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현대생물의학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6273
  • 国内刊号: 23-1544/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14-12
  • 曾用名: 生物磁学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申宝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新疆地区家庭肠内营养应用情况分析

    作者:刘菁;李倩;姚俊英;范旻

    目的:随着新疆地区医疗技术的进步,进行家庭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越来越多.本研究旨在了解新疆地区家庭肠内营养实施现状,以便提出针对性建议.方法:患者出院时,进行肠内营养指导,教育.详细记录患者信息,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跟踪随访,出院后,由营养科专人按既定计划对病人进行随访,于病人出院后3天、15天进行电话随访,对于长期HEN支持的病人,以后每月1次.了解肠内营养使用情况并针对遇到的问题给出专业建议.结果:使用的肠内营养制剂包括商品化制剂、自制制剂及二者的联合使用.66.9%的患者使用注射器输注.常见的问题是堵管和肠内营养相关腹泻.结论:在科学指导下,家庭营养支持是安全可行的.通过我们近几年在家庭肠内营养所开展的工作,可以看出在科学指导下,患者及亲属的家庭护理能力将得到提高,家庭营养支持是安全可行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病人的治疗费用和负担.相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医疗保险的改革,HEN会更加普及.

  • 多潘立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刘小伟;高岩;毕宏远;翟哲;卢群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需要机械通气且存在胃肠功能障碍的COPD患者48例,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4)为常规治疗组,治疗组(n_24)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鼻饲多潘立酮片10 mg,3次/天.观察周期为1周,通过观察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症状的恢复情况、胃排空情况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评价多潘立酮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胃肠功能障碍临床症状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2.5%,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胃排空功能的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58.33%,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离子、白蛋白、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各指标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有所升高,但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潘立酮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促进胃排空,提高肠内营养的耐受性.

  •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白立榜;马张稳;刘荣;张民泽;刘志斌;董喆;陈俞涛

    目的:通过观察我院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治疗资料,探讨分析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该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该疾病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平分为A组与B组两组,分别进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使用两种方法手术时间、出血量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治疗效果等.结果:两组患者经各自手术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A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情况与B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术后并发症、髋关节功能对比方面,A组优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性高.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与进一步研究.

  • 7例乳头状肾癌的动态增强CT表现并文献复习

    作者:郑巧;邹建华;陈伦刚;陈文;付传明

    目的:总结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的动态增强CT表现,并对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手术及CT资料.结果:7例均为单发肿块,位于右肾5例,位于左肾2例,CT平扫表现为境界清楚或欠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结节或肿块,病变直径0.8 cm~3.5 cm,平均1.8cm,瘤体小时(≤ 3 cm)密度较均匀,无囊变和坏死;瘤体较大时(≥3 cm)常出现坏死、囊变.肿瘤强化程度较低,皮髓质期至实质期渐进性轻度增强,排泄期密度略降低.结论:乳头状肾细胞癌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多呈渐进性轻度强化,与其它类型肾癌不同,可为临床决定手术方式提供依据.

  • 复方氯己定取代双氧水为气管插管患者行口腔护理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杨婷;南国莉;于波;张臻;汤淼;关金凤

    目的:研究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取代过氧化氢口腔护理液的可行性.方法:将我科2009年10月-2010年10月101名经口气管插管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实验组51例患者采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为口腔护理液,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3%过氧化氢为口腔护理液,每天进行2次特殊口腔护理,连续3天,比较两组患者在口腔炎症、黏膜改变、口腔异味三项指标上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控制口腔感染、保护黏膜完整、治疗口腔异味各项比较中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拥有与3%过氧化氢同样的效果,且使用中不会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大分子自由基,且刺激和过敏反应较少,是能够取代3%过氧化氢溶液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的溶液.

