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

    作者:周文胜;徐杰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它严重危害着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影响.采用微创的方法进行积极治疗,对于缓解疼痛,纠正胸腰椎后凸畸形,防止长期卧床造成的进一步骨质疏松、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截骨矫形后腹部变化及消化功能的改变

    作者:赵陆;刘超;张永刚;郑国权;唐翔宇;张国莹;付君;郭鸿飞;毛克亚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后凸畸形患者截骨矫形术后腹部变化及消化功能的改变.方法:2009年1月~2013年7月在我院行截骨矫形术的AS后凸畸形患者53例,其中男48例,女5例.均采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治疗,截骨节段为L1~L3.在术前及术后18个月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脊柱大后凸Cobb角(GK),在全脊柱三维CT重建图像上测量正中矢状面腹部面积(AMSPA)、正中矢状面剑突到脊柱前缘的短距离(MD)及肝门、两侧肾门、脾门到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记录术前、术后18个月体重、ODI及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SRS-22)量表评分.术后18个月对患者消化功能进行评估,食量增加不明显为A组,食量明显增加为B组;大便频率无明显改变(3~4天1次)为1组,大便频率改善明显(1~2天1次)为2组.结果:术后18个月53例患者ODI及SRS-22量表评分较术前改善明显(P<0.05),GK较术前明显变小(P<0.05),MD、AMSPA和体重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肝门、脾门、左侧肾门到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均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右侧肾门到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29例患者大便频率较术前有所增加,24例改善不明显;33例食量较术前明显增加,20例食量增加不明显.术后18个月1组与2组患者的年龄及病程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与B组的年龄、病程均无明显差异(P>0.05),1组GK明显大于2组(P<0.05),A组GK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对AS后凸畸形患者,通过截骨矫形手术可以缓解脊柱屈曲对脏器的挤压、改善受挤压脏器的位置;术后患者消化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 男女性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临床特征及生活质量的比较

    作者:季明亮;钱邦平;邱勇;王斌;俞杨;朱泽章;胡俊

    目的:探讨男女性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临床特征及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3年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51例AS患者,其中男31例,女20例,年龄21~62岁,平均40.6岁。所有患者均填写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巴氏AS疾病活动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巴氏AS 功能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BASFI)、巴氏AS 计量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metrology index,BASMI)、巴氏 AS 总体评分(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global score,BAS-G)、巴氏 AS 放射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radiology index,BASRI)及SF-36量表;同时记录其发病年龄、病程、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人类白细胞抗原-B27亚型(HLA-B27);在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全脊柱大后凸角(global kyphosis,G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骨盆投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ing,PT)及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比较男性组与女性组发病年龄、病程、ESR、CRP、HLA-B27阳性率、TK、GK、LL、SVA、PI、PT、SS、ODI、BASDAI、BASFI、BASMI、BAS-G、BASRI及SF-36量表各维度之间的差异。结果:男女比例为1.6∶1。与男性组比较,女性组发病年龄较晚、病程较短、ESR和CRP水平较高及HLA-B27阳性率较低(P<0.05)。与男性组比较,女性组表现出较高的ODI、BASDAI、BASRI 评分及较低的BASMI 评分(P<0.05),两组BASFI及BAS-G无统计学差异(P>0.05)。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中,与男性组比较,女性组表现出较大的GK、SVA(P<0.05),两组TK、LL、PI、PT及SS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SF-36量表各维度中,女性组情感职能得分、精神健康得分低于男性组,而生理功能得分、社会功能得分高于男性组(P<0.05),两组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状况及活力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行手术治疗的AS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6∶1。与男性AS患者相比,女性患者病情较重,且发病年龄较晚,病程较短。此外,男性AS患者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受到明显的限制,而女性AS患者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受到明显的损害。

