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 중국심리위생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影响因子: 2.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6729
  • 国内刊号: 11-187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cmhj.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于欣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2004年北京市2-6岁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现况调查

    作者:刘靖;杨晓玲;贾美香;曲成毅;施继良;刘钢;王晓华;邵翠霞

    目的:通过针对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现况调查,了解北京市2~6岁儿童精神残疾现况.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样本21866人.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进行筛查,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和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进行诊断.结果:确诊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16人(儿童孤独症14人,不典型孤独症1人,Rett综合征1人),假阴性率0.80 ‰,广泛性发育障碍现患率为0.73 ‰,校正现患率为1.53 ‰,年平均发现率为0.11‰;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性别分布、民族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χ2=0.11~1.85,P=0.739~0.173),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现患率随家庭经济收入的降低而升高(趋势χ2=4.70,P=0.030);25%的确诊儿童父母尚未发现儿童存在异常或尚未带儿童就诊,80%的确诊儿童未得到治疗康复,所有确诊儿童都有康复需求.结论:北京市2~6岁儿童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现患率并不低,家庭低收入是儿童发生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危险因素,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就诊率低,康复率低,所有儿童都有康复需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充分重视这一群体及其需求.

  • 教师与家长采用DSM-IV评估儿童ADHD的结果比较

    作者:张微;刘翔平;顾群;廖冉;刘卫卫;王斌

    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1].本研究探究中国父母和教师在使用DSM-IV评估儿童ADHD时的一致性.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从北京、哈尔滨、开封、汕尾、石家庄、萧山六个城市选取17所小学,在每所学校的每个班由班主任依据学生名单随机挑选6名左右本班儿童,排除明显精神障碍和智力落后者,共计1268名被试,其中一年级207人,二年级231人,三年级210人,四年级202人,五年级211人,六年级184人,23人未填年级,男生596人,女生628人,44人遗漏性别信息;年龄6-14岁,平均10±2岁.发放问卷1268份,回收有效问卷1224份.

  • 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刘靖;杨晓玲;贾美香;曲成毅;施继良;刘钢;王晓华;邵翠霞

    本文对2004年北京市2-6岁儿童精神残疾调查中确诊的广泛发育障碍儿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确定广泛发育障碍的危险因素.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04年北京市2-6岁儿童精神残疾现况调查中确诊的所有广泛发育障碍儿童(详见本期290页,包括克氏评分≥7分16人,<7分10人)及3名同期进行的0-1岁儿童残疾调查中怀疑并推荐、后得到诊断的广泛发育障碍儿童,共29人为病例组.其中男性21人,女性8人;年龄1岁7月-6岁9月,平均年龄4岁±1岁8月;孤独症24人,不典型孤独症4人,Rett综合征1人.以1∶ 2配比方式选取的同抽查点、同性别、年龄相差不超过半岁的正常儿童,共58人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2人,女性16人;年龄1岁6月-6岁11月,平均年龄4岁±1岁8月.

  • 孤独症患儿父母复原力的研究现状(综述)

    作者:陈瑜;张宁

    1 复原力的概念随着积极心理学思想的传播,复原力(resilience)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新热点.Anthony(1974)发现出生于父母患有精神疾病家庭的儿童,虽然长期处于困境中,但仍能够健康适应的现象,提出适应良好儿童(psychologically invulnerable child)的概念,由此学术界开始关注个体良好适应、应对和抗压力等复原力因素的探讨[1].美国心理学会(APA)将复原力定义为:"指个人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也就是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2].尽管学者们对复原力到底是能力,还是过程或结果还存在争议,但复原力的提出开启了应激相关研究的新视野.

