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 중국심리위생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影响因子: 2.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6729
  • 国内刊号: 11-187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cmhj.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于欣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大学生失眠及其相关因素探讨

    作者:肖南;柳超萍

    睡眠障碍中失眠者占97.5%[1],Morrison等报道10-23%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入睡、再入睡困难及早醒等睡眠问题[2],国内报道青年学生的失眠症状的现患率为16.57%[3]。失眠的原因复杂,本文主要测评大学生的失眠状况与人格类型、生活事件和情绪障碍的关系。 分层抽取上海电力学院1-4年级学生614名,根据DSM-III对失眠症状的定义,查得有失眠症状者119名为研究组,其中男生98名,女生21名,平均年龄为20.6±1.6岁。对照组来自经测验排除失眠症状的本院学生119名,其性别,年龄分布与失眠组大致匹配(p>0.05)。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LES)、Zung’s、焦虑(SAS)及抑郁(SDS)自评量表对两组进行测评比较。

  • 父母养育方式与人格障碍关系的研究

    作者:刘秀芬;黄悦勤;李立明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人格障碍的关系。方法:使用“人格诊断问卷”、“父母养育方式问卷”筛查北京市某重点大学一年级学生共2205人,采用IPDE按ICD-10诊断系统确诊55名人格障碍病例。结果:母亲的情感温暖、过度保护、偏爱各因子得分均高于父亲;父母之间EMBU相同因子得分具有高度相关关系;人格障碍组的父母偏爱、拒绝、过度保护等各因子分值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而父亲的情感温暖因子分值人格障碍组低于正常组。结论:不正确的父母养育方式是人格障碍形成的危险因素。

  • CPI与学科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唐秋萍;邓云龙;胡光

    目的:了解性格特征与学科成绩的关系,为进一步对中学生的咨询、就业、升学指导等提供资料。方法:采用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CPI)对71名高一学生进行测试,并与期末学科成绩及文、理科平均成绩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CPI中的Re(责任心)、So(社会化)、Wb(适意感)、Ac(依赖成就)、Py(心理感受性)、Cm(同众性)、To(宽容性)、Sc(自我控制)、V3(自我实现)等9种性格特征与学科成绩有较高相关(0.24~0.33,p均<0.05,0.01);②文、理科成绩与CPI的相关表现出一定的差异;③成绩好组主要在So、Sc、Wb、To、V3几个分量表上明显要高于成绩差组(p<0.01或0.05)。结论:CPI与学科成绩有一定相关,且对学科成绩有一定预测作用。

  • 岳阳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调查

    作者:黎逢保;付本燕;胡彩霞

    价值观的研究一直是社会科学家和行为科学家关注的课题[1]。Rokeach的“价值调查表”是为流行的一种[2],并且已广泛运用于比较研究和跨文化研究[3,4,5]。本文采用Rokeach“价值调查表”对岳阳市某中专学校在校一、二、三年级学生1651名进行调查,其年龄范围是14~18岁。 所有数据用Foxpro数据库管理和SAS统计软件分析。 结果 1.青年学生价值观的一般特点:根据1651名青年学生对两种价值体系中18项价值观重要性的排列,求出各项价值观的秩数分布中位数,再依据中位数由小到大排出两种价值体系中18项价值观的等级次序,结果显示,岳阳青年学生价值观体系的一般特点总的看来,男女学生对两种体系中18项价值的评价基本一致:在终极性价值体系中,世界和平、国家安全、有所作为、家庭安全评价高,拯救灵魂、兴奋的生活、成熟的爱、享乐评价低;在工具性价值体系中,有能力、有抱负、胸怀宽广、有教养评价高,富于想象、逻辑性、钟情、服从评价低。男女学生在两种价值体系中对18项价值的等级排列,经计算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男女学生在终极性价值观上为0.98,相关显著性检验p<0.01,在工具性价值观上为0.95,相关显著性检验p<0.01。两种价值体系中,均未见明显价值观差异项。

  • 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安心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作者:蔡乐;万崇华;陈运泰;徐光旭;孙新华

