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肿瘤基础与临床杂志

肿瘤基础与临床

肿瘤基础与临床杂志

Journal of Basic and Clinical Oncology 종류기초여림상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河南省抗癌协会,郑州大学,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8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5412
  • 国内刊号: 41-138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6-133
  • 曾用名: 河南肿瘤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肿瘤基础与临床》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王留兴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三维适行放疗同期多西紫杉醇和顺铂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石明宏;程节凤;王琍;谢鸿寿;肖枚生;汤俊

    目的 探讨三维适行放疗同期多西紫杉醇和顺铂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68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5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同期联合多西紫杉醇和顺铂化疗,对照组33例患者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为69.7%(P<0.05).观察组1、2 a生存率分别为68.6%,40.0%,对照组分别为60.6%,30.3%,2组生存率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适行放疗同期多西紫杉醇和顺铂化疗能提高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延长生存期,且毒副反应可耐受.

  • MCM2、Ki67、CyclinD1在甲状腺滤泡性癌和滤泡性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Galectin-3、CK19的对比研究

    作者:杨如菊;滕晓东;丁伟;孙柯

    目的 探讨MCM2、Ki67、CyclinD1在甲状腺滤泡性癌和甲状腺滤泡性腺瘤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并与Galectin-3、CK19进行对比.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32例甲状腺滤泡性癌及23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组织中MCM2、Ki67、CyclinD1、Galectin-3和CK19的表达情况.结果 MCM2、Ki67、CyclinD1的阳性率在甲状腺滤泡性癌组织中分别为96.9%、46.9%、96.9%,在甲状腺滤泡性腺瘤中分别为65.2%、26.1%、100.0%,两者MCM2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99,P=0.002),而两者Ki67和CyclinD1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50、0.732,P=0.118、0.392).在滤泡性癌和滤泡性腺瘤组织中,MCM2、ki67、CyclinD1者的标志指数分别为(31.51±19.43)和(11.12±10.79)、(6.58±6.40)和(4.03±5.14)、(50.00±21.70)和(40.33±22.55),MCM2的标志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22,P<0.001),Ki67和CyclinD1的标志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9、1.634,P=0.122、0.115).Galectin-3和CK19的阳性率在滤泡性癌组织中分别为62.5%和75.0%,在滤泡性腺瘤组织中分别为26.1%和60.9%,Galectin-3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8,P=0.008),CK19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1,P=0.263).结论 MCM2、Galectin-3在甲状腺滤泡性癌与滤泡性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有明显差异,对两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价值,而Ki67、CyclinD1、CK19则无价值.

  • 乳腺囊内乳头状癌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高福平;魏谨;马平;孙琼;夏莉花;秦东梅

    目的 探讨乳腺囊内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乳腺囊内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 对1例IPC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例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大体及镜下表现均为常规囊内乳头状癌特征,免疫表型:ER(+ + +)、PR(+ + +)、Her-2(-)、SMA(-)、p53(-)、p63(-)、calponin(-)、TG(-)、TTF-1(-).结论 乳腺囊内乳头状癌比较少见,其诊断需依赖常规病理及免疫表型检查.

  • 盐酸帕洛诺司琼在化疗性胃肠道反应防治中的应用

    作者:马福春

    目的 探讨盐酸帕洛诺司琼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入组147例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77例在接受化疗的同时给予盐酸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胃肠道反应的发生,而对照组70例仅给予地塞米松进行预防.比较观察化疗1周内2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完全控制率为81.8%(63/77),不完全控制率为18.2%(14/77),对照组分别为52.9%(37/70)、47.1%(33/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帕洛诺司琼用于化疗性胃肠道反应的防治安全有效,有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

