸是半胱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代谢异常所导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己被证实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肥胖、慢性肾病以及缺铁性贫血相关。本文将简要介绍有关同型半胱氨酸和半胱氨酸的一些新的检测方法和同型半胱氨酸在某些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超重、肥胖与男性不育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焦瑞宝(综述);唐吉斌;姚余有(审校)

    男性不育症的病因很多,包括生殖道感染、精索静脉曲张、先天性发育及染色体异常等等,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超重、肥胖也是男性不育症一个重要的病因。本文将从精液参数、性激素、胰岛素抵抗等方面综述肥胖对精子质量的影响。

  • 血站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使用前确认

    作者:蔡县成;王玲玲;何辉;余司华;吕年德

    血液检测实验室是血站采供血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血站内部控制血液安全关键的部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LIS系统)是血站血液检测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工具,为实验室提供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起重要作用[1-3]。随着血站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血液检测实验室工作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对LIS系统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2014年,本实验室LIS系统全面升级换版。《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新的或有变化的软件、设备等应进行确认[4]。按相关要求,在新LIS系统使用前,本实验室主要主要从需求分析、软硬件环境、系统的安装测试、数据核查、体系文件的建立、风险分析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确认[5-7]。

  • 吉安市中心血站血型不符结果调查分析

    作者:彭光平;王可

    目的:分析本站在采供血工作中遇到血型结果不一致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降低血型不符的发生率,提高检验工作质量。方法对2013-2015年本站采供血工作中发现的血型不符的标本数据及原因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5年有31例血型不符,其中初筛血型错误20例,占64.52%;错划血型错误8例,占25.81%;试管血放错1例,占3.23%。结论3年来献血者中初筛血型错误率占主要原因,人为第一要素,应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强化工作过程监控,严格执行初筛操作规程,为临床用血提供安全有力的保障。

  • 血液成分分离机两种版本程序分离血液效率分析

    作者:杨剑;李莹

    目的:对血液成分分离机两种版本程序分离血液进行效率分析。方法对比分析血液成分分离机使用7.4.5.21和7.4.5.25版本程序分离全血的时间。结果对于200ml、300ml及400ml血液的分离,7.4.5.25版本程序所用的时间均小于7.4.5.21版本程序,两个版本进行比较其分离时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成分分离机使用7.4.5.25版本程序进行血液分离,其效率优于7.4.5.21版本程序,且分离的血液符合国家标准。

  • 2015年3次输血相容性室间质评疑难结果分析

    作者:徐荣华

    目的: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对2015年3、6、9月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发放的三次输血相容性室间质控品检测,并进行方法比较与分析判断,提高实验室输血前检测质量水平。方法依据卫生部临检中心的要求,疑难质控品检测的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判断正确结果、总结与讨论。结果3次检测中的疑难质控品结果均与卫生临检中心标准结果一致。结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输血相容性室间质评检测时,须注重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及结果的分析,为临床提供科学、安全、合理、有效的血液输注。

  • 三种方法批量全血制备的红细胞产品质量分析

    作者:李莹;杨剑;黄丽红;彭世球;苗燕平;徐翠玲

    目的:使用并改进仪器自动化批量全血制备流程及方法,制备出符合国家标准的血液。方法对比分析手工法、改进前仪器法及改进后仪器法分离全血制备出红细胞产品的容量、储存期末溶血率、血细胞比容及血红蛋白含量。结果三种方法红细胞外观质量及全项质量抽检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三种方法制备红细胞的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含量其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改进后仪器法制备红细胞的储存期末溶血率、红细胞容量与手工法、改进前仪器法相比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改进后仪器法进行批量全血制备,红细胞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且能有效提升红细胞容量标准化。

  • 免疫反应性或血型错误标本血辫检测的重要性

    作者:李丽平;彭小华;杨堃;吴青莲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免疫反应性或血型错误时血辫检测的重要性。方法取新余市中心血站2012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34880例,对标本进行免疫四项、ALT和血型的检测,对免疫阴性和单试剂阳性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同时对免疫反应性标本、血型初筛错误标本和核酸拆分阳性标本取相对应的血辫再检。结果HBsAg双试剂阳性379例,单试剂阳性30例,抗HCV双试剂阳性54例,单试剂阳性16例,抗TP双试剂阳性133例,单试剂阳性11例,抗HIV双试剂阳性4例,单试剂阳性19例,核酸HBV-DNA阳性55例,取相对应的血辫再检结果与试管结果相符。ABO血型初筛错误113例,取相对应的血辫鉴定,有4例血辫血型与试管血型不相符。结论当血液标本免疫反应性或血型错误时应取相对应的血辫进行再检,确保试管标本与血辫同源,避免标本原因导致的错误结果被利用。

  • 1例A3亚型

    作者:王可

    临床输血配型时常常会涉及到红细胞血型、抗原-抗体反应等免疫学问题。免疫血液学是伴随着临床输血的历史而发展,是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的重要保障。近笔者接收医院患者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疑难血型鉴定申请1例,经血型血清学试验后确认为A3亚型,现报告如下。

  • 外泌体应用于肿瘤液体活检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晓庆(综述);黄波(审校)

    外泌体(exosome)是细胞内的多囊泡体与细胞质膜融合后主动分泌到细胞外的一种直径为30~100nm的小囊泡,存在于人体内多种体液中,与肿瘤发生发展、肿瘤转移、免疫反应抑制、血管生成等过程相关。外泌体可稳定携带肿瘤细胞来源的miRNA、mRNA和蛋白质等生物活性分子,且相比于循环肿瘤细胞(每1ml血液含1~10个循环肿瘤细胞),每毫升血液中含有由肿瘤细胞释放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外泌体超过109个。外泌体因其特异性高、稳定性好、含量较其它液体活检标本丰富等优势而被广泛用于肿瘤液体活检的研究中,本文将就外泌体在肿瘤液体活检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实验与检验医学》已启用远程网络投稿系统

    作者:《实验与检验医学》编辑部

  • 实验与检验医学开设稿件处理“绿色通道”

    作者:《实验与检验医学》编辑部

  • AUTOLUMO A2000磁微粒化学发光仪的应用体会

    作者:张云燕

    本文介绍了AUTOLUMO A2000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日常使用要点和常见故障及处理的经验,旨在使其他用户能了解一些仪器常见的故障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充分发挥该仪器快速、准确的性能。同时有利于我们发出准确的报告服务于临床。

实验与检验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