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肿瘤基础与临床杂志

肿瘤基础与临床

肿瘤基础与临床杂志

Journal of Basic and Clinical Oncology 종류기초여림상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河南省抗癌协会,郑州大学,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8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5412
  • 国内刊号: 41-138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6-133
  • 曾用名: 河南肿瘤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肿瘤基础与临床》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王留兴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氟保护剂预防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龋齿的临床研究

    作者:余雅云;王根桃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前牙面用氟保护剂预防放疗后放射性龋齿的效果。方法选择首次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112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为氟保护剂组和生理盐水组。在放疗前1、3、5 d 开始试验,每次清洁牙面,消毒干燥后,用小毛刷将氟保护剂涂抹在一侧牙面(氟保护剂组),同时将生理盐水涂抹在另一侧牙面(生理盐水组),观察并记录放疗前和放疗后1 a 2组的龋失补牙数(DMFT)和龋失补牙面数(DMFS)。结果放疗前,氟保护剂组和生理盐水组 DMFT 和 DMFS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均>005)。与放疗前比较,2组 DMFT 和 DMFS 在放疗后1 a 均明显升高(P 均<005),但生理盐水组 DMFT 和DMFS 升高更为明显,且生理盐水组 DMFT 和 DMFS 明显高于氟保护剂组(P <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前牙面用氟保护剂能显著降低放射性龋齿的发生。

  • ERCC1 mRNA 表达水平与Ⅱ期鼻咽癌顺铂同步放化疗疗效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绍俊;吴梦馨;韦晓谋;黄海欣;尹平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 DNA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的 mRNA 表达水平与Ⅱ期鼻咽癌顺铂同步放化疗疗效关系。方法78例初诊经鼻咽肿物活检确诊为鼻咽部低分化鳞癌的Ⅱ期鼻咽癌患者,取患者化疗前肿瘤组织通过 RT-PCR 方法检测其 ERCC1 mRNA 表达水平,患者均接受顺铂同步放化疗。通过 RECIST 11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评定近期疗效,分析 ERCC1 mRNA 表达水平与近期疗效的关系。结果7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有效率为8974%,疾病控制率为9487%。Ⅱ期鼻咽癌组织中 ERCC1 mRNA的中位数水平为1119。化疗前Ⅱ期鼻咽癌组织中 ERCC1 mRNA 的表达水平与治疗后的近期疗效有显著相关性(P <005)。结论 ERCC1 mRNA 表达水平对Ⅱ期鼻咽癌顺铂同步化疗疗效及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康莱特注射液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增殖和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康利民;郑永;杨文雄;王阿勇;施红宁

    目的:通过康莱特注射液作用于人胰腺癌细胞株 PANC-1,观察其对 PANC-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倒置显微镜及电镜观察80μL·mL -1康莱特注射液作用 PANC-1细胞72 h 后细胞形态改变;采用 MTT 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10、20、40、60、80、100μL·mL -1)康莱特注射液对PANC-1细胞生长增殖抑制作用的影响;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10、20、40、60、80、100μL·mL -1)康莱特注射液对 PANC-1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细胞形态学检查发现80μL·mL -1康莱特注射液处理 PANC-1细胞72 h 后细胞生长稀疏,细胞质透亮度下降,线粒体等细胞器功能障碍,细胞核功能上受到一定的抑制;不同浓度康莱特注射液作用于 PANC-1细胞株不同时段(24、48、72 h)后肿瘤细胞生长受到了一定的抑制且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康莱特注射液处理 PANC-1胰腺癌细胞72 h 后 PANC-1细胞周期均阻滞于 G2/ M 期,康莱特注射液可剂量依赖性的诱导 PANC-1细胞凋亡。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能够有效抑制人胰腺癌细胞株 PANC-1在体外的生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而实现,有望成为胰腺癌的有效治疗药物。

  • 高精度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不同类型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队列研究

    作者:王晓琼;辛敏洁;张菊新

    目的:观察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后高精度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联合静脉化疗(IC)治疗不同类型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疗效及化疗毒副反应。方法行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的184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试验组106例(脱落4例)给予高精度持续循环 HIPEC 联合 IC,对照组78例(脱落3例)给予 IC。结果浆液性癌患者中,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3、6个月 CA125及 CA199降至正常率,腹水治疗有效率,术后6个月内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胃肠道反应除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黏液性及其他病理类型卵巢上皮性癌中,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3、6个月 CA125降至正常率,腹水治疗有效率,术后6个月内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CA199降至正常比例、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均>005)。结论高精度持续循环 HIPEC 联合 IC 治疗卵巢上皮性癌安全、有效,能够明显控制恶性腹水,降低短期复发风险。

