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乳腺病(电子版)杂志

中华乳腺病(电子版)

中华乳腺病(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reast Disease(Electronic Version) 중화유선병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06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78-168
  • 国内刊号: 1674-0807
  • 发行周期:
  • 邮发: 北京市东四西大街42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姜军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探讨

    作者:刘宴伟;李晓蕊;陈月清;颜斐斐;王颀;黄晓霞;阮景;汤惠霞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QOL)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探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乳腺癌生命质量测评表(FACT-B,包括身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绪状况、功能状况和特异因素方面),对155例乳腺癌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和5年的情况进行调查.对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费用支付方式、疾病分期和术后时间6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再以生活质量的得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结果中P<0.050者为自变量(包括年龄、疾病分期、术后时间),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不同疾病分期、不同术后时间的患者间生活质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疾病分期为中期者得分低于早期者(P=0.014),术后时间为12个月、60个月者得分高于术后时间3个月者(P值均<0.050).结论 疾病分期、术后时间是QOL的影响因素;应从影响因素出发,积极开展乳腺癌普查、躯体功能锻炼及心理疏导等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诊断中青年乳腺癌的价值

    作者:丁汉军;郭媛;汪珍穗;纪昌焕

    目的 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诊断中青年乳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9月至2011年6月进行FFDM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中青年乳腺癌与良性乳腺病患者共375例.X线诊断标准采用美国放射学会推荐的乳腺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Ⅰ~Ⅲ级为良性,Ⅳ、Ⅴ级为恶性,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同时分析乳腺癌的X线表现.以致密型和多量腺体型为A组,少量腺体型和脂肪型为B组,两组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乳腺癌的X线征象包括肿块或结节、钙化、片状致密影、结构紊乱等.FFDM诊断的灵敏度为82.0%(91/111),特异度为87.1%(230/264),阳性预测值为72.8%(91/125),阴性预测值为92.0%(230/250),正确率为85.6%(321/375).A、B两组的FFDM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4.5%(35/47)和87.5%(56/64),84.4%(108/128)和89.7%(122/136),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能及时发现乳腺病灶,对中青年乳腺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X线诊断为BI-RADS-Ⅳ、Ⅴ级时建议行手术活组织检查.

  • 超声BI-RADS3级乳腺不可扪及病变的微创活组织检查

    作者:吴玲;王颀;连臻强;张安秦;李文萍;马小燕;郜红艺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BI-RADS 3级的乳腺不可扪及病变(nonpalpable breast lesion,NPBL)微创活组织检查(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接受微创活检、超声BI-RADS 3级的542例NPBL病例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即时活检组(首次超声诊断后3个月之内活检)与随访活检组(随访6个月后活检)发现恶性病变的概率以及两组恶性肿瘤情况的差异.结果 全组542例病例,病理确诊恶性病变5例,总体恶性率为0.92%(5/542);50~59岁患者的恶性率为9.68%(3/31),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20~29岁组0,30~39岁组0.40%,40~49岁组0.57%,60~71岁组0).即时活检组中恶性病变4例,恶性率为0.91%(4/435);随访活检组中恶性病变1例,恶性率为0.93%(1/10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发现的恶性肿瘤的病灶大小,TNM分期相似.结论 超声检查BI-RADS 3级的NPBL恶性率低,随访活检是安全的.但对于年龄50岁及以上,超声评估为BI-RADS 3级的患者需提高警惕,建议积极进行活检.

