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 중국심리위생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影响因子: 2.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6729
  • 国内刊号: 11-187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cmhj.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于欣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乡镇初中生自尊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辛自强;刘丙元;辛自伟

    本文在山东省某乡镇初中的一至三年级,每年级整班选取两个班的学生共计347人作为被试,每个年级被试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5、16、17岁.采用Rosenberg编制的专门用于评价青少年的"自尊量表"[1],进行测评,并进行学业成绩及同伴关系相关分析.该量表有10个项目,采用1-4四级评分,得分的可能范围是10-40分.在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1,表明量表的信度良好;以往研究证明其效度良好[1].

  • 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与知识获得的关系

    作者:隋洁;朱滢

    目的:了解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与知识获得的关系.方法:使用带R/K判断的再认记忆测验测量知识获得情况,采用学习过程问卷测量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结果:1.浅层学习动机和成就学习动机,以及深层学习策略和成就学习策略对知识获得没有影响.2.物理学科,具有高深层学习动机学生的K 高于R,而低深层学习动机的学生R、K没有差异;语文学科,具有高深层学习动机学生的R高于K,具有低深层学习动机学生的R、K没有差异.3. 高表层学习策略的学生比低表层学习策略的学生有更多的R,更少的K.结论:1. 深层学习动机和表层学习策略促进不同学科的知识获得.2.在学习初期,高深层学习动机促进物理学科结构化知识的掌握,促进语文学科细节知识的掌握.3. 在学习初期,高表层学习策略比低表层学习策略更促进物理和语文细节知识的掌握.

  • 军队医科大学学员应对方式特点及心理状况调查

    作者:侯淑晶;李春光;解亚宁;张小远

    目的:本研究旨在掌握军队医科大学在校学员的应对方式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以便为军校的心理卫生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运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军医大学的4786名在校学员进行应对策略特点和健康水平进行评估.结果:(1)军队医科大学学员在面对挫折时,有30~40%的学员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而消极应对方式采用的较少(3~28%).(2)军队医科大学学员与国内军校大学生常模比较,其心理状况较好;学员采取的应对方式特点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军队医科大学应加强学员应对方式的教育,以更好的提高学员的心理健康.

  • "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

    作者:黄爱玲

    "留守孩",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经商或学习而将孩子寄留家乡,暂由亲戚、朋友或老师监护、代养的孩子.选择留守孩集中的福建省福清市文光中学,初一至初三各抽一个班共110名,剔除不合格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9份,回收率90%,其中男50人,女49人.对照选取福州市一般中学(第18中学),抽取初一至初三各一班,共有120名普通学生,有效问卷117份,回收率97.5%,其中男58人,女59人.

  • 大学生抑郁、焦虑的影响因素调查

    作者:阳德华

    本文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从西华师范大学、重庆三峡学院和四川大学随机抽取大一至大四各一个班的本科生作为被试(其年龄在17-25岁间,平均年龄21岁),后的有效被试为712名,其中男、女各359和353人;文、理科各371和341人.一至四年级分别为195、186、170和161人.

  • 秦巴山区初中学生EPQ(少年式)测评分析

    作者:刘连龙

    笔者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式)(EPQ)[1]对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双溪乡16个自然村80名初中1~3年级学生施测,其年龄13~15岁,男生平均年龄为14±1岁,女生平均年龄为14±1岁,男女之间无明显年龄差异.

  • 高三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调查分析

    作者:黎雪梅;况利

    本文目的为探讨高三学生常见的应激性生活事件以及应对方式的特点.

  • 中学生自我概念与SCL-90相关分析

    作者:廖凤林;邵金

    自我概念是指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1].国外很多研究指出自我概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心理健康[2-5].本文在北京整群抽取12个班(初高中各半),共有有效被试637人.其中高中生316人,初中生321人.

  • 儿童家庭和个人危险因素与性侵犯行为关系

    作者:白俊杰;高山;李红

    儿童时期一些家庭危险因素以及儿童自身的个人危险因素可能与后来出现性侵犯行为有直接的相关.

