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直接手术与血管内超选择栓塞术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

    作者:董鑫;游文良

    目的 比较直接手术与血管内超选择栓塞术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手术组与介入组,各40例.手术组给予显微外科手术,介入组给予血管内超选择栓塞术.比较两组一、二期治愈率、复发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及临床预后良好率.结果 手术组一期治愈率为95.00%,高于介入组的47.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与介入组复发率分别为2.50%与10.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与介入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2.50%与15.7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与介入组的临床预后良好率分别为92.50%与92.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静脉畸形患者,治愈率高于血管内超选择栓塞术,且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 颅内动静脉畸形14例手术治疗分析

    作者:苏贺先;于振国;张少军;马骏;孙辉

    目的:探讨颅内动静脉畸形(AVM)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开颅手术切除畸形血管团方法治疗颅内AVM14例.结果:14例中治愈13例,术后死亡1例.存活13例,11例获随访1月~10年,术后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术后未见癫痫再发作,头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结论:颅内动静脉畸形急性出血期以手术治疗为主,未出血者或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外科手术联合介入治疗疗效更佳.

  • 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后颅内出血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作者:高立功

    目的:分析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后颅内出血的各种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经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畸形血管团直径、深静脉引流等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次栓塞面积≥36.5%(OR 值为19.269;95% CI 1.283~289.299,P =0.031)和既往高血压病史(OR =7.962;95% CI 1.121~56.567,P =0.037)是栓塞术后颅内出血的主要危险性因素。结论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后早期发生颅内出血是血管内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为严重的临床并发症。单次栓塞体积≥36.5%与既往高血压病史会加大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后颅内出血的风险。

  • Onyx胶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

    作者:张朝贵;杨华

    目的 观察采用Onyx胶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CAVM)的效果.方法 应用Onyx胶栓塞治疗31例CAVM患者,评价治疗效果,并对21例患者术后随访3~18个月.结果 31例CAVM患者中,6例一次性栓塞畸形血管团>90%,其中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4例,其余2例3个月内DSA复查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25例一次性栓塞≤90%,均接受多次栓塞或联合放射、手术治疗,其中单纯多次栓塞10例,多次栓塞后放射治疗7例、手术治疗8例.26例栓塞治疗后癫痫、头痛、头晕改善;3例术后出现头痛;2例并发颅内出血,其中1例左小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后24 h出血,急诊手术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Onyx胶用于血管内栓塞治疗CAVM疗效较好,是较为理想的血管内栓塞剂.

  • 非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Onyx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30例

    作者:朱志峰

    目的 对比分析新型非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ONYX与NBCA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栓塞率,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9月60例脑AVM患者,按队列随机原则随机分为ONYX组(30例)和NBCA组(30例),分不给予ONYX和NBCA栓塞治疗.对比分析2组不同AVM直径(<3 cm,3~6 cm和>6 cm)及不同区域AVM的栓塞率、并发症和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Onyx对直径3~6 cm,>6 cm和大脑功能区AVM的栓塞率优于NBCA(P<0.05),而对直径<3 cm,大脑深部和小脑半球AVM的栓塞率未显示优于NBCA(P>0.05),安全性也有所提高.结论 ONYX在畸形血管内的弥散程度更完全,效果更可靠,栓塞的安全性和病灶闭塞率都有明显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脑血管畸形栓塞治疗的护理观察

    作者:苏广伟

    血管内栓塞技术的发展,为脑血管畸形(AVM)提供了新的治疗机会.我院自1997年1月到2002年12月行血管内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496例,21%的AVM栓塞治愈;超过1/3的复杂AVM能通过栓塞变成可以手术或定向放射治愈的简单 AVM,能使Spetzler 分级高的脑血管畸形得到较好的控制,降低分级,大大减少出血机会.