  •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特点

    作者:卢珊;吴汉荣

    目的:探索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特点.方法:整群抽取武汉市3所小学3-5年级儿童820人,根据ICD-10诊断标准,采取分层检测的策略筛查出阅读障碍儿童55名.按1∶ 2配比选取年龄、性别、家庭经济状况相似的正常儿童110名进行配对研究,采用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Dyslexia Checklist for Chinese Children,DCCC )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的阅读特点进行评估.结果: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筛出率为6.7%;阅读障碍组儿童DCCC8因子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15.2±3.7/10.1±3.3、21.6±3.7/13.4±4.9、16.1±3.5/10.6±3.7、16.8±3.6/11.7±3.1、15.9±3.9/11.5±3.5、21.4±4.3/14.5±4.6、14.9±3.7/9.4±2.8、23.2±4.4/15.9±4.7,P均<0.001).回归分析表明,各个因素的OR值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均<0.001),但只有听知觉进入方程(OR=2.00);DCCC各项得分的性别间比较显示,正常儿童男生各因子分数均高于女生(P<0.05),而阅读障碍儿童仅口语能力得分男生低于女生(15.3±3.7/17.8±4.1,t=-2.057,P=0.045)(P<0.05).DCCC各项得分的年级间比较显示,正常儿童各因子得分年级间差异均有显著性,而阅读障碍儿童的听知觉、意义理解、书写技能、阅读习惯因子得分年级间差异有显著性,三年级各项得分均为高.结论: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阅读中各个环节均受损害,但以听知觉损害为主.

  • 自杀事件的媒体报道对人群自杀行为的影响(综述)

    作者:刘雁书;肖水源

    自杀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世界每年自杀死亡人数超过百万,自杀未遂者则是它的10~20倍,自杀带来的损失占全球疾病负担的1.4%[1].有学者发现自杀事件的媒体报道对人群自杀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如1998年经香港报纸图文并茂地在头版大量报导了一名妇女用一种当时特殊的"烧炭"方法自杀后,2000年末,烧炭自杀就成为香港第3位自杀方法,2002年已成为第2位常见的自杀方法[2].但媒体报道如果处理得当是可以降低其负面影响的.如1978年地铁在维也纳投入使用后,因媒体戏剧性地报道地铁自杀事件,导致维也纳自杀率急剧升高,后奥地利自杀预防协会推出了一个自杀报道指南,协助媒体改进了报道方式,随后维也纳的自杀率下降了80%[3].本文回顾国内外媒体报道对人群自杀行为影响的研究,并分析易诱发自杀行为的媒体报道特征与易受媒体报道影响而自杀的人群特征,以期为媒体报道自杀事件提供参考,促进自杀的社会预防.

  • 183例在急诊室就诊的自杀患者特征

    作者:王长远;姜凤英;秦俭;孙长怡;王晶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就诊的自杀患者,为自杀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04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收治的183例自杀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自杀患者20~29岁81例(占44.3%),女性(147例)明显多于男性(36例),男女比例为1∶ 4.1;口服药物是常见的自杀方式(170例,92.8%),其中口服安眠药和农药119例,占口服药物70%,总死亡率3.3%;男性自杀死亡率(3/36)高于女性(3/147);自杀发生于18~24时71例(38.8%),与其他时间段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急诊自杀病例以年轻人、女性居多,采用安眠药、农药为主要手段.经抢救大部分生命得以挽救,但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

  • 酸相关性胃病患者胃酸pH值与生活事件的关系

    作者:吕慧侠;亢万虎;张素红;孟如意;段荣;苌新明;宋政军

    目的:探讨酸相关性胃病患者胃酸pH与生活事件量表( life event scale,LES)评分的相关性,比较不同胃酸pH组受试LES因子分的差异.方法: 对酸相关性胃病患者行LES评定,按胃酸pH值的簇集性分三组共108例,第一组胃酸在pH 1.3(n=37),第二组胃酸pH 1.6~1.7(n=32),第三组胃酸pH 2.1~4.5(n=39).结果: 胃酸pH值越低,生活事件总刺激量和LES各因子分越高,如总分三组分别为40.0±20.6,15.1±9.2及6.4±6.5,依次相差一倍以上(F=43.26, P<0.01).家庭因子、工作学习及社交因子也存在同样的变化(20.5±13.3/5.3±5.1/2.9±5.0,7.7±9.1/6.0±6.4/2.5±4.8,11.8±11.5/3.8±4.9/0.9±2.7,F=29.31、6.07、13.34,均P<0.01),相关分析显示胃酸pH与LES条目中的受到惊吓或经历灾难(f48)及本人重病或重伤(f27)的得分负相关(r=-0.34、-0.30, P<0.01).结论: 高生活事件与酸相关性胃病患者胃酸分泌增多相关.