  • 中美两国儿童自我概念的比较研究--评定工具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作者:王爱民;任桂英

    目的:探讨中美两国儿童自我概念的特点.方法:选用自评的自我概念评定量表对183名中国儿童(男82名,女101名,平均年龄10.82±0.68岁)及160名美国儿童(男72名,女88名,平均年龄11.05±0.74岁)进行了评定.结果:(1)中国儿童在自我概念评定量表各分量表的得分显著高于美国儿童.(2)中国女孩在学习成绩,同伴关系,行为表现,与成人交往,集体概念,外貌,自我控制分量表的得分显著高于中国男孩;美国男孩在行为表现,与成人交往,外貌及自我控制量表的得分显著高于美国女孩.结论:中美儿童自我概念存在显著差异.国家与性别对儿童自我概念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 母亲抑郁对孩子心理功能和发展影响的整合模型

    作者:张丽锦;郑日昌;冀斌

    近20年来,国外关于抑郁母亲(depressed mothers)与孩子抑郁和/或心理异常关系的探究,已得出了一些共同的结论,如抑郁母亲的孩子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比非抑郁母亲的孩子在情绪气质、智力发育和行为适应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消极表现,如在婴儿期会表现出了更多的烦躁不安、心理运动水平低和气质困难(temperament difficult);幼儿期面临压力常做消极反应,有效的自我调节策略获得较迟;学龄期和少年期表现出了更多的诸如社交技能差,自我评价低,行为问题多等学校问题[1,2].但涉及到与这种静态研究相对的动态分析时,即母亲抑郁为什么(Why)和怎样(How)对孩子产生消极影响的问题时,有关的研究比较少且零散而不系统[3].而母亲抑郁对孩子心理行为异常发生影响的动态"整合模型"(Integrative Model)[3],在揭示母亲抑郁对孩子产生负性影响的各种干扰机制及机制间的相互作用的同时,也进一步探讨了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抑郁母亲的孩子心理发展的机制问题.本文特介绍如下:

  • 行为问题儿童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照研究

    作者:刘爱书;陶雨春;武丽杰;陈力

    目的:探讨行为问题儿童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特点.方法: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CBCL)和中国联合型瑞文测验(CRT-C2)筛选行为问题儿童,并按同性别、同年龄进行1:2配对;采用odd模式测试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结果:①问题组儿童的P300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儿童无显著差异;②混合问题组P300潜伏期较单一问题组延迟(P<0.05),Pz点P300的基线波幅混合问题组与单一问题组的差异接近有统计学意义.③行为问题儿童Pz点P300基线波幅与行为问卷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行为问题较为严重的儿童可能有认知功能损害.

  • 5-HT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孤独症核心家系的关联研究

    作者:邬素萍;贾美香;阮燕;双梅;公晓红;张彦波;杨建中;凌焱苏;刘靖;郭延庆;杨晓玲;张岱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5-HT转运体基因多态性(HTT SNP18)与孤独症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与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对175个孤独症核心家系测定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结果:孤独症患儿与父母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呈基本一致的趋势.传递不平衡检验(TDT)显示等位基因传递无统计学意义,(McNemar χ2 =0.00,P>0.05).结论:本研究未发现5-HT转运体基因多态性(HTT SNP18)与孤独症存在关联,提示该基因多态性不影响孤独症的易感性,在中国汉族孤独症发病中不起主要作用.

  • 成人依恋研究在促进早期亲子关系中的应用

    作者:张秋凌;邹泓

    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良好的早期亲子关系,可以从总体上促进孩子的发展.在过去三十年中,有关依恋的理论和研究,对认识早期亲子关系的功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近,研究者将一系列依恋理论和研究应用到了儿童、父母和家庭的临床医学中[1].本文所讨论的是依恋理论的一个分支--"成人依恋"对改善亲子关系的作用和方法.

  • 75例婴幼儿对母亲的依恋性质及影响因素

    作者:李秀红;静进;杨德胜;蔡小梅;陈学彬;苏晓梅

    目的:了解广东省婴幼儿对母亲的依恋性质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陌生情境测量法对75名8-14个月婴幼儿的依恋性质进行测评,并对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婴幼儿的一般情况和各种家庭因素资料.结果:(1)75名婴幼儿中,安全依恋型的为65.3%,不安全型占34.6%,其中淡漠型为17.3%,缠人型为13.3%,混乱型为4.0%;(2)影响因素有月龄、接近性、孩子与代养人的关系、意见一致性.结论:广东省婴幼儿的依恋类型以安全型为主,他们的依恋类型安全与否,主要与孩子机体成熟水平、气质特点、孩子与代养人关系及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有关.