  • DEEP球囊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评估

    作者:王月东;李任飞;杨坡;沙菲;李威;闫龑;任海涛

    目的:评估Deep球囊扩张膝关节以下动脉及支架置入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足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A组(74例)使用deep球囊扩张膝关节以下细小动脉甚至足背动脉,合并股动脉狭窄者植入支架;B组(22例)单纯给以抗凝、扩血管、溶栓及相关治疗.分别观察记录和比较治疗前、后及术后1周、1、3、6、10个月患者下肢及足部皮肤颜色、温度、静息痛、足背动脉搏动、间歇性跛行、溃疡愈合情况.结果:(1)糖尿病足的血管病变多为膝关节下的动脉,包括胫前、胫后、腓动脉以及以下分支,常累及双侧数支动脉,呈阶段性分布;(2)A、B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32%和48.63%,A组显著高于B组(P<0.05);(3)溃疡愈合情况:0-2期A组:100%愈合,B组83.72%;3-4期A组56.25%愈合,B组18.46%,对于溃疡治疗的有效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Deep球囊扩张糖尿病足膝关节以下动脉联合动脉支架术治疗糖尿病足与保守治疗相比,效果明显,可恢复下肢动脉血供,明显消除和缓解静息痛、间歇性跛行,促进溃疡的愈合.降低截肢的几率.改善生活质量.

  • 血管闭合系统(LigaSure)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的应用

    作者:余灵祥;李志伟;郭晓东;凌海慧;张培瑞;肖朝辉;齐瑞兆;刘佳;赵德希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比LigaSure与传统分离结扎在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贵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的应用,来证实LigaSure是否同样适用于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方法:将拟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成LigaSure组(50例)和传统分离结扎组(50例),两组患者在肝脏原发疾病、肝功能、食管静脉由张程度方面无差异(P<0.05);比较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脾热、门静脉血栓、住院天数等.结果:两组在术后腹腔引流量、脾热、门静脉血栓、住院天数方面无差异,而手术耗时、术中出血差异显著(P<0.001).结论:LigaSure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能显著的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出血量,而术后并发症与传统分离结扎手术无差别.

  • 变应性鼻炎与IRF5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关系

    作者:冯会杰;李文秀;白素娟;王德云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与干扰素调节因子5(IRFS)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 P)方法在新加坡华人中检测11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及101健康对照组IRF5位点上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rs4728142,rs11770589,rs2280714)计算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IRF5基因的3个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变应性鼻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加坡华人IRF5 rs4728142,rsl1770589,rs2280714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无明显相关性.

  • 尿流动力学在儿童及青少年遗尿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伟;李加彬;魏利军;吴文强;蒲世年;黄飚;李兴森

    目的:探讨和分析尿流动力学检查在儿童及青少年遗尿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诊治的61例遗尿症儿童及青少年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并结合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其它辅助检查,选择适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其中有42例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显示异常,占总例数的68.9%; 19例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显示无异常发现,占总例数的31.1%.结论:膀胱敏感性增加、膀胱容量相对减小、膀胱逼尿肌无抑制性不稳定收缩、膀胱顺应性和尿道压减低、出现残余尿量是遗尿症儿童及青少年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出现异常的常见原因,行尿动力学检查在一定程度上能为遗尿症儿童及青少年在诊疗方案的选择上提供临床指导和参考.

  • 经后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疗效观察

    作者:樊勇;桑宏勋;漆伟;贺伍儿;张扬;雷伟

    目的:研究经后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选择胸腰椎结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自体植骨融合的观察组和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的对照组,观察手术相关指标、椎体功能相关指标、活动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Cobb角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椎间隙高度、椎体融合率、KPS评分和生活质量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经后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能够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心理和生理的影响

    作者:段利停;沈宗姬;黄沁;于芳芳;沈宇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心理和生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苏大附一院分娩的初产妇400例,其中剖宫产、阴道自然分娩各200例,对两组产妇产后42天心理状况、恶露持续时间、泌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两种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42天发生焦虑和抑郁心理的影响无明显差别(P>0.05);阴道自然分娩组产后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剖宫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有抑郁、焦虑情绪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显著长于正常产妇,24h泌乳量显著少于正常产妇(P<0.01).结论:剖宫产对产妇身体生理创伤大过阴道自然分娩,应严格控制剖宫产的适应症,鼓励阴道自然分娩.

