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현대생물의학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6273
  • 国内刊号: 23-1544/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14-12
  • 曾用名: 生物磁学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申宝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急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谈晓侠;姬润美;陈建玲;白文;吴洁

    目的:探讨急诊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3年12月急诊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4例,根据预后结果分为死亡组17例及存活组77例,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存活组较死亡组BMI、血肌酐值、清蛋白、pH值、PaCO2、FT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组较存活组在APACHE Ⅱ,CCS,有创通气率及合并肺心病率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合并肺心病率、APACHE Ⅱ评分、肌酐、清蛋白为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急诊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如合并肺心病率,APACHE Ⅱ评分较高,血肌酐较高,清蛋白较低,这些因素提示我们患者预后较差,需及早进行相关治疗.

  • 双氯芬酸钠栓和索利那新片治疗TURP术后OAB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周逢海;吕海迪;郭秀全;王养民;宋灵敏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栓和索利那新治疗TURP术后OAB的临床疗效及预防性用药的必要性.方法:采取随机区组单盲的临床试验设计,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用药组和观察用药组.预防性用药组分别别使用双氯芬酸钠栓、索利那新片单药处理及两种药物联合处理,观察用药组在出现症状后按照预防性用药组的相同方法给药.结果:观察用药组中,双氯芬酸钠栓治疗的完全缓解率为50%,索利那新为81.8%,联合用药为90.5%,显著高于双氯芬酸钠栓(P<0.05),各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预防用药组中,索利那新、双氯芬酸钠栓及联合用药分别可使TURP术后OAB的发生率降低45.0%、50.9%、53.8%.,三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三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栓和索利那新治疗TURP术后OAB均安全有效,联合用药效果更佳,且预防性用药可以显著降低TURP术后OAB症状的发生率.

  • 回顾性分析与评价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

    作者:王璇;郑晓媛;顾鹏;张蓉

    目的:神经系统药物是各治疗领域中增长快的领域,其增速与心脑血管领域和抗肿瘤领域相当,麻醉镇痛类药物则是其中的首类药物.本文主要分析本院麻醉性镇痛药(narcotic analgesics,NALG)应用的现状及趋势,并行客观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2年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性镇痛药品的种类、用量、金额、用药频度等,并进行归类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注射剂型药物多为住院患者使用,其他口服或透皮贴剂的门诊用量较大.其中,临床应用以芬太尼类居首.羟考酮缓释片的用量排名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结论:当前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为创建无痛医院仍需进一步完善科学用药管理与监督,并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医院麻醉性镇痛药应注重以改善患者健康为目的,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用药指标,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

  • Hem-o-lok结扎锁在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余灵祥;张绍庚;郭晓东;肖朝辉;凌海慧;赵德希;吴建中;张培瑞;李志伟

    目的:探讨Hem-o-lok结扎锁在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患者9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Hem-o-lok结扎锁双重夹闭脾动脉,对照组则采用ENDOLOOP结扎圈套器双重结扎脾动脉.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感染、残余脓肿、粘连性腹痛及门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手术费用.结果:采用Hem-o-lok结扎锁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手术费用均优于采用ENDOLOOP结扎圈套的对照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m-o-lok结扎锁用于腹腔镜脾切除术具有很好的手术效果,不仅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而且缩短了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糖代谢异常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峰;付林;袁光雄;许俊;王启林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严重程度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及其预后.方法:选择2006年7月至2013年6月我院消化科收治入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58例,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68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90例;检测两组患者糖代谢指标空腹静脉血糖(FPG)、负荷2h静脉血糖(PPG)及评定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Ⅱ (APACHE Ⅱ),对两组的糖代谢指标和APACHE Ⅱ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SAP组患者FPG、PPG、胰岛素水平(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明显高于MAP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低于MAP(P<0.01);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与FPG、PPG、FINS、IRI呈正相关(P<0.05,P<0.01),与ISI呈负相关(P<0.05); SAP组的假性囊肿、感染、脓肿、坏死、急性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MAP组(P<0.05,P<0.01).结论:AP的严重程度与糖代谢异常存在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因此,在治疗AP时,应积极控制胰腺炎症,防止和减少胰腺坏死,将血糖降至正常范围,以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率.