    目前高等医学院校专业设置改革的一大趋势是进行专业合并,取消不合理的专业,使培养出的医学生更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因此了解医学生是否安心于本专业、对专业的意愿如何以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当前医学院校专业设置的合理状况,为医学专业设置的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 本文分别对昆明医学院的1323名学生、徐州医学院的899名学生、遵义医学院的572名学生、齐齐哈尔医学院的686名学生及青海医学院的821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得有效问卷4301份。其中五院校中医专业的学生为3072人,口腔专业的学生为195人,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为188人,法医学专业的学生为125人,麻醉学专业的学生为162人,临床检验学的学生为33人,妇产学专业的学生为265人,其他专业的学生为261人。调查表的内容除性别、民族、年级、专业、父母文化程度及职业外,主要包括学医动机、选择专业的动机、对医学的了解程度、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影响学习积极性的社会、自然、家庭、心理因素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等。为了解医学生对医学院校专业的意愿,对调查表中所列出的8种专业让学生选择,“如果允许你重新选择专业,你愿意选择什么专业?”。并对专业的意愿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 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杨雪花;何家声;戴梅竞

    本文于1999年11-12月期间,随机整群分层抽取南京市3所高校(分别为理、工、医类)做调查,资料完整者共3547人,其中理科964人,工科1294人,医科1289人。男2138人,女1409人,年龄17-26岁。 采用心理问卷测试(1)SCL-90量表[1]:评价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1~5级评分。任一因子分或阳性均分≥3为有心理卫生问题。(2)EPQ量表[2]:用来测试受试者个性类型。主要调查内外向(E),情绪的稳定性(N),精神质(P)三个个性维度。(3)影响心理健康的有关因素调查表。分为一般情况,家庭情况,在校情况三个部分,共25个项目。(4)挫折量表[3]:共由35个项目组成。内容涉及家庭、学习、人际关系及个性等方面(戴梅竞编制)。

  • 幼儿感觉统合失调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刘宝花;黄悦勤;王燕玲;张桂芝;顾伯美;王玉凤

    感觉统合功能失调的病因与遗传因素、孕期危险因素、父母养育方式和居住环境有关[1]。本文将北京市3~6岁儿童1526人的调查资料进行多因素分析,旨在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幼儿感觉统合的关系。 方法和对象的选择见前文[2]。 结果: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父母养育方式的四个因子为自变量,以视学平顺、听觉识别及前庭平衡失调为因变量的模型中入选的危险因素有父母亲拒绝、母亲过度保护;触觉失调为因变量的危险因素有父母亲拒绝、父母亲偏爱、母亲过度保护。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仅母亲的拒绝因子入选回归模型,OR值的95%可信限为1.36~1.52。为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对感觉统合失调的交互作用影响,以与母亲拒绝因子相关性较大的父亲拒绝、过度保护因子和母亲过度保护、偏爱因子与其相乘形成新自变量,将母亲拒绝因子和新自变量同时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得到的回归方程分别为LnY1=-11.0786+0.3190X1;LnY2=-6.6311+0.0056X2;LnY3=-10.2577+0.2974X1;LnY4=-4.6624+0.0041X2;LnY5=-10.4692+0.3044X1。X1是母亲拒绝因子,X2是母亲拒绝因子分与母亲过度保护因子分相乘得到的新自变量;Y1至Y5分别为五种类型的感觉统合失调。 讨论:感觉统合失调的病例和对照的大量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幼儿五种类型的感觉统合失调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即父母的拒绝、母亲过度保护和偏爱。父母长期的拒绝否认可使子女缺乏自信、无主见和创造性,使这些儿童因缺乏内驱力而不愿积极地投入到环境中,不愿尝试学习新经验,从而易导致感觉统合失调。本文采用交互作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父亲养育方式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母亲过度保护与母亲的拒绝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说明母亲过度保护与母亲的拒绝同样对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某些类型具有负面影响。本研究结果提示应给予子女较多的情感温暖,减少拒绝、过度保护和偏爱等负性养育方式,从幼儿期开始进行感觉统合失调的病因预防。

  • 孕产期心理教育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作者:李宝秀;马利川

    母乳喂养原是一种自然的传统优良喂养方法[1]。但由于近年来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代乳品生产高度发展,使部分孕产妇生了对母乳喂养的凝虑心理,是近年来母乳喂养难以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孕产妇的母乳喂养问题进行了心理干预,并调查了母乳喂养情况。 对象:对照组为孕期未接受母乳喂养相关心理教育的孕产妇158例,平均年龄26岁(22-32岁)。 研究组为孕期接受了母乳喂养相关心理教育的孕产妇166例。平均年龄25岁(23-28岁)。 方法研究组的孕妇接受有关母乳喂养心理教育发放《母乳喂养宣传手册》;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生理、心理及美学教育,以解除孕产妇对母乳喂养疑虑心理,并随访检查。 结果:对照组中,母乳喂养率为78%;研究组的孕妇经有关的母乳喂养教育后,母乳喂养率达99%,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χ2=38.06,p<0.001)。对照组中不愿母乳喂养的原因主要是:怕影响自己的社交活动(16.10%);怕影响自己形体美(9,5.6%);怕影响自己身体健康(12,7.6%);认为自己奶水不足(9,5.6%);认为能买得起高价代乳品是富足的标志(6,3.8%)。总之,提示积极开展孕产期宣教和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是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建议坚持开展孕产期宣教,继续丰富完善有针对性心理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可能对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实现母乳喂养的规划目标有益。

