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

中国误诊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sdiagnostics 중국오진학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6647
  • 国内刊号: 11-451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zgwzxzz.periodicals.net.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误诊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张经建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婴儿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并颅内出血观察

    作者:马进强;王歌今;李成国

    婴儿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APD)又称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临床见于生后4~5d出现的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又叫早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还见于生后1~2个月左右的婴儿出现的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此种疾病多合并严重的颅内出血.均由于维生素K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利用、合成障碍所致体内凝血酶原显著减少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多见于新生儿及40~50日龄的婴儿,以后者多见且发病危重,以颅内出血为主要表现.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92~1997年收治56例病例报告如下.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45例分析

    作者:凌奋;张萍;项晓东

    本文收集了新华医院1995-04~2000-06 45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资料,并就患者的选择和手术技术方面进行了探讨.

  •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

    作者:魏南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为探讨其病因分布及临床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一些有益的资料,本文对我院1995-01~1999-12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并经胃镜检查的住院患者139例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 早于临床诊断32例左心衰竭X线征象分析

    作者:周建勤

    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诊,也是心血管病死亡的常见原因[1].心力衰竭愈后好坏关键在于早期诊断,而左心衰竭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较早地反映到X线影像的变化,这些影像变化所产生的X线征象某些具有特征性,并早于临床表现.收集1980~2000年左心衰竭胸部X线片245例,追溯其首次X线胸片,发现其中32例在X线检查前,临床均无左心衰竭的诊断(统计资料来源于临床胸片申请单上的诊断),而在首次X线胸片上,已具有左心衰竭的X线影像变化.本文就其32例左心衰竭首次X线胸片征象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提高左心衰竭的早期诊断.

  • 超声检查在避免非典型输尿管结石误漏诊中的应用

    作者:夏明银;朱飒飒;杨梅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病.在工作中常遇到X线检查未见阳性结石,院外超声诊断未见异常或肾盂轻度积水的患者,经我们仔细检查,发现以输尿管结石原因多见,超声检查对这类非典型输尿管结石诊断,避免漏误诊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总结如下.

  • 腭裂患者术后语音治疗中的健康教育

    作者:李峰

    腭裂儿童的主要症状之一是语言障碍,其极大地影响腭裂儿童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因此,正常语言功能恢复在腭裂儿童的序列治疗中居于重要地位.针对腭裂儿童独具特征性的腭裂音质进行语音治疗,其目的是祛除或减少不正确的发音、错误发音及因腭咽闭合不全造成的代偿性音,大限度的恢复其正常的语言功能.在语言训练中,医护、家长和孩子是相互紧密联系的有机体,这种联系构成了共同的治疗模式.因此对腭裂儿童及家长在语音训练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了解腭裂的基本知识,掌握语言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会分析不正确的发音方式给孩子以帮助和辅导,家长的协助在语音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利迈先与羟氨苄青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对比

    作者:韩洪芳;崔瑛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小儿多发病,传统常用抗生素治疗.然而,随着耐药性的产生,往往疗效欠佳.我院门诊1998-05~2000-01应用利迈先片剂与阿莫灵(羟氨苄青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105例作一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操作体会

    作者:尤兰华;陈杭薇

    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的方法目前不完全统一,我们采用BAL技术规范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得了理想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现将我们工作中体会介绍如下.

  • 一期切除加管式造口术治疗结肠癌性梗阻

    作者:秦万龙

    我院自1986~1998年来应用一期结肠切除加回肠末端管式造口术,治疗结肠癌性梗阻25例,术后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

  • 联合脏器切除治疗中晚期贲门癌

    作者:孙诠;程秀珍;刘富才;田俊英;褚旭英;郝丽芬

    我科从1990-01~1999-12共施行脾、胰尾联合脏器切除治疗中晚期贲门癌29例,占同期贲门癌手术的1.41%(29/2060),现报告如下.

  • 猝死16例分析

    作者:郇正智

    猝死是心律失常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本文报道的16例均于夜间睡眠中突然死亡.现就16例猝死的尸解及猝死有关问题加以分析,探讨如下.

    关键词: 猝死 心脏/诊断 尸解
  • 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并发症304例分析

    作者:潘海涛;麻松;叶新华

    经椎弓根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已广泛开展,其创伤小、复位满意、固定坚强、操作方便的优点得到众多学者的公认,但手术操作中尚存在一些失误和并发症,应予以重视.现将我们开展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304例中的并发症结合文献作一分析.

  • 妊娠合并心脏病118例分析

    作者:王桂青;于国利

    本文分析了我院1988-01~1999-12住院分娩的118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988-01~1999-12我院共收住院分娩产妇40948例,合并心脏病者118例(占0.29%),其诊断于产前通过病史、查体、胸片、心电图、超声及外科手术证实,年龄22~41岁,经产妇13例,初产妇105例.系统性回顾分析:采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加以统计学处理.

  • 肺栓塞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因诊断5例分析

    作者:刘献成;李献民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见的病因,约占80%~90%,其他较少见的病因是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甚少见的病因是肺血管疾病.慢性反复性肺血栓栓塞;发病隐匿、缓慢、发现较晚,主要表现为重症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是临床进行性的一种类型,近年研究发现临床并不少见.临床对COPD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治非常熟悉,但是对反复发生的肺栓塞引起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缺乏足够的重视.肺栓塞(PE)发病率较高,临床诊断率不高,特别是在基层医院诊断率还不高,误诊率可达40.6%~79.1%.现将我院近3a内诊断的由肺栓塞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例报告如下.

  • 组织胞浆菌病2例分析

    作者:樊心友;张平;马天启

    组织胞浆菌属是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丝孢菌目、丛梗孢科中的一个属[1],可侵犯网状内皮系统和淋巴系统,引起深部的真菌病,检出后即有诊断价值.组织胞浆菌病由对人具有病原性的荚膜组织浆菌及其杜包变种感染所致.荚膜组织胞浆菌的菌丝体产生的小孢子经呼吸道、皮肤、粘膜、胃肠道侵入人体,机体免疫功能低的易感人群,可在局部引起原发性组织胞浆菌病或播散至全身引起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鸡、狗、猫、鸟、鼠等是重要传染源[2].

  • 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瘘的早期发现与处理26例分析

    作者:闫道先;邵军喜;冯驰

    我们总结1991-10~2000-09手术治疗的食管贲门癌胸内食管胃吻合542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6例,发生率4.80%,死亡11例,病死率42.31%.总结吻合口瘘早期发现的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 原发性肝肉瘤误诊13例分析

    作者:赵红;刘永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3例,年龄27~63岁,平均46.2岁.临床上均有上腹部隐痛及腹胀病史,上腹肿块6例,上腹胀满纳差10例,发热5例,肝肿大11例,肝功能异常1例,白球比例1∶1,全组无肝硬化、黄疸,1例少量腹水.B超提示肝内巨大囊性变9例,实质性变4例.误诊时间0.5~9个月.1.2 误诊疾病术前6例误诊为肝囊肿,误诊1个月;4例误诊为肝癌,误诊9个月;2例误诊为肝脓肿,误诊2个月;1例误诊为肝包虫症,误诊1个月.

    关键词: 肝肉瘤/诊断 误诊
  • 软性乳腺癌误诊30例分析

    作者:梁洪伟;单吉贤

    乳腺癌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病灶位于体表,触诊辅以其他手段检查不难诊断,但在临床工作中,有时会见到一种质地软韧的乳腺癌极易误诊为良性病变而导致诊断、治疗时间的推迟,影响疗效和预后.本文现将我院因其病灶软韧而延误诊断的30例乳腺癌予以报告,目的在于引起临床上重视.

  • 脑干肿瘤误诊11例分析

    作者:李英;房亚兰

    脑干肿瘤在临床上并非罕见,但其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困难.为减少误诊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将近年来经治的11例患者的误诊情况结合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 儿童嵌顿性斜疝致腹膜炎10例分析

    作者:刘大军

    儿童腹股沟斜疝是外科的常见疾病,嵌顿致腹膜炎者占一定比例.我院自1997-03~2001-03,共收治儿童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致腹膜炎10例,均由下级医疗机构转诊,占同期儿童腹股沟斜疝的3.38%(10/296).现就其致腹膜炎的原因分析如下.

  • 老年人原发性脑肿瘤误诊26例分析

    作者:许冬梅;陈继征

    近年来,老年人原发性脑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显著增加,但因老年人原发性脑肿瘤的临床特点与中青年人有较大不同,临床极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1995-01~1999-12收治的26例老年人原发性脑肿瘤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的31例中青年原发性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如下.

  • 恙虫病误诊18例分析

    作者:张松林

    恙虫病是一种由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多表现为突然起病、发热、皮疹、焦痂、淋巴结肿大、外斐氏试验呈阳性.临床表现典型时,大多不易误诊,但如若该病以其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出现时,常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我院自1996-05~1999-10间共收治恙虫病92例,其中18例入院时初诊误诊,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关键词: 恙虫病/诊断 误诊
  • 贝赫切特综合征误诊28例分析

    作者:刘建中;刘艳芳;高志强

    贝赫切特综合征(Behcet's syndrome,B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除口、眼、外生殖器三联征外,还可累及皮肤、关节、血管、心脏、神经系统、消化道、呼吸系统、肾等多器官、多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各症状常常不同时出现,且又缺乏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容易误诊漏诊.我院1992-01~2000-11共确诊BS 52例,外院及入院初误诊2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误诊肿瘤33例分析

    作者:王天科

    快速冰冻切片(FS,Frozen sections)对临床手术中肿瘤的定性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因各种原因,FS仍存在较高的误诊率,给临床手术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现总结我院1995~2000年FS误诊的33例肿瘤资料,探讨其发生原因,以期提高FS的诊断准确性.

