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Journal of China Pediatric Blood and Cancer 중국소아혈액여종류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小儿血液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0.51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1-5466/R
  • 国内刊号: 司英健 王焕民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北京朝阳区樱花东街2号中日友好医院内
  • 曾用名: 中国小儿血液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日友好医院,中国抗癌协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10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总结

    作者:陈静;顾龙君;汤静燕;薛惠良;潘慈;董璐;叶启东;江华;周敏

    目的 总结64例年龄为10~17岁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以下简称急淋)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患儿中男44例,女20例均接受99-XH-ALL方案治疗,随访1~11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43个月,并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无事件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分析.结果 64例患儿中24例(37.5%)无不良临床特征,早期治疗反应良好,40例(62.5%)有不良临床特征及早期治疗反应不佳,64例患儿中58例达到CR,其中55例一疗程达到CR(85.94%),总CR率为90.63%,平均CR时间为38.45(25~56)天;13例复发(22.41%),平均复发时间为CR后15.77(2~58)个月;9例死亡(14.06%),其中4例死于感染,5例死于复发;随访中有21例失访,其中7例为复发后,10例为CR后,4例为未CR者,3例患儿接受移植,其中2例存活,1例死于移植后疾病复发,4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占11.76%,其中1例乙肝(50个月),3例股骨头坏死(25、32、60个月),1例女孩4个月时发生第二肿瘤恶性葡萄胎,治愈存活至今.64例病人7年EFS:(37.31±7.23%),7年OS:(54.40±6.51%).结论 10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的急淋预后不良,长期生存率低.

  • 童急性白血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5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大伟;吴敏媛;张瑞东;朱光华;贾晨光;石慧文;王彬;周翾;张永红

    目的 通过5例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CNS)真菌感染的临床总结及相关文献复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5例急性白血病合并CNS真菌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并文献复习.结果 (1)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均接受强化疗,1例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M2)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CNS真菌感染前均有肺部真菌感染病史,其中2例合并肝、脾、肾真菌感染,1例合并下肢皮肤真菌感染(2)实验室检查3例有病原学依据,1例烟曲霉菌,2例念珠菌,2例无病原学依据.(3)影像学5例患儿均作头颅CT MRI,表现脓肿、梗塞、颅内出血.(4)治疗及预后1例患儿伊曲康唑+脂溶性两性霉素B治疗,2例患儿伏立康唑治疗,2例患儿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联合抗真菌治疗,抗真菌治疗均有效,4例存活,1例死于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论 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CNS真菌感染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表现形式之一,多半有其他脏器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可有脑膜炎或脑脓肿症状和体征,诊断困难,CT、MRI影像学检查重要,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抗真菌治疗有效.

  • 地中海贫血患儿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分析及临床意义

    作者:邓燕艺;张华;马晓红;卢桂森

    目的 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在地中海贫血患儿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近年住我院的地中海贫血患儿的血清乳酸脱氢酶进行检测,并与急性溶血组与非溶血组比较.结果 地中海贫血组LDH活性较非溶血组明显升高(P<0.01).地贫合并感染时LDH明显升高,与地贫非感染状态下比较有差异性(P<0.01),与急性溶血组比较无差异性(P>0.05).地贫组中,Hb<60 g/L时LDH活性较Hb>60 g/L时明显升高(P<0.05).结论 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合并感染时升高明显,与溶血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病情观察的重要指标.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长寿命浆细胞的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李花莲;徐之良

    目的 探讨长寿命浆细胞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外周血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1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患儿、20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儿治疗前后和41名正常对照外周血长寿命浆细胞表面分子的改变;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ITP患儿外周血长寿命浆细胞表面分子表达率治疗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ITP患儿长寿命浆细胞表达率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cITP患儿外周血长寿命浆细胞表面分子表达率高于aITP患者(P<0.05),aITP患儿长寿命浆细胞表达率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aITP患儿长寿命浆细胞表达率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长寿命浆细胞的改变提示其可能参与cITP自身免疫的病理机制,并为慢性ITP患儿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 VEC方案治疗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钱晓文;高怡瑾;钱江;陆凤娟;翟晓文;李军;王宏胜