  • 术前放疗对可切除直肠癌患者远期生存影响的荟萃分析

    作者:吴志军;夏小春;刘继斌;蔡晶

    目的 评估术前放疗对可切除直肠癌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探讨术前放疗在可切除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在Pubmed及CNKI数据库中检索"术前放疗"和"直肠癌"的相关研究,抽取及计算直肠癌术前放疗与单纯手术生存率的比值比(OR)和95% CI,运用荟萃分析估算汇总的OR值及95% CI,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分层分析及发表偏倚的检验.结果 发表于1990年至2013年间的17篇文献纳入到本研究中,包括4 489例术前放疗患者和4 521名单纯手术患者,术前放疗的总剂量在15~50 Gy之间.和单纯手术组比较,术前放疗可显著延长直肠癌术后患者的生存时间,汇总后OR值为1.18(95% CI为1.08~1.29).分层分析显示在亚洲人群和使用常规分割放疗方式,术前放疗在延长直肠癌术后患者的生存时间方面,未显示出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前辅助放疗可提高可切除直肠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Ⅱ~Ⅲ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的预后分析

    作者:宁忠华;裴红蕾;顾文栋;徐国平;黄瑾

    目的 探讨影响Ⅱ~Ⅲ期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三维适形放疗(3D-CRT)预后的病理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例胸段食管鳞癌术后辅助3D-CRT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以Log 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回归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全组3、5 a总生存率分别为54.1%和45.0%,3、5 a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1.1%、44.6%.中位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分别为46个月和4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脉管癌栓、肿瘤细胞分化程度、N分期、TNM分期和淋巴结引流区域转移组数是影响食管癌术后3D-CRT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的预后因素.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脉管癌栓(P=0.010)、肿瘤细胞分化程度(P=0.009)和N分期(P=0.014)是影响Ⅱ~Ⅲ期胸段食管癌术后3D-CRT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而脉管癌栓(P=0.024)、N分期(P=0.001)和切缘(P=0.034)是影响Ⅱ~Ⅲ期胸段食管癌术后3D-CRT无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后3D-CRT能降低局部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脉管癌栓、肿瘤细胞分化程度、N分期是预测食管癌术后3D-CRT生存率的关键因素.

  •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的疗效

    作者:刘德干;徐文静;翟晨彤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46例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患者接受3DCRT.结果总有效率为87.0%,中位生存期15个月,1、2、3 a生存率分别为63.0%、30.4%、2.2%.生存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年龄、术前肿瘤部位、病变长度、病理分型、术后分期、术后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部位、转移淋巴结长径对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Ⅰ、Ⅱ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65.2%(30/46),Ⅰ、Ⅱ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45.7%(21/46).结论 3DCRT治疗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安全有效.

  • p53、CK20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分级的关系

    作者:丁佩芬;戎丹平;顾霞;张咏英

    目的 探讨p53、CK20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U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分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118例BUC、21例良性病变组织中p53、CK20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BUC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BUC组织中的p53阳性率为88.1%,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织的61.9%,在高级别BU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 + +)明显高于低级别BUC(P<0.05);CK20在BU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8.8%,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织的0.0%,在高级别BU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 +~+ + +)明显高于低级别BUC.结论 p53、CK20在BUC组织中呈阳性表达,且BUC的分级越高,阳性表达越强.

  • 放疗联合希罗达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近期疗效

    作者:程晓磊;刘武;王栾秋;宋春燕

    目的 观察放疗联合同步口服希罗达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选择局部晚期无手术指征或拒绝手术直肠癌和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50例,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23例,接受放疗联合希罗达)和单纯放疗组(27例,仅接受放疗).结果 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0%,单纯放疗组为66.7%(P<0.05).综合治疗组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为26.1%,手足综合征为21.7%;单纯放疗组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为11.1%,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 放疗联合希罗达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疗效确切、毒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直肠癌 希罗达 放疗
  • 消癌平注射液联合间断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作者:杨万全;王恳

    目的 观察消癌平注射液联合间断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应用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方案连续化疗,观察组37例应用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方案的同时,给予消癌平注射液.观察2组患者近期疗效、生活质量、中位生存期及毒副反应.结果 有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2.4%和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改善率观察组为75.6%,高于对照组的54.0%(P<0.05);中位生存期观察组388 d,长于对照组的243 d(P<0.05);毒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消癌平注射液联合间断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改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安全性好.