  • 29例 CD5阳性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预后分析

    作者:郑艳彬;何鸿鸣;杨瑜;林剑扬;陈道光;王杰松;邹思平

    目的:探讨 CD5阳性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9例 CD5阳性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采用 Kaplan-Meier 法估算患者的生存时间,采用 COX 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29例 CD5阳性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1、2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483%、255%,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0个月。全组患者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86%、449%、318%,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9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 Ann Arbor 分期、LDH 水平、IPI评分、结外受累范围、病理分型、利妥昔单抗的使用与否对总生存时间有显著影响(P <005)。COX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为 Ann Arbor 分期、病理类型及利妥昔单抗的使用与否。结论 CD5表达是 DLBCL 的不良预后因素,病理类型、Ann Arbor 分期及利妥昔单抗的使用是 CD5阳性 DLBCL 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

  •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直肠癌术后辅助放疗后局部复发

    作者:杨轩璇;羌伟光;李晓东;赵洁敏;石红兵;石亮荣

    目的:评价 CT 引导下125 I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 FOLFIRI 方案化疗二线治疗直肠癌术后辅助放疗后局部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4例既往有局部放疗史的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仅予 FOLFIRI 方案化疗,研究组予125 I 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 FOLFIRI 方案化疗。术后每2个月参照 RE-CIST 标准评价近期疗效,采用寿命表法计算1、2、3 a 生存率,采用 log rank 法比较亚组生存差异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250%,研究组为1000%(P <0001)。中位局部控制时间对照组为4个月,研究组为12个月(P <0001);2组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9、36个月(P =00168)。结论 CT 引导下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 FOLFIRI 方案化疗可作为直肠癌术后辅助放疗后局部复发的补救治疗。

  • 高精度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辛敏洁;王晓琼;张菊新

    目的:探讨高精度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联合静脉化疗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入组卵巢癌患者198例,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120例(HIPEC 联合紫杉醇+奥沙利铂方案静脉化疗组)、对照组78例(紫杉醇+奥沙利铂方案静脉化疗组)。观察2组患者的生存时间、病死率、复发率、生活质量及化疗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1 a、2 a、3 a 病死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平均生存时间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HIPEC 联合静脉化疗能有效降低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率及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

  •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龚龙;郑艳丽;乔庆东;徐万海

    目的:探讨肾癌组织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6例肾癌及10例癌旁正常肾脏组织中 PEDF 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 PEDF 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46例肾癌组织标本中,PEDF 阳性表达率为239%,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肾脏组织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肾癌组织中,PEDF 蛋白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及病理学分期有关(P <005)。结论肾癌组织中 PEDF 蛋白的阳性表达降低,对肾癌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恶性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三维适形放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徐文静;刘德干;翟晨彤;解军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恶性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入组56例恶性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接受3DCRT,原发灶也接受了根治性手术、根治性放疗或化疗。近期疗效按 WHO 实体肿瘤疗效标准评价,毒副反应按 RTOG 标准评价。结果治疗后 KPS 评分中位数提高154分。治疗结束后3个月,原发灶总有效率为804%(45/56)。近期疗效与淋巴结转移灶体积有关,病灶体积越小,效果越好。1、2、3 a 生存率分别为571%(32/56)、304%(17/56)和71%(4/56)。I、Ⅱ度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554%(31/56)。结论3DCRT 用于恶性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较轻。

  • 剂量调整 B-NHL-BFM95方案治疗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研究

    作者:陈宁斌;吴晖;陈英;杨瑜;何鸿鸣;陈道光;林剑扬;郑艳彬;邹思平;王杰松;陈秀容

    目的:探讨改良 B-NHL-BFM95方案治疗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入组20例经病理确诊的14岁以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均接受改良 B-NHL-BFM95方案治疗,未行放疗。结果近期疗效:18例(900%)CR,2例(100%)PD。治疗期间大部分患者出现Ⅲ、Ⅳ度骨髓抑制,经对症处理恢复正常,不影响下一步治疗。中位随访55个月,全组3 a 无事件生存率800%,Ⅰ~Ⅱ期1000%,Ⅲ~Ⅳ期600%;低危组1000%,中危组857%,高危组500%。结论改良 B-NHL-BFM-95方案治疗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特别是低、中危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显著,毒副反应可耐受。

