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肿瘤基础与临床杂志

肿瘤基础与临床

肿瘤基础与临床杂志

Journal of Basic and Clinical Oncology 종류기초여림상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河南省抗癌协会,郑州大学,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8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5412
  • 国内刊号: 41-138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6-133
  • 曾用名: 河南肿瘤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肿瘤基础与临床》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王留兴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心脏黏液瘤临床诊治的进展性研究

    作者:马佳;袁义强;孟祥光

    心脏黏液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原发性肿瘤,极少发生恶变,可分为散发性和家族性.然而除了后者,大多数散发性心脏黏液瘤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心脏黏液瘤的临床特性主要取决于其大小、部位和活动性,在早期通常无症状,然而随着疾病的进展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心脏黏液瘤诊断时易与其他心脏疾病混淆,因此容易延误治疗时机.此外,心脏黏液瘤存在猝死风险,尽早手术切除是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法.本文对心脏黏液瘤近年来临床诊治的新进展进行了综合性回顾.

  •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葸环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郭广成;段馨;张连平;李林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对蒽环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8例蒽环类耐药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结果 全组38例患者共完成189周期治疗,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 2例(5.3%)、PR 20例(52.6%)、SD 7例(18.4%)、PD 9例(23.7%),总有效率为57.9%.主要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手足综合征、恶心呕吐、腹泻、脱发、口腔炎等.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耐药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 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饶钟鸣

    目的 探讨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86例纵隔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肿瘤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比较2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应激指标[皮质醇(COR)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组COR、ACTH水平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能有效降低手术风险与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应激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多程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相关脑损伤临床分析

    作者:王世秀;邓军吉;冯坤;刘瑞文

    伽玛刀在治疗脑转移瘤的过程中,不但能杀死肿瘤细胞,亦能引起相应的放射损伤,本文主要回顾性分析了接受多程伽马刀治疗的4例脑转移瘤后发生相关脑损伤患者的病例特点及临床数据,并探讨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机制,发现对于脑损伤预防重于治疗,以此希望这一现象引起放疗专家的重视.

  • 纵隔胃受照剂量对T4期食管癌患者术后放疗靶区范围的影响

    作者:古亮;尹小祥;赵莺;周绍兵

    目的 分析2种T4期食管癌术后患者不同勾画方案对纵隔胃受照剂量学的影响.方法 收集T4期食管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15例,行术后靶区勾画,一种预防照射范围为双侧锁骨区+中上纵隔,另一种照射范围为扩大野照射,包括双侧锁骨区+中上纵隔+整个瘤床.用治疗计划系统制作调强放疗计划,并给予50 Gy/25次的处方剂量.利用体积-剂量直方图分析比较2种方案胸腔胃接受的平均剂量(Dmean)以及接受5、25、40、50 Gy照射的靶体积百分比(V5、V25、V40 、V50).结果 扩大野照射组Dmean、V40、Vs0高于小野照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扩大野照射引起放射性胃损伤风险可能明显高于小野照射,在进行靶区勾画方案选择中要慎重.

  • 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留伟

    目的 探究影响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结肠癌患者为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112例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解剖部位、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结肠癌患者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肠癌患者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是其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肿瘤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 38例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黎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中,临床分型:混合型10例,隐型5例,显型23例;均给予手术切除,经病理检查证实,恶性畸胎瘤3例[其中甲胎蛋白(AFP)升高2例],良性肿瘤35例[其中AFP升高6例].术后切口感染4例,直肠损伤合并肠瘘1例,无大便失禁、直肠脱垂等并发症,均经抗感染及综合治疗后治愈,3例恶性肿瘤术后给予化疗等.术后随访6个月,复发者1例,给予化疗、二次手术等综合治疗,病情无进展.结论 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中良性肿瘤居多,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手段,血清AFP水平可能有助于其良恶性的鉴别,一旦确诊需及时采取手术切除,以减少恶变及复发.

  • 洛铂联合紫杉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EA、VEGF水平变化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石校刚

    目的 探讨洛铂联合紫杉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56例晚期NSCLC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研究组采用洛铂联合紫杉醇,2组均持续治疗2周期.治疗结束后比较观察2组临床疗效、入院时及治疗结束后血清CEA、VEGF水平.12个月后进行随访,统计比较2组患者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42.86%(12/28),对照组为35.71% (10/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CEA、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EA、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12个月生存率为53.57%(15/28),对照组为46.43% (13/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洛铂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NSCLC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CEA、VEGF水平,预后较好.

