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현대생물의학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6273
  • 国内刊号: 23-1544/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14-12
  • 曾用名: 生物磁学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申宝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西宁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PAI-1水平的影响

    作者:汪发莲;杨生仁;李舜君;孙成芝;杨君慧

    目的:研究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西宁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1 (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瑞格列奈、二甲双胍单独治疗和两药联合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PAI-1水平.结果:联合用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瑞格列奈组(71.87%)和二甲双胍组(75.00%)(P<0.05);瑞格列奈组和二甲双胍组治疗6周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PAI-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单独用药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联合治疗组上述指标均较单独用药明显降低(P<0.05).联合治疗期间低血糖和胃肠不适的发生率较单独用药无明显升高.结论: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可较单药治疗进一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PAI-1水平,这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液凝固程度,减少血管相关并发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糖原合成激酶3β与乙肝病毒胎盘组织感染的关系

    作者:赵姝妤;吕楠;孙玉红;褚晓丹;李闫;白晓旭;陈萱

    目的:初步探讨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与乙肝病毒胎盘组织感染关系,为进一步研究乙肝病毒在宫内感染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选择2011年-2012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剖宫产结束妊娠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HBsAg+)孕妇60例(实验组),正常妊娠孕妇的胎盘组织20例(对照组).于分娩前留取孕妇肘静脉血,分娩时留取脐血及胎盘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实验组静脉血及脐带血的乙肝五项与HBV-DNA定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实验组中HBsAg的表达及分布;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GSK3β的分布及表达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60例HBsAg(+)产妇中,37例脐带血HBsAg阳性,12例脐带血HBV-DNA阳性;实验组胎盘组织中均检测出HBsAg、GSK3β蛋白表达,且随着血清HBV-DNA漓度增高,HBsAg与GSK3β的表达均呈增高趋势(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胎盘组织中均可检测出凋亡细胞,实验组的凋亡程度低于对照组,随HBV-DNA滴度增高,凋亡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在乙肝病毒的垂直传播过程,HBsAg可能通过GSK3β抑制胎盘细胞凋亡,影响正常胎盘组织的屏障功能,可能是造成宫内感染的相关机制.

  • 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焦文文;刘娅萍;柴春艳;延华;王婷

    目的:探讨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入院病历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106名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成分两组,每组53例.治疗过程中,给予多巴丝肼片治疗的患者记为对照组(53例);给予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的患者记为观察组(53例).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总疗效、UPDRS评分、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探讨其临床治疗价值.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UPDRS各项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UPDRS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C反应性蛋白、血清降钙素原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凌玲;王素娟;龙再菊;陈丽蓉;陶凤杰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9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性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并分析PCT,CRP及IL-6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CT水平为(1.24± 0.23)ng/mL,对照组PCT水平为(0.12± 0.10)ng/mL,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CRP水平为(105.27± 19.93)mg/mL,对照组CRP水平为(7.62±2.97)mg/mL,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L6水平为(248.15± 35.60)ng/mL,对照组IL-6水平为(144.05±20.26)ng/mL,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PCT,IL-6及CRP水平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r=0.301,0.468,0.413,P<0.01).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PCT,CRP及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其水平变化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因此,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应予以重视.