  • 述情障碍者的情绪启动效应特征

    作者:蚁金瑶;罗英姿;钟明天;凌宇;姚树桥

    目的:分析述情障碍者的情绪启动效应特征,探讨述情障碍者是否存在情绪自动加工的缺陷.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20个条目量表在大学生中筛选出述情障碍者和非述情障碍者各23人,要求受试完成阈下和阈上两种情绪启动任务,比较两组受试在对目标图片作出判断的正确率和平均反应时的差异.结果:在阈下和阈上启动任务中的正确率,情绪启动状态的主效应均显著(F=14.38,P=0.000,F=3.28,P=0.042),启动和控制状态的反应正确率均高于非启动状态(阈上:启动状态97.3%/非启动状态96.1%,阈下:启动状态96.8%,控制状态96.8%,非启动状态94.7%),而启动状态的平均反应时则均短于非启动状态(阈下:启动,537.2ms;控制,550.8ms;非启动598.4ms);受试对负性图片的反应正确率显著高于正性图片(如阈下:96.9%/95.3%,阈上:97.6%/95.8%),对负性图片平均反应时显著短于正性目标图片;在阈下启动任务中,述情障碍组与非述情障碍组在正确率和平均反应时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在阈上启动任务中,述情障碍组的平均反应时显著长于非述情障碍组(536.3ms/494.4ms).结论:在无意识水平,述情障碍者对情绪刺激的自动加工不存在缺陷,而对意识到的情绪刺激的自动加工存在明显缺陷.

  • 医生人格特征与医患关系的相关性

    作者:徐茂云;张晓明;徐贤

    个人的心理状况与所从事的职业具有相关性,并且通过一定的干预措施,可以改善其人格特征使之更适合职业需要,如大学生学习成绩与人格特征的关系[1],医学生的临床技能与个体的心理状况有关[2]等.本文采用16PF问卷对某战区5所医院医生的人格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被投诉医生的行为特点,为今后有针对性地选拔培养和使用医生提供科学依据.

  • 地方厂矿"4050"人员的健康状况

    作者:刘敏岚;刘毅

    "4050"人员是指女性40岁、男性50岁以上的下岗人员.与其他年龄段的下岗人员相比,他们学历低,再就业能力弱,家庭负担重.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对江西省画眉坳钨矿的300余名下岗职工按年龄分层后以简单随机化法抽取100名"4050"人员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5份.男性45名,女性50名.另调查正常退休人员29名.

  • 罗夏测验攻击变量的信效度及与BPRS敌对猜疑因子的相关性

    作者:阎燕燕;孟宪璋

    罗夏测验攻击变量主要有8个指标:初级攻击(A1)、次级攻击(A2)、攻击性运动(AG)、病理性内容(MOR)、攻击性内容(AgC)、潜在攻击(AgPot)、过去攻击(AgPast)、施虐/受虐(SM)[1],对于区分精神病、人格障碍和罪犯等的攻击性有重要价值[2].本研究将7个攻击变量(SM除外)用于临床并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3]的敌对猜疑因子做相关分析,为测量和预测攻击提供借鉴.