  • 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联合磁珠技术寻找乳腺癌血清蛋白标志物

    作者:黄欣;徐雅莉;彭理;周易冬;茅枫;关竞红;林燕;孙强

    目的 探索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疾病和健康人血清蛋白质谱表达差异,寻找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血清蛋白标志物.方法实验分为两大组:(1)决策树模型组共293例标本,包括3个亚组,分别为乳腺癌组110例标本、乳腺良性疾病组113例和健康组70例,建立决策树(乳腺癌诊断)模型;(2)盲法验证组共34例标本,包括3个亚组分别为乳腺癌组7例标本、乳腺良性疾病组13例及健康组14例,进行盲筛验证决策树模型.采用弱阳离子磁珠捕获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蛋白,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仪检测绘制蛋白峰.应用Biomarker Wizard TM 3.1软件和Biomarker Patterns TM 5.0 软件分析数据.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法和秩和检验法.计算决策树模型诊断的准确率以及盲法验证模型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在决策树模型组中检测到了4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蛋白峰(P<0.050).应用BPS 5.0软件,以相对损失小的原则从这47个蛋白峰中选取了4个蛋白峰,分别为相对分子质量(Mr,本文中相当于质荷比m/z) 9292.5、Mr 11707.2、Mr 15504.5和Mr 16107.9,用其建立决策树模型(乳腺癌诊断模型).该模型判断乳腺癌、乳腺良性疾病及健康人的准确率分别为99.09%、95.58%、92.86%.盲法验证该模型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71.43%,特异性为88.89%.结论 应用MALDI-TOF-MS联合磁珠技术可以检测乳腺癌血清中差异蛋白峰并可以建立决策树(乳腺癌诊断)模型.选择的4个差异蛋白蜂建立的决策树模型诊断乳腺癌具有好的准确性和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决策树模型能将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疾病及健康人相鉴别.寻找到的Mr 9292.54、Mr 11707.2、Mr 15504.5以及Mr16107.9的蛋白峰有望成为鉴别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疾病和健康人的有效的肿瘤血清蛋白标记物.

  •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乳腺小黏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姜专基;田英;刘鸿雁;司晓枫

    目的 探讨不同人群外周血中乳腺小黏蛋白( small breast epithelial mucin,SBEM)水平以及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水平与病理因素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68例乳腺癌及20例乳腺纤维腺瘤和2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3组不同人群血清SBEM水平.分析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水平与病理因素的关系.3组均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采集血样前乳腺癌患者及纤维腺瘤组患者均未接受放疗、化疗或生物治疗等干预措施及有创检查.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行方差分析,LSD法进行两两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多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 3组间血清SBEM水平差异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0).乳腺癌组血清SBEM水平均高于纤维腺瘤组和健康志愿者组(P均<0.001).纤维腺瘤组与健康志愿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乳腺癌患者的血清SBEM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状况和TNM分期有关(P均<0.001),与患者的年龄、月经状况、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ER、PR、HER-2、P53、Ki-67、基因分型无关(P均>0.050).乳腺癌SBEM血清水平随淋巴结分期增加而升高,不同淋巴结分期间的SBEM水平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SBEM特异性表达于乳腺癌外周血.乳腺癌患者外周血SBEM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临床分期和腋窝淋巴结情况,有望成为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标志物和判断乳腺癌病情发展和预后的指标.

  • 三阴性乳腺癌TNM分期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毅;张颖;修海清;李玉军;王海波;梁军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TNM分期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本院经临床诊断并手术病理证实的429例女性乳腺癌患者.TNBC患者98例,其余331例为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患者.按照IUCC/AJCC第6版乳腺癌TNM分期标准两组患者进行分期并对比分析.病理生物学行为和TNM分期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 法、绘制生存曲线.影响TNBC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本组TNBC占同期乳腺癌的22.84%(98/429),NTNBC占77.16%(331/429).TNBC组与NTNBC组比较,在肿瘤组织学分级(Ⅲ级41.84%比21.45%)、组织病理学分类(浸润性导管癌73.47%比59.82%)、术后肿瘤局部复发(27.55%比13.29%)、肿瘤大小(直径>5 cm,41.84%比25.08%)、区域淋巴结转移(56.12%比39.88%)和远处脏器转移(25.51%比12.69%)的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0).在TNM分期中,TNBC组与NTNBC组比较,Ⅰ期(8.16%比16.01%)、Ⅱa期(17.35%比26.28%)、Ⅱb期(17.35%比26.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而在Ⅲa期(24.49%比15.71%)、Ⅲb期(12.25%比6.04%)、Ⅲc期(9.18%比3.93%)和Ⅳ期(11.22%比5.14%),TNBC组所占的比例高于NTNBC组(P<0.050).TNBC组与NTNBC组比较,5年总生存率(76.53%比89.73%)和5年无瘤生存率(63.27%比74.3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0).TNBC组的中位生存期为54.08个月 (95% CI 48.880~59.283),NTNBC组为59.00个月(95% CI 51.515~63.849).影响TNB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中的Ⅲ、Ⅳ期、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脏器转移是影响TNB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乳腺癌TNM分期能够反映TNBC的侵袭性和复发转移的临床特点,Ⅲ期、Ⅳ期和区域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脏器转移是影响TNB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远处脏器转移是导致TNBC患者死亡主要的危险因素.