  • 原发性胆囊癌误诊40例分析

    作者:朱英

    原发性胆囊癌早期诊断率极低,预后差.我院1980-01~2000-07共收治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原发性胆囊癌51例,其中术前误诊40例,误诊率高达78.4%.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 以副癌综合征为主要症状的肺癌误诊12例分析

    作者:唐石铜

    本组12例均以副癌综合证为主要症状且缺乏典型肺癌的X线表现,初诊时均被误诊,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7例.年龄48~72岁.农民4例,工人6例,干部3例,误诊时间短2wk,长达8个月.临床表现:①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证7例,均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乏力、精神差,生化检查示:血Na+96~118 mmol/L,Cl-71~84 mmol/L,且补充氯化钠后低钠血症不易纠正.②持续发热3例.神经肌肉综合征2例,其中1例头晕、呕吐、走路不稳,1例表现为双下肢疼痛无力,而骨髓X检查无异常.X线胸片:未见异常3例,片状阴影6例,空洞3例.胸部CT检查11例,肿块影7例,空洞3例.病理细胞学检查12例均为肺癌,支气管镜检查10例,经皮肺活检2例.

  • 大龄儿童肠套叠误诊35例分析

    作者:焦建英;姜桂珍;陈方焘;刘占华

    大龄儿童肠套叠并不少见,且临床表现不典型,特别肠道器质性病变所致的继发性肠套叠逐渐增多,极易漏误诊.1990年以来,我院共收治肠套叠患儿150例,其中5~13岁大龄儿童35例(23.3%).术前明确诊断肠套叠者仅7例,误诊率为80%(28/35),现报告如下.

  • 总胆管末段异位胰腺误诊2例分析

    作者:刘金炎;许国平

    异位胰腺临床少见,发生于总胆管末段更为罕见,我们近10a收治2例,术前均误诊为胆道恶性肿瘤.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临床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 伤寒误诊28例分析

    作者:施荣杰;王静蓉

    近年来,由于耐药伤寒菌株和L形伤寒的出现,以及抗生素、激素、解热镇痛药的早期应用,致使临床表现不典型伤寒病例增多,临床误诊率较高.我院收治的132例伤寒中,28例误诊,误诊率21.2%.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关键词: 伤寒/诊断 误诊
  • 小儿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误诊8例分析

    作者:李运璧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小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结缔组织病,其临床特点及体征无明显特异性,所以临床上极易误诊.我院1994~2000年治疗该病13例中,误诊8例,误诊率高达61%,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 化疗致治疗相关性白血病误诊为骨髓抑制5例分析

    作者:孙晓东;乔健;赵红;封青海;马安柱

    治疗相关性白血病(Therapy-ralated Leukemin,TRL)近年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与放化疗和其他药物治疗有关,现将我科1997~2000年收治5例治疗相关性白血病曾误诊为骨髓抑制病例的临床特点总结分析如下.

  • 小儿脑性瘫痪误诊23例分析

    作者:梁松;李雄斌;段云

    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cerebralpalsy,CP)是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是儿童严重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发生率约3‰~5‰[1].由于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易造成误诊,从而失去了早期康复的佳时机.1999-02~2001-02我院共收治脑瘫患儿127例,其中误诊23例,误诊率18.11%,现分析报道如下.

  •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误诊11例分析

    作者:杜云生;闫东红;王占华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MVT)临床少见,又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误诊率高.从1989~2000年我们共收治11例,全部误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 肠易激综合征误诊38例分析

    作者:郑永明;王桂荣;张红霞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器质性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世界范围发病率约10%.女性多于男性,此病约占胃肠道疾病的20~50%.但在我国漏诊、误诊常有发生.我院自1996~2000年共收治38例误诊病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12例分析

    作者:王世寿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的、自愈性疾病,在临床上较少见,易与感染性疾病、粒细胞减少症、淋巴瘤或其他恶性肿瘤相混淆.笔者收集本院近年收治的20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12例,误诊率60%,分析如下.

  • 甲亢性周围性麻痹误诊11例分析

    作者:张守兰;邵泽敏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属甲亢性肌病.有甲亢病史的患者发生周期性麻痹,较易诊断,但若无甲亢病史,则易误诊.现将我院1993-03~1999-12确诊的11例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 甲状腺手术并发气管塌陷3例分析

    作者:魏温涛;刘勤江

    气管软化塌陷是甲状腺手术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救治不当死亡率较高.国内资料显示其发生率约为0.1%[1].我科自1996~2000年共完成甲状腺手术840例,术中及术后发生气管塌陷3例,发生率0.35%.

  • 胰腺囊性肿瘤CT误诊8例分析

    作者:张新明;姚昌晔;刘双国;朱金奇;杜秀琴;贺磊;赵艳平

    1 临床资料1995~1999年经CT诊断为胰腺囊肿,后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胰腺囊性肿瘤8例,女5例,男3例.年龄27~51岁,平均年龄37.9岁.均有上腹部及左上腹疼痛病史,病史2个月~2a不等.6例上腹部可扪及大小不等的包块,8例均无明显的慢性胰腺炎病史.

  • 老年低血糖误诊为脑血管病19例分析

    作者:尉国典

    1999年以来,我们先后收治19例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的低血糖患者,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8例,年龄63~78岁,平均63.65岁.其中:因糖尿病服药所致15例,原因不明4例.从入院到确诊时间为3~48h,平均7.8h.临床表现:意识朦胧、定向力障碍、震颤9例,占47.36%;躁动不安、四肢抽搐6例,占31.57%;昏迷、小便失禁4例,占21.05%.查体:瞳孔散大8例,占42.10%;瞳孔缩小3例,占15.78%;锥体束征阳性8例,占42.10%;巴彬斯征阳性4例,占21.05%;肌张力降低9例,占47.36%;血压升高6例,占31.5%;血压下降3例,占15.78%;HR>100次/min 16例,占84.12%.辅助检查:血糖1.3~2.6 mmol/L,平均2.03 mmol/L.头颅CT除7例见陈旧性脑梗塞外,未见脑出血或新梗塞灶,血钾降低6例,尿素氮及血肌酐升高7例.治疗及转归:明确诊断后,立即给予50%葡萄糖静脉注射,5%~10%葡萄糖维持滴注,18例治愈,1例死亡.

  • 垂体瘤误诊12例分析

    作者:段林生;高全英;林松森;张士义;崔建青

    垂体瘤临床表现比较复杂,症状无特异性,在早期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我们所遇12例垂体瘤患者,在确诊前均发生误诊,现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垂体瘤/诊断 误诊
  •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误诊42例分析

    作者:侯燕明;李敏遐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是由病疹、病毒群的EB病毒引起与原发性EBV感染有别,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症状复杂,表现多种多样与许多疾病有相似之外,极易延误诊断,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现把我科从1993-05~2001-11收治的42例分析如下.

  • 胆囊罗-阿氏窦穿孔误诊14例分析

    作者:唐学洵

    胆囊罗-阿氏(Rokitansky-Aschoff)窦穿孔是一种特殊的胆囊穿孔形式.由于文献报道不多,临床上很多人对此症的认识不深.不仅在术前,即使术中直视下也常难于作出正确诊断.作者曾参与治疗罗-阿氏窦穿孔14例,均为术中难以明确胆道或空腔脏器穿孔而反复探查的病例.本文旨在提出作者的诊断体会,以期引起临床诊治中注意.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9例分析

    作者:林正豪;田贤先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简称隐脑)为深部真菌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国内谭氏报道,误诊疾病达38种[1].我科1993~2000年共收治隐脑13例,其中9例有过误诊,现报告并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 后循环脑梗死早期误诊32例分析

    作者:潘志信

    后循环脑梗死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由于各种原因,早期易于误诊,或诊断时间延长,以至延误溶栓治疗时机.本文就我院1995年至今收治的32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早期误诊原因进行总结分析.

  • 急性肺栓塞误诊9例分析

    作者:任荣

    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是临床并非少见的危重疾病,常由于诊断手段限制而出现误诊和漏诊,现对我院1990~2000年经住院确诊后9例APE患者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

    关键词: 肺栓塞/诊断 误诊
  • 回盲部结核误诊11例分析

    作者:王敬文;陈立英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结核病发病率的回升,回盲部结核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常因解剖原因、患者检查痛苦及医源性因素不能作出明确诊断而误诊.近10a来,我院共误诊回盲部结核11例,均手术治疗并由病理确诊.

  • 中药引起皮肤病23例分析

    作者:梁丽英

    随着中药的广泛应用及剂型改革,在临床因中药引起变应性皮肤病例逐渐增多,笔者仅就临床所见23例做以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14例,年龄大78岁,小13岁,平均年龄42岁.荨麻疹型16例,紫癜型2例,血管性水肿型2例,接触性皮炎2例,固定性药疹1例.致敏药物:单味中草药有西洋参、川贝母、番泻叶、胖大海、黄柏等.复方中成药有藿香正气丸、黄连上清丸、六神丸、如意金黄散、板兰根冲剂等.病例特点:中药所致变应性皮损为多形态,其中以荨麻疹型为多见,23例患者用药史均较单一,单味药物致敏者,皮损消退后,用原致敏药物的浓液作皮肤试验均显阳性反应,至于中草药复方所致变应性皮肤病,难以明确某具体药物的致敏情况未作报告.

  • 恙虫病误诊28例分析

    作者:孙希平;冯爱芳;董晓燕

    本地区2000-10~2000-12首次流行恙虫病,我院先后收治79例,误诊2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12~65岁,平均38岁,学生2例,居民1例,农民25例,均有野外作业或效游史.均有发热,T38.6~42℃,呈驰张热或稽留热.本组皮肤焦痂或溃疡13例,部位脐周6例,颈部3例,腹股沟2例,腋窝2例.皮疹15例,躯干部皮疹13例,全身皮疹2例,皮疹密集者5例,散在者10例,皮疹形态、大小不规则,多为暗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出疹时间多在发热2~5d.淋巴结肿大14例,多与焦痂部位有关,大者如花生米大小,小者如黄豆粒般.其他:肝大6例,右肋下1~2 cm,质软,脾大5例,左肋下0.5~1.5 cm,23例有结膜充血,咽部充血,伴头痛15例,全身痛20例,头晕6例,咳嗽5例,胸闷3例,食欲不振25例,乏力26例,腹胀7例,腹痛、腹泻2例.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6例,正常20例,减低2例,尿蛋白(+)11例,()3例,()1例,RBC(+)5例,()3例,管型1~2个/HP2例,肝功能ALT升高者13例,60~190U/L,平均110U/L,心电图ST段压低,T波倒置2例,胸部X线检查,片状阴影3例,肺纹理粗重8例.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6例,斑疹伤寒6例,药物疹4例,败血症3例,肺炎2例,肾炎2例,心肌炎2例,肠炎2例,肾综合征出血热1例.