  • 再谈价值的功能干预

    作者:江光荣

    我对价值干预问题的兴趣起于10多年前的一次"抬杠".当时是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的年会期间,一群人分成两拨打嘴仗,一拨的观点是"心理咨询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另一拨的观点是"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是两回事".讲老实话,当时大家对心理咨询的了解都很有限,争着争着大家都有些迷糊了,后也没个结果.下来后我费了好大一阵劲再琢磨这事,终于明白这里头一个关键不同,就是两者对价值问题的处理.后来我写了一篇文章(江光荣,1992),又在我写的<心理咨询与治疗>(1995)-书中把其中的主要观点重复了一遍.前些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读博士期间,碰巧老师又出这个题考我,我又结合新读到的西文资料把相关问题理了一遍,写成一篇"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干预"(江光荣,2001),其实主要观点跟早先基本一致,只是说得更清楚一些.当时感觉,自己对这个问题能说的话都说完了,自己也不再迷糊了.没成想这两年在跟学生讨论问题以及临床督导的过程中,对价值干预这个问题又有一些新认识,因此借这个专栏谈谈其中三点.

  • 关于心理咨询中的中立原则与给出建议

    作者:林万贵;李箕君;张宁

    心理咨询的主要目标是来访者在咨询师的帮助下,不断自我成长,自主性不断得以发展,处理人际关系、调控自己的情绪、克服生活工作学习上的困难的能力不断得以提高.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以咨访双方逐渐建立起的相互信任的、有安全感的、职业性的咨询关系为基础的.在没有安全感、信任感的咨询关系中,来访者的自我成长、自主性的发展实现是难以想象的.在心理咨询中遵守中立原则就是为了使咨询关系朝向更具信任感、安全感方向发展服务的.

  • 论心理咨询中的价值问题的处理原则

    作者:朱建军

    在心理咨询中,如何对待价值问题是一个关键.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心理咨询师尚没有一个清楚的共识.有些人推崇和接受罗杰斯所提出的"价值中立"原则,也有人采用更主动的方式把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给自己的来访者(叶一舵,2002).本文试图就心理咨询中价值问题的处理原则做一些讨论,以期逐渐建立一种共识.

  • 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心理与运动训练干预

    作者:张兰君;郑亚绒

    目的:采用自我调节、心理训练和体育运动的方法,观察对具有人际关系敏感倾向的大学生干预效果.方法:使用SCL-90量表、艾森克EPQ量表进行评定,筛选西安邮电学院二年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倾向高分者及情绪倾不稳定者48人为研究对象,以三种活动方式进行八周的实验研究.结果:心理训练和运动处方干预八周后,其人际关系敏感变化和情绪稳定性变化均有显著改善(t=1.84~4.14,P<0.01),优于对照组;经Tukey法处理后,运动处方组与心理训练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改善人际关系敏感倾向的效果与心理训练和运动处方相关;体育锻炼过程中渗透一些心理疗法则更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敏感倾向和培养健康的个性和稳定的情绪.

  •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简介

    作者:高翔;戴艳;郑日昌

    一、SFBT产生背景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SFBT)是指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程心理治疗技术.它是近二十年逐步发展成熟的心理治疗模式,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威斯康星州米华基(Milwaukee)的短期家庭治疗中心(Brief Family Therapy Center)的创办者Steve de Shazer及其韩国裔夫人Inn Berg Kim共同发展起来的[1].

  • 应对的研究路线、评定和统计问题

    作者:孟沛欣;郭召良;郑日昌

    应对是心理卫生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应对研究涉及到研究路线、评定方法和统计技术等基本理论和技术问题.本文回顾这些问题并进行分析,以期对未来的应对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 压力管理训练对小学教师SCL-90评分的影响

    作者:沈祖德;龚钧煜;王静;章济;朱拥军

    目的:在小学教师中开展压力管理训练,采用SCL-90作为训练前后评价指标,探讨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方法:设置干预组35名小学教师和对照组39名教师,进行6次为期12周的压力管理训练,内容包括认识压力、认知重构和行为应对策略等内容,采用SCL-90进行干预前、干预后评估.结果:训练前干预组、对照组SCL-90因子分差异无显著性,训练后干预组比对照组因子平均分低,且在躯体化(t=4.2,P<0.01)、人际敏感(t=2.34,P<0.05)、焦虑(t=2.0,P<0.05)3个因子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压力管理训练可以影响教师SCL-90评分,提示压力管理训练有助于维护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 上海电话心理咨询常见问题10年分析

    作者:陈华;朱晓彤;季建林

    目的:回顾上海心理健康热线电话服务10年来的应用情况,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并评价其在心理健康服务及危机干预领域的发展.方法:对1990年11月~2000年上海心理健康热线资料(共计24977人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间常见的咨询内容为:恋爱问题(18.1%)、情绪问题(15.8%)、精神疾患(11.3%)、人际关系(8.1%)、代询(6.5%).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态和文化程度的求询者其咨询问题不完全一样.结论:热线电话常见咨询问题在10年中的趋势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咨询问题与求询者一般情况有关,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热线电话咨询服务日趋专业化.

