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중국뇌혈관병잡지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影响因子: 1.0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921
- 国内刊号: 11-5126/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6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与60例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血糖、TC、TG、HDL-C、LDL-C的变化,对两组脑梗死的部位、面积与血糖的关系及两组的并发症、疗效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血糖、TC、TG、LDL-C较非糖尿病脑梗死组显著增高(P<0.05),而HDL-C显著降低(P<0.05),两组的梗死灶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脑梗死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发症及病死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脑梗死组,而疗效及预后低于非糖尿病脑梗死组.结论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常因存在糖代谢紊乱而合并有脂代谢异常.当发生脑梗死时,梗死面积增大、症状加重,糖代谢紊乱加剧,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预后差.
-
白细胞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204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31名健康者(对照组)的IL-10-592C/A、IL-10-819C/T及IL-10-1082G/A,共3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IL-10-1082G/A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64,P=0.001);IL-10-1082 A等位基因频率为99.5%,对照组为9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L-10-592C/A和IL-10-819C/T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0-1082G/A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其中A等位基因频率增高与脑梗死发病有关.
-
阿司匹林在济南地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状况调查
目的 调查阿司匹林在山东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社区冠心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状况.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在内科门诊、专家门诊和社区门诊收集服用阿司匹林的有关资料,根据阿司匹林的应用情况,将患者分为4组:①规律服药组:患者一直有规律不问断服药;②不规律服药组:患者间断或偶尔服药;③中止服药组:患者因不能耐受或其他原因而停药;④未用药组:患者从未服药.结果 全组共1625例,其中冠心病70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747例、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172例.患者来自内科门诊679例、专家门诊510例和社区门诊436例.全组1625例患者中,规律服用阿司匹林759例(46.7%),不规律用药188例(11.6%),中止服药108例(6.7%),未服用阿司匹林570例(35.0%).服药者不良反应轻微,包括微出血(1.6%)和胃肠道不适(7.5%).结论 阿司匹林在本调查社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率很低,用药的依从性差,影响了治疗效果.
-
脑安胶囊与阿司匹林预防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 评价脑安胶囊与阿司匹林预防卒中的效果.方法 以多中心的形式,在基线调查时筛检出≥40岁、有卒中危险因素暴露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卒中高危个体4415例,以村和居委会为单位随机分为脑安胶囊组(1656例),阿司匹林50(1348例)、75 mg组(1411例).3组在指导一般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相应的干预药物,阿司匹林两组分别口服阿司匹林50、70mg,1次/d;脑安胶囊组口服脑安胶囊1~2粒/次,2次/d.平均干预16个月.随访观察卒中的发病,比较各组发病率的差异.结果 脑安胶囊组,阿司匹林50、75mg组的卒中发病率分别为6.43、12.92和10.37(1000-1·人年-1).脑安胶囊组卒中发病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50mg组(P=0.035),分别比阿司匹林50、75mg组下降了50.2%和38.0%.3个干预组复查时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基线水平均下降,P<0.01.药物不良反应脑安胶囊组较阿司匹林组轻.结论 脑安胶囊对卒中高危个体的干预效果优于阿司匹林.
-
乌司他丁和地塞米松对心肺脑复苏早期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IL-1β水平等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地塞米松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心肺脑复苏早期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脑组织IL-1β、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心肺脑复苏(CPCR)组、地塞米松组、乌司他丁组、乌司他丁+地塞米松组,每组各8只大鼠.采用夹闭气管法建立大鼠心肺脑复苏模型.于自主呼吸循环恢复后2h,采用干湿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脑组织IL-1β和外周血TNF-α水平.结果 ①脑组织含水量:CPCR组为(80.4±2.0)%,较对照组(76.7±1.3)%显著增加(P<0.01);乌司他丁组、地塞米松组、乌司他丁+地塞米松组,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CPCR组显著减少(P<0.01).②脑组织IL-1β含量:CPCR组为(0.235±0.051)ng/mg,较对照组(0.108±0.020)ng/mg明显增高(P<0.01);地塞米松组、乌司他丁组与CPC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乌司他丁+地塞米松组IL-1β含量为(0.065±0.021)ng/mg,明显低于CPCR组(0.235±0.051)ng/mg(P<0.001).③外周血TNF-α水平:CPCR组为(3.07±0.74)ng/ml,较对照组(1.03±0.51)ng/ml明显增高(P<0.01);乌司他丁组、地塞米松组、乌司他丁+地塞米松组均比CPCR组显著降低(P<0.01),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CR早期即可发生脑水肿,脑组织IL-1β及外周血TNF-α水平显著增加;应用乌司他丁、地塞米松能有效降低脑组织含水量、IL-1β和外周血中TNF-α水平.