  • 维、汉民族H型高血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调查研究

    作者:张博;姜文锡;许杰;王杰远;冯磊;郭金辉

    目的:探讨维、汉民族H型高血压血清Hcy浓度差异.方法: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住院587例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资料收集包括民族、高血压分级、血清Hcy.共收集汉族305例(男:203例;女102例),其中高血压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176例、85例、44例;收集维族282例(男:187例;女:95例),其中高血压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157例、71例、54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Hcy水平,分别以维、汉民族间性别及高血压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维族男性血清Hcy水平(16.30±9.97 μmol/L)明显高于汉族男性(13.12± 7.43μmol/L)(P<0.05),维族女性血清Hcy水平(14.91± 9.62 μmol/L)明显高于汉族女性(11.12± 8.43 μmol/L)(P<0.05);维族高血压Ⅰ级血清Hcy水平(11.40± 5.97 μmol/L)与汉族高血压Ⅰ级血清Hcy水平(11.36±4.27 μmol/L)相当(P>0.05),维族高血压Ⅱ、Ⅲ级血清Hcy水平(16.55±6.69、28.87± 9.12 μmol/L)均高于汉族高血压Ⅱ、Ⅲ级血清Hcy水平(14.45±5.61、22.36± 10.15 μmol/L)(P<0.05).结论:维、汉民族H型高血压血清Hcy浓度可能有一定差异,且维族高于汉族.

  • 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

    作者:热孜万古丽·乌斯曼;沙依拉·海米提;吉米兰木·麦麦提明

    目的:比较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甲状腺疾病的患病情况和临床类型特点.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12例被确诊为甲状腺疾病的患者,统计分析其临床资料如民族、年龄、性别、病程间的分布.结果: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和汉族8种常见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瘤、甲亢、单纯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病、毒性甲亢、甲减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发病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少数民族和汉族男性和女性间常见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少数民族男女性患者和汉族男女性间常见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民族与汉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发病年龄、病程以及居住地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疆地区各少数民族几种常见甲状腺疾病发病情况与汉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肌功能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殷哲煜;董晓秋;刘宏宇;张国伟;刘宗鸿;连杰;徐立伟;刘新颖;王璐璐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心肌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心脏外科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前1周、术后1月、3月、6月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然后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纵向应变值仅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显著增加,与术前、术后1个月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圆周应变值在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均显著增高,与术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术后6个月的纵向应变值和圆周应变值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斑点追踪技术用于评估CABG术后缺血心肌的功能变化的敏感性高于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为临床评价CABG的疗效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老年睡眠障碍患者胃管反流病、功能性肠病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病的现况调查分析

    作者:赵佳钧;李宏宇;姚辉;孙大为;腾菲

    目的:调查老年睡眠障碍患者胃管反流病(GERD)、功能性肠病(FBD)及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患病现况.方法:选择参加我院2012年春季体检人员中有睡眠障碍的患者为调查对象,进行“消化道症状问卷”调查,并按年龄分层进行比较.结果:共入选377例睡眠障碍患者,老年组确诊为GERD、FBD及FD患者129例(53.53%),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年患者(45例,33.06%)(P<0.01).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中GERD和功能性便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年组,而FD及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后者(P均<0.01~0.05);老年睡眠障碍患者重叠型及GERD+FBD各亚型重叠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年组,而单一型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P均<0.01~0.05).结论:老年睡眠障碍患者GERD、FBD及FD的发生率均较成年人高,且以GERD及功能性便秘为主.

  • 不同剂量ASA对PCI术后患者血浆TXB2和P选择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唐念中;陈少萍;王君;赵仙先;郑兴

    目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阿司匹林的剂量一直是人们争论的问题.虽然国外多个大型临床研究发现PCI术后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 100mg/d)较高剂量阿司匹林(300 mg/d)可同样预防缺血事件,而且还可以减少出血事件的发生,但这些研究均未对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活化情况进行检测,我们通过对PCI术后服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患者血浆中血栓烷素B2(TXB2)和P选择素的水平的检测,为PCI术后阿司匹林合理剂量提供更有力的依据.方法:我们于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间,连续入选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并置入了支架且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阿司匹林组(PCI术后阿司匹林100 mg/d)和高剂量阿司匹林组(PCI术后阿司匹林300mg/d服用3个月后改100mg/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分别于服用阿司匹林前以及PCI术后5-7天检测血浆中TXB2、P选择素水平.结果:与服用阿司匹林前相比,服用阿司匹林后,各组血浆中TXB2和P选择素均有明显下降,PCI术后两组间血浆中TXB2和P选择素的水平均无显著差异.结论:PCI术后低剂量阿司匹林(≤ 100mg/d)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活化的效果与高剂量阿司匹林(300mg/d)相同.

