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五种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性能比较与临床评价

    作者:岳燕;白婕;颜虹;宋新

    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免疫印迹法(WB)、间接免疫荧光法(IIF)、胶体金免疫层析法(CGCIA) 和ELISA检测dsDNA抗体,评价方法的分析性能、相关性及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用五种方法检测300例SLE组患者、300例疾病对照组患者和100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清抗dsDNA抗体.经统计学分析,CLIA法灵敏度高,其次是ELISA、CGCIA、WB、IIF.IIF法特异性高.CLIA法与ELISA法、WB法与CLIA法之间相关性χ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CLIA法与ELISA法高度一致(Kappa值0.909).本研究提示ELISA与IIF法联合是临床实验室检测dsDNA抗体的佳方案.

  • 联合检测抗核小体、抗组蛋白和抗双链DNA抗体在SLE中的意义

    作者:徐胜前;连莉;徐建华;王芬;刘爽;陈珊宇

    目的 探讨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联合检测在SLE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斑点法对199例SLE患者,309例其他弥漫性结缔组织病(CTD)患者和72例正常组进行上述3个抗体的联合检测,并与SLE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核小体抗体在SLE组、CTD组和正常组中的阳性率为47.24%、0.97%和0.00%;抗组蛋白抗体为41.71%、0.97%和0.00%;抗双链DNA抗体为33.17%、0.65%和0.00%,上述各组内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在SLE组中的特异性分别为96.91%、96.51%和97.06%;任何两种或三种抗体同时阳性对SLE的特异性为100%.三种抗体在SLE活动组中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活动组(P<0.01);抗核小体抗体与WBC、HB、C3、C4、胸膜炎等指标间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联合检测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对SLE中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抗核小体抗体的敏感性高且与SLE病情活动密切相关.

  • AnuA、抗dsDNA及抗C1q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吴东海;祖宁;张荣富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dsDNA及抗C1q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狼疮肾炎(L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LE患者(n=88)、疾病对照组(n=59)和正常对照组(n=48)血清中的AnuA、抗dsDNA及抗C1q抗体阳性率,并与SLE患者临床实验室指标、活动性评分及LN的病理分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nuA、抗dsDNA及抗C1q抗体的阳性率在SLE患者中为67.05%、77.27%、68.18%,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患者(均P<0.05).3种抗体与SLE患者C3、C4呈负相关(P<0.05),与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补体下降呈正相关(均P<0.05).3种抗体均与SLEDAI活动性评分呈正相关(P<0.01).3种抗体对SLE诊断的特异性分别为77.97%、79.66%、74.58%,联合检测的特异性为89.83%.抗C1q抗体在狼疮增殖性肾炎(Ⅱ、Ⅲ、Ⅳ型LN)患者中表达明显高于膜性肾炎(Ⅴ型LN)的患者(P<0.05).结论:AnuA、抗dsDNA及抗C1q抗体检测对SLE及LN的诊断和疾病活动性判断有重要价值.三抗体联合检测可增加SLE的诊断特异性.抗C1q抗体参与了狼疮增殖性肾炎的免疫发病机制,可能对LN的病理类型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四种检测抗dsDNA抗体方法的比较及临床价值

    作者:马兰;朴文花

    ①目的 比较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放射免疫法(Farr)、免疫印迹法(IBT)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4种方法检测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的特点,为开展临床联合检测寻找合适的方法.②方法 收集经确定的SLE患者血清120份,另健康体检者血清50份为对照组,同时用以上4种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比较4种方法检测SLE组和对照组抗dsDNA抗体对SLE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③结果 经IIF、Farr、IBT及ELISA法检测,SLE组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31.2%、54.5%、58.6%、和61.9%,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方法的特异度分别为99.1%、95.3%、89.7%和84.8%;敏感度分别为28.2%、52.8%、54.7%和60.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8.5%、87.5%、82.3%和77.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2.3%、67.5%、70.0%和83.1%.④结论 4种检测方法检测IIF法特异性高,敏感性低;而ELISA法检测敏感性高,特异性差;IBT法特异性低于IIF法和Farr法,但总体表现较好;Farr法与ELISA法敏感性很接近,但有放射性核素污染.4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建议用ELISA法筛查,用IIF法临床确认.