  • 16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常子维;朱华峰;冯苗娟;苏小丽;侯丽萍;董莹;李丽宁;于书春;高山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方法,采用四色流式细胞仪分析16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瘤细胞免疫表型特征.结果:160例MM患者中CD38、CD138均为阳性,CD7、CD34、CD3、CD10均为阴性,其他抗体阳性率分别为CD56(61.5%)、CD117(18.8%)、CD19(6.5%)、CD20(12.5%)、cKappa(71.0%)、cLambda(76.3%)、CD81(58.1%)、CD45(46.9%)、CD27(14.3%)、CD28(17.4%)、CD33(21.4%).CD20在小于60岁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60岁以上患者[(78.91± 16.84)% vs (38.31±11.29) %(P<0.05),CD28在大于60岁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小于60岁的患者[(70.81±19.44)%vs(43.97±11.25)%](P<0.05).CD28、CD45在女性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男性患者[(71.75±25.20)% vs (47.25±12.04)%](P<0.05)、[(74.04± 19.07)% vs (48.42± 25.10)%](P<0.05).CD20的表达在Ⅲ期患者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84.82±11.25)% vs(42.01± 7.15)%](P<0.05),而CD117的表达与此相反[(49.13± 14.06)% vs (77.07±25.92)%](P<0.05).在女性患者中,CD81的表达在60岁以上的患者中明显升高[(43.87±24.43)% vs(74.59±22.94)%](P<0.05).在小于50岁的患者中,女性CD117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83.4±0.42)% vs (45.75± 2.19)%](P<0.05),而CD81的表达与此相反[(39.20± 24.14)% vs(81.52±22.05)%](P<0.05);在51~60岁的患者中,男性患者CD33的表达明显高于女性[(94.53±3.06)% vs (45.37±15.28)%](P<0.05);在60~70岁的患者中,各分子的表达在男女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在大于70岁的患者中,男性CD117的表达明显高于女性[(70.40±31.40)%vs (53.50±29.98)%](P<0.05),而cKappa的表达与此相反[(32.58± 13.90)% vs (76.98±22.42)%](P<0.05).结论:骨髓瘤细胞表达以CD38、CD138抗原为主,仅部分患者可伴有抗原CD56、CD117、CD19、CD20、cKappa、cLambda、CD81、CD45、CD27、CD28、CD33的表达.

  • 载脂蛋白Eε4等位基因与急性脊髓损伤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乔久涛;刘艾芸;孙崇毅;陈天新;孙崇然;李明;王冬艳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载脂蛋白Eε4等位基因与急性脊髓损伤(ASCI)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方法,检测2012年5月-2015年10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的50例(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5例)颈段(C3-C8)脊髓损伤的中国汉族患者载脂蛋白E ε4等位基因的遗传学状态,并以ASIA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标准为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分析中国汉族人群中载脂蛋白Eε4等位基因与急性脊髓损伤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运动方面,载脂蛋白Eε4阴性的患者恢复情况显著强于载脂蛋白Eε4阳性的患者恢复情况(mean 6.1vs 3.7,P=0.04).而在针刺觉方面,载脂蛋白Eε4阴性的患者恢复情况显著弱于载脂蛋白Eε4阳性的患者恢复情况(mean 4.0 vs 6.1,P=0.03).在轻触觉方面,载脂蛋白Eε4阴性和阳性患者的恢复情况没有显著的差异(mean 7.4 vs 5.9,P=0.28).结论:中国汉族人群中载脂蛋白Eε4等位基因与ASCI的预后密切相关:载脂蛋白Eε4阳性不利于患者运动的恢复,利于患者针刺觉的恢复.

  • 经桡动脉心导管术诊断和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夏菲;覃杰;郑小俊;朱柳;刘燕;胡晓雷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介入诊治冠心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503例患者进行了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治,其中包括心绞痛患者1218例,心梗患者268例,二尖瓣和/或动脉辩手术前对冠状动脉进行解剖学评估17例,观察患者手术安全性、成功率以及与经桡动脉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病率.结果:介入治疗成功率为93.1%(1400/1503),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为桡动脉穿刺失败(39例),严重桡动脉痉挛(42例),右锁骨下动脉不同程度的弯曲(18例),近端严重狭窄(14例).术后有14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瞬时缺血性病变),60例出现有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43例出现静脉血栓,77例出现血肿,88例出现桡动脉梗阻.结论:经桡动脉途径是一种安全、有效、患者更容易接受的冠心病介入诊治方法.

  • 产前B超诊断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超声特征观察

    作者:段亚萍;任容;张婧;杨红英;李冰凌

    目的:探讨产前B超对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4例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B超特征,并对比病理结果.结果:4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胎儿中,1例室间隔缺损,3例四腔心切面正常.左右两室流出道切面情况:4例胎儿大动脉与心室连接关系存在异常,2例胎儿室间隔膜部存在缺损症状.三血管气管切面情况:4例胎儿均仅可见2条血管.结论:对左右两心室流出道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进行观察可得,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具有较为明显的B超特征,产前对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进行B超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建议在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 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陶翠;康健;张妮;陈黎明;徐兰英