  • 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拉克;张少利;白立炜;王涛;张清贵

    目的:观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对2型糖尿病(T2DM)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80例T2DM微血管病变患者应用4周CSⅡ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Ⅳ型胶原(CⅣ);纤溶因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浓度的变化.结果:①T2DM微血管病变组患者CRP、hsCRP、CⅣ、PAI-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PA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CSⅡ治疗4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显著降低(P<0.01);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CRP、hsCRP、CⅣ均降低(P<0.05);PAI-1显著降低(P<0.0l),t-PA显著升高(P<0.01).结论:T2DM微血管病变与血清炎症因子;CⅣ;纤溶因子有关,CSⅡ治疗除能降血糖外,还能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CⅣ水平,改善纤溶因子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

  •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焦雪琴;申雅君;姚建宇;王红梅;赵惠丰;冯波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2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双下肢血管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下肢血管病变组与无下肢血管病变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腰围、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220例患者中,152例患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69.1%.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SBP、2hBG、HbA1c、HOMA-IR、TC、LDL-C等因素与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有关.而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TC、合并神经病变是引起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较高,临床应根据上述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及预防.

  • 妊娠合并尖锐湿疣临床诊治分析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石婧;李晓伟;刁友涛;周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71例妊娠合并尖锐湿疣(观察组)及86例非妊娠合并尖锐湿疣患者(对照组)采用二氧化碳激光进行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疣体直径≥0.5 cm、疣体≥10个、合并念珠菌感染及合并2种及以上病原体感染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新生儿预后情况好.结论: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妊娠期尖锐湿疣安全有效,尖锐湿疣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 恩度联合新辅助化疗DIA方案治疗骨肉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付强;闫世杰;王江泳;候熙智;张乐明;冯建书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新辅助化疗DIA方案治疗骨肉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肿瘤骨科接受治疗的4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接受恩度联合新辅助化疗DIA方案治疗,然后手术,对照组先手术后接收DIA方案治疗.结果:治疗组疾病的总缓解率为75%,对照组疾病总缓解率为50%,两组疾病总缓解率相互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肿瘤细胞的坏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损害相互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联合新辅助化疗DIA方案能提高骨肉瘤的治疗效果,减轻肝肾功能损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恩度 DIA方案 骨肉瘤
  • 反基因锁核酸体外阻断乙肝病毒前S2基因表达

    作者:邓益斌;罗艳红;邹佳峻;王春芳;温旺荣

    目的:探讨针对乙肝病毒前S2基因同聚嘌呤区的锁核酸体外抑制细胞内病毒复制的作用.方法:针对乙肝病毒前S2基因同聚嘌呤区,分别设计合成锁核酸、硫代寡核苷酸、未修饰寡核苷酸及无关对照序列,以半乳糖配体介导转染HepG2.2.15细胞,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Q-PCR)、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技术(TRFIA)和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监测1、3、5和7d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V DNA、HBsAg和前S2抗原的含量;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锁核酸对细胞代谢的影响.结果:加入锁核酸后,对HBV DNA复制、HBsAg和前S2抗原表达均显示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时间呈增高趋势,7d后抑制率分别达61.56%、68.18%和72.82%.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NA对细胞代谢无明显影响.结论:针对乙肝病毒前S2基因同聚嘌呤区的反基因锁核酸,体外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既为乙肝病毒治疗提供有效靶位,也为反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 脂多糖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

    作者:吴海青;李涛平;徐健;田芳;孔德琼

    目的:观察NF-κB及CyPA在内毒素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的活性变化,探索NF-κB及CyPA在内毒素诱导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A组:正常对照组(n=18)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B组:内毒素组(LPS)(n_18):经尾静脉注射LPS 5 mg/kg;分别于造模后6、24、72小时,处死动物收取标本,每个时间点6只(LPS的24小时组因1只死亡固只处死5只).分别测定肺湿重/干重、肺组织TNF-α、IL-1β、NF-κB及CyPA.结果:湿重/干重:B组各个时间点均明显高于A组(P<0.05);同一时间点的比较:B组较A组显著性升高,P<0.05;NF-κB的核内表达量及肺组织CyPA的表达各个时间点之间B组均显著高于A组,P<0.001;结论:NF-κB及CyPA在内毒素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理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 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作者:杜杰;史久慧;王屹博;丁超;董淑凤