  • 脑血管畸形伴多部位畸形1例

    作者:周涛;田节印;祝春燕;王志强;李建华;吕钊

    1 病历摘要女,13岁.主因突发左侧肢体偏瘫约15 h入院.查体:嗜睡、能语,双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手第六指术后改变.右侧肢体肌力Ⅴ级,肌张力及巴氏征正常;左侧肢体肌力Ⅰ级,肌张力高,巴氏征阳性.头颅CT结果显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头颅CTA结果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远端分支中段及右顶叶深部灰白质交界区小血管瘤;右侧床突段较迂曲并轻中度狭窄.头颅MRI结果显示:右侧额叶皮层下出血并破入脑室合;右侧顶叶小血肿;脑室系统扩张.头颅MRA结果显示:右侧横窦、乙状窦及右侧颈内静脉显示差.心脏彩超结果显示:左心扩大;二尖瓣前叶脱垂;二尖瓣中-大量反流;心功能正常.

  • 脑发育性静脉异常并出血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胡娜;王滨;王光彬;苏世军;满小妮;胡建滨;赵连新;白雪;史宏璐

    目的:探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s)并出血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随访证实为DVAs并出血病例的CT及MRI表现.结果:发生在左、右额叶白质内各1例,右侧基底节2例,右侧小脑中脚1例,左、右侧小脑半球各1例.CT平扫2例呈结节状高密度灶,1例呈卵圆形低密度灶.MRI平扫时DVAs呈长T1,长、短T2信号.3例呈“水母头征”,出血灶呈片絮状短、长T1,长、短T2信号,条状短、长T1,短T2信号.MRI增强扫描1例未见强化,其他均明显强化,呈“水母头征”,显示清晰.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示5例呈低信号,呈典型“水母头征”,显示清晰,出血灶呈结节状低信号,边界清晰.结论:MRI对DVAs并出血的诊断有明显优势,以SWI更为显著.

  • 液态栓塞剂ONYX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护理配合

    作者:方桂芹;梁敬萍;刘新杰;李丽君

    ONYX是一种新型的血管内栓塞剂,具有非黏附性、可较长时间地注射等优点.报告了34例颅内动静脉畸形病人采用ONYX栓塞的护理配合.主要包括:术前充分准备好各种栓塞材料和用物;术中做好心理护理,及时做好微导管塑型,根据ONYX中3种成分的特性提前做好准备,密切配合医生操作,防止发生颅内出血和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本组术中有1例发生少量出血,紧急封堵血管获得成功;2例术中血压较高、波动较大且难以控制,术后发生颅内出血;其中1例经治疗后康复,另1例死亡.

  • 脑血管畸形栓塞治疗的护理

    作者:李秀君;王德霞;丁玉兰

    总结了496例脑血管畸形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护理经验,针对患者不同的症状和临床分级,进行心理护理、抗癫痫治疗、术后血压的控制及对有神经系统症状患者的康复治疗,协助其进行功能锻炼.通过各种护理措施,有效地配合临床治疗,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加快了临床症状的恢复.

  • 颅内深部小型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作者:李明昌;陈谦学;王军民;陈华云;冀保卫;吴立权

    目的:探讨颅内深部小型动静脉畸形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2例颅内深部小型动静脉畸形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畸形位于基底节区6例,丘脑-基底节区4例,小脑上蚓部2例;采用Onyx或NBCA进行栓塞治疗。结果完全栓塞7例(58.3%),次全栓塞3例(25%),部分栓塞2例(16.7%),残余畸形者行伽玛刀治疗,随访3个月至2年,平均12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颅内深部小型动静脉畸形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能收到满意的效果,但栓塞率和畸形血管构筑、供血动脉多少以及血管条件相关。

  • 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Meta分析

    作者:解利平;王宏勤

    目的 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疗效.方法 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图书馆、CNKI、万方、维普等文献数据库,根据临床和统计标准进行合并分析.结果 (1)共纳入24个符合要求的研究,包括脑AVM患者2397例.(2) Meta分析结果显示显微外科手术组和血管内栓塞组治疗脑AVM全切率或完全栓塞率的OR(95% CI)合并值为40.63(24.20,68.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微外科手术组和血管内栓塞组治疗脑AVM术后优良率的OR(95% CI)合并值为1.37(0.85,2.2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显微外科手术组和血管内栓塞组治疗脑AVM术后死亡率的OR(95% CI)合并值为0.96(0.50,1.8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显微外科手术组和血管内栓塞组治疗脑AVM术后病残率的OR(95% CI)合并值为0.56(0.32,0.9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显微外科手术组和血管内栓塞组治疗脑AVM术后再出血率的OR(95% CI)合并值为0.18(0.04,0.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AVM能保持较高的全切率及较低的再出血率,并且与单纯血管内栓塞治疗相比术后病残率低.

