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중국뇌혈관병잡지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影响因子: 1.0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921
- 国内刊号: 11-5126/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烟雾病易感因素研究进展
烟雾病是一种进行性脑血管病,具有种族易感性、家族聚集性特征.烟雾血管表现出内膜增厚,中膜变薄,内弹力板迂曲,伴有淋巴细胞浸润等特征性病理表现,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该病与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细胞外基质的异常代谢和炎性反应相关.作者从遗传因素、机体内环境因素、免疫因素3个层面,阐述内皮细胞易感基因环指蛋白213、平滑肌细胞易感基因、细胞外基质代谢相关基因、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以及免疫易感基因在烟雾病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
术中脊髓血管造影辅助下精准治疗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二例并文献复习
回顾性分析2例在复合手术室手术治疗的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回顾,以探讨术中脊髓血管造影结合图像融合技术在SDAVF手术中的应用价值.2例术前经脊髓血管造影证实为SDAVF,瘘口位于胸段,于复合手术室内进行动静脉瘘切除术,并采用改良Aminoff-Logue量表评价脊髓功能.2例患者术中均准确地找到瘘口并将其切断,即刻脊髓血管造影显示瘘口均完全消失.术中脊髓造影、图像融合及定位时间分别为70、60 min,均未发生造影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12~14个月,2例患者症状较术前有不同程度好转,改良Aminoff-Logue量表评分分别下降6、5分.提示术中行脊髓DSA结合影像融合技术,能精准判断硬脊膜动静脉瘘的静脉端位置,减轻手术创伤,确保瘘口全部闭塞.
-
双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脑梗死二例
通过总结2例双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以进一步分析其临床特点.患者1表现为四肢无力,合并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影像学示双侧大脑前动脉A2段以远的血管分布区脑组织均受累,中央前回皮质运动区及皮质下白质广泛损伤导致相应临床症状.患者2仅累及额叶前部皮质,以精神行为异常为主,无肢体力弱表现.双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脑梗死临床少见,临床症状主要与额叶、胼胝体功能障碍相关,早期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可表现为四肢无力、精神行为异常等多种症状,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头部MR扩散加权成像示双侧大脑前动脉分布区的额叶及胼胝体多发高信号,血管成像示双侧大脑前动脉不显影.若患者存在四肢无力、精神行为异常症状时,应考虑到双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可能性.
-
合并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的后交通动脉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血管内治疗合并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PCA)的后交通动脉(PCoA)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合并fPCA的PCoA动脉瘤患者55例(共57个动脉瘤),所有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其中27个动脉瘤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30个采用支架辅助栓塞.根据Raymond分级评价术后即刻栓塞程度.影像学随访采用DSA或MR血管成像,临床预后采用门诊和(或)电话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 55例患者中,41例患者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即刻造影显示,21个(36.8%)动脉瘤RaymondⅠ级,11个(19.3%)Ⅱ级,25个(43.9%)Ⅲ级;所有PCoA保持通畅.围手术期并发症3例(5.5%),为手术相关出血,无缺血事件发生;死亡3例.对39例患者包含41个动脉瘤进行影像学随访,其中26个(63.4%)动脉瘤治愈,1个(2.4%)改善,8个(19.5%)稳定,6个(14.6%)复发(均为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随访中所有合并fPCA的PCoA保持通畅.临床随访52例患者,死亡2例,1例患者术后1年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随访mRS评分为:0~2分47例(90.4%),3分1例,4分1例,5分1例,6分2例.结论 血管内治疗合并fPCA的PCoA动脉瘤可行和有效.