    目的:探讨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手术后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治疗的9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急诊手术组(49例)和择期手术组(48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平均二尖瓣压力差(mMPG)、肺动脉平均压(mPAP)、左室舒张末径(LVDEd)、左室收缩末径(LVSEd)、左房内径(LAd)以及半年内心衰再住院率.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LVDEd,LVSEd及LAd均低于手术前,且急诊手术组患者LVDEd,LVSEd及LAd均低于择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mMPG及mPAP均低于手术前,且急诊手术组患者mMPG及mPAP均低于择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手术组患者术后6个月心衰再住院率(2.04%)低于择期手术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时机的选择对于行经皮冠脉介入手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与择期手术效果相比,急诊手术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左室重构,减少心衰再住院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胃溃疡患者血清多肽类激素及胃粘膜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康健;康丽丽;于浩;陶翠;陈黎明

    目的:分析胃溃疡患者血清多肽类激素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的患者103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胃动素(MTL)、肾上腺髓质素(AM)、胃肠激素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CGRP),以及胃黏膜中血管活性肠肽(VIP)、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P物质(SP)水平.结果:胃溃疡患者血清Gas,AM及MTL明显高于对照组,而SS及CG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活动期患者血清Gas,AM及MTL明显高于愈合期及瘢痕期患者,而SS及CGRP低于愈合期及瘢痕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愈合期患者血清Gas,AM及MTL高于瘢痕期患者,而SS及CGRP低于瘢痕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患者胃粘膜内5-HT,SP及NE明显低于对照组,而VIP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活动期患者胃粘膜5-HT,SP及NE明显低于愈合期及瘢痕期患者,而VIP明显高于愈合期及瘢痕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愈合期患者胃粘膜5-HT,SP及NE明显低于瘢痕期患者,而VIP明显高于瘢痕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患者血清多肽类激素及胃黏膜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变化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对胃溃疡的诊断及疗效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 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廖重五;马苏;宋涛;郑晨;申亚伟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LC)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住院时间、胃肠道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较早,且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4.0%)低于对照组(5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对于改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出血少损伤小,术后恢复好,适于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慢性心力衰竭院内感染病原菌监测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建华;李辉;赵慧英;田洪森;刘津军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医院感染的现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CHF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5年9月中心医院及开发区分院收治的390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HF患者是否发生医院内感染将其分为观察组(感染患者41例)和对照组(未感染患者349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分析CHF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CHF患者中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10.51%(41/39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19例(46.34%)和泌尿道12(29.27%)为主;前三位的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14株(29.79%)、大肠埃希菌11株(23.40%)和肺炎克雷伯菌8株(17.02%);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均具有药物敏感性;年龄≥60岁(OR=2.26,P<0.05)、住院时间≥2两个月(OR=5.12,P<0.05)、有侵袭性操作(OR=7.45,P<0.05)、病程长(OR=4.36,P<0.05)是CHF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CHF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年龄≥60岁、住院时间≥ 2个月、侵袭性操作及病程>5年是CHF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当针对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药敏实验结果,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对策,有效控制及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老年重症肺炎接受机械通气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短期预后的关系

    作者:哈迪娜·热马赞;张建军;王晓敏;沙米啦·吐尔逊;喻露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接受机械通气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将97例老年重症肺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按照入院第28h的预后分为死亡组(n=34例)和存活组(n=63例),同时按照肺炎严重指数(PSI)和CURB-65评分将患者分为Ⅳ级组(90~130分)(n=29例)和Ⅴ级组(>130分)(n=68例);CURB-65评分2分组(n=31例)和CURB-65评分3~5分组(n=66例);比较各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入院第1d、3d、7d的血清hs-CRP水平的差异,分析血清hs-CRP水平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时间、CURB-65评分、PSI、血清白蛋白(ALB)、降钙素原(PCT)、血乳酸(Lac)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死亡组患者入院第1d、3d、7d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死亡组(P<0.05);PSI中Ⅴ级组,CURB-65评分3~5分组中入院第1d、3d、7d的血清hs-CRP水平亦高于Ⅳ级组和CURB-65评分2分组.血清hs-CRP水平是患者近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后第1d、3d、7d的血清hs-CRP水平患者死亡的ROCAUC分别为0.844、0.914、0.772,佳诊断截点分别为51.76 mg/L、92.56 mg/L及49.38 mg/L.结论:血清hs-CRP水平是老年重症肺炎接受机械通气患者近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动态检测血清hs-CRP变化对评估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对比