  • 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区厚度的关系

    作者:叶楠;李甜;廖礼彬;李艳;白生宾

    目的:研究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相关生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方法:糖尿病组20例40眼,男12例,女8例;糖尿病病程为5~10年;对照组20例40眼,男14例,女6例,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应用相关生化仪检测糖尿病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比(HbA1C).比较两组黄斑区视网膜的厚度,包括黄斑中央厚度(CPT),黄斑中心凹下厚度(SCMT),黄斑容积(TMV),分析糖尿病组黄斑区厚度与相关生化指标的HbA1C关系.结果:糖尿病组所选患者黄斑区厚度比正常组大t=4.0772(P<0.01),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呈正相关t=3.927 (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有利于预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的发生.

  • 2001-2010年我院采用内分泌疗法治疗老年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苏东玮;盛湲;施俊义;胡薇;刘夕水;罗灿军

    目的:分析内分泌治疗在老年患者乳腺癌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外科手术切除的≥60岁的11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内分泌治疗分成三组,不进行内分泌治疗的对照组、三苯氧胺(TAM)组和芳香化酶抑制剂(AI)组,比较不良反应、存活时间及存活率.结果:对照组的副作用发生率为75.86%,副作用主要为关节痛、其他关节症状和子宫内膜增厚;TAM组的副作用发生率为63.33%,副作用主要为其他关节症状和子宫内膜增厚;AI组的副作用发生率为55.56%,副作用主要为其他关节症状和子宫内膜增厚.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如潮红、妇科症状、子宫切除和静脉栓塞等发生率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802).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7.35年,TAM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0.46年,AI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9.94年,三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TAM组和AI组的生存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ATM组、AI组的5年生存率为74%、90%、71%,10年生存率为24%、71%、68%,三组患者的生存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7),TAM组和AI组的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性激素受体阳性老年乳腺癌患者总体预后较好.TAM、AI用于性激素受体阳性的老年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

  •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柱滑脱患者的手术治疗观察

    作者:谢鲤钟;张友;魏星;周继斌;陈晓华;代飞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柱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柱滑脱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4例采取保守(非手术)治疗;观察组66例采取手术治疗,对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6至9个月不等(平均8个月)的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腰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两组结果,比较保守和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根据VAS和ODI评价结果,手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两治疗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柱滑脱效果优于保守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 急性脑卒中患者腹泻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高文勇;何萍;艾艳萍;徐鹏展;吴琼莹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腹泻的发生状况及危险因素,以降低脑卒中并发腹泻的发生率.方法:对26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观察腹泻并发症的发生,分析一般临床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腹泻并发症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不同类型急性脑卒中并发腹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糖尿病的并发腹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使用的并发腹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入院时GCS昏迷量表评分、营养状况、糖尿病史、抗生素使用有关(OR=4.36、8.78、4.48、6.26、5.64),腹泻组和非腹泻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的患者易发生腹泻,合理选择和使用抗生素,合理饮食,尽量减少医疗干预措施的影响,可减少腹泻并发症的发生.

  • 血管内皮功能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变化在糖尿病肢动脉闭塞症中的表达意义

    作者:谢丽娟;陈卓;崔娜;尹健;杨松柏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功能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在监测和评估糖尿病肢动脉闭塞症病情变化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入院的75例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程分为一、二和三期组,各25例,并纳入2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其体内一氧化氮、内皮素1、6-酮-前列腺素F1a和血栓素B2水平变化,并运用高分辨率超声对患者及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及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ID)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各组间差异性.结果:随着病程变化,健康对照组与三组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相比较高,一、二和三期患者的EDD逐渐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期患者的EID值较健康组、一期及二期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期与三期患者IMT与对照组相比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病程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空腹血糖水平、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变化可反映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病程发展,可作为这临床诊断与监测的参考指标.

