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惊恐障碍

    作者:龙鲸;梅妍

    本研究应用文拉法辛缓释剂联合认知行为疗法(CBT)与单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惊恐障碍进行对照研究,以探讨联合治疗对惊恐障碍的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人组对象为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首次就诊心理门诊或住院患者(住院患者经过三级查房确诊,门诊患者分别经由1名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确诊):符合(CCMD)-3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既往未服用抗抑郁剂;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和脑电图检查均无异常.

  • 西酞普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

    作者:赵景菊

    西酞普兰属选择性5-羟色胺(HT)再摄取抑制剂中的一种,其5-HT再摄取选择性高,不会干扰肾上腺素、胆碱、组胺和γ-氨基丁酸(GABA)受体,不良反应少.不抑制GYP450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少,不影响血压和引起心律失常,故临床上多用于老年性抑郁及与各类躯体疾病共病的抑郁障碍[1].丁螺环酮的抗焦虑作用,疗效确切,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文献[2]报道,丁螺环酮还有轻度的抗抑郁作用,是抗抑郁剂的增效剂.本研究采用二药合用治疗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旨在对二药联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做一评价.

  • 盐酸度洛西汀对原发性头痛伴抑郁焦虑的的疗效

    作者:杜春艳;王庆广

    目的:观察抗抑郁剂盐酸度洛西汀对伴抑郁焦虑的原发性头痛的疗效.方法:本文选取50例原发性头痛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用药基础上联合采用盐酸度洛西汀治疗,对比两组的抗抑郁、焦虑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抑郁、焦虑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评分存在明显差异,前后各组各自对应指标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两组在治疗1个月后、治疗两个月后不同时间点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大小、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大小以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盐酸度洛西汀治疗后,可以减少患者的发病次数,使得药物作用时间延长,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水平.

  • 抗抑郁剂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分析及安全性

    作者:周勤;庄二阳;王佳佳;朱永兴;王秀娥

    目的 研究抗抑郁剂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该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难治性抑郁症,通过电脑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抗抑郁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血清中NE、5-HT、BDNF水平以及HAMD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89,P=0.002);观察组患者血清中NE、5-HT、BDNF水平分别为(10.46±1.85)μg/mL、(126.62±12.54)ng/mL、(41.23±13.26)ng/mL,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40,P=0.003;t2=3.661,P=0.001;t3=2.743,P=0.008);观察组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HAMD评分分别为(17.54±5.42)分、(12.26±3.57)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64,P=0.008;t2=3.210,P=0.002).结论 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采用抗抑郁剂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效果显著.

  • 巴林特小组:释放自己理解患者

    作者:李雯

    一位3 5岁的抑郁症患者小刘,两次自杀未遂,既往也曾有自杀未遂的病史,收入院后给予抗抑郁剂治疗.患者未婚,没有稳定的社会关系,没有工作.

  • 电针合并抗抑郁剂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汪冰霞;周树平;孙鸿辉;罗和春

    目的评价电针合并抗抑郁剂对抑郁症的疗效,并与单用电针组进行比较.方法共纳入4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加抗抑郁剂组(以下简称合并组)和电针组,治疗时间为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疗效结果.结果从治疗第2周后,两组内的HAMD、SDS、SAS评分的降低均显著大于治疗前(P<0.01),其中合并组在第2周的HAMD降分率显著大于电针组,但第4周、第6周降分率无明显差异,根据传统疗效评定标准分析,两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7.3%和7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显著差异;但合并组的副反应多于电针组.结论电针合并抗抑郁剂与单用电针均对抑郁症有较好疗效,前者起效更快,而后者副反应更少,在临床上应灵活运用.

  • 解郁汤对小鼠强迫游泳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作者:卢峻;时宇静;图娅

    应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及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检测小鼠纹状体、额叶皮层单胺类递质,初步评价解郁汤的抗抑郁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该方剂在(7.47g/kg)缩短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纹状体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含量.本研究初步提示:解郁汤可能具有抗抑郁效应,中枢多巴胺能系统可能为其作用途径之一.

  • 浅谈强迫症采用神经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敏新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80例强迫症患者在服用原抗抑郁药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合用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合用阿立哌唑和安慰剂,治疗10周.采用Marks恐怖强迫量表(MSCPOR),副反应量表(TESS)和Yale-Brown强迫症量袁(Y-BOC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合用组Y-BOCS及MSCPOR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TESS评分相仿.结论;合用阿立哌唑治疗强迫症疗效显著,不增加不良反应.