  • 3-6岁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王燕玲;黄悦勤;刘宝花;张桂芝;顾伯美;王玉凤

    目的:探讨家庭生活环境、母孕期和婴幼儿期不良因素以及父母养育方式与幼儿感觉统合失调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填问卷在北京市城近郊区15所幼儿园及散居3-6岁幼儿中调查感觉统合失调、家庭生活环境、母孕期和婴幼儿期及父母养育方式诸方面的情况,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父母年龄大、母亲受教育程度高可能是感觉统合失调的保护因素;而母孕期与婴幼儿期的不良因素和不良的养育方式可能是感觉统合失调的危险因素。结论:家庭生活环境、母孕期婴幼儿期不良因素和父母养育方式可能对于幼儿感觉统合功能的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

  • 集体外伤后儿童心理健康随访研究

    作者:赵映敏;陈沛文

    目的:探讨集体外伤后患儿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测量问卷(EPQ)、于外伤窒息后1周、6周、10周、16周、34周对44例外伤性窒息患儿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调查,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按CCMD-2-R标准进行诊断。结果:全部患儿外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1周内有19例患儿、6周时有10例患儿符合PTSD诊断,其中8例患儿于34周后恢复正常。结论:外伤性窒息治疗中应重视对患儿精神状态的观察,对有心理障碍者应及时进行适当处理。

  • 哮喘患儿的焦虑症状测评分析

    作者:何淑贞;孙晓玲;张镁硒

    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疾病[1]。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反复发作的哮喘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身体健康,患儿也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本文采用“特质焦虑问卷”(STAI,Formy-Ⅱ,简称T-AI)[3],对我院呼吸科诊治的部分哮喘患儿进行测评,并与同龄在校儿童进行对比,以期探讨哮喘发作程度和持续时间的相关性。 对象哮喘组:样本来源于1998年6月至1999年3月我院呼吸科诊治的20名哮喘患儿;哮喘发作严重程度,按照1994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对患儿哮喘严重程度进行评分:非急性期发作患儿1分;急性发作期临床表现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4分。哮喘发作持续时间:从哮喘急性发作起到本次发作完全缓解经历的时间为持续时间。 正常儿童对照组:与哮喘组同龄的在校学生20例;哮喘患儿母亲20名;正常儿童母亲组20名。

  • 巨细胞病毒感染在抽动障碍中的临床意义初探

    作者:匡桂芳;贺莉娜;蒋玉红;邓萍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在抽动障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PCR基因扩增技术对66例抽动障碍患儿进行血液HCMV检测,并测定74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结果:抽动障碍患儿HCMV检出阳性率(26%)明显高于对照组(3%),差异有显著性(p<0.01),抽动障碍三种类型间HCMV感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CMV感染与抽动障碍发病有关。

  •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社会心理特征的研究

    作者:成敬;程自立;王高华;藏德馨;吴建红;刘忠纯

    目的:研究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的社会心理特点和心身健康状况。方法:运用临床心理评定量表(LES、EPQ、CS、SSS、SCL-90) 测定77例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遭遇的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心身健康状况,与同期住院的良性肿瘤者和健康者各40例相比较。结果:恶性肿瘤组病前经历的生活事件总频数及紧张值、负性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神经质分、消极应付方式评分显著较多,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显著较低,SCL-90各项指标除恐怖、敌对因子外其他因子分增高均具有显著性。结论: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有自身的特点,应采取积极的社会心理干预措施。

  •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心身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成敬;程自立;王高华

    据统计,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居妇女全身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与生命[1]。但恶性肿瘤的病因尚不明确。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日益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本文拟综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以促进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病因研究及其防治。 一、社会心理因素与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 1991年Calogeras等[2]报道一名39岁的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在精神分析治疗中表现出心理因素(与社会隔离的精神创伤,充满矛盾斗争的家庭关系等等)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经八年的精神分析治疗,该患者的肿瘤症状完全消失。

  • 氟西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伴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金振一;沈铁宽;李华;黄兴坤;郑美花