  • 中国面部表情视频系统的初步建立

    作者:杜经纶;姚志剑;谢世平;史家波;曹燕翔;滕皋军

    目的:建立本土化的中国面部表情视频系统(chinese facial expression video system, CFEVS)以增加情绪研究的取材范围.方法:录制强度分为三等级的喜悦、悲伤、惊奇、恐惧、愤怒、厌恶及中性(无表情及咀嚼动作两种)等面部表情视频片段,经两轮粗选后,请50名中国大学生对剩余视频片段的表情类型、愉悦度、唤醒度及表演者的长相进行自我报告式评定.将表情类型、愉悦度、唤醒度一致性高且表情类型与愉悦度相一致的片段纳入CFEVS,做分布分析,同时分析评测者性别、表演者长相对愉悦度、唤醒度分值的影响.结果:纳入CFEVS的喜悦表情男18女43共61个,悲伤表情男23女28共51个,无表情中性男13女17共31个,咀嚼中性男7女17共24个.散点图显示CFEVS在愉悦度及唤醒度上分布较为广泛.方差分析表明评测者性别及表演者长相对视频片段的愉悦度、唤醒度的影响与其表情类型有关.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一个拥有喜悦、悲伤及中性表情的CFEVS,并发现评测者的性别及表演者的长相可影响实验结果.

  • D型人格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作者:白俊云;赵兴蓉;许秀峰

    目的:检验D型人格量表(中文版)在冠心病人和健康对照中的信效度.方法:对77例冠心病人和在普通人群中随机抽取的69例健康对照进行D型人格量表测查,其中20例冠心病人和22例健康人2-4周后重测.结果:因素分析证实该量表具有2个维度的特质,即负性情感(NA)和社交抑制(SI); 2个共同因素共解释了47.48%的方差变异,各条目在相应维度上的因素负荷在0.335-0.824之间.NA维度和SI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32 和0.720;重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794和0.808,P<0.001.结论:D型人格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我国冠心病患者人格研究的测量工具.

  • 湖南省郴州市夫妻间暴力的社会心理学特征

    作者:邹韶红;张亚林;曹玉萍;张勇;黄国平;杨世昌

    目的:探讨不同家庭结构下夫妻暴力施暴者和受虐者的社会心理学特征.方法:采取多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用自编家庭暴力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80户城市有暴力行为的家庭,以及按照以家庭结构相近作为配对条件,从无暴力行为的家庭中选取96户作为对照家庭.并在对照家庭中选取与施暴者性别、年龄基本情况相配者96人作为施暴者的对照组作横断面调查访谈.结果:(1)施暴组中丈夫65 人(81%),妻子15人(19%),受虐组中妻子65人(19%),丈夫15人(85%);对照组中丈夫83人(86%),妻子13人(14%).(2)施暴组的SCL-90总分以及各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施暴组的消极应对分高于受虐组(29.6±8.3/29.5/7.4,F=2.127,P<0.05);施暴组精神质分低于受虐组(65.9±9.6/69.8±12.9±12.9,F=2.185,P<0.05),社会支持总分(36.9±9.2/40.7±6.4,F=9.922)、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均低于对照组,情绪稳定性分高于对照组(48.1±10.1/44.5±9.0,F=2.461,P<0.05).(3)夫妻独子家庭施暴组精神质分低于受虐组(64.6±10.9/69.5±12.6,F=4.875,P<0.05);施暴组的社会支持总分(37.2±9.0/41.4±6.3,F=2.923)、主观支持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 P<0.01);夫妻多子家庭的施暴组焦虑(19.6/28.6,u=41.00,P<0.05)、抑郁(20.3/30.3,u=35.50,P<0.05)、躯体化因子分低于受虐组(15.0/26.9,u=34.00,P<0.05);施暴组抑郁、神经质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夫妻暴力中施暴者具有情绪不稳的个性特征、较少的社会支持及消极的应对方式等,容易促成施暴行为;受虐者具有精神质的个性特征.其中以夫妻独子及多子家庭社会心理问题较为突出.提示在对夫妻暴力的干预中,更应重视夫妻独子及多子家庭的夫妻暴力干预.