  • 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毅;王克

    目的 观察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2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根据术式不同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CO2激光切除术,观察组行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比较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声带黏膜恢复情况、肿瘤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5.62±2.51)min]、少于对照组[(35.20 ±5.4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5.14±1.03)d]短于对照组[(7.52±1.7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1 a后,观察组声带黏膜光滑比例(95.12%)高于对照组(87.80%),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1.58±3.59) mL]稍高于对照组[(10.45±6.35) 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复发率(4.88%)稍低于对照组(12.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7.32%)稍低于对照组(19.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与激切除术疗效相当,但能够促进术后康复,缩短手术时间.

  •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5-氟尿嘧啶、顺铂腹腔灌注热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作者:张国政;张金花;候慧科

    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5-氟尿嘧啶、顺铂腹腔灌注热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5-氟尿嘧啶+顺铂腹腔灌注热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记录其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化疗6周期后,2组血清CEA、CA19-9水平均较化疗前下降(P均<0.05),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05).2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5-氟尿嘧啶、顺铂腹腔灌注热化疗时联合使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能有效提高化疗疗效,对抑制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行之有效,且不增加化疗不良反应.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张艳艳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入组82例NSCLC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58.54%(24/41)、疾病控制率95.12%(39/41),对照组为46.34%(19/41)、90.24%(37/4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2组CD3+、CD4+、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NSCLC的疗效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相当,但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较小.

  • 化疗所致Ⅳ度骨髓抑制的诊治分析

    作者:柯传庆;彭恩兰;夏婷;胡奇凤;熊勰

    目的 探讨化疗所致Ⅳ度骨髓抑制的诊治经验,减少或降低化疗相关性死亡.方法 分析132例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的处置策略,总结细胞因子刺激、糖皮质激素冲击、感染控制、隔离保护、环境消毒、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效果.结果 132例化疗所致Ⅳ度骨髓抑制经综合治疗总成功率为99.2%,且65.9%的患者在3d内恢复正常,仅1例死亡.结论 Ⅳ度骨髓抑制是引起感染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必须立即处置,刺激粒细胞生长和控制感染是关键举措,综合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降低死亡率.

  • 超声聚焦刀治疗前列腺增生

    作者:鲁亮;刘爱华;卢小开;周文;杨飞月

    目的 探讨超声聚焦刀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1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用超声聚焦刀治疗,并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均完成治疗后6周随访,中位大尿流率从5.4mL·s增至13.8 mL·s,其中7例能够自然排尿.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中位数从144.5 mL降至90.0 mL,其中3例患者没有达到满意结果.治疗后随访1 a,多数患者排尿仍稳定,占60.0% (6/10).治疗期间及治疗后随访3周时间内,无一例尿路感染出现.结论 对于不能手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用超声聚焦刀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 新辅助化疗对晚期卵巢癌预后的影响

    作者:吴大杰;边爱平;张艳艳;蔡玉洁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晚期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组6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将25例直接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患者纳入对照组,将35例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前先行新辅助化疗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满意度、生存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1 a、3 a、5 a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于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病灶的完成切除,并减轻了手术并发症.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调查

    作者:王路;赵培荣;王志霞

    目的 调查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对12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MSSNS)评价患者心理状况,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价社会支持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国内常模比较,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MSSNS的4个症状因子评分和总分以及SSRS总分均较高(P均<0.05).抑郁评分与对支持的利用度评分、愤怒评分与客观支持评分、MSSNS总分与对支持的利用度评分以及MSSNS总分与SSRS总分均呈负相关(r=-0.33、-0.24、-0.27、-0.25,P均<0.05).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心理状况密切相关,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护理时应重视和利用社会支持,以促进患者的心理适应及健康的恢复.

  • P53和Ki-67在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分化型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高福平;魏谨;马平;薛松;夏莉花;孙琼;李文洁;赵绮莲

    目的 探讨P53和Ki-67在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分化型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和Ki-67在34例正常胃黏膜,25例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4例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分化型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53在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分化型早期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2.35%,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0.00%)及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Ki-67在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分化型早期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8.24%,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8.82%)及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P53和Ki-67在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分化型早期胃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胃癌的鉴别诊断.

  •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任艳芳;王玉红;张秀玲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入组148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淋巴结切除术,对照组为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分析2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显著减少,而淋巴结切除数目增加(P均<0.05).观察组利用镇痛药例数少于对照组,且肛门排气时间、恢复正常体温时间、盆腔引流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均<0.05).2组复发率、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淋巴结切除术安全性较高,相比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存在明显优势,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以作为治疗早期宫颈癌的首选手术方案.

  • 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同步与序贯调强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比较

    作者:刘培培;赵江;王旸

    目的 比较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同步与序贯调强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入组经病理学确诊的5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26例采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同步调强放疗治疗(试验组),28例采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序贯调强放疗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5.4%、35.7%,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8.5%、64.3%,中位疾病无进展期分别为13.2个月、9.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0.5个月、16.4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体力下降等,多为Ⅰ、Ⅱ度,经对症处理及休息后患者均能继续接受治疗.2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同步调强放疗较序贯调强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时间,且患者耐受性较好.