    抑郁症被认为是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1,2],但目前不稳定性心绞痛伴发抑郁症的病人还未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新一代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氟西汀(Fluoxetine)对不稳定性心绞痛伴发抑郁障碍的疗效,且观察其副作用。 对象 122例患者均为1996-1999年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 3],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易疲劳、少语、夜间入睡困难、常伴恶梦等抑郁症状,汉密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4]评分总分在20分以上,根据CCMD-2诊断标准确诊为抑郁症的病人。其中初发型心绞痛36例、恶化型心绞痛27例、卧位型心绞痛16例、变异型心绞痛14例、中间综合征8例、梗塞后心绞痛2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男39例,女25例,年龄36-77岁(平均53.6)岁,病程1.0-20 .0(平均3.7)年。对照组58例,男30例,女28例,年龄35-72(平均52.8)岁,病程0.8-21 (平均3.5)年。排除糖尿病,肿瘤以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 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病人家属心理社会问题调查

    作者:路潜;姚景鹏

    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以下称AMI)患者家属是护理照顾病人的主要提供者,也是病人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1]。 本文选择北京市五所三级甲等医院因AMI入CCU治疗,且已由CCU转入心血管病房3~14天的病人及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非随机取样,家属与病人的比例为1:1。家属选择范围为:与病人是配偶、子女、兄弟姐妹、媳婿等婚姻及血缘关系者;是主要照顾病人者。 调查内容:病人部分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急性心肌梗塞发作次数、心功能级别(Killip 分级)、自理能力以及医疗费情况等。其中,自理能力采用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分级法进行评估[2];家属部分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与病人的关系、对病人健康状况的了解及评估、病人住院对家属生理、心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其中,家属心理状态采用Zung氏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SAS及SDS)进行评估[3]。

  • 两种心身疾病患者的述情障碍及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卢宁;岳振雷;舒放

    目的:探讨心身疾病患者的述情障碍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SIMH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 -90)测查了 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以45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两组患者均有述情障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描述情感的能力欠缺,不易认识和区别情绪和躯体感受,多属外向型思维;2型糖尿病组除以上三方面述情障碍外,还具有缺乏幻想和想象力的特点。多元相关分析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组,个性越内倾,描述情感能力越欠缺;2型糖尿病组,个性越内倾,越难以认识和区分情绪和躯体的感受;两组情绪越不稳定,对情感的描述能力以及认识、区别情绪和躯体的感受的能力越低下。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心怀敌意及情绪不稳定的个性缺陷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述情障碍的重要因素;偏执和精神质个性缺陷是2型糖尿病患者述情障碍的重要因素。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述情障碍,且与个性特征及心理卫生状况有密切关系。

  •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防御方式与潜在人格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孙轻骑;泮建良;张同延;毛荣彪

    目的:了解男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防御方式和这些方式与潜在人格结构的关系。方法:以39例男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与同一区域、同年龄组、同婚姻状态、同受教育年限配对设对照组。用心理防御方式问卷(DSQ)和主题统觉测验(TAT)进行测查。结果:溃疡组使用不成熟型防御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溃疡组中防御方式多与主题统觉测验中的压力相关 (p<0.01),成熟型防御的应用水平低下。结论:不同的潜在人格有不同的心理防御方式的运用,提示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治疗中应该加强其自身人格的完善和对应激策略适应的训练。

  • 食管癌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探讨

    作者:李跃川;陈正言;彭德发;蔡美如

    目的:探讨食管癌病人的病前心理社会因素。方法: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C型行为问卷和生活事件量表,调查病例和对照共100对。结果:食管癌病人C型行为的OR值为3.09,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0.76,p<0.001);生活事件量表中病例与对照配对得分差的均数为118.42±52.36(LEU),食管癌病人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2.62 ,p<0.001)。结论:提示食管癌与不良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伴焦虑、抑郁情绪的药物治疗评价(附119例临床分析)

    作者:石晓燕;张云强;崔佳;江映红;邱骞;许良壁

    目的:评价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FD)伴焦虑、抑郁情绪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119例伴情绪障碍的FD患者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处理组同时给予抗焦虑或(和)抑郁药物治疗,疗程2月,随访2月。结果:治疗半月、1月、2月及随访2月,处理组FD症状评分,情绪障碍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005),而FD症状显效率和情绪障碍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05)。治疗后情绪障碍评分与FD症状评分呈正相关,与FD症状评分减分率呈负相关(p<0.0005)。结论:抗焦虑、抑郁治疗对伴有情绪障碍的FD患者有肯定的疗效。