    作者:景瑞军;李汉杰;葛鹏;王智;陈鑫

    目的:对比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2005年1月到2015年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食管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都行食管癌切除术,同时对照组给予全胃代食管手术,治疗组给予管状胃代食管术,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指标、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完成手术,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减压时间及术后闭式引流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3个月反流性食管炎、胃排空障碍、胸胃综合征、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一般状况、治疗相关症状、社会影响、情感活动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全胃代食管术,管状胃代食管术在治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与推广.

  • 减压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疗效

    作者:王晓锋;程福宏;翁润民;张俊斌;杨杰

    目的:探讨减压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了8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患者,年龄20-67岁,采用减压AF系统内固定方式治疗,对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12个月的伤椎椎体高度比,Cobb's角,Frankel标准分级,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等指标进行检测,以评价减压AF系统内固定的疗效.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的伤椎体高度比值明显升高,Cobb角值明显下降(P<0.05).术后6个月与12个月伤椎椎体高度比值和Cobb角值改善情况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恢复方面,16例恢复到了E级,术后A级有4例未恢复,Frankel分级为A的患者术后有效恢复率为90.2 %;B级有2例未恢复,B级术后有效恢复率89.5%.C级和D级术后有效恢复率均为100%.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的VAS和ODI值均低于术前分值(P<0.05),且术后12个月ODI值与术后6个月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减压AF系统内固定法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及脊髓神经损伤情况具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术后痛觉感受明显降低,下腰功能恢复良好,治疗效果满意.

  • 地氯雷他定片与匹多莫德片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2及IL-4水平的影响

    作者:丁黎;杨景煜;郝雁杰;郭静;徐平

    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匹多莫德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2及II-4水平的变化.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1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6例,其中治疗组给予口服地氯雷他定片与匹多莫德片治疗,对照组单独口服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及IL-4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82.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2水平升高,IL-4水平降低,且治疗组改变相比对照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匹多莫德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IL-2水平及降低IL-4水平有关.

  • Survivin及Anx-A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夏芊;陈永亮;张荣强;李玉华;张丽洁

    目的:探讨Survivin及Anx-A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癌病例4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染色法检测Survivin及Anx-A1在肝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Survivin及Anx-A1的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urvivin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6.67%,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7.78%;Anx-A1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6.67%,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89%;Survivin及Anx-A1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级患者肝癌组织中Survivin与Anx-A1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1),肿瘤分级越高,Survivin与Anx-A1表达水平越高.结论:Survivin及Anx-A1的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用于肝癌的辅助诊断.

    关键词: 肝癌 survivin Anx-A1
  • BDNF与T2DM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大伟;陈金妮;曹晓琳;张全鹏;罗明英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与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2,T2DM)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相关性研究.方法:纳入T2DM及DPN患者各45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BDNF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患者BDNF表达水平变化的相关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DPN组病程、FBG、HOMA-IR、BDNF分别为(12.16± 5.84)年、(10.24± 3.93)mmol/L、(3.75± 2.02)、(3.43±0.94),T2DM组病程、FBG、HOMA-IR、BDNF分别为(7.43±5.29)年、(8.19±3.35)mmol/L、(2.69±1.84)、(4.91±1.67),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程、感觉阈值与BDNF表达水平相关(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DNF表达水平与HOMA-IR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DPN患者BDNF水平明显降低,其水平与感觉阙值、病程、HOMA-IR呈现负相关.