  • 心理训练对军人自我和谐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甘景梨;张万恒;赵亚男;高存友;吕存生;杨春;汤松伟;杨代德

    目的:探讨心理训练对军人自我和谐等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32名军人进行测试,并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心理训练前后的比较.结果:心理训练前,SCCS的不和谐分低于常模,灵活性分高于常模,刻板性与常模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SCCS、EPQ、SCSQ及SCL-90评定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心理训练后,实验组灵活性分高于常模,而对照组与常模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灵活性分和SCSQ的PC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EPQ的P分、N分、SCL-90总分及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军人自我和谐程度总体良好,并与个性特征、应付方式和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相关性,心理训练有助于提高军人的自我和谐水平.

  • 基诺族睡眠状况调查及分析

    作者:康传媛;杨建中;赵旭东;李建华;杨芳;万文鹏;许秀峰

    目的:了解基诺族睡眠的一些基本情况、失眠症的发生率和治疗情况.方法:使用自拟的"基诺族睡眠情况调查表",通过入户调查和现场访谈对126名基诺族人进行调查.结果:随年龄增长基诺族人的睡眠时间渐减少.<30岁年龄组有午睡习惯的比例高于30岁以上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34.12%(43人)符合失眠症诊断,失眠原因以各种精神疾病(41.86%)和酒依赖(30.23%)为常见.失眠患者中, 就诊率为25.58% (11例).结论:基诺族睡眠的基本情况与国内其他人群相比有一些共同之处;失眠发生率较高,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和样本选择的不足,此结果还需进一步证实.

    关键词: 基诺族 睡眠 失眠
  • 青少年慢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应付方式

    作者:陈佐明;张留莎;郭呈芳

    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支持和良好的应付方式,则心理损害危险度可达43.3%,为普通人群的2倍[1].慢性肾病综合征(Chronic Nephritic Syndrome下简称CNS)由于其疾病的易复发性,不但对身体造成损害,而且对其心理健康亦造成一定的损害.本文对14-15岁的30例CNS患者的应对方式进行了研究.

  • 原发性失眠的生活质量研究

    作者:谢永标;刘破资

    按照美国精神科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的诊断标准,原发性失眠是指难以入睡和/或维持睡眠困难或睡眠后精力未恢复,至少在一个月以上,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苦恼或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并排除由于其他睡眠/精神障碍以及躯体疾病、酒精或药物等医学问题引起的失眠.美国睡眠医学研究会的<国际睡眠障碍分类>(ICSD)中将原发性失眠依据病因分类归于内因性失眠(并分为心理生理性失眠或精神性失眠)、主观感觉性失眠或睡眠状态错觉、特发性失眠或儿童期起失眠三种亚型.各亚型之间有很大的重复,且在临床现象中常因外源因素,如应激事件、服用药物等变得更为复杂.由于缺乏明确的诊断指标,上述两种分类标准都是排除性诊断标准.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有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归入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迄今为止,我国尚无公认的流行病学资料.

  • 舍曲林治疗Graves病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继鹤;朱洁;任建民

    目的:研究新型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舍曲林治疗Graves病(GD)患者伴抑郁的疗效观察.方法:收集门诊及住院102名18~65岁新诊断GD伴抑郁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将入选对象分为A组他巴唑加舍曲林治疗组,B组他巴唑加安慰剂治疗组,用HAMD量表衡量治疗4月后舍曲林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结束后有效病例96名(A组n=49名、B组n=47名);失访6名(A组4名、B组2名),总脱落率5.88%.两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甲状腺体积、TSH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A、B组治疗后较治疗前FT3、FT4明显下降(P<0.01),A组治疗后患者HAMD评分明显下降(P<0.01);A组抑郁的治愈率为85.1%,B组抑郁治愈率仅为12.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A、B组比较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和体积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在研究结束后2名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结论:舍曲林在治疗GD患伴者抑郁者有明显的效果,且对甲状腺功能影响小,副反应轻微,可以作为治疗GD伴抑郁患者的一线药物.