  • 肋椎关节损害对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鑫强;钱邦平;邱勇;朱泽章;蒋军;季明亮;冯帆;胡俊;汪飞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肺功能损害的模式,探讨其肺功能与肋椎关节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004年4月~2011年12月采用截骨矫形术治疗45例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男41例,女4例,年龄22~60岁,平均34.6岁;病程3~37年,平均13.5年.后凸Cobb角55°~120°,平均83.5°.患者术前均行肺功能检测;根据患者术前CT评估其肋椎关节损害程度,并分为0、1、2、3、4共5级,对存在肺功能障碍伴肋椎关节损害的患者根据关节损害程度分组,1、2级为A组,3、4级为B组,对两组间肺功能参数进行比较;并对肋椎关节损害程度与术前Cobb角、年龄、病程和肺功能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7例肺功能正常;38例(84.4%)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障碍,其中轻度13例,中度22例,重度3例;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23例,阻塞性2例,混合性13例.41例(91.1%)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肋椎关节损害,其中1级7例,2级13例,3级18例,4级3例.B组患者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及30倍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30)等肺功能参数的实际值与预测值的百分比明显低于A组患者(P<0.05).肋椎关节损害程度与后凸Cobb角呈正相关(r=0.43,P=0.024),而与患者年龄和病程无明显相关性(r=0.08,0.44,P>0.05);VC、FVC及FEV1*30等参数的实际值与预测值的百分比均与肋椎关节损害程度有负相关性(r=-0.49,-0.35,-0.39,P<0.05).结论: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肺功能障碍较为常见,损害程度以中度通气功能障碍为主,损害类型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肋椎关节损害是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肺功能损害的一个影响因素.

  •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的危险因素与临床意义

    作者:赵师州;钱邦平;邱勇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腰椎后凸畸形矫形术后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的危险因素及表现形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矫形手术且随访大于2年的133例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男性118例,女性15例,年龄35.1±9.8岁(18~63岁).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截骨方式和椎体融合节段.术前、术后及每次随访拍摄全脊柱正侧位片,并测量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倾斜度(pelvic tilt,PT)、骨盆投射角(pelvicincidence,PI)和近端交界角(proximal junctional angle,PJA).根据HA将患者分为HK组和非HK组,利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对比两组间临床资料及影像学参数.结果:133例患者平均随访3.6±2.2年(2.0~15.0年),11例发生PJK,平均在术后随访3.7年(0.3~15.0年)发生,PJA从术前5.5°±9.7°进展至21.2°±9.5°.PJK组手术年龄低于非PJK组(P<0.01),PJK组行SP0人数比例高于非PJK组(P<0.01).PJK组术前PJA和SVA均低于非PJK组(P<0.05).两组间TK、LL、SS、PT和P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1例PJK患者中,有3种PJK表现形式,包括假关节(2例)、压缩性骨折(3例)和AS胸椎后凸畸形的自然进展(6例).末次随访时,1例假关节PJK患者自发性愈合,1例AS胸椎后凸畸形自然进展的PJK患者行翻修手术,其余患者均予以随访观察.结论:AS术后PJK表现形式包括假关节、压缩性骨折和AS胸椎后凸畸形的自然进展.初次手术年龄、手术方式、术前PJA及SVA影响PJK的发生.

  •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步态及其意义的研究进展

    作者:潘涛;钱邦平;邱勇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轴骨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逐渐出现胸椎后凸增大、腰椎前凸减少,晚期会出现严重的矢状面失平衡[1].为维持矢状面平衡与视线水平,患者需通过骨盆后旋、髋关节过伸及膝关节屈曲来代偿,从而引起背部肌肉张力增高、能量过度消耗,导致腰背疼痛、躯干前倾和步态异常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2、3].现代步态分析为AS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状态提供了多种有效的研究方法[4],现就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步态的相关研究及其临床意义综述如下.

  • 休门氏病矫形术后交界性后凸的危险因素及预防进展

    作者:刘学光;邱勇

    休门氏病(Scheuermannn's disease)又称休门氏后凸畸形,是由于椎体楔形变导致的脊柱后凸畸形,也是青少年结构性胸椎/胸腰椎后凸畸形常见的病因[1].多在10岁左右发病,男性多于女性,随着青春期生长发育的加快而逐渐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2-6],常由于老师、家长的忽视或认识不足而延误治疗.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存质量研究进展

    作者:张云鹏;钱邦平;邱勇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脊柱关节炎,以骶髂关节的结构改变和脊柱受累为特征,早期以骶髂关节严重疼痛为主要症状,晚期会引起脊柱的疼痛、胸腰椎后凸畸形以及严重的功能障碍,随着疾病的进展还会引起社交功能以及心理健康的问题[1~3].对AS患者慢性功能损害及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评估能够指导临床资源分配、治疗策略的制定以及药物的使用[4~5].有研究使用通用量表和特定疾病量表来探讨AS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发现有一些参数和QoL相关,甚至有一些可以用来预测QoL,这些参数包括:人口统计学参数、疾病参数、社会心理学因素以及AS诊疗的进展.笔者通过对AS患者QoL的文献回顾,总结AS患者QoL的影响因素以及分析与AS患者QoL相关或可以预测QoL的因素[6].