  • 120例胶囊内镜检查的结果分析

    作者:贺星;崔立红;王晓辉;付山峰;闫志辉;李超

    目的:对胶囊内镜检查的安全性、检查结果及诊断价值进行讨论分析.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的120例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受检者均顺利完成检查,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慢性腹痛及健康查体者的检出率分别为82.76%、59.26%及40.90%,结肠镜检查阴性者中检出结肠息肉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检出小肠器质性疾病4例.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无痛苦,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及慢性腹痛患者的诊断优于传统检查方法,对于区分功能性胃肠病及器质性疾病以及小肠疾病的筛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胃癌组织中的MUC1和VEGF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周红凤;付冬伟;胡晓薇;栾英红;岳晓龙;刘文涛;刘丹;刘文明;张锟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VEGF和MUC1的表达情况,研究二者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和MUC1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两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有无远处转移、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UC1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两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U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组织VEGF与MUC1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210,P<0.05).结论:VEGF和MUC1在胃癌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检测胃癌的重要肿瘤标志物.

    关键词: 胃癌 VEGF MUC1
  • 壳聚糖膜在治疗宫颈疾病中的降解时间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刘真淋;付正英;安艳辰;程红梅

    目的:研究不同壳聚糖膜在体外及体内的生物降解时间.方法:用不同分子量壳聚糖为制膜材料,将4组不同组成成分的壳聚糖溶于1.5%乙酸中,配成1%溶液,加入辅料烘干成膜称其重量,剪成大小相等的小块,精称后放置于弱酸介质和雌鼠阴道中.定时取样,水洗,烘干后称重,按W-W'/W× 100%算得降解百分率.结果:1号较2号降解时间快,而加入PVA的3号与4号又较1号与2号更快.结论:壳聚糖是一种生物可降解材料,壳聚糖膜的降解时间与其分子量、PVA比例、介质酸性强度等因素相关.

  • 小型猪ASCs生物学性状研究及其骨组织工程应用探讨

    作者:骆虎;陈建民;赵红军;方振东;苏明海;贾小宝

    目的:观察小型猪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stromal cells,ASCs)的形态学特点,研究其多向分化潜能和生物学特性,探讨其在骨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方法:切取雄性小型猪背部皮下脂肪,体外分离培养并鉴定ASCs,观察其生长、增殖特性和组织学形态;并诱导其向脂肪细胞和骨细胞多向分化,分别采用油红O染色和茜素红染色鉴定,细胞表面分子通过流式细胞术鉴定.结果:贴壁的ASCs为长梭形,生长增殖快,性状稳定,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CD29、CD90阳性表达,CD14、CD31、CD34阴性表达.通过相应的诱导培养液诱导,ASCs可向脂肪细胞和骨细胞分化并表现出相应的生物学特征.结论:小型猪背部皮下脂肪取材方便,可获得大量脂肪用以分离ASCs,ASCs增殖分化能力较强,在条件培养基诱导下可成骨分化,可作为种子细胞应用于骨组织工程.

  • 诱导性调节性T细胞抑制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研究

    作者:刘甜;苏映军;陈晨;陈建武;刘蓓;杨阳;张栋梁;郭树忠

    目的:通过体外诱导的方法将幼稚CD4+T细胞(na(i)ve CD4+T cell)转化为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并验证其在小鼠异体皮片移植模型上对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分选na(i)ve CD4+T细胞并在体外诱导其转化为Tregs,流式检测细胞确定其转化率.将诱导性Treg(induced Treg,iTreg)与效应T细胞(EffectiveT cells,Teffs)以不同比例共同培养检测其对T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建立C57bl/6到Balb/c小鼠的异体皮片移植模型,植皮术后将iTreg经由股静脉输注入受体(Balb/c小鼠)体内,观察皮片存活情况,绘制皮片存活曲线.同时于皮片移植术后11天对皮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移植排斥反应状况.结果:体外诱导na(i)ve CD4+T细胞转化为iTreg的比例约44%,在iTreg:Teff比例大于1∶4时,iTreg具有明显地抑制Teff增殖的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植皮小鼠输注iTreg后皮片存活时间较对照组延长约2.4天,病理切片显示排斥反应减轻,但皮片在14天左右时仍被排斥.结论:体外诱导的iTreg能够在体外抑制Teff增殖,且能有效抑制小鼠异体皮片移植后排斥反应.

