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乳腺病(电子版)杂志

中华乳腺病(电子版)

中华乳腺病(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reast Disease(Electronic Version) 중화유선병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06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78-168
  • 国内刊号: 1674-0807
  • 发行周期:
  • 邮发: 北京市东四西大街42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姜军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S期细胞比率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

    作者:张景臣;毛大华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细胞S期细胞比率(SPF)能否作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预测因子.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2006年1月至2010年11月贵阳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66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细胞SPF的变化,并比较SPF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统计分析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及秩和检验.结果 在66例患者中,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为6例病理完全缓解(pCR),41例部分缓解(PR),17例病情稳定(SD),2例疾病进展(PD).41例PR患者的SPF新辅助化疗前为(7.69±4.67)%,新辅助化疗后为(5.58±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4,P=0.026).19例化疗无效的患者(包括SD、PD)新辅助化疗前SPF为(4.52±3.30)%,新辅助化疗后SPF为(4.19±3.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0,P=0.623).47例客观缓解的患者(包括pCR、CR、PR)新辅助化疗前的SPF为(7.26±4.53)%,与19例化疗无效的患者新辅助化疗前的SPF[(4.52±3.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4,P=0.020).新辅助化疗前癌灶的SPF与患者年龄、月经状况无明显关系(Z=-1.461,-1.097;P>0.05),而与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x2=8.258,11.920;Z=-2.194;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细胞S期的影响是明显的,可以降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SPF值较大者对化疗敏感.

  • Wilms瘤基因1低表达和过表达乳腺癌细胞模型的建立

    作者:齐晓伟;杨新华;张毅;范林军;张帆;陈莉;唐振宁;张彦;杨晓宁

    目的 应用RNA干扰(RNAi)和RNA激活(RNAa)技术,分别构建小干扰RNA(siRNA)和双链RNA(dsRNA),建立Wilms瘤基因1(WT1)低表达和过表达的乳腺癌细胞模型.方法 以国外学者提供的3条序列(siRNA-516 、siRNA-803、siRNA-1029)构建WT1 siRNA干扰表达WT1,以研究已证实可上调WT1表达的序列(dsRNA-319)构建dsRNA过表达WT1,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分别将siRNA和dsRNA转入MDA-MB-321和MCF-7细胞.WT1有效siRNA筛选实验分为6组:WT1siRNA-516、WT1 siRNA-803、WT1 siRNA-1029、阴性对照、脂质体组和空白细胞组;观察转染效率的时间点为转染后24、48、72 h.WT1 dsRNA的筛选实验分为3组:WT1 dsRNA-319、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细胞组;观察转染效率的时间点为转染后48、72、96 h.通过实时定量PCR(qRT-PCR)和Westem Blotting筛选作用效果明显的siRNA和dsRNA.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WT1siRNA-516、WT1 siRNA-803和WT1 siRNA-1029共3个siRNA,并转染到MDA-MB-231细胞中,转染效率达90%以上.上述3个WT1 siRNA均能够抑制W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转染后48 h WT1 siRNA-1029的效果为显著[WT1 siRNA-1029组WT1 mRNA表达水平与空白细胞组相比显著降低(0.49±0.02比1.00±0.08,P=0.00),其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成功将WT1 dsRNA-319转染到MCF-7细胞中,转染效率达90%以上.50 μmol/L的WT1 dsRNA-319转染后96 h,MCF-7细胞的WT1过表达为显著[WT1 dsRNA-319组的WT1 mRNA表达水平与空白细胞组相比显著升高(319.06±14.84比1.00±0.07,P=0.00),其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结论 成功建立低表达WT1的MDA-MB-231细胞和过表达WT1的MCF-7细胞模型,为后续进一步研究WT1在乳腺癌中的生物学行为奠定了基础.