  • 湖南省家庭暴力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与初步结果

    作者:张亚林;曹玉萍;杨世昌;王国强;黄国平;俞少华;郭果毅

    目的:研究有效、切实可行的家庭暴力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获取有关家庭暴力的流行病学数据.方法:遵照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原则,编制符合国情的流调工具,培训流调人员,强化晤谈技术.实施时争取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配合,广泛发动群众,结合群众需求,多方线索调查与入户调查相互印证,后复查补遗,监控质量.结果:调查工具配对一致率为97%,灵敏度为95%,特异度为100%;家庭暴力发生率为16.2%,其中,近一年内的发生率为11.6%.结论:这是一套科学的、比较适合我国社情的调查家庭暴力的流行病学方法.家庭暴力已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其发生率不低于国外报道.

  •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体重指数的对照分析

    作者:孔庆梅;张大荣

    目的:探讨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体重指数(BMI)的特点及疾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进食障碍调查问卷(EDI-1)对30名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评定,计算EDI-1量表分、BMI.结果:根据期望BMI和目前BMI的差值,厌食症患者可分为追求更瘦组和不追求更瘦组.不追求更瘦组的目前BMI低,追求更瘦组的目前BMI次之,正常对照组目前BMI高,差异具有显著性(F=54.15,P<0.01);两病例组间期望BMI没有差异(P>0.05),但都低于正常对照组.追求更瘦组EDI-1量表总分高、不追求更瘦组次之、对照组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体重过低的厌食症患者可能希望体重增加.但无论患者是否希望体重增加,期望体重指数都低于正常,实际上都是怕胖的.追求更瘦的患者可能预后较差,这可能与患者较严重的认知偏差以及某些心理特征有关.

  • 北京市新入监罪犯人格特点及心理卫生状况

    作者:柴萌;唐宏宇;韩素霞;曹莉;鲍震文;康凌

    目的:调查新入监罪犯的人格特点及心理卫生状况.方法:采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511名新入监罪犯进行测试,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罪犯的PDQ-4+总分明显高于常模,暴力和财产犯罪者的反社会型和攻击型得分高于性犯罪者(P<0.01);暴力和性犯罪者的表演型得分高于财产犯罪者;而财产和性犯罪者的回避型、强迫型和被动攻击型的得分高于暴力犯罪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所有罪犯的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SDS总分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结论:新入监罪犯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人格缺陷较为突出.

  • 米氮平治疗抑郁症6个月随访研究

    作者:陶明;高静芳;唐文新;钱惠忠;张萍;周国岭;焦静茹;王家新;叶建林;任婉文;张丽娜

    目的:探讨新型抗抑郁药物米氮平的临床疗效及治疗依从性.方法: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Asberg抗抑郁剂副反应量表(SER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和自编的治疗态度问卷,对60例抑郁症患者在用米氮平进行6个月的开放性治疗期间作了临床评估,并与62例分别用氯丙咪嗪和氟西汀治疗的抑郁症患者进行对照.结果:除门诊约定痊愈比例外,米氮平在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处方依从、治疗态度、脱落情况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与传统三环类抗抑郁药相比,米氮平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的特点.

  • 米氮平和阿米替林维持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依从性比较

    作者:余国汉;丁国安;李烜;何柱国

    目的:比较抑郁症患者用米氮平和阿米替林维持治疗的疗效和依从性.方法:60例门诊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服用米氮平组和阿米替林组,均治疗52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52周末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依从性.结果:12周后,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的疗效(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52周后,米氮平组具有非常显著性的疗效(P<0.01),阿米替林组具有显著性的疗效(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显著性(P<0.05).米氮平组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阿米替林组.结论:抑郁症患者对米氮平依从性高主要是因疗效好和副反应轻.

  • 米氮平与舍曲林治疗抑郁症伴有焦虑疗效比较

    作者:陈佐明;张建宏;李占文;张红梅;穆雪鹍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舍曲林对抑郁症伴焦虑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111例抑郁症分为两组.米氮平组56例[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39.4±13.7岁,本次抑郁病期(3.4±5.2)mo]予米氮平30~45mg,po,qd;舍曲林组55例[男性29例,女性26例,年龄40.2±12.6岁,本次抑郁病期4.1±3.8mo]予舍曲林50~100mg,po,qd;均6wk为一个疗程.分别于治疗1、2、4、6周用HAMD、HAMA减分率评定.结果:对抑郁症状的治疗,米氮平组显效率73.2%,舍曲林组显效率67.3%,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焦虑症状的治疗,米氮平组显效率78.8%,舍曲林组显效率43.6%,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整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当.结论:米氮平与舍曲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但抗焦虑作用米氮平优于舍曲林.

中国心理卫生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