  • 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抗dsDNA抗体等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陈向华;王建吉;耿学丽;丁萌;朱亚芹;华正祥

    目的 对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抗dsDNA抗体等自身抗体在SLE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收集收治的11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56例SLE、26例类风湿关节炎、10例干燥综合征、4例强直性脊柱炎、5例系统性血管炎、6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3例皮肌炎)的基本资料,应用蛋白印迹法对患者体内的血清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等自身抗体的水平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衡量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结果 本次研究的11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清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诊断SLE的敏感性分别是38.26%、53.66%、28.18%、34.55%、30.9%.特异性分别是99.19%、99.83%、99.09%、96.45%、86.43%.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在本研究的110例患者中的阳性率为11.82%,抗dsDNA抗体在本研究的110例患者中的阳性率为17.27%,抗-sm抗体在本研究的110例患者中的阳性率为3.64%,抗核小体抗体在本研究的110例患者中的阳性率为4.55%,抗组蛋白抗体在本研究的110例患者中的阳性率为10.91%.结论 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抗dsDNA抗体等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多种类型的抗体进行组合,可以实现各种抗体之间的相互补充,有利于提高身免疫性疾病诊断的正确率.

  • 血清抗C1q抗体辅助诊断狼疮性肾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谷娅楠;朱鸿;张凤华;刘家琪;段梦夕

    目的:探讨抗C1q抗体辅助诊断LN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SLE患者66例(包括30例LN和36例非LN),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34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比较各组抗C1q抗体,并与抗ds-DNA抗体、补体C3、C4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抗C1q抗体阳性率:SLE组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31.8%;8.8%;3.3%.P<0.017).LN组高于非LN组(46.7%与19.4%.P< 0.05).抗C1q抗体诊断LN的敏感度与抗dsDNA抗体相同(46.7%),但其特异度高于抗dsDNA抗体(80.6%与55.6%),两种抗体联合检测诊断LN的特异度提高至91.6%.抗C1q抗体AUC为0.756,抗dsDNA抗体AUC为0.516.抗C1q抗体与抗dsDNA抗体水平呈正相关(r=0.358,P< 0.01),与补体C3、C4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43和-0.467,均P< 0.01).结论:血清抗C1q抗体能客观反映SLE疾病活动性,有效指导LN的诊断.ROC曲线提示血清抗C1q抗体实验效能优于抗dsDNA抗体,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LN诊断的特异度.

  • 抗核小体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高凤云

    目的 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了解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印迹法和间接荧光免疫法检测SLE患者、疾病对照组(其他风湿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的AnuA、抗dsDNA抗体及抗Sm抗体.比较分析SLE组、疾病对照组和正常人血清中的AnuA、抗dsDNA抗体及抗Sm抗体的关系.结果 ①AnuA在SLE患者组、疾病对照组和正常人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1.9%,3.6%,0%,SLE患者AnuA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P<0.01).②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在SLE患者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9%和96.4%,51.6%和98.2%,29.7%和100%.AnuA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抗体(P均<0.01),特异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AnuA对SLE诊断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是SLE的另一标志性抗体,联合检测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能有效提高SLE的实验室诊断率.

