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中国脑血管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중국뇌혈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影响因子: 1.0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921
  • 国内刊号: 11-51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承基 凌锋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运动再学习方案对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

    作者:曲斯伟;朱琳;宋为群

    目的 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运动再学习方案对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初发卒中患者40例,病程为1~6个月,按住院号或门诊号尾数的单双号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传统康复训练和针对上肢功能恢复的运动再学习方案训练,2次/d,30 min/次,5d/周,共6周.给予联合组患者6周的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2次/d,20 min/次,5d/周;给予对照组患者假刺激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进行功能评定.评定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手臂动作调查测试(ARAT)量表评价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联合组的上肢FMA和ARAT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13±3)分比(10±3)分和(10±2)分比(8±2)分(t值分别为3.503和3.244,均P<0.01);MBI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运动再学习方案能有效改善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 颅内破裂动脉瘤老年患者介入治疗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段国礼;诸德源;张晓曦;刘建民;黄清海

    目的 评估颅内破裂动脉瘤老年患者介入治疗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04年12月至2014年12月接受血管内治疗的颅内破裂动脉瘤老年患者(年龄≥60岁)520例,随访记录患者术后30 d内影像学和临床随访结果.根据是否发生介入治疗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介入治疗相关性血栓栓塞事件、术后早期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术后新发硬膜下出血或脑实质出血),分为并发症组68例和无并发症组(452例).通过单因素统计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介入治疗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520例动脉瘤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3.1%(6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OR =2.207,95%CI:1.149 ~4.240,P<0.05)、Hunt-Hess分级Ⅳ~Ⅴ级(OR=4.287,95% CI:2.048~8.971,P<0.01)、Fisher分级Ⅲ~Ⅳ级(OR =2.686,95%CI:1.483 ~4.865,P<0.01)、宽颈动脉瘤(OR=2.884,95%CI:1.511 ~5.505,P<0.01)、动脉瘤有小阜(OR=4.560,95% CI:2.500 ~8.321,P<0.01)、动脉瘤<3mm(OR=5.748,95%CI:2.122~15.570,P<0.01)是颅内破裂动脉瘤老年患者介入治疗操作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高血压病史、高Hunt-Hess分级、高Fisher分级、宽颈动脉瘤、动脉瘤有小阜、微小动脉瘤是颅内破裂动脉瘤老年患者介入治疗操作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郭洪权;李华;谢怡;施伟;赵娜娜;刘新峰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并完成全脑DSA检查的患者81例.END定义为入院72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入院基线评分增加≥2分或运动评分项增加≥1分.将所有患者根据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26例和非END组55例,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侧支循环分级标准采用美国介入治疗神经放射学学会/介入放射学学会侧支循环评估系统.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发生END的危险因素. 结果 与非END组比较,END组患者年龄≥60岁[65.4% (17/26)比36.4% (20/55);x2=5.992,P=0.014]、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4.0 mg/L[76.9% (20/26)比45.5% (25/55);x2=7.080,P=0.008]及糖尿病患者比例[38.5% (10/26)比16.4% (9/55);x2=4.802,P=0.028]均显著升高,而侧支循环分级显著降低(Z=-3.25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3.412,95% CI:1.075~10.824;P=0.037)、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4.0 mg/L(OR=3.812,95% CI:1.141 ~ 12.740;P=0.030)及侧支循环分级(OR =2.165,95% CI:I.241 ~5.514;P=0.009)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大脑侧支循环分级下降和年龄≥60岁、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4.0 mg/L是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刘景鹏;叶振南;张翔圣;吴凌云;张子焕;陈强;吴伟;茅磊;张鑫;杭春华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缺血(DCI)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aSAH患者106例,根据是否发生DCI,将患者分为DCI组(34例)与无DCI组(72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FNS)分级、急性脑水肿、早期(出血1~3d)低白蛋白血症、低血红蛋白血症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CI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 DCI发生率为32.1% (34/106).DCI组Hunt-Hess分级≥Ⅲ级、改良Fisher分级≥Ⅲ级、WFNS分级≥Ⅳ级、急性脑水肿、低血红蛋白血症及低白蛋白血症的发生率均高于无DCI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别、年龄≥55岁、高血压病、糖尿病、低钠血症比例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将单因素分析中Hunt-Hess分级≥Ⅲ级、改良Fisher分级≥Ⅲ级、入院WFNS分级≥Ⅳ级、低白蛋白血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院WFNS分级≥Ⅳ级(OR=8.02,95% CI:2.41 ~26.70)、改良Fisher分级≥Ⅲ级(OR =4.44,95% CI:1.38~ 14.32)、1~3 d低白蛋白血症(OR=5.42,95% CI:1.40 ~20.76)是aSAH患者发生DC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而Hunt-Hess分级≥Ⅲ级不是aSAH患者发生DCI的危险因素(OR=1.86,95% CI:0.39 ~ 8.88,P>0.05). 结论 aSAH后低白蛋白血症、入院WFNS分级≥Ⅳ级、改良Fisher分级≥Ⅲ级是患者发生DCI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诊治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 颅内动脉瘤辅助治疗材料支架的研究进展