  • 抗抑郁剂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作者:薛金岭

    目的:观察治疗性应用抗抑郁剂对伴有失语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82例伴有失语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接受相同的脑血管病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西汀治疗,对照组未应用安慰剂.结果:在治疗的第4周、治疗12周及随访12周时,氟西汀组患者的MESSS得分分别为14.6,10.2,8.9;ADL得分分别为34.4,27.6,28.8.,与对照组的MESSS得分(17.8,14.6,13.8),ADL得分(41.4,34.6,35.5)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治疗性应用抗抑郁剂有利于脑卒中失语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 阿米替林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大脑皮层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李晓秋;许晶

    抗抑郁药作用机理的研究长期以来都集中于突触水平,即观察神经递质-受体功能和数量的改变,近年来抗抑郁药的受体后信号传递系统作用机理越来越引人注意.大量的研究表明,受体后的G蛋白及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 AC)可能为抗抑郁剂作用的结构基础,抗抑郁剂长期给药后可引起大鼠大脑皮层、下丘脑、Gpp(NH)p或forscolin诱导的AC活性升高,其起效时程与临床上抗抑郁剂起效时程一致.另有学者提出,缓慢给予三环类抗抑郁药可引起β-肾上腺素能受体-AC系统脱敏,且AC活性的变化比β受体的变化更早,幅度也更大.Rasenick等也认为抗抑郁药作用的分子靶标位于信号传导通路中神经递质受体的远端,如AC和磷脂酶C[1].新近研究认为,转录因子(CREB)的上调是长期给予各类抗抑郁药物作用的共同的终途径.我们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抑郁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大鼠大脑皮层基础AC活性变化,在受体后信号传递水平探讨经典抗抑郁剂阿米替林和新型抗抑郁剂氟西汀、帕罗西汀的受体后作用机制.

  • 河北省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的现况调查

    作者:杜波;栗克清;孙秀丽;张勇;刘永桥;李建蜂;严保平;张欣;于超

    目的 了解河北省抑郁障碍患者精神药物的治疗现状.方法 使用自制调查问卷,按一定的抽样比例,选择河北省37家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进行调查.结果 ①共调查住院和门诊押郁障碍病人223例;单一药物治疗97例(43.5%),联合2种及其以上药物治疗124倒(55.6%),未用药2例(O.9%);②门诊患者帕罗西汀的使用频度明显高于住院患者(P<0.01),其它药物在门诊与住院患者的使用中没有明显差异;三环类抗抑郁荆多虑平、阿米替林住院患者用药剂量明显高于门诊患者(P<0.05,P<0.01);③合并使用苯二氮类药113例(50.7%),使用频率依次为阿普唑仑、氯硝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使用剂量在正常范围,持续时间超过60天者占30.8%(43/140);④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37例(16.6%),伴精神病性症状者治疗多合并精神药物73.0%(27/37).结论 河北省抑郁障碍治疗基本合理,但应注意减少合并用药及缩短苯二氮卓类药物使用时间.

  • 利培酮片合用舒肝解郁胶囊对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成军;李红;石玉中;宁夔;张美霞;杨淑珍;王丽娜;华婷婷;李静

    目的 比较单用利培酮片以及利培酮片合用舒肝解郁胶囊对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及社会功能的影响及差异.方法 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线测验(TMT)、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评定患者的认知及大体功能.结果 入组8周合用组正确应答数、错误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完成分类数、TMT-A及TMT-B完成时间、GAF分数(t=-3.117,2.851,2.870,-3.344,12.377,8.988,-18.308;P均<0.01),单用组TMT-A及TMT-B完成时间、GAF评分(t=8.930,7.170,-18.976;P均<0.001),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入组8周3组间正确应答数、错误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完成分类数、TMT-A及TMT-B完成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425,5.456,3.066,6.006,3.285,136.141,P均<0.05),合用组正确应答数、GAF分数高于单用组,持续错误数、TMT-B完成时间低于单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片合用舒肝解郁胶囊对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优于单用利培酮片治疗.