  • 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术中超声应用研究

    作者:姜笑千;何文;赵继宗;王硕;刘会昭

    目的 探讨超声在颅内动静脉畸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2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术中采用超声确定畸形血管团的数目、位置、深度、大小、范围及其与周边组织结构的关系,探查其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的数目及走行;手术前后采用频谱多普勒检测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观察频谱形态.结果 22例患者术中超声准确定位畸形血管团位置和边界,16例超声可探及明显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6例术中未探及明显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术后病理证实为动静脉畸形部分呈海绵状血管瘤结构.2例患者术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查显示仍有畸形血管团残留,指导切除残留畸形血管.颅内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多普勒频谱呈高速低阻型,RI较正常血管明显降低,为0.23~0.42,平均0.34±0.06,术后显著升高为0.47~0.59,平均0.51±0.04,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中超声可实时定位颅内动静脉畸形位置,根据脉冲多普勒频谱特征确认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减少脑组织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判断手术切除完整性.

  • 颅脑占位性病变的术中超声应用研究

    作者:何文;姜笑千;王硕;张懋植;赵继宗;刘会昭

    目的采用术中超声观察不同颅脑占位性病变的回声和血流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术中超声造影应用于脑肿瘤的可行性及术中超声引导穿刺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5例颅脑占位性病变患者行术中超声检查,对需要术中病理检查确诊者,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随机选取同期115例未应用术中超声的颅脑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以比较手术切除率.选取10例肿块边界显示不清的肿瘤患者行超声造影,观察手术前后肿瘤强化改变.结果(1)颅内肿瘤多呈强回声,不同病变有其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3种常见脑肿瘤血流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应用术中超声可以明显提高颅内占位性病变的手术全切除率(P<0.05);(3)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术后供血动脉阻力指数(RI)明显高于术前(P<0.01);(4)术中超声引导穿刺有助于术中明确诊断,对于脑积水和肿瘤囊性变患者可穿刺抽吸减压;(5)术中超声造影有助于确认肿瘤边界,指导手术切除范围.结论术中超声在神经外科可定位、定向,提高诊断准确性,确定病变边界,指导手术,减少损伤,并提高占位性病变全切除率.

  • 脑出血病因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官念;吴碧华;刘黎明;杨云凤;李永莉;张蓉;任丽君;刘琳

    自发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情况下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自发性破裂引起的脑内出血.每年全球200万~300万人发生脑出血,占所有新发脑卒中的10%~15%,脑出血全球总发病率为24.6/(10万人·年).在我国,脑出血发病率为60~80/(10万人·年),患病率为112/10万人,该数据远高于西方国家和其他亚洲国家[1].有报道,脑出血后1个月的死亡率为40%,幸存者中仅12%~39%不会遗留残疾[2].另有资料显示,脑出血幸存者复发率为20%[3].综上所述,可见脑出血具备“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的特点.脑出血的病因有许多,不同人群有不同好发病因,而不同病因的脑出血有不同损伤机制,寻找脑出血病因,利于临床上采取针对性防治手段.Meretoja等[4]提出了一种新的脑出血病因学分型方法,将脑出血病因分为:血管结构病变;药物使用;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系统性或其他疾病;高血压;不明原因型脑出血.在此将对脑出血的病因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 双能量CT血管造影在自发性颅内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费军;张朝利;刘军华;郑冬;闫如意;程鹏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血管造影(CTA)在自发性颅内出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30例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的双能量CTA影像学资料,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和手术所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DSA或手术共检出21个动脉瘤,CTA检出20个.与手术和DSA结果比较,双能量CTA漏诊2个,误诊1个,双能量CTA检出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1.3%,特异性为88.9%,阳性预测值为80.0%,阴性预测值为95.5%;平均辐射剂量(327.63±29.89) mGy;平均扫描时间(4.95±0.42)s.结论 双能量CTA检查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可以降低辐射剂量和检查时间,更适合临床应用.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脑血管造影分析