    作者:关明浩;史怀璋;张广

    随着磁共振血管成像等颅内血管检查技术的普及,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的检出率逐年升高.在欧美国家,血管内介入治疗IA已成为首要选择;在我国,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的IA比例亦逐年增高.然而,一些体积较大以及形态或位置特殊的复杂IA,仍难以通过单纯弹簧圈栓塞彻底治愈.近年来,介入材料飞速发展,尤其多种颅内支架的研发使得复杂IA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不同类型支架因其形态结构的不同,有不同的适应证及特点,若选择不当,不仅不能起到良好的辅助效果,反而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笔者将目前常见的支架类型及新型支架综述如下.

  • 金钗石斛多糖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作用

    作者:詹剑;李小琼;郝仁方

    目的 探讨金钗石斛多糖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 方法 将9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金钗石斛多糖低剂量组(DL,50 mg/kg)、中剂量组(DM,100 mg/kg)、高剂量组(DH,200 mg/kg)以及尼莫地平组(10 mg/kg),每组15只,再按随机数字表法每组随机取5只供相应指标检测.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建立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金钗石斛多糖对大鼠神经功能缺损(Bederson行为学评分)、脑含水量和脑梗死体积的改善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组织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小胶质细胞标记物BCL-2相关蛋白A1α(A1)和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GFAP) mRNA转录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F-κB信号通路磷酸化抑制蛋白(IκBα)和胞核p65蛋白的表达水平.多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1)6组间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含水量、脑梗死体积、脑组织TNF-α和IL-1β水平、A1和GFAP mRNA转录水平以及磷酸化IκBα蛋白和胞核p65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2.24、8.699、33.89、19.26、27.53、109.5、15.28、66.86、41.63,均P<0.01).(2)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含水量、脑梗死体积分别为(2.8±0.3)分、(86.1±3.8)%、(31.0±4.5)%,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P<0.01);脑组织TNF-α和IL-1β水平、A1和GFAP mRNA转录水平以及磷酸化IκBα蛋白和胞核p65蛋白水平较假手术组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DH组前三项分别为(1.5±0.5)分、(72.9±5.4)%、(17.5±4.1)%,与模型组比较(包括脑组织TNF-α和IL-1β水平、A1和GFAP mRNA转录水平以及磷酸化IκBα蛋白和胞核p65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尼莫地平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除脑含水量、IκBα、胞核p65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4)DM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仅IL-1β水平和磷酸化IκBα蛋白水平显著减少,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5)DL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 高剂量金钗石斛多糖能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作用机制与抑制早期NF-κB信号通路激活有关.中、低剂量金钗石斛多糖减轻局灶脑缺血-再灌注炎性脑损伤的作用不明显.

  • “X”形支架技术治疗大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一例

    作者:吕楠;曹伟;李司司;杨鹏飞;刘建民;黄清海

    患者 男,73岁,因体格检查行头部CT血管成像(CTA)发现前交通动脉动脉瘤(ACoAA) 10 d,于2016年6月收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入院体格检查:意识清楚,问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大、同圆,躯干及四肢深浅感觉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未见异常,病理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既往吸烟史40余年,否认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病史.入院后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考虑患者高龄,若行开颅夹闭手术耐受性较差,决定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由于动脉瘤瘤体较大,瘤颈较宽,累及双侧大脑前动脉,遂决定行“X”形支架辅助栓塞技术以保护载瘤动脉.