  • 宫颈粒细胞肉瘤临床病理研究

    作者:刘秋雨;史玉洁;贺慧;张梦阳;李真;郝远瑞;孔令非

    目的 探讨宫颈粒细胞肉瘤(G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报道我院近期诊断的1例宫颈孤立性GS,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例GS以阴道流血为首发症状,镜下由弥漫分布淋巴样细胞构成,免疫组化显示MPO、CD43均阳性.结论 宫颈GS是一种罕见肿瘤,初诊时易误诊为炎症或恶性淋巴瘤,免疫组化对诊断很有意义;早期确诊有助于早期治疗和延长患者生存期.

  •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

    作者:雒红军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CA72-4、CA199水平变化及在评估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入组胃癌患者3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CA72-4、CA199水平,并以1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胃癌患者手术前血清CA72-4、CA199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血清CA72-4、CA199水平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而仅行姑息性手术的患者血清CA72-4、CA199水平与手术前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中CA72-4、CA199存在高水平表达,可用于胃癌手术疗效的评估.

    关键词: 胃癌 血清 CA72-4 CA199
  • 子宫不典型平滑肌瘤的超微结构观察

    作者:贺国丽;谢瑶芸;王雪;吴秀荣;郑碧娟

    目的 了解电镜下子宫不典型平滑肌瘤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方法选择光镜诊断的4例子宫不典型平滑肌瘤组织标本,在电镜下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子宫不典型平滑肌瘤的细胞排列不规则;细胞核大、核的形态极不规则、核切迹很深;核内染色质明显、可见核小体;核仁粗大明显、部分呈网状或同心圆层状分布;胞质内的细胞器较丰富、粗细肌丝排列紊乱、无明显密斑密体.结论 子宫不典型平滑肌瘤起源于平滑肌细胞,是平滑肌瘤的异常表型,呈现细胞分化不成熟和合成功能增强的恶性超微病理特点.

  • 牙龈癌患者血清中IL-6和IL-8的水平测定

    作者:黄东伟;蒋斌;李明

    目的 探导血清白介素(IL)-6和IL-8的水平变化与牙龈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入组46例牙龈癌患者(均经病理细胞学证实且术前未经过肿瘤相关的医学治疗)、30例牙龈瘤良性患者,并以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组研究对象血清中IL-6和IL-8水平。结果 对照组(IL-6:34.25±9.68及IL-8:44.16±10.28)、牙龈瘤良性患者组(IL-6:41.74±10.02及IL-8:52.63±10.87)以及牙龈癌组(IL-6:62.18±11.24及IL-8:73.27±12.42)之间IL-6和IL-8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牙龈癌患者血清IL-6和IL-8水平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及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 IL-6和IL-8可能参与了牙龈癌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两者的水平变化可间接反映牙龈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对其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卵巢癌血清HE4、CA72-4、CA125水平测定

    作者:牛换萍

    目的 探讨卵巢癌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CA72-4、CA125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入组我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45例、卵巢良性病变30例,并纳入同期女性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各组血清中HE4、CA72-4、CA125水平.结果 卵巢癌组血清HE4、CA72-4、CA125水平均高于卵巢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HE4以>150 pmol·L-1,CA72-4以5.3 u·mL-1,CA125以35 u·mL-1为阳性参考值,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73.3%.结论 卵巢癌患者血清中HE4、CA72-4、CA125处于高水平,联合检测可提高卵巢癌的诊断率.