  • Scheuermann病

    作者:贾连顺

    1920年Scheuermann首先报告了青少年驼背畸形(kyphosis deformans juvenalis),这种特有畸形是以胸椎椎体为主要部位的骨骺环发育明显不规则造成的胸腰椎后凸畸形.后来有很多学者相继报道此病,并称之为Scheuermann病.其发生率约占总人群的0.4%~8.3%[1、2],男性多于女性,约为(3~4):1,具有家族遗传倾向.近年来,在临床上常见到青少年驼背畸形,有些年轻医师对该病缺乏足够的认识,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现就该病的相关问题做一简介,以资参考.

  •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肺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钱邦平;邱勇;王斌;俞杨;朱泽章;黄爱兵;刘臻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骨-韧带结合部的进行性、炎症性疾病,病变通常起始于骶髂关节和腰椎,呈头向渐进性累及胸腰椎、胸椎.胸椎椎体、肋椎关节、肋横突关节及胸锁关节的骨性强直引起胸廓扩张受限致肺通气功能受损[1];随病程进展,纤维环和韧带的渐进性骨化形成僵硬、固定的胸腰椎后凸畸形,导致躯干塌陷、肋骨边缘对腹腔脏器形成压迫及腹式呼吸受限[2],进一步加剧肺功能损害.

  •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及空心多轴向螺钉内固定治疗短节段胸腰椎结核

    作者:刘宁;查振刚;姚平;王国普;李志忠;林宏生;王双利;侯辉歌

    脊柱内固定对于矫正胸腰椎后凸畸形、提高植骨融合率、促进截瘫恢复和减少结核复发有重要意义[1-2].我院2002年8月至2006年3月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空心多轴向螺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39例短节段(结核病变侵犯2个椎体以下)胸腰段结核,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强直性脊柱炎伴脊髓疝一例报告

    作者:孙超;邱勇;钱邦平;刘臻;束昊

    患者男,56岁,因腰背部疼痛伴胸腰椎后凸畸形进行性加重20年余,不能行走1.5年入院.患者既往无外伤及手术病史.体格检查:强迫性软椅状态,胸腰椎后凸畸形.右下肢近端肌力3级,远端肌力0级;左下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肌力0级.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及浅感觉减退.Babinski征阳性.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均正常.X线片示:方形椎体,椎间盘纤维环及椎旁韧带广泛钙化和骨化,在椎体两侧形成骨桥连接,表现为竹节状脊柱.矢状面MRI示:T_(11,12)椎体后缘脊髓向腹侧疝出,腹侧蛛网膜下腔消失,继发出现背侧蛛网膜下腔增大(图la),T_(11,12)椎体后缘有一个"C"形缺损,伴脊髓和脑脊液疝出突人缺损的椎体(图1b,1c).人院诊断:强直性脊柱炎,脊髓疝伴不全瘫.

  • 多节段腰椎后路椎体间及后外侧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骨折合并胸腰椎后凸畸形

    作者:李青松;刘少喻;尹宗生

    背景: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骨质疏松性骨折合并后凸畸形发病率逐渐增高.对该病的手术方式是否需要截骨矫形尚存在争议.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及后外侧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形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合并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矢状位平衡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共纳入90例老年骨质疏松的患者,其中手术组40例为合并胸腰段后凸畸形的患者,在抗骨质疏松治疗基础上,通过多节段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及后外侧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进行矫形;非手术组50例存在骨质疏松,但无后凸畸形.通过对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观察手术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目测类比评分变化;对比2组间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如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矢状面躯干偏移、骨盆倾斜角和骨盆入射角,评估患者矢状面平衡的改善;通过日本骨质疏松生活质量评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①手术组患者术后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②手术组术后胸椎后凸角、矢状面躯干偏移和骨盆倾斜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③生活质量方面,手术组术后姿势和形态评分、恐惧和心理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但仍低于非手术组(P<0.05);手术组术后的疼痛评分、一般健康评分与非手术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通过多节段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及后外侧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形能有效改善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的矢状面平衡,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脊柱胸腰段后凸畸形中截骨分数与体感诱发电位的相关性

    作者:张旭辉;魏宽海;曹飞

    目的评价脊柱胸腰段后凸畸形中截骨分数与体感诱发电位(SEP)的相关性.方法17例全部采用经椎弓根单椎截骨AF内固定,计算手术前后椎体截骨分数与体感诱发电位相关性.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年,其腰痛症状消失或大部分缓解,脊髓损伤神经根功能有所恢复,截骨部位获得骨性愈合,后凸角度由手术前的(44.94±8.87)°矫正到手术后的(15.88±5.01)°,与术前比较后凸角度为两者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截骨分数与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的相关系数r=0.838,P<0.01,与波幅变化的相关系数r=0.518,P=0.03<0.05.结论一定限度内截骨的高度与SEP变化呈高度正相关性.