  •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的效果分析

    作者:冯明陶;曹伟;李嘉楠;杨鹏飞;方亦斌;许奕;洪波;黄清海;刘建民

    目的 探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颅内大型、巨大型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经DSA或头部CT血管成像(CTA)或头部MR血管成像(MRA)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33例,并对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 结果 33例患者共35个动脉瘤,均成功释放PED,其中10个动脉瘤采用单纯PED置入,25个采用PED置入结合弹簧圈栓塞术(包含2个采用Pipeline桥接技术).围手术期出现1例(1个动脉瘤)血栓栓塞事件并出血转化,1例(1个动脉瘤)因致死性动脉瘤延迟出血而死亡.临床随访31例(33个动脉瘤),随访时间为术后4~18个月,无出血或血栓栓塞事件发生.18个动脉瘤获术后短期影像学随访(3~5个月,增强MRA或DSA),其中10个瘤颈残留或瘤体显影,8个动脉瘤完全不显影;19个动脉瘤获术后中期影像学随访(6~16个月,增强MRA或DSA),其中2个瘤颈残留,17个动脉瘤完全不显影. 结论 PED治疗颅内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安全有效,但血流导向装置置入后颅内出血的并发症不可忽视,其相关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 Solitaire FR支架机械取栓联合5F 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桂林;杜世伟;李静伟;闫峰;向思诗;陈健;张鸿祺

    目的 探讨Solitaire FR支架机械取栓联合5F 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2月至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接受Solitaire FR支架机械取栓联合5F 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的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患者(发病<6h)11例的病例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梗死溶栓试验(TICI)分级、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24 h NIHSS评分,术后9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通过SPSS软件对治疗前后相关数据的差异进行分析. 结果 11例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患者中,男7例,女4例,年龄44~ 78岁,平均(66±11)岁;术前及术后NIHSS评分分别为(18±3)、(8±4)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327,P<0.01);均成功实现闭塞大脑中动脉的再通.术后90 d随访,患者预后良好(mRS 0 ~2分)7例.无严重的M1段内导管操作的相关并发症. 结论 初步经验显示,Solitaire FR支架机械取栓联合5F 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管内机械取栓方法.

  • 机械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欧洲卒中组织-Karolinska专家共识(2014/2015更新版)

    作者:Wahlgren N;Moreira T;Michel P;吴川杰;李传辉;闫峰;吉训明

    自1996年,Karolinska卒中共识/更新(Karolinska StrokeUpdate,KSU)会议每两年举行一次.自2014年起,该会议成为欧洲卒中组织(European Stroke Organization,ESO)的官方会议.ESO-KSU会议项目委员会批准终项目,该项目的核心由共识会议组成,每次会议关注一个卒中临床研究方向的新研究结果.参会者在大会主席和秘书的协调下起草共识.在2014年的机械血栓清除会议上,采用“机械血栓清除术和卒中”、“卒中的血管内治疗”、“神经介入”等关键词,在PubMed上检索,作为起草共识的基础.草案纳入了参会者提供的综述资料和新文献,于会议前一天下午在面对面会议上确定下来,并在随后的正式会议上进行讨论和修改.由于几项关于机械血栓清除术的临床研究结果在20 14年KSU会议后几个月公布,参会者和会议秘书处决定依据新的研究结果,对共识内容进行修订.由于其他一些专业组织也参与了修订会议,因此修订后的共识也通过了这些组织的审核和认可.

  • 关注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支架的应用及问题

    作者:张鹏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从发现、诊断到治疗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91年发明的电解可控解脱性弹簧圈,成为了IA栓塞治疗的里程碑.此后,科研人员研发了多种不同材质和形状的弹簧圈,提高了IA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治愈率及复杂IA的介入治疗比例,陆续发展了保护球囊、IA栓塞用支架等材料,并且随着对IA基础研究的进步,近几年发展了不同类型的血流导向装置.在这些材料和技术的帮助下,IA的栓塞适应证变得更加广泛,中长期治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IA患者接受了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

中国脑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