    关键词: 恙虫病/诊断 误诊
  • 直背综合征误诊12例分析

    作者:潘力行

    Rawlings于1960年首先提出一种可引起假性心脏病的胸廓畸形,称之为直背综合征.国内至今已报道数百例,说明直背综合征并非少见,现将我近10a临床所见而又被误诊12例报告如下.

  • 原发性胆囊癌误诊11例分析

    作者:陈亚敏;吴宜斌

    我院自1991-01~2000-12共收治原发性胆囊癌11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误诊率为100%,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女10例,男1例,年龄50~73岁,病程3个月~2a.均有右上腹痛反复10a余,近1~2wk加重,均有程度不等的消化道症状,黄疸7例,进行性消瘦5例,剑下及右上腹压痛,无明显肌卫反跳痛11例.可触及胆囊,均未扪及浅表淋巴结肿大4例.11例B超均显示胆囊结石,胆囊增大4例,颈部结石嵌顿,长径约10~12cm;合并有胆总管结石3例,胆总管7~12cm;总胆红质及1min胆红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7例,两者比例均>50%;血象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 老年慢性非特异性肺炎误诊为肺癌23例分析

    作者:马海波;张晓慧;孙共启;唐志德;马春茂;梁志强;刘志勇;孙勇

    1975-07~1999-06我们行肺癌根治术1612例,其中从临床症状到影像学表现都酷似肺癌而术后病理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的老年肺炎患者23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影像学及纤支镜检查所见和治疗方法的选择讨论分析如下.

  • 初发性寻常型银屑病误诊128例分析

    作者:李合群

    现将我院皮肤科1996~1999年门诊所接诊的初发性寻常型银屑病的误诊误治病例128例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73例,女55例,年龄6~52岁,16~38岁102例,约占80%,病程3~50d,平均26d.多次重复误诊为过敏者86例,误诊为湿疹15例,玫瑰糠疹12例,荨麻疹6例,体癣5例,不明诊断4例.

  • 肺癌误诊为肺结核69例分析

    作者:韩晓婷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空气污染和吸烟问题的日益严重,使肺癌的病死率占肿瘤患者死亡的首位或第2位[1],由于肺癌患者发病隐匿,临床症状并不典型,许多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影响肺癌早期诊断的因素多在于误诊.文献报告肺癌误诊为肺结核者多[2],尤其是肺癌呈浸润性生长时更易误诊.本文对1996-06~2000-06在我院确诊的69例曾误诊为肺结核的肺癌病例进行分析如下.

  •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误诊误治38例分析

    作者:方连法;许立恒;姜克宁

    笔者收集整理从1976~1998年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185例,由于误诊导致手术错误38例,本文就3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38例均为女性,年龄24~49岁,中位数37岁,病程1a以内3例,2~5a33例,11a以上2例.甲状腺表现为弥漫性肿大伴结节状肿块.术后病理证实为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其中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下称甲亢)4例,并甲状腺癌(下称甲癌)5例(全为乳头状癌).术后2~6个月检测TSH均增高.其中T4、FT4值正常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17例,其中T4、FT4值降低的甲状腺功能减退(下称甲减)21例.随访并甲癌5例,分别为术后9a、13a死亡各1例,存活的另3例分别为术后2~3a 2例,26a 1例.

  • 首发为神经系统症状的肺小细胞癌误诊16例分析

    作者:丁桂真

    1990~2000年间,我科经纤维支气管镜(FB)检查病理确诊肺癌532例中,肺小细胞癌(Sclc)40例(占7.5%),其中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而就医的颅内或脊髓转移患者占40%(16/40),因呼吸系统症状缺如或不明显,均被误诊,教训颇深,报道如下.

  • 以首发躁狂为突出表现的脑梗塞误诊13例分析

    作者:万淑英;吕杰民;程进前;麻景豫;田秋月;伊献丽

    脑梗塞常表现为各种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而以首发躁狂等精神症状为突出表现的脑梗塞临床少见或未受到重视,容易造成误诊.现对我院1996-06~2000-06收治的以首发躁狂精神症状的脑梗塞13例分析报告如下.

  • 恶性淋巴上皮病误诊1例分析

    作者:李铮;尹明平;费伟;沈志浩

    恶性淋巴上皮病(Malignant Lymphoepithelial Lesion MLEL)是一种较罕见的涎腺恶性肿瘤.由于在临床表现上的多样性,极易误诊,现将我科所遇1例报道如下.

  • 格林-巴利综合征误诊19例分析

    作者:韩蔷;刘宇;李光;汤荣兰

    格林-巴利综合征早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伴有前驱症状,容易误诊.1994~2000年临沂市收治的格林-巴利综合征63例,其中初诊时误诊19例,误诊率为30.2%.现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 老年人食管源性胸痛误诊为心绞痛23例分析

    作者:王庆春;翟世敏;李新文

    我院自1997~2000因老年人食管疾患致胸痛误诊为心绞痛共23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5例,女8例,年龄58~72岁,平均65岁.病史0.5~3a.全部患者均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向肩背部放射9例,与饮食有关6例,伴心悸、胸闷5例,与活动有关3例,与体位有关3例,与精神有关2例,体态肥胖11例,吸烟9例,饮酒13例,有轻度血压升高6例.胸痛发作时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ST段压低7例,T波低平或浅倒5例,室性早搏3例,房性早搏1例.以冠心病心绞痛收住院治疗10例,门诊治疗13例,均采用静滴或口服硝酸甘油,改善冠脉循环、营养心肌等治疗后无效或加重,又经胃镜或X线钡餐检查证实有反流性食管炎13例,食管憩室炎2例,食管溃疡2例,食管裂孔疝4例,食管痉挛2例.并经胸部拍片和B超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胸痛.

  • 抗菌药物致急性肝损伤23例分析

    作者:余玲

    菌药物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其中很多药物经肝脏代谢而灭活,其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也时有发生.本文收集抗菌药物所致的急性肝损伤患者23例,进行分析如下.

  • 胸外伤机械通气致医源性气胸5例分析

    作者:吴威士

    自2000-01~2001-01我们对胸外伤患者施行机械通气,其中5例通气后出现气胸,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19~44岁.车祸伤3例,爆炸伤1例,砸伤1例.入院时均摄卧位X线胸片,报告一侧多发肋骨骨折3例,两侧多发肋骨骨折2例.5例均未发现气胸.入院后表现为呼吸浅快,呼吸频率28次/min以上,三凹征明显.经鼻吸氧后呼吸困难症状无改善,即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都很快出现循环功能紊乱,心率增快,达140~170次/min,血压下降到90/53mmHg以下,血氧饱和度不升反降.用强心药、升压药及调整呼吸机参数亦无效.急摄床边胸片均发现气胸,纵隔偏移.即行上胸部胸腔闭式引流术,气体排出后,心率都很快减慢到120次/min以下,血压上升到90/53mmHg以上,血氧饱和度升高到97%以上,呼吸困难症状得到改善.

  • 继发性自发性气胸误漏诊46例分析

    作者:蔺景双

    我院自1985-07~2001-02共收治自发性气胸(以下简称气胸)336例,其中继发性气胸46例在首诊时误诊或漏诊.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1例,女15例,年龄21~72岁.病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25例,肺炎7例,肺大泡5例,肺癌3例,肺结核2例,特发性肺纤维化4例.部位:右侧气胸26例,左侧气胸19例,双侧气胸1例.气胸气量:患侧肺组织被压缩<30% 10例,30%~50% 17例,>50% 15例,>80% 4例.

  • 食鲤鱼胆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作者:王婷

    1 病例报告男,50岁.因腹胀、少尿14d加重2d入院,于14d前服用鲤鱼胆后出现腹胀,伴尿量减少,无腹痛、便血、恶心症状,就诊于本县医院,诊断为不完全性肠梗阻,治疗后无明显好转,此后出现腹泻,腹胀加重,尿量明显减少,约400 ml/d,为进一步治疗到我院就诊,入科查体:下肢轻度水肿,T36℃,P80次/min,BP165/90 mmHg,血BUN29.7 mmol/L,K+5.94 mmol/L.诊断为急性肾功能衰竭,高钾血症,经纠正血钾,保护肾功能对症治疗,1个月后患者痊愈出院.

  • 自发性食管破裂误诊3例

    作者:尤宜;于立耘;陆德川

    1 病例报告例1 男,46岁.因中上腹痛12h,呕吐3次于2001-03-09急诊入院.患者发病前饱餐后逆风用力蹬脚踏车数小时后突然出现胸部及上腹部持续性剧痛,并向全腹及左背后放射,吸气时疼痛加剧,伴大汗,面色发白.查体:T36℃,P92次/min,R24/min,口唇轻度紫绀,气管向左移位,右肋间饱满,右肺呼吸音消失.腹软,剑下压痛明显,有腹肌紧张,无反跳痛.胸透示右侧液气胸.WBC18.2×109/L,血淀粉酶130U/L.ECG:T Ⅱ、Ⅲ、avF、Vs倒置,ST段压低0.05mV.入院诊断:自发性液气胸.行胸穿抽出褐色带食物残渣液体.立即修正诊断:自发性食管破裂,感染中毒性休克.急转胸外科手术,全麻下开胸探查,证实为中下段约10 cm长度食管不规则破裂伴坏死,已无法修补,行食管部分切除.术中血压不稳定,术后体温高,一直无尿,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第2天,突然心跳呼吸停止.死后诊断:自发性食管破裂,急性化脓性脓胸,感染中毒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

  • 幽门管十二指肠交界处错构瘤性息肉误诊1例

    作者:柴瑞新;张立斌;张晖

    1 病例报告男.59岁.无诱因出现黑便1个月.胃镜示:十二指肠降段内侧见一红色粘膜肿胀,远端有出血,局部粘膜隆起,表面光滑.1个月体重下降2.5~3kg,睡眠尚好,柏油样便及黑便,小便正常,既往史无特殊,无家族遗传病及传染病史.查体:腹部平坦,腹软,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蠕动波,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扪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经B超、CT、MRI检查十二指肠平滑肌瘤或肉瘤.