-
锁孔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附26例报告
高血压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病死率和伤残率高的疾病,约有70%左右的出血发生于基底核区[1].目前,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锁孔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及立体定向穿刺血肿引流术等[2].
-
烟雾病的影像学检查
烟雾病早期主要由脑血管造影来确诊,但随着各种影像学设备的不断研发与更新,以及各种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烟雾病的诊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
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微栓子在脑动脉狭窄中的应用进展
脑供血动脉狭窄作为卒中的危险因素,其临床意义越来越受到重视.对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成形术(carotid anery stenting,CAS)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yomy,CEA)的疗效已得到肯定.
-
成人缺血性卒中早期治疗指南(节译Ⅰ)
本指南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综合性指南,就新的资料进行了更新.由血管神经病学、神经重症监护、急救医学、神经外科学、介入神经放射学/血管内神经外科学等多个领域医学专家组成的小组撰写,可供内科医师、急诊医护人员,以及可能处理可疑卒中的其他科室医疗人员参考使用.
-
内侧分水岭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与颈动脉系统病变的关系
目的 探讨内侧分水岭梗死(IWI)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与颈动脉系统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DWI病灶符合内侧分水岭梗死的患者27例,将其分为融合型IWI(CIWI)及部分型IWI(PIWI).行头部颈动脉MRA和(或)DSA进行血管评价,确定主要责任血管病变;于入院第1天及第7天测量NIHSS评分,确定病情;卒中后3个月采用修订的Rankin评分评价预后.结果 27例IWI患者中14例为融合型,13例为部分型;22例(82%)有颈动脉系统严重狭窄或闭塞,其中CIWI 12例,PIWI 1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WI患者ICA病变的发生比例高于PIWI患者(11/14,4/13),多表现为非腔隙综合征(10/14,4/13);PIWI患者MCA病变的发生比例高于CIWI患者(6/13,1/14),多表现为腔隙综合征(9/13,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WI患者较PIWI患者7 d内多见病程进展,且3个月预后差(5/14,0/13:P<0.05).结论 IWI与颈动脉系统病变存在比较确切的关系,CIWI和PIWI发病机制中受累的血管作用存在一定差异.
-
36例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及DSA分析
目的 探讨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及DSA的特征.方法 对36例经DSA确诊的烟雾病患者,总结其临床特点,同时分析其造影资料.结果 ①临床特点:烟雾病的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5~10岁和30~35岁左右.脑缺血表现27例(75%)、脑出血表现7例(19%)、症状性癫痫2例(6%).儿童患者(≤15岁)15例(42%),成人患者(>15)21例(58%).其发病类型均以脑缺血为主,而在临床表现上尤以单侧肢体无力或偏瘫为常见.②DSA特征:双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狭窄或闭塞者22例(61%)、单侧受累者14例(39%);单/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分别占18例(50%)、20例(56%)及6例(17%);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底异常血管网形成;本组病例侧支循环丰富,颅底烟雾血管代偿36例(100%)、皮质侧支开放26例(72%)、眼动脉分支代偿3例(8%)、颈外动脉系统代偿19例(53%).结论 烟雾病发病高峰年龄为5~10岁和30~35岁;本病临床表现多样,但以脑缺血为常见;DSA能对烟雾病作出明确诊断,对临床疑似病例应及早行DSA检查.
-
聚焦卒中临床问题(Ⅱ)——2007国际卒中大会
2 遗传性脑动脉疾病法国Viswanathan等的双中心队列研究提示,与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障碍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是腔隙性脑梗死,而不是MRI脑白质高信号.
-
颈动脉体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特征及栓塞治疗二例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神经嵴细胞的化学感受器肿瘤,又称副神经节细胞瘤[1].由于其发生部位特殊、血供丰富、局部解剖结构复杂,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颇多,故诊治CBT具有一定的难度.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