  • 三氧化二砷对MRL/lpr自发性狼疮小鼠抗双链DNA抗体和DNA甲基转移酶及CD11a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红;谢奇朋;孙莉;朱小春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TO)对MRL/lpr自发性狼疮小鼠抗双链DNA(dsDNA)抗体及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和黏附分子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的亚基CD11a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MRL/lpr狼疮鼠随机分为ATO治疗组、0.9%氯化钠注射液(NS)对照组和环磷酰胺组.另设正常C57/BL小鼠,随机分为ATO治疗组和NS对照组.以上每组各10只,隔日腹腔注射,给药2个月后处死,SYSMEX KX21血常规测定仪测定血常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MSA)法测各组小鼠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组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DNMT1及CD11a转录水平的表达情况.采用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MRL/lpr小鼠ATO 治疗组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0.89±0.07)和CD11 a(0.43±0.25)均低于NS对照组(1.77±0.28.P<0.01和0.99±0.31,P<0.05),DNMT1 (0.32±0.30)高于NS对照组(0.16±0.26,P<0.05);②MRL/lpr小鼠ATO治疗组及环磷酰胺治疗组小鼠的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分别为0.90±0.07和0.66±0.22)较NS组(1.77±0.28)下降,且ATO治疗组小鼠的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高于环磷酰胺治疗组(P<0.05):ATO组DNMT1(0.32±0.30)高于环磷酰胺治疗组(0.16±0.18,P<0.05),CD11 a(0.43±0.25)低于环磷酰胺治疗组(0.86±0.31,P<0.05);③在C57/BL小鼠中.ATO治疗组和NS对照组之间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TO 能减少狼疮小鼠体内自身抗体产生,逆转其低甲基化状态;但是对正常小鼠的抗体水平和其甲基化状态并无明显影响.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与抗C1q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金卫东;俞晓洁;贾敬年;周永列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与抗C1q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 lupus erythematosus,SLE)活动性的关系以及在狼疮肾(lupus nephritis,LN)患者血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33例LN患者血清进行检测,以43例无肾炎临床表现的SLE患者做为对照组.同时将76例SLE患者按SLEDAI评分分为SLEDAI≥10分组与SLEDAI<10分组两组,进行抗核小体抗体,抗C1q抗体与SLE活动度相关性的分析.结果:LN患者血清中抗核小体抗体与C1q抗体浓度及阳性率显著高于SLE对照组(P<0.01),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nRNP抗体有较高的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SLEDAI≥10分组,抗核小体抗体与抗C1q抗体浓度及阳性率显著高于SLEDAI<10分组(P<0.01),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nRNP抗体在SLEDAI≥10分组中有较高的阳性率,与SLEDAI<10分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中抗核小体抗体,抗C1q抗体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分别以LN和SLEDAI作为因变量将抗核小体抗体,抗C1q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nRNP抗体进行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以LN作为因变量入选的自变量有,抗C1q抗体,抗Sm抗体(P<0.05),以SLEDAI作为因变量入选的自变量有抗核小体抗体,抗C1q抗体(P<0.05).结论:在LN患者中,存在抗核小体抗体和抗C1q抗体的高表达,抗核小体抗体及抗C1q抗体在LN疾病中起较为重要作用.抗核小体抗体,抗C1q抗体,是反映SLE患者并发肾脏损伤的重要指标,在LN诊断和判定其活动性方面有重要作用,与SLE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能较好的反映SLE病情的活动性.

  • 不同方法检测抗双链DNA抗体性能评估及临床应用

    作者:孙佳莹;代思明;张志毅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青年妇女多见,临床表现为多器官、多系统受累,早期诊断有助于控制病情和改善预后[1].患者血清中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是SLE的特征性血清标志物,被列为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分类标准之一.临床用于病情活动程度、肾脏受累和治疗监测的指标[2].抗dsDNA抗体早能在SLE诊断前9年检测到,但也能在非SLE(如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血清中被发现[3].

  • 活性DNA诱导小鼠SLE样综合征的量效关系及其特点

    作者:吴瑾;熊思东;吴厚生;吕顺

    目的:研究活性DNA的剂量与其诱导小鼠SLE样综合征的关系,并对其特点进行全面研究.方法:从ConA活化的小鼠脾淋巴细胞中提取DNA,以不同剂量的活性DNA免疫同系小鼠,用ELISA方法测定IgG类抗dsDNA、抗组蛋白抗体的动态变化以及产生抗体的亚型,用免疫荧光检测抗核抗体核型和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结果:10 μg活性DNA能100%诱导抗dsDNA、抗组蛋白抗体生成,诱导的抗体以IgG1类为主,且小鼠肾脏存在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5 μg活性DNA诱导小鼠ANA阳性率为25%.结论:10 μg活性DNA即可诱导小鼠SLE样综合征,主要诱导自身体液免疫应答.