  •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胎盘前置状态中孕引产的疗效观察

    作者:姚念玲;何华;李佳;吕小慧;陈必良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胎盘前置状态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孕14~24周胎盘前置状态需要终止妊娠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5例先行子宫动脉栓塞术,3小时后给予利凡诺100 mg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联合口服米非司酮150 mg(A组),17例行常规剖宫取胎术(B组),比较两组的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结果:A组产后平均出血量为284.53±33.74mL,平均住院时间为3.8± 0.7天;B组平均产后出血量为546.07±40.69mL,平均住院时间为6.4±0.3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可用于胎盘前置状态的中孕引产,而且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可保护女性生殖生理功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动态监测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产物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程鹏玲;于春丽;宋闰宇;王静娜;刘振坤

    目的:动态监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产物水平,探讨其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15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病例组)和1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发病24 h内、3d、7d及14d时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XTO)和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测定两组的血清氧化应激产物超氧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并分析血液炎症因子与氧化应激产物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病例组血清IL-6、TNF-α、SOD及MDA水平高于对照组,并在发病后7d各指标水平达到高,发病后14d各指标水平低于发作≤ 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出血组血清IL-6、TNF-α、SOD及MDA水平高,中量出血组其次,小量出血组各指标水平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血清IL-6、TNF-α、SOD及MDA水平均高,中型组其次,轻型组各指标水平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产物水平有助于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及评估预后,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 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率变异性特点及美托洛尔对其的影响

    作者:高秀荣;孙丽君;吉宗珊;李爽;王春梅

    目的:了解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发病中的作用及其用于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的价值;了解美托洛尔对UAP患者HRV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UAP患者、SAP患者和健康人各60例做动态心电图检查,经Holter软件分析进行HRV时域指标的比较.UAP组动态心电图检查后加用美托洛尔25-50 mg/d(分两次口服),20天后重复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①UAP组与正常组比较各项指标均降低(P<0.01).②正常人HRV具有昼夜节律变化的特点,UAP组HRV昼夜节律变化性降低.③UAP病人服用美托洛尔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得到改善.结论:1.UAP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活性主要是副交感神经活性受损,交感神经活性相对占优势.2.无合并症的UAP病人HRV呈昼夜节律性降低.3.美托洛尔可改善UAP患者HRV.

  • 高浓度葡萄糖对体外培养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董丹丹;张艳萍;杜晓洋;邢晓琳;杨蕊芳

    目的:探讨高浓度葡萄糖对体外培养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胰岛细胞原代培养,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处理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RT-PCR方法检测Bax及Bcl-2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5.5 mmol·L-1,11.1 mmol·L-1和22.2 mmol·L-1葡萄糖处理后,胰岛细胞活性分别下降到78.08%±2.29%、58.39%±3.13%和36.05%±2.63%,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oechst-PI染色结果显示随着葡萄糖作用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数量也增加;RT-PCR显示胰岛细胞经不同浓度葡萄糖处理后,Bax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Bcl-2 mRNA表达下调(P<0.05);电镜观察结果显示随着葡萄糖作用浓度的增加,胰岛细胞超微结构损害程度依次加重.结论:高浓度葡萄糖能明显引起胰岛细胞活性的下降,诱导凋亡反应的发生,凋亡机制与Bcl-2家族蛋白相关.

  • 趋化因子CCL2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丹;田孝祥;张效林;高乃婧;闫承慧

    目的:探讨CC类趋化因子配体2(C-C motif ligand2,CCL2)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UVECs细胞,将HUVECs铺至6孔板中,待细胞融合至80-90%时,将CCL2过表达载体[pcDNA3.1 (+)-CCL2]及CCL2小分子干扰RNA(si-RNA)分别转染到HUVECs中,于转染后12h、24h和48 h收集细胞进行RNA及蛋白提取.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UVECs中CCL2及ICAM-1基因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HUVECs中CCL2及ICAM-1蛋白表达.结果:(1)与pcDNA3.1(+)组相比较,pcDNA3.1 (+)-CCL2组中CCL2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与si-Control组相比较,si-CCL2组中CCL2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2)与对照组比较,pcDNA3.1 (+)-CCL2组明显增加HUVECs中ICAM-1的mRNA及蛋白表达,而si-CCL2组显著抑制HUVECs中ICAM-1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CCL2能增加HUVECs中ICAM-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为深入认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Vsig4和免疫球蛋白Fc段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纯化