  • RNA干扰Ezrin体外对肾癌细胞株786-0增殖、凋亡的影响

    作者:杨旭凯;郭秀全;王养民;周逢海;蓝天;乔够梅

    目的:构建膜-细胞骨架联接蛋白Ezrin基因特异性短发卡RAN表达载体(small hairpin RNA,shRNA),探讨其对肾癌细胞株786-0细胞凋亡、增殖的影响.方法:以Ezrin为靶基因,以Pgenesil-1质粒为载体,设计和构建重组体,设计2条发夹式RNA(shRNA),合成后克隆入载体Pgenesil-1,扩增并中量提取质粒,应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进786-0细胞,重组质粒转染786-0肾癌细胞株,用运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筛选鉴定,筛选出抑制率较高的重组质粒载体shRNA-Ezrin1,用shRNA-Ezrin1转染786-0细胞,采用MTT、流式细胞仪、电镜检测,观察RNA干扰Ezrin后肾癌细胞株786-0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结果:shRNA干扰后786-0细胞增殖活性减弱,G0/G1时段明显延长(P<0.01),PI缩短(P<0.01),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结论:Ezrin与肾癌细胞凋亡、增殖有关,有望成为肾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 LTF基因在鼻咽癌细胞系中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

    作者:单文姣;郝一;廖鸿纯;张军;李亚林;杨姣;楚艳娥

    目的:初步探讨野生型LTF基因在鼻咽癌细胞系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野生型LTF导入鼻咽癌细胞系,G418筛选,RT-PCR和Western-blotting分别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进行验证,得到稳定表达LTF基因的鼻咽癌细胞系.流式细胞术、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MTT法分别检测细胞周期、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和细胞生长曲线.结果:成功导入LTF并稳定表达的鼻咽癌细胞系,G0-G1期细胞百分比例明显增加(72.01% vs 62.31%),G2-M期细胞百分比例减少(6.26%vs 10.81%);克隆形成能力降低(39.5% vs 59.7%),体外瘤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5).结论:LTF基因可阻滞细胞周期、抑制鼻咽癌细胞系的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率,同时为进一步的体内试验研究奠定基础.

  • EGFP标记的A20细胞构建小鼠B细胞播散型淋巴瘤模型

    作者:王娜;王迪;唐玉婷;黄亮;周剑峰

    目的:A20细胞是来源于同系Balb/c小鼠大B细胞淋巴瘤的细胞系,能通过尾静脉接种建立小鼠B细胞播散型淋巴瘤的模型,但由于该细胞系缺乏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而难于监测.本研究使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A20细胞,试图建立易于监测的小鼠B细胞播散型淋巴瘤模型.方法:用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慢病毒载体将标记基因EGFP转入A20细胞,通过流式分选出EGFP+的A20细胞,体外培养后通过尾静脉注射接种于同系Balb/c小鼠体内,用流式细胞仪监测其外周血EGFP+细胞的百分率.当小鼠出现消瘦、毛发竖立、嗜睡等体征时,将小鼠处以安乐死;取动物脏器行石蜡包埋、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尾静脉注射1× 106细胞于6只Balb/c小鼠体内,接种后15天可在外周血中检测到EGFP+细胞,平均生存时间为29.6±0.8天;在肝脏、脾脏、脊椎和淋巴结等多脏器成瘤,流式检测瘤细胞EGFP表达阳性.结论:经尾静脉注射接种A20细胞可建立小鼠B细胞播散型淋巴瘤模型,A20细胞经含EGFP的慢病毒标记后易于通过流式进行监测,为通过动物体内试验评价靶向治疗的疗效提供了保证.