  • 影响心理应付方式的因素分析

    作者:温盛霖;韩自力;顾华英;叶明志;潘集阳

    目的:探讨影响心理应付方式的因素,为改善人们的心理应付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对424例不同职业人群进行评定。结果:①个体职业人群比其他职业人群多采用自责、退避和幻想应付方式。②经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个性特征、生活事件、文化程度和年龄等因素对应付方式有影响。结论:稳定和偏外向的性格特征、丰富生活经历、文化修养高,有利于改善人们的心理应付方式。

  • 人参皂甙对睡眠剥夺大鼠记忆保持的影响

    作者:杨国愉;皇甫恩;苗丹民;王家同;李强;谢小平;陈足怀;齐建林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Ginsenosides,GS)对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大鼠记忆保持的影响。方法:用小平台水环境法(Flower Pot)建立大鼠SD模型。选用Sprague-Dawley大鼠24只。根据SD时间的不同,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24SD(24小时SD组),48SD(48小时SD组)和72SD(72小时SD组),每组又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用GS连续灌胃5天,对照组以同样方式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然后给予不同时间的SD。观察各组SD前后在跳台实验中的行为变化。结果:SD后各组大鼠跳台测试第一次触电潜伏期均下降,触电次数和触电时间均增加。SD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第一次触电潜伏期、触电次数和触电时间无显著差别(p>0.05);72SD大鼠的第一次触电潜伏期实验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触电次数和触电时间,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4SD、48SD的第一次触电潜伏期、触电次数和触电时间,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别。结论:连续口服GS对SD造成的大鼠记忆保持能力受损有明显保护作用。在一定睡眠剥夺时间内,这种保护作用随SD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 全喉切除病人自我形象与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

    作者:席淑新;Chaweewan Thongchai;Chanchai Wankaew;薛武军

    目的:1.了解全喉切除病人的自我形象和社会支持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门诊随访的68例全喉切除后的病人进行了一般资料及社会支持量表和自我形象问卷调查。结果:超过半数的全喉切除病人有较积极的自我形象;大多数病人感受到中等水平的社会支持;全喉切除病人的自我形象和社会支持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足够的社会支持能够促进全喉切除病人术后自我形象的调整。

  • 烟台海难援救军人PTSD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惠武利;吴玮;门可;施旺红;徐德忠;王家同

    目的:了解影响海难援救军人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作用。方法:采用PTSD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艾森克问卷(EPQ)和自行编制的涉及应激事件强度和人口学等因素的调查表,在海难事件后1个月对参与善后援救军人进行调查,并分析统计其影响PTSD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PTSD的得分高低与能否获取经济帮助、对上级领导工作方法和善后处理的满意程度、善后处理中打捞和目睹的尸体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生活事件评分、善后处理中抢救幸存者的数量和EPQ的N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TSD得分与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附加因子量表分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阴性症状项目数呈负相关。结论:该海难事件是一强烈的应激事件,PTSD发生率高,LES量表分和EPQ的N量表得分与PTS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望通过改善上级领导工作方法和善后处理方法,积极争取支持,以降低其发生或减轻其严重程度。

  • 不同个性甲亢患者应付方式研究

    作者:杨海晨;臧德馨

    目的:探讨不同个性的甲亢患者应付方式区别。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CSQ)、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A型人格问卷(TABPQ)对82例成人甲亢患者进行评定及分析。结果:个性外倾的患者正性应付方式分高于个性内倾的患者,而负性应付方式间无显著差异。情绪不稳定患者组负性应付方式分显著高于情绪稳定组,而正性应付方式间无显著差异。A型行为患者的负性应付方式分显著高于B型行为患者。相关分析发现正性应付方式分与EPQ-E呈显著正相关;负性应付方式分与EPQ-N、A型行为总分(TCH)有显著正相关。多元回归发现,患者的应付方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受EPQ-E、EPQ-N影响较直接而且影响较大。结论:甲亢患者的应付方式可能受个性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甲亢 应付方式 个性
  • 地震后17个月受灾青少年PTSD及其相关因素