  • 神经症病人羞耻感初步研究

    作者:吴江华;施琪嘉

    目的:研究神经症病人羞耻感的某些特征.方法:52名核心神经症病人填写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羞耻量表(Shame Scale)和童年创伤经历量表(CTQ).30名正常人为对照组,只填写羞耻量表.结果:神经症组的羞耻感总分以及各因子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总分69.0±20.4/48.7±10.2, 个性29.4±9.7/19.8±5.8,行为23.5±6.5/18.0±4.2,身体8.3±3.4/5.7±2.2,家庭7.7±3.9/5.2±1.7,t=3.15~5.09,P=0.001或<0.001);神经症组中男性与女性羞耻感总分以及各因子分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神经症组的羞耻总分及其各因子同SCL-90总分呈正相关(r=0.443、0.383、0.402、0.546、0.503, 均P<0.001),同SCL-90各因子分多数呈正相关;神经症组的羞耻及其各因子同创伤总分呈正相关(r=0.56、0.51、0.40、0.17、0.66, 均P<0.001),同创伤各因子大多呈正相关.结论:羞耻感强是神经症病人区别于正常人群的一个重要特点;家庭羞耻较其他因子更直接影响神经症心理症状;情感虐待因子较其他因子更直接影响羞耻感.

  • 291对新婚登记夫妇婚前暴力调查

    作者:邹韶红;张亚林;张勇;黄国平;刘婷

    夫妻暴力是家庭暴力常见的类型之一,是指夫妻之间一切形式的精神暴力、躯体暴力和性暴力行为.防治夫妻暴力必从婚姻的开始做起,本文了解新婚夫妇婚前暴力的发生状况,为制定防治家庭暴力有关政策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 精神分裂症病人大脑两半球功能整合的实验研究

    作者:蔡厚德;陈建国

    目的:检查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的大脑两半球功能整合缺陷.方法:对2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不同复杂度汉字"同-异"判断的半视野速示实验.结果: 1"同"判断的正确反应时 (895.4毫秒)显著长于"异"判断(767.0毫秒) (F=87.44,P<0.001),"同"判断的正确反应百分数(62.70)也显著低于"异"判断(95.30)(F=74.32,P< 0.001),表明"同"判断明显难于"异"判断;2 患者和正常者一样,"异"判断的正确反应时和正确反应百分数在左视野(右半球)呈现、右视野(左半球)呈现和两视野(两半球)同时呈现三种条件之间均未出现显著差异;3 正常人的"同"判断在两视野(两半球)同时呈现条件的正确反应时(674.8~743.4毫秒)明显快于左视野(右半球)(795.4~820.5毫秒)(t=2.89~4.57, 均P<0.001)和右视野(左半球)(798.6~857.1毫秒)(t =2.99~4.51, 均P<0.001),而病人没有出现两视野(两半球)对"同"判断的这种优势效应;4 两视野(两半球)同时呈现条件下正常人"同"判断的正确反应百分数(88.3~89.5)与"异"判断(94.5~95.4)没有显著差异,而病人"同"判断的正确反应百分数(69.4~74.1)仍明显低于"异"判断(94.4~96.5)(t =2.39~2.60, 均 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仅在相对较难的"同"判断任务加工中表现出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整合缺陷.

  •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早期创伤史研究

    作者:程文红;刘漪;范娟;李春波;李敏;王祖承

    目的:了解抑郁障碍青少年遭受童年创伤情况.方法:分别对61例门诊抑郁障碍青少年家庭和57例正常学生家庭采用童年期创伤调查问卷、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抑郁青少年组病前有较多创伤史(分离、虐待等)(47.5%/19.3%,确切P=0.004. OR=3.79),有创伤经历的患者SDS评分较无创伤史的患者高(64.7±9.9/57.9±11.1, t=2.48, P=0.016).结论:童年创伤与青少年抑郁障碍发病有关.