  •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的血清学指标的评价

    作者:金卫东;贾敬年;俞晓洁;周永列

    目的 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Clq抗体和抗dsDNA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对33例狼疮肾炎(L nephritis,LN)患者血清进行检测抗核小体抗体,抗Clq抗体,抗dsDNA抗体,以43例无肾炎临床表现的SLE患者做为对照组.同时将76例SLE患者按SLEDAI评分分为SLEDAI≥10分组与SLEDAI<10分组两组,进行抗核小体抗体,抗Clq抗体和抗dsDNA抗体与SLE活动度相关性的分析.结果 LN患者血清中抗核小体抗体.Clq抗体浓和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LN组(P<0.01),与SLE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SLEDAI≥10分组,抗核小体抗体,抗Clq抗体和抗dsDNA抗体浓度及阳性率显著高于SLEDAI<10分组(P<0.01),3种抗体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66.7%),特异性(85.7%).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中抗核小体抗体,抗Clq抗体和抗dsDNA抗体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分别以LN和SLEDAI作为因变量将抗核小体抗体,抗Clq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nRNR抗体进行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结果 显示以LN作为因变量入选的自变量有抗Clq抗体,抗Sm抗体(P<0.05),以SLEDAI作为因变量入选的自变量有抗核小体抗体,抗Clq抗体和抗dsDNA抗体(P<0.05).结论 在LN患者和SLEDAI≥10分组中,存在抗核小体抗体,抗Clq抗体和dsDNA抗体的高表达.3种血清标志物和SLE疾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

  • 061 抗dsDNA抗体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丽娟;刘彦虹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特征为体内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其中抗dsDNA抗体是目前公认的SLE高度特异性抗体,对临床诊断SLE和治疗监控极为重要.有关抗dsDNA抗体的研究正逐渐受到临床的重视.

  • 抗dsDNA抗体不同检测方法的临床价值及对比研究

    作者:高静;王淑惠;司元国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法(IBT)、胶体金斑点法(DIGF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绿蝇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CL-IIF)用于检测抗dsDNA抗体的临床价值.方法:提取我院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78份,选取同期健康血清72份,用四种方法检测两组抗dsDNA抗体.对比抗dsDNA阳性率,四种方法测SLE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红斑狼疮组抗dsDNA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健康组,且P<0.01;四种方法敏感性依次为57.3%、54.8%、62.5%、51.8%,特异性为93.4%、89.5%、86.2%、97.7%.结论:四种检测抗dsDNA抗体方法中,CL-IIF特异性高,ELISA敏感性高,DIGFA与IBT表现居中.

  • 磷酸化对组蛋白免疫原性的影响

    作者:韩晓辉;吴厚生;储以微

    为了研究细胞活化后组蛋白磷酸化程度的改变以及对其免疫原性的影响.将正常淋巴细胞组蛋白人为加磷酸、活性组蛋白人为去磷酸,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其磷酸化程度;然后用以上不同组蛋白同系免疫BALB/c小鼠,用ELISA法测定IgG类抗组蛋白抗体、抗dsDNA抗体,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核型及肾脏病理,用免疫印迹法测定可溶性核抗原抗体.结果发现淋巴细胞活化后,其组蛋白H1成分发生明显的丝氨酸磷酸化,对正常组蛋白人为加磷酸仍无免疫原性,活性组蛋白人为去磷酸后仅影响抗体产生的滴度,仍具有免疫原性.所以丝氨酸磷酸化在组蛋白的免疫原性改变方面起一定的作用,但不是主要因素.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 DNA结合活性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杨勤萍;曹长春;方丽;邹建洲;滕杰;吉俊;丁小强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NF-κB DNA结合活性变化及其意义.方法:6例SLE患者,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NF-κB DNA结合活性测定采用凝胶滞留电泳.结果:健康对照组5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NF-κB凝胶滞留电泳均为阴性.6例SLE患者中5例阳性,1例阴性.以血清抗dsDNA抗体的滴度为指标,5例显著升高者的NF-κBDNA结合活性也显著升高,1例阴性.NF-κB DNA结合活性与抗dsDNA抗体的滴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SLE的NF-κB DNA结合活性显著升高,且与病情活动性有关.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dsDNA抗体的表达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陈兴国;张小利;刘春燕;曹继伟;杜同信;王自正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dsDNA抗体,探讨抗dsDNA抗体在SLE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间接结合的放射性核素检测法(radioisotopic methods)检测SLE患者及疾病对照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征,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强直性脊柱炎等)血清中的抗dsDNA抗体,同时评估SLE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SLEADI)及实验室指标,并分析其与抗dsDNA抗体的相关性.结果:①60例SLE患者中有39例抗dsDNA抗体为阳性,阳性率为65%,抗dsDNA抗体,在33例对照组中有2例为阳性,阳性率为6.7%,抗dsDNA抗体在SLE的敏感性为65%,特异性为93.3%;②抗dsDNA抗体与Sm抗体无相关性(P>0.05);与抗SSA抗体有相关性(P<0.05);③抗dsDNA抗体阳性患者的脱发,皮疹,口腔溃疡,蛋白尿等临床表现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P<0.05);④抗dsDNA抗体阳性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降低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绝对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dsDNA抗体作为SLE的特异性标记的抗体,其表达与疾病的活动性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2013年全国229家实验室抗核抗体谱结果比对分析