    目的:建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MSCs)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和鉴定的方法,为下一步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骨髓单核细胞,接种后形成单层贴壁的成纤维样细胞.免疫荧光及PCR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及多能性基因的表达,并鉴定分离细胞的多向诱导分化潜能.结果:体外培养的原代细胞10天达到融合,传代后仍具有成纤维样的形态;免疫荧光结果见波形蛋白(Vimention)和Oct4标记阳性,CD45阴性;PCR分子检测见多能性基因OCT-4,nanog的表达;细胞具有分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脂细胞的能力.结论: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的pMSCs体外增殖能力强,纯度高,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pMSCs分离培养体系的成功建立为下一步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 心室肌的大体与显微的层次解剖研究

    作者:王淼;王晓晟;曾乐平;周庆;邹鹰;饶利兵;卢大华;潘爱华

    目的:通过对心室肌的大体解剖与组织学切片显示心室肌纤维的层次走向,比较心肌传统概念与心肌带理论的差异.方法:(1)应用大体解剖、组织切片HE染色、虚拟切片扫描方法显示心室肌的纤维走向及层次构造.(2)将防腐固定后的成人正常心脏顺心肌纤维方向分层解剖心肌,使之展开成带,验证心肌带理论.结果:将防腐固定的成人正常心脏经改良的解剖方法解剖,可解剖出一条完整的心肌带,分为2个环,4个段.心肌带呈螺旋走向.用大体解剖与组织切片HE染色、虚拟切片扫描显示右心室肌起始于纤维三角为一条单层肌肉带,左心室肌分为三层肌纤维起始于纤维三角与纤维环,肌纤维从纤维三角与纤维环持续由外向内转变呈现为一种交错结构,纵行的浅层心肌纤维在心尖以90°的角返回心底方向,构成深层心室肌形成肉柱,部分心肌纤维斜、横行构成中层心室肌.三者在心尖呈现出一种螺旋形结构.应用虚拟切片扫描技术能完整、清楚地显示心室肌某一切面的结构走向.结论:心肌传统理论与心肌带理论并未完全冲突,心肌带理论的降段、左室断、升段与传统理论的浅、中、深三层相对应.

  • 氟氏佐剂诱导大鼠慢性前列腺炎疼痛模型中L5-S2脊髓中枢小胶质细胞的活化

    作者:张恒;沈文浩;潘进洪;王永权;刘丽梅;杨忠;周占松

    目的:观察大鼠慢性前列腺炎疼痛模型中L5-S2脊段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变化.方法:通过前列腺完全弗氏佐剂注射制作大鼠慢性前列腺炎疼痛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时间为0、4、12、24d,用热辐射痛阈测定法和前列腺病理进行疼痛模型鉴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L5-S2脊段后角中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慢性前列腺炎疼痛大鼠模型,并观察到L5-S2脊髓背角中存在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结论:慢性前列腺炎疼痛可以引起L5-S2脊髓中枢小胶质细胞活化,小胶质细胞异常活化可引起神经炎性疼痛,有可能与慢性前列腺炎疼痛的持续和泛化有密切关系.

  • 藏药小檗皮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水平影响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燕;孟宪丽;岳丽珺;向丽;赖先荣

    目的:观察藏药小檗皮对糖尿病小鼠模型及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并以血糖为指标确定其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有效剂量范围.方法:以6.72 9·kg-1、3.36 9·kg-1、1.68 g·kg-1、0.84 9·kg-1、0.42 g.· kg-1剂量的小檗皮浸膏灌胃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10d,GOD-CE-PAP法测定小鼠血糖水平,以确定小檗皮的有效降糖剂量范围;6.72 g·kg-1、1.68 g·kg-1、0.84 g·kg-1剂量的小檗皮浸膏灌胃正常小鼠7d,GOD-CE-PAP法测定小鼠血糖水平,观察小檗皮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盐酸二甲双胍、盐酸小檗碱、生物碱复配及6.72 g·kg-1、1.68 9·k-1、0.84 9·kg-1、3.36 g·kg-1、0.42 g·kg-1的小檗皮浸膏均有较好的降糖作用,5个剂量的小檗皮浸膏降糖作用依次为:6.72 9·kg-1> 1.689·kg-1> 0.849·kg-1>3.36 g·kg-1>0.429·kg-1;盐酸二甲双胍、羟苯磺酸钙、盐酸小檗碱、复配生物碱及6.72 9·kg-1、1.68 g·kg-1、0.849·kg-1剂量的小檗皮浸膏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作用.结论:藏药小檗皮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有明显降糖作用,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作用.