  • 十二指肠腺癌误诊1例

    作者:李海志;李光哲

    1 病例报告男,46岁.于2000-03-12因上腹胀痛不适在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球后壁有约2 cm×1 cm溃疡,给予洛赛克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缓解.停药1个月后症状加重.在同一医院行毕罗Ⅱ氏胃大部切除术(结肠前输入段对大弯、输入输出空肠段作侧侧吻合)因溃疡较深,与胰腺等周围组织粘连紧密,而将溃疡旷置.术后9d上腹出现包块,且疼痛明显,部分切口裂开,流出黄色肠内容物,诊断:十二指肠残端瘘.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抗炎、局部引流等治疗,包块消失,瘘口闭合出院.术后2个月,因再次出现上腹包块,持续顽固性疼痛于2000-08-05来我院,查体:患者消瘦明显,上腹正中见长15 cm手术切口疤痕,局部可触及质硬包块,无明显压痛.拟诊:十二指肠球溃疡术后、上腹炎性包块.于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经原切口入腹,见腹膜上有多个粟粒大小白色结节,局部组织粘连成团,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原吻合口通畅.切取原溃疡旷置处及淋巴结组织行冰冻切片检查,诊断:十二指肠腺癌、腹膜及腹腔淋巴结转移,关腹.于术后2个月死亡.

  • 新生儿胃穿孔术后胃瘘治愈1例

    作者:张俊臻;王廷卿;苟三堂

    1 病例报告女,4日龄.呕吐、腹胀1d,呼吸急促5h,于2000-05-21入院.因羊膜早破、羊水污染,宫内窘迫而分娩.孕36wk,生后一般情况好,进食母乳,生后第4天突然呕吐,吐出咖啡色液体,腹泻、恶心、腹胀,呈进行性加重.无大便排出,拒乳,呼吸困难,反应低下,手足凉,面色发灰.查体:T37.2℃,P148次/min,R84次/min,W2.5kg.意识清楚,精神差,烦躁,阵发性哭闹,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痰鸣音.心律齐,心音强,无病理性杂音.腹部呈球形膨隆,腹壁静脉怒张,腹部及阴阜水肿.肝浊音消失,腹壁紧张,皮肤发红发光,压痛明显,有移动性浊音,原始反射减弱.X线腹部立位平片示:有大量气体和液体,横贯全腹大液面,胃泡消失,膈肌升高,肝脾阴影移行于中腹部背柱两旁.诊断:新生儿胃穿孔,弥漫性腹膜炎.入院后吸氧,腹腔穿刺见大量高张气体,对症处理,立即手术清除坏死胃壁,全层修补缺损,网膜加固,胃后壁置一橡皮管引流,术后胃肠减压96h,腹腔引流管引出大量桔褐色液体,行胃肠造影示:吻合口有约1.0 cm×0.5 cm大小瘘口,诊断术后胃瘘.手术困难大,保守治疗,行周围静脉营养,白蛋白2 g,血浆50 ml联合治疗20d,腹腔引流减少到无渗出液,胃瘘愈合.同时防止电解质紊乱,纠正脱水和休克,有效抗生素治疗,每天液体量300 ml,保证足够热卡供给,特别重视喂养,由糖水到糖奶比例液体,过渡到完全母乳喂养,胃肠正常运动,一般情况好,出院母乳喂养.

  • 口腔组织胞浆菌病误诊1例

    作者:陈宇轩;韩小宪;林雪梅

    1 病例报告女,42岁.因左上后牙槽肿物复发3个月于1999-06-23就诊.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左上后牙疼痛、松动.在当地县医院就诊,诊断为牙周炎,将患牙拔除.不久,患者发觉自拔牙创中长出一淡红色肿物,突出于牙槽窝影响进食.肿物生长较慢,无疼痛及其他不适.患者再次到县医院就诊,诊断为上颌骨肿物,将肿物切除,抗生素治疗.但术后不久,肿物复发,再次由牙槽窝中长出而来我院就诊.检查:一般情况好,心肺腹部无阳性体征.专科情况见7缺失,牙槽窝内可见一约1.5 cm×1.0 cm×0.7 cm大小结节状肿物,突出于牙槽嵴.肿物质中等,紫红色,其上有齿痕,界限较清楚,无触痛.双侧颌下区可扪及肿大淋巴结.X线片示上颌窦正常,周围骨质无明显破坏.胸透未见异常.血常规Hb110 g/L,WBC4.1×109/L,N0.73,L0.22,M0.02,E0.03,PLT120×109/L,RBC3.8×1012/L.给予肿物取活检送病理检查,HE染色切片中可见圆形、卵圆形噬酸性小体,周围有一透亮荚膜,直径在2~4 mm.诊断:口腔组织胞浆菌病.给予酮康唑200 mg/次,2次/d,口服抗真菌治疗,3个月后复查,口腔内肿物消退.

  • 盆腔内异位肾脏误诊1例

    作者:苗志杰;郑笑娟;邹晓娉

    1 病例报告女,33岁.因体检时发现盆腔内肿物来我院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无不良感觉,妇科内诊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子宫右后方可触及一约6 cm×4 cm肿物,表面光滑,固定,实质感,疑诊盆腔实质性肿物,要求超声协助诊断.使用东芝SSA-270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75MHz,常规下经腹探查,患者充盈膀胱.

  • 腹股沟区蔓状血管瘤出血误诊为嵌顿疝2例

    作者:李飞

    1 病例报告例1 男,6岁.8h前玩耍时突发右侧腹股沟肿块伴疼痛,无腹痛,无呕吐,既往无腹股沟区肿块史.检查:右侧腹股沟区耻骨结节外侧可见4 cm×3 cm×3 cm椭圆形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质稍硬.触之疼痛.诊断为右侧腹股沟斜疝嵌顿.急诊手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可见数支粗大血管纵横交错,向四周蔓延,游离时剪破血管,见腔内有大量陈旧性血栓,切除瘤体组织,血管粗直径达1 cm,术后诊断:蔓状血管瘤.病理诊断:血管组织瘤样增生.术后8d痊愈出院.约1.5a后原切口下复发,再次手术清扫,至今3a无复发.

  • 下腔静脉瓣血栓性赘生物1例

    作者:周骐;肖颖彬;陈林

    1 病例报告女,24岁.因劳累后心悸、气短1个月入院,无咯血、胸痛史.查体:双肺无阳性体征,叩诊心界正常,HR9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颈静脉无怒张,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肢导联低电压.UCG示右心房内近下腔处可见1.5 cm×3.0 cm强回声光团,随心脏舒缩摆动.X线片示双肺血无改变,心胸比例正常.术前诊断:心腔占位病变,心脏粘液瘤?1999-01-17在全麻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行手术,取胸前正中切片,纵劈胸骨,见心包无积液,常规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行右房斜切口,见赘生物位于下腔静脉瓣,大小1.5 cm×3.0 cm,与周围无粘连,完整切除赘生物及所附之下腔静脉瓣,残端以4~0涤纶线闭合,探查三尖瓣及右房内无赘生物,排气,缝合心脏切口,体外循环23min,阻断升主动脉14min,手术及术后恢复顺利.病理:大体所见灰白、灰褐色组织4块,大者1.4 cm×0.8 cm×0.8 cm,小者0.5 cm×0.4 cm×0.3 cm,切片观:①送检瓣膜样组织纤维增生、钙盐沉着;②赘生物呈血栓性.

    关键词: 下腔静脉瓣 赘生物
  • 先天性无痛症伴无汗症误诊1例

    作者:晏党;张扬文;侯杰

    1 病例报告男,2岁.因阵咳2d,高热伴频抽搐1d,于2001-01-10急诊入院.查体:T41.4℃,P180次/min,R42次/min,抽搐状态,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口周发绀,周身皮肤可见多处因创伤遗留的疤痕,咽赤,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软,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肋下1.5 cm,质软,各种深浅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部CT、血清离子及胸片均正常,WBC1.2×109/L.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热惊厥.给予抗炎、镇静、药物退热,因上述治疗效果不明显,给予物理降温,体温降至正常,怀疑先天性无痛症伴无汗症.追问病史,患者系第1胎,第1产,足月,正常产,生后母乳喂养,智力偏低于同龄正常儿童,其母孕期正常,无感染史及放射线接触史,未服用过药物,父母非近亲婚配,否认家族遗传病史,自幼无汗,无痛觉、温觉,对各种冻伤、烫伤及注射,从不知疼痛,喜凉,多次因高热引起抽搐,从未做过皮肤组织活检,于入院第2天,取前臂粟粒大小皮肤组织一块,镜下见:表皮无萎缩,毛囊、汗腺及皮脂腺结构正常,皮下周围神经纤维少,且无髓鞘神经纤维,符合先天性无痛症伴无汗症诊断.

  • 节育环异位22年 1例

    作者:宋诚;苗传爱

    1 病例报告53岁.因反复性腹痛、发热22a,加重7d于2001-02-02入院.患者22a前产后2个月,在基层医院放置节育环,随之腹痛,因计划生育原因,住院保守治疗10d出院.此后,反复出现腹痛并伴发热,多次在当地医院以盆腔炎治疗,疼痛缓解,近7d无明原因出现下腹痛,呈坠胀痛及绞痛发作,伴有畏寒.查体:T37.7℃,P86次/min,R21次/min,BP100/70mmHg.痛苦面容,下腹部压痛.妇科检查:宫颈光滑,宫体水平位,稍小于正常,右附件区可触及6 cm×5 cm×4 cm囊实性肿物,活动可.辅助检查,B超示:右卵巢肿瘤;X线片示:节育环位于左髂翼处.诊断:节育环异位、右卵巢肿瘤、盆腔炎.住院后经全身抗炎治疗,体温恢复正常,于2001-02-06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异位避孕环取出术及右卵巢肿瘤挖除术.开腹后见右卵巢有直径6 cm囊实性肿瘤,子宫正常大,底部有陈旧性瘢痕,与其他组织无粘连,因寻找避孕环困难,在C型臂X光机下发现避孕环位于剑突下,予以取出,并切除右卵巢肿瘤.术后继续给抗生素治疗,7d治愈出院.