  • MTX诱导神经管畸形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徐文婧;关涛;王建华;季成;董艳婷;周楠;张霆;牛勃

    目的:通过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竞争性抑制剂甲氨蝶呤(MTX)建立叶酸缺乏的神经管畸形(NTDs)动物模型.方法:本研究用孕7.5天C57BL/6J小鼠,采用腹腔注射(ip)不同剂量的MTX建立叶酸代谢障碍的小鼠NTDs模型,LC/MS/MS及酶学方法检测胚胎组织中叶酸相关代谢产物水平及DHFR活性.结果:佳的致畸剂量为,MTX 4.5 mg/kg,其NTDs发生率高为31.4%.畸形的胎鼠表型多数为后脑泡未闭,且其身长(4.21±0.76),体重(9.49± 3.4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32±0.56;22.7613.23)(P<0.05;P<0.05).MTX实验组的胚胎组织中DHFR的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5-MeTHF和5-FoTHF的浓度和对照组相比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的建立了叶酸缺乏的神经管畸形动物模型.

  • 三七总皂苷预处理对急性内脏痛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作者:杨帆;刘文国;刘红;田野;张仁丽;万炜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预处理对急性内脏痛大鼠的影响,初步阐述三七总皂苷对急性内脏痛的影响机制.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6),生理盐水预处理组(n=24),三七总皂苷预处理组(n=24).正常组常规条件饲养,不做干预及建立急性内脏痛模型;生理盐水预处理组和三七总皂苷预处理组大鼠分别预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86 ml/kg)或7mg/ml的三七总皂苷(2.86 ml/kg),每12h一次,连续7d,第8天腹腔注射1%乙酸(10 mg/kg),建立急性内脏痛模型,立即观测SD大鼠扭体反应.按(30、60、90、180 min)不同存活时间处死动物,免疫组化法观测脊髓背角GFAP的表达变化.结果:VPI评分显示,三七总皂苷能显著下调内脏痛模型VPI评分,减轻疼痛.免疫组化显示在相同时间点,三七总皂苷预处理组大鼠GFAP表达弱于生理盐水预处理组,尤其在30、60、90 min存活组.结论:对SD大鼠急性内脏痛模型预先腹腔注射三七总皂苷可以抑制脊髓胶质细胞激活,从而减轻急性内脏痛.

  • 吸入乙酰半胱氨酸对博莱霉素导致的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

    作者:赵帅;李家宁;丛莹莹;陈国萍;张艳玉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雾化吸入对于博莱霉素(BLM)导致的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作用.方法:取清洁SD大鼠100只,平均分为10小组,1小组为对照组,其余每3小组为一组,分别为模型组,防治组,治疗组,通过在大鼠气管中注入BLM的方法来制造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防治组在造模前的7天以及造模后的7天内,治疗组在造模后的7天内,分别给予NAC雾化吸入治疗.在成功造模后的第7天、14天、28天,每组处死1小组大鼠,取出病理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来观察肺组织纤维化的程度.研究NAC对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对比,防治组和治疗组在纤维化程度上明显较轻(P<0.05).结论:吸入NAC对于博莱霉素导致的大鼠肺纤维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防治组疗效明显好于治疗组.既提前7天用药,效果更明显,大鼠获益更多.

  • 携带白介素-18基因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构建及其意义

    作者:王琳;李福年;柳晓义;姜丹丹;吕志栋;曲慧利

    目的:构建携带白介素-18(IL-18)基因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为肿瘤靶向性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一种工具.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UMSCs,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hUMSCs的细胞免疫表型.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表达IL-18基因的慢病毒转染至hUMSCs,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IL-18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在体外分离和培养了hU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hUMSCs表达CD29、CD44和CD105,而不表达CD34和CD45,符合hUMSCs的表型.成功构建携带IL-18基因的hUMSCs,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提示IL-18基因转染至hUMSCs并能稳定表达.结论:构建携带IL-18基因的hUMSCs并稳定表达IL-18,为肿瘤靶向性基因治疗实验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新实验工具.

  • MicroRNA:潜在的新型食管癌生物标记

    作者:付文博;魏育涛;罗波;薛亚军;胡思远

    MicroRNA(miRNA)为长约23个核苷酸非编码的内源性微小RNA,在各种调节通路中发挥重要的基因调节作用,主要通过靶向mRNA 3'非翻译端,抑制或降解mRNA,调控细胞发育、凋亡、增殖及分化等生命活动.到目前为止,miRNA为人们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角度,展示了其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巨大潜能.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与食管癌存在密切联系.本文就食管癌的发生发展,病理分类,血清学标记物,耐药性与miRNA表达特点的关系展开论述.