  • 乳腺癌MCF-7细胞体外干细胞培养条件下雌激素受体表达与治疗敏感性初探

    作者:张斌;张霞;张改容;刘越坚;张阳

    目的 通过比较观察激素敏感的MCF-7细胞在体外干细胞培养和常规培养条件下雌激素受体(ER)变化及对内分泌治疗药物的敏感性变化,初步探讨肿瘤干细胞与内分泌耐药的关系.方法 分别于常规培养及干细胞培养条件下(悬浮球培养)培养激素敏感的MCF-7细胞株,流式细胞仪检测分子表型CD44+CD24–/low 与CD44+CD24+亚群细胞比例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Erα和Erβ的表达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对他莫西芬的敏感程度.分别以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细胞培养条件下CD44+CD24–/low亚群细胞的比例为(1.60±0.08)%,比常规培养条件下的(0.27±0.08)%显著增加(t=-12.10,P=0.00),而CD44+CD24+亚群细胞比例由(5.59±0.88)%增至(30.63±4.40)%(t=-5.58,P=0.00).干细胞培养条件培养下Erα和Erβ表达率较常规培养下调,分别由85.27%和90.53%降至69.43%和7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64,P=0.00;χ2=303.58,P=0.00),且对他莫西芬的敏感性降低,IC50值由(9.82±0.31)μmol/L升至(16.46±0.50)μmol/L,再次诱导分化后ER并未出现上调,对他莫西芬的敏感性仍旧降低(F=113.63,P=0.00).结论 与常规培养相比较,体外干细胞培养条件下可以培养出含高比例具有干细胞特性的CD44+CD24–/low与CD44+CD24+亚群细胞的微球囊,其ER仍为阳性表达,但对他莫昔芬治疗敏感性减低,推测其可能是乳腺癌内分泌耐药的原因.

  • 上皮-间质转化与乳腺癌转移

    作者:李建一;张文海

    癌细胞的远处转移是肿瘤发展的终形式,也是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尽管早期乳腺癌患者通过规范化治疗,5年生存率达到了目前的98%;但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40年前相比,只是从20%提高到目前的26%,而因乳腺癌死亡的患者几乎都死于转移[2].

  • 循环肿瘤细胞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检测对乳腺癌诊治意义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芊;江泽飞

    乳腺癌治疗已进入分类治疗的时代.随着对乳腺癌发生发展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和乳腺癌分子标志的准确检测,对乳腺癌进行分子分型,并根据不同分子表型进行靶向治疗是目前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方向.ER、PR、HER-2是临床常用的分子指标,是明确的预后指标和治疗的预测指标.其中HER-2是乳腺癌重要的分子标志之一,20%~25%的乳腺癌患者HER-2阳性表达,预示着肿瘤生物学更具侵袭性,多伴有细胞毒药物和(或)内分泌药物耐药,病情进展迅速,预后较差[1-2].对于HER-2阳性的患者在接受经典的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的同时,推荐行针对HER-2的靶向治疗[3].因此HER-2状态的准确检测对于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可手术乳腺癌区域外科的临床实践

    作者:左文述;杨莉;于志勇

    进入21世纪,对于癌症的治疗,"小的有效性治疗→佳的临床疗效"已经成为医者所追求的高境界.但是,临床实践中如何把握尺度实现这一理想的境界,是我们应该不断思考的问题.乳腺癌外科治疗包括乳房的局部与区域淋巴引流区的外科手术两个方面,可手术乳腺癌的区域外科涉及到对腋窝和内乳淋巴引流区外科治疗的问题.乳腺癌的区域外科治疗的趋势是在保证不降低远期疗效的前提下,大程度地减少或降低术后相关的并发症,尤其是上肢功能状态的保护,表现在清除范围的缩小,清除技术的改进(如内镜的应用).乳腺癌区域外科的治疗模式包括常规的腋窝淋巴结清除术(低位→全腋),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指导下腋窝淋巴结的手术("保腋"手术)以及内乳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或清除术.本文就乳腺癌的区域外科治疗--区域淋巴引流区的手术临床实践的点滴体会讨论如下.