-
机械取栓术中平板CT高密度征出血转化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中局部脑组织平板CT高密度征的特点以及影响其出血转化及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9月至2018年3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收治的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行机械取栓治疗且术中行平板CT检查的患者244例(后循环病变64例),其中桥接治疗85例.根据平板CT结果是否存在局部高密度征,分为高密度征组(71例)和非高密度征组(173例).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性别、年龄、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资料[桥接治疗、闭塞部位、血管再通达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2b~3级、术后90 d预后良好、出血转化、病死率]的组间差异.对术中平板CT高密度征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评价高密度征组患者出血转化及预后良好的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高密度征组术前NIHSS评分高于非高密度征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5,23)分比17(10,22)分,Z=5.454,P=0.028],余基线资料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高密度征组颈内动脉末端T形或L形、大脑中动脉M1段的闭塞比例均高于非高密度征组[36.6%(26/71)比22.5%(39/173),50.7%(36/71)比35.3%(61/173)],椎-基底动脉的闭塞比例低于非高密度征组[5.6%(4/71)比31.2%(54/17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密度征组预后良好率低于非高密度征组[39.4%(28/71)比61.3%(106/173)],出血转化率及病死率均高于非高密度征组[33.8%(24/71)比11.0%(19/173),16.9%(12/71)比6.9%(12/17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后高密度征发生率为29.1%(71/244),高密度征病灶可见于1个或多个部位(共计87个),常见部位分别为尾状核头40.2%(35个)、外囊23.0%(20个)、内囊11.5%(10个)、皮质及皮质下白质17.2%(15个)、脑干2.3%(2个)及距状沟5.7%(5个),尾状核头和外囊的出血转化率分别为25.7%(9/35)、40.0%(8/20),内囊、皮质及皮质下、距状沟及脑干发生出血转化占比分别为3/10、2/15、5/5和1/2.(4)高密度征组出血转化发生率为33.8%(24/71),发生出血转化者中,术前NIHSS评分≤22分的比例高于未发生出血转化者,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5%(21/24)比61.7%(29/47),P<0.05].高密度征组预后良好者中,桥接治疗的比例高于预后不良者,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6%(15/28)比27.9%(12/43),P<0.05].(5)分别以发生出血转化及预后良好为因变量,将单因素结果中P≤0.15的自变量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桥接治疗(OR=0.310,95%CI:0.107~0.893)及无出血转化(OR=0.249,95%CI:0.075~0.828)均为90 d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 伴有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中平板CT特征性高密度征可能提示高出血转化风险,且高密度征患者桥接治疗及无出血转化是90 d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
-
布勒茨手部测试量表在卒中急性期上肢及手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布勒茨手部测试(BzH)量表在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上肢及手部功能评定中的初步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回顾性纳入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卒中急性期上肢及手功能障碍患者16例,对其进行4周的标准上肢及手部康复训练,康复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FMA-UE)、Wolf运动功能评价(WMFT)和BzH量表测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3个量表得分的变化情况,分析BzH量表与FMA-UE和WMFT量表的相关性.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评测者对治疗前后BzH量表总分及其各项任务评分的一致性.结果 (1)治疗前,FMA-UE上臂、腕手、总分和WMFT、BzH量表评分分别为19.0(13.5,27.0)、6.5(0.2,10.8)、30.5(18.0,48.5)、(30±11)、14.5(2.0,44.2)分;治疗后,FMA-UE上臂、腕手、总分、WMFT、BzH量表评分分别为29.0(24.0,34.0)、14.0(10.0,19.8)、50.5(41.0,59.2)、(37±13)、42.0(17.8,59.2)分,治疗后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BzH与FMA-UE上臂均呈中度相关(r值分别为0.64、0.68,均P<0.05),与FMA-UE腕手均呈高度相关(r值分别为0.88、0.83,均P<0.01),与总分分别呈高、中度相关(r值分别为0.80、0.75,均P<0.01),与WMFT评分均呈高度相关(r值分别为0.82、0.89,均P=0.01).(3)2名测评人员对BzH总分(ICC=0.995)及其7项任务评分(均ICC>0.990)均高度一致(均P<0.01).结论 BzH量表可尝试用于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上肢及手部基础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测.
-
大脑中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大脑中动脉瘤(MCA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5月至2018年5月连续收治的241例(258个动脉瘤)行显微手术夹闭治疗的MCAA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包括160例(172个动脉瘤)破裂动脉瘤患者(破裂组)和81例(86个动脉瘤)未破裂动脉瘤患者(未破裂组).手术采用经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术或动脉瘤夹闭术+血肿清除术.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评估破裂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意识状态.术后定期进行临床及影像学[CT血管成像(CTA)或DSA)]随访.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动脉瘤均被完全夹闭.破裂组160例患者,术前GCS评分(8±2)分,9例术后出现大脑中动脉分支供血区域的脑梗死,3例术后出现脑积水,2例术后出现不明原因的脑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14/160);术后复查CT血管成像或DSA均未见动脉瘤,术后(15±2)d GCS评分[(9±3)分]较术前改善(t=-6.240,P<0.01),78例患者随访无动脉瘤复发.81例未破裂组患者中,7例(8.6%)术后出现大脑中动脉分支供血区域的脑梗死,术后复查CTA或DSA均未见动脉瘤,45例患者随访无动脉瘤复发.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80,P=0.194).结论 显微手术夹闭是治疗MCAA安全、有效的方法,对动脉瘤破裂患者意识状态的改善非常重要.