  • 药物跨膜转运细胞模型影响因素及应用

    作者:亓宏;巫冠中

    本文详细介绍了Caco-2细胞系和MDCK细胞系的特点、跨膜转运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包括细胞模型的选择、细胞接种密度、细胞单层的紧密性等细胞因素和Transwell多微孔膜的性质等环境因素.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利用Caco-2和MDCK细胞系作为模型进行药物筛选、药物相互作用和研究药物吸收转运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及MDCK细胞模型作为肠道模型、肾脏模型及血脑屏障模型的应用.比较了Caco-2细胞和MDCK细胞在肠道模型方面的差别,MDCK细胞主要用于选择性研究药物在小肠吸收及转运机制,特别用于细胞旁被动转运药物的研究,而Caco-2细胞用于双向转运或能量依赖主动转运研究.MDCK细胞模型可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平稳转染人类MDR1基因,因此可高表达P-gp基因,可作为可用于评估肾脏药物相互作用、快速进行候选药物筛选及研究药物转运机制的理想模型.

  • 光声成像造影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骆三;查正宝;李妍妍;张书海;高艳光

    光声成像(PAT)是利用光声效应获得生物组织或材料的断层图像或三维立体图像的一种成像方法,它兼具光学和声学成像的优点,从而成为目前比较有应用前景的一种成像模式.光声成像造影剂是光声成像的对比增强剂,它通过改变局部组织的声学和光学特性,提高成像对比度和分辨率,从而显著增强光声成像的成像效果,成为当前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常见的光声成像造影剂主要有金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染料相关纳米材料以及其他纳米材料,这些材料有它们独特的优势,它们尺寸小,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在临床应用时本身又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综述了光声成像造影剂的种类并简要概述了其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做了进一步展望.

  • 肝癌血清标志物研究进展

    作者:张爱英;刘秀红;张永宏;赵元顺;金伯旬;刘金花;孙莉波;孙焕芹;李宁

    肝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5年以上长期生存率仅为10%左右.肝癌的早期诊断成为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的佳有效途径.近年来,血清肿瘤分子标志物已经成为肝癌早期诊断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是当前诊断肝癌常用而又重要的方法.对肝癌的确诊、预后推测、疗效判断及复发转移的监测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脱α-羧基凝血酶原(DCP)在预测肝癌预后方面可能优于AFP.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3(GPC-3)和α-L岩藻糖苷酶(AFU)作为AFP的补充,能够大幅提高肝癌诊断的正确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和高尔基Ⅱ型跨膜蛋白(GP-73)过表达发生在肝癌早期,有可能成为肝癌早期诊断指标.凋亡早期蛋白(M30)可以作为监测癌细胞凋亡的重要生物标记.细胞质胸苷激酶(TK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CD147抗原分子在多种癌组织包括肝癌中显著高表达.本文对国外近几十年来肝癌血清标志物研究的一些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评价,以期为国内学者进行此类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 自噬在疾病中的双重作用

    作者:王旭垒;熊剑锐;赵启明;蒋维;李萍

    自噬是细胞的一种正常的生理活动,参与细胞内损伤的蛋白质和亚细胞器经溶酶体途径降解的过程.自噬可以抵御外界的不良环境,在多种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自噬在细胞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上有双重作用,在疾病发生的不同时期,自噬起到不同的作用.通常情况自噬可以及时的清除细胞内损伤的蛋白质,作为一种细胞的保护机制,但是自噬的持续活化,导致细胞内大量蛋白质的降解,使细胞无法维持其基本结构,终将导致细胞坏死或凋亡.自噬、凋亡和坏死的转化,很有可能受到p53、Bcl-2、Beclin-l、ATG5、TG2及p62等信号分子调控.肝脏和心脏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自噬在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及心脏衰竭等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总结了自噬、凋亡及坏死的相互关系,自噬在疾病中的双重作用,并重点介绍自噬在肝脏和心脏疾病中的作用.