    目的 探讨VEC方案治疗儿童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8年2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血液肿瘤科门诊接受化疗的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 共36例(48只眼),其中单侧24例,双侧12例,首次诊断平均年龄21.3月(2~93月),中位随访时间25.8月(15~36月).12只眼IIRC分期为AC期,应用化疗结合局部治疗,1只眼(8.3%)经化疗仍发生进展,其余11只眼(91.7%)随访均持续缓解.36只眼IIRC分期为D~E期,应用眼球摘除术结合化疗,1例对侧眼出现新发病灶,1眼进展再次手术摘除眼球,其余34只眼(94.4%)随访均持续缓解.所有病例都能耐受化疗,仅1例(2.8%)发生轻度肝功能损害.结论 化疗与局部治疗、手术相结合能对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疗.化疗的应用能避免外放疗的使用,降低眼球摘除术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且安全可行,并发症少.

  • 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儿的临床分析

    作者:董海峰;秦原

    目的 探讨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tAML)患儿的治疗毒性和治疗结果,并与原发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pAML)相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0年至2005年收治的21例tAML患儿的治疗毒性反应、治疗结果资料;从同一数据库中的255名pAML患儿中,按随机数字表法选择同一时段被诊断为pAML的42名患儿作为对照组.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卡方检验将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毒性进行比较;使用卡方检验将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混合系白血病基因(MLL)、第5或7号染色体异常发生率进行比较:使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检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对病例组生存率的影响;使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总生存率(OS)分析,用log-rank检验组间生存率.结果 tAML的治疗毒性和pAML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病例组MLL异常、5号7号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tAML的OS和pAML相比更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35);21名tAML的3年总生存率(OS)为19.0%,所有的存活者均在第一次缓解时接受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结论 和pAML患儿相比,tAML患儿治疗效果更差,这可能归因于细胞遗传学改变,而不是因为tAML患儿具有更大的治疗毒性.在第一次缓解时行HSCT对于改善tAML患儿的预后非常重要.

  • 儿童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临床及生物学特征分析

    作者:杨文钰;赵玉霞;陈晓娟;王书春;郭晔;陈玉梅;邹尧;刘天峰;竺晓凡

    目的 探讨儿童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MDS/MPD)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28例MDS/NPD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临床主要以贫血、出血为首发症状,部分可见肝脾肿大;血常规示两系以上血细胞减少,骨髓中可见病态造血,幼稚细胞比例增高;染色体异常多见,可见毒-7、+8等特异性染色体核型异常.结论 儿童MDS/MPD非常少见,占儿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2%,具有与成人MDS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学特征.

  • 18例EB病毒相关性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欣;徐酉华

    EB病毒相关性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pstein-Barr virus 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EBV-HLH),是一种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上多呈暴发性过程,如不及时治疗可迅速死亡.现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18例EBV-HLH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作者:何雯;张瑛;曾洁;李檬

    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已成为预防和治疗髓外白血病的主要手段之一[1],是我国制定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诊疗建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该药时,常发生严重的毒副作用,以胃肠道反应多见,其余依次为发热、骨髓抑制、肝损害等[2].我科分别对60例ALL缓解期患儿在监测MTX血药浓度下,采用HDMTX 3 g/m2、共150例次大剂量甲氨蝶呤预防髓外白血病,严密观察其毒副反应,个体化治疗,观察采取积极有效综合防治措施是有效的.现报告如下:

  • 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分析

    作者:李军;陆凤娟;王宏胜;钱晓文;高怡瑾;翟晓文

    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小肠结肠炎(neutropenic enterocolitis,NE)也称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或中性粒细胞减少性肓肠炎(neutropenic typhilitis),首先由Cooke[1,2]在1930年报道.这是一种回结肠区炎症坏死性疾病,虽然受损黏膜的细菌感染在发病中似乎起了重要作用,但它的发病机理仍不十分明了[3~7].