    作者:郑芳;罗思羽;韩燕;张富军;温玉荣

    目的:本项目将通过构建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CHO)真核表达系统获取小鼠Vsig4膜外端和免疫球蛋白IgG3a-Fc段的融合蛋白,鉴定Vsig4-Fc和Vsig4纳米抗体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重合延伸PCR法融合小鼠IgG3a-Fc和Vsig4胞外段的基因序列,将该融合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中并转染CHO细胞.Western blotting鉴定转染细胞上清中的目标蛋白,通过连续两次亚克隆筛选,获得高表达小鼠Vsig4-Fc融合蛋白的单克隆,之后大量培养增殖转染细胞并收集细胞培养上清,选择Protein A柱纯化方法纯化Vsig4-Fc蛋白,后经ELISA法鉴定Vsig4-Fc和纳米抗体的结合能力.结果:在CHO细胞中成功构建了小鼠Vsig4-Fc真核表达稳转系,并且在真核表达体系中获得可表达15 mg/L的双分子结构Vsig4-Fc的稳定转染细胞系.经鉴定小鼠Vsig4-Fc融合蛋白能与Vsig4纳米抗体结合.结论:重合延伸PCR法使得Vsig4和Fc基因片段的融合更为高效,两次亚克隆筛选优势细胞系大幅提高了真核蛋白的表达量,为进一步研究Vsig4的生物学功能奠定重要基础.

  • 茶色素对人肺鳞癌细胞株SK-MES-1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王双;吴迪;魏斌;孙海霞;刘丹丹

    目的:探讨茶色素对人肺鳞癌细胞株SK-MES-1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以超声细胞破碎法提取茶色素并计算得率.常规培养SK-MES-1细胞株,采用噻唑蓝溴化四唑(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5、2.5、1.25、0.625、0.3125 mg/mL)茶色素作用24、48 h对SK-MES-1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计算生长抑制率及IC50;以流式细胞术(FCM)荧光双染法(Annexin V/PI)观察茶色素对SK-MES-1细胞株凋亡的影响.结果:茶色素提取得率为7.35%.MTT实验结果显示随茶色素浓度增高和培养时间延长,其对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也相应升高,即呈现剂量-时间依赖性,24h和48h处理的IC50分别为2.353 mg/mL和1.494 mg/mL.流式细胞术检测作用24h细胞凋亡,空白对照、0.625 mg/mL和1.25 mg/mL剂量组的SK-MES-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7%、20.37%和25.25%.结论:茶色素可促进SK-MES-1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

  • EGFL7基因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王爱岳;李强;许琼冠;刘达远;徐鹏翔;余丹

    目的:构建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7)基因RNA干扰(RNAi)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方法:参照小分子干扰RNA的设计原则,应用OligoDesigner 3.0软件设计三条靶向人EGFL7基因的RNA干扰序列(hEGFL7-RNAi),并将其分别插入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慢病毒载体pLV3中,获得重组质粒,与包装质粒pRsv-REV、pMDlg-pRRE和pMD2G共同转染293T细胞,包装产生重组慢病毒,培养72 h后,应用qRT-PCR检测慢病毒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后靶基因mRNA的水平,以评价其基因沉默效果.结果:筛选出3条人EGFL7基因的RNAi序列,分别包装出重组慢病毒,其滴度分别为1× 108、2× 108和5×108TU/mL,将其转染入HUVEC后,EGFL7mRNA表达均受到明显抑制(P<0.05).结论:成功筛选出三条针对人EGFL7基因的RNAi有效靶序列,并成功构建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证明该序列可沉默HUVECs中EGFL7基因的表达.

  • 细辛肾毒性与细辛剂型剂量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牛卉;郑柳;赵晓冰;潘磊;柳威;孙远岭;李继君;刘忠

    目的:研究细辛的肾毒性及其与细辛剂型剂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灌服蒸馏水为空白对照,分别以不同剂量的细辛水煎剂、细辛散剂和麻黄附子细辛汤复方为受试药物,连续60天给SD大鼠灌胃给药,通过检测尿蛋白、血清肌酐、血尿素氮等生化指标和观察组织切片,评价细辛不同使用方式对大鼠肾脏的损伤作用.结果:细辛散剂组在3.0g·kg-1·d-1的给药剂量下,各生化指标与空白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大鼠肾脏组织受到严重损伤,并普遍死亡;在1.5 g·kg1·d-1的给药剂量下,同样引起了大鼠肾组织的明显损伤;在0.3 g·kg-1·d-1的给药剂量下,大鼠肾组织未表现出损伤,且生化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当细辛生药量达到33.0 g·kg-1·d-1时,细辛水煎剂组方表现出轻微的肾组织损伤,在16.5 g·kg-1·d-1和3.3g·kg-1·d-1剂量下,细辛水煎剂组未表现出肾组织病理变化,生化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对麻黄附子细辛汤而言,在细辛生药用量达到16.5g·kg-1·d-1时,开始出现大鼠轻微肾损伤,而在3.3 g·kg-1·d-1剂量下未表现出肾组织病理变化,生化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也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大鼠中,肾脏是细辛致毒的靶器官之一,并且大鼠肾损伤与细辛用法用量密切相关,散剂的毒性显著强于水煎剂和复方麻黄附子细辛汤.

