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中国脑血管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중국뇌혈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影响因子: 1.0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921
  • 国内刊号: 11-51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承基 凌锋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LVIS支架治疗颅内小血管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作者:曹伟;李司司;王川川;刘建民;杨鹏飞;许奕;洪波;黄清海

    目的 探讨在颅内血管直径<2.5 mm的动脉中使用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使用LVIS支架辅助栓塞并且载瘤动脉直径<2.5 mm的所有颅内囊状动脉瘤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破裂动脉瘤7例,未破裂动脉瘤23例;前循环占93.3%(28例),载瘤动脉直径为1.6~2.4 mm,平均(2.1±0.2) mm.分析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DSA及临床结果和4~14个月随访数据.结果 LVIS支架的置入技术成功率为100%;即刻栓塞结果:Raymond Ⅰ级12例(40.0%),Raymond Ⅱ级11例(36.7%),Raymond Ⅲ级7例(23.3%).2例发生并发症,包括穿支动脉闭塞和术中破裂各1例.25例患者接受DSA随访(Raymond Ⅰ级21例,Ⅱ级3例、Ⅲ级1例),平均随访时间为(8.1±2.6)个月.1例患者发生支架远端的无症状载瘤动脉狭窄,无一例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或死亡.结论 在小血管中使用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安全可行的,中期随访效果较好.但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及长期随访结果.

  • 氙CT指导脑血运重建术治疗症状性前循环动脉狭窄及闭塞

    作者:李颖彬;许文静;张燕婷;白小欣

    目的 探讨氙CT脑血流灌注成像技术在脑血运重建术前及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症状性前循环供血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8例、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1例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6例,对比术前与术后2周内氙CT检测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及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1)12例术前靶血管远端血流灌注异常患者平均rCBF值为(30±10) ml/(100 g·min),术后为(32±14) ml/(100 g·min),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3例术前靶血管远端血流灌注正常患者平均rCBF值为(48±6) ml/(100 g·min),术后平均rCBF值为(50±7) ml/(100 g·min),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mRS评分改善8例,稳定7例.15例患者术后mRS评分为[1(0,3)]分,与术前[3(1,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一例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血运重建术可改善术前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症状性前循环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靶血管远端局部脑血流灌注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而术前氙CT脑血流灌注成像灌注异常可能较灌注正常患者获益更多.

  • 脑康Ⅱ号联合茴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效果分析

    作者:吴犀翎;黄小波;王宁群;陈玉静;陈文强

    目的 观察脑康Ⅱ号对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确诊的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100例,其中因未按期返回医院完成回访者6例、自动退出者2例,终92例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茴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茴拉西坦基础上加用脑康Ⅱ号(制首乌、熟地黄、三七、菖蒲、远志),疗程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差异,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的有效率及认知功能改善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分别为(28±5)分和(15±4)分,对照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分别为(26±5)分和(18±5)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02、14.73,均P<0.05);治疗后组间证候积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08,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75.0%(36/48)]高于对照组[45.5%(20/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3,P=0.008).观察组记忆力、定向力、判断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改善率[29.2%(14/48)、27.1%(13/48)、31.2%(15/48)]高于对照组[11.4%(5/44)、9.1%(4/44)、13.6%(6/4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脑康Ⅱ号联合茴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有增效作用.

  • 气象学因素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硕贞;陈莉萍;牟绍玉;田兴淑;李英

    随着CT、CT血管成像(CTA)、MRI、MR血管成像(MRA)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UIA)的检出率越来越高.据统计,1998年至2011年21个国家健康人群UIA的发病率高达3.2%,其中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1.6倍[1].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年发病率为9.1/10万,并存在地域差异,芬兰及日本尤其严重[2].