  • 替吉奥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曾冬香;毕延智;杨全良;马剑

    目的 评价替吉奥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1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替吉奥联合草酸铂一线化疗,至少完成2周期后评价化疗有效率和毒副反应.结果 3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PR 14例,SD 9例,PD 8例,有效率为45.2%,疾病控制率为74.2%.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7.3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和外周神经毒性,以Ⅰ、Ⅱ度为主.结论 替吉奥联合草酸铂化疗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

  • 吉西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疗效分析

    作者:张振华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蒽环类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25例蒽环类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均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方案治疗,然后进行疗效和毒副反应评价.结果 全组25例的总有效率为60.0%.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末梢神经毒性和皮疹,均为Ⅰ、Ⅱ度,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用于蒽环类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安全有效.

  • 全身热疗联合导管化疗栓塞对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建国;郑国宝

    目的 观察全身热疗联合导管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单纯介入栓塞化疗组(A组)和介入栓塞化疗联合全身热疗组(B组),其中A组64例给予5-氟尿嘧啶、表柔比星、丝裂霉素介入栓塞化疗2周期,B组64例用同样药物介入栓塞化疗,同时给予深度镇静下全身热疗,使全身温度升至40~42 ℃,维持90 min,2周期;观察A组和B组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中,CR 0例,PR 29例,SD 19例,PD 16例,有效率为45.3%;B组患者中,CR 0例,PR 41例,SD 18例,PD 5例,有效率为64.1%;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度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A组为25.3%、13.1%及18.5%;B组为23.9%、11.4%及20.1%,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热疗联合导管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有效.

  • 上肢骨转移瘤性病理性骨折19例临床分析

    作者:吴威;朱贤友;韩忠伟;尚志恒;郭自斌

    目的 探讨上肢骨转移瘤性病理性骨折的临床处理及治疗疗效.方法 19例上肢骨转移瘤性病理性骨折患者均接受相应的手术治疗,并观察治疗后患者VAS评分、生活质量及肢体功能情况.结果 19例患者术后VAS评分为(3.0±0.5)分,低于术前的(9.0±1.1)分(P<0.05).全组19例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4.2%,肢体功能优良率为89.5%.结论 上肢骨转移瘤性病理性骨折接受手术后疼痛明显减轻,肢体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 低剂量替吉奥单药口服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

    作者:谢彦;陈冬波;凌桂琴;王保庆

    目的 探讨低剂量替吉奥胶囊单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6例无法耐受全身静脉联合化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低剂量替吉奥单药口服化疗,即替吉奥40 mg·m-2,分2次于早餐及晚餐后30 min口服,连续服用4周,休息2周,6周为1疗程.所有患者至少化疗2周期以上.结果 3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其中CR 0例(0.0%),PR 10例(27.8%),SD 19例(52.8%),PD 7例(19.4%),总有效率为27.8%,疾病控制率为80.6%.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以Ⅰ、Ⅱ度为主.结论 低剂量替吉奥胶囊单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疗效比较

    作者:顾术东;茅国新;刘艳;刘凡;张艳;黄也青;沈浮

    目的 比较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9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2组,分别接受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培他滨和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结果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培他滨组与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6.2%和43.5%(P>0.0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3.1%和69.6%(P>0.0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5.7个月和5.4个月(P>0.0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0.3个月和9.2个月(P>0.05).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培他滨组毒副反应中关节肌肉酸痛及恶心呕吐发生率要低于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组(P<0.05).结论 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相当,毒副反应更轻.

  • 肝动脉药盒灌注氟脲苷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不可切除老年结直肠癌肝转移

    作者:王琦;石亮荣;赵洁敏;周文杰;胡文蔚;单飞;吴昌平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药盒灌注(HAI)氟脲苷(FUDR)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不可切除老年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8例不可手术切除的老年结直肠癌肝转移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采用一种改进的介入方法植入肝动脉药盒,术后第2天开始接受HAI FUDR联合全身化疗.对治疗疗效、毒副反应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8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4%,其中完全缓解1例(5.6%),部分缓解16例(88.9%),疾病进展1例(5.6%).8例患者转化为可手术切除,转化率为44.4%.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26.0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30.2个月.结论 HAI FUDR联合全身化疗是治疗不可切除老年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获得较高的手术切除率.