  • 影像诊断在颅内动脉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燎原;盛珺;郁胜强;梅长林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ICA)是由于脑血管局部异常改变而产生的血管瘤样突起,世界2%的人口患有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脑卒中的第三大病因,仅次于脑血栓形成和高血压脑出血,脑卒中病死率、致残率极高,总病死率约为40~50%,早期诊断ICA对预防脑卒中意义重大.颅内动脉瘤的早期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近年多层螺旋CT、MRI及DSA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颅内动脉瘤的早期诊断有很大帮助,本文就CT以及MRI功能成像在颅内动脉瘤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CT MRI DSA
  • 中美模拟医学教育差异之浅析

    作者:常实;梁莉;张霓妮;谢似平;李彦彦;邬晶;陈翔

    随着社会的进步,直接以患者为对象的传统临床实习教学模式面临着严峻考验.计算机技术费飞速发展,为模拟医学教学带来了划时代的进步,使医学教育进入现代医学模拟教学时代.随着现代科技及医疗环境及教学理念的进步,模拟医学教育近年来发展较快.现代模拟教学方式被认为是一种提高患者安全的有效临床教学方法,其教学活动可重复、无风险、可控制且灵活多样.我国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发展并具备了一些特点.但是由于整个医学教学氛围、教学习惯、教育体系、考核体系、评估体系的差异,导致和美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如何结合我国的教学现状并配合医学界教学改革进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模拟训练方案对提高我国医学教学质量及大可能的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师生共建实验室模式的探索

    作者:牛淑亮;张艳;王水泉;古丽尼沙·克力木

    目的:探索新的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和促进解剖学实验室标本建设,在提高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同时,使实验室具有数量可观、质量上乘,能立体、全面反映人体形态构造的标本,实现解剖学教学质量和实验室建设的共同发展.方法:组建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崇高的敬业精神和扎实的解剖学理论知识,又能激励和启迪学生的教学团队,遴选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精神学生,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动手解剖尸体,制作标本,进行师生共建实验室模式的探索.结果: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学生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得到提高和强化,教师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实验室教学标本得到大量有效补充.结论:师生共建实验室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推广过程中,加大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教师不仅是“课程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更是学生“生活的关怀者”,将使本探索将更具推广意义.

  • 医药类高等院校生物物理课程建设的思考

    作者:康文斌;张鹏程;郭佳;朱本超;王建国

    医用生物物理学是研究生命物质的物理性质,生命过程的物理和物理化学规律以及物理因素对生物系统作用机制的科学,是物理学和生物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在促进物理学和生命科学进步方面都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推动力.基于医用生物物理学发展和我校学科建设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讨论了我校建设医用生物物理学必修课或者选修课的必要性,并从本课程和学校学生特点两个方面考虑,对该课程建设的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整合.旨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增加一些新概念、新知识及前沿动态,把新旧知识联系到了一起,教会学生如何应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缓解目前学时少、内容多这一矛盾.

  • 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临床能力培养初探

    作者:王国栋;刘新元;陈潇卿;李崴;石荣华;黄建涛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具有独立执业能力和高超临床技能的专业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通过对3年来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工作经验的总结,根据现代医学素质教育理念,结合口腔颌面外科的学科特点,探讨更加适合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受训人员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受训住院医师临床实践综合能力的提高.我们在规范化培训中按纲施训,从转变临床思维模式、强调学习自主性、加强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注重人文思想的渗透等多方面入手,针对临床实践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培训,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奠定了基础,取得了教与培的满意效果.

  • 面向异步多时延基因调控网络建模的高阶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及其结构学习算法

    作者:王广云;邹志康;季秀才;田燕;牛天慧

    目的:由基因芯片数据精确学习建模具有异步多时延表达调控关系的基因调控网络.方法:提出了一种高阶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并给出了网络结构学习算法,该模型假定基因的调控过程为多阶马尔科夫过程,从而能够建模基因调控网络中的异步多时延特性.结果:由酵母基因调控网络一个子网络人工生成了加入10%含噪声的表达数据用于调控网络结构学习.在75%的后验概率下,本文提出的高阶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能够正确建模实际网络中全部的异步多时延调控关系,而经典动态贝叶斯网络仅能够正确建模实际网络中1/3的调控关系;ROC曲线对比表明在各个后验概率水平上高阶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效果均优于经典动态贝叶斯网络.结论:本文提出的高阶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能够精确学习建模具有异步多时延表达调控关系的基因调控网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