    作者:屠明锋;殷勤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行DSA检查的SAH患者276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为<24 h组(A组)32例,1~3 d组(B组)111例,4~14 d组(C组)93例,>14 d组(D组)40例.又按年龄分为≤60岁患者248例,>60岁患者28例.对其病因、造影时间、并发症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76例SAH患者DSA病因诊断阳性率为71.4%.所有患者动脉瘤为主要病因,而动静脉畸形、烟雾病在年龄≤60岁患者中则更为常见.B组、C组、D组不同时间DSA的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再出血、脑积水、消化道出血、低钠血症、癫(癎)发作的发生率高于其他组.结论 DSA对SAH病因诊断阳性率高,SAH患者病因诊断应常规行DSA检查,时间以发病1~3 d为宜.

  • 复杂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策略及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张永力;石祥恩;孙玉明;刘方军

    目的 探讨复杂脑动静脉畸形(CAVM)的治疗策略和手术要点.方法 2004年6月至2011年5月共显微手术切除27例复杂CAVM,占同期病例的67.5%,其中功能区CAVM 25例,非功能区2例.27例中,大型12例,中型8例,小型7例.CAVM Spetzler-Martin分级:Ⅱ级8例,Ⅲ级5例,Ⅳ级9例,V级5例.2例行术前栓塞治疗,均行CAVM切除术.术后定期进行随访.结果 23例患者全切除,全切除率85.2%.4例少量残留,其中3例行放射外科治疗.19例恢复良好,偏盲2例,肌力下降4例,2例术前昏迷者术后昏迷变浅.随访2个月至6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5分22例,4分3例,2例术前昏迷患者意识好转.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全切除是CAVM有效的治疗方法,掌握相关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可以使多数复杂CAVM获得良好的效果.术前栓塞和残余畸形血管团放射外科治疗是治疗的良好补充.

  • 新型液态栓塞剂栓塞脑动静脉畸形70例经验总结

    作者:宋冬雷;冷冰;徐斌;王启弘;陈衔城;周良辅

    目的 介绍新型液态栓塞剂(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体会.方法 本组共70例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技术在股动脉内置入6F鞘,6F导引导管进入颈内动脉或椎动脉,微导管超选择进入畸形团内,采用"阻断和前推技术"长时间缓慢注射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结果 13例(18.6%)患者达到影像学完全栓塞,半年时随访造影5例无复发;38例(54.3%)患者达到大部或次全栓塞;19例(27.1%)为部分栓塞.4例患者因术中脑出血行急诊手术治疗,其中2例术后有肢体偏瘫,1例死亡;1例中央前回巨大动静脉畸形患者术后肢体偏瘫加重,2例患者术后出现视野缺损.结论 Onyx可提高脑动静脉畸形的栓塞效果,但应积累经验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 立体定向融合影像技术在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引发癫痫的定位作用

    作者:赵国光;M Cossu;G Lo Russo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结合脑血管造影与MRI影像融合在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引发癫痫时对脑功能区、脑内病变和致痫灶空间范围的定位作用.方法对17例患者采用Talairach立体定向系统,绘制脑皮质表面血管图,并与三维MRI成像进行融合,标注脑功能区并设计术前深部电极放置部位和手术方案.结果17例患者获得了清晰的立体脑血管造影与MRI图像,涉及手术部位包括额叶8例、顶叶6例、颞叶2例和枕叶1例.手术完整切除动静脉畸形.术后随访1年,8例未见癫痫发作.结论该技术可以保证术前准确定位病灶,有利于术中判断脑沟回和功能区,避免损伤皮质功能区和血管.

294 条记录 1/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