  • 食管癌患者基线抑郁对其化疗期间恶性营养不良的预测作用

    作者:罗凤;陈永顺;方方;刘辉;王旭颖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基线抑郁对其化疗期间恶性营养不良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接受化疗的成年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化疗1周(T1,n =68)、化疗结束(T2,n=64)、化疗结束后4周(T3,n=61)3个时间点对食管癌患者进行评估.营养状况通过患者总体主观评分法进行评估,精神心理状态检查主要包括抑郁、焦虑2个方面.结果 线性混合模型包含一系列的变量,其中时间、肿瘤位置及基线抑郁等变量能很好预测T2、T3时间点患者恶性营养不良的发生.肿瘤分级、化疗周期、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置入饲养管、可用的陪护人员、营养师的日常评估等临床危险因素并不能预测食管癌患者恶性营养不良的发生.结论 基线抑郁可预测食管癌患者化疗期间恶性营养不良的发生,是恶性营养不良的可调节危险因素,因而抑郁症的改善可能成为治疗食管癌患者恶性营养不良的潜在靶点.

  • 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胆囊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段方方;张彦华;孔天东;姚丽鸽;曲晓晓;周寒丽;张克克;张玉洁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胆囊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9例未接受放化疗的晚期胆囊癌患者分为对照组(14例)和研究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化疗,比较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26.7%,疾病控制率为73.3%,对照组分别为28.6%、78.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临床受益率分别为80.0%和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5.3个月和5.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0.4个月和9.3个月.2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研究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胆囊癌安全有效.

  • 厄洛替尼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型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梁文昌;王俊生;周静;耿明飞

    目的 探讨厄洛替尼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EGFR突变型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厄洛替尼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52例EGFR突变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3.5%,疾病控制率为96.2%.24例19del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6.7%,疾病控制率为100.0%;28例L858R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0.7%,疾病控制率为92.9%,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2例EGFR突变型患者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2%,其中19del患者为20.8%,L858R患者为2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del患者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5.1±0.2)个月,L858R患者为(14.5±0.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洛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型晚期肺腺癌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对于晚期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检测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 中下段食管癌调强放疗后放射性肺损伤临床分析

    作者:孟令新;韩菁;周丹丹;王传艳;厉兵城;孟芹;吴海英

    目的 探讨中下段食管癌调强放疗(IMRT)后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因素,为食管癌放疗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入组72例食管癌患者均给予IMRT,并探讨IMRT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所有72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1 a总生存率为94.44%.72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中9例(12.50%)发生放射性肺损伤,均为1、2级.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肿瘤病变长度、有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放疗总剂量与IMRT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有关.中下段食管癌IMRT中V10、V15、V20V30肺Dmean与放射性肺损伤有关(P均<0.05).结论 V10、V15、V20、V30、肺Dmean是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关键影响因素,中下段食管癌IMRT中放射剂量学因素可较好预测放射性肺损伤发生.

  •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二线治疗老年套细胞淋巴瘤临床观察

    作者:王小倩;刘丽英;卢辉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二线治疗老年套细胞淋巴瘤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9例一线治疗失败的老年套细胞淋巴瘤患者均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2周期后观察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19例老年套细胞淋巴瘤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 2例(10.53%)、PR 7例(36.84%)、SD8例(42.11%)、PD 2例(10.53%),总有效率为47.37%,疾病控制率为89.48%.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无化疗相关性死亡发生.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二线治疗老年套细胞淋巴瘤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晓丽;邝先奎;史梦圆;周昆;杨双宁;闫焱;王丽萍

    目的 探讨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等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入组132例未经过任何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脑转移者65例作为转移组,无脑转移者67例作为未转移组)及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CEA、CA199、CA125、CYFRA-21水平,同时对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 转移组及未转移组的血清CEA、CA199、CA125、CYFRA-2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转移组血清CEA、CA199、CA125、CYFRA-21水平均高于未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CEA、CA199、CA125、CYFRA-21等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于任一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CYFRA-21联合检测提高了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人参皂苷联合替吉奥、顺铂对晚期胃癌患者血清胃泌素、Survivin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郝炳章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联合替吉奥、顺铂对晚期胃癌患者血清胃泌素(GAS)、survivin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98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49例患者接受替吉奥联合顺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参皂苷辅助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KPS评分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清GAS、survivin抗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7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1%(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GAS、survivin抗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状况总改善率(87.8%)明显高于对照组(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神经毒性、厌食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人参皂苷联合替吉奥、顺铂治疗胃癌能够显著提高化疗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并能降低胃癌患者血清的GAS、survivin抗体水平.