    作者:赵丞智;李俊福;王明山;范启亮;张富;张华彪;汪向东

    目的:研究地震后17个月受灾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率、症状分布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在张北地震震中一所中学随机抽取205名中学生,进行DSM-IV PTSD诊断检查及相关量表的测查。结果:灾后17个月PTSD发生率为9.4%,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TSD症状出现频率较高的有:似乎事件重现的动作或感受(74.5%)、警觉性过高(68.8%),强烈的生理反应(66.7%)、强烈的心理痛苦和烦恼(63.0%)及反复闯入的痛苦回忆(60.9%),出现较少的症状是情感范围有所限制(10.4%)、脱离或觉得他人陌生的感觉(13.5%)。与PTSD发生相关的因素有心理痛苦水平、感受到生命危险程度、受伤程度及女性。结论:地震后青少年PTSD的发生率是9.4%(17个月),而且PTSD的发生具有可预测性。

  • 音乐治疗加放松内心意象法对癌症化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谢忠;银正民;廖思海;余忠华;黄钢;林举达;刘国勋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验证自行编制的“音乐治疗加放松内心意象法”这种心理干预方法的效果,探讨心理干预能否提高癌症化疗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运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260例化疗病人(实验组124例,对照组136例)进行了心理干预临床实验研究。采用中国癌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CCC)及卡氏功能状态量表作为癌症化疗病人生活质量状况和心理干预效果的测查指标,在实验设计和病人筛选时对医学变量进行了控制,同时对心理变量也进行了控制。结果:癌症化疗病人的生活质量状况以化疗前好,化疗后次之,化疗中差。经过心理干预的癌症化疗病人,化疗后其生活质量各功能指标均明显提高,化疗中仅以心理情绪状况明显提高。结论:“音乐治疗加放松内心意象法”这种心理干预方法简便实用,可明显提高癌症化疗病人生活质量。

  • 心理干预对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情绪与免疫的影响

    作者:江丽芬;成晓茹;曾抗;赖卓胜;解亚宁

    目的:探讨适当的心理干预对复发性尖锐湿疣( CA )患者的情绪及免疫是否存在积极的调节作用。方法:对一组CA患者术后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及时调整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同时测定了心理干预前后不同期间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并与未加心理干预的CA手术病人作对照。结果:心理干预后的患者,心身健康水平明显好于未干预患者,其T淋巴细胞亚群也相应升高,至术后一个月已恢复正常。而未加心理干预的患者则无明显变化。结论:适当的心理干预对CA的预防复发及免疫功能调节存在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性病 心理干预 免疫
  • 音乐疗法在肿瘤临床的应用

    作者:蔡光蓉;李佩文;焦丽平;郝迎旭;陆良;乔宜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在肿瘤临床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音乐疗法配合抗肿瘤治疗,观察了128 例肿瘤患者。结果:治疗组心理测试(SDS、SAS、MMPI、HAMD)及免疫指标(T-C亚群、NK -C活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说明音乐疗法能调节肿瘤患者情绪,优化情感效应,改善躯体症状,增强免疫功能,调动体内积极因素,提高机体的自我调解力。

    关键词: 音乐疗法 肿瘤 免疫
  • 社交焦虑障碍研究进展

    作者:李元吉;汤宜朗;蔡焯基

    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又称社交恐怖症(so cial phobia),是指对社交场合或在人前表演(操作)存在显著的、持续的担忧或恐惧,担心自己会面临窘境,且一旦暴露于这些场合会不可避免地引起焦虑反应,从而妨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社交活动。SAD的患病率各文献报导相差很大,从3%-13%不等,这主要是由于采用的标准不同。一项研究发现,20%的人对在公众场合讲话感到过度紧张、窘迫,但只有2%症状符合SAD的诊断标准[1]。据美国全国共患病调查发现,SAD的终生患病率为13.3%,仅次于重性抑郁症和酒依赖。多数研究显示,本病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1.4[2]。国内尚未见针对此单一病种的流行病学调查。一、临床特点及类型[3]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的描述,SAD有两个特征,其核心症状是对社交场合存在持续的恐惧,当暴露于公共场合时感到极度焦虑;另一个特点是患者本人认识到这种恐惧是不合理的。DSM-IV中社交恐怖症的诊断标准如下:(1)持续存在的恐惧参加社交场合,担心会出现焦虑症状或面临窘境。(2)暴露于社交场合会诱发焦虑。(3)患者能够认识到这种恐惧是不合理的。(4)患者或者尽力避免引起恐惧的情境,或者虽然忍受,但相当痛苦沮丧。(5)回避行为、预期性焦虑、抑郁沮丧明显影响了患者正常工作、生活及人际交往,患者对此感到非常痛苦。(6)病程持续时间至少6个月。(7)此症状并非继发于其它疾病。