  • 176例女性肺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仲立新;乔华;马磊

    目的 探讨女性肺癌在纤维支气管镜下的形态及病理特点.方法对在我院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的176例女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76例女性肺癌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5~55岁(70.5%),大多数患者无吸烟史,病理分型以腺癌多见(55.7%),支气管镜下表现以浸润型多见(44.9%),多数患者通过镜下活检及刷检而确诊(83.0%),病变部位以右侧多见(70.5%).结论 女性肺癌发病与吸烟无必然关系,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女性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应重视其他辅助检查方法的应用.

  • 醋酸甲地孕酮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观察

    作者:徐汪松

    目的 观察醋酸甲地孕酮对接受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38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8例采用常规化疗方法治疗;治疗组20例在化疗基础上加用醋酸甲地孕酮.观察2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状况及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P<0.05);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减轻(P<0.05).结论 醋酸甲地孕酮联合化疗能有效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毒副反应.

  •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合并皮瓣坏死的处理

    作者:陈铁;蒋松琪;江晓晖;陈志刚;谢湖阳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是普外科及泌尿外科常见术式,淋巴漏合并皮瓣坏死是其常见并发症.我科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38例,其中发生淋巴漏合并皮瓣坏死19例(50.0%),现将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探讨如下.

  • 10例眼睑癌放疗后的护理

    作者:黄华;王卫琦;张明;陈晔

    眼睑癌是指发生在眼睑及其附件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皮脂腺癌、恶性黑色瘤等[1],发病率占眼部恶性肿瘤的39%,临床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切除,由于眼睑所处的位置特殊,手术切除的深度和广度受到极大的限制,不彻底的手术切除是局部复发的主要原因.我科自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对在外院诊断眼睑癌并单纯局部手术切除的患者进行术后放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过程报道如下.

  • 不同术式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芳

    子宫肌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多发于青中年女性,特别是育龄期女性,其常见的类型是平滑肌瘤,有关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大于35岁的女性中,子宫肌瘤的发病率高达20%[1].子宫肌瘤较小时对患者影响较小,甚至没有影响,而一旦较大时则会出现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腹部压迫感等症状,从而对患者的生活及健康造成影响.子宫肌瘤的治疗常用的是手术切除,具体术式需要根据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数量以及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选择.该治疗方案的弊端是改变了患者原有的盆腔结构,也可能对卵巢及内分泌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且术式的不同对患者的影响也可能不同[2].作者通过对采取子宫全切术和子宫次全切术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的卵巢功能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探讨不同术式对子宫肌瘤术后情况的影响.

  • 紫杉醇联合FOLFOX方案在晚期胃癌二线化疗中的应用

    作者:于立江;潘月琴;马德;陆网坤;蔡俊;杨武

    目的 评价紫杉醇(PTX)联合FOLFOX方案在晚期胃癌二线化疗中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应用PTX联合FOLFOX二线化疗方案治疗30例晚期胃癌患者,14 d为1周期,4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CR 0例,PR 8例,SD 10例,PD 12例,有效率26.7%,疾病控制率60.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3.7个月,中位生存期7.6个月.毒副反应主要为脱发、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外周神经毒性及肌肉酸疼.结论 PTX联合FOLFOX方案二线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毒副反应可耐受.

  • 肿瘤患者发病前负性生活事件调查及护理干预

    作者:范慧娟;范撖书杰;杨晓存;张瑞文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我国每年恶性肿瘤新发患者为160 ~200万,死亡人数约130万[1].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出现,负性生活事件对肿瘤患者的影响已得到证实.本观察从负性生活事件对肿瘤患者的影响和护理干预等方面,探讨精神心理因素与肿瘤发病、转归的关系.