    关键词: 避孕 避孕器械 女用
  • 膀胱恶性异位嗜铬细胞瘤误诊1例

    作者:袁军;马立容;杨宏昕

    1 病例报告女,12岁.发作性头痛3a,全身抽搐1个月,于1992-10-04住院.1989-03某日无明显原因发作头痛,以枕部明显,呈胀痛,剧烈难忍,伴心悸、恶心,持续3~5min自行缓解,间歇期如常人.在某大医院就诊,血压正常,眼底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ECG:基本节律8~10Hz的α节律,波幅20~50μv,各导联有少量低幅快波,并有阵发性棘-慢波出现.按头痛性癫痫服用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治疗,头痛再未发作.1992-09-11停用抗痫药物.1992-09-26平卧中突发强直-阵挛发作,伴意识丧失,持续2~3min缓解,存在逆行性遗忘,而来诊住院.

  • RH血型鉴定错误1例

    作者:赵景岚

    1 病例报告女,26岁.因1999-05在我院妇产科就诊,咨询优生优育有关知识.门诊医师开单查患者血型,当时报告为"B”RH阳性.2000-10-28患者因怀孕难产在我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出血2000ml,需输血抢救.输血科值班员再次复查血型时发现患者是"B”RH阴性,当时因无此种库存血,无法立即向患者提供血源.经过3h周转,在成都市血站取回200ml输给患者.

  • 结肠系膜内胆囊并饶-阿氏窦病1例

    作者:杨文益;于世美;于有德;于刚;赵伟

    1 病例报告女,40岁.因反复右上腹剧烈绞痛2个月于1997-04-21入院.发病时无发热、寒战、黄疸,疼痛不向它处放射;近10d来疼痛每天发作2~3次,每次1~2h.既往有右上腹部不适20a余病史.查体:体温正常.巩膜皮肤无黄染.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Murphy′s 征阴性.B超:胆囊充盈差,壁增厚,于胆囊底部见41 mm×32 mm×26 mm低回声区,边界不清,胆囊内见数个乳头状、向囊内突出的中等回声区,胆总管正常.化验:WBC6.7×109/L,N0.746;TBIL 8μmol/L,DBIL 2μmol/L,ALT16U/L,尿胆原阴性,肝功正常.手术探查,肝脏脏面未见胆囊,于横结肠右侧系膜内扪及一肿物,解剖发现为异位胆囊,胆囊管细长开口于胆管前面,胆囊张力增大,排空不佳;大小约150 mm×70 mm×35 mm.底部约45 mm×35 mm囊壁明显增厚,厚处约20 mm,界限欠清,质韧,浆膜层无浸润.胆囊、肝外胆管内无结石,胆总管下端通畅.将胆囊周围20 mm的横结肠系膜连同胆囊整块切除.病理报告:异位胆囊并胆囊饶-阿氏窦病(局限型).术后恢复良好,随访4a工作,生活无异常.

  • 巨大型脑内血肿机化误诊脑膜瘤1例

    作者:周开宇

    1 病例报告男,64岁.因纳差20d余、发作意识丧失伴四肢抽搐7h入院.20d前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纳差,不伴头痛、恶心、呕吐,一直未引起重视.7h前,突感恶心但无呕吐,继之癫痫大发作而跌倒于地,10min自醒而伴逆行性遗忘,就诊时查体除左耳听力弱于右耳外,余无阳性体征.头颅CT示:右颞顶6 cm×7.5 cm×9 cm肿块,形态规则,边界清,以等、略高密度为主,位于近颅骨皮层,周缘钙化,水肿不明显,但有占位效应.CT增强后无明显变化,临床诊断脑膜瘤.于全麻下行右颞顶脑膜瘤切除术,术中见肿块11.5 cm×10 cm×7 cm,有较厚之包膜,并有骨化组织,大脑中动脉多个分支供血,肿块与硬脑膜及蛛网膜粘连紧密,手术仔细分离,术中创面出血较多,尤以硬脑膜面为多.病理报告:血肿及纤维膜,部分含铁血黄素沉着.术后诊断:右颞顶脑内血肿伴机化形成.术后患者因颅内感染、脑积水、肺部炎症、重度营养不良,住院近3个月病情无好转而自动出院.

    关键词: 脑膜瘤/诊断 误诊
  • 苯丙酮尿症误诊为婴儿痉挛症1例

    作者:张丽芬

    1 病例报告男,1岁零4月龄,因躁动、点头样动作、四肢无力0.5a余入院.患儿系G1P1,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500 g,出生时无抢救病史,皮肤颜色红润、头发黑、分布均匀,新生儿期无黄疸,出生后6个月前纯母乳喂养,以后加辅助饮食,以牛奶为主,6个月以前生长发育正常.查体:T36.7℃,P120次/min,R36次/min,躁动不安,频繁点头,行为异常.头发稀少,为棕色,皮肤晰白,颈软,心肺未发现异常,肝脾未触及.四肢肌张力减低,不能扶持站立.头颅CT无异常,EEG轻度异常.外院诊断为婴儿痉挛症,给口服硝基安定、鲁米那等药物治疗数月,效果不佳.后经血尿遗传代谢病筛查,斑氏反应(+),FeCl3反应(+),2.4二硝基苯肼反应(+),血浆苯丙氨酸测定0.96 mmol/L,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测定正常,确诊为苯丙酮尿症.给予改变饮食结构治疗,以米饭、蔬菜为主,辅以浙江奥托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苯酮宁氨基酸粉和日本生产的森永无苯丙氨酸奶粉.2个月后四肢肌张力有所恢复,能独立站稳,尿无霉臭味,血浆苯丙氨酸为0.48 mmol/L.

  • 儿童组织细胞增生病误诊2例

    作者:郭翠兰

    1 病例报告例1 女,2岁零7个月,因发现右颞部包块伴左下肢活动不灵活,收住我院神经外科.外院CT检查报告颅骨多发性骨髓瘤侵犯骨外软组织.术前检查外周血象无异常,尿本周蛋白试验阴性;X线示肺门淋巴结肿大.术中见灰红色肿瘤侵蚀颅骨内外板及右颞部软组织,切除病变骨,用有机玻璃修补缺损,标本送病检.病理检查:肉红色组织一堆,共6 cm×4 cm×25 cm,多数较细软,少数为碎骨片.镜下:见大片宽胞浆细胞,核膜薄,核形不规则,有纵行沟纹,核仁不明显,部分区域有坏死,并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病理诊断:(颅骨)分化性组织细胞增生症.追问病史,患者1a前因发热、咳嗽到当地医院就诊,X线提示肺门淋巴结结核,曾抗痨治疗10个月,其间反复出现皮肤丘疹,又行抗过敏治疗.病理报告发出时建议查血结核抗体,结果为阴性;并建议拍脊柱及骨盆片,脊柱骨未见异常,骨盆见多灶性溶洞样改变.结合临床、X线及病理检查结果,本例的诊断应为慢性分化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即H-S-C氏病.患者出院后用胸腺肽等药物治疗,随访3a,生长发育良好,未发现新的骨性损害.

  • 无疹性带状疱疹1例

    作者:段明友

    1 病例报告男,38岁.无诱因出现右胸刺痛和烧灼样痛,并逐步加剧4d,衣服对疼痛区皮肤的轻微摩擦及触膜时疼痛难以忍受.胸痛与呼吸无关,无发热、咳嗽.查体:T37.5℃,全身淋巴结不大,全身未见红晕,皮疹和水疱等,右胸触痛明显,局部皮温略高,余未见异常.心电图、胸部X线片、B超肝、胆、脾、胰均未见异常.根据患者皮肤疼痛的区域及疼痛的性质,拟诊无疹性带状疱疹.给予维生素B1、B12肌注,口服左旋咪唑,静点清开灵等治疗8d,症状完全消失.

  • 鼻颅眶巨大木质异物误诊1例

    作者:张友胜;王素英;连燕;李自吉

    1 病例报告男,40岁.因电锯木头时,不慎木片飞溅击伤左眼眶外侧眉弓部,当时眼部及头痛剧烈,视力丧失.于1999-06-12急诊住入当地县医院眼科治疗,给予眼部拍X线片,报告为左眼眶木质异物存留.当天急诊予以手术取出一片约6 cm×1 cm×0.5 cm大小木质异物.眉弓部伤口清创缝合3针,术后应用抗感染治疗1wk出院.出院后第3天伤口部位出现红肿,第5天出现伤口部皮肤触及有波动感,继而破溃流脓,在县医院换药治疗1wk无好转而转来我院治疗.查体:左眼视力无光感,左眉弓部至外侧缘溃烂,脓腔较深,脓性分泌物多,左眼球内转及上转受限,左眼瞳孔中等散大,眼底可见视乳头苍白,鼻侧视网膜片状出血斑.CT报告显示:左眼眶、筛蝶窦及颅内可见约6 cm×4 cm×3 cm大小密度低异物影,窦腔内积血.诊断为:①鼻颅眶巨大木质异物残留;②左眼眶蜂窝组织炎.手术在局麻下切开扩大伤口脓腔部位向深部探查.弯血管钳探及木质异物,将异物取出共3片,分别6 cm×4 cm×3 cm,4 cm×3 cm×1 cm,3 cm×2 cm×1 cm,小片位于视神经管与窦腔内.切口清创缝合加引流,术后大量抗生素治疗1wk,痊愈出院.

    关键词: 鼻颅眶 异物 误诊
  • 胸外伤致急性心梗误诊1例

    作者:周传江;崔金敏

    1 病例报告男,31岁.2000-11-21因左前胸部外伤伴胸痛、胸闷、呼吸困难1d,加重5h入院.患者1d前被砖头击伤左前胸部,伤后自觉胸痛、胸闷,曾于我院就诊,行胸片检查未见异常,诊为胸壁软组织挫伤,予以对症治疗.5h前患者自觉上述症状加重,伴心悸、气短、出冷汗,来我院复诊.既往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病史.查体:P92次/min,R21次/min,BP130/85 mmHg,神志清,左前胸第4肋水平可及3 cm×3 cm瘀斑,局部肿胀、触痛.未及骨擦音及骨擦感,双肺呼吸音清,心音钝,心率92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胸部正位片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示V1~3导联呈QS型波群,ST段向上抬高且与直立的T波形成单相曲线,V4导联呈Qrs型,ST段向上抬高0.3mV,V5导联呈qRs型,q波深度>1/4R波,ST段向上抬高0.2mv.急查心肌酶谱: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31U/L,乳酸脱氢酶L(LDH-L)249U/L,肌酸激酶(CK)368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20U/L.诊断:①左前胸臂软组织挫伤;②外伤性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给予止痛、吸氧、心肌营养、对症及支持等治疗,症状逐渐好转.此后2次复查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均符合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动态变化过程,2wk后行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扫描:各房室大小及活动度均正常,6wk后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各支未见狭窄及病变.随诊3个月患者无不适.