  • C-MYC和MDM2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胡淑丽

    目的 探讨C-MYC和小鼠双微体基因2(MDM2)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人脑胶质瘤和50例非肿瘤脑组织中C-MYC和MDM2的蛋白表达,并分析两者与人脑胶质瘤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人脑胶质瘤组织中C-MYC和MDM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0% (64/100)、67.0% (67/100),均高于非肿瘤脑组织的4.0% (2/50)、2.0% (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48.701、56.828,P均<0.001).人脑胶质瘤组织中C-MYC和MDM2的表达均与人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有关,随着分级的进展阳性表达率升高(x2=21.998、21.513,P均<0.001).人脑胶质瘤组织中C-MYC和MDM2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0,P<0.001).结论 人脑胶质瘤组织中C-MYC和MDM2的高表达与其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高表达的C-MYC和MDM2对人脑胶质瘤的疾病进展具有促进作用,两者联合检测能够用于人脑胶质瘤的病情及预后评估.

  • RegⅣ在结肠癌侵袭性发生中的作用

    作者:柴姣

    目的 探讨再生基因Ⅳ(RegⅣ)在结肠癌侵袭性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60例结肠癌组织中RegⅣ的表达水平,并观察其与结肠癌的淋巴结的关系.结果 RegⅣ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0.6% (29/36),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的37.5% (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95,P =0.001).结论 结肠癌侵袭性的发生可能与RegⅣ基因的高表达有关.

  • 肺癌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测定

    作者:邢鑫;郭彦伟;王利娟;张红巧;张剑;郑晓珂;王亚楠;闫琳;索丹风;代醒;刘鸥飞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水平,并分析两者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1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4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TIMP-1和bFGF水平,并分析两者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肺癌组患者血清TIMP-1和bF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均<0.05).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TIMP-1和bF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肿瘤直径>3 cm肺癌患者血清TIMP-1和bFGF水平均高于肿瘤直径≤3 cm者(P均<0.05);Ⅲ~Ⅳ期肺癌患者血清TIMP-1和bFGF水平均高于Ⅰ~Ⅱ期者(P均<0.05);低分化肺癌患者血清TIMP-1和bFGF水平均高于中、高分化者(P均<0.05),中分化者均高于高分化者(P均<0.05);有淋巴结转移肺癌患者血清TIMP-1和bFGF水平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肺癌患者血清TIMP-1与bFGF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肺癌患者血清TIMP-1和bFGF水平升高,且与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关系密切.

  • 食管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溶酶体相关4次跨膜蛋白B-35的表达

    作者:曹婧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溶酶体相关4次跨膜蛋白B-35(LAPTM4B-3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食管鳞癌和60例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MP-3和LAPTM4B-35的表达.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中MMP-3和LAPTM4B-35的阳性率分别为75.00% (90/120) 、58.33% (70/120),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分别为15.00%(9/60)、10.00%(6/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食管鳞癌组织中MMP-3的表达与浸润纤维膜与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否有关(P均<0.05).食管鳞癌组织中LAPTM4B-35的表达与浸润纤维膜与否、TNM分期有关(P均<0.05).食管鳞癌组织中MMP-3和LAPTM4B-35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488,P<0.001).结论 食管鳞癌组织中MMP-3和LAPTM4B-35具有较高的阳性表达水平,且两者可能与食管鳞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 人乳头瘤病毒与梅州地区客家人食管鳞癌的相关性

    作者:陈意标;张汉雄;朱文标;邓国明

    目的 探讨梅州地区客家人食管鳞癌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梅州地区客家人食管鳞癌及食管良性肿瘤组织中HPV的表达情况.结果 HPV全部着色在细胞浆,61例梅州地区客家人食管鳞癌组织标本中HPV表达阳性24例(39.3%),32例梅州地区客家人食管良性肿瘤组织中HPV表达阳性3例(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梅州地区客家人食管鳞癌患者的HPV感染与其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HPV与梅州地区客家人食管鳞癌的发病有关,可能是其潜在的致病因素.

  • 乙肝相关肝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水平测定

    作者:梁红霞;张红宇;张贤强;张倩;余祖江

    目的 探讨乙肝相关肝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3例乙肝相关肝癌患者和2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TNF-α、IL-6水平,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乙肝相关肝癌患者血清中TNF-α、IL-6水平分别为(103.25±38.21)、(296.57 ±87.64)ng·L-1,均高于健康体检者的(25.67±10.23)、(19.35±9.57)n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9.953、15.718,P均<0.001).乙肝相关肝癌患者血清中TNF-α、IL-6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97,P<0.001).结论 TNF-α、IL-6在乙肝相关肝癌患者中存在过量表达,可能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异常.

肿瘤基础与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