  • 美容切口在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中的应用

    作者:孙刚;明佳

    乳腺脓肿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尤以初产妇为多见,常由急性乳腺炎发展所致.脓肿一旦形成,传统方法是切开引流[1].切开引流以往大多选择波动明显处行放射状切口.此切口操作简单,引流效果好,一直受到手术医师的青睐,但术后往往留下很明显的瘢痕,无疑给爱美女士留下心理阴影.随着现代女性对乳腺美观的追求,笔者结合多年美容手术的经验,推荐一种既能治愈脓肿,又不会遗留明显瘢痕的常用隆乳术美容切口--乳晕周围切口或乳房下皱襞切口[2].该切口比较隐蔽,不损害乳腺正常组织结构.笔者对68例乳腺脓肿切开引流者均采用此切口,经过近2年的随访和观察,不但切口瘢痕隐蔽,而且乳房外形美观,取得了很好的美容效果,现报告如下.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宁生;吕钢;江歌丽;刘晓渝

    乳腺癌现已上升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其治疗原则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其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治疗Ⅰ、Ⅱ和ⅢA期乳腺癌的主要手术方式,而腋窝淋巴结清除是乳腺癌手术的重要部分.有的手术医师在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除术时,对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rve,ICBN)的作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保留该神经会影响腋窝淋巴组织的彻底清除,还有可能增加乳腺癌术后腋窝局部复发的风险,加上操作比较麻烦,手术时间也相对延长,所以术中常规不保留该神经,从而导致患者术后患侧上臂内侧皮肤感觉异常.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展保留ICBN的乳腺癌手术,国内的外科医师也逐步认识到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重要性.笔者通过回顾24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术后随访资料,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

  • 腋入路乳腺纤维瘤切除

    作者:戴邦武;程拾林;王一虹;沈倩;张敬杰

    乳腺纤维腺瘤是年轻女性的常见病,好发于15~35岁,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唯一方法,虽可治愈疾病, 但破坏乳腺正常的外形, 导致可见的手术瘢痕, 影响生活质量.乳房作为女性性征的重要器官, 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减少对乳房外观的影响与破坏,对外科手术治疗的微创化和美容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院从2009年7月至2011年5月共行腋入路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手术21例, 美容效果理想.

  • 表柔比星引起急性心脏毒性一例

    作者:张雁;康骅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化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是乳腺癌化疗的基本用药.蒽环类药物的慢性心脏毒性很早便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其主要表现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而急性心脏毒性少有报道,现报道1例表柔比星引起的急性心脏毒性病例.

  • 乳腺腺癌伴梭形细胞化生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徐亮;王忆丽;吴晓波;瞿伟;熊秋云;张瑾

    腺癌伴梭形细胞化生(adenocarcinoma with spindle cell metaplasia of the breast)是一种罕见类型的乳腺癌,属于乳腺化生性癌的一种亚型,肿瘤以梭形细胞为主,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像不多,极易造成误诊.目前,对于其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都不十分清楚.南昌市第三医院乳腺诊治中心2010年10月收治了1例乳腺腺癌伴梭形细胞化生患者.将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情况结合文献复习做一报告.

  • 哺乳期分支杆菌乳腺炎二例

    作者:高雅军;马祥君;汪洁;何湘萍;高海凤;闫智清

    哺乳期分支杆菌乳腺炎在以往少见文献报道.其特点为经常规抗感染、穿刺或切开引流后仍反复形成脓肿、窦道、红肿、低热,且用常规方法换药伤口经久不愈,反复复发,易形成哺乳期乳瘘经久不愈,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本科曾收治2例哺乳期分支杆菌阳性病例,现报道如下.

  • 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喆;葛海燕

    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BCRL)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延迟出现的持续加重的上肢水肿.BCRL与术后立即发生的上肢水肿不同,其发病机制不清,且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至今仍是一项临床难题.笔者就近年来BCRL在发病机制、治疗和预防方法的新进展作一介绍.

  • MDA-MB-435细胞系起源于黑色素瘤

    作者:欧周罗

    MDA-MB-435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Cailleau等[1]建立的一个细胞系,来自患转移性乳腺导管腺癌的31岁高加索女性的胸腔渗出液,一直被视为乳腺癌细胞而广泛使用.MDA-MB-435细胞系在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ATCC)的编号为HTB-129.截止2012年2月20日,仅从PubMed的"Abstract"检索入口以"MDA-MB-435"和"breast"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就可检索到778篇文献,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其实来自黑色素瘤,看来乳腺癌研究者应该对MDA-MB-435道别了.

中华乳腺病(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