  • 海星皂甙1对人胶质瘤U87细胞抗增殖作用的研究

    作者:王洁;高振辉;刘文博;王毓

    目的:海星皂甙是一类从海星中分离、萃取出来的甾体苷类,被认为是海星体内毒素的主要成分.研究表明海星皂甙及其化学衍生物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包括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抑制真菌活性等.本实验旨在研究海星皂甙1对人胶质瘤U87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海星皂甙l处理人胶质瘤U87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分子的活性.结果:①海星皂甙1显著抑制U87细胞的增殖,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②海星皂甙1诱导U87细胞发生凋亡.③海星皂甙1处理后U87细胞内质网相关凋亡分子活性明显增高.结论:海星皂甙1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人胶质瘤U87细胞的增殖,这种抗增殖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分子实现的.

  • 黄芪决明子微乳对综合因素复制的脂肪肝大鼠的影响研究

    作者:刘必旺;吉海杰;赵换;张荣;张慧忠;张茜;张力;薛慧清;王永辉

    目的:研究黄芪决明子微乳(ACM)对脂肪肝大鼠的防治作用,并进行相关机理探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饲养,灌服酒精及注射小剂量四氧化碳制备大鼠脂肪肝模型,同时给予ACM制剂进行治疗.通过检测血清TC,TG,LDL-C,HDL-C,ALT,AST等指标及肝组织中TC,TG含量,肝组织SOD活性,MDA含量等各项指标,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从而考察不同剂量ACM对大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结果:ACM能明显改善脂肪肝大鼠肝组织病理学表现,减轻肝脂变程度;降低的血清中ALT的含量;显著升高血清HDL-C含量,降低血清TC,LDL-C,VLDL-C含量;降低肝组织TC,TG含量,降低肝组织MDA含量,增强肝组织SOD活性.结论:ACM对大鼠脂肪肝有良好的防治作用,防治机理与其具有调节血脂,降低肝脂,改善肝功能,增强肝脏抗氧化,清除肝毒性物质等作用相关.

  • 丙酮酸乙酯对脓毒症小鼠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调节机制研究

    作者:陈雷;张晓菲;王丽纯;胡文利;欧海燕;寇秋野

    目的:探讨丙酮酸乙酯对小鼠脓毒症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调节机制.方法:选用雄性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成三组:A组:盲肠结扎穿孔(CLP)模型+丙酮酸乙酯林格式液(REPS)复苏组(n=20).B组:CLP模型+林格氏液(RLS)复苏组(n=20).C组:假手术组(n=20).手术后24小时获取血清及肝脏标本.监测指标包括: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小鼠血清TNFα、IL-6、IL-10浓度.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肝脏组织NO和血清NO浓度.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测定肝组织iNOSmRNA、IL-6mRNA、TNFαmRNA表达.结果:CLP组TNFα浓度、Ⅱ-6浓度、Ⅱ-10浓度、肝组织和血清NO浓度较假手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SD组间比较显示,REPS组TNFα、IL-6浓度较RLS组低,IL-10浓度REPS组较RLS组增高,肝组织和血清NO浓度REPS组较RLS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LP组小鼠肝细胞TNFαmRNA、IL-6mRNA、iNOSmRNA表达量均较假手术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LSD检验提示,RLS组TNFαmRNA、IL-6mRNA、iNOSmRNA表达量较REPS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P通过调控脓毒症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可以使体内促炎/抗炎反应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

  • 隐匿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Y100C位点替换的表达及其作用研究

    作者:贾晓坤;杨鹏华;李双霞;李银

    目的:探讨隐匿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Y100C位点突变与乙肝病毒隐匿性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构建含有隐匿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Y100C位点替换基因和野生型表面抗原基因的表达载体,转染HeLa细胞,培养一定时间后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中HBsAg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含有点突变基因的重组载体转染的细胞培养上清和提取物中HBsAg的表达量均低于含有野生型基因表达载体转染的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sAg蛋白Y100C位点替换降低了HBsAg的合成及分泌,可能参与隐匿性异性肝炎的发生和发展,下一步的研究可结合HBV全基因的研究,以期更好的阐明隐匿性乙型肝炎的机制.