-
槲皮素对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诱导损伤的脑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诱导下人脑血管内皮细胞(HBM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ADMA(30μmol/L,作用24 h)诱导建立HBMECs损伤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因素)、ADMA组、ADMA+槲皮素处理组(加入终浓度分别为0.1、1、10、100μmol/L的槲皮素预处理2 h后再加入终浓度为30μmol/L的ADMA作用24 h)、100μmol/L槲皮素处理组(100μmol/l的槲皮素预处理2 h后换常规培养液)、10μmol/l槲皮素处理组(10μmol/L的槲皮素预处理2 h后换常规培养液)、茴香霉素(ANISO)/P79350+ADMA+槲皮素处理组[加入终浓度为10μmol/L的槲皮素预处理2 h后再加入终浓度为30μmol/L的ADMA作用24 h,实验结束前1 h加入10μmol/L的ANISO或50μmol/L的P79350]以及ANISO/P79350处理组(常规培养液培养,实验结束前1 h加入10μmol/L的NAISO或50μmol/L的P79350),每组6个样本.不同浓度槲皮素预处理2 h后,噻唑蓝法测定细胞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丙二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Western blotting分析Bax、Bcl-2、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JNK(p-JNK)、p38、磷酸化p38(p-p38)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表达,caspase-3活性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应用JNK激动剂ANISO和p38激动剂P79350观察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在槲皮素介导的细胞损伤保护中的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DMA组HBMECs活性(52±8)明显降低,LDH水平(356±28)显著升高,BDNF浓度(51±8)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DMA组比较,ADMA+10μmol/L槲皮素处理组和ADMA+100μmol/L槲皮素处理组HBMECs细胞活性显著改善(分别为80±5、86±7),LDH水平明显下调(分别为162±20、141±17),BDNF浓度明显增加(分别为82±5、9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应用10μmol/L的槲皮素处理进行后续实验,结果显示,与ADMA组比较,ADMA+槲皮素处理组Bcl-2 mRNA、eNOS mRNA和SOD水平均明显升高(分别为0.75±0.10、0.81±0.07、81±10),Bax表达水平和caspase-3活性、活性氧、丙二醛水平均明显减低(分别为1.63±0.12、1.85±0.16、169±16、159±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与对照组比较,ADMA组可显著提高HBMECs中JNK和p38的磷酸化水平(p-JNK/JNK和p-p38/p38分别为3.46±0.32、3.66±0.31);与ADMA组比较,ADMA+槲皮素处理组有效抑制了ADMA诱导下HBMECs的JNK和p38磷酸化水平(p-JNK/JNK和p-p38/p38分别为2.60±0.19、2.72±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DMA+槲皮素处理组比较,ANISO+ADMA+槲皮素处理组p-JNK/JNK(4.06±0.30)和P79350+ADMA+槲皮素处理组p-p38/p38(3.84±0.32)明显增高,两组细胞活性和BDNF水平明显降低,LDH水平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槲皮素可缓解ADMA诱导的HBMECs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NK/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
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海马CA1区自噬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海马CA1区自噬的影响.方法 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am组(假手术组,12只)、SAH组(12只)、NMDP组(SAH+尼莫地平,12只)、3-MA组(SAH+尼莫地平+3-甲基腺嘌呤,12只).颈内动脉刺破法制备SAH动物模型.NMDP组造模成功后30 min腹腔注射尼莫地平.3-MA组于造模前1 h腹腔注射3-MA,且造模后30 min腹腔注射尼莫地平.干预24 h后给予穿梭箱实验观察大鼠神经功能,随后取海马CA1区脑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观察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比较,SAH组大鼠躲避反应次数减少[(17.9±2.6)次比(26.3±2.7)次],躲避反应时间延长[(10.0±3.3)s比(3.5±1.0)s],海马CA1区正常形态神经细胞数目减少[(72±28)个比(118±27)个,P<0.05],Beclin-1及LC3-Ⅱ阳性细胞增多[分别为(39±9)个比(22±11)个、(39±12)个比(12±5)个],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0.59±0.12比0.36±0.03),LC3-Ⅱ/LC3-Ⅰ比率上升(0.51±0.13比0.2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SAH组比较,NMDP组大鼠躲避反应次数[(22.3±2.3)次]增多,躲避反应时间[(5.0±1.5)s]减少,海马CA1区正常神经细胞数目[(86±20)个]增多,Beclin-1及LC3-Ⅱ阳性细胞[分别为(50±11)、(48±11)个]增多,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0.97±0.24)增高,LC3-Ⅱ/LC3-Ⅰ比率(0.87±0.12)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3-MA组大鼠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尼莫地平可增强自噬的激活,减少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损伤,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