  •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口腔黏膜损害继发感染10例临床分析

    作者:姜丽华;李静岩;乔丽津;陈森

    目的 分析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期儿童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出现口腔黏膜损害继发感染的临床表现,探讨合理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案.方法 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处于完全缓解期,根据临床分型,分别给予MTX 3.0 g/m2(标危)~5.0 g/m2(高危),加三联鞘注一次,MTX静滴36小时开始四氢叶酸钙解救,15 mg/m2/次,首剂加倍,常规采取四氢叶酸钙漱口,并监测MTX 24及68小时血药浓度.结果 10例患儿于用药72小时后出现口腔黏膜损害,占同期HD-MTX化疗病人的3.7%(3度6例,4度4例),10例患儿均伴有发热;8例伴有粒细胞减低;5例伴有肝肾功能损害;5例伴有皮肤潮红.口腔黏膜分泌物培养:表皮葡萄球菌2例,溶血葡萄球菌及阴沟肠杆菌1例,肺炎克雷伯氏菌、产酸克雷伯氏菌、缓症链球菌、人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各1例,草绿色链球菌及卡他布兰汉氏菌2例.根据口腔分泌物药敏结果分别给予抗感染及抗真菌治疗,辅以静脉丙种球蛋白、成份输血、集落细胞刺激因子等支持治疗,同时加强口腔护理,10例患儿均于治疗后10~12天体温正常,4周痊愈.结论 (1)MTX血药浓度监测及合理的四氢叶酸钙解救方案可减少HD-MTX化疗毒副反应.(2)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根据口腔黏膜分泌物培养及药敏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使绝大多数患儿的感染得到有效的控制.(3)强有力的支持治疗和细致的口腔护理可加快溃疡的愈合.

  • 40例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及远期随访

    作者:李敦臣;姜荣燕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eosinophils)是一种临床综合征,病因及临床表现多样,易漏/误诊.现将我院199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40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和随诊结果报告如下.

  • 我国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的研究现状

    作者:徐芸;罗建明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是存在于所有细胞和组织中的一种看家酶,是磷酸戊糖旁路代谢的起始酶和关键酶.G6PD缺乏不仅影响NADPH的生物合成,并且妨碍过氧化氢和成熟红细胞的其他化合物的解毒作用.G6PD缺乏在临床上表现多样,从无症状到新生儿黄疸、药物或感染造成的急性溶血、蚕豆病和重症慢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严重者导致新生儿期重症核黄疸,造成死亡或永久性神经系统的损伤.

  • 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作者:吴南海

    儿童期淋巴瘤是继白血病、脑瘤后的第3位常见肿瘤,对儿童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相对成人而言,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在病理类型和临床特性上有其特点,约70%的儿童NHL为恶性程度高并有向全身播散的倾向;主要有四种病理亚型:伯基特淋巴瘤(BL)、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L)、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及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过去的20多年间,儿童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取得了重大进步,目前局限性NHL的5年EFS可达90%~95%,进展期NHL的5年EFS也可达60%~90%[1];然而,对于少部分复发和难治性儿童NHL的治疗仍然是摆在儿童血液病工作者面前的一大挑战.对于复发和难治性儿童NHL,可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本文旨在介绍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现状.

  •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白血病

    作者:栾佐

    1 造血干细胞(HSCT)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规范化疗后长期无病生存率高达80%,因此,对于第一次完全缓解(CR 1)的AL患儿原则上选择化疗,但以下情况需选择HSCT.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方建培;张亚停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ametology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有可能治愈白血病的重要临床方法,但移植后白血病复发仍是临床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复发直接降低了移植后受者的无病存活和长期生存率,研究Allo-HSCT后白血病复发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之一.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