  • 脑血流监测对大鼠脑缺血模型制备的评价作用

    作者:王龙;金保哲;张新中

    目的 探讨脑血流监测对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评价作用.方法 分别将线栓插入30只SPF级Wistar Han大鼠颈内动脉颅内段(16.0±0.5)、(18.0±0.5) 和 (20.0±0.5) mm,制备3种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各10只),然后将所有实验大鼠依据颅底有无血凝块及2,3,5氯化三苯基四氮(TTC)染色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有无梗死灶分为不全阻塞组、完全阻塞组及过深阻塞组,对阻塞颈内动脉颅内段前后及拔出线栓再灌注后每只大鼠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皮质的血流量以激光多普勒法进行监测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皮质的血流量以相对流量单位PU值表示;阻塞后及再灌注后的脑皮质血流量变化以与阻塞前脑皮质血流量的百分比表示.结果 模型制作过程中,1只大鼠死亡;不全阻塞组9只,完全阻塞组15只,过深阻塞组5只.不全阻塞组8只大鼠线栓插入深度在 (16.0±0.5) mm,不能完全阻止大脑前动脉向大脑中动脉的血流,缺血6 h后大鼠Longa评分0~1分;颅底动脉环周围无血凝块,经TTC染色后无梗死灶.完全阻塞组9只大鼠线栓插入深度在(18.0±0.5) mm,大脑前动脉的血流被完全阻断,缺血6 h后大鼠Longa评分2~3分;颅底动脉环周围无血凝块而TTC染色提示存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梗死灶.过深阻塞组5只大鼠线栓插入深度在(20.0±0.5) mm,可完全阻断大脑前动脉血流,缺血6 h后大鼠Longa评分3~4分;解剖可见颅底血凝块,TTC染色后可见中动脉供血区梗死灶.插入线栓后,不全阻塞组、完全阻塞组和过深阻塞组大鼠脑皮质血流量均较阻塞前下降(分别为94±17比256±36、43±9比286±44、44±6比294±46,均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57,P<0.01),完全阻塞组和过深阻塞组血流量明显低于不全阻塞组(均P<0.05),完全阻塞组与过深阻塞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阻塞后与阻塞前脑皮质血流量的百分比分别为(36.93±0.06)%、(15.09±0.02)%、(15.52±0.0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14,P<0.01).再灌注后,不全阻塞组、完全阻塞组和过深阻塞组脑皮质血流量(分别为213±31、147±17、96±14)均较阻塞后有明显回升(均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05,P<0.01),过深阻塞组脑皮质血流量明显低于完全阻塞组(P<0.05);3组再灌注后与阻塞前脑皮质血流量水平百分比分别为(83.10±0.02)%、(51.83±0.05)%、(33.49±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23,P<0.01).结论 以激光多普勒对脑血流进行监测,可作为判断线栓法制备大鼠MCAO脑缺血模型成功与否的一种实时、便捷、微创、客观可靠的评价手段.

  • M4型瞬时受体电位通道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脑血流自主调节障碍中的作用

    作者:夭晓燕;袁东;龚益;陈珣;马倩南;孙涛;余化霖;王飞

    目的 探讨M4型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PM4)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模型中对脑血流量自主调节障碍的作用.方法 选择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AH、阴性对照及治疗组,剔除死亡大鼠.采用立体定向仪鞍上池注射法建立SAH模型,分别向假手术组和阴性对照组注射等渗盐水0.2 ml,分别向SAH组和治疗组注射自体尾动脉血0.2 ml.通过置入式微量泵分别向假手术组和SAH组大鼠的侧脑室持续泵入等渗盐水,向阴性对照组和治疗组持续泵入浓度为0.03 mol/L的TRPM4阻滞剂(9-Phenanthrol),4组大鼠分别于第3、5和7天接受大脑皮质局部血流量和全脑血流量的检测.结果 120只SD大鼠中共有106只(88.3%)存活至研究时间点,4组分别以21只大鼠(各时点分别为7只)进行数据分析.第3、5、7天,假手术、SAH、阴性对照和治疗组大脑皮质局部和全脑血流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AH组皮质局部血流量[第3、5、7天分别为(141±18)、(148±24)、(168±19)PU]和全脑血流量[第3、5、7天分别为(93±5)、(85±5)、(85±6) ml/(100 g·min)]均较假手术组[皮质局部:(235±17)、(220±24)、(224±20)PU,全脑:(141±10)、(147±8)、(143±8) ml/100 g·min]明显降低 (均P<0.05),治疗组大脑皮质局部和全脑血流量[皮质局部:(183±26)、(173±26)和(187±15)PU,全脑:(114±10)、(104±9)和(119±5) ml/(100 g·min)]均较SAH组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 TRPM4对改善SAH后脑血流自主调节障碍有明显作用.

  • 脑血管病继发双侧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二例

    作者:许多;孙然;杨雪;冯娟

    患者1 男,50岁,主因"头部不自主颤动3个月余"于2016年11月24日收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患者于2016年8月初出现头部不自主震颤,伴言语不利并逐渐加重,眼球颤动速度加快、视物晃动,头部震颤表现为上下左右方向不固定,劳累时加重,平卧位时消失,饮食、睡眠及大小便正常,体质量稍下降.既往有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病史,规律用药.

  • 超声检测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患者脑血流与脑梗死的相关性

    作者:李响;韩雪华;华扬;杨洁;金成子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CMCAO)患者大脑前动脉(ACA)脑膜支代偿(LMA)对脑梗死大小的影响,分析大脑中动脉(MCA)流速与脑梗死面积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35例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的CMCAO患者74例,对所有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或)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诊断为一侧CMCAO而对侧MCA正常,并经DSA证实.根据DSA显示ACA有无脑膜支,分为LMA组49例及无LMA组(NLMA)60例.采用TCCS和(或)TCD测量,记录患侧与健侧M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平均流速(MFV),并计算健侧、患侧PSV比值(PSV健侧/PSV患侧).根据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结果分为脑组织正常、腔隙性脑梗死、中小面积脑梗死及大面积脑梗死4级,采用秩和检验比较LMA组与NLMA组脑梗死面积的差异,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患侧MCA的血流参数与脑梗死面积的相关性.结果 (1)两组患者的患侧与健侧MCA的PSV、MFV及PSV健侧/PSV患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NLMA组中卒中者占90.0%(54例),明显高于LAM组71.4%(35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A组DWI以腔隙性脑梗死为主(51.0%,25例),NLMA组多以中小面积脑梗死为主(45.0%,27例),并且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21.7%,13例)高于LMA组(4.1%,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NLMA组患者脑梗死面积与MCA的PSV呈中度负相关(r=-0.736,P<0.01),并随PSV健侧/PSV患侧的升高而增加,呈高度正相关(r=0.849,P<0.01).结论 CMCAO患者ACA的LMA状态与脑梗死严重程度相关,患侧MCA血流速度的减低与脑梗死面积存在明显相关性.