  • 存活素、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栗东海;刘明

    目的 检测存活素(survivin)、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全部为浸润性导管癌)及4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Survivin与MCM2的表达情况,数据分析采用x2检验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Surviv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50% vs 71.67%;x2=33.661,P=0.000).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有关(x2=9.941,P=0.007).MCM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乳腺纤维腺瘤,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 vs 58.33%;x2=23.567,P=0.000).MCM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x2 =4.239,9.307,5.126,6.655;P<0.05).Survivin与MCM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94,P=0.023).结论 Survivin和MCM2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其表达情况对乳腺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保留中、下胸肌神经的Patey手术41例分析

    作者:吴瑞正;齐晓伟;张帆

    目的 探讨保留中、下胸肌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Ⅱ式(Patey术)的可行性,并观察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乳腺外科行保留中、下胸肌神经Patey术治疗的4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该手术.手术时间为72 ~107 min之间,平均时间为87 min;术中出血量在15 ~ 120ml之间,平均出血量为75 ml;腋窝淋巴结清扫数量在15~42枚之间,平均清扫23枚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数目在2~32枚之间,平均转移数为7.7枚.全组无皮瓣坏死、切口感染、术后出血等并发症,3例拔除引流管后出现皮下积液,再次置管行负压引流后痊愈.术后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同侧胸大肌外形良好、患侧上肢活动自如.结论 保留中、下胸肌神经的Patey术对于术后胸大肌功能的恢复和胸廓形态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具有应用价值的手术方式.

  • Factors determining cosmetic results after periareolar excisional biopsy of benign breast lesions

    作者:ZHANG Zhi-qiang;FENG Li-yong;LI Wen-jie;CHEN Yang;DAI Wen-jie;LIN Le-min;LIU Yan

  • 哺乳期乳腺炎临床分型及个体化治疗策略的探讨

    作者:宁平;刘泽宇;陈军;雷蕾;张勇;梁琦

    目的 探讨哺乳期乳腺炎临床分型及个体化治疗效果和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7月至2011年8月本院收治的1650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传统治疗组736例及个体化治疗组914例进行对比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两样本t检验.结果 个体化治疗组治愈率为92.8% (849/914),症状缓解的平均时间为(1.86±1.97)d,回乳率为13.3% (122/914),脓肿形成率为7.2% (65/914),复发率为6.1% (56/914),均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P<0.01).在传统治疗组,外周型乳腺炎患者的脓肿形成率(13.8%,59/427)和回乳率(42.4%,181/427)均低于中央型乳腺炎(51.0%,26/51;84.3%,4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个体化治疗组,外周型乳腺炎患者的脓肿形成率(5.9%,30/505)和回乳率(4.2%,21/505)显著低于中央型乳腺炎(25.9%,15/58;70.7%,4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应根据不同的临床分型,给予相应的个体化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回乳、复发及脓肿形成.

  • 哺乳期乳房脓肿的治疗新进展

    作者:王尊;刘庆仪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是致病菌侵入乳腺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引起的乳腺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生于初产妇,往往出现在产后3~4周.急性乳腺炎在病情发展迅速和治疗不当的情况下形成脓肿.研究显示33%的哺乳期妇女曾患哺乳期急性乳腺炎[1],而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患者中5%~11%发展为乳房脓肿[2-3].

    关键词: 脓肿 乳腺炎 哺乳期
  • DNA甲基化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汤铜;李佳;钱波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WHO估计每年超过100万的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癌,约40万人会死于此病[1].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上升,而在一些发达国家乳腺癌病死率却逐渐降低,早期筛查的高诊断率是乳腺癌病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对50岁以上的女性和部分年轻女性进行定期的乳房X线检查可降低乳腺癌病死率[2-4].然而影像学检查并不能区分肿瘤的良恶性,需活检进一步确诊,而病理确诊时往往已经错过了佳治疗时机,导致不少患者虽然做了乳腺全切和放射治疗及化疗,后仍然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

    关键词: 乳腺肿瘤 DNA甲基化
  • 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适应证、部位及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艳霞;程晶

    循证医学的Ⅰ类证据表明:在全身化疗的基础上,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postmastectomyradiation therapy,PMRT)可以降低乳腺癌患者三分之二的局部复发率(local relapse rate,LRR),并且LRR每降低20%,15年OS提高5%[1-3].虽然目前国际上对乳腺癌PMRT已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对其适应证、部位及技术仍有很多争议,现就这些问题作一综述.

  • 腔镜乳腺皮下腺体切除14例分析

    作者:马立;方静;陈曦;高斌;夏苗火;徐洁

    因乳房为实质性器官,腔镜用于乳腺手术起步较晚.但经过10余年的探索,腔镜乳房手术已经涉及乳腺外科的各个方面.腔镜手术独特的微创和美容效果,使得其日益受到乳腺外科医师的关注.本院肿瘤外科于201 1年3月开始探索腔镜乳腺皮下腺体切除的手术方法,至2013年3月已完成14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和美容效果,现报道如下.