  • 甘氨双唑钠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增敏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士猛;刘瑾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联合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增敏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增敏组患者使用甘氨双唑钠联合放疗,对照组仅行放疗。结果增敏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在治疗中发生的毒副反应主要有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和骨髓抑制,2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甘氨双唑钠可明显提高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敏感性,且在临床使用中安全可靠。

  • 子野权重优化工具在颈部食管癌调强放疗计划中的应用

    作者:吴煜良;何松美;张纯;吴伟艺;崔顺景;黄军荣

    目的:研究子野权重优化(SWO)工具在 CMS XiO 治疗计划系统制定调强放疗(IMRT)计划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0例颈部食管癌全程调强放疗病例设计 IMRT 计划,按常规设定好各种优化参数,第一步使用静态调强方式进行直接优化设计调强放疗计划(S-IMRT),接着继续进行子野权重优化(SWO)并生成新的 SWO-IMRT 计划,比较子野权重优化前后总跳数、总子野数,同时分析比较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变化。结果选取的10例颈部食管癌患者中,SWO-IMRT 与 S-IMRT 两者计划的子野数分别比较,前者比后者减少约87%~235%(P <0001),同时比较两者的总的机器跳数也都分别有不同程度减少,减少范围在27%~66%( P <0001);脊髓、脊髓 prv、口腔等正常组织的剂量都有所下降。结论在使用 CMS XiO 治疗计划系统进行颈部食管癌全程 IMRT 计划设计过程中,适当运用 SWO 工具,可以减少子野数和总机器跳数,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机器磨损;同时也能降低正常组织剂量,从而降低正常组织的毒副反应。

  • 联合检测 HE4、CA125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莹;郝昕

    目的:研究联合检测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45例原发性卵巢癌患者(卵巢癌组)、60例良性卵巢囊肿患者(良性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 HE4、CA125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卵巢癌组血清 HE4水平(20121±6932 pmol·L -1)高于良性组(4519±1336 pmol·L -1)和对照组(2257±640 pmol·L -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卵巢癌组血清 CAl25水平(19623±8075 u·mL -1)高于良性组(2661±974 u·mL -1)和对照组(1320±589 u·mL -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联合检测 HE4和 CA125的敏感性为8667%,高于单独检测 HE4(6667%)和 CA125(6222%)(P 均<005)。联合检测 HE4和 CA125的特异性为6333%,与单独检测 HE4(7500%)和 CA125(683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 HE4、CAl25联合检测对于卵巢癌能够提高检测敏感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丹丹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入组53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均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其中紫杉醇静脉途径给药,顺铂经腹腔灌注给药,并并对患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53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CR 10、PR 12例、SD 24、PD 7例,总有效率为415%,疾病控制率为868%,1 a 生存率为604%。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等,大多为轻度,所有毒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未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月芳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入组76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38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然后根据 SDS、SAS 评分评估2组处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根据 QOL 评分评估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 SDS、SAS、QOL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观察组干预后 SDS、S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而观察组干预后 QOL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必要的心理干预能够减轻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灌注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肝转移

    作者:井小会

    目的:观察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灌注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每组2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灌注术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86%(P <005);观察组1 a 生存率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观察组疾病进展时间为为(84±03)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04)个月(P <005)。观察组总生存时间为(156±06)月,略高于对照组的(148±09)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05)。骨髓抑制、转氨酶升高、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为2组的主要毒副反应。结论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灌注术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存。

  • TCD 在分级不良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杜宝顺;亢志强;孙来广

    目的:通过采用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检测分级不良颅内动脉瘤(Hunt-Hess Ⅲ~Ⅴ级)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从而调整尼莫地平用量,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探究 TCD 在分级不良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31例分级不良颅内动脉瘤患者经验性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试验组:常规检测18例分级不良颅内动脉瘤患者在不同时间窗(1 d、3~5 d、7~10 d、12~14 d)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依据其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流速(VMCA )实时调整尼莫地平用量;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评价患者预后,对比2组患者预后差别。结果分级不良颅内动脉瘤患者 SAH 后1 d 时 VMCA为(503±127)cm·s -1,3~5 d 时 VMCA 为(827±185)cm·s -1,7~10 d 时 VMCA 为(1358±337) cm·s -1,12~14 d 时 VMCA为(1174±302)cm·s -1。试验组 GOS 评分1分1例,2分2例,3分5例,4分8例,5分2例;对照组 GOS 评分1分3例,2分11例,3分13例,4分3例,5分1例。试验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分级不良颅内动脉瘤患者很少在 SAH 后1 d 内发生脑血管痉挛(CVS),3~5 d 时 VMCA明显增加,7~10 d 时 VMCA 达到高峰,随后逐渐降低。TCD 为监测 CVS 的有效方法,其可以实时无创检测脑血流量变化,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进而改善预后。

