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中国脑血管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중국뇌혈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影响因子: 1.0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921
  • 国内刊号: 11-51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承基 凌锋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皮质下梗死发病机制的研究

    作者:刘俊艳;董玉娟;任士卿;刘玮;魏娟红;李春岩

    目的旨在研究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皮质下梗死的发病机制.方法利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研究86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皮质下梗死的形态学表现,以及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微栓子的相关性.结果86例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皮质下梗死的患者,63例(73.3%)呈多发性病灶,主要累及内交界区及半卵圆中心.TCD监测到14例(29.8%)皮质下梗死患者的微栓子,其中13例为多发性病灶,多表现为半卵圆中心梗死(P<0.001)、皮质播散性小梗死(P<0.001)以及多发性脑梗死(P<0.02).结论动脉-动脉栓塞与血流动力学低灌注的共同作用是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皮质下多发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内交界区梗死、半卵圆中心梗死为不同发病机制的两种梗死类型,后者与栓塞机制关系更为密切.

  • 症状性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血管内自膨式支架治疗26例

    作者:宋雷凤;李国毅;周荫;林亚欣

    目的探讨血管内自膨式支架技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患者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的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依照北美有症状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测量标准,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对狭窄率>50%的患者置入自膨式支架,术中5例行球囊预扩张,3例应用保护装置.结果26例支架置入均获成功,血管残余狭窄程度<30%.术后随访23例(10~22个月),1例发生再狭窄(狭窄率>55%).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方法,至于术后存在的血栓形成、再狭窄等问题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 电解式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58例

    作者:李国辉;李贵福;李春明;陈绚;周军荣

    目的探讨电解式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急性出血期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和技术要点.方法对5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应用微导管技术,通过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以GDC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动脉瘤100%栓塞30例,95%栓塞18例,90%栓塞10例.并发脑血管痉挛4例,微弹簧圈逸出载瘤动脉1例.结论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若注意手术操作技巧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丽萍;郑修广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周围水肿改善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分别于人组第1、7、21天利用CT测量血肿体积、水肿面积,并行临床神经功能评分(CSS).治疗组给予5%葡萄糖500 ml加灯盏花素50 mg,1次/d,连用14 d.结果治疗组水肿面积、血肿体积和CSS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应用灯盏花素治疗后第21天水肿面积由(4.3±O.6)cm2变为(2.8±0.7)cm2,血肿体积由(19±5)ml变为(6±6)ml,CSS由22±9变为9±7.对照组第21天水肿面积由(4.5±0.7)cm2变为(3.2±0.6)cm2,血肿体积由(20±5)ml变为(11±7)ml,CSS由23±8变为14±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灯盏花素可能有益于促进脑出血患者的血肿吸收、水肿消退和神经功能的改善.

  • 血管内栓塞后伽玛刀治疗大型脑动静脉畸形

    作者:孙效刚;余军武;陈继锁;张振江;赵俊;栾金利;胡祥华;董先成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与伽玛刀联合治疗大型脑动静脉畸形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团直径>6 cm的大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26例,首先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再行脑血管造影,了解栓塞程度,对于栓塞不完全者在1周内行伽玛刀治疗.结果26例患者,随访2~4年,无1例出现再出血,恢复正常生活14例,症状明显改善6例,症状改善不明显4例,2例因放射水肿症状加重,经脱水治疗后好转.MRI、DSA或MRA复查显示:1年畸形团闭塞率为26.9%(7/26);2年为53.9%(14/26);3年为69.2%(18/26);4年为76.9%(20/26).结论血管内栓塞结合伽玛刀治疗大型脑动静脉畸形疗效肯定,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 非黏附性液体栓塞剂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作者:宋冬雷;冷冰;顾宇翔;朱巍;徐斌;陈衔城;周良辅

    目的探讨新型液态栓塞剂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技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在股动脉内置入6 F鞘,6 F导引导管进入颈内动脉或椎动脉,以Ultraflow微导管超选择进入畸形团内,采用"阻断和前推技术"长时间缓慢注射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本组患者中有13例动静脉畸形位于功能区(运动区、语言区、视觉中枢),6例位于大脑半球深部,2例位于小脑半球.畸形团大小为3 cm的9例,3~6 cm的8例,6 cm以上的4例.结果治疗后脑动静脉畸形的体积缩小程度为20%~100%.初期因使用Onyx经验不足,在拔出微导管时有2例患者发生严重脑出血,行外科手术救治,其余19例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Onyx栓塞技术可作为治疗体积较大、位于大脑深部及功能区脑动静脉畸形的重要方法之一,长期疗效有待随访结果的验证.

  •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54例

    作者:王政刚;王帅;张旭东;张卫宁;樊丰势;宫凡;程建业;齐洪武;赵亚鹏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方法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对5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直视手术.经翼点入路,以Mayfied三头钉头架固定头部,取自耳屏前方、颧弓上缘至中线发际内作弧形切口.根据需要充分显露载瘤动脉后,再解剖瘤颈.结果54例颅内动脉瘤手术夹闭成功,以格拉斯哥术后评分量表对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评分为好的患者48例,差者3例,死亡3例.结论经翼点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手术路径短,视野角度大,是手术治疗大脑动脉环动脉瘤的经典入路.