  • 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研究

    作者:叶丽红;高亚兵;骆伯巍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使高校开展性教育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方法:对杭州市三所大学的113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的性观念趋于开放但并未出现偏离;男女大学生在对性交目的、非婚性行为及贞操的看法上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和乡镇大学生的性观念无差异。

    关键词: 大学生 性观念
  • 影响飞行员婚姻满意度的心理家庭社会因素探讨

    作者:娄振山;廖贻农

    目的:探讨飞行员婚姻满意度(Marital Gratif ication,MG)与心理家庭社会因素的相关性,为开展飞行员婚姻家庭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38名飞行员进行Olson婚姻质量问卷的婚姻满意度分量表测评,同时对夫妻双方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紧张性生活事件调查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测评。结果:显示飞行员的MG既受自身也受配偶的心理社会因素交互影响,与个性、情绪、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疾病、年龄这些因素均有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揭示对飞行员MG贡献大的因素是飞行员配偶过去的一年中在环境、人际关系、法律方面发生的问题。结论:若要有效开展飞行员婚姻家庭心理咨询和治疗,就必须对飞行员夫妻双方的心理社会因素进行分析。

  • 已婚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婚姻质量及生育状况调查

    作者:李崇勇;古国谋;许建雄;雷素珍

    为了解已婚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婚姻质量及生育状况,本文进行了有关调查,现报告如下。 对象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按入院时间连续抽取已婚女性患者,年龄小于45 周岁,本市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户籍,有一定文化,能阅读理解问卷问题,基本控制精神症状者为入选调查对象。 方法使用统一指导语,填写婚姻质量问卷(ENRICH)[1]及自编的婚姻生育状况调查表。自编生育状况调查表包括:结婚年龄,生育孩子数,人流或引产数,避孕情况等。结果采用SPSS6.0版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 结果一、一般情况:共调查70人,收回有效问卷63份。问卷合格率90%。平均年龄32.08 ±5.15岁,小22岁,大45岁。文化:小学13例(20.6%),初中29例(46%),高中20例(3 1.7% ),大学1例(1.6%)。职业:无业12例(19.0%),农民17例(27.0%),工人25例(39.7%),文秘人员9例(14.3%)。 二、婚姻质量问卷调查情况:婚姻质量问卷各因子均分见表1。各因子分均低于女性常模,经U检验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说明研究对象的婚姻质量较正常人群显著差。按受教育程度将研究对象分为AB两组:初中以下为A组,高中以上为B组,两组的10个因子均分比较,结果发现:B组的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经济安排及性生活的4个因子均分明显高于A组,经方差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

  • 2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功能状况调查

    作者:张斌;王传跃;李占江;蔡焯基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功能状况,为防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功能障碍提供资料和信息。方法:男性共入组225例,其中正常对照组30例,性功能障碍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组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门诊组63例。女性共入组183例,正常对照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组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门诊组61例。用自编的简明性功能障碍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男性量表涉及性能力减退、性恐惧及性痛楚三方面内容。女性量表涉及月经紊乱、性能力减退、性痛楚及性恐惧四方面内容。结果:男性及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均表现出性功能障碍的高发生率,男性住院组为57.3%,门诊组为52.4%,女性住院组为22.8%,门诊组为36.1%,与正常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精神病药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高,抗精神病药是主要危险因素。

  • 中小学生家庭性教育现状研究

    作者:高亚兵;骆伯巍;叶丽红

    性教育作为教育整体中的重要部分,应受到高度重视,而家庭性教育更有着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研究中小学生家庭性教育的现状,旨在为中小学生开展青春期性教育以及家庭性教育与学校性教育的有机结合提供依据。 在浙江省杭州市(市区及淳安县)和上虞市8所中小学中利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的1241名中小学生家长。246名小学(六年级)家长,其中城市154名,农村92名;480名初中家长,其中城市362名,农村118名;515名高中家长,其中城市360名,农村155名。 采用自编制的“中小学生家庭性教育现状调查问卷”(父母问卷)。