  • 硫化砷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生长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田玮;丁文评;金星镜;张莲;陈思宇

    目的:研究硫化砷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HCT116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MTT法观察硫化砷对肿瘤细胞活性及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划痕实验观察硫化砷处理后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1ot、Real-time PCR检测硫化砷处理前后细胞内E-钙粘素、P53、Notch1蛋白的表达及相应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硫化砷对HCT116细胞有抑制增殖的作用,此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选取无毒剂量的硫化砷(1 μM)处理HCT116细胞24h后,细胞的迁移能力降低了52.00%±7.55%.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结果显示,硫化砷处理后,HCT116细胞内的E-钙粘素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P53蛋白水平增高,但对Notch1蛋白及mRNA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一定剂量范围的硫化砷能抑制HCT116细胞增殖,并能降低其迁移能力.硫化砷降低HCT116细胞的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P53蛋白的水平,从而增高E-钙粘素的表达实现的.

  • 酒精性心肌病大鼠心肌解偶联蛋白2表达及能量代谢变化

    作者:高艳辉;陈延军;刘广忠;张玉卓;吴建军;韦宏;贾静;钟丽华

    目的:观察心肌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在酒精性心肌病(alcoholic cardiomyopathy,ACM)时表达变化及对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三组,酒精组(A组,10只)、少量饮酒组(B组,7只)和对照组(C组,7只),三组给予相同饮食,酒精组通过采取逐渐增加饮用酒精浓度并长期定量摄入的方法建立ACM模型,少量饮酒组长期饮用少量低浓度酒精,对照组以水代酒.6个月后心脏彩超测定心功能;计算左室/体重指数;RT-PCR法测定心肌组织UCP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UCP2蛋白表达;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心肌三磷酸腺苷酸(ATP)、二磷酸腺苷酸(ADP)、单磷酸腺苷酸(AMP)和磷酸肌酸(PCr)含量.结果:酒精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均低于对照组和少量饮酒组(P均<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则高于对照组和少量饮酒组(P<0.01),左室/体重指数明显增加(P<0.01);酒精组UCP2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和少量饮酒组(P均<0.01);酒精组ATP、ADP、AMP和PCr较对照组和少量饮酒组明显减少(P均<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心肌组织ATP水平与UCP2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896,P<0.01).结论:ACM时心肌UCP2表达明显增加,导致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恶化心脏功能.

  • 炭疽毒素受体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作者:张连成;高丽华;郗永义;邵勇;贾康杰;胡显文;陈惠鹏

    肿瘤血管内皮标志物8(TEMS)和毛细血管形态发生蛋白2(CMG2)是已知的两个炭疽毒素受体,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当炭疽杆菌侵染细胞时介导炭疽毒素进入宿主细胞.这两个受体都是涉及到细胞外基质动态平衡的I型跨膜蛋白,并且都因为它们在血管生成或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增强而被发现.有研究发现TEM8能够调节内皮细胞迁移和血管形成,而CMG2则在内皮细胞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它们与整联蛋白同源性较高,但它们确切的生理功能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中,主要讨论这两种蛋白的结构和它们作为炭疽毒素受体介导炭疽毒素进入细胞的分子机制,然后我们简单探讨一下TEM8在靶向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抗血管生成和抗肿瘤疗法方面的研究进展,后我们展望了下一步炭疽毒素受体研究的热点-它们的配体及生理功能研究.