  • 采用枕下肌肉分层法远外侧入路治疗椎-基底动脉瘤

    作者:孙力泳;李桂林;李茗初;马妍;胡鹏;何川;张鸿祺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采用枕下肌肉分层法远外侧入路治疗复杂椎-基底动脉瘤的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采用枕下肌肉分层法远外侧入路治疗的8例椎-基底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 分级Ⅱ级3例、 Ⅲ级1例、Ⅳ级1例), 3例为症状性夹层动脉瘤.对6例患者行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或小脑前下动脉旁路移植术及动脉瘤孤立术,另2例在术中直接夹闭动脉瘤.分析术野暴露情况,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DSA检查示桥血管均通畅.术中实际测量枕动脉获取长度为(12.5±1.1) cm;6例旁路移植的吻合深度为(50±6) mm.术后随访4~21个月,7例患者mRS评分0~1分,2例新发声音嘶哑,术后3个月内完全恢复;另1例术后小脑半球支配区域脑梗死,mRS评分4分.无一例发生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感染及脑脊液漏.结论 枕下肌肉分层法远外侧入路,可有效地获取较长的枕动脉,减少了肌肉的占位效应和增加术野深度,利于病变显露及深部吻合手术操作,是神经外科治疗椎-基底动脉瘤较为安全实用的技术方法.

  • 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淑娟;刘倩;李言洵;胡志灏;蒋晓燕;王笑峰;石建明;胡文立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横断面研究,在2014年11月13日至2014年12月21日对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人群进行调查.样本来自"如皋衰老纵向研究",纳入31个村的1 788名对象,年龄70~84岁,均为汉族,其中男830名,女958名.确认脑梗死病史根据二级以上医院神经科诊断或头部CT证实.认知功能的评价采用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对该人群的定向力、记忆力、近记忆力、计算力及常识5个维度进行评价,总分>21.5为无认知功能障碍,≤21.5为有认知功能障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结果 (1) 1 788名受检者中,合并脑梗死病史133例(7.4%),无脑梗死1 655名.合并脑梗死患者高血压的比例高于无脑梗死组[63.9% (85例)比 41.7%(690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无脑梗死组[(1.40±0.29) mmol/L比(1.47±0.33)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合并脑梗死患者在定向力和计算力方面存在部分受损,总体认知功能评分为(20±7)分,较无脑梗死患者的(21±6)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33例脑梗死患者中,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76例,发生率为57.1%,其中女性59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肌酐平均值为(59±15) μmol/L,较无认知障碍者(66±14) μmol/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学以下教育程度(OR=2.86,95%CI:2.19~3.72)、女性(OR=1.85,95%CI:1.50~2.28),是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较高血肌酐浓度(OR=0.96,95%CI:0.95~0.97)是保护因素.结论 脑梗死后的老年人总体认知功能下降,尤其是定向力和计算力方面受损明显.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和女性是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较高水平血肌酐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外翻式与补片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近远期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黄建刚;袁庆文;陈锋;王世知;陈冬

    目的 系统评价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eCEA)与补片式CEA(pCEA)治疗颈动脉狭窄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计算机搜索Medline、PubMed、Ovid、CNKI及CBM数据库已发表的eCEA与pCEA对照研究的文献,时间为1970年5月至2016年10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者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及数据,采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Rev Man 5.2对近远期疗效指标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检索出1 137篇文献,纳入10篇文献(其中3篇随机对照研究)进行分析,共计3 213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干预3 299例次(其中eCEA组1 512例次,pCEA组共1 787例次).Meta分析结果显示,(1)eCEA组平均手术时间较pCEA组缩短(22±8) min,术中转流管使用率eCEA明显低于pCEA, 分别为12.6%(53/421)和50.2%(357/711,OR=0.11,95%CI:0.08~0.15,P<0.01).术后30 d内卒中发生率(OR=0.42,95%CI:0.23~0.76,P=0.004)和30 d后卒中发生率(OR=0.26,95%CI:0.09~0.78,P=0.02)eCEA均低于pCE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eCEA降低了术后30 d后再狭窄发生率(OR=0.57,95%CI:0.38~0.86,P=0.008).结论 eCEA治疗颈动脉狭窄较pCEA具有手术时间短、转流管使用率低的优势;同时eCEA能降低术后30 d内、30 d后卒中的发生,并且明显降低再狭窄发生率.

中国脑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