  • 30例影像学高估的乳腺良性疾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吕庆;康莉;邵婉仪;周士福

    乳腺超声及钼靶X线检查已经成为目前乳腺疾病主要的辅助检查方法,并成为筛查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但目前学者们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影像学检查来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癌,极少有学者关注被影像学高估的乳腺良性疾病的情况.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患者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良性疾病而在术前影像学检查中被高估并怀疑为乳腺癌,因此回顾性分析30例此类临床病例,探讨影像学高估的原因,总结容易被高估的乳腺良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并提出减少影像学高估的措施及方法,以期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 Mammotome旋切系统切除乳腺病灶的技巧

    作者:袁德安;王鸿雁;张文静;果明艳

    应用Mammotome旋切系统切除乳腺病灶,可达到创伤小、恢复快、切除准确、安全可靠及外形美观的理想效果,尤其是对于临床触诊不能触及的乳腺病灶更具有优势[1].因此,此项技术已为目前许多医院用于乳腺较小良性病灶切除及乳腺癌病理诊断标本获取的首选方法.尽管Mammotome旋切术有其许多优势,但若操作不当,仍可发生皮肤损伤、皮肤瘀血、局部血肿,甚至发生气胸等[2].笔者采用Mammotome旋切系统对96例乳腺包块患者进行了乳腺病灶切除术,积累了一些经验,现结合病例资料对以上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操作技巧,以供同道尤其是新开展此项技术的医师借鉴.

  • EnCor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多发良性肿物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汤琦;王茂华;黄云超

    乳腺良性病变是妇女常见的多发病,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超声引导Encor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病变的治疗中发挥了较大优势,尤其是对于多发的不可触及的实性占位病灶,能达到通过单一隐蔽切口切除多个病灶、大程度保持乳房美观的目的.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本院应用超声引导Encor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病灶患者110例,疗效及美容效果都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 经皮粗针穿刺活检在乳房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崔健袖;蒋宏传;刘军;张超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肿瘤之一,位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据统计国内发病率为23/100000,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2].临床多应用钼靶X线、乳腺超声及乳腺MRI等来辅助诊断,主要缺点在于不能获得病理学诊断.目前,术前明确诊断的微创检查方法主要有3种:细针穿刺、粗针穿刺和Mammotome活检系统.如何在术前选择合适的活检方法,是外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问题.乳房肿块粗针穿刺活检是一种微创介入性针取活检技术,医师不需要开刀手术就能取得足够的乳房组织用于病理确诊.

  • 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伴浸润一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李志峰;陈建新

    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encapsulated papillary carcinoma,EPC)伴浸润是指界限清楚且局限于一囊腔内,组织学呈乳头状瘤样结构的恶性上皮性增生,并伴有浸润性的特征,临床上十分少见.本科2013年3月收治l例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伴浸润患者,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结果较为典型,现结合文献资料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88岁,因"发现右侧乳房肿块1年"入院.患者1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侧乳房有一鹌鹑蛋大小肿块,无局部疼痛,肿块处皮肤无红肿、破溃、刺痛、瘙痒,无乳头溢滚,无乳房外伤史,肿块渐增大至鸭蛋大小,伴局部肿胀不适.

  • 年轻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治疗策略

    作者:韦锦涛;黄文河;张国君

    目前对年轻乳腺癌的定义尚未统一,文献报道中年龄的分界从30 ~ 50岁不等,而其中以35岁及40岁作为分界值为常见.在大型临床试验的数据分析中,一般采用10年为间隔对年龄进行分层,故此类资料一般以40岁来定义年轻乳腺癌,但在临床试验中若有采用5年为间隔进行分层分析,多提示≤35岁组的风险高[1-2].据估计,2012年美国有226 870例新发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占新发癌症病例的29%,约有39 510例死于乳腺癌[3].

  • 老年乳腺癌的特点与治疗策略

    作者:谢泽明;唐军;杨名添

    中国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并且是全球老龄人口多的大国.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年龄≥60岁人口有1.78亿,占总人口13.26%.与2000年相比,年龄≥60岁人口增加2.93%[1].随着全球性老年人群的不断增加,老年乳腺癌患者也越来越多.然而,目前针对老年乳腺癌的大型多中心临床研究甚少,尚没有相关的临床指南或共识.因此,如何进一步研究老年乳腺癌的特点与治疗策略等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老年人
中华乳腺病(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