  • 植物源β-葡萄糖苷酶活性检测方法学研究

    作者:金璐;王彦;薛芸;杨婵;阎超

    目的:来源于植物β-葡萄糖苷酶活性检测的方法学研究.方法:以对硝基苯基β-D-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β-葡萄糖苷酶为催化剂催化底物生成对硝基苯酚,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对硝基苯酚的含量,根据生成的对硝基苯酚含量计算酶活性,并对此进行方法学研究.结果:对硝基苯酚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催化反应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反应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05%;方法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8%;方法耐用性考察中,酶活性均大于1200 U/g,九个不同方法参数的酶活性相对标准偏差为4.6%;中间精密度实验中,十二份样品酶活性的相对标准偏差为6.6%;稳定性实验中,β-葡萄糖苷酶与底物反应后,放置0小时、16小时、22小时后,测定的酶活性均大于1200 U/g,相对标准偏差为1.1%.结论:此方法线性较好,有良好的方法重复性、精密度、中间精密度、耐用性和溶液稳定性,适用于来源于植物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检测.

  • 分子氢对糖尿病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刘国丹;韩清;高翔春;王进;田苗

    目的:研究分子氢对糖尿病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1 00 ng/mL的LPS诱导视网膜小胶质细胞,同时将两组细胞分别置于正常培养环境和含有饱和氢培养环境下培养36小时.RT-PCR检测小胶质细胞中miR-9、miR-21和miR-199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定TLR4信号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miR-9、miR-21在分子氢作用后明显下调,而miR-199在分子氢作用后下调不明显.并且,小胶质细胞活化后TLR4途径相关信号蛋白的表达增加,在分子氢处理后Myd88和IKKβ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而NF-κB蛋白的表达前后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分子氢对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的炎症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氢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对Myd88介导的TLR4炎症信号通路的调节及通路中部分miRNA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抗炎作用的机制.

  • 多发性骨髓瘤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毅;邓玲;聂代蓉;陈永平;牟庆云;钟晖;向靓

    多发性骨髓瘤起源于后生发中心的B细胞,是一种不可治愈的慢性进展性骨髓浆细胞恶性肿瘤,约占血液系统肿瘤的10%.多发性骨髓瘤存在明显的遗传学改变,其早期的遗传学改变是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位点的易位,而这些易位常常导致11q13区域的cyclin D1、4p16.3区域的FGFR3/MMSET、16q23区域的c-maf、6p21区域的cyclin D3等癌基因的失调,同时还存在抑癌基因位点13q14的丢失以及13号染色单体的缺失,这些染色体异常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并且N-RAS、K-RAS的突变,以及c-Myc改变等继发性的改变和癌基因的活化等也与疾病的进展密切关联.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该病的遗传学改变认识进一步加深.本文对多发性骨髓瘤的遗传学改变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指导临床有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效评估预后提供参考.

  • 药用山蚂蝗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作者:吴瑶;傅本重;杨永进;黄欣媛;李国元

    由于在中药中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对豆科Leguminosae山蚂蝗属Desmodium Desv.植物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山蚂蝗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萜类、甾醇类、烷类及各种烷衍生物等,具有抗氧化性、抗炎、镇痛解热、抗菌、抗虫、抗心脑血管疾病等药理活性.本文对山蚂蝗属中小槐花、广东金钱草、三点金、小叶三点金、假地豆、大叶山蚂蝗、饿蚂蝗等药用植物的研究进行总结,综述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提供参考.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