    作者:宋宁;胡朝军;张蜀澜;邓垂文;李萍;白依娜;李丽君;董晓娟;吴子燕

    目的 调查全国抗核抗体谱(ANAs)的检测现状,以改进和提高其检测水平与质量.方法 由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风湿免疫病诊疗关键技术临床推广及转化应用研究”项目组向全国229家自愿报名参加ANAs检测的实验室发放比对品.比对品可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 (dsDNA)抗体、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共计一组5支血清.由项目组统一寄送至各实验室.各实验室在规定日期内使用常规方法检测,并将结果上传至项目组比对网站.采用Excel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及描述性评价.结果 参加ANA、抗dsDNA抗体及抗ENA抗体检测的实验室数目分别为217家、219家和223家.ANA、抗dsDNA抗体检测定性结果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8.9%和89.5%,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7.2%和98.8%.间接免疫荧光法(ⅡF)是检测ANA的主要方法,核型回报正确率高于89.5%,滴度回报结果在可接收范围内的正确率高于81.8%.抗dsDNA抗体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阴性符合率高于96%,但阳性符合率仅为76%,明显低于ⅡF法95.4%及ELISA法97.9%.抗ENA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高于94%.结论 2013年全国参与ANAs质评实验室的数量较以往明显增加.比对品的定性结果符合率理想,核型符合率较为理想,滴度和定量结果符合率有待提高.

  • 鱼精蛋白和肝素预处理ELISA检测抗双链DNA抗体的研究

    作者:徐兵;陈怡;黄毅;马晓宁;潘晨;伍严安

    目的 建立一种特异性好的检测抗双链DNA抗体的ELISA.方法 先用鱼精蛋白再用DNA依次包被反应板,建立鱼精蛋白包被ELISA(P-ELISA);再用肝素封闭未与DNA结合的鱼精蛋白位点,建立肝素封闭P-ELISA.用P-ELISA、肝素封闭P-ELISA和生物薄片免疫荧光法(BC-IF)对照检测了53例活动性SLE,44例非活动性SLE和27例其他AID患者的抗dsDNA抗体.结果 在P-ELISA检出的57例抗dsDNA抗体阳性中,有11例(活动性SLE 5例,非活动性SLE 6例)在肝素封闭P-ELISA检测为阴性,这11例经BC-IF验证全部为阴性;而在肝素封闭P-ELISA检出的46例阳性中,仅1例(非活动性SLE)与BC-IF不符.结论肝素封闭P-ELISA可降低P-ELISA检测抗dsDNA抗体的假阳性率.

  • SLE患者CTLA-4基因多态性与ANA、抗dsDNA抗体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艳;肖林生

    目的 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CTLA-4)+49A/G多态性与SLE的相关性以及对ANA、抗dsDNA抗体的影响.方法 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92例SLE患者、60例健康对照的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基因型多态性,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LE患者ANA与抗dsDNA抗体.结果 SLE患者中CTLA-4第一外显子+49 GG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92例SLE患者ANA阳性率87.0%,抗dsDNA阳性率为44.6%;ANA阳性组与阴性组的CTLA-4+49基因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dsDNA阳性组与阴性组的CTLA-4+49基因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dsDNA阳性SLE患者CTLA-4十49 GC型26例(63.4%),抗dsDNA阴性SLE患者,CTLA-4+49 GG型仅14例(27.5%),2组相差显著(P<0.01).结论 CTLA-4第一外显子+49A/G多态性与SLE显著相关,CTLA-4+49A/G多态性与SLE患者ANA无关联,与抗dsDNA抗体存在关联.

47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