  • 蚕丝纳米纤维在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晓敏;马霄;何建新

    在组织工程中为关键的是提供理想的生物材料支架,而结构和功能仿生是组织工程支架重要的性能要求,但仿生组织工程支架的设计与构建必须由纳米纤维来实现.本文介绍蚕丝纳米纤维的性能特点,并通过国内外文献证实了家蚕丝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良特性,在组织工程领域广泛应用.然而,与家蚕丝相比,野蚕丝更利于细胞的黏附、生长,因此我们推测利用我国特有的野蚕丝素进行静电纺丝制取纳米纤维,有望在生物医学领域获得新的进展.

  • CUL4A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周辉;谭灿;陈虹;张李洋;肖玲

    Cullin4A (CUL4A)是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中泛素E3连接酶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UPS是细胞内蛋白降解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UL4A可以通过CUL4A-DDB1-E3途径调节细胞中的一些功能蛋白质,产生相应的作用.本文就CUL4A在基因组的稳定、细胞周期的调控、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胚胎发育、造血干细胞及脑缺血性损伤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 脊髓薄片器官型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乔久涛;孙崇毅;刘庆鹏;韩竹;刘艾芸

    脊髓薄片器官型培养技术是一项借助体外器官培养技术,通过活体切片机、微孔膜技术的应用,将脊髓一部分分离出来进行培养、研究的技术,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观察直观,且可长时间进行体外实验,便于施加实验因素等特点,为体外研究脊髓的生理、病理变化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新的途径,但是该项技术在国内目前应用、报道很少,而其应用价值极高,故本文就脊髓薄片器官型培养技术的发展、特点、方法、注意事项、应用等方面对该项技术做一综述.

  • 医学研究生临床生化专题全英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思考

    作者:张纪周;阚慕洁;刘畅;曹文华;夏洪;刘剑凯

    为培养高质量国际化有才能的医学研究生,对于已经学习过生物化学的国际医学留学研究生,开展了以与临床密切相关的生物化学专题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全英文授课的教学实践和课程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临床生化专题全英教学课程也可能适用于国内生物化学和医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继续研究和探索,以提高国内医学相关研究生的专业综合素质.

  • 医学生临床实习中细节意识的培养

    作者:罗国君;方晓霞;刘光健;王云甫

    具备细节意识是医生这个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医学生通过临床实习将完成医学生向医生角色的转变,而细节意识是这个过程中需要详细培养的重要能力和态度.经临床带教实践,临床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学生细节意识的培养,且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医学生顺利完成实习,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内容如下:①加强医学生职业外形塑造;②加强医学生沟通技巧的培养,提高学生沟通能力;③在临床技能操作中,养成注意细节的职业习惯.

  • 两种教学方法在护理专业人体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比较

    作者:凯赛尔江·多来提;古丽美热·艾买如拉;古丽尼沙·克力木

    目的:探讨A和B两神教学方法在护理专业人体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比较.方法:通过应用A和B两种教学法,对全日制护理学专科2010-2班和护理学专科2011-2班的人体形态学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和及格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采用A教学法的护理学专科2011-2班的高分为88分,低分为42,平均成绩为75.45分,标准差为10.34.采用B教学法的护理学专科2010-2班的高分为84分,低分为36,平均成绩为64.34分,标准差为11.65.对护理学专科2011-2班和2010-2班的平均成绩进行F检验,F=1.12<1.50,故P>0.10,方差齐,敌可用方差相等情形的两样本t检验,t=5.36>2.66,故P<0.01,两组平均成绩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A教学法的护理学专科2011-2班的及格率为81.54%,采用B教学法的护理学专科2010-2班的及格率为65.15%.对于以上两个班及格率进行卡方检验,x=4.49>3.84,故P<0.05,两组及格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果说明采用A教学法的护理学专科2011-2班的平均成绩和及格率明显高于采用B教学法的护理学专科2010-2班.结论:在人体形态学教学中,A教学法跟B教学法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A教学法自身也有不足之处.