  • 良性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1例

    作者:何韶铮

    1 病例报告女,36岁.因反复头痛2a,再发1d于2001-01-06入院.2a前无诱因出现持续性头部胀痛伴发热,T39.1℃,呕吐.于当地医院查脑脊液(CSF)压力190 mmH2O,细胞数126×106/L,单核0.64,多核0.36,蛋白质0.39 g/L,糖2.5 mmol/L.予抗感染治疗6d后头痛缓解出院.出院后可参加日常活动.1a前再发头痛、发热,于当地医院以病毒性脑膜炎治疗5d后缓解.1d前再发头痛、发热入院.2a来反复生殖器疱疹未愈.查体:T37.4℃,P88次/min,R20次/min,BP100/60 mmHg,神志清,双瞳孔等圆等大,直径3 mm,对光反射灵敏,心肺无异常,肝脾肋下未及,左侧小阴唇内侧、阴道口下极各见一0.5 cm×0.5 cm、1.5 cm×1.5 cm红色丘疹.颅神经检查无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感觉共济检查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颈抵抗,克氏征阳性.化验:WBC7.0×109/L,N0.62,Hb132 g/L,PLT203×109/L,ESR10 mm/h.抗核抗体、抗HIV抗体、抗单纯疱疹Ⅱ病毒IgM均阴性.头颅CT、胸片、心电图无异常.起病后48hCSF压力208 mmH2O,细胞数140×106/L,单核0.96,多核0.04,蛋白质0.35 g/L,糖4.5 mmol/L,未检出结核杆菌及隐球菌,培养无病原菌生长.诊断为良性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予糖皮质激素及阿昔洛韦等治疗7d后症状体征缓解,20d后复查脑脊液正常出院.

  • 小儿甲亢误诊为心肌炎1例

    作者:顾婷婷

    1 病例报告女,3岁.因心率增快1a入院.1a前患儿出现心率增快,活动后明显,曾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率不能控制,平时食欲好,易感冒、腹泻,无肝炎结核史,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37.1℃,R26次/min,眼球活动自如,无眼球突出,甲状腺无肿大,无颈静脉怒张.双肺无异常,心前区无隆起,HR146次/min,S1增强,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血尿粪常规正常,胸片无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肌酶谱示CK31.2 mmol/L,CK-MB 76.3 mmol/L,初步诊断为心肌炎,入院后给予卧床休息,口服能气朗、心律平,静滴ATP、COA等治疗,治疗半个月症状无缓解.追问病史,患儿1a来饮食量增加,多汗,好动.经查血T328.23ρmol/L,T463.39ρmol/L,TSH1.78mIu/L,诊为甲亢,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效果显著,3个月后复查甲状腺功能正常.

  • 四肢平滑肌瘤误诊3例

    作者:管廷进;郭澄水;郑良国;韩国华

    1 病例报告例1 男,46岁.右前臂肿物疼痛9个月.检查右前臂中段肱桡肌内可扪及玉米粒大小圆形肿物,质硬、压痛,与皮肤无粘连但活动度差.X线片显示右尺桡骨未见异常.拟诊右前臂肌纤维瘤,行手术切除.术中见肿物有完整包膜,切面呈编织状,色淡红.术后病理诊断为血管平滑肌瘤.术后随访8a无复发.

  • 膀胱纤维瘤误11例

    作者:周梅英;赵女曼;高海芳;郭军英

    1 病例报告男,62岁.排尿困难2a余,近5个月症状加重,且出现排尿不尽,充溢性尿失禁、食欲不振、双下肢水肿,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于2000-08-12入院.肛诊:前列腺Ⅱ°大,质韧,表面光滑,中间沟变浅.血Hb88 g/L,RBC2.88×1012/L.尿常规正常.血BUN7.55 mmol/L,血K+2.84 mmol/L.B超:前列腺4.8 cm×3.4 cm×3.7 cm,包膜完整,于其上方探及1.8 cm×1.2 cm低回声,向膀胱腔内突出;双肾盂输尿管扩张,双肾皮质变薄.2000-08-16手术中见膀胱壁增厚,弹性差,有小梁形成,在膀胱颈口右侧有一约1.5 cm×1.0 cm×1.0 cm有细蒂、椭圆形肿物,质硬、光滑、表面粘膜覆盖,恰好阻塞颈口,切除肿物及前列腺.术后病理诊断:膀胱纤维瘤,前列腺增生症.

  • 红霉素致心动过速1例

    作者:冯红兵

    1 病例报告男,45岁.因咳嗽、咳黄色粘痰伴胸痛、发热半个月余.查体:T39.1℃,P20次/min,BP122/80 mmHg.两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腹检查阴性.胸片示:双侧间质性肺炎.支原体检查阳性.故以双侧间质性支原体肺炎收住院.给予乳酸红霉素0.9 g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点滴,50滴/min,1次/d.同时给予其他对症治疗.3d后,患者咳嗽、咳黄色粘痰症状减轻,胸痛、发热症状消失,患者自以为好转,将乳酸红霉素静脉点滴100滴/min,0.5h后患者出现胸闷、心慌.查体:T36.3℃,P18次/min,BP120/80mmHg.两肺检查未闻及干、湿性罗音;HR140次/min,心音有力,心律整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同时让乳酸红霉素恢复为50滴/min,静脉点滴,40min后,胸闷、心慌症状消失,HR80次/min.复查ECG示:窦性心律.第2天,患者又把乳酸红霉素静脉点滴100滴/min,有出现同样症状,因此,考虑:乳酸红霉素快速静脉点滴致窦性心动过速.

  • 肤轻松软膏致急性荨麻疹2例

    作者:李卫华

    1 病例报告例1 女,55岁.因双下肢瘙痒半个月,2000-01-20外擦肤轻松软膏(天津药业有限公司,批号99067065)2h后患者身感不适,全身发痒,随即全身出现散在的大小不等红色风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也未外擦此药,皮肤科情况:头面部、背部、胸腹部及四肢出现散在大小不等的红色椭圆形或不规则的风团,融合成片.给予扑尔敏等抗过敏药物处理,后逐渐消退,1个月后重复擦此药,又出现以上症状,继抗过敏治疗而愈.

  • 庚型肝炎误诊伤寒2例

    作者:彭庆瑞

    1 病例报告例1 女,30岁.因畏冷、发热、乏力10d,于1997-08-28拟伤寒收住入院.入院前查血常规正常,肥达氏反应阴性.经氯霉素1.5 g/d、头孢唑啉钠5.0 g/d等治疗1wk热不退,无手术外伤史,无疫水接触史及不洁饮食史,无性乱史.近0.5a内无输血史及血制品史,无不洁注射史.入院测T39℃,P114次/min,R24次/min,血压105/68 mmHg,无其他异常体征.入院查三大常规均正常,伊红直计正常,胸片及心电图未见异常,腹部B超示肝光点增粗增强,胆囊炎症改变,肾、脾、胰未见异常,血生化示:TBIL 6.0 μmol/L,DBIL 1.2 μmol/L,ALT 344.12 U/L,AST 234.30 U/L,GGT 335.40 U/L,TTT 8U/L,ALP 123 U/L.甲胎蛋白20 μg/ml.入院初步诊断为伤寒伴中毒性肝炎,给予抗生素及保肝治疗1wk后热退.血培养报告无细菌生长,复查肥达式反应仍阴性.查血清抗-HAVIgM、抗-HCV、抗-HEVIgM、IgG及HBV-M均阴性,抗-HGV阳性(2wk后复查仍阳性),修正诊断为庚型肝炎,保肝治疗2个月,ALT波动于80~100 U/L,转诊省城传染病院,查HGVRNA(RT-PCR法)及抗HGV均阳性,继续治疗2个月肝功复常,随访2a无复发.

  •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伴阔韧带肌瘤变性1例

    作者:万黎萍;郑引;段素欣

    1 病例报告女,55岁.因绝经5a发现盆腔肿物7a,以手术治疗于2001-01-08收入院.本例患者7a前体检时,妇检及B超发现盆腔内有一直径约3 cm肿物,与子宫关系密切,疑子宫肌瘤,定期随访,期间月经规律,经量中,无痛经,亦无其他自觉症状.5a前患者自然绝经,绝经后无不规则阴道流血及异常阴道排液,每年定期B超复查盆腔肿物大小,呈逐年增大之趋势.近1~2a来,自己平卧时能触膜到下腹包块,并常感腰酸、腰坠胀,既往有高血压、高血脂及双下肢静脉曲张史.G2P2、末次妊娠:1973-11-25,足月顺产,绝经前安全期避孕.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T36.4℃,P72次/min,R18次/min,BP150/90mmHg.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妇检: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宫体中位,约10wk孕大小,形状不规则,左前壁向外突,质硬、活动.左附件靠宫旁可及一直径4~5 cm肿物,质实偏囊,活动略受限,无压痛,右附件未及异常.B超:子宫前位6.0 cm×4.9 cm×4.0 cm,形态不规则增大,子宫左前见一实性低回声包块向外突起,边缘尚清,内有散在强光点,后方衰减,包块约4.3 cm× 6 cm×6.2 cm.提示:盆腔实性包块①子宫肌瘤可能性大.②卵巢肿物待排.宫颈刮片:巴氏Ⅰ级.入院拟诊:子宫肌瘤(多发性、变性不除外);左卵巢囊肿?(性质待查);高血压病(Ⅰ期).入院后于2001-01-10在连硬麻下,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术中见:左卵巢为一实性肿物,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大小为10 cm×7.0 cm×6.0 cm,质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左输卵管正常.子宫位该肿物的右后方,外观色泽、形状正常,无萎缩,大小7.6 cm×6.0 cm×3.0 cm.左阔韧带内靠子宫下段有一直径6 cm包膜完整的实性肿物,有蒂连于下段前壁,右附件外观正常.术后病理:①左卵巢泡膜细胞瘤;②左阔韧带平滑肌瘤伴透明变性;③晚分泌期及分泌早期子宫内膜.