  • 高血压患者共病负性情绪联合抗抑郁剂治疗对照研究

    作者:杨靖;马闯胜;邱国松;邵玉单

    目的 探讨抗抑郁剂对高血压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日常生活能力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90例高血压共病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研究组同时联合抗抑郁剂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同时监测血压.结果 研究组HAMD、HAMA、ADL评分治疗2周即有下降(tHD=2,01,tHA=1.94,tAD=2.14;P<0.05),6周时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HD=3.24,tHA=4.26,tAD=2.86;P<0.01),且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tHD=218.63,tHA=11.55,tAD=5.13;P<0.01);6周末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舒=2.94,3.25,t收=3.89,4.14;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t=2.56,3.51;P<0.01).结论 抗抑郁剂能有效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控制高血压指数.

  • 隐匿性抑郁症临床分析

    作者:刘美霞;李芳贤;唐振坤;陈德彩;杨永信;吴绍兰

    本文分析116例隐匿性抑郁症,发现患者易被误诊为躯体疾患和神经症;提出防止误诊的办法.同时,分析了与本症相关的因素,应用抗抑郁剂和舒必利疗效显著.

  • 抗抑郁剂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

    作者:许媛美;何小琼;赵正前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抗抑郁剂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的研究概况,陈列了来自神经心理学和神经电生理学的证据,并详尽阐述了其可能的机制。

  • 阿戈美拉汀的药理机制及临床疗效

    作者:戴雯姬;司天梅

    抑郁症是一种高患病率和高致残性疾病,现有的治疗药物主要是以单胺递质系统作为靶点.阿戈美拉汀是一种新型抗抑郁药,同时具有褪黑激素能激动和5-HT2C受体拮抗作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显示出明确的抗抑郁效果,并且表现出起效时间早、药物耐受性好等特点,成为抗抑郁治疗的新选择.本综述总结了阿戈美拉汀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希望有助于临床实践者更清楚认知该药,合理使用.

  • 抗抑郁剂与高催乳素血症相关研究的临床意义(综述)

    作者:张琪;王志仁;王永前;郑少君;赵文暄;赵妍;吴位东;范宁;杨甫德

    药物使用是常见的引起高催乳素血症的原因之一,部分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舒必利、氨磺必利、帕利哌酮等容易引起高催乳素血症已达共识.已有文献证实抗抑郁剂的使用与血清催乳素水平增高有关,但目前对抗抑郁剂与高催乳素血症的相关性研究仍较少,以至于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还没有引起重视.本文回顾了近年国内外研究成果,从发生率、易感因素、机制、识别和处理等方面人手,阐述了不同类型的抗抑郁剂与高催乳素血症发生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伴抑郁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王金梁;韦红

    目的:探讨功能性不良(FD)患者的抑郁障碍及抗抑郁药对其疗效.方法:以CCMD-2-R为标准诊断抑郁障碍.将伴抑郁的FD随机分为3组:文拉法新组、多塞平组和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以治疗前、治疗2周和8周FD症状积分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积分变化评定疗效.结果:(1)FD中抑郁障碍的发生率为32.28%;(2)FD症状积分在文拉法新组和多塞平组于治疗2周时即明显减少(P<0.05),于治疗8周时非常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DS积分在文拉法新组于治疗2周时即明显减少(P<0.05),文拉法新组和多塞平组于治疗8周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文拉法新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多塞平组.结论:FD伴发的抑郁障碍发生率高,抗抑郁治疗能有效改善消化不良和抑郁症状,文拉法新作用迅速且优于多塞平.

  • 抗抑郁剂在脑卒中患者中的预防性应用

    作者:许晶;王俊平;刘晶

    目的:观察预防性应用抗抑郁剂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率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6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帕罗西汀与安慰剂治疗,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量表(ME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治疗结束时评定患者的PSD发生率.结果: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在治疗结束时,帕罗西汀组患者的MESS、ADL得分分别为11.1±4.3,27.6±4.8,低于安慰剂组的13.6±3.2及32.8±4.1;帕罗西汀组患者的PSD发生率为10.7%,亦低于对照组的4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性应用抗抑郁剂可以降低PSD发生率,并有利于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 早泄的抗抑郁剂治疗进展

    作者:陶林;王春华

    早泄是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其发病率为9%~42%[1].尽管有多种治疗方法,但没有什么方法尽如人意.近年来西方国家普遍使用抗抑郁剂治疗早泄,相关的研究也成为时尚.本文就抗抑郁剂治疗早泄的文献进行复习,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早泄提供有意义的信息.

291 条记录 1/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