  • 女大学生减肥行为及其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

    作者:孙海婷;罗正学;关可心;邱纯;王娜

    目的:了解当代女大学生的减肥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某大学600名女生进行相关调查.结果:①女大学生对体型的认知存在着错误导向,36%的女生根据体重来定义肥胖,55%的由感观上来判断是否肥胖,9%的由他人评价来判断肥胖的;其次,在减肥的动机上,22%的女生认为减肥的主要目的是身体健康,而78%的参与者认为是体型更美.②减肥效果与减肥的持续时间存在着高相关;③减肥者与不减肥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女大学生在体型的认知和减肥的动机上存在着错误导向,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女性健康减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疼痛患者的焦虑抑郁和患病行为的关系研究

    作者:张锋;杨业兵;谢敬聃;苗丹民

    目的:探讨不同疼痛患者的焦虑、抑郁和患病行为的关系,为疼痛患者临床心理诊断及心理干预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合作的方式,抽取北京、西安、重庆等10家医疗单位的513例疼痛患者进行门诊问卷调查,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患病行为问卷(IBQ)分别进行测量,对不同疾病种类疼痛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差异和患病行为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焦虑、抑郁和患病行为各维度进行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不同疾病种类疼痛患者HADS总分差异有显著性(F=3.20,P<0.05),其中焦虑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8,P>0.05),抑郁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5,P<0.01),癌症患者得分[(9.67±4.70)分]显著高于其他疾病种类;不同疾病种类疼痛患者IBQ总分差异有显著性(F=5.44,P<0.01),其中负性情绪因子得分(F=3.11,P<0.05)和患病角色因子得分(F=9.2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癌症患者得分高[分别为(9.50±3.68)分和(8.10±1.82)分],显著高于其他疾病种类,行为反应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0,P>0.05);(2)负性情绪和行为反应因子均与焦虑和抑郁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max=0.517,P<0.01;rmin=0.305,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焦虑和抑郁的首要影响因素为行为反应因子(分别为Beta=0.323和Beta=0.368),患病角色在抑郁维度上未进入回归方程.结论:不同疾病种类疼痛患者焦虑、抑郁和患病行为存在差异,患病行为对疼痛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 线性时频分析在ECG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谢斌;严碧歌;兰正康;马世文;车晓燕

    目的:心电信号(Electrocardio-signal,ECG)是人体中重要的生物信号之一,是一种具有非平稳性和非线性特性的信号.分析ECG信号是诊断心脏疾病的有利工具,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本文探讨短时Fourier变换(STFT)和离散小波变换(DWT)这两种时频分析方法在ECG信号分析中的应用.方法:本文采用麻省理工学院的MIT-BIH数据库中提供的数据,运用MATLAB软件编程,讨论短时Fourier变换和离散小波变换在ECG信号分析中的应用.结果:通过编程,做出了正常ECG信号和失常ECG信号的短时Fourier变换的时域图和频谱图以及正常ECG信号和失常ECG信号的单级离散小波变换的结果.结论:正常ECG信号和失常ECG信号的STFT变换的时域图和频谱图都能反应出信号的频率和时间的变化关系.但是,正常信号和失常信号的频率和时间有明显不同,正常信号的能量随时间和频率的变化关系有序整齐,而且周围有较少的杂波;失常信号的能量随时间和频率的变化关系杂乱,而且周围存在较多的杂波.通过离散小波变化后,正常信号和失常信号均产生了不同的离散小波系数,根据不同的离散小波系数,可以很容易判断正常信号和失常信号的区别.

  • 分析建设研究型医院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杨坤;郭晓东;刁天喜;李进

    研究型医院是以医疗技术及医学知识为基础,坚持以临床医疗工作及科研教学为基本任务,以此来创新科学研究、培养优秀人才,不断地推动人类健康与卫生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推动临床的诊治水平,并且以完善及制定临床医学规范与标准为标志的新型医院.研究型医院在实践过程中要努力完成人才队伍的建设,对后勤服务保障进行优化,坚持教、医、研的发展齐头并进以及累积经验等.发展永远都是硬道理,离开了发展或者是发展的慢了,那么就谈不上科学发展,但要想快速发展,就必须建立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等方面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实现结构、效益、质量以及速度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因此,我们要立足快速发展,发展中的战略机遇要紧紧抓牢,要着眼实现跨越并坚持科学发展,这样我们与世界顶尖水平的差距才能快速缩小.文中对建设研究型医院的一些主要措施以及基本发展思路进行了表述,以供相关参考.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