  •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漱口治疗肿瘤化疗后口腔溃疡

    作者:张中建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漱口治疗肿瘤化疗后口腔溃疡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经盐水稀释后漱口用于治疗肿瘤化疗后口腔溃疡患者30例,观察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30例患者的口腔溃疡全部治愈,未出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经盐水稀释后漱口用于治疗肿瘤化疗后口腔溃疡患者疗效肯定,且给药方法简便,给药量小,未见明显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护理

    作者:吴丽萍

    由于大气环境污染、吸烟等因素的影响,肺部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肺癌,肺癌经过系统的化疗、放疗或手术后,其5 a生存率也达不到20%.受环境、流动人口增加、艾滋病等因素的影响,肺结核的发病也在逐年增加,如果服用标准化抗结核药物不规律,甚至会出现多药耐药,导致治愈率不高.近年来,临床上出现了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患者,且病例数是呈上升趋势的.国内外研究两者关系的报道很多,其中疤痕癌的报道提示两者互为因果的关系,即肺结核可能是肺癌的发病危险因素,肺癌的慢性消耗性导致的营养不良也会导致肺结核的发病.罹患肺结核者并发肺癌的危险性超过了普通人群的2.5倍.另外,两者并发的误诊率也挺高[1],因为肺结核与肺癌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表现非常的接近,而且与部分临床医生临床思维是一元论也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 肺癌 肺结核 护理
  • 紫杉醇脂质体腹腔灌注治疗腹腔转移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燕;吉浩明;徐杰;沈预程;钱烨

    腹腔是临床常见的晚期肿瘤的转移部位之一,当转移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中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腹腔转移癌大多选择全身或局部化疗.全身化疗受体质状况和患者依从性的限制,而局部化疗因其能减轻症状,且毒副反应不明显而易被患者所接受.我们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应用紫杉醇脂质体腹腔灌注治疗腹腔转移癌患者26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恶性肿瘤中医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作者:李宁;夏黎明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痛苦、增强免疫力、延长生存期[1-2].显然,以西医实体瘤体的变化作为中医临床疗效的评判标准,并不能很好体现中医治疗的侧重点,进而全面、客观、精确地展示中医的临床疗效.因此,研制中医特色的疗效评价体系是中医临床肿瘤界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 胆囊癌合并副肿瘤天疱疮1例

    作者:贾江坤;申权;薛焕洲

    副肿瘤天疱疮(paraneoplastic pemphigus,PNP)是与肿瘤相伴随而发生的一种自身免疫综合征,由Anhalt等[1]于1990年首次报道,绝大多数PNP继发于淋巴、血液和胸腺等来源的肿瘤性病变如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细胞白血病和胸腺瘤等[2-4],10%的病例见于巨淋巴结增生症,且多为局限性透明血管型,少数为中间型[5].胆囊癌合并副肿瘤天疱疮在国内外都非常罕见,鲜有报道,现将我院肝胆外科2012年收治的1例胆囊癌合并副肿瘤天疱疮报道如下.

  • 脾表皮样囊肿1例

    作者:龚智泉;史玉洁;轩昂;刘秋雨;薛霜

    1 病例资料患者,女,37岁,5 a前体检时彩超示脾脏占位,直径约2.0 cm,无腹痛、腹泻、发热等并发症,未予治疗.2012年体检彩超示脾脏实性肿物6.4 cm×5.6 cm,提示脾脏占位,于2012年8月13日入院.CT扫描显示:脾实质下极可见囊状低密度影,大小约6.0 cm×5.3 cm,CT值19 Hu,脾门部可见类圆形低密度影,直径约0.7 cm,增强双期均未见明显增强.手术所见:脾脏下极一大小约6.0 cm×6.0 cm肿块,包膜完整,质硬,切开后其内呈白色碎豆腐渣样组织.病理所见:脾脏标本大小16.0 cm×7.0 cm×6.0 cm,脾脏下极见一大小6.0 cm×6.0 cm×4.0 cm肿物,肿物外有部分包膜,切面囊性,囊内为豆渣样物.镜下囊肿壁内衬鳞状上皮,囊内为大量角化物.

肿瘤基础与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