  • 近40年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婚姻状况的调查

    作者:仲崇丽;崔永华

    在1964~1999年天津市公安局安康医院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抽取,用CCMD-2-R再诊断符合标准者入组。以研究时婚姻情况为准。按年代划分为4 个组,每组抽满400份为止,共1600例,其中男1032例,女568例;平均年龄31.7±12.1岁;文化:文盲占9.0%,小学占28.6%,初中占43.8%,高中占10.3%,大专以上占8.3%;诊断分型:单纯型2.3%,青春型13.3%,紧张型0.8%,偏执型63.8%,未它型12.4%,其它型7.4%。 结果四十年来已婚率由45.0%降至31.5%,而未婚率由60年代的45.3%增高至80年代的55.8%和90年代的54.8%,离婚率除70年代(4.8%)较60年代(6.8%)降低外,总体呈上升趋势,至90年代已升至11.8%。男性已婚率低于未婚率,女性已婚率高于未婚率;男性已婚率低于女性已婚率,男性未婚率高于女性未婚率。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已婚率在各年代组均为高,而青春型精神症患者的未婚率在各年代组为高。因精神障碍所致离婚、丧偶的比例分别为45.9%、22.7%。 讨论精神分裂症病因至今未明,病程迁延、进展缓慢、复发率较高、长期预后较差,再加上其平均初发年龄提前[1],人们择偶观等思想观念的变化,这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已婚率递降和未婚离婚率趋升的原因。造成男女患者婚姻方面差异的可能原与男性精神分裂症的初发年龄较女性早[1];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和社会功能缺陷男性高于女性[2,3],男性患者长期住院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4]有关。故采取各种措施有效地控制精神症状,大限度地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对于从一定程度上降低离婚率是非常有帮助的。

  • 小学女生月经初潮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严海辉

    抽取武汉市城区两所普通小学的六年级女生,年龄为11-13岁,11.2~13.4平均12.3岁。采用自编的“月经初潮调查表”,为保护学生隐私,同时也为增加调查的可靠性,问卷以无记名方式进行,共收回有效问卷223份,有效回收率98.67%。 结果 1.在223人中,尚未初潮者115人,占51.57%;已经来月经的108人,比率为48.43% 。初潮的年龄范围在10岁至12.8岁,平均年龄为11.8岁,其中,五年级已初潮者为44人,占40.74%,是总人数的19.73%。2.有78.92%的小学女生知道月经的基本知识,主要是从妈妈那里获得,其次是从老师处,然后依次为书刊杂志和女同伴。对于已经初潮者,懂得经期保健的为41人,占37.96%,不知道的67人,主要表现为在月经期间仍然吃冷饮(51人次) 、参加剧烈运动(20人次)、游泳(3人次)、洗冷水澡(2人次)。

  • 谁适合做心理治疗师?——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人员资格的讨论(II)

    作者:温培源;霍大同;张日昇;梁耀坚

    【编者按】为促进和推动我国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事业的健康发展,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刊从今年第一期开始推出与心理治疗及心理咨询相关问题的讨论专栏。专栏的目的在于讨论和澄清有关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工作中的一些基本问题,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以达到“百家争鸣”和普及与提高之目的。 本刊在今后的各期中可能会涉及的讨论题目有: 1. 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业在教育、医疗等系统中的作用及地位问题;2. 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的关系问题;3. 心理治疗、咨询人员与其来访者的关系问题(如:是否可以收礼、一起吃饭,有其他在门诊时间以外的接触等);4. 如何进行会谈中的录音、录像,这些资料应如何保管等问题;5. 对心理治疗中脱落的来访者应如何处理(采取何措施)等问题。 希望国内同行对上述问题踊跃投稿,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也希望大家将自己认为重要的、值得讨论的问题告诉我们。我们将分期、分批整理和筛选大家的意见予以刊登或在必要时分别邀请不同心理治疗学派的专家、学者发表意见。来信请寄本刊(100083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或专栏负责人钱铭怡教授(100871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请在来稿中写明作者的工作单位、职业,以及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地址。引言:从国外的预期与国内的有关调查来看,心理治疗与咨询是本世纪急需的专业之一。我国目前专业人员的情况很难满足开展深入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需求。在此方面亟待进行的工作有:(1)在专业领域制定有关人员的资格规定;(2)积极开展正规、系统的专业培训。本刊上期已对此题目进行了讨论,本期是对同一专题讨论的继续。 温培源 (北京160医疗健康心理咨询台医生) 对于心理治疗师的资格,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既不是指其外部的标记,也不是指其内在的背景,而是指他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综合素质,特别是他的核心特质-人格特征。这就如同选拔运动员和电影演员一样,重要的不是看他是否受到过专业训练,而是看他具有何种内部资源和潜力,看他是否具有创造力。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一项助人的事业,其价值取决于它对人赋予多少人性,人性的具体内容是心理治疗与咨询的主题,其生命力取决于它对人性的态度和对人性的理解程度。因此心理治疗师应首先是一个善良、坚强的人,具有爱心的人。爱心是产生人格魅力的根本动力,而人格魅力又恰恰是影响病人所需要的内在源泉。

中国心理卫生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