  • 脑出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

    作者:郭洪志;王蕾;齐新;孙海荣

    目的构建脑出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动物模型,并初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假手术组(6只)及出血后7个亚组(4、8、12、24、36、48和72 h组,每组6只);向大鼠尾状核内注射Ⅶ型胶原酶0.8 U建立脑出血模型,向假手术组大鼠注射同体积的等渗盐水,检测出血后各时相点血浆内毒素、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及各脏器组织的病理变化,依据诊断标准判断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结果(1)出血8 h组大鼠血浆内毒素为(0.43±0.10)EU/ml较正常对照组(0.18±0.02)EU/ml、假手术组的(0.18±0.03)EU/ml大鼠明显升高(P<0.05),在24~36 h达高峰,48 h后下降.出血12 h组大鼠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97±20)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27±32)U/L、尿素氮(17.5±2.1)mmol/L、肌酐(47.5±5.0)umol/L、肌酸肌酶(2 147±277)U/L、乳酸脱氢酶(648±65)U/L明显升高(P<0.05),在24~36 h达高峰,48 h后下降.(2)大鼠脑出血后各时相点的脏器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炎性损害,在24~48 h的脏器病理变化达到高峰,在72 h仍可见炎性损害.(3)大鼠脑出血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为100%,MODS发生率为67.9%.结论(1)以0.8 U胶原酶注入大鼠尾状核为诱发因素,可成功建立脑出血致MODS的实验动物模型.(2)肠道黏膜和肝组织的病理改变为脑出血后内毒素血症的发生提供了形态学依据.(3)内毒素血症参与了脑出血致MODS的发生.

  • 大鼠海马脑片缺血-再灌注模型中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

    作者:孟宪芳;施静;刘晓春;张静;孙宁

    目的建立器官型海马脑片缺血-再灌注模型,以阐明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方法以12只出生7~8 d的Sprague-Dawley乳鼠制备海马脑片,根据培养时间随机分为4组,每组2个微孔膜,每个Millcell-CM微孔膜放置6张脑片,在培养液和气体界面上培养脑片,4组中每组36张脑片.培养14 d后,缺氧、缺糖30 min,再灌注12、24和36 h,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技术,分别检测脑片组织中一氧化氮、NOS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变化;用改良镉还原法检测培养液中一氧化氮代谢产物亚硝酸盐含量;生化法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缺血-再灌注模型的脑片组织,诱导性的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神经源性的一氧化氮合酶(nNOS)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表达上调,培养液中一氧化氮代谢产物亚硝酸盐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同时,培养液中LDH的水平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结论一氧化氮及NOS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

  • 脑动脉瘤破裂术后以罂粟碱防治脑血管痉挛12例

    作者:刘斌;蔡学见;陈铮立;胡开树;董吉荣;徐勤宜;蔡桑

    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导致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VSP),是脑动脉瘤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生症状性VSP,其后果难定.解放军第一0一医院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4月,对12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手术处理后,即在脑底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10 d滴入0.12%的罂粟碱稀释液,滴速2 ml/h,于术后第3天起行腰椎穿刺,放出血性脑脊液[1],效果确切,操作简便,现报道如下.

  • 立体定向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7例

    作者:查(韦华)光;李安民;付相平;刘爱军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常见危重病症,对其手术指征、方法和疗效一直有争议.自80年代末期,内窥镜技术不断完善,直视下神经内窥镜清除血肿已成为一种有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方法.我科自2001年6月至2003年12月采用CT引导神经内窥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7例,总结分析如下.

  • 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付有;郭予大;游潮

    颅内动脉瘤的形成是由遗传学、血流动力学以及后天退行性变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后天退行性变因素,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与脂质代谢障碍、基质金属蛋白酶、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凋亡等,与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关系密切.颅内动脉瘤是严重威胁人群生命健康的一种疾病,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原因.

  • 溶血磷脂酸及其受体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作者:史洁;杨桂娇;朵振顺

    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一种结构简单且有活力的介质.常见的LPA是1-酰基-sn-甘油-3-磷酸盐,它在细胞膜磷脂生物合成过程中自然产生,也可由活化血小板、白细胞、内皮细胞、神经细胞及肿瘤细胞产生,并释放到细胞外.其他从哺乳动物中分离的LPA包括烯基溶血脂质、烷基溶血脂质和环磷脂[1].

  • 应重视我国微创神经外科存在的问题

    作者:赵继宗

    微创神经外科学(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以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手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在我国迅速开展,并逐渐走向成熟.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微创神经外科的某些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就全国范围讲,发展还不均衡.必须看到其蓬勃发展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若不及时纠正,会影响我国微创神经外科学的健康、快速发展,不但会给患者带来医源性损伤,而且还会浪费大量的医疗资源,这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 研讨多发性脑动脉狭窄患者的治疗策略

    作者:朱凤水

    [编者按] 回顾卒中的治疗历史,无论是神经内科传统的药物治疗,还是神经外科兴极一时的搭桥手术,都表现出对于该类疾病理解的片面性,因此其结果总是差强人意.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的进步,脑血管病的治疗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有赖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科,甚至心血管内科、血管外科等学科的共同努力.多学科联合攻关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也是有效地治疗脑血管病的保障.各家取长补短,全面评价患者的病情特点,才能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这就要求我们临床医师,抛开所谓"门户"之见,真正地以患者为中心.我们推崇大兵团作战,联合攻关,多学科携手研究、治疗脑血管病的理念,终欲让患者获益.这正是北京市脑血管病中心联合查房的目的所在,也是我们抛砖引玉,开辟"联合查房园地"栏目的目的所在.

中国脑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