  • 联合检测血清 CEA、CA50、CA19-9、CA125水平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江娜莉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56例经病理学确诊的胃癌患者和48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血清 CEA、CA50、CA19-9、CA125水平,并收集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比较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胃癌患者术前血清 CEA、CA50、CA19-9、CA125水平明显高于胃部良性疾病患者及正常健康体检者(P 均<005);胃部良性疾病患者及正常健康体检者血清 EA、CA50、CA19-9、CA125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胃癌患者术后3个月血清 CEA、CA50、CA19-9、CA125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 均<005)。联合检测 CEA、CA50、CA19-9、CA125的敏感性为875%,明显高于任一单项检测(P 均<005)。复发胃癌患者血清CEA、CA50、CA19-9、CA125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患者(P 均<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EA、CA50、CA19-9、CA125水平可以提高胃癌患者诊断的敏感性,有助于胃癌的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赵含宣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价值。方法入组经术后病理确诊的甲状腺疾病患者60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甲状腺腺瘤组、结节性甲状腺肿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2组甲状腺病变的大小、形态、回声、与周围组织关系及血流信号,比较并分析观察指标与疾病之间的联系。结果甲状腺腺瘤组病灶以单发为主,偶可见多发,内部回声以实质性为主,病灶边界及与周边组织分界清晰,常可见包膜及声晕,病灶周边及内部常可见丰富血流信号。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病灶以多发为主,内部回声以混合性为主,病灶边界及与周边组织分界常欠清晰,一般无包膜及声晕。2组患者的病灶数量、内部回声、边界、包膜及声晕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甲状腺腺瘤组病灶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丰富分别为22例(733%)、20例(667%),明显多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的8例(267%)和10例(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可为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数据参考。

  • 病理相关因素对内镜黏膜切除食管癌前病变影响的分析

    作者:王富强;谭改民

    目的:探讨病理活检及相关因素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等内镜黏膜切除术切除食管早期癌前病变的影响。方法收集进行 EMR 或 ESD 等内镜粘膜切除术的早期食管癌前病变的患者,均有术前及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并进行随访。结果术前活检诊断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的75例食管患者采取 EMR 或 ESD,其术后病理结果并不一致,显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0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9例,黏膜内及黏膜下癌16例,说明术前活检诊断与术后诊断不完全一致性。这受主观和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病理医生对术前活检结果的诊断标准、内镜医生钳去的组织完整性及深度、组织的处理步骤、癌变组织具有异质性或多态性。这些因素都会终影响活检病理结果,从而导致不同的手术方式。结论EMR 和ESD 等内镜黏膜切除术创伤性轻、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具有很大的优越性,适合广泛运用及推广,但是其治疗方式易受术前病理活检及相关因素的制约。

  • 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所致咯血的介入治疗

    作者:张庆伟;李赵鹏;曹景勤;李辉;岳衍晓;蔡怀壮;张洁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所致咯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组33例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栓塞材料为 PVA 颗粒、弹簧钢圈。结果术后即刻止血率100%,1例晚期肺癌患者术后1个月出现新的瘘口,行二次栓塞,其余患者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对于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所致咯血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措施。

  • 43例食管癌患者不同部位DNA 聚合酶β基因检测临床分析

    作者:许兴和;曹娟;宁召锋

    目的:比较观察食管癌患者不同分化程度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 DNA 聚合酶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 RT-PCR 检测方法对临床确诊并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食管癌患者进行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进行 polβ mRNA 定量分析。结果不同分化程度癌组织之间及癌旁组织中 polβmRNA 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 polβ mRNA 表达水平均低于癌组织及癌旁组织(P 均<005)。结论食管癌中存在 polβ基因启动子突变现象,且随距瘤体距离变化,polβ表达可能存在梯度差异。