  • 中心静脉置管后消毒方法的改进可降低感染率的观察

    作者:钱淑清;石颖;刘晶;罗晶

    目的通过对120例留置中心静脉插管的患者进行两种皮肤消毒方法的对比研究,探讨能够降低中心静脉插管感染率的皮肤消毒方法.方法将1999-05~2000-10 SICU收治的120例外科手术后留置中心静脉插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采用两种不同的皮肤消毒方法进行导管感染率的观察.结果实验组感染率5%,对照组感染率10%,两组患者中心静脉插管感染的发生与时间、部位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改进后的消毒方法可降低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率.

  • 神经元移行异常的MRI诊断

    作者:李银官;曹代荣;倪希和

    目的探讨神经元移行异常的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神经元移行异常的MRI表现,总结出其MRI影像特征.结果脑裂畸形15例,灰质异位22例,巨脑回6例.脑裂畸形表现为大脑半球的横行裂隙,边缘衬有灰质,脑表面可见楔形缺损区,侧脑室体部外侧壁憩室样突起,14例合并透明隔缺如.脑灰质异位表现为皮质区,皮质下及白质区,侧脑室周围灰质样病灶,在所有序列上与正常脑灰质信号相同.巨脑回表现为脑回增宽,变扁,灰质增厚,白质变薄,脑沟变浅.结论 MRI是诊断神经元移行异常的佳影像方法.

    关键词: 神经元移行异常 MRI
  • 恶性肿瘤患者无瘤生存期或带瘤生存期发生胸腔积液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碧君;黄振倩;戴建武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无瘤生存期或带瘤生存期发生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62例恶性肿瘤患者出现胸腔积液进行影像学、病理学检查,以及血清和胸水的一系列实验室检查,判断积液性质并指导治疗.结果 62例患者中,54例为原发恶性肿瘤所致的恶性胸腔积液,8例为非恶性胸腔积液,其中2例结核,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3例肝硬化,1例胸膜间皮瘤.结论已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在无瘤生存期或带瘤生存期出现胸腔积液时,部分不是恶性肿瘤胸膜转移引起,诊断及治疗需要区别对待.

  • 进展期胃癌手术前CT评估切除可能性

    作者:陈松达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前CT检查评估其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分析评估误差原因.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癌术前CT检查76例.结果 76例中70例与手术前评估相符,准确率92.1%(70/76).结论胃癌手术前CTS检查评估能否切除是以肿瘤对邻近组织、器官的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程度为主要依据.

  • 小儿恶性组织细胞病34例临床分析

    作者:蔡幸生;林潮炮

    目的探讨小儿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34例恶组患儿临床资料.结果患儿主要症状为发热34例,面色苍白28例,消瘦及衰竭24例,出血症状19例.主要体征为肝大26例,脾大19例,浅表淋巴结肿大18例.血常规检查贫血34例,血小板减少30例,白细胞减少24例,全血细胞减少22例,8例周围血发现异形组织细胞.部分患儿有心肾功能损害及心肌酶升高.91.8%患者通过骨穿检查确诊,但部分患者需要多次多部位穿刺检查.入院时误诊率70.59%.误诊主要病种为再障、白血病、败血症、颅内感染等.34例中6例行1个疗程的COAP方案化疗,仅3例部分缓解.结论小儿恶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误诊.临床上有发热、贫血、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应考虑该病,血象、骨髓象或淋巴结活检发现大量异形或多核巨组织细胞可以确诊.血象应注意在尾部寻找或用离心浓缩白细胞层涂片检查以便发现异形组织细胞.部分患者需行多次多部位骨穿检查.小儿恶组疗效差,治疗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肠旋转不良的治疗及教训分析

    作者:吴文华;谭建中;丘禹洪;王恩礼;林启发

    目的报告我院手术治疗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经验及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7~2000年诊断及治疗17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临床经过.结果男10例,女7例,年龄从生后第1天~7岁(平均年龄10个月),均作Ladd′s手术.其中新生儿10例,同时并有肠闭锁、膈疝、胃大弯破裂、胃穿孔、肠扭转各1例,环形胰腺2例,其中1例胃大弯破裂并环形胰腺及肠旋转不良.本组5例需再次手术,原因为忽略性环胰、十二指肠索带松解不充分等.无1例死亡.15例获得远期随访,时间为3~13a,平均7a.结论对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以及可能并发的畸形有充分认识和了解,避免误诊,以及手术中作出妥善处理,是避免再次手术的关键.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中一氧化氮和钙离子含量变化和意义

    作者:徐辉;李敏遐;李伟明;李介华;候燕明

    目的为了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浆和脑脊液(CSF)中的一氧化氮(NO)含量和钙离子(Ca2+)变化及其HIE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HIE患儿第3天的CSF和入院时、第1天、第3天、恢复期的血浆和轻、中、重度HIE患儿血浆中的NO和Ca2+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NO、Ca2+在它们当中变化原因和意义.结果 HIE患儿第1天的NO含量高,而入院时的Ca2+的含量低.入院时,第1、3天的NO、Ca2+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升高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恢复期中的NO、Ca2+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HIE第3天的CSF中NO与血浆中的NO浓度呈正相关,与CSF中的Ca2+呈负相关,病情越重NO浓度越高.结论 NO、Ca2+参与HIE的整个发病过程,NO、Ca2+在新生儿HIE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血浆和CSF中NO含量,Ca2+水平有助于判断HIE患儿病变程度.

  •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分析

    作者:沈云峰;毛玉文;朱华淳;王琼;陆米则

    目的了解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改变、诊断和鉴别诊断,减少对该病的误诊率.方法对1996~2000年收住我院内科的12例曾被误诊的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误诊的原因.结果 1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发热、淋巴结肿大和粒细胞减少为多见.淋巴结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为副皮质区的多处坏死,不同程度的组织细胞、免疫母细胞、浆细胞样单核细胞增生,无中性粒细胞浸润.易引起误诊,尤其是误诊为淋巴结结核.结论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以发热、淋巴结肿大、粒细胞减少为特征,其病理改变为淋巴结副皮质区多处坏死,伴组织细胞、浆细胞样单核细胞增生.

  •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研究

    作者:姚宏伟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的临床特点、形成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经复查CT或手术探查证实的35例DTICH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29例,非手术治疗6例,总良好率71.4%,总死亡率11.4%.DTICH多发生于伤后24h内(77.1%),多见于额颞部和颞顶部(82.9%),脑挫裂伤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其发生的基础.结论正确认识DTICH早期临床特征及动态CT扫描有助于及时发现DTICH和确定正确治疗方案,是提高DTICH治愈率的关键.

  • 无症状性脑梗塞与抑郁状态的研究

    作者:于宗明;于宗富;王宗英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塞(ACI)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抑郁状态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定42例经CT或MRI证实的ACI患者的情绪状态,并与对照组比较;根据脑梗塞灶的数量对ACI组患者情绪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①ACI组抑郁状态发生率为35.7%.②ACI组抑郁状态的发生率与脑梗塞灶数量及基底节区脑梗塞关系密切.结论抑郁状态为ACI患者较常见的症状,多灶性脑梗塞抑郁状态的发生率高于单灶性脑梗塞,基底节区梗塞易发生抑郁,ACI抑郁状态的发生有其生物学基础.

  • 多弹头自控聚能刀射频治疗肝癌的麻醉性监护

    作者:陈彦青;危美云

    目的评价多弹头自控聚能刀射频治疗晚期肝癌行麻醉性监护(MAC)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无法手术治疗的晚期肝癌或肝转移癌患者16例,常规麻醉前准备,麻醉中监测ECG、BP、HR、SPO2,常规鼻管给氧2~3 L/min,在1~2%普鲁卡因局麻下,于电极针达肿瘤内部时缓慢静注芬太尼0.05~0.1 mg,异丙酚20~50 mg.术中观察疗效及心率变化追加芬太尼或异丙酚,剂量以不影响患者循环呼吸而又达到制痛制动的目的.结果本组麻醉手术中平稳,安静入睡易唤醒,麻醉前后对比,HR、BP明显降低(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SPO2显著升高(P<0.01).结论肝癌行多弹头自控聚能刀治疗时采用MAC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 胸段脊髓压迫症漏诊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徐学君;刘之一;游潮;屈遂林

    目的分析胸段脊髓压迫症漏诊、误诊的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漏诊、误诊的胸段脊髓压迫症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椎管内髓外肿瘤中,神经纤维瘤5例,神经鞘瘤4例,脊膜瘤2例,误诊为尿路结石2例,不典型冠心病2例,漏诊为胆囊结石1例,胆囊炎1例,行胆囊切除无效;慢性浅表性胃炎2例,药物治疗无效;原因不明的胸腹部疼痛3例,其中1例于剖腹探查手术前要求放弃.结论上述原因可导致胸段脊髓压迫症的漏诊、误诊,应避免发生.

  • 浅谈小静脉穿刺技巧

    作者:宋杏芬

    小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中重要基本的常规操作.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如何减轻患者痛苦,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谈几点体会,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静脉穿刺 技巧
  • 影响中药治病疗效的因素探析

    作者:李伯

    治病一靠高超的技术,二靠良好的药物,要取得好的治疗效果二者缺一不可,这是一般的常识.临床实践告诉我们,要想提高治病疗效,仅靠上述原则是远远不够的,还包括其他因素.认真分析探讨这些影响治病疗效的因素,对提高治病效果是大有益处的.