  • 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团体心理治疗的对照研究

    作者:曹枫林;苏林雁;高雪屏;王玉凤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在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IOU)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长沙市2所重点中学和2所普通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采用Beard修订的Young的诊断问卷(YDQ)进行筛查,对筛查阳性者进行诊断性访谈,确定IOU学生64例.选择其中1所重点中学和1所普通中学的29例IOU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治疗对其进行干预,另外两所中学的35例IOU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YDQ、陈淑惠的网络成瘾量表(CIAS)、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长处和困难问卷(SDQ)于治疗前后施测.结果:治疗前两组学生的YDQ、CI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SCARD总分及各因子分、SDQ的情绪症状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如焦虑总分19.4±14.8/33.3±18.5,t=2.11~2.99,P<0.05~0.01;情绪症状:2.6±1.7/3.9±2.5,t=2.21,P=0.032).实验组治疗后的YDQ、CI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3.0±2.6/7.1±0.8,45.2±18.4/67.5±14.9,t=-8.083、-4.383,均P=0.000).实验组显效率为57.69%,总有效率达76.92 %.治疗后实验组YDQ、CI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3.0±2.6/5.6±2.1,45.2±18.4/66.7±12.2,t=4.16, t=5.16,均P=0.000).结论: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治疗能显著改善IOU中学生对网络的过度使用.

  • 集体心理干预对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的影响

    作者:赵勇洁

    目的:评价集体心理干预治疗在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中治疗的价值.方法:将门诊就诊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随机分为集体心理干预联合弱视综合治疗组(43例49 眼),同期就诊的39例42 眼行弱视综合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起效时间、依从性及疗效.结果:集体心理干预治疗起效快于综合治疗(21.1±0.6天/30.5±3.3天,t=4.89, P<0.001).治疗三月后,集体心理干预组依从性良好的有79.1%(34/43),综合治疗组依从性良好的有53.8%(21/39),集体心理干预治疗的依从性好于综合治疗组(χ2=5.892,P=0.015).治疗六月后,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83%,χ2=1.539,P=0.215).但集体心理干预治疗组的治愈率为高于综合治疗组(27% (13/49)/7% (3/42),χ2=5.866,P=0.015).结论:集体心理干预治疗可以提高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的依从性,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 治疗情绪障碍的元认知疗法

    作者:关曦;刘海燕

    治疗情绪障碍的方法很多,如精神分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疗法、人际关系疗法等.其中,认知-行为疗法因其能够缓解情绪症状,改善行为应对能力,矫正不良的认知偏见,颇受治疗师的青睐.该疗法认为,正是由于激活了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的消极信念,情绪障碍个体才产生了消极想法,因此,治疗师应该关注想法内容的来源,即关注信念的内容,并通过有意识的言语操作和行为操作,改变个体的认知系统,从而实现情绪调整.但是,这种传统观点并未深入解释个体产生这些消极信念的内部机制,也未详细说明个体如何将这些言语和行为操作转化为实际的认知改变的内部信息加工过程,因此,当代的认知-行为治疗师开始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深入分析认知成分对个体情绪加工的影响,并试图将"元认知"的概念引入到情绪障碍的治疗之中,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元认知疗法(Metacognitive Therapy; Wells A,1994),以此来阐明这些认知过程的内部信息加工机制.

  • 临床心理治疗中的循证实践

    作者:刘兴华;姚萍;段桂芹

    1 循证实践概述循证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e ,EBP),又译证据支持的实践,是指把好的研究证据、治疗师的临床技术及经验以及病人的选择和评估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作为对某个病人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1].与循证实践相联系的术语还有:循证治疗(Evidence-based treatment)、实证支持的治疗(empirically supported treatment,empirically validated treatment)等.目前,循证实践这个术语得到相对更为广泛的使用,其含义也较其他术语更为全面.

  • 书讯

    作者:

    关键词: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创刊二十周年有感

    作者:吴振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创刊二十年了,对于一个人来说,20岁正是充满青春活力、朝气蓬勃的美妙时期,对于《杂志》也是如此.二十年来,在改革开放的阳光沐浴下,一株幼嫩的小苗已茁壮成长为可遮风挡雨的大树.如无前人栽树、精心培植,后人无处乘凉.此刻特别感谢为创刊付出努力的前辈,他们高瞻远瞩,创办了《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