  • 活检病理为食管黏膜中度不典型增生病变内镜下切除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李素华;潘淑平;夏伟;周瑞雪;雷复华

    目的:对食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病变内镜下表现进行量化评分,并结合活检病理以期更能准确反映出病变真实程度,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方法作者回顾性分析有明确病理诊断的180例食管上皮不典型增生患者的内镜下表现,找寻其中规律以此为基础制定出内镜下评分标准,再应用此评分标准,分析活检病理为食管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患者84例内镜下评分与术后病理的关系。结果84例活检病理为中度不典型增生患者,活检病理诊断与内镜下食管黏膜切除术(EMR)后病理诊断一致50例,活检病理诊断不足22例,EMR 术后病理不足诊断中度不典型增生(轻度不典型增生或炎症)12例。内镜下评分≥8分者36例(43%),EMR 术后中度不典型增生者18例(21%),EMR 术后重度不典型增生者18例(21%),重度不典型增生与中度不典型增生的比值为1:1。结论活检病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整反映食管癌前病变的严重程度,内镜下评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变的严重程度,且能指导内镜下治疗。内镜下评分≥8分可作为活检病理为中度不典型增生病变行 EMR 治疗的标准。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威;朱贤友;尚志恒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入组108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4例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而对照组54例仅给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观察2组的止痛效果和药物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8704%,高于对照组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药物毒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能够明显提高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疼痛的控制和缓解,且并未增加药物毒副反应。

  • 同期放化疗联合深部热疗治疗食管癌

    作者:牛松涛

    目的:探讨同期放化疗联合深部热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108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4例。对照组仅予以同期放化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同期放化疗联合深部热疗方案。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复发及转移情况,并比较观察两者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741%(P <005);2组患者在3 a 随访中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7% vs 204%,P >005);观察组末次随访时生存率为704%,高于对照组的482%(P <005);观察组的转移率为185%,低于对照组的352%(P <005);观察组治疗后恶心呕吐、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426%、519%和463%,均低于对照组的704%、722%和667%(P 均<005)。结论同期放化疗联合深部热疗方案用于食管癌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延长其生存期、降低复发及转移风险,且给药方案比较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分析

    作者:杨桃梅

    目的:探讨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入组晚期肺鳞癌患者80例,按其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而观察组40例患者则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治疗2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CYFRA21-1、CA125、CEA 肿瘤标志物等及毒副反应进行比较观察。结果经过2个月治疗后,2组患者CYFRA21-1、CA125、CEA 均一定程度下降,病情得到改善,但观察组患者 CYFRA21-1、CA125、CEA 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临床上值得继续推广。

  • 肿瘤基因治疗病毒载体相关研究生物安全问题浅析

    作者:张忠献;王鹏举;王尧河

    近年来,肿瘤基因治疗无论在科研领域还是在临床应用中都取得突破进展。随着越来越多的以病毒为载体肿瘤基因治疗药物被批准上市,该领域的研究会快速增长。然而,病毒载体经过改造之后,对人类的致病性很弱,使科研工作者很容易忽视其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本文就常见病毒载体所涉及的生物安全方面的管理规定及潜在风险进行分析总结。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癌早期筛查方面的研究

    作者:陈涛;张换友;詹晓凤;周红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病情监测、随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血清 PSA 测定筛查前列腺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人质疑 PSA检测在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中的必要性,因其产生对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潜在伤害以及远期获益低于期望值等问题也愈加引起人们重视。本文旨在收集整理相关文献,通过研究 PSA 早期筛查前列腺癌的现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判断其临床运用价值。

  • 上皮间质转化与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在胃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张文渊;金鑫;钱军

    胃癌的复发、转移及侵袭是影响患者病死率的重要原因。然而上皮间质转化(EMT)是胃癌细胞获得迁移、侵袭能力的重要途径。近研究表明,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对胃癌细胞 EMT 的调控在胃癌的复发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 c-met 调控 EMT 在胃癌复发转移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妇科肿瘤教学中 PBL 教学法联合技能考核的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刘惠娜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教学中基于问题学习(PBL)教学法联合技能考核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入学的2014年授课妇科肿瘤的64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班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生采用 PBL 教学法联合技能考核的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较2组学生的满意度及学习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学生,且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考核分数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妇科肿瘤教学中应用 PBL 教学法联合技能考核,可以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及学习效果。

肿瘤基础与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