  • 表皮葡萄球菌药物敏感试验的变迁

    作者:杨金桃;何爱敏

    我院儿科1989-01~1990-01及1999-01~2000-01分别收治表皮葡萄球菌败血症患儿57例及65例.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显示,表皮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敏感性有较大变迁,耐药率随该抗生素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增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非处方药的使用误区与注意事项

    作者:韩方璇

    我国于2000-01-01起开始实行非处方药与处方药管理制度,第一批非处方(OTC)药品目录有165个品种,是由医药学专家根据应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的原则,从已上市的5600余个西药、3500余个中成药(不包括中药饮片)中遴选出来的,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使用,人们可以大病上医院,小病去药店.但现阶段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刚刚开始试行,药店及医院商场里的执业药师数额有限,因此使用非处方药往往靠患者自己选择、自己用药.由于专业知识的局限性,用户在使用非处方药时往往存在着某些用药误区.

  • 第三代喹诺酮类诺氟沙星用于儿童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文萍;邓秋风

    1962年,美国Sterling-wintkvp研究所Tesher等发现第1个喹诺酮抗菌剂-萘啶酸(Nalidixicacid)的抗菌活性,于1963年应用于临床,至今长达37a,发挥了强大的抗菌作用,同时不良反应也陆续被报道.世界卫生组织1963年成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我国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试点工作.第3代喹诺酮类即氟喹诺酮类(Fluox-quinolones FQNLS),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广谱杀菌药,其中诺氟沙星(Norfloxacin NFLX),即氟哌酸,在泌尿系统和胃肠道感染方面发挥了广泛作用.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不良反应.NFLX在FQNLS中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占第2位[1].尤其在儿童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

  • 论产生不合理用药的诸因素剖析

    作者:朱健平;谭晓兰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在疾病治疗的使用过程中有利亦有弊.WHO认为,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3不是死于自然衰老及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1].不合理应用或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更是日益突出,在我国现有的0.5~0.8亿残疾人中,1/3左右为听力残疾,其致聋原因60%~80%与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有关[1].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影响临床疗效和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其造成的严重后果不容忽视.产生不合理用药的因素有多种,本文试对其进行剖析,以求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共同提高我们合理用药的水平.

  • 临床应用降血压药物的几点体会

    作者:王金钟;徐新莉

    目前我国有200多种降血压药,如何选择合理使用降血压药,直接影响高血压治疗效果,就我们的用药经验谈几点体会.1 选用理想的降血压药物理想的降血压药物应该是:①疗效确切,24 h血压稳定(波动在控制范围);②不影响生活质量特别是性生活质量;③不良反应少,而且服用方便,价格低廉;④不影响血脂、血糖代谢;⑤能逆转心、脑、肾及动脉硬化等病变,减少并发症.如果选药不当,有时会造成严重后果.但各类药物降压的效果无明显差异,但能改善生活质量者,应作为第1线降压药.有以下几类:可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钙拮抗剂包括心痛定及长效制剂均能改善生活质量.β-受体拮抗剂,噻嗪类利尿药也可选用.

  • 浅论医疗服务中的风险与防范

    作者:吴金斌

    医疗服务不同于其他行业,它属于一种有风险的服务,甚至风险很大,医生只能在权衡利弊之后,采取不同的诊治方法,并努力将这种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把对人体的危害降到低.近几年,医院纠纷越来越多,有的是医院的不足,有的却不存在过失.由于社会的不知晓,患者家属的不理解,一旦出现纠纷,医务人员有时只能无奈地承担这些意外的风险.因此,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对医疗服务中的风险认识和防范很有必要.

    关键词: 医疗服务 风险 防范
  • 内抑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毅

    新生血管的生成是实体瘤生长和转移所必需的,肿瘤能够分泌一系列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和bFG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以刺激血管的生成.而有的研究表明恶性肿瘤也能产生抑制血管生成因子而抑制其转移灶的生长.内抑素(endostatin)正是基于这种假设从小鼠内皮瘤细胞株的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的.内抑素是一种内皮细胞增殖的特异性抑制剂,具有很强的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因而内抑素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另有研究表明内抑素能够阻断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关键词: 内抑素 作用 研究 进展
  • 基层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作者:潘承锋;芮凤

    当前,在基层医院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过程中,至今仍存在认识模糊,甚至治疗混乱的情况.有的属于对问题理解片面,强调了一方面,忽视了另一方面,而致PNS复发者较多.根据我们的经验,复习有关文献,进一步探讨如下.

  • 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陈军

    输尿管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在急腹症中亦占较大比例,该病发病急,症状重,以往确诊依靠X线片或静脉肾盂造影,但前者有相当部分不显影,后者费时长,有创伤.目前应用B超检查,不仅简单方便.直观性强,而且无痛苦及副作用,已成为临床确诊输尿管结石的主要手段.但在诊断过程中,由于超声仪器的局限性及操作者的经验等问题,往往出现漏诊和误诊,为避免该类情况的发生,根据我们多年的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的方面,以期对提高该病的确诊率有一定的帮助.

  • 试论经间期出血和排卵期出血之区别

    作者:田炳照

    经间期出血和排卵期出血,在中西医权威性专著中的概念尚各司其说.如说:2次月经之间发生的阴道流血称经间期出血[1],凡在2次月经之间,即纟因蕴之时周期性阴道出血,称为经间期出血[2].经间期出血,若发生在下一次月经来潮前14~15d,历时3~4d.且血量极少时,多为排卵期出血[3].若月经周期延长,不在排卵期的经间期出血定为何名?不在经间期的排卵期出血为何名?均未提及.笔者认为讨论之,区别之,对生理、病理和临床诊断很有必要.

  • 血清铁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若愚;叶飞;詹乾钢;丁建仁;周国忠

    1943年Granick分离出铁蛋白(Ferritin).铁蛋白是一种高分子的铁结合蛋白,它主要分布于肝、脾、骨髓组织中,也广泛存在于其他组织细胞中.铁蛋白是体内含铁丰富的一种蛋白,在铁的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血清铁蛋白能反映体内铁存储量及肌体的营养状态,是判定体内铁缺乏及铁负荷过大的有效指标.近年来还发现,许多实体恶性肿瘤可以合成和分泌铁蛋白,使血清铁蛋白的浓度增高[1],因此血清铁蛋白可作为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标准.本文就血清铁蛋白的特点、生理功能及临床应用价值作一介绍.

  •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作者:孙立勤;于春艳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是指在冠心病患者,通过适当的预防治疗措施,降低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危险因子的干预,以及阿司匹林、ACEI、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也是我们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关键所在.

  • 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

    作者:古润英;刘万怀

    随着医学影像的不断发展,螺旋CT机已广泛应用.与常规CT机相比,其扫描速度快,数据的采集和图像处理等方面都有很大区别.三维重建是将螺旋CT扫描中采集的部分容积信息转入工作站,在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准确的显示病变立体形态,从而了解其周围解剖结构,表现结构及空间关系,称为非创伤性的立体解剖,它适用于螺旋CT扫描的各个部位.

  • 新生儿颅脑CT误诊中与诊断尺度有关的几个因素

    作者:黄光明;张丰明;张庆海;常爱芹;李华林;王辉

    CT在新生儿颅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已得到了充分肯定,诊断水平也日益提高.无论是新生儿正常颅脑解剖还是病理CT表现的研究报道甚多[1~6].由于新生儿期脑组织处在特殊的发育阶段,在日常实际诊断工作中发生漏误诊的现象并不少见,其原因也很复杂.笔者仅将其中与诊断尺度有关的几个因素作一简要分析,以引起大家的重视.

  • 新生儿脐带异常诊断与处理

    作者:田中荣;孟晓旺

    脐带是连接于胎儿与胎盘之间索条状结构,长约40~60 cm,粗约1.5~2.0 cm.含一脐静脉,两脐动脉,血管周围为华通氏胶,通过脐血管将氧及营养物质送入胎儿体内,同时将胎儿产生的CO2及代谢物质自脐血管经胎盘渗出体外,由母体排出.在分娩期若脐血管受压,血流受阻或因其他因素使胎儿循环发生障碍,可致胎儿窘迫或围产儿死亡.

  • 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逢川

    Q-T离散度(Q-Td)指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上大Q-T间期(Q-Tmax)和小Q-T间期(Q-Tmin)之差,它代表心室肌复极不同步性和电不稳定性的程度.用6511型心电图机以25 mm/s速度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我院心电图室开展用日本NEC-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描记的12导联心电图,由同一医师测定Q-T间期、QRS波群、R-R间期,选T波清楚的导联,各导联连续测量3个Q-T间期取其均值,并按以下公式计算:Q-Td=Q-Tmax-Q-Tmin.Q-Td正常值为10~40 ms(29.3 ms±12.1 ms),<50 ms.其临床意义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 输精管结扎术失败原因分析

    作者:何庆敏;徐锡胜

    输精管结扎术(男扎)是目前世界上应用广、安全有效的男性绝育措施,由于术后残余精子、自然再通、精子肉芽肿形成、误扎或漏扎及术后感染等因素致男扎失败.这不仅影响计生工作的开展,而且对夫妻在感情上、精神上、生活上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个别可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全面认识失败的原因对提高手术质量及有效节育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长期输液质控措施初探

    作者:孙杰敏;张景莉;杜娟

    笔者所在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多,危重患者比例大,需长期大量输液的患者多,静脉输液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笔者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现有的输液卡满足不了长期大量输液的要求,需每日抄写且不便观察.笔者于1999年春自行设计并试用长期输液卡,在实践中多次修改,现已批量印刷在医院推广使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护患三方反映俱佳.以下将设计使用此卡的体会介绍如下.

  • 特殊表现糖尿病误诊与诊断

    作者:金景澍

    典型发病的糖尿病(DM)诊断并不困难,然而临床上典型三多一少仅见于少数病例,大多数患者发病不典型,得不到及时诊断,造成误诊误治.笔者收集国内有关文献发表的以特殊表现发病的糖尿病353例,其中误诊257例,误诊率为72.8%.本文分析误诊原因并提出防止误诊对策.

  • SHEL模式与差错事故防范

    作者:金紫云

    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们法律意识增强,医疗护理安全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也对护理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根据国外资料动态,笔者提出新的观点.

  • BECKMAN CX9 ALX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作者:孟凡科;陈静

    美国产BECKMAN CX9 ALX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性能稳定、工作效率高等优点,我们使用该机3a来总结了一定的经验,现介绍一下供同道参考.

中国误诊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