  • 剪纸拼接与PS软件设计截骨矫正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对比

    作者:王飞;刘志斌;陶惠人;张建华;李长红;曹强;郑军;刘延雄;屈晓鹏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的术前截骨设计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均有一定误差和局限性,尚无一种便捷、精确、能被广泛接受的方法.目的:比较剪纸拼接和Photoshop(PS)软件两种术前截骨设计对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矫形效果.方法:纳入2009年6月至2015年1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截骨矫形的39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随机分为2组,剪纸拼接组19例采用传统剪纸拼接术前截骨设计,PS组20例采用PS软件行术前截骨设计.所有病例随访12-40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截骨角度误差和末次随访的矫形效果.结果与结论:①PS组的截骨角度误差显著小于剪纸拼接组(P<0.05);②2组末次随访时脊柱骨盆关键矢状位参数(矢状位垂直轴、全脊柱后凸角、骨盆倾斜角)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S组显著优于剪纸拼接组;③PS组末次随访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SRS-22评分显著优于剪纸拼接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2组目测类比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综上,对比传统剪纸拼接截骨设计,PS软件截骨设计具有更小的截骨角度误差和更好的术后脊柱矢状面平衡,能够指导手术医师精准的完成截骨手术,更精确的恢复脊柱矢状面平衡以及水平视角,有效避免矫正过度或者矫正不足.

  •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后凸畸形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贺修君

    现将本院2002年11月-2007年2月收治的9例强直性脊住炎合并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的护理报道如下.

  • 强直性脊柱炎伴后凸畸形行后路截骨矫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谭蓥滢;陈正香

    强直柱脊柱炎(ankylosin spondylitis,AS)是以中轴关节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为主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疾病,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和髋关节.胸腰椎后凸畸形是强直性脊柱炎病变后期的特征性表现.后凸畸形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截骨矫形,可恢复患者的矢状面平衡和平视,是治疗AS所致胸腰椎后凸畸形的有效方法.

  • PVCR技术治疗重度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疗效观察

    作者:彭俊;徐建广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全脊柱切除联合前方钛网支撑治疗重度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的策略及安全性。方法2007-01-2012-10,采用后路全脊椎切除(PVCR)联合前方钛网支撑手术治疗18例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患者,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分别测量患者后凸Cobb’s 角,并评估神经功能ASIA 分级。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250~460 min,平均318 min;术中出血量1600~2600 ml,平均2120 ml,术后Cobb’s角平均10~21°,平均16.6°,矫正率77.8%,术中及术后无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大血管及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时间16.8月,复查X线,后凸矫形无丢失,内固定及椎间植骨融合钛网无移位。结论一期后路全脊柱切除联合前方钛网支撑治疗重度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是较可靠的手术技术。

  • 老年陈旧性结核性胸腰椎后凸畸形伴截瘫的外科治疗

    作者:陈亮元;曹奇;杨铁军;唐国军;陈小明

    老年陈旧性结核性胸腰椎后凸畸形伴截瘫以往常常不仅因其合并症多、病情复杂,而且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被列为手术禁忌.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对该病进行手术治疗,本院2004~2009年手术治疗老年陈旧性结核性胸腰椎后凸畸形伴双下肢截瘫患者13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 软骨发育不全脊柱后凸畸形的治疗进展

    作者:黄爱兵;邱勇;钱邦平

    软骨发育不全(achondroplasia,ACH)又称软骨营养障碍性侏儒、软骨发育不全性侏儒,属于短肢型侏儒,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累及全身骨骼,导致齿状突发育不良、枕骨大孔狭窄、椎弓根短小、椎管狭窄、胸腰椎后凸畸形、脊柱侧凸等畸形的发生[1].其中胸腰椎后凸畸形是ACH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文献报道其在婴幼儿期的发生率高达90